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當前邊緣計算發展面臨的挑戰有哪些?主要挑戰分析

當前邊緣計算發展面臨的挑戰有哪些?主要挑戰分析

主要挑戰

1 多主體的資源管理

邊緣計算資源分散在數據的傳輸路徑上,被不同的主體所管理和控制,比如用戶控制終端設備、網絡運營商控制通信基站、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商控制路由器、應用服務供應商控制邊緣服務器與內容傳輸網絡。云計算中的資源都是集中式的管理,因此云計算的資源管理方式并不適用管理邊緣計算分散的資源,而目前關于邊緣計算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對單一主體資源的管理和控制,還未涉及多主體資源的管理.一種比較直觀的解決方式是各個主體對資源自我管理,然后通過中間服務(brokerservice)來進行資源供給.但這種方式只能提供基本的功能,如果要滿足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如自動供給),中介層則需要自己實現部分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平臺功能。這需要依賴各個主體提供的API,只要有1個主體提供的 API不夠靈活,就很難實現,因此實現靈活的多主體資源管理是一個十分富有挑戰性的問題。

邊緣計算

2 應用的移動管理

應用的移動管理邊緣計算依靠資源在地理上廣泛分布的特點來支持應用的移動性,一個邊緣計算節點只服務周圍的用戶。應用的移動就會造成服務節點的切換。而云計算對應用移動性的支持則是“服務器位置固定,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服務器”,所以在邊緣計算中應用的移動管理也是一種新模式,主要涉及以下2個問題:

1)資源發現。應用在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快速發現周圍可以利用的資源,并選擇最合適的資源。當前雖然也有很多成熟的資源發現技術,在云監控(cloudmonitor)與云中介(servicebrokerage)中被廣泛運用,但邊緣計算的資源發現需要適應異構的資源環境,還需要保證資源發現的速度,才能使應用不間斷地為用戶提供服務。

2)資源切換。用戶移動時,移動應用使用的計算資源可能會在多個設備間切換,而資源切換要將服務程序的運行現場遷移。熱遷移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傳統熱遷移技術的目標是最小化停機時間,而資源切換需要最小化總遷移時間,因為在遷移的過程中用戶要忍受升高的延遲。另外,傳統的虛擬機遷移是在數據中心的內部進行,設備的計算能力與網絡帶寬比較固定,而邊緣計算資源的異構性與網絡的多樣性,需要遷移過程自適應設備計算能力與網絡帶寬的變化。所以,邊緣計算需要一套自適應的快速熱遷移方案,來滿足移動應用資源切換的需求。

3 虛擬化技術

為了方便資源的有效管理,邊緣計算需要虛擬化技術的支持,為系統選擇合適的虛擬化技術是邊緣計算的一個研究熱點。邊緣計算對虛擬化技術的要求體現在如下3個方面:

1)邊緣計算資源是一種基礎設施,要盡可能地保持通用性,所以虛擬化技術應該實現最小化對應用程序運行時環境的約束,不應強制應用使用特定的操作系統、函數庫等;

2)邊緣計算資源的能力有限,不能像計算中心一樣為應用提供充足的資源,虛擬化技術應最大化資源利用率,使有限的資源在同一時間內滿足更多的請求;

3)有些邊緣計算資源在處理用戶任務的同時還要對外提供其他服務,虛擬化技術應將不同的任務徹底隔離,一個應用的崩潰、內存溢出、高 CPU 占用不會對其他的任務造成影響。例如在移動邊緣計算中,基站能夠處理用戶的任務,但是這些任務不能影響基站最基本的無線接入功能。這3個方面可能會出現沖突,系統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在這之間做出權衡。目前,新型的虛擬化技術層出不窮,其中有很多打破了虛擬機和容器的規則與界線,將兩者充分融合,同時具備兩者的優勢,如LXD,Hyper,RancherOS等。所以,不拘泥于虛擬化技術現有的規則與界線,設計適應邊緣計算特點的虛擬化技術也是一大挑戰。

4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的數據量越大,往往提取出的價值信息就越多。但是收集數據需要時間,價值信息往往也具有時效性,沒有人會關注昨天的天氣預報。邊緣計算使數據可以在匯集的過程中被處理與分析,很多數據如果被過早地分析,可能會丟失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所以如何權衡提取信息的價值量與時效性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邊緣計算利用的計算節點數量眾多,但節點的計算資源有限,很多都是單片機或片上系統,例如Intel小型蜂窩基站上配備 T3K 片上系統擁有4核ARM處理器和2GB 的內存;而目前流行的Hadoop,Spark等數據分析模型利用的計算資源特點卻是“數量相對較少,但資源十分豐富”,高效運行的Spark需要8核 CPU 與8GB內存的計算節點支持,因此 Hadoop,Spark等數據分析框架不適應邊緣計算的資源環境?,F有很多計算框架適用于資源有限的計算節點,如實時數據處理框架 ApacheEdgent,深度學習框架 TensorFlow 等,但仍不成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ApacheEdgent只支持類似過濾,聚集這樣的簡單操作,而 TensorFlow目前的版本只能用于單PC或單移動設備上的計算。

