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
年金制度是中國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當中的第二支柱,它包括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下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它又被叫做是企業退休金計劃又或者是職業養老金計劃。
職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中國的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它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它是一種單位福利制度,是事業單位和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
中國企業年金制度發展現狀
從2007年正式建立一直到2020年,我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從3.2萬家增長到了10.5萬家,覆蓋的職工數量也從929萬人增長到了2718萬人,但是從2014年開始,參保人數就逐漸呈現出了快速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到2017年,增速一度下滑到了0.3%。

從整體的結余規模來看,2007年到2020年,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結余規模由151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了2.2萬億元人冰壁,年均復合增速為23.04%。
但是從2012年開始,企業年金結余規模增速就開始呈現整體下滑趨勢,并且從2012年的35&下滑到了2018年的15%。
2019年開始,受到了負債端擴面提速和資產端收益提升的影響,企業年金規模增速有所上升,上升到了22%,且2020年增速上升到了2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增速有所上升,但是,當前,企業年金覆蓋率依舊還是明顯不足的。
截止到2020年第,我國的企業年金規模僅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的46%,覆蓋職工人數只占到了當年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的2.7%左右。
除此之外,據相關機構數據,就當前來說,我國各地區企業年金的發展不平衡,參加企業年金計劃較多的省份主要是集中在了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
其中,2020年,上海市參加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達到了10192個,建立了143萬個職工賬戶,資產規模達到了975億元。
和這些發達省份比較起來,西藏自治區就尤其的低,西藏自治區只有33家企業參加企業年金計劃,覆蓋1.09萬名職工,資產規模僅為10.4億元。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金融行業中國養老金三支柱行業深度報告:商業養老未來是星辰大海-210317(37頁).pdf
【精選】2021年中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與商業保險發展空間分析報告(35頁).pdf
畢馬威:中國養老金行業展望:歷經一年變化展望未來格局[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