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SG是什么
ESG,即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和治理(Governance),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SRI(社會責任投資)的重要因子。

1.1 國際機構對ESG的定義
(1)MSCI:ESG投資是一個投資方法,通常被認為與可持續投資、社會責任投資、責任相關投資和甄別具有相同的意思。在MSCI的ESG研究中,我們將其定義為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著重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
(2)金融時報:英國《金融時報》將ESG定義為“資本市場中使用的通用術語,供投資者用來評估公司行為并確定公司未來的財務績效”。ESG“是非財務績效指標的子集,其中包括可持續、道德和公司治理問題,例如管理公司的碳足跡并確保有適當的系統來確保問責制”。ESG是投資考慮因素、用于納入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流程的風險評估策略。
(3)荷寶資管:ESG意味著使用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來評估公司和國家在可持續性方面的先進程度。一旦獲得了關于這三個指標的足夠數據,就可以在決定購買哪些股票或債券時將它們整合到投資過程中。
(4)貝萊德資管: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在全球主流投資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考慮。ESG數據涵蓋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公司碳排放的衡量標準、勞工和人權政策以及公司治理結構。決策者、資產所有者和整個公眾都將ESG因素作為促進可持續商業實踐和產品的手段。
1.2 ESG的具體內涵
(1)Environmental(環境):環境因素包括公司或政府通過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變化的貢獻,以及廢物管理和能源效率。隨著抗擊全球變暖的新努力,減少排放和脫碳變得越來越重要。
(2)Social(社會):社會問題包括人權,供應鏈中的勞工標準,非法童工的任何暴露以及更多常規問題,例如遵守工作場所的健康和安全。如果一家公司與當地社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因此獲得了“社會許可”以在獲得同意的情況下運營,那么社會得分也會提高。
(3)Governance(治理):治理是指一組定義公司治理中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責任和期望的規則或原則。定義完善的公司治理系統可用于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平衡或協調利益,并可作為支持公司長期戰略的工具。

2 ESG評級
ESG體系可分為三個層次:企業ESG信息披露體系、ESG企業評級體系、ESG企業投資實踐。ESG評級是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作為主要考量因素進行投資評估的評級方式。
國際上有ESG評級的機構一般是國際評級公司與環保組織等非盈利團體。評級機構很多都是參照MSCI、道瓊斯、FTSE等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股指為參考標準,并在評級過程中進行了行業分類。

世界上的主要的ESG評級機構在600家以上,最具影響力的評級機構是MSCI、彭博、湯森路透、富時羅素、道瓊斯、恒生等。評級機構的評級指標一般在上百個貨更多,數據來源途徑眾多,一般有企業定期發布的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與報章雜志等公開信息。主要的計算方法是加權平均法、趨勢外推和成本分析等方法,最常用的是加權平均法,部分評級還涉及了負向指標。
當前A股已有234家上市公司被納入MSCI,且都接受MSCI的ESG評級,MSCI將據此編制ESG指數供投資者參考。今年6月28日,WIND正式推出自有品牌ESG評級(Wind ESG Rating),覆蓋中證800成分股。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ESG中國論壇2021夏季峰會》上指出,當前,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將ESG納入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工作,要求國有中央企業、地方企業在ESG體系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國務院國資委將推動立足中國經濟社會全局、順應全球發展趨勢的ESG評級體系建設。
3 MSCI的esg評級指標
MSCI的esg評級體系大類是E、S、G其中E(環境)指標內的主題有氣候變化、自然資源、污染和廢棄物、和環境相關的發展機會;S(社會)指標內的主題有人力資本、產品責任、和利益相關方是否存在沖突、和社會責任相關的發展機會;G(治理)指標內的主題有公司治理和公司行為

推薦閱讀:
《鋼鐵煤炭行業ESG評級及建設情況剖析:鋼煤企業推動ESG建設正當時(28頁).pdf》
《第一財經:2021ESG調研報告:備戰ESG信披把握責任投資新風口(39頁).pdf》
《普華永道:香港上市公司ESG報告調研(2021)(47頁).pdf》
《財新智庫:2021中國ESG發展白皮書(6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