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醫療行業現狀
1)AI+醫療市場規模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由于智慧病案的興起,ai醫療市場規模在2019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057億增長至2019年的205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93.9%;艾瑞預計,在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下,ai醫療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未來兩年復合增速將保持在51.9%左右,到2022年整個市場規模將超70億元。

2)ai醫療行業投融資熱門
當前,AI+影像是我國AI+醫療行業投融資熱門,自2010年我國第一起AI+醫療融資事件以來,行業融資數持續增長,2018年,融資事件71次,達歷史最高;2019、2020年,醫療融資事件數持續遞減,但融資總額卻強勁走高,2020年融資金額已高達40億元,創下歷史記錄,其中,AI+影像占融資額的比例連續三年保持在20%左右,是我國當前ai醫療行業投融資熱門。

3)政策利好
由于AI醫療在平衡我國醫療資源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來,國家層面大力倡導ai醫療行業的發展,2018年政府提出人工智能向基層醫療進行滲透,2019年將AI+醫療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康養范疇,2020年進一步提出未來的建設指南,期望在2023年在以醫療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建立一套初步的標準體系規范。

2、ai醫療的痛點
得益于ai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醫療行業中的滲透不斷加深,對促進我國醫療行業升級中起著重要作用,也正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問題逐漸顯現,成為當前醫療ai行業亟需解決的痛點。
1)醫學數據問題:醫學數據是否合規;數據標注方法、工具、平臺不統一導致的標注質量不一致;如何實現數據共享等是該方面主要難點。
2)復合人才問題:AI+醫療領域所需人才不僅需要對醫療業務流程有著深入了解,而且需要掌握某方面的ai技術,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針對性人才的培養機制。
3)行業標準問題:目前,國家尚未對ai醫療行業相關技術出臺對應標準,導致大多數醫療機構對ai醫療產品持保守態度。
4)研發模式問題:目前,ai醫療產品的研發模式多是企業與醫療機構合作的模式,一項科研成果從開始到成熟的路徑過長,當中涉及的識產權、利益分配、品牌所有權等問題都會對ai醫療產品的落地產生影響。

來源:《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AI+醫療行業報告(3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