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評級:2022北京市及下轄各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報告(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世紀評級:2022北京市及下轄各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報告(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 北京市及下轄各區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2022)公共融資部 邵一靜 經濟實力經濟實力: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受國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較大,在“京津冀一體化”和“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地區經濟規模和人均 GDP 在全國排名前列,經濟發展水平較高。2021 年,全市經濟延續穩步恢復態勢,當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03億元,排名與上年相同,位居全國各省市第 13位,單一城市第 2位;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8.5%,增速上升了 7.3 個百分點,與 2019 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 4.7%。按常住人口計算,
2、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 18.4 萬元,仍穩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持續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時積極推動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發展。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9926.3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0.8%,受疫情反復影響,經濟增速處于較低水平,分季度看,在 2 季度出現下降后,3 季度止跌回升;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 25227.3 億元,增長 3.5%,服務業為全市經濟持續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北京市各區發展較不均衡,中心城六區產業基礎良好,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發展新區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受益于積極推進城市副中
3、心建設,大興機場通航等利好因素,加之政府對城南地區的扶持,城市發展新區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生態涵養區是京津冀西北部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投資、消費和出口規模也相對較低。2021 年海淀區和朝陽區分別實現 GDP9501.7 億元和 7617.8億元,穩居全市前兩位,占全市 GDP 的比重約 23.6%和 18.9%,投資、消費和出口規模也處于各區領先地位。西城區和東城區以 5408.1 億元和 3193.1 億元的 GDP 居第三和第四,且人均 GDP 超過 40 萬元,對全市拉動作用明顯;順義區和豐臺區 GDP超過 2000 億元,大興區、昌平區、通州區、石景山區和房山
4、區處于居中水平,GDP 處于 800-1500 億元之間,其中大興區表現驚艷,GDP 增速高達 56.40%,主要是以生物醫藥為龍頭的主導產業起到了強勢推動作用,當年大興區 GDP 規模超過昌平區和通州區,排序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七位。此外順義區和昌平區 GDP 增速也超過了 10%。財政實力:財政實力:北京市財政實力較強,2020 年全市財政收入首次負增長,2021年恢復增長,當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932.31 億元,同比增長 8.1%,增速較上年提升了 13.8 個百分點,主要是頭部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新冠疫苗生產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 企業業務迅速增長及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批發
5、零售業和商務服務業經營活動恢復較快等因素所致。此外北京市不限價地塊成交持續增加帶動土地出讓總價提升,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持續提升,2021 年為 2705.7 億元,同比增長 16.76%。2022 年上半年度,受留抵退稅及集中供地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有所下降。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三產發達,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541.50 億元、490.20 億元和 424.20 億元,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東城區、順義區、豐臺區、昌平區和大興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亦超過百億元,當年僅門頭溝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小幅下滑。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規模較大,2021 年海
6、淀區、朝陽區和豐臺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344.19 億元、334.18 億元和 229.32 億元,排名各區前三位;生態涵養區和首都功能核心區基金收入規模相對較小。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2021 年懷柔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通州區、昌平區和順義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均超過 100%,基金收入對地區財力貢獻較大。債務狀況債務狀況: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債務呈現較快增長趨勢,2021 年末政府債務余額為 8770.76 億元,同比增長 44.65%,2021 年末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較上年同期上升了 37.28 個百分點至 147.
7、85%,僅高于深圳和上海,總體看,北京市政府債務規模適中、風險可控。下轄區中,朝陽區、昌平區、大興區和順義區政府債務規模較大,2021 年末政府債務余額分別為 910.28 億元、804.40 億元、713.07 億元和 621.73 億元,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昌平區、房山區、大興區和懷柔區 2021 年末政府債務余額是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6 倍以上,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償債壓力較輕,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能夠被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所覆蓋。西城區、海淀區和市本級是北京市主要發債區域,相關區域城投債務及城投有息債務規模雖然較大,但區域經濟、財政實力雄厚,產業基礎好,且企
8、業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整體債務負擔處于合理水平。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比,平谷區、大興區和昌平區城投債償付壓力相對較大。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 一、一、北京市北京市經濟經濟與財政實力分析與財政實力分析 (一一)北京市)北京市經濟經濟實力分析實力分析 北京市是我國首都北京市是我國首都,第三產業發達,全市支柱產業多元且保持較強的競爭第三產業發達,全市支柱產業多元且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力。2021 年年全市經濟延續穩步恢復態勢,全市經濟延續穩步恢復態勢,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全國各省市第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全國各省市第 13位,單一城市第位,單一城市第 2 位位,排名與上年相同,人均,排名與上年相同,人
9、均 GDP 仍穩居首位仍穩居首位。十四五時期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持續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時積極推動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北京市將持續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時積極推動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發展?!皟梢怼卑l展。北京市是我國首都,是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進入黃淮海平原和黃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優越。北京市國土面積 1.64 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0.17%,下轄 16 個行政區,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88.6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萬人,城鎮化率為 87.5%?;A設施方面,北京市是全國鐵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樞紐,區域內交通發達,截至 2021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 22289
10、.9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5.8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176.5 公里,增加 3.2 公里;城市道路里程 6167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0 公里。年末軌道交通運營線路 27 條,較上年末增加 3 條,運營線路長度 783 公里,增加 56 公里,全年客運總量 30.9億人次,增長 34.7%;2021年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 3263.90 萬人次,同比下降 5.4%,受疫情反復及北京大興機場的分流影響較為明顯,吞吐量排名從上年的全國第五下跌至第六。2019年 9 月底正式通航的大興機場是北京市第二座大型國際樞紐機場,2021 年大興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 2500萬人次。北京市旅游業發
11、達,擁有故宮博物院、八達嶺長城、恭王府景區、頤和園、香山等文化和旅游景點,2020 年受疫情的負面影響,旅游業有所疲軟;2021 年疫情整體形勢好轉,加之 2021年 9月北京環球度假區正式開園,2022年 2月北京市舉辦冬奧會,進一步帶動全市旅游業發展,2021 年全市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 2.6 億人次,比上年增長 38.8%;實現旅游總收入 4166.2 億元,增長 43.0%。北京市教育資源豐富,擁有清華、北大等眾多知名學府,“211”院校、“985”院校、“雙一流”建設高校等高校數量在全國高校中占比靠前。從政策環境來看,北京市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在經濟發展過程
