
加關稅/貿易戰均源于特定的政治訴求,而非短期經濟的產物,但從結果上均較難實現,甚至事與愿違。1930 年關稅法案初衷是保護美國農民利益,解決農業長期通縮問題,通過加關稅來保持本國農產品競爭力。而本輪特朗普加關稅,很大程度源于兌現對鐵銹帶選民的承諾,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從結果而言,1930年關稅法案并未起到保護農業的效果,反而加劇了海外經濟體對美國的報復,美國農產品出口額在 1930年后繼續下滑,直到 1941年觸底,后續隨著美國參與二戰才得到大幅提升。而在出口下滑+國內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農民工資在 1930-1933年同樣大幅走弱。對于當前特朗普政府而言,在長期缺乏制造業相關配套的基礎上,很難通過加關稅來推動制造業回流,反而會使得全球經濟下行加大+全球貿易壁壘提升下,美國本土制造業或面臨更為嚴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