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給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經濟生活中可用于所有交易的貨幣存量,但交易雙方范圍不包括央行和各類金融機構,它主要是由央行供給的基礎貨幣和商業銀行創造的存款貨幣組成的。之所以出現貨幣供給量這個概念,終其原因是央行需要通過調控貨幣供給量以達到調控本國宏觀經濟的目的,央行在整個貨幣供給過程中占主導地位。

2.貨幣供應量劃分
中國將貨幣供應量分為三個層次,M0是流通中現金,M1是M0加上企業事業單位活期存款加上個人的信用卡類存款,M2是M1加上企業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加上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加上其他存款。這三種貨幣層次的流動性是依次減弱的,其中M0作為流通中現金的流動性是最強的,M1作為狹義貨幣供應量的流動性是居中的,M2作為廣義貨幣供應量的流動性是最弱的。
3.貨幣供應量擴大途徑
從貨幣供應量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擴大貨幣供給量的途徑主要有:提高貨幣乘數、增加基礎貨幣兩種途徑。
(1)提高貨幣乘數
1)通過降低甚至取消存款準備金率的辦法,迫使金融機構更積極放款,加速降低備付金率水平,從而提高貨幣乘數。
2)改進金融系統的服務,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從而充分發揮金融系統的中介功能,這樣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減少貨幣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現金漏損率,從而提高貨幣乘數,增加貨幣供給量。
3)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續下猛藥,調低法定準備金率,從而有效提高貨幣乘數。
(2)增加基礎貨幣
1)從貨幣當局資產方著手,加大國內資產的運用,即加大再貸款、再貼現規模,特別是對那些急需資金的中小金融機構,這樣可以從資產方影響基礎貨幣的增加。
2)擴大貨幣發行。在基礎貨幣中,貨幣發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貨幣發行是擴張基礎貨幣,進而增加貨幣供應量(M1、M2)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的經濟過剩,絕非是經濟高度發達條件下的過剩,遠未達到東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實際上,建設資金缺口極大,潛在消費與投資需求空間還很大,完全可以用發鈔票的辦法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同時,為擴大貨幣發行,還可以核銷部分國有商業銀行的壞帳,幫助金融機構化解金融風險;盡快成立中小企業貸款擔?;?,消除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款的后顧之憂,從而擴大貸款規模,使資金配置更加優化、有效。
3)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央行購入債券,吐出基礎貨幣,這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公開市場操作有一個好的著力點。
以上梳理了貨幣供應量的定義、劃分及擴大途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有哪些?
虛擬貨幣是什么?虛擬貨幣有哪些種類?與電子貨幣的區別是什么?
ODCC:2022虛擬貨幣挖礦監測分析報告(2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