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什么是行為監管?概念、來源簡介

什么是行為監管?概念、來源簡介

1 行為監管是什么

行為監管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紀70年代早期提出。當時,美國國家保險協會在其發布的市場行為檢查手冊第一版中正式提到了“市場行為監管”概念。之后英國經濟學家泰勒提出“雙峰”理論,認為監管應著重于兩大目標:確保系統穩定(指審慎監管)和保障消費者權益(指行為監管)。

2 行為監管的來源

“行為監管”的金融用詞源于20 世紀70 年代美國保險業監督管理的業務實踐,起初被稱為市場行為監管。 在金融業中保險機構的行為積極性最高,又適逢美國滯脹期,保險業出現控股集團化發展浪潮,是最需率先凸顯“行為規范”價值的領域。在理論上,則于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由英國學者邁克爾·泰勒提出,當時英國陷入持續衰退期,銀行業不良資產急劇擴張,金融部門系統性風險陡增。 但此時不同監管者的問題凸顯,監管機構如“字母湯”( alphabet soup)般繁雜混亂,導致了利益沖突,引發混亂與損害,強大的英國金融服務監管系統也被“不理智”的思想所 “捕獲”。 與此同時,金融系統的合并混業趨勢明顯,包括出現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大型信貸組織 (building societies),不同金融機構間愈發“界限模糊”。 在此背景下,著力于“金融系統穩定”與 “消費者保護”雙向約束的“雙峰模式”被提出,被泰勒稱之為“市場行為和消費者保護監管機構” (a market conduct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regulator)的行為監管被單獨設置,獲得與審慎監管職能同等的重視。 職責在于確保消費者受到公平和誠實的對待,保護他們免受“欺詐、無能或濫用市場 權力”的傷害。

攝圖網_500450702_banner_股票漲幅(企業商用).jpg

該理論最先在澳大利亞被應用于實踐,1997年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在澳大利亞設立開展市場行為與消費者保護,與負責審慎監管的APRA相互獨立。其除保護消費者不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誤導或欺詐行為的影響外,還監督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融資、收購、財務報告、市場披露、管理投資計劃、股東權利、公司管理和風投,以及還負責登記所有的公司發行,監管交易市場和 執照,監督金融服務公司等。單就結果論,行為監管的作用也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浪潮下獨善其身的因由之一。實踐效果更使得該模式獲得廣泛效仿,包括英、美等在內的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參照該模式進行了變革。

3 行為監管在我國的發展

2011—2012 年間我國一行三會也分別成立了相關“……消費權益保護局”與“投資者保護局”。 當然跟進與否的探討也同步進行 ,但至少從其源起所反射出針對金融發展的監管應變的有益性思考是存在的,也可為行為監管語境下轉變的動力提供解釋:一方面行為經濟學/ 金融學的發展被作為金融監管與消費者保護的重要工具,為行為監管提供經濟學理論支撐,消費者或投資者保護程度與資本市場發展正相關性的經濟實證得到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應對實務中金融機構混業經營新發展的監管問題所需,而這無疑與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尤其是證券市場現狀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國在2017年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功能監管,更加重視行為監管”,首次引入了“行為監管”概念,并將其作為監管強化和補短板的重點方向。

參考資料:石超. 證券投資者保護的社會化[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文本由@-Y-Ling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標簽

本文由作者C-C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藝恩:2015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2016 年01 月).pdf
藝恩:2015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2016 年01 月).pdf

0 2015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 2015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 2016 年 01 月 1 2015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 目 錄 目 錄 . 1 圖 表 索 引. 3 表 格 索 引. 4 1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市場分析 . 5 1.1 中國視頻行業付費市場規模 . 5 1.1.1 中國視

畢馬威監管視界-金融服務監管(15頁).pdf
畢馬威監管視界-金融服務監管(15頁).pdf

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機構在不斷提高他們對氣候相關風險的預期,越來越多的司法管轄區正在制定與資產所有人和管理人相關的規則。根據歐洲央行最近的公告,歐洲央行在日常工作和制定貨幣政策過程中日益考慮氣候相關風險。為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部分經濟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紤]可延長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以下簡稱分類方案)框

FSB:監管者和受監管機構對監管科技的使用(英文版)(76頁).pdf
FSB:監管者和受監管機構對監管科技的使用(英文版)(76頁).pdf

技術和創新正在改變全球金融格局,為受監管機構和當局帶來機遇、風險和挑戰。創新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應用新技術來幫助當局提高監管能力(稱為“SupTech”),并由機構來滿足監管要求(稱為“RegTech”)。SupTech和RegTech提供的機會是由近年來涌現的各種因素共同創造的。通過這些API,可以有效地收集

銀行監管雜志:歐盟的監管科技之路(英文版)(11頁).pdf
銀行監管雜志:歐盟的監管科技之路(英文版)(11頁).pdf

歐洲通往RegTech的道路依賴于四個明顯不相關的支柱:(1)全球金融危機后為控制系統性風險和金融部門行為變化而實施的廣泛報告要求(2) 嚴格的數據保護規則反映了歐洲對數據隱私和保護的文化關注(3) 促進開放銀行業,以加強銀行業特別是支付業的競爭;(4)數字識別的立法框架,以促進歐洲單一市場。本文分析了這四

金融科技、監管科技與金融監管的再認識(英文版)(45頁).pdf
金融科技、監管科技與金融監管的再認識(英文版)(45頁).pdf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監管變革和技術發展正在改變金融市場、服務和機構的性質。這些現象的結合點在于監管技術或“RegTech”在監管監督、報告和合規性方面使用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監管快速轉型的金融體系需要增加對RegTech的使用和依賴。雖然主要監管目標(如金融穩定、審慎安全和穩健、消費者保護和市場誠信

FSB報告:主管部門和受監管機構對監管技術的使用(英文版)(76頁).pdf
FSB報告:主管部門和受監管機構對監管技術的使用(英文版)(76頁).pdf

技術和創新正在改變全球金融格局,為受監管機構和當局帶來機遇、風險和挑戰。創新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應用新技術,幫助當局提高監管能力(稱為“SupTech”),并由機構滿足監管要求(稱為“RegTech”)。SupTech和RegTech提供的機會是由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因素共同創造的。其中包括數據可用性和粒度的大幅提

經濟與商業雜志: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對監管機構和銀行的影響(英文版)(19頁).pdf
經濟與商業雜志: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對監管機構和銀行的影響(英文版)(19頁).pdf

本文的目的是在金融技術的大環境下,對金融技術發展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回顧。我們進一步致力于提供各種視角,以幫助理解FinTech的破壞性潛力及其對更廣泛金融生態系統的影響。通過借鑒這一領域的最新和高度熱門的研究,本研究探討了對金融機構和監管的影響,特別是當技術對全球銀行業和監管體系構成挑戰時。它是由對金融

14紫光云-互聯網+監管.pdf
14紫光云-互聯網+監管.pdf

紫光云“互聯網+監管” 構建智慧監管閉合鏈,打造高質量數字營商環境 2020年11月 互聯網+監管的目標 規范監管 梳理監管事項目錄清 單,統一監管事項要 素,統一監管數據標 準,逐步實現監管行 為標準化、規范化。 精準監管 歸集信息資源,通 過對監管大數據的 分析、比對,發現 苗頭性、跨行業、 跨區域風險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