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BS是什么
LBS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務,全稱是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基于導航定位、移動通信、數字地圖等技術,建立起人、事、物、環境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時空位置參考坐標及其相互的時空關聯。其核心技術有泛在精準定位,“實時”高精度導航或自動駕駛地圖,智能位置服務,泛在測繪與位置服務的分類等。泛在測繪與位置信息服務網包括感知網絡、通信網絡、計算網絡和定位網絡等部分,而導航系統是提供LBS的主要工具。

2 四大導航系統未來發展計劃
(1)GPS:美國政府、軍方更加重視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技術、能力的發展,發布新版《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系統政策》,追求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美國計劃于2034年左右完成GPS-3系列衛星的發射,構成全部由GPS-3系列衛星組成的星座,鞏固其在定位導航授時領域的領先地位。
目前,美國正在抓緊研制和發射GPS-3衛星,計劃2023年完成10顆GPS-3衛星部署,2034年完成22顆GPS-3F衛星部署。同時,美國軍用衛星導航系統、技術與能力持續增長,一方面持續推進GPS現代化計劃,持續開展GPS系統空間星座與地面運行控制系統的更新;另一方面,導航技術衛星-3(NTS-3)項目通過初步設計審查,轉入系統研發階段。NTS-3衛星主要驗證GPS未來發展所需的有效載荷關鍵技術,包括在軌數字波形生成器、高增益區域增強天線、氮化鎵高效放大器等,提升GPS系統全球競爭能力。
(2)GLONASS:俄羅斯計劃在2030年建成以GLONASS-KM為主體的衛星星座。俄羅斯不斷出臺文件以及政策,確保GLONASS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計劃于2025年之前發射6顆高軌衛星GLONASS-B(3個軌道平面,軌道傾角64.8°,離心率0.072,播發L1/L2/L3OC信號),使東半球星座覆蓋性能提升25%
(3)Galileo:歐洲計劃在2035年左右具備第二代Galileo系統的完全服務能力:2020-2024年發射4顆第三批完全運行能力(FOC)衛星,2025年開始向更高精度、更多服務的第二代Galileo系統過渡,同時開始發射第二代衛星,2030年具備第二代系統初始服務能力,2035年左右具備完全服務能力.
(4)北斗:到2035年,將建設完善以北斗為核心,多種手段相互補充、備份、增強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通過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兼容互用的新一代北斗系統,融合增強、多手段補充和備份系統建設,建成準統一、覆蓋無縫、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北斗綜合PNT體系,滿足國家安全、經濟社會時空信息保障需求

推薦閱讀:《中海達-首次覆蓋:從北斗高精定位到智能駕駛開啟發展提速新階段-20211230(2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