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食品飲料行業深度研究:低溫密匙解鎖乳制品行業結構升級的平衡發展-20200715[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食品飲料行業深度研究:低溫密匙解鎖乳制品行業結構升級的平衡發展-20200715[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1 食品飲料食品飲料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20 年年 07 月月 15 日日 投資投資評級評級 行業行業評級評級 強于大市(維持評級) 上次評級上次評級 強于大市 作者作者 劉暢劉暢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0010001 鄭蔚宇鄭蔚宇 聯系人 資料來源:貝格數據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周報:白酒環比 持續改善,食品中報逐步確認預期 2020-07-13 2 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周報:食品飲料 構建新景氣思維,不畏浮云還是高處不 勝寒 2020-07-06 3 食品飲料-行業點評:人造肉領航者 敲開
2、國門,行業進入發展加速期 2020-07-03 行業走勢圖行業走勢圖 低溫密匙,解鎖乳制品行業結構升級的平衡發展低溫密匙,解鎖乳制品行業結構升級的平衡發展 常溫奶競爭勝負已分,常溫奶競爭勝負已分,低溫行業競爭將精彩紛呈低溫行業競爭將精彩紛呈 低溫奶的營養價值更高當前已逐漸形成共識, 健康意識的崛起以及冷鏈的發 展為低溫奶的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從膳食結構上看, 優質乳蛋白的革命將持 續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低溫奶、奶酪等品類增長潛力大。當前常溫品類的 利潤結構、 競爭方式和龍頭規模效應均不利于多數傳統區域乳企在已有常溫 品類加碼投入, 常溫板塊的增長主要由高端化的替代為主, 未來行業發展的 核心增
3、量在低溫, 由于低溫的發展要素和常溫相比有所區別, 這就給了行業 參與者更多的發展空間, 我們預計行業的企業和競爭格局也會和常溫奶格局 有較大差異,行業中“小而美”與“大而全”將同臺共舞。 巴氏奶巴氏奶拓展遵循“圓心拓展遵循“圓心-半徑”理論半徑”理論,四股勢力各顯神通,四股勢力各顯神通 以牧場為圓心,以冷鏈為半徑,低溫奶企業的發展需穩字當頭。低溫行業很 難實現常溫這樣的全國性龍頭企業, 冷鏈物流迅速發展有利于乳制品低溫化 進程,復合 15%以上增長的社會化冷鏈物流為低溫奶滲透提供基礎設施。渠 道方面,低溫奶現代渠道占比更高、有獨占性入戶渠道,這給區域乳企帶來 差異化競爭機會。 品牌和渠道不再
4、僅是乳制品唯二競爭力, 未來比拼更加市 場化和多元化。全國性乳企低溫板塊盈利能力暫時略低于部分成熟區域乳 企,這就是最好的例證。近年來已成功打造品牌力的卡士、簡愛為代表的新 興國產酸奶品牌也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生鮮電商也有望在低溫奶領 域取得突破。低溫行業公司隨著切入點的不同,呈現了“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繁榮局面。 低溫奶存在差異化競爭空間,勝負手或從產品轉向服務低溫奶存在差異化競爭空間,勝負手或從產品轉向服務 巴氏奶生意上類似生鮮, 消費特性上更偏向剛需高頻的即飲消費。 低溫鮮奶 消費者中重度消費者比例高,忠誠度高。奶源方面,低溫奶對消費地附近的 奶源布局要求高,整體
5、格局北多南少,產銷地不一致。巴氏奶行業的競爭點 在于:消費地附近的奶源,信息化帶來的柔性供應鏈能力,區域規模效應。 伊利蒙牛在鮮奶領域布局提速,蒙牛相對更加專注低溫,也更加強勢。光明 精耕渠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升消費者粘性。新乳業收購區域性乳企, 深耕西南市場, 從雙寡頭弱勢區域破局。 燕塘乳業通過構建牧場數據集團管 控平臺,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并繼續擴大產能加強自身競爭力。 低溫酸奶前景無限,創新是核心競爭力低溫酸奶前景無限,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常溫酸奶經過高速發展的五年, 當前增長處于平緩期, 低溫酸奶接力成為下 一風口。目前國內低溫酸奶產品品類單一,相比國外,我國的低溫酸奶產品 品類將有
