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
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年金制度,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
在這當中,基本養老保險,是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組成;年金制度,是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組成。

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是一個國家老有所養的有力支撐,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都是處于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發展較好,獨自壯大,第二支柱年金制度和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發展較為落后的局面,尤其是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
就目前來說,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整體都是處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小,難以滿足公眾的養老保障需求的局面。
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發展不均衡,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第三支柱貢獻較低。
中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占比
依據2020年末的期末累計結存額計算三支柱的占比,第一支柱占比為66.86%,累計結存5.81萬億元;第二支柱占比為25.89%,累計結存2.25萬億元;第三支柱占比7.25%,以2020年末6300億元計算,含有商業養老保險責任準備金5800億元與養老目標基金500億元左右。

第三支柱在養老保險體系中是短板,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何充實養老的“錢袋子”,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并提出將規范其發展。這一計劃引發熱議。
其實早在2018年5月起,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已經開始在上海、福建和蘇州試點。
試點明確,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購買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投保人,可以在稅前列支保費,等到退休后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每月最高可稅前抵扣1000元。
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險公司參與試點,19家公司出單,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億元,參保人數4.76萬人。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進展平穩,但總體規模不大,市場普遍反映政策吸引力不足。其中一個原因在于遇上個稅改革,受益群體進一步收窄。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1年養老保險市場數據行業研究專題報告合集(共9套打包)
【精選】2021年非銀行金融行業稅優政策與養老保險市場前景分析報告(20頁).pdf
2021年我國保險系養老產品行業分析報告(41頁).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