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硅烷:硅負極有望大幅擴容硅烷市場 硅烷是 CVD 工藝中硅元素的唯一來源。在高溫反應條件下,硅烷分解生成納米硅顆粒,并通過化學鍵與碳基材料(如多孔碳、石墨)復合,形成穩定的硅碳結構。這一過程直接決定了負極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環壽命。硅烷的沉積路徑直接影響材料的微觀結構。通過控制反應壓力、溫度和氣相濃度,硅顆??蓪崿F納米級分散(粒徑控制在 5nm 以下),有效緩解硅的體積膨脹問題(充放電過程中膨脹率高達 300%),從而提升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硅烷純度決定性能:硅烷的純度需達到 99.999%以上(電子級標準)。雜質(如氧氣、水分)會引入缺陷,導致電池循環壽命縮短、熱失控風險增加。例如,低純度硅烷可能引發非均勻沉積,造成硅顆粒團聚,最終使電池容量快速衰減。 硅負極的應用預計大幅擴容硅烷氣市場。24 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產量 654GWh,單 GW 用電子級硅烷氣 16 噸,對應需求 1.05 萬噸;液晶面板產量 1.58 億片,單億片用電子級硅烷氣1127 噸,對應需求 0.18 萬噸;其他需求約 0.04 萬噸;合計電子級硅烷氣需求約 1.26萬噸,我們預計 28 年硅基負極 4.52 萬噸,假設 70%的 CVD 硅碳負極、單噸用 0.6 噸電子級硅烷氣,則對應硅烷氣需求約 1.9 萬噸,規模為現有市場的 1.5 倍,市場預計大幅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