6、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供應鏈端,冷鏈的發展加速渠道下沉,品牌商 通過強化使用價值,豐富消費場景。產品端,低溫酸奶的品類擴充從細分人 群入手,刺激特定人群消費需求。區域型乳企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傳統乳 企在中低價格帶激烈競爭。兩強未來有望解決當前的低溫酸奶遇見的問題, 從而獲得更好的利潤表現,但是時間表上較難預測。創新產品種類,培育超 大單品,提高客戶粘性是優秀企業的核心驅動力。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巴氏奶市場處于成長期, 重點推薦低溫占比高、 并購模式差異化擴展的新乳 業,區域乳企龍頭燕塘乳業以及當前巴氏奶龍頭光明乳業。低溫酸奶方面, 建議繼續關注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的邊際變化。 奶酪行業關注加速
7、擴張的妙 可藍多。 風險風險提示提示: 食品安全問題;低溫奶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新營銷、新流 量模式對企業的挑戰;技術進步,冷鏈效率提升令區域性減弱,下沉市場增 -9% 0% 9% 18% 27% 36% 45% 54% 2019-072019-112020-03 食品飲料滬深300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2 重點標的推薦重點標的推薦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收盤價收盤價 投資投資 EPS(元元) P/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2020-07-15 評級評級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0
8、02946.SZ 新乳業 19.00 買入 0.29 0.32 0.41 0.51 65.52 59.38 46.34 37.25 600597.SH 光明乳業 16.63 買入 0.41 0.48 0.57 0.66 40.56 34.65 29.18 25.20 002732.SZ 燕塘乳業 24.84 買入 0.79 0.87 0.98 1.11 31.44 28.55 25.35 22.38 600887.SH 伊利股份 35.45 買入 1.14 1.20 1.37 1.53 31.10 29.54 25.88 23.17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低溫化發展是膳食結構和產品生命周期影
9、響下的必然結果低溫化發展是膳食結構和產品生命周期影響下的必然結果 . 4 1.1. 低溫奶符合營養學理論,也符合膳食結構調整趨勢 . 4 1.2. 常溫奶解決供需不匹配,消費升級下對乳制品提出更高要求 . 6 2. “圓心圓心-半徑半徑”理論構筑低溫奶核心優勢,企業競爭進入軍備競賽期理論構筑低溫奶核心優勢,企業競爭進入軍備競賽期 . 11 2.1. 以牧場為圓心,以冷鏈為半徑,低溫奶很難實現全國性龍頭企業 . 11 2.2. 品牌和渠道不再僅是乳制品唯二競爭力,未來比拼更加市場化和多元化 . 12 2.3. 低溫奶發展終局的猜想,四股勢力各顯神通 . 16 3. 低溫巴氏奶整合空間大,新鮮倒逼
10、產品向服務的轉移低溫巴氏奶整合空間大,新鮮倒逼產品向服務的轉移 . 18 3.1. 低溫巴氏奶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消費粘性穩步提升現狀 . 18 3.2. 全產業鏈掃描常低溫行業的異同之處 . 19 3.3. 區域乳企的安身立命之本,成熟模式可復制 . 21 4. 創新驅動低創新驅動低溫酸奶不斷突破,消費場景與人群在不斷擴充溫酸奶不斷突破,消費場景與人群在不斷擴充 . 23 4.1. 低溫酸奶的升級未來高不見頂,低溫環境豐富產品創新 . 23 4.2. 冷鏈發展豐富了消費場景,品類定位擴大了消費人群 . 24 4.3. 低溫酸奶是雙寡頭最好的突破口,持續推新是優秀企業核心能力 . 25 5.
