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經濟(The lazy economic),是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應運而生”的一個新興概念。是快節奏生活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興”生活方式。懶人經濟中的“懶”并不是我們常說的“好逸勞惡”,而是一種“消費的轉型”。同時懶人經濟也是人們對生活品質和效率提升的追求。懶人經濟的背后是Z世代年輕人全新的生活理念,也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態度。

“懶人經濟”為何興起?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 “宅”,并且渴望在忙碌中尋求一種放松。當這個群體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商家抓住消費者的心理,使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餐飲、購物、家政、信息和娛樂等多方位的服務,“懶人經濟”應運而生。
如今蓬勃發展的“懶人經濟”,并非單純因為“懶人”群體數量的增多,其背后是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仔細分析一下“懶人經濟”背后的推動力,主要有以下3點
1、日益量化的時間成本
現代社會的壓力巨大,職場人士的時間幾乎都已被經濟化。日常生活的空閑時間被繁忙的工作壓縮,已經難以開啟慢節奏的生活。為了節省時間成本的同時保障生活質量,懶人家居用品、外賣、上門服務等成為首選,用智能代替人工,用略高的經濟成本來達成目標。
2、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繁忙的工作結束后,如果回家還要應對種種瑣碎的家務,那簡直沒有喘息的機會了,所以許多現代人選擇讓智能家居代勞,交給機器搞定。休閑時分,手捧一杯茶,享受辛苦一天后的閑暇時光,何樂而不為呢?
3、高科技時代的必然選擇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而推動科技發展的重要元素就是人們的生活需求。
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懶人經濟”是一種基于舒適感偏好的表現。以外賣為例,點外賣者需要考慮的是來往就餐、等位付出的體力帶來的疲勞感,過程中產生的時間浪費感,節省下來時間用于娛樂、社交產生的愉悅感,用于工作產生的滿足感,與之相對需要考慮的是支付的快遞費用。因此,“懶人經濟”服務的是對心理感受有追求的那部分人。因為人的感受的不確定性,不可量化,這部分需求不以效率為導向,而是更加關注服務過程中的體驗。
從物理的角度分析,“懶人經濟”的最直接表現是用戶時間成本的降低和社會整體空間利用率的提高。比如外賣,經過外賣平臺的科學動線設計,由專門的派送人員送貨,節省掉用戶往返和排隊等位的時間,同時緩解物理空間上過度集中導致的容納能力不足,讓用戶分散在各自的空間中,提高社會整體空間的使用效率。從這個角度來看,“懶人經濟”并不一定是針對“懶人”的,而應該是針對一些關注效率、有時間感、單位時間成本更高的人。因為目標受眾如此,受眾的關注點比較明確,導致針對這部分人群的服務需要在時效性方面更加精益求精。
有分析師認為,未來到店、到家、零售三者之間必將建立合力互動機制,以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商家為發力點,在技術、商業模式上展開競爭?!皯腥讼M”、分享消費、品質消費……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迅速崛起,新的消費觀念、偏好與方式正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消費服務走向與產品質量。商界業態瞬息萬變,一種商業模式如果不能順應時代發展就會被淘汰出局,因此商家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讓消費者感到越來越方便,讓他們變
“懶”,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懶人消費”新時代,市場潛力頗大
當今社會,“懶人”已不再是貶義詞,而是走在時代前沿的弄潮兒,他們特別擅長通過互聯網手段便捷自己的生活?!皯腥私洕痹缫亚娜慌d起,市場環境推動整體商業模式的轉變,便捷輕松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推崇。
(1)“一點就到家”:外賣相關企業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337.5%
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已達4.56億人。我國外賣產業急速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外賣”相關企業近200萬家,個體工商戶占比超92%。今年三季度,外賣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為30.5萬家,同比增長了10.8%,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337.5%。

(2)“上門服務”:家政相關企業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124.6%
家政不僅成為一種新職業,有的高校還開設了家政專業?!?021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及細分市場分析》顯示,2020年,知識型家政服務訂單增速最快,市場規模高達2776億元。
80、90后成為家政消費的主力軍。據《雙11家政消費報告》顯示,90后家政訂單占比達45%,位居第一;其次是80后,訂單占比超過30%。我國現存“家政”相關企業達262.7萬家,2020年全年新增81.4萬家,同比增長196%。今年三季度,家政相關企業新增36.6萬家,同比增長39.2%,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124.6%。

(3)“解放雙手”:機器人相關企業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 81.4%
懶人經濟也促使更多智能化、科技型的“懶人產品”較快增長,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等智能家居的出現幫助人們節省了時間,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則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受益于層出不窮的利好政策,自2013年起,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連續八年穩居全球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機器人”相關企業31.1萬家。2020年新增6.98萬家,同比增長77.36%,達到近10年峰值。2021年三季度,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為3.3萬家,同比增長了47.7%,近兩年的平均增長率達81.4%。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39億元,更多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將乘勢崛起。

與其說是我們現在越變越懶, 不如說是時代讓我們 “越便越懶”。當諸多曾經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 “黑科技” 正在成為現實, 無線充電、 虛擬現實……使人們在 “只有更懶、 沒有最懶” 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