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也叫密碼貨幣、密碼學貨幣,是一種通過密碼學原理確保交易安全和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它是一類數字貨幣(虛擬貨幣)。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是2009年發行的比特幣,之后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設計。
隨后數種類似的加密貨幣開始創造和發展起來,它們也被稱為altcoins。 加密貨幣和以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2 加密貨幣的特征
(1)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以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
(2)基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識機制,與依賴中心化監管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
(3)是一種通用的交易媒介(獨立于央行)
3 加密貨幣發展歷程

(1)第一階段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早期加密貨幣。這一階段的加密貨幣最重要的是具有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2008年11月,中本聰發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構建了比特幣的理論基礎。2009年1月,中本聰通過對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創世區塊)進行“采礦”,獲得了第一批的50個比特幣。
(2)第二階段是以太坊為代表的具有平臺屬性的加密貨幣,主要作為各種應用平臺的代幣。這一類型的加密貨幣仍具有幣值不穩定的缺點,且后期衍生出的一些種類應用范圍較窄。
(3)第三階段是以泰達幣為代表的幣值穩定的加密貨幣。通過一些模型設計使穩定幣價格在其所對標的法幣價格上下小幅度波動,保證其在價格劇烈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起到良好的資金避險、資產儲值、支付結算等功能。2015年泰達幣的出現,標志著加密貨幣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4 加密貨幣與發定貨幣的區別
加密貨幣的代表是比特幣,采用PoW
或PoS等共識機制發行,密碼學及區塊鏈技術防偽,支付結算是分布式,存放采用區塊鏈,通常設有最高發行量,以電子錢包或私鑰的方式呈現
法定貨幣是采用印鈔鑄幣的方式發行的,采用防偽設計,中心化的支付結算方式,自持或金融機構存款的存放方式,由央行控制,以現金或存款方式呈現

5 加密貨幣種類
截至2021年5月,全球加密貨幣共有5039種,總市值達2.5萬億美元。比2020年的7800億美元底增長了146%,其中市值前五為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波卡幣、萊特幣。2021年第一季度,比特幣市值占比由70.9%,下降至65.2%。而以太坊市值占比增加了4.3%,達到13.1%。

推薦閱讀:
《貨幣的演變:從現金到加密貨幣再到主權數字貨幣(英文版)(55頁).pdf》
《劍橋大學:2017年全球加密貨幣研究報告(114頁).pdf》
《CSA:2020年加密貨幣犯罪和反洗錢報告(5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