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收益是指通過某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按照當時一般價格以接受代價比實際支付價格多出的部分,這種部分就是匯兌收益。一般來說,匯兌收益計入外幣報表損益類科目,具體科目可以有多種形式,下面我們要詳細分析一下哪些科目可以計入匯兌收益。

首先,匯兌收益計入外幣報表損益科目中的一種形式是列入損益賬上后臺科目,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可以將匯兌收益列入歸屬于發生匯兌差額時記賬的供應商賬戶中,以便根據不同的匯兌差額計入各公司的成本中,以便準確計算費用合計。
其次,匯兌收益還可以計入外幣報表損益科目中的另一種形式,即將匯兌收益列入當前賬戶上的損益科目中,例如,將匯兌收益列入利潤總計賬面的其他收入中,或者將匯兌收益列入綜合收入賬戶中,與其他收入一起計入損益額中。
再次,匯兌收益也可以計入外幣報表損益科目中的另一種形式,即將匯兌收益列入負值賬面科目中。例如,企業可以將匯兌收益列入外幣負值賬戶中,當合同項下的收付款差額造成的負值超出公司所擁有的外幣負值,此時可以利用匯兌收益抵銷外幣負值的部分費用,將匯兌收益列入負值賬戶中以進行抵銷。
最后,匯兌收益還可以計入金融賬戶,例如股權投資收益、資本收益或貼現收益。匯兌收益可直接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如果當期匯兌收益較大,可以企業將收益投入長期投資,或者將收益轉為負值賬戶中的貨幣來彌補外幣負值,或將收益作為貸款償還,或是將收益用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的效益。
本文分析了匯兌收益應該計入外幣報表損益科目的形式,說明了可以將匯兌收益計入損益賬戶的后臺科目,也可以將匯兌收益計入綜合收入賬戶中,還可以將匯兌收益計入負值賬戶中用于彌補外幣負值或進行抵銷,最后可以將匯兌收益計入金融賬戶中,作為企業長期投資、貸款償還或者企業經營活動等用途。
一、匯兌收益的確定
匯兌收益,就是一家公司把流動資產(如現金、存款、應付賬款)以外幣購買流動負債如應付利息、應付職工薪金,或者流動資產因匯兌而發生的利潤,也就是外幣資產因匯兌與其他原因所產生的匯兌收益。
匯兌收益的確定,首先要了解市場上不同幣種的匯率浮動情況。如果把現金或其他流動資產按外幣兌換成另一種幣制,而流動負債的結算價格仍按原幣制計算,一方面財務人員可以從中獲利,另一方面,匯兌收益就形成了。
匯兌收入 = 兌換到其他幣種的費用- 兌換時原費用
具體來說, 以一家擁有外幣現金收入為例,當該公司把外幣現金按匯率兌換成本幣兌換時,因匯率的不同,流動負債的計算價格所需費用隨之變化,由此產生的利潤,就是匯兌收益。
例如,某公司由于美元現金往來收入和外債的歷史原因,其外匯現金資產持有量較大,而融資成本卻是本幣兌付,這種差額的優勢可以帶來匯兌收益。一旦匯現金時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匯兌收益就會自動浮動。
二、匯兌收益錄入科目
匯兌收益的錄入科目一般歸入財務報表中的“其他收益”條目,錄入的有:投資收益、債務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少貸款融資收益等。
(1) 投資收益,指公司以本幣等值購買外幣時,因當時匯率反方向變動而獲得的投資收益。
(2)債務投資收益,指短期和長期債務兌現和其利息兌現時,由于匯率的波動所形成的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收益,指公司因購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獲得的各種收益,其中也含有投機投資收益,如外幣買賣指數、本幣金價等。
(4)減少貸款融資收益,指公司以本幣形式貸款或者融資時,由于外幣匯率變動而獲得的收益。
三、確定匯兌收益的影響因素
1、匯率的變動
匯率的變動是影響匯兌收益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外幣購買本幣價格,那么匯率越低,匯兌收益越高,因此市場上匯率變化是影響匯兌收益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2、期限差
期限差對匯兌收益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某一期間有較多外幣本幣的出入,那么,期限短的金融流動負債及期貨出入可以賺取利益,使得企業匯兌收益有所收獲。同時,若隨著期限的變化,匯率的變動幅度加大,其所獲得的匯兌收益也會發生變化。
3、市場操縱
匯兌收益由市場波動分別形成的,若市場有操縱行為,則企業匯兌收益將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