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閑農業是什么
休閑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業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生活,提供民眾休閑、生活體驗為目的之農業經營。是二、三次產業形成的特殊具有旅游消費業態的農業形態,它同時具備了農業和旅游業的雙重功能和特征,能夠有效提高農民收入和推動農業增長。

2.休閑農業起源于哪里
休閑農業最早起源于歐洲的意大利,早在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
,這就標志著休閑農業的產生,雖然在更早之前法國還有巴黎貴族返鄉游等形式的休閑農業活動,但是由于特殊指定人群使得和正式的休閑農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當時意大利的
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 主要是介紹城市居民去鄉村體驗農村恬靜閑適生活,他們和農民一起勞作,一起吃飯,在農戶家中休憩,和如今的部分農家樂本質上是相同的。
3.各國休閑農業發展情況一覽
(1)德國:德國的休閑農業最早誕生在19世紀后半葉,其主要形式是以 市民農園 為主,至今仍占據德國農業產值的三分之一。
市民農園的主要形式是政府為每戶居民提供一小塊荒地進行種植,使居民享受田園種植的樂趣并顯示蔬菜的自給自足。
(2)法國:法國在早期的休閑農業發展主要是針對貴族,和現今所說的休閑農業不同,在上世紀70年代和現代休閑農業接軌的 工人菜園
開始興盛,并在1998年設立了農業及旅游服務接待處,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諸多不同的發展模式,休閑農業每年為法國帶來約700億法郎的收益。
(3)英國:英國是發展農業旅游的先驅國家之一,目前英國的休閑農場占據英國所有農產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休閑農業發展的體系標準建設十分的完善,服務水平能夠達到正式景點的標準,手工藝品,餐飲、住宿服務等都形成了相關的產業鏈。
(4)美國:美國的休閑農業已經規?;?,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十分的完善。美國的休閑農業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發展,其中以休閑農莊、度假農場、馬場最為常見,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只要擁有足夠大的家庭農場,一般每年都能夠獲得幾百萬美元的收入,農場面積越大,收入越高。
(5)日本:日本的休閑農業發展于上世紀60年代,主要是為了解決城鄉對立的體制機制而進行的,其休閑農業的發展工業及科技優勢為依托,以城市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為城市居民提供各種新鮮的農副產品以及度假休憩的環境。
以世界各國的經驗來說,休閑農業是解決城鄉對立、發展鄉村的一條有效途徑,我國的休閑農業至今也已經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但仍存在經營、管理等諸多問題,歐美各國的發展經驗仍舊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以上就是有關于休閑農業的定義、起源及主要國家休閑農業經驗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業領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區別有哪些?兩者發展特點分析
什么是農業現代化?含義及特征介紹
什么是可持續農業?何時提出?發展要點有哪些?
什么是文創農業?模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