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對于網絡安全也是愈來愈重視,歷年來都會出臺一些相對的網絡安全政策,每年的網絡安全政策內容重點都會有所不同,下面是近幾年來(2016年-2020年)我國相繼出臺的一些網絡安全政策以及它的內容分析。
2016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出臺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戰略強調維護我國網絡安全是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
2017年網信辦出臺了《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預案》將網絡安全事件分為四級,明確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除此之外,工信部出臺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信息安全產品收入目標,即到“十三五”末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網信辦出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目前條例已被納入《國務院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闡明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范圍、運營者應履行的職責以及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要求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和信息通報制度。
2018年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出臺了《關于推動資本市場服務網絡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加快扶持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網信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實現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推動網信企業并購重組。鼓勵網信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完善產業鏈條,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參與全球資源整合,提升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
2019年公安部出臺《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等保2.0),這里簡稱等保2.0,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將以法律形式確定等級保護工作為國家網絡安全的基本國策,并在法律層面確立了其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核心地位。等保2.0對覆蓋范圍進行了全升級,對保護對象進行全覆蓋,更具普適性與指導性,同時對相關技術應用進行了拓展覆蓋。
除此之外,在2019年工信部、北京市政府還出臺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依托產業園帶動北京市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拉動GDP增長超過3300億元,打造不少于3家年收入超過100
億元的骨干企業。到2025年,依托產業園建成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五個基地”。
到2020年全國人大相繼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和《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確立數據分級分類管理以及風險評估,檢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數據安全管理各項基本制度;保護組織、個人的數據安全;建立保障政務數據安全和推動政務數據開放的制度措施;支持促進數據安全與發展的措施。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規定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000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5%以下罰款,5%的額度超過了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規定“最嚴”的歐盟。

數據來源:《安恒信息:云安全龍頭廠商,充分受益行業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