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至此,中國小康社會已經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意味著什么?
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意味著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從一輛拖拉機都無法制造出來,到現在的制造生產大國,從買東西都要靠票證購買,到現在的各類商品應有盡有,從幾億人的貧困,到現行標準下的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清零”,消除絕對貧困,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中國小康社會的建成,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發展經驗。
中國在改革當中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開放當中全面參與了經濟全球化,從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全球要素和資源為實現現代化服務,在綜合國力競爭當中一步一步的贏得優勢,這些經驗都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所借鑒。
中國小康社會的建成,將會助力于全球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全面小康的建成只是中國發展進程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按照中共的戰略安排,中國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這將意味著中國將對世界負有新的責任,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隨著中國日益的強大,站在新起點、走向新征程的中國,將會日益深刻地改變世界格局,為全球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么?
1、城鎮化率達到50%;
2、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3、大學入學率20%;
4、恩格爾系數低于40%;
5、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平方米;
6、每千人醫生數2.8人;
7、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
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10、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普華永道:2021年的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22頁).pdf
CEIC:2021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概覽(12頁).pdf
界面: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小康社會之下的可持續消費新趨勢(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