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電站?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來產生電能的發電站。當前,商業運行中的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發電。
核電站主要由利用原子核裂變產生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及輔助設備三大系統構成。
核島主要設備:反應堆堆芯、反應堆壓力殼、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蒸汽發生器、主泵、主管道、安注箱、硼注箱和穩壓器等。
常規島主要設備:汽輪機、發電機、除氧器、凝汽器、汽水分離再熱器、高低壓加熱器、主給水泵、燃料轉運裝置、凝結水泵、主變壓器和循環水泵等。
輔助系統主要設備:核蒸汽供應系統之外的部分,即化學制水、海水、制氧、壓縮空氣站,排水系統,供熱通風與空氣調節系統等。
核電站主要設備及相關設備企業

目前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類型主要是壓水堆核電站、重水堆核電站、沸水堆核電站、快堆核電站和氣冷堆核電站等。
中國有多少核電站?
中國核電站分布圖

截止2022年3月31日,中國共有23座核電站(僅中國大陸),分別為:徐大堡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石島灣核電廠、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海陽核電廠、田灣核電站、秦山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三門核電廠、三澳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漳州核電廠、太平嶺核電廠、嶺澳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臺山核電廠、陽江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昌江核電廠、昌江小堆示范工程。
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國大陸地區共有在建和運行核電機組71臺,其中運行機組54臺。2022年第一季度,運行核電機組狀態正常,三道安全屏障完整,
未發生危及公眾和環境安全的放射性事件。




注:示意圖僅包括中國大陸地區核電廠分布
中國第一座核電站
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
1991年12月15日,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
1991年12月15日0點15分,隨著操作員按下啟動鈕,核電電流并入華東電網,秦山核電站正式并網發電,結束了我國內地沒有核電的歷史。
早在1970年,黨中央就提出要建核電站,周恩來總理主持審批了第一座核電站的建設方案。1985年3月,在浙江嘉興的海邊,秦山核電站破土動工。一座核電站由大小幾十萬個設備部件構成,質量不允許有絲毫差錯。一切從零開始,專家憑借記憶中幾張國外核電站的圖紙,克服人才、技術、設備全面匱乏的難題,步步摸索,最終完成了秦山核電站的設計。
截止2019年12月,秦山核電站已有9臺運行機組,累計發電超過5600億度,成為全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
參考源:核安全局
核電是一種安全、清潔、可靠的能源,是“唯一能有效替代化石能,并能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無溫室氣體排放的電源”。核電作為一種安全、清潔、可靠的能源,能夠有效地利用資源、提高國家能源安全水平、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以上就是對核電站方面的一些簡單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本文由@-YANYI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年中國核電市場規模、行業發展前景及行業痛點一覽
第三代核電技術是什么?世界主流第三代核電技術有哪些?
中國核電政策有哪些?中國核電政策一覽
中國核電產業發展歷程、產業鏈及上市公司、行業政策一覽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核電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