11、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 25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13 年蛋白質攝入結構國際對比(g/人/天) . 4 圖 2:2016 年乳制品人均消費量國際對比(kg/人/年) . 4 圖 3:2018 年主要乳品品類出廠端市場規模和增速 . 5 圖 4:行業生命周期由多個品類生命周期疊加,相互替代而成 . 6 圖 5:乳業生命周期 . 7 圖 6:伊利蒙牛常溫奶份額 . 8 圖 7:伊利蒙牛低溫酸奶份額 . 8 圖 8:UHT 奶增長主要由價格增長驅動 . 8 圖 9:伊利增長分拆佐證了價格增長主要由高端化、提結構帶來,純價變動和原奶價格變 動相對一致 . 9 圖 10:2017 年各乳企原奶收
12、購價 . 9 圖 11:2019 年各乳企液奶部門成本(元/噸) . 9 圖 12:低端常溫產品相對同質化,區域乳企盈利能力受到壓制 . 9 圖 13:乳企廣告費用率對比 . 10 mNsNoOtMsNoMzRsNmQrOpM8ObPaQoMrRpNpPfQmMsNiNnMrP6MoOuNwMpPoNvPpOzQ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3 圖 14:17 年后,競爭加劇,規模以上企業數減少,虧損比增加 . 10 圖 15:奶源地圓心半徑理論示意圖 . 11 圖 16:2018 年各國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容量(立方米/人) . 12 圖 17:我國冷鏈物流倉儲規模(萬噸
13、) . 12 圖 18:低溫牛奶渠道結構 . 12 圖 19:某乳業龍頭預計線下渠道結構 . 12 圖 20:2019 年乳企銷售費用拆分對比 . 13 圖 21:歐洲國家常溫奶占液奶比例不一致,低溫替代邏輯更應考慮各國實際國情 . 14 圖 22:2018 年美國巴氏奶市占率 . 14 圖 23:2018 年英國巴氏奶市占率 . 14 圖 24:美國奶業合作社集中度 . 15 圖 25:美國乳品加工企業市場集中度不如上游和下游 . 15 圖 26:中美超市 CR3 對比 . 15 圖 27:2018 年中國奶業 20 強存欄占比情況,集中度低 . 15 圖 28:2017 部分區域乳企收入情
14、況估計(單位:億元) . 15 圖 29:美國巴氏奶 CR1 市占率變化 . 16 圖 30:區域乳企在低溫板塊上的盈利能力更佳 . 17 圖 31:各大品牌重點對牛奶“新鮮”進行宣傳 . 17 圖 32:巴氏奶行業情況 . 18 圖 33:2018 年巴氏奶市場份額情況 . 18 圖 34:液奶重度消費者對品類貢獻 . 19 圖 35:2018 年我國原料奶產量區域分布 . 20 圖 36:主要原料奶產地分布 . 20 圖 37:蒙牛、伊利、新乳業三家公司的牧場資源、生產基地分布情況對比 . 21 圖 38:供應鏈體系示意 . 22 圖 39:我國區域乳企分布示意圖 . 23 圖 40:低溫
15、酸奶收入規模與 YOY . 23 圖 41:2018-2022 中國酸奶產品銷量及銷售額預測. 23 圖 42:2012-2018 年常溫酸奶市場規模 . 24 表 1:低溫巴氏奶營養價值更佳 . 4 表 2:對標日本,鮮奶、酸奶、豆奶、奶酪等品類提升空間較大 . 6 表 3:多數樣本國家巴氏奶 CR2 和 UHT 奶 CR2 名單不同 . 12 表 4:入戶渠道總結 . 13 表 5:入戶渠道盈利能力優勢明顯 . 14 表 6:低溫奶和常溫奶商業模式對比 . 19 表 7:巴氏奶關鍵環節投資收益特征 . 20 表 8:新增鮮奶工廠項目公司 ROIC 測算表 . 20 表 9:常溫巨頭加碼鮮奶