12、中其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方面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較大。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北京市產業結構正在進一步升級,產業素質將進一步提高,北京市高能耗、高污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正逐步實現產業轉移,而重點發展“高精尖”產業。2017 年,中共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 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同時計劃將通州打造為城市副中心,2019 年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通州。近年來,北京市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基本完成一般制造業企業集中退出、區域性批發市場大規模疏解任務,同時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拉開,主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13、,“兩翼”格局加快構建。雖然短期內產業轉型升級會對北京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長期來看,產業的轉型升級對緩解其人口壓力和帶動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從經濟規模來看,2021 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 4 萬億元,達到 4.03 萬億元,位居全國各省市第 13 位,排名與上年相同。從單一城市經濟規???,北京市位居第 2 位,僅低于上海市。同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 8.5%,較上年大幅增長 7.3 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0.40 個百分點。產業轉型升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人口壓力,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88.6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 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
14、87.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 18.4 萬元,仍居全國各省市首位?!笆濉睍r期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經濟增長逐漸由高速向中速換擋,2016-2019 年增速保持在 6%-7%的區間,2020 年受疫情影響增速處于偏低水平,僅 1.20%,2021年經濟增速回升至 8.5%。圖表圖表 1.2017-2021 年北京市地區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及生產總值及增速增速變動情況變動情況 1 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公報等公開資料,新世紀評級整理 1依據國家統計局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15、結果,國家統計局組織各?。▍^、市)統計局對 2018 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統一進行了修訂。修訂后,北京市 2018 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3106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 120.6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5477.3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7508.1 億元。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5 圖表圖表 2.2021 年北京市與全國其他省市年北京市與全國其他省市 GDP 及增速及增速對比對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從經濟結構來看,從 90 年代起北京市就進入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發展階段,2021 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0.3:18.0:81.7,第三產業占比保持在 80
16、%以上。近年來,北京市在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基礎上,推進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2021 年,北京市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7268.6 億元,增長 23.2%。北京市工業經歷了從化工、冶金等傳統產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轉向以汽車、電子、醫藥等符合首都發展方向的現代工業結構,2021 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 5692.5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31.0%,增速提高了 29.1 個百分點。其中醫藥行業在疫苗生產帶動下、電子行業在集成電路領域帶動下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分別增長 252.1%和 19.6%。高端產業增勢良好,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二者有交叉)分別實現增加值
17、 10866.9 億元和 9961.6 億元,按現價計算,分別增長 14.2%和 14.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 27.0%和 24.7%,分別比上年提高 0.5 個和 0.4 個百分點。高技術產品生產增長較快,智能手機、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 17.1%、21.7%和 56.0%。北京市第三產業地位不斷提升,以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業等產業為主,是全市經濟的主導產業,近幾年占全市經濟的比重保持在 8 成以上,2021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為 3.29萬億元,增長 5.7%,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68.4%,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
18、業、文體娛樂業和住宿餐飲業等行業保持恢復性增長。投資方面,隨著城市建設從快速擴張轉入平穩推進,北京市投資增長步伐逐步放緩,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雖然近年來,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力度較前期有所減緩,但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大幅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6 提高,對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投資布局向郊區轉移,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投資比重增加。2021 年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 59.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 38.2%,其中制造業增長 68.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 3.0%,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 8.9%、房地產開發投資
19、增長 5.1%。隨著新冠疫情形勢好轉,2021 年北京市內外貿均實現回升,當年市場總消費額比上年增長 11.0%,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 13.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4867.7 億元,增長 8.4%,增速較上年提升了 17.3個百分點。2021 年全市進出口總值 30438.4 億元,比上年增長 30.6%。其中,出口 6118.5 億元,增長 31.2%,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二者有交叉)出口分別為 2691.1 億元和2606.4億元,分別增長 20.8%和 90.0%;進口 24319.9 億元,增長 30.4%。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9926.3
2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0.8%,受疫情反復影響,經濟增速處于較低水平,分季度看,在 2 季度出現下降后,3 季度止跌回升;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 74.3 億元,增長 1.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 4624.7 億元,下降 12.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 25227.3 億元,增長 3.5%,服務業為全市經濟持續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當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 17.5%(如剔除新冠肺炎疫苗生產因素,同比增長 3.8%);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7.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 4.4%;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
21、額 10219.5億元,同比下降 4.5%。(二)北京市財政實力分析(二)北京市財政實力分析 北京市財政實力較強,北京市財政實力較強,財政自給率較高,財政自給率較高,2021 年受頭部互聯網企業及新冠年受頭部互聯網企業及新冠疫疫苗生產企業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良好增長苗生產企業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良好增長;近;近年來不限價地塊成交持續增加帶動土地出讓總價提升,近三年政府性基金預算年來不限價地塊成交持續增加帶動土地出讓總價提升,近三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持續提升。收入持續提升。2022 年上半年度,受留抵退稅及集中供地影響,一般公共預算年上半年度,受留
22、抵退稅及集中供地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有所下降。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有所下降。2019-2021 年北京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 5817.10 億元、5483.89億元和 5932.31 億元,2021 年規模居全國第六位,同比分別增長 0.50%、-5.70%和 8.1%,2019-2020 年增速持續放緩,主要受經濟下行、落實減稅降費、實施減量發展、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2021 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行業財政收入較快恢復,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和醫藥制造業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期稅收收入分別為 4822.98 億元、4643.87 億元和 5164.64 億元,稅收收入占一般公
23、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7 共預算的比例分別為 82.91%、84.68%和 87.06%,穩定上升且處于較高水平,財政收入質量和穩定性均較高。圖表圖表 3.2019-2021 年年北京市財政收入北京市財政收入情況情況(單位:億元)(單位:億元)指標指標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全市全市 市本級市本級 全市全市 市本級市本級 全市全市 市本級市本級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817.10 3330.66 5483.89 3024.67 5932.31 3302.75 其中:稅收收入 4822.98 2718.16 4643.87 2600.61 5164.6
24、4 2911.34 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收入 1131.60 1131.60 1144.17 1144.17 1144.54 1144.54 其中:稅收返還 589.15 589.15 589.15 589.15 589.15 589.15 一般性轉移支付 465.14 465.14 487.88 487.88 482.98 482.98 專項轉移支付 77.31 77.31 67.14 67.14 72.41 72.41 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預算預算收入收入 2216.30 912.91 2317.35 699.88 2705.73 892.50 其中:國有土地出讓 2033.73 770.08
