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以期解決當前城鄉發展不平衡與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社會矛盾。那么,什么是城鄉融合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影響因素有哪些?本文將具體分析。

1.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的含義是在城鄉創造開放、公平、公正的環境,使城鄉資源自由流動,產業聯系緊密,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成果共享。促進城鄉生產、生活方式和環境的和諧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城鄉融合發展的本質在于構建一個城鄉良性互動的有機融合體,其側重點在于城鄉之間的互通共融,在城鄉一體化強調城鄉差別縮小的基礎上多了有機互動這一層內涵。
2.城鄉融合發展體現在哪些發面
(1)統籌發展空間
法律規定要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整體籌劃城鎮和鄉村發展,強調要科學有序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按照中辦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嚴格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劃定,
推動城鄉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2)縣域為著力點
城鄉融合發展,縣域是重要切入點和主要載體,也最有條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發展。對加快縣域城鄉融合發展作出規定,為各級政府整體籌劃、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城鎮和鄉村發展,優化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布局劃出了重點。
(3)農民工就業保障
農民工就業創業事關就業大局穩定,還可以促進農民增收,對脫貧攻堅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法律對農民工就業和權益保障作出了全方位制度安排,明確國家推動形成平等競爭、規范有序、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
(4)社會資本下鄉
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資本的投入。在今年公布的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國家就明確鼓勵社會資本到鄉村發展與農民利益聯結型項目,鼓勵城市居民到鄉村旅游、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等。
3.城鄉融合發展影響因素
(1)正向影響因素
馬嘉爽(2019)研究發現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農村產業化水平、人口增長速度均能改善農村發展現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竇旺勝等(2019)研究發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二元對比系數、耕地占農用地之比是影響山東省城鄉融合綜合水平的主要因素。陶爽(2019)研究發現資本流動、技術流動、公共資源流動則起正向作用。張合林等(2017)認為土地市場化水平的提高能顯著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黃小明(2014)研究得出農村人力資本的積累以及二三產業的引進,能帶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衍生出農村旅游業,幫助農民增收。龔勤林等(2020)指出村級道路建設對工農城鄉耦合協調發展的正向促進作用最大,其次是農業綜合配套開發的投入力度。此外,溫濤等(2020)研究發現社會金融化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2)負向影響因素
Yan(2018)指出當前農村有效勞動力不足和生產生活不便利是阻礙農村發展的影響因素。Paul(2018)認為農村公路建設落后是阻礙其發展的根本難題。陶爽(2019)研究發現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對城鄉融合發展起負向作用,農村不斷“失血”卻無法“造血”,最終只能導致農村的衰敗。唐瓊(2020)認為城鄉公共資源供給、居民收入差距、要素流動阻礙是當前城鄉融合發展的三大“制約因素”。馬嘉爽(2019)研究發現農產品市場價格壁壘和農村人才儲備門檻阻礙了城鄉的深度融合發展。此外,周佳寧等(2019)研究發現產業結構調整、財政支出、財政分權以及金融規模是當前制約城鄉融合發展的顯著性影響因素。楊林等(2019)研究發現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發展與公共服務融合現狀的不均衡已成為阻礙城鄉融合發展的障礙因素。
以上梳理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定義、影響因素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城鄉融合?城鄉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的區別是什么?
城鄉供水一體化相關政策有哪些?十四五最新政策梳理
研報】建筑行業:明確2021專項債投資方向發改委同意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方案-210208(4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