16、 . 22 表 10:不同品類定位酸奶 . 24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4 1. 低溫化發展是膳食結構和產品生命周期影響下的必然結果低溫化發展是膳食結構和產品生命周期影響下的必然結果 1.1. 低溫奶符合營養學理論,也符合膳食結構調整趨勢低溫奶符合營養學理論,也符合膳食結構調整趨勢 低溫奶又稱巴氏殺菌奶或巴氏消毒奶,由生鮮乳經低溫殺菌加工而成的風味新鮮純正、營低溫奶又稱巴氏殺菌奶或巴氏消毒奶,由生鮮乳經低溫殺菌加工而成的風味新鮮純正、營 養價值全面的乳制品。養價值全面的乳制品。巴氏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的生產工藝, 將牛奶置 7285條件下滅 菌 15 秒,將牛奶中的有
17、害微生物殺死,最大限度的保留鮮奶的營養成分。常溫奶則是經 過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的奶,是在 135-140下保持 2-4 秒鐘,細菌總數降低 12 個數量級,達到商業無菌。 低溫奶的營養價值相較低溫奶的營養價值相較 UHT 奶更高奶更高, 當前已逐漸形成共識。, 當前已逐漸形成共識。 UHT 奶使用了高溫滅菌技術, 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口感和牛奶本身的營養價值。巴氏殺菌法處理的白奶加熱溫度更低,更 加有效保全了乳品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巴氏奶的活性蛋白含量更高,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熱 敏性營養物質損失率更低,更加有利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表 1
18、:低溫巴氏奶營養價值更佳 巴氏殺菌乳巴氏殺菌乳 高溫滅菌乳高溫滅菌乳 乳蛋白 酪蛋白變性率(%) 影響甚微 影響較小 乳清蛋白變性率(%) 10-20 60-90 微量活性蛋白變性 部分仍有一定活性 絕大多數已變性 蛋氨酸損失率(%) 10.0 34.0 賴氨酸損失率(%) 1.8 3.8 免疫球蛋白(具免疫 功能) 保留部分活性 幾乎喪失殆盡 維生素 維生素 C 損失率(%) 10-20 20-40 維生素 B1 損失率 (%) 5-10 10-35 維生素 B12 損失率 (%) 5-10 15-30 葉酸損失率(%) 7-10 20-35 資料來源:中國乳業,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膳食結構上
19、看,優質乳蛋白占比仍有從膳食結構上看,優質乳蛋白占比仍有替代提升的替代提升的空間,奶酪品類空間,奶酪品類消費增長潛力高消費增長潛力高,看好看好 液奶后續穩中微增,液奶后續穩中微增,豆奶豆奶對對牛奶牛奶的替代作用不明顯的替代作用不明顯,但,但豆奶(豆漿)豆奶(豆漿)的包裝化的包裝化存在存在空間??臻g。 我國與日韓同屬“動植物均衡消費”模式; “動物性食物消費”模式的代表是美國, “植物 性食物消費”模式的代表是印尼,這兩者均不適宜對標。我國國民蛋白質攝入量在國際水 平上已是較高水平,主要來源是植物蛋白和豬肉。美國發生的植物奶替代牛奶現象預計近 期不會在我國重演。從人均消費量上來看,我國液奶消費量
20、增長空間不大,奶酪消費增長 潛力高。 圖圖 1:2013 年年蛋白質攝入結構國際對比(蛋白質攝入結構國際對比(g/人人/天天) 圖圖 2:2016 年年乳制品人均消費量國際對比(乳制品人均消費量國際對比(kg/人人/年年)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5 資料來源:FAO,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據人均奶占有量估算,19 年我國人均液奶消費量或已接近 30kg/人/年。 人均牛奶消費量的入戶調查或有缺漏之處。進口的大包粉后續或進入液奶口 徑中,部分市場分析未考慮該點。 液奶中的結構化機會:看好巴氏奶液奶中的結構化機會:看好巴氏奶對對 UH
