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分析定義及分析范疇
消費金融:為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或資金對接服務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消費貸款一般是指金融機構(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或個人向借款人提供的以消費(不包括購買房屋和汽車)為目的的貸款。
零售消費金融:消費金融提供方依托零售場景,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提供的在零售場景下的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或資金對接服務,貸款主要包括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現金貸等。
智慧零售: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用戶、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采購、銷售、服務等零售運營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
本分析主要對消費金融業務在零售領域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包括市場發展背景、發展現狀、典型案例解讀、市場趨勢等內容;涉及廠商包括互聯網企業、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助貸公司和小貸公司等(不包括銀行)。
供需推動,零售消費金融市場未來可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持續增長,國民儲蓄率穩定下降
2019年上半年,我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5000元人民幣,近四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6.5%,而我國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在2019年上半年也已經突破10000元人民幣;另一方面,我國的國民儲蓄率由2008年的51.8%下降到了2018年的45.4%。逐漸增加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以及穩定下降的國民儲蓄率為我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穩定增長,最終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抓手
2019年上半年,我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7.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實際增長8.3%;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3.8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21.6% ;另一方面, 2018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已經連續5年在3大需求當中排名第一,2018年的貢獻率更是高達76.2%,遠遠高于資本形成以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可以說,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
政策、技術、市場從業者三者協同促進零售消費金融發展
當前的環境下,政府相關部門為零售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為零售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數據基礎;阿里、騰訊、蘇寧、百度等行業領軍企業的動作則體現了市場頭部從業者對于行業未來前景的看好。政策、技術、市場從業者三者協同促進零售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