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內地對于資本市場和資管行業的監管也是越來越嚴格,很多的政策都被相繼推出,下面是2013年到2020年以來一些中國內地涉及資本市場與資管行業的監管政策的梳理。
政策主要分成了以下幾大類別:內地資本市場改革、滬深港互聯互通、其他對外開放政策和資管行業。
內地資本市場改革主要有5條主要政策
(1)2014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2019年1月證監會《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開啟我國注冊制改革序幕
(3)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4)2020年7月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與上市指南》公布
(5)2020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與上市指南》公布
滬深港互聯互通主要有6條主要政策
(1)2014年4月證監會等部門發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開啟滬港互聯互通序幕。
(2)2014年11月上交所發布《關于啟動滬港通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
(3)2016年3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深港通"啟動提上日程
(4)2016年9月證監會取消滬股通、深股通、港股通的總額度限制
(5)2020年5月外管局、銀保監會、央行、證監會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優化完善“滬港通”、“深港通”,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在內地發行金融產品
(6)2021年1月上交所明確滬股通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相關安排和深交所上市A+H股公司H股納入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相關安排
其他對外開放政策
(1)2013年3月證監會、央行、外管局發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
(2)2020年5月外管局、銀保監會、央行、證監會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3)2020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O20年版)》,在金融領域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4)2020年9月證監會、央行、外管局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擴大QFII、RQFII的投資范圍
資管行業相關政策
(1)2013年2月證監會發布《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對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等直接申請公募業務牌照進行了規范
(2)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正式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3)2020年8月央行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

數據來源:《惠理集團:策略調整+內地布局,公募龍頭擁抱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