21、T 奶奶升級替代帶來新增量升級替代帶來新增量,低溫酸奶的長期前景,低溫酸奶的長期前景 清晰清晰, 常溫酸奶品類在生命周期, 常溫酸奶品類在生命周期延長線上延長線上仍有一定增長仍有一定增長空間空間。 18 年液奶板塊整體呈低個位 數增長。低溫板塊呈兩位數以上增長,預計該增速在未來 3-5 年能夠持續;19 年低溫酸奶 增速不佳我們認為是受到了常溫酸奶的擠壓,長期前景依舊清晰。常溫板塊相對較弱,增 長點主要是常溫酸奶和 UHT 奶,增速為兩位數和中個位數,乳飲料品類略顯老化,并受到 其他品類擠壓,收入下滑。 圖圖 3:2018 年主要乳品品類年主要乳品品類出廠端出廠端市場規模和增速市場規模和增速
22、資料來源:歐睿國際,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 1:假設同品類渠道利潤一致,將歐睿 Yoghurt and Sour Milk Products 數據拆分,以各品牌市占率估算出廠端數據。 注 2:常溫酸奶類別包括安慕希,純甄,莫斯利安,開菲爾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6 圖圖 4:行業生命周期由多個品類生命周期疊加,相互替代而成行業生命周期由多個品類生命周期疊加,相互替代而成 資料來源:線下調研,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人均年消費額來看,鮮奶、酸奶、豆奶、奶酪與同屬亞洲地區的日本仍有較大差距,其 中日本奶酪的人均年消費額達到了中國的 46 倍。未來隨著消費量的穩定增長和消費升級
23、帶來的提價效應, 我國的人均消費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展望未來, 我們看好鮮奶、 酸奶、 豆奶、奶酪等品類提升空間,考慮到中國的市場要遠遠大于其他國家,以及較低的行業集 中度和不斷提高的消費水平,在相關賽道有望孕育新的龍頭公司。 表表 2:對標日本,鮮奶、酸奶、對標日本,鮮奶、酸奶、豆奶、豆奶、奶酪等品類奶酪等品類提升空間較大提升空間較大 牛奶牛奶 UHT 奶奶 巴氏巴氏奶奶 酸奶酸奶 風味乳飲風味乳飲 豆奶豆奶 奶粉奶粉 奶酪奶酪 人均年消費量(kg) 中國 7.01 5.27 1.74 6.81 3.93 0.95 0.47 0.03 日本 16.80 0.22 16.58 11.16 0
24、.89 2.87 0.19 1.09 日本/中國倍數 2.4 0.0 9.5 1.6 0.2 3.0 0.4 39.6 年消費額(USD) 中國 13.54 10.17 3.37 15.21 6.49 1.27 18.02 0.65 日本 41.25 0.69 40.56 70.74 3.74 6.32 4.53 29.75 日本/中國倍數 3.0 0.1 12.0 4.6 0.6 5.0 0.3 46.0 資料來源:歐睿國際,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由于中國有特有的常溫酸奶品類,實際上低溫酸奶的對標倍數會更高 1.2. 常溫奶解決供需不匹配,消費升級下對乳制品提出更高要求常溫奶解決供需不匹配,消
25、費升級下對乳制品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液奶總量增長空間不大,步入生命周期后段,乳業結構性增長點在于低溫奶和奶酪。我國液奶總量增長空間不大,步入生命周期后段,乳業結構性增長點在于低溫奶和奶酪。 我國乳制品消費大致經過我國乳制品消費大致經過 4 個發展階段:個發展階段: 1.0 階段,萌芽期(階段,萌芽期(1978-1997 年) :年) :受制于技術條件,乳制品消費以奶粉和巴氏奶為 主,其中巴氏奶較多采用熱鏈 2.0 階段,成長期(階段,成長期(1997-2007 年) :年) :利樂包進入中國,改變乳業商業模式,常溫奶迅 速擴張;奶源供不應求,行業價格戰開啟,乳企盈利能力下滑。 3.0 階段,成熟
26、期(階段,成熟期(2007-2014 年) :年) :行業危機出清供給(三聚氰胺事件) ,寡頭壟斷 邏輯演繹,盈利能力提升;海外進口乳制品大幅增加,國內乳制品消費量隨滲透逐漸 增加,高端白奶創新成為新亮點; 4.0 階段,階段,二次曲線二次曲線期(期(2014 年至今) :年至今) :整體奶占有量高位微增,常溫酸奶部分侵占 傳統飲料份額,帶來乳品消費量提升。結構上,具有新鮮度和營養價值的低溫產品也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7 成為了費升級重要選擇。 若整體奶占有量繼續提升, 預計最大可能是奶酪滲透率提升。 圖圖 5:乳業生命周期乳業生命周期 資料來源:Wind,天風