25、 2187.59 596.75 2541.78 789.03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 74.99 57.51 80.81 70.31 91.05 73.96 數據來源:2019-2021年北京市財政決算報告及相關報表,新世紀評級整理 圖表圖表 4.2021 年年北京市北京市與全國其他省與全國其他省市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增速對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轉移性收入方面,2019-2021 年北京市轉移性收入分別為 1131.60 億元、1144.17億元和 1144.54 億元,中央給予的轉移性收入規模較大且相對穩定。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看,2
26、019-2021 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2216.30 億元、2317.35 億元和 2705.73 億元,其中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占比在 90%以上,不限價地塊成交增加帶動土地出讓總價提升,近三年基金收入持續增長??紤]到北京市土地供應計劃、區域產業和人口聚集能力,預計未來幾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仍將維持較大規模。從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來看,2019-2021 年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分別為74.99億元、80.81 億元和 91.05億元,主要為國企上繳利潤和一般公共預算轉入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8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近三年持續提升,但是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占北京市財政收入的比例相
27、對較小,影響有限。2019-2021 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分別為 7408.19 億元、7116.18 億元和 7205.12 億元,其中剛性支出占比在 50%左右;同期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分別為 78.52%、77.06%和 82.33%。2019-2021 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分別為 2960.23 億元、3470.47 億元和 3462.81,同期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分別為 74.87%、66.77%和 78.14%,其中 2020 年相對偏低,主要系當年新增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的支出 270.40 億元及城鄉社區支出增長。從市本級財政來看,2019-2021 年市本級一般公共
28、預算收入分別為 3330.66億元、3024.67 億元和 3302.75 億元,呈現波動性,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分別為 57.26%、55.16%和 55.67%,稅收占比維持在 80%以上。同期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 912.91 億元、699.88 億元和 892.50 億元。近三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保持在 100%以上,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分別為 87.08%、58.84%和 72.77%,財政自給能力總體較好。2022 年上半年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2990.6 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 0.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 8.1%);其中稅收收入完成 2530.5
29、 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 1.2%(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 8.9%),全市稅收占比達84.6%,收入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置。三大主體稅種中:個人所得稅完成404.3 億元,增長 11.2%;企業所得稅完成 896.1 億元,增長 7.6%;增值稅完成527.0 億元,下降 41.6%,大幅下降,主要是留抵退稅政策性減收影響持續加大,以及受經濟壓力和疫情導致部分行業營業收入減少影響。當期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 893.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41.0%,主要是根據“雙集中”供地政策要求,2022 年北京第二批土地 6 月份掛牌成交,收入將于 7 月份入庫,較上年延后一個月。二二、下轄各區經
30、濟下轄各區經濟與與財政實力分析財政實力分析 北京市下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海淀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門頭溝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和延慶區 16 個行政區,分為四大功能區,分別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包括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和海淀區;城市發展新區,包括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和大興區;生態涵養區,包括門頭溝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和延慶區。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9 北京市四大功能區域發展差異化較大,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共同組成了北京的中心城六區,是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主承載區、國際一流
31、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的重要區域,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關鍵區域。這兩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生產總值、人均 GDP 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均高于其他區域;城市發展新區是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載區,是首都科技文化、教育醫療、國際交往服務功能和“高精尖”產業的重要集聚區,也是面向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沿區,區域經濟在北京市處于中等水平;生態涵養區是京津冀西北部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首都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保護地,也是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主要功能是生態保障和水源涵養,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圖表圖表 5.2019-2021 年四大功能區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比較(單位:億元)年四大功能區主要經
32、濟發展指標比較(單位:億元)指標指標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首都功首都功能核心能核心區區 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拓展區拓展區 城市發城市發展新區展新區 生態生態 涵養區涵養區 首都功能首都功能核心區核心區 城市功城市功能拓展能拓展區區 城市發城市發展新區展新區 生態生態 涵養區涵養區 首都功首都功能核心能核心區區 城市功城市功能拓展能拓展區區 城市發城市發展新區展新區 生態生態 涵養區涵養區 地區生產總值 7917.70 17678.40 5842.40 1478.89 8015.80 18252.2 5807.20 1464.78 8601.20 20089.10 685
33、0.30 1625.74 常住人口(萬人)2 193.10 930.50 803.60 174.40 181.50 917.37 874.02 216.43 184.80 916.00 874.70 216.70 人均 GDP 41.00 19.00 7.27 8.48 44.16 19.90 6.64 6.77 46.54 21.93 7.83 7.50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620.81 1174.04 532.57 159.81 595.25 1160.24 491.93 163.18 623.57 1252.13 541.00 167.9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190.30 6867.1
34、0 2573.80 593.63 2207.00 7658.20 2721.70 621.40 2392.70 8333.30 2931.20 779.39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年鑒、財政(預)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計算整理(一)(一)下轄下轄各區各區經濟實力分析經濟實力分析 北京市各區經濟發展較不均衡,中心城六區產業基礎良好,經濟發展水平北京市各區經濟發展較不均衡,中心城六區產業基礎良好,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其中海淀區、朝陽區和西城區各項經濟指標居于各區域前列;城市發展較高,其中海淀區、朝陽區和西城區各項經濟指標居于各區域前列;城市發展新區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
35、、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受益于積極推新區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受益于積極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大興機場通航等利好因素,加之政府對城南地區的扶持,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大興機場通航等利好因素,加之政府對城南地區的扶持,城市發展新區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生態涵養區是京津冀西北部涵養區的重要城市發展新區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生態涵養區是京津冀西北部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投資、消費和出口規模也相對較低。組成部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投資、消費和出口規模也相對較低。2021年海淀區和朝陽區分別實現年海淀區和朝陽區分別實現 GDP9501.7 億元和億元和
36、 7617.8 億元,穩居全市前兩位;億元,穩居全市前兩位;西城區和東城區以西城區和東城區以 5408.1 億元和億元和 3193.1 億元的億元的 GDP 居第三和第四,且人均居第三和第四,且人均GDP 超過超過 40 萬元,對全市拉動作用明顯;順義區和豐臺區萬元,對全市拉動作用明顯;順義區和豐臺區 GDP 超過超過 2000 億億元,大興區、昌平區、通州區、石景山區和房山區處于居中水平,元,大興區、昌平區、通州區、石景山區和房山區處于居中水平,GDP 處于處于 2 2020 年末常住人口為七普數據。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0 800-1500 億元億元之間,生態涵養區(懷柔區、密云區、
37、平谷區、門頭溝區和延慶之間,生態涵養區(懷柔區、密云區、平谷區、門頭溝區和延慶區)區)GDP 均不超過均不超過 450 億元。從增速看,當年大興區表現驚艷,億元。從增速看,當年大興區表現驚艷,GDP 增速高增速高達達 56.40%,主要是以生物醫藥為龍頭的主導產業起到了強勢推動作用,此外,主要是以生物醫藥為龍頭的主導產業起到了強勢推動作用,此外順義區和昌平區增速也超過了順義區和昌平區增速也超過了 10%。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看,北京市各區經濟發展有著明顯的分工。2021 年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生產總值合計占北京市各區生產總值總額的比例約 77%,是北京市經濟的主要支撐區,區域產業基礎良
