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前文詳細介紹了智慧課堂的定義、內涵及特點,作為未來教育模式的重點方向,智慧課堂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它與傳統課堂的區別在哪?本文將具體分析。

1.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
以下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對比分析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的不同:
(1)課前
在智慧課堂中,教師課前推送預習資料,發放學生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產生預習數據,老師可以根據課前學情報告的分析全面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進而有針對性的及時調整備課內容。智慧課堂可以通過預習幫助教師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理清自己薄弱知識點。
傳統課堂教師備課,學生根據課本預習,自覺性差的學生缺乏家長監督預習任務難以得到保障,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只能在下次上課時解決,無法實現與教師和同學的及時交流,具有一定滯后性。老師備課內容也以“應試”為主,備課形式單一,備課資源不豐富。
(2)課中
在智慧課堂下,教師利用教師端授課,以可視化形式創設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學生利用學生端可以清楚看到教學內容,課上師生投票、搶答、選人、隨機等多種互動形式,平臺可以實時產生課堂學習數據,教師依據反饋系統提供的數據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進而調整教學計劃,更好利用課堂時間開展精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課堂教學內容可以生成“速課”,供學生課后復習。
而傳統課堂主要是以教師講授式為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容易忽略學生學的重要性,重規范輕創新,課上大量的知識傳授有助于一部分學生掌握課堂重點知識但缺乏培育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的提升,也無法實現因材施教;需要現場演示或實驗的內容無法進行,教學完整性難以保證,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上較為單一,降低了教學效率。
(3)課后
依托智慧課堂,教師根據課中學生學習生成完整的學情數據報告推送課后作業,檢測學生學習情況,教師空間分層下發資源作業,實時掌握學生復習數據,學生通過空間答題鞏固,強化知識吸收。對課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通過課中錄制的“速課”溫故。另外移動端還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外,還可根據自己興趣學習其他課程,拓寬自己知識面。
而傳統課堂課后的作業布置一般是統一的任務形式,不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課中沒有吸收理解知識重點的學生完成作業是個難題,而且無法及時反饋,教師只能通過作業批改發現問題,時間上具有滯后性,周而反復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2.智慧課堂的優勢
根據前述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比較分析,可將智慧課堂的優勢總結如下:
(1)優化課堂教學,尊重學生主體性
班級授課制的優點在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教育的普及率,降低教育的成本,有利于學校的教學管理。但班級授課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不能完全照顧到每個學生,也不會有效針對學生差異開展有差別化的教學,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而影響了學生多元化的智慧發展。而智慧課堂的出現則有效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彌補了班級授課制傳統教學的不足,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2)糾正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教學的弊端是教師往往并不知曉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就會盲目采取自以為是的教學,在作業布置和課后學習過程中,教師就會針對每個知識點都布置相應的題目,導致作業過多。這樣使得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減少,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到每個學生,無法精心備課。利用智慧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運用智能終端了解學生的學習反饋及分析結果,從而有針對性的推送相應題目到學生端。智能化布置作業,為師生都節省大量時間,可以進行針對性的知識整合。
(3)提高師生信息化素養
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智慧課堂才能順利實施,這也反向激勵教師和學生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師生都要對其所涉及到的相關設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使用,這樣才能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亮相!怎么進?入口在哪?官網一覽
什么是5G智慧教育?5G智慧教育應用場景一覽
智慧教育平臺是什么?有哪些?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