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的背景是什么?一文講清 C-C 2023-06-28 15:41:54 作者:C-C 1546 收藏 全面預算管理的背景是:1.國家重視財政赤字。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財政赤字率維持在3%以內,并穩中有升。為了繼續控制財政赤字,必須從政策實施、新興行業融資等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全面控制,以管理控制財政收入和支出,縮減政府各方面的機構投資,確保財政赤字率的維持在低水平和相對穩定。2.加快財政分級管理步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財政結構和財政運作模式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政府采取適當措施,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分級管理財政,讓財政收入分級參與,提高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3、重視促進和完善公民納稅制度。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以及公民的納稅意識還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國家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也影響著納稅熱情的增減。全面預算管理旨在促進社會和諧,增強公民參與稅務管理的意識,進而建立一個有效的和完善的公眾納稅制度。4、加快開放式預算管理的深化。傳統的預算管理體系,大多以全集中式管理為基本模式,表現為從各級財政資金的資金計劃、資金占用、資金使用以及資金回收一體化審批,難以對財政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得財政資金及其作用的可控性得以提高。因此,希望能夠采用開放式預算管理的思路,重點以結構性安排、規范性動態審核以及可控性措施來加快預算管理的深化。5、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審計可控性。管理過程,即使得財政資金的使用存在泄露、挪用和偏差的可能性,這既會影響政府的管理能力,也會影響公眾對政府執政的信心。為此,采用全面預算管理應當以資金使用的審查合規性和可控性,把財政資金的規劃、使用、調撥、核算等環節都放在重點安全控制的視野下,以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審計可控性。6、改進財政支出實施效果。數字化財政管理旨在通過適當和有效的宏觀管理及政策空間來改進政府的財政支出實施效果。把政府財政管理從單一的財務管理轉變為全面的預算管理,包括政策建議、政策制定、政策實施方案的編制等,以促使政府財政支出更加高效實施。綜上所述,作為一個復雜、多維度的政府管理系統,全面預算管理考慮到政策實施、財政赤字控制、公民納稅制度和財政支出等繁多因素,從而加強財政投資的政策審查,分級管理政府預算和財政 本文標簽 全面預算管理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