38、好,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近年來海淀區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勢頭。2021 年海淀區生產總值 9501.7 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 24%,當年增速為 8.80%,較上年提升了 2.9 個百分點。位于海淀區的中關村是我國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高新技術及企業的聚集地,引領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信息服務業是海淀區第一大新興行業;海淀區是全國著名的科教文化區,區內科研力量、科學儀器設備、圖書情報信息、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海淀區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高校群體。此外海淀區內名勝古跡眾多,園林風光宜人,旅游資源豐富,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旅游景點
39、在國內外久負盛名。2021 年朝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7037.9 億元,排名各區第二。朝陽區是北京市的經濟強區,具備以金融業、租賃業和商務服務業占主導,高新技術產業支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多元化產業格局。CBD、奧運、中關村朝陽園三大功能區聚集在朝陽區;擁有國貿、華貿、環球三大金融中心,秀水服裝市場、雅寶路服裝市場、三里屯酒吧街、潘家園舊貨市場等一批特色街市。此外朝陽區是北京市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聚集了近 100%的外國駐華使館、全市90%的國際傳媒機構、80%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商會、70%以上的國際投資性公司和地區總部、65%以上的外資金融機構、50%的外籍人口;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
40、016 年2035 年),朝陽區功能定位是:東部、北部地區強化國際交往功能,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國際科技文化體育交流區、各類國際化社區的承載地;南部地區將傳統工業區改造為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區。西城區和東城區是北京市傳統老城區,2021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5408.1 億元和 3193.1 億元,排名第三和第四,這兩個區域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北京市作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標志,其中西城區擁有北京金融街,聚集了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及眾多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和國企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1 總部,是北京市資金、技術、知識密集度最高、稅收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此
41、外西城區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辦公所在地,是國家最高層次對外交往活動的主要發生地,是首都“四個服務”3體現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區。轄區內中央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 654 家,部級以上中央單位 120 家,另有駐區部隊團以上單位 82 家。東城區是北京文物古跡(包括故宮、天壇、天安門城樓等)最為集中的區域,轄區內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6 處,占北京市的 37%;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0 處,占全市的 24%;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57處。中心城六區中的豐臺區經濟發展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產業主要集聚于中關村豐臺園和麗澤金融商務區,其中中關村豐臺園已經形成了以軌道交通和軍民
42、融合為特色的兩大千億級別產業集群,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快速發展;麗澤金融商務區重點發展互聯網金融、數字金融、金融信息、金融中介、金融文化等新興業態,目前,豐臺區正加快推進麗澤與金融街一體化發展進程,主動承接金融街、北京商務中心區外溢配套輻射。2021 年豐臺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009.7 億元,位列北京 16 區中第 6 位。中心城六區中經濟規模相對較弱的石景山區,早期因服務以首鋼為代表的“京西八大廠”而建區發展,是傳統的重工業區,其中首鋼產值曾一度占到全區企業總產值的 90%左右。為首都環??紤],2005 年起首鋼涉鋼產業整體外遷,北京重型機械
43、廠等“八大廠”為代表的重工業也通過搬遷、合資轉型等方式逐步移出石景山區。在經過了重工業調整期,石景山區逐步向國家級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轉型。目前石景山區是北京城區中山林資源最豐富、綠化覆蓋率最高、人均擁有公共綠地最多的地區,2021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959.9 億元。城市發展新區是首都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也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區域經濟在北京市處于中等水平,也是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區域,十四區規劃提出提升亦莊、順義、昌平、大興和房山五個平原新城的產業承載能力。其中 順義區,是首都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也是首都重點平原新城、中心城區適宜功能產業的重
44、要承接地,聚焦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等創新型產業集群,依托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發展臨空經濟、產業金融、商務會展、文創旅游等現代服務業。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076.8億元,排名各區第五。3 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工作服務,為國家的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2 大興區立足生物醫藥基地和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做大做優做專醫藥健康產業、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產業。此外 2019 年 9 月正式通航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目前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場,配套建設的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規劃面積 150 平
45、方公里左右,其中包括北京市 50 平方公里、河北省 100 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以生命健康為主導產業,以航空樞紐和航空服務保障為兩大基礎產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為補充的“1+2+2”臨空產業發展體系。2021 年以生物醫藥為龍頭的主導產業起到了強勢推動作用,特別是位于大興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科興中維新冠疫苗生產實現大規模量產拉動醫藥制造業總產值實現爆發式增長,當年大興區 GDP 增速高達 56.40%,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461.8 億元,GDP 規模超躍了昌平區和通州區,排序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七位。昌平區是北京的新城和科教新區,是首都西北部生態屏障,堅持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創新驅動發
46、展戰略,聚焦發展先進能源、醫藥健康、先進智造等優勢主導產業,2021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287 億元,排名各區第八位。通州區是面向京津冀的門戶地區,處于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樞紐位置,2015 年 7 月,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通州區正式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2019年 1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遷入通州區,將進一步帶動通州區人口流入及經濟發展。根據十四五規劃,北京市將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城市副中心積極吸納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創新資源,增強總部經濟發展吸引力,引導京津冀區域性金融機構集聚,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文化旅游新窗口。2021 年通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206.
47、3億元。房山區在城市發展新區中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靠后。房山區是首都西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京津冀區域京保石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聚焦良鄉高教園區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加強高端制造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生態谷建設。近年來,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著力改善南北發展不均衡的局面,北京城南地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加之隨著北京市人民政府遷入通州區,城市副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大興國際機場通航等利好事宜落地,城市發展新區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生態涵養區作為北京市的生態資源的保障區是市民休閑度假、戶外運動的主體區域,產業以生態型產業為主,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2021 年懷柔區、密云區、平谷
48、區、門頭溝區和延慶區地區生產總值處于 204-433 億元之間,相對偏小,居于 16區后五位。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3 從經濟增速來看,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16 區經濟增速均有所回升,當年 GDP 增速位于 4.10%-56.40%區間。其中受益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興區表現驚艷,以 56.40%的增速遙遙領先,此外順義區、昌平區、平谷區、石景山區和海淀區 GDP 增速也高于全市增速(8.5%),分別為 10.60%、10.40%、9.80%、9.20%和 8.80%;豐臺區、西城區、東城區、通州區、房山區、懷柔區、朝陽區、密云區和門頭溝區經濟增速處于 7%-8.2%之間;延慶區為 4
49、.10%,全市墊底。當年大興區、順義區、平谷區和房山區增速上升幅度較大,分別上升54.4個百分點、16.5 個百分點、13.6個百分點和 13.5 個百分點。從產業結構看,北京市以第三產業為主,2021 年除大興區外,其余各區第三產業占比均在 58%以上。中心城六區三產發達,其中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第三產業占比均在 90%以上,豐臺區、石景山區分別為 83.6%和83.5%。城市發展新區第二產業占比相對較高,大興區第二產業占比為 53.2%。北京市 16區中,2021 年末常住人口在 200 萬人以上的區有 4個,分別是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和豐臺區;在 100 萬人-200 萬人之
50、間的區有 5 個,分別是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房山區和西城區;其他區域常住人口規模均在 75萬人以下。2021 年北京市人均 GDP 為 18.40 萬元,其中西城區和東城區對其拉動作用明顯,二者人均 GDP 分別為 48.94 萬元和 45.10 萬元;海淀區和朝陽區以 30.36 萬元和 22.09 萬元排名第三和第四;其他區域人均 GDP 均未超過全市水平,石景山區和順義區人均 GDP 分別為 16.90 萬元和 15.66 萬元,分列第五和第六;其余各區人均 GDP 不超過 10 萬元,延慶區和昌平區處于后兩位,分別為 5.92 萬元和 5.67 萬元。圖表圖表 6.2021 年北京
