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國家存在的基礎,城市與鄉村相輔相成,二者有機結合,為人類的生命得以延續提供空間。鄉村是否振興關系到國家的興衰,為此我國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那么,什么是鄉村振興?三內涵是?個階段是什么?本文將具體介紹。

1.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兼顧階段性發展的時間觀念、縣域發展的空間觀念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整體觀念的系統性工程。具體而言,鄉村振興內涵包括以下5個方面:
第一,產業興旺。以鄉村整體價值和村民利益為準則,開發鄉村各類資源,形成符合鄉村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產業結構。
第二,生態宜居。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垃圾處理、廁所革命、水資源保護等行動打造自然環境優美、社會環境和諧的美麗鄉村[16]。
第三,鄉風文明。以黨組織為基礎,培育家庭、村民小組等文化發展的多元主體,打造鄉風文明、文化繁榮的現代鄉村。
第四,治理有效。以現代治理理念重塑鄉村治理生態,通過組織動員、主體協調、法律完善實現鄉村“三治融合”。
第五,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的實施效果要用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評價。要努力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鄉村振興事業在農民創收、社會保障、文化發展、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亦存在組織協調、資源統籌、治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創新鄉村發展理念、轉變鄉村發展方式,以新的治理方式帶動鄉村振興系統提質升級。數字鄉村戰略是對鄉村振興實踐難題的積極回應,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力量,覆蓋鄉村振興領域的經濟、文化、生態、治理等方面。首先,在鄉村經濟發展方面,數字鄉村優化傳統鄉村的基礎設施,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組織模式、經營體系,推動鄉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鄉村振興三個階段
鄉村振興三個階段是2022年、2030年、2050年。
鄉村振興三個階段一:到2022年,即黨的二十大召開之時,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形成具有株洲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對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強;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各地區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
鄉村振興三個階段二:到2030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力爭比全國提前5年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
鄉村振興三個階段三: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全面實現。
以上梳理了鄉村振興的定義、內涵及三個階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政策,重要政策文件匯總梳理
什么叫數智鄉村?與數字鄉村區別在哪?發展歷程一覽
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多少個?具體是哪些?名單一覽
中國鄉村振興發展報告(2021)(33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