27、證券研究所 1+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8 注 2:統計局曾調整我國牛奶產量相關數據,在數據追溯中有一定問題,但只影響一年的同比計算情況,不影響整體判斷 常溫奶消費量低個位數增長甚至縮量,銷售額由高端放量、結構提升而驅動增長,未來增 長點在于已有高端品類的生命周期延伸,以及新品類的拓展。常溫產品長保,易全國化運 輸, 且同質化較強。 在這樣的產品屬性上, 龍頭乳企的競爭優勢在于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 我們觀察到龍頭乳企獨占高端白奶和常溫酸奶的高端品類紅利,而常規常溫產品的盈利能 力被大幅壓制。 當前常溫品類的利潤結構、競爭方式和龍頭規模效應均不利于多數傳統區域乳企在
28、已有常當前常溫品類的利潤結構、競爭方式和龍頭規模效應均不利于多數傳統區域乳企在已有常 溫品類加碼投入。溫品類加碼投入。我們認為龍頭乳企在常溫產品研發以及渠道分銷資源上均較為領先。區 域乳企利用傳統方法小幅創新容易出現莫斯利安的情景,被后發替代。以認養一頭牛為代 表的企業,利用新營銷、新流量,在 3 年達到 15 億收入,值得關注,但短期不影響伊利 蒙牛拓份額。我們預計伊利蒙牛的常溫市占率會繼續提升。區域乳企的常溫業務盈利能力 較弱,大方向是繼續萎縮。伊利蒙牛在常溫板塊絕對份額領先,合計接近 70%,擁有規模 優勢。伊利近幾年通過安慕希和金典的放量,常溫份額逐漸提升,并超過蒙牛約 10%,且 隨
29、著蒙牛加注低溫,伊利在飲料方面多元化拓展,兩強形成一定程度的戰略錯位。 圖圖 6:伊利蒙牛常溫奶份額伊利蒙牛常溫奶份額 圖圖 7:伊利蒙牛低溫酸奶份額伊利蒙牛低溫酸奶份額 資料來源:蒙牛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蒙牛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常溫板塊的增長主要由常溫板塊的增長主要由高端放量,結構提升而驅動,高端放量,結構提升而驅動,當前處于生命延長線上當前處于生命延長線上。近幾年常溫 板塊的核心增量是常溫酸奶,屬于高端品。根據歐睿,UHT 奶的增長在近幾年也主要由價 格增長推動。伊利的增長分拆數據顯示,15-18 年價格增長主要由高端化、提結構帶來, 純價變動在 13-14 年奶價高峰后整體
30、為負。 圖圖 8:UHT 奶增長主要由價格增長驅動奶增長主要由價格增長驅動 資料來源:歐睿國際,天風證券研究所 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 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9 圖圖 9:伊利增長分拆佐證了價格增長主要由高端化、提結構帶來,純價變動和原奶價格變動相對一致伊利增長分拆佐證了價格增長主要由高端化、提結構帶來,純價變動和原奶價格變動相對一致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龍頭乳企的競爭優勢在于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龍頭乳企的競爭優勢在于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規模效應有多層次的體現:上游奶源規模效應有多層次的體現:上游奶源的核的核 心議價能力心議價能力;固定成本的規?;瘮備N;固定成本的規?;瘮備N以及采購優勢以及采購優勢;營銷資源的高效集中化投放;全國化;營銷資源的高效集中化投放;全國化 鋪貨的渠道優勢鋪貨的渠道優勢,如經銷商實力、終端網點數量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