51、市年北京市 16 區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比較(區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比較(單位單位:億元):億元)區域區域 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固定資產投固定資產投資資 房地產開房地產開發投資發投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進出口總額(億元)進出口總額(億元)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增速增速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首都功能核心區首都功能核心區 東城區 3193.1 8.00%195.5 7.77%2.70%30.60%1303.3 7.40%1327.00 30.20%西城區 5408.1 8.10%428.07 3.4
52、4%-4.50%-21.80%1089.4 9.70%-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功能拓展區 朝陽區 7617.8 7.50%543.41 6.39%11.80%33.80%3554.2 10.30%14511.33 41.50%豐臺區 2009.7 8.20%145.19 11.79%7.20%7.90%1418.1 7.50%1343.78 39.20%石景山區 959.9 9.20%73.33 11.65%17.00%6.70%439.9 10.10%86.20 73.50%海淀區 9501.7 8.80%490.2 8.00%10.80%23.60%2920.8 7.50%3164.96 23
53、.50%城市發展新區城市發展新區 房山區 818.4 7.70%85.53 14.04%5.20%4.90%373.9 9.50%72.90 11.10%通州區 1206.3 7.80%92.41 17.38%-2.60%-16.90%563.6 6.50%177.80 19.70%順義區 2076.8 10.60%126.24 2.45%2.60%10.10%609 8.30%-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4 區域區域 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固定資產投固定資產投資資 房地產開房地產開發投資發投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進出口總額(億元)進
54、出口總額(億元)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增速增速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金額金額 增速增速 昌平區 1287 10.40%122.79 10.69%12.60%4.30%711.6 6.20%-大興區 1461.8 56.40%114.03 9.59%1.80%9.10%673.1 8.80%-生態涵養區生態涵養區 門頭溝區 268.8 7%31.02-3.24%7.00%-16.60%113 11.60%-懷柔區 432.6 7.70%45.82 5.50%17.90%5.80%228.1 12.30%-平谷區 359.3 9.80%26.65 4.02%-28.70
55、%-29.40%159.8 2.30%29.68 13.90%密云區 360.3 7.50%40.98 4.25%7.90%23.30%169.4 5.30%-延慶區 204.74 4.10%23.45 3.03%-52.20%-35.50%109.09 9.40%12.52 8.10%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官網、統計年鑒、財政(預)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計算整理 圖表圖表 7.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年北京市各區區 GDP 及增速比較及增速比較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北京市經濟內生動力強勁,從經濟發
56、展的動力結構看,各地區消費增長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增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次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相對較小。其中朝陽區和海淀區投資、消費、出口規模在全市均處于絕對優勢。消費方面,2021 年市場消費回暖,各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轉正。從絕對值來看,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東城區和西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 3554.2 億元、2920.8 億元、1418.1 億元、1303.3 億元和 1089.4 億元,均在千億元以上;昌平區、大興區、順義區和通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 560-712 億元區間;門頭溝區和延慶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 113
57、 億元和109.09 億元,位列后兩位。從增速看,各區增速處于 2.30%至-12.30%區間,其中懷柔區、門頭溝區、朝陽區和石景山區增速超過 10%。和 2020 年相比,各區增速上升幅度在 20.1 個百分點至 8.4個百分點之間。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5 圖表圖表 8.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年北京市各區區社會社會消費消費品零售總額品零售總額及增速及增速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受 PPP 項目整頓、落實減量發展戰略、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呈現低速增長或者負增長,2019-2021 年
58、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2.4%、2.2%和 4.9%,2020 年和 2021 年增速小幅提升,主要系第二產業投資拉動。2021 年通州區、西城區、平谷區和延慶區固定資產投資呈現負增長,其余各區增速處于 1.80%-17.90%區間,其中懷柔區、石景山區、昌平區、朝陽區和海淀區增速超過 10%。從增速變動情況來看,朝陽區、房山區和東城區增速上升較多,分別增加了 30.10 個百分點、24.70 個百分點和18.00 個百分點,此外密云區、昌平區、海淀區和豐臺區增速也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余各區增速趨緩。圖表圖表 9.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年北京市各區區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增速 數
59、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6 房地產市場方面,2021 年北京市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平穩,調控延續高壓政策,同時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制度建設,當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 5.1%,增速同比提高 2.5 個百分點。從交易情況看,2021 年全市商品住房成交 27.77 萬套,同比增長 21.2%,成交規模創五年新高。其中,新建商品住房簽約 8.66 萬套,同比增長 34.3%;二手住房成交 19.11 萬套,同比增長 16.1%。同時租賃交易平穩增長,2021 年全市住房整租租賃交易約 276 萬套次,同比增長 25.1%
60、;從租金看,全市住房整租的平均租金為 88.6 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漲 4.8%。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 737.8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5.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 540.1 萬平方米,下降 15.5%;辦公樓為 45.5 萬平方米,增長 38%;商業營業用房為 42.1萬平方米,增長 1.4倍。從各區情況看,2021 年北京市各區房地產投資增速分化度較大,朝陽區、東城區、海淀區、密云區和順義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處于 10.10%-33.80%之間,大興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懷柔區、房山區和昌平區增速也為正值;門頭溝區、通州區、西城區、平谷區和延慶區為負增長。當年大
61、部分區域房地產銷售面積有良好增長,豐臺區、通州區、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和海淀區銷售面積相對較大,超過 100 萬平方米;東城區、海淀區、房山區、密云區、豐臺區、順義區、大興區、門頭溝區和石景山區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均超過 10%,其余各區為負增長。圖表圖表 10.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年北京市各區區房地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速增速情況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各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進出口方面,朝陽區以 1.45 萬億元穩居全市第一,大幅領先其他區域,海淀區、豐臺區和東城區進出口額分別為 3164.96 億元、1343.78 億元和 1327.00億元,
62、排名第二、三、四位;其余各區進出口額較小。從增速看,各區增速均處于較好水平,處于 8.10%-73.50%區間。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7 2022 年上半年度,受疫情反復影響,部分經濟指標有所下滑,其中對市場消費影響較大,當期僅懷柔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正增長,增長 5.50%,其他各區有不同程度下降,增速處于-11.30%-2.00%;從絕對值看,朝陽區和海淀區以 1566.30 億元和 1318.40 億元仍居前兩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各區分化較大,其中延慶區、密云區、房山區和豐臺區增速為負值,昌平區、東城區、西城區和朝陽區增速超過 10%。(二二)下轄下轄各區各區財政實力分析財政實力分
63、析 1.下轄各區一般公共預算分析下轄各區一般公共預算分析 受產業結構和城市區位功能差異的影響,北京市各區之間一般公共預算收受產業結構和城市區位功能差異的影響,北京市各區之間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差異較大。其中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三產發達,入規模差異較大。其中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三產發達,2021 年一般公共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超過預算收入均超過 400 億元,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東城區、順義區、豐臺區、億元,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東城區、順義區、豐臺區、昌平區和大興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亦超過百億元;而生態涵養區一般公共預算昌平區和大興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亦超過百億元;而生態涵養區一般公共預算收
64、入規模較小,稅收占比也較低,財政平衡能力偏弱。當年僅門頭溝區一般公收入規模較小,稅收占比也較低,財政平衡能力偏弱。當年僅門頭溝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小幅下滑,其他各區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共預算收入小幅下滑,其他各區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北京市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差異較大。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作為北京市的中心城區,產業多元化程度較高,第三產業發達,納稅主體豐富,稅收基礎相對較好,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 543.41 億元、490.20 億元和428.07 億元,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其次為東城區、豐臺區、順義區、昌平區和大興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處于 100-200 億元之間;通州區、房山區