5 編程模型

邊緣計算資源動態、異構與分散的特性使應用程序的開發十分困難,為減少應用的開發難度,需要可以適應邊緣計算資源的編程模型。Hong等人提出了一個邊緣計算編程模型,針對地理空間分布的延遲敏感的大規模應用,該模型適應分散、異構的資源環境,并使程序可以根據負載動態伸縮。但是該模型假設資源之間的網絡拓撲必須是樹狀的,無法適應邊緣計算資源的動態性。Sajjad等人研究了流處理應用的編程模型,該模型利用空間上分散的計算資源處理數據,將任務區分為本地任務和全局任務,本地任務可以在更靠近數據源的計算節點上執行,從而減少應用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量。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氣候政策倡議組織:可持續村莊發展指數(IDM+):加強對可持續土地發展的直接激勵(英文版)(47頁).pdf
氣候政策倡議組織:可持續村莊發展指數(IDM+):加強對可持續土地發展的直接激勵(英文版)(47頁).pdf

在印尼龐大的多層次治理體系中,村莊是最小的行政單位。中央政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制定的目標,理想情況下應該逐步落實到各級政府,最終形成明確的村級單位行動計劃。然而,有證據表明,農村沒有將可持續土地利用方案作為其支出的主要部分: 我們的工作表明,即使在省政府強烈承諾加快綠色增長的地區,如東加里曼丹,情況也是如

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邊緣計算技術體系白皮書(25頁).pdf
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邊緣計算技術體系白皮書(25頁).pdf

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 目錄 1. 邊緣計算的發展背景邊緣計算的發展背景 _ 1 1.1. 需求與場景需求與場景 _ 1 1.2. 邊緣計算與邊緣計算與 5G 的相互促進的相互促進 _ 2 1.3. 邊緣電信云的發展邊緣電信云的發展 _ 2 2. 對邊緣計算的思考對邊緣計算的思考 _ 3 2.1. 邊緣計算的

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56頁).pdf
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56頁).pdf

目錄 1 1 邊緣計算新基礎設施邊緣計算新基礎設施 . 1 1.1 邊緣新算力 . 1 1.1.1 邊緣服務器 . 2 1.1.2 邊緣一體機 . 3 1.1.3 邊緣網關 . 5 1.1.4 模塊化邊緣服務器 . 6 1.1.5 浸沒式液冷邊緣服務器系統 . 7 1.2 邊緣網絡架構 . 9 1.2.1

中國移動:2020年區塊鏈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38頁).pdf
中國移動:2020年區塊鏈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38頁).pdf

? 5G ? China Mobile 5G Innovation Center ? 5G ? ?+? ? ?2020 ? 2020 ? 6 ? ? 5G ?+? ? ? ? ? ? 5G ? ? ? ? ? ? ?+? ? ?+? ? ?+? ?+? ? ? ? ? ? ? ? ? 5G ?+? ? ?

網絡計算技術加速 GPU 應用.pdf
網絡計算技術加速 GPU 應用.pdf

NVIDIAIN-NETWORK COMPUTINGPROGRAMMING FOR GPUAPPLICATIONSGTC CHINA 2020Qingchun SongDecember 2020#page#AGEND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RDMAGPU DIRECT R

阿里:2018邊緣云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4頁).pdf
阿里:2018邊緣云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4頁).pdf

邊緣云計算標準化需求邊緣云計算作為未來云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云計算的能力下沉到大量不同類型的邊緣節點,能夠充分利用邊緣節點的計算能力,同時實現中心云和邊緣云的統一管理和協同計算。由于邊緣設備眾多、差異化大,云服務商所采用的架構、技術存在一定的差異,邊緣云計算的應用場景也各具特色,目前業界對邊緣云計算的定義

邊緣計算&amp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運營商邊緣計算網絡技術白皮書(40頁).pdf
邊緣計算&amp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運營商邊緣計算網絡技術白皮書(40頁).pdf

技術描述當前互聯網的設計理念是面向“主機 - 主機”的端到端的通信。但隨著網絡應用的主題逐步向內容請求和信息服務演進,用戶關注的不再是內容存儲在哪里,而是內容信息本身,以及對應的檢索傳輸速度、服務質量和安全性。傳統面向主機的互聯網通信模式與當前以內容為中心的應用和服務需求難以匹配,導致內容傳輸效率低下。要從

賽迪:2021量子計算技術創新與趨勢展望(18頁).pdf
賽迪:2021量子計算技術創新與趨勢展望(18頁).pdf

(一)技術成果量子計算存在多種技術路線以制作出最基本的物理實現粒子。主流技術路徑包括超導、離子阱、半導體量子點、量子光學以及拓撲量子等。技術路徑的研發目的都是為了制作出糾纏態的最基本粒子。超導和離子阱技術路線當前處于領先地位,受到關注程度最高,半導體量子點和光量子路線發展提速,上述四種路徑均已制作出物理原型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