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養旅游
康養旅游是依托優良的自然環境、傳統與現代養生文化,通過運動、溝通情感、膳食、保護環境、瑜伽、冥想等體驗項目,實現游客釋放壓力,調整心態,促進身心健康,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旅游活動總和??叼B旅游包括健康旅游和養生旅游,講究游客主動性的通過旅游活動實現身心舒適,側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注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系,無論瑜伽、膳食、冥想還是宗教康養旅游項目都是實現游客身心健康、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方式。
2、康養旅游的分類
(1)森林康養旅游
“森林康養”這個名字由“森林浴”發展而來,在十九世紀,德國首創全球進行森林浴目的地,也是森林康養旅游這一概念起源。森林康養旅游是指游客在森林中呼吸植被的芬芳、大自然多彩的顏色、聆聽自然鳥鳴,使得身心放松,以實現療養、休閑、放松心情等為目的的旅游活動,森林康養旅游中主要的體驗活動形式有林間散步、野營、冥想和瑜伽等活動形式。
(2)水體康養旅游
水體康養旅游是依托水資源,如溫泉、湖泊、海洋、河流等,在旅游過程中實現調養身體,改善亞健康狀態,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動。適當泡溫泉對人體的皮膚具有殺菌消炎作用,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能夠使得人體身心徹底放松;水上活動的就開展能使人體得到鍛煉,身心放松。常見的水體康養形式包括溫泉SPA,水療;水面活動包括漂流、游泳等強身健體的項目。
(3)鄉村康養旅游
鄉村康養旅游是指利用鄉村旅游資源,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自然與人文環境,在參觀游覽過程中實現調養身體,改善亞健康狀態,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動。與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嚴重、噪音喧囂、食品安全問題、高樓林立、現代化設備充斥相比,鄉村清新怡人的空氣、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自然風光具有極大吸引力。常見的形式包括采摘農作物、下農田、兒時回憶體驗互動。
(4)傳統文化康養旅游
傳統文化康養旅游是依托傳統養生文化資源,體驗傳統養生方式,學習傳統養生哲學,在旅游過程中實現調養身體,改善亞健康狀態,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動。國傳統養生文化源遠流長,且不同流派的養生方法有所區別,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佛家以及醫家,常見形式包括針灸、冥想、拔罐、太極、藥膳、推拿、養生茶。
(5)民族康養旅游
民族康養旅游是依托不同民族養生文化資源,學習體驗民族養生方式,在旅游過程中實現調養身體,改善亞健康狀態,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藥膳,民族養生方式體驗。

3、康養旅游的特征
(1)對優良自然環境依賴性強
發展康養旅游對自然環境要求較高,對旅游目的地的空氣、水體、植被、陽光依賴性較強,自然旅游資源在康養旅游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康養旅游發展好的地區一定是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如溫泉、森林、山村、濱海、陽光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更易發展康養旅游。這也要求在進行康養旅游資源開發中,要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合理有效利用,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組織性強
與傳統的觀光旅游不同,康養旅游活動需要從業人員更多的參與來安排組織相關康養旅游體驗項目,例如康養活動中的瑜伽、膳食、宗教養生體驗活動,則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組織和教育。
(3)旅游項目健康體驗性
康養旅游是一種深度健康養生體驗,游客講究在旅游過程中的康體養顏、營養膳食體驗、宗教養生文化參與、瑜伽冥想等體驗,關注在康養旅游的過程中實現調整心態,加強與自己、身邊人與環境的聯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叼B旅游活動各個要素中,與一般旅游活動不一樣的是,康養旅游者要求吃對身體有益的特色營養膳食,住清凈之地,行要環保舒適,游要緩慢享受,購要健康投資,娛樂講究互動溝通或者獨處。
推薦閱讀:《戴德梁行:中國康養旅游的發展與趨勢報告(34頁).pdf》
《泰康&尼爾森IQ:2021年中國中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電子版(4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