65、和石景山區處于 70-95 億元之間;生態涵養區財力有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均小于 46 億元,居末五位。從增速來看,2021 年僅門頭溝區增速為負值4,其余區域增速處于 2.45%-17.38%之間,其中通州區、房山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和昌平區增速超過 10%。4 下降原因主要是 2021 年完成 4個房地產項目一次性土增稅清算入庫稅款 1.99 億元,較上年 5 個項目清算稅款 6.71 億元減少 4.72 億元。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8 圖表圖表 11.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年北京市各區區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增速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下轄各區預算執行情
66、況、財政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構成看,北京市下轄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穩定性尚可,整體看中心城六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質量較好,2021 年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均在 88%以上,其中西城區、朝陽區、石景山區、海淀區和豐臺區稅收占比超過 90%;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稅收占比在 54%-79%之間,其中密云區、大興區、順義區和房山區稅收占比分別為 68.96%、68.82%、63.55%和 54.86%,處于后四位。從變化幅度看,受醫藥產業發展影響,當年大興區稅收占比提升了 14.75個百分點。從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看,2021 年中心城六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能力維持
67、較好水平,其中西城區和朝陽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分別為 103.29%和97.51%,超過全市水平(82.33%),居各區前兩位;海淀區、東城區和豐臺區該比率分別為 79.83%、69.14%和 66.53%,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均較低,僅順義區、大興區和昌平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超過 50%,其余均低于 36%,其中延慶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為18.62%,居末位,財政平衡能力欠佳。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9 圖表圖表 12.2020-2021 年北京市各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情況年北京市各區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下轄各區預算執行情況
68、、財政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2022 年上半年度,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領先于其他各區,分別為 281.83 億元、278.69 億元和 240.04 億元;其次為順義區和東城區,當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百億元;生態涵養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偏小,均不超過 25 億元。從增速上看,東城區、豐臺區、朝陽區、密云區和懷柔區為負增長,房山區和昌平區增速超過 10%。從自給率來看,中心城六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自給率表現良好,其中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和東城區該比率均超過 85%;延慶區和平谷區分別為 24.91%和 24.54%,居末兩位。2.下轄各下轄各區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
69、分析分析 隨著純商品房地塊供應持續隨著純商品房地塊供應持續增多,增多,近三年全市土地出讓面積和總價均持續近三年全市土地出讓面積和總價均持續攀升,攀升,2021 年年大興區(含經開區)延續前兩年的熱度,仍是出讓土地面積最多大興區(含經開區)延續前兩年的熱度,仍是出讓土地面積最多的區域的區域,從出讓金額看,從出讓金額看,朝陽區、海淀區和大興區處于前三位。從基金收入看,朝陽區、海淀區和大興區處于前三位。從基金收入看,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規模較大,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規模較大,2021 年海淀區、年海淀區、朝陽區和豐臺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朝陽區
70、和豐臺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 344.19 億元、億元、334.18 億元和億元和 229.32億元,排名各區前三位億元,排名各區前三位;生態涵養區和首都功能核心區規模相對較小生態涵養區和首都功能核心區規模相對較小。與一般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2021 年懷柔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通州區、年懷柔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通州區、昌平區和順義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均超過昌平區和順義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均超過 100%,基金收入對地區財力貢獻較大基金收入對地區財力貢獻較大。土地市場方面,近三年純商品房地塊成交
71、規模持續增加,不限價地塊逐漸為成交主力,而限競房和共產房地塊成交回落,2019-2021 年全市土地成交面積分別為 478.07 萬平方米、487.13 萬平方米和 707.77 萬平方米,總成交價分別為1701.03億元、1956.79 億元和 2344.79億元,土地出讓面積和成交總價均持續攀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 升。從各區情況來看,2021 年大興區(含經開區)延續前兩年的熱度,仍是出讓土地面積最多的區域,當年大興區(含經開區)土地出讓面積和金額分別為203.19 萬平方米和 335.89 億元,出讓面積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出讓總價居各區第三位;順義區、通州區和朝陽區土地出讓規
72、模分別為 111.15 萬平方米、74.27 萬平方米和 67.03 萬平方米,分列第二至第四位。當年西城區無土地出讓;從出讓金額看,朝陽區、海淀區和大興區處于前三位,出讓金額分別位 640.29億元、347.35億元和 335.89 億元。近三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持續提升。2021 年北京市下轄區中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和延慶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增幅較大,同比增速分別為4603.45%、498.51%、195.08%和 178.54%;石景山區、順義區、大興區、門頭溝區、密云區、房山區和平谷區基金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從規???,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規模較大,20
73、21 年海淀區、朝陽區和豐臺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 344.19 億元、334.18 億元和 229.32 億元,排名各區前三位;大興區、昌平區、順義區、通州區、石景山區和懷柔區依序次之,基金收入規模處于 100-175 億元之間。其余各區基金收入規模較小,均不超過 47 億元,其中平谷區、延慶區和西城區基金收入分別為 9.07 億元、6.88億元和 4.01億元,處于后三位。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2021 年懷柔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通州區、昌平區和順義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均超過 100%,基金收入對地區財力貢獻較大;首都功能核心
74、區地方財力對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依賴度較低,東城區和西城區該比率僅為 6.98%和 0.94%,處于末兩位。圖表圖表 13.2020-2021 年年北京市北京市下轄各下轄各區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及增速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下轄各區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1 圖表圖表 14.2020-2021 年年北京市北京市下轄各下轄各區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比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下轄各區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2021 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自給率上升 11.37
75、個百分點至 78.14%。從各區情況看,當年東城區、房山區和昌平區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表現較好,均超過100%;豐臺區、石景山區、密云區、順義區、朝陽區該比率也超過全市水平;門頭溝區和延慶區基金自給率分別為 47.21%和 34.78%,相對偏低。圖表圖表 15.2020-2021 年年北京市北京市下轄各下轄各區區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北京市下轄各區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決算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 三、三、北京市北京市及及下轄下轄各各區債務區債務狀況狀況分析分析 (一)(一)北京市債務狀況分析北京市債務狀況分析 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但較強的經濟和財政
76、實力為債務償付提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但較強的經濟和財政實力為債務償付提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2 供了較高保障,債務風險可控。供了較高保障,債務風險可控。債務限額方面,2019-2021年末北京市政府債務限額分別為 9119.40 億元、10266.40 億元和 11277.40 億元,持續增長,其中專項債務限額占比在 70%左右。2021 年全市新增政府債務限額 998 億元,其中一般債務 158 億元、專項債務840 億元。主要用于生態環保、醫療健康、鄉村振興、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等重點領域
77、和重大工程。圖表圖表 16.2019 年以來年以來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情況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情況 項目項目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政府債務限額政府債務限額 9119.40 3769.24 10266.40 4268.35 11277.40 4557.48 其中:一般債務限額 2712.30 1427.60 2987.30 1491.28 3149.30 1542.73 專項債務限額 6407.10 2341.64 7279.10 2777.07 8128.10 3014.75 注: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債務
78、余額方面,2019-2021 年末,北京市政府債務余額分別為 4964.06 億元、6063.59億元和 8770.68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16.83%、22.15%和 44.65%,呈現較快增長趨勢,2021 年末債務余額與債務限額的比例為 77.77%,仍有一定舉債空間。圖表圖表 17.近三年近三年末末北京市地方政府性債務構成情況北京市地方政府性債務構成情況 項目項目 2019 年年末末 2020 年末年末 2021 年末年末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全市全市 本級本級 政府債務余額政府債務余額 4964.06 1371.09 6063.59 1878.22 8770.
