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到2021年我國陸續出臺眾多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相關政策,下面是一些重點政策的匯總梳理。
1、2021商務部等《商務部等19部門關于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積極參與新基建和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在低能耗建筑、智慧城市開發等先進工程領域積累經驗,加快形成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
2、2020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實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動。完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和感知系統,打通社區末端、織密數據網格,整合衛生健康、公共安全、應急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支撐城市健康高效運行和突發事件快速智能響應。
3、2020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釋放消費潛力,加速5G
網絡建設和場景應用,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布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推進5G、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4、2019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落實互聯網企業信息管理主體責任。
5、2019自然資源部《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技術大綱(2019版)》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的基礎上,依托城市云支撐環境,實現向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的提升,開發智慧專題應用系統,為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的全面應用積累經驗。凝練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管理模式、技術體系、運行機制、應用服務模式和標準規范及政策法規,為推動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向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的升級轉型奠定基礎。
6、2018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意見》在智慧城市領域,逐步完善我國智慧城市相關頂層設計及智慧成熟度分級分類評價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推動建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智慧城市建設標準對接合作溝通機制;加強與東盟、中亞、海灣等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標準化合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標準互認;加強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商務領域標準化合作,推動電子數據交換協議標準研制與互認,加快電子商務領域追溯體系標準建設,實現追溯數據共享交換。
7、2018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先進安全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在城市安全領域,重點發展高危場所、高層建筑、超大綜合體、城市管網、地下空間、人員密集場所等方面的監測預警產品,重點發展智能化巡檢、集成式建筑施工平臺、智能安防系統等安全防控產品。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