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背景下,歐元區產業空心化問題不斷加重。從宏觀數據看,歐元區制造業比重和工業生產指數雙雙下降。截至 2024 年 8 月,歐盟、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分別為 99.7、98.3(2021年產值=100),整體延續 2022 年 Q3 以來下行趨勢,同時制造業增加值占比下滑,2022 年 6月至 2024 年 6 月歐盟制造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5.1%降至 14.2%。從行業數據來看,2024 年 8 月德國工商會(DIHK)調查顯示考慮限制生產或轉移到國外的工業企業比重不斷增加,從 2022 年的 21% 到 2023 年的 32%,再到 2024 年 8 月的 37%。對于高能耗成本的企業,從 2022 年 25%增至 2024 年 8 月的 45%;對于大規模工業企業,由 2022 年的 37%增至 2024 年 8 月的 51%。從微觀視角來看,包括捷克鋁業、德國大眾、巴斯夫(BASF)在內的重要歐盟企業不斷削減歐盟產能并向外轉移,并明確表示是因為受能源價格增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