79、68 2366.48 其中:一般債務余額 2116.94 975.39 2261.41 1035.09 2453.33 1037.44 專項債務余額 2847.12 395.70 3802.18 843.13 6317.35 1329.04 注: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以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對比,2021 年末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較上年同期上升了 37.28 個百分點至 147.85%,僅高于深圳和上海,總體看,北京市政府債務規模適中、風險可控。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3 圖表圖表 18.2021 年末各省年末各省市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一般公共預
80、算收入對比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比 注:各省市債券發行結果文件整理 注:福建*、廣東*、遼寧*、山東*、浙江*為不含下屬計劃單列市數據,下同。從債務類型來看,北京市 2021 年末政府債務中,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分別為 2453.33 億元和 6317.35 億元,占比分別為 27.97%和 72.03%;市本級政府債務中,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分別為 1037.44 億元和 1329.04 億元,占比分別為43.84%和 56.16%;區級政府債務中,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分別為 1415.89 億元和 4988.31 億元,占比分別為 22.11%和 77.89%??傮w上,北京市地方政
81、府債務中專項債務比重較高。從地方政府層級來看,2021 年末政府債務中市本級 2366.48 億元,區級46404.20 億元,占比分別為 26.98%和 73.02%,主要分布在區級。從資金來源看,發行政府債券為債務主要資金來源,從債務資金的投向看,北京市政府債務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項目,如土地儲備、市政建設、交通運輸設施、保障房、高速公路、機場等。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較大,在全國各省北京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較大,在全國各省市市處于中等水平處于中等水平,是北京,是北京市政府債務的主要構成部分市政府債務的主要構成部分,發行,發行期限趨于期限趨于長期化長期化。2019-2021
82、年,北京市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分別為 1401.45 億元、1676.27 億元和 3293.52 億元,持續增長,以新增債券為主,2021 年包括發行新增債券998 億元和再融資債券 2296 億元;從類型看,以專項債券為主,包括一般債券462 億元和專項債券 2831 億元。2021 年前三季度,北京市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696.56 億元,包括一般債券 278 億元和專項債券 2419 億元。近三年及一期發行利率處于 1.99%-3.85%區間;從發行期限看,2019 年及以前發行期限最高是10年,從 2020 年開始,發行期限最高是 30年,發行期限趨于長期化。截至 2022年 9月末,北京
83、市地方政府債券存量余額為 10689.59億元,是北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4 京市政府債務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到期期限看,2022 年 10-12 月-2023 年、2024-2026 年、2027-2030 年、2031 年及以上到期金額分別為 1275.38 億元、4711.69億元、3454.69 億元和 1247.83億元。圖表圖表 19.2021 年及年及 2022 年前三季度各省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 注:各省市債券發行結果文件整理(二)下轄各(二)下轄各區區債務狀況分析債務狀況分析 2021 年年末末各區政府債務余額均有所增長,城市功能拓展
84、區和城市發展新區各區政府債務余額均有所增長,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債務規模相對較高,政府債務規模相對較高,2021 年末朝陽區、昌平區、大興區和順義區政府債務年末朝陽區、昌平區、大興區和順義區政府債務余額分別為余額分別為 910.28 億元、億元、804.40 億元、億元、713.07 億元和億元和 621.73 億元,分列前四。億元,分列前四。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2021 年末昌平區、房山區、大興區和懷柔區政年末昌平區、房山區、大興區和懷柔區政府債務償付壓力相對較大,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是府債務償付壓力相對較大,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是 2021年一般
85、公共預算收入的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 倍以上,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償債壓力較輕,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能夠被倍以上,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償債壓力較輕,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能夠被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所覆蓋。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所覆蓋。債務限額方面,北京市下轄 16 區中,2021 年末朝陽區政府債務限額956.58 億元,占區級債務限額的 14.23%,規模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區;昌平區、大興區、順義區和豐臺區依序次之,政府債務限額分別為 804.84 億元、775.06億元、627.58 億元、626.78 億元;通州區、房山區和海淀區政府債務限額相近,處于 550 億元左右;其余各區獲得的政府債務限
86、額均不超過 300 億元,其中西城區債務限額不超過 50 億元,規模相對較小。和 2020 年限額相比較,2021 年部分區限額有較大程度調整,朝陽區、通州區、門頭溝渠和平谷區額度分別調減 161.48 億元、93.63 億元、72.02 億元和 3.80 億元;其他區均有所調增,其中大興區、房山區、順義區和豐臺區調增幅度較大,分別為 265.69 億元、192.67億元、191.52億元和 144.27 億元。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5 從政府債務規???,城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政府債務余額相對偏高,其中 2021 年末朝陽區、昌平區、大興區和順義區政府債務余額分別為910.28 億
87、元、804.40 億元、713.07 億元和 621.73 億元,分列前四;豐臺區、房山區、通州區和海淀區規模相近,處于 525-595 億元之間;懷柔區依序次之,政府債務余額為 280.44 億元;石景山區、密云區、門頭溝區、東城區、延慶區和平谷區處于 120-190 億元之間;西城區政府債務余額較小,2021 年末為 16 億元。從規模變動看,各區政府債務余額均有所增長,朝陽區和大興區增幅超過300 億元;海淀區、昌平區、豐臺區、順義區和房山區增幅處于 200-300 億元之間;其余各區增幅不超過 100億元。從舉債空間來看,2021 年末僅西城區政府債務余額與政府債務限額的比例較小,為
88、33.91%,其余各區該比例均超過 90%,其中昌平區、懷柔區和順義區該比例均超過 99%,額度基本用盡。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2021 年末昌平區、房山區、大興區和懷柔區政府債務償付壓力相對較大,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是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6 倍以上;其次為通州區、門頭溝區和延慶區,該比率處于 5-6 倍之間;東城區和西城區政府償債壓力較輕,當年末政府債務余額能夠被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所覆蓋。從變化情況看,除通州區外,其余各區該比率均較 2020 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其中門頭溝區、延慶區和大興區增幅較大,分別增長了 2.65倍、2.34 倍和 2.33 倍。圖表圖表
89、20.2020-2021 年末年末北京市北京市各各區區政府債務規模及償付壓力情況政府債務規模及償付壓力情況 數據來源:新世紀評級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北京市城投債存續余額在全國各省市處于中下游水平,發行主體主要系海北京市城投債存續余額在全國各省市處于中下游水平,發行主體主要系海淀區、西城區和市本級,存續城投債余額均超過淀區、西城區和市本級,存續城投債余額均超過 320 億元,合計占總債券余額億元,合計占總債券余額的比例約的比例約 65%;大興區、昌平區和朝陽區依序次之,城投債余額處于;大興區、昌平區和朝陽區依序次之,城投債余額處于 100-167億元之間;其余各區余額均不超過億元之間;其余各區余額
90、均不超過 60億元,其中東城區、通州區、密云區和門億元,其中東城區、通州區、密云區和門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6 頭溝區無存續期城投債。從償債壓力看,平谷區、大興區和昌平區城投債償付頭溝區無存續期城投債。從償債壓力看,平谷區、大興區和昌平區城投債償付壓力相對較大,壓力相對較大,2022 年年 9 月末城投債存續余額是當地月末城投債存續余額是當地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入的 1 倍以上,其他區域倍以上,其他區域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均能覆蓋同期末城投債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均能覆蓋同期末城投債務余額。務余額。2021 年和 2022 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城投債
91、5發行額分別為 627.26 億元和364.50 億元,較 2020 年有所下降,發債規模在全國各省市處于中下水平。2021年市本級、西城區和海淀區發行規模較高,分別為 172 億元、164.96 億元和110 億元,占比分別為 27.42%、26.30%和 17.54%;2022 年前三季度,西城區、昌平區、朝陽區、海淀區和大興區發行規模相對較高,處于 45-80.5億元之間。圖表圖表 21.2021 年末年末及及 2022 年年 9 月末月末北京市北京市城投債城投債與全國其他省與全國其他省市市城投債城投債對比情況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從城投債存續規???,截至 2
92、022 年 9 月末北京市城投債存續數量 150 支,存續余額 1818.83 億元,位列全國各省市第 18 位。以城投債存續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對比,2022 年 9 月末北京市城投債存續余額是其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0.31倍,處于較低水平,居全國各省市降序排序第 25位。從存續期城投債的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北京 16 個行政區中東城區、通州區、密云區和門頭溝區無存續期城投債,其他 12 個區均有存續期城投債,此外國家級園區經開區6也存在城投債。從各區的發行規???,發行主體主要系海淀區、西城區和市本級,當期末余額分別為 455.35 億元、5
93、 wind-城投債口徑;由于 Wind于 2022 年 2 月 18 日盤后調整城投口徑,今年區域報告該板塊數據與去年不可比,下同。6 經開區位于北京東南亦莊地區,是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 年,經開區同大興區行政資源整合,形成的新區總面積達到 1052 平方公里。2021 年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666.00 億元,同比增長 28.80%;當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62.70 億元,同比增長 5.20%。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7 397.99 億元和 321.75 億元,合計占總債券余額的比例約 65
94、%。大興區、昌平區和朝陽區依序次之,城投債余額處于 100-167 億元之間。其余各區余額均不超過 60 億元。以城投債存續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比,平谷區、大興區和昌平區該比率相對較高,分別為 1.52 倍、1.46 倍和 1.35 倍;其次為西城區、海淀區和延慶區,該比率分別為 0.93 倍、0.93 倍和 0.77 倍;其他各區該比率在0.35 倍以下。圖表圖表 22.各區城投債存續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對比各區城投債存續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對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北京市城投債到期需償還債務額分布較為均勻,集中償付壓力可控。2022年 10-12 月
95、、2023 年、2024 年、2025 年需償付的金額分別為 217.00 億元、365.49億元、369.48 億元、345.60億元,其他年份償付壓力相對較輕。圖表圖表 23.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9 月月 30 日北京市存續期內城投類債券到期情況(單位:億元)日北京市存續期內城投類債券到期情況(單位:億元)城市城市 2022 年年10-12 月月 2023 年年 2024 年年 2025 年年 2026 年年 2027 年及年及以后以后 合計合計 北京市北京市 217.00 365.49 369.48 345.60 224.26 297.00 1818.83 數據來源:Wind資訊,
96、新世紀評級整理 西城區、海淀區和市本級城投企業帶息債務規模較大,西城區、海淀區和市本級城投企業帶息債務規模較大,2021 年末占總有息年末占總有息債務的比例分別為債務的比例分別為 25.39%、23.74%和和 23.64%。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對比,。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對比,西城區、海淀區、大興區和昌平區西城區、海淀區、大興區和昌平區 2021 年末城投企業帶息債務分別是當年一般年末城投企業帶息債務分別是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公共預算收入的 4.20 倍、倍、3.43 倍、倍、3.35 倍和倍和 2.37 倍,倍,處于相對較高水平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從城投企業帶息債務規???,根據 Wind
97、統計數據,北京市 2022 年 9 月末城投債存續企業 2021 年末帶息債務余額為 7074.57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86%;與 2021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率為 1.19 倍,處于較好水平,較上年下降 0.27倍,居全國各省市降序排序第 23位。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8 圖表圖表 24.北京市城投債北京市城投債企業帶息債務企業帶息債務與全國其他省市城投債與全國其他省市城投債企業帶息債務企業帶息債務對比情況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北京市城投企業帶息債務主要集中于西城區、海淀區和市本級,2021 年末分別為 1796.18 億元、1679.48 億元
98、和 1672.31 億元,占比分別為 25.39%、23.74%和 23.64%;朝陽區、大興區、昌平區、經開區和順義區帶息債務規模處于 250-490億元之間;其余各區帶息債務規模相對偏小,均不超過 85億元。以北京市各區城投企業帶息債務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相對比,西城區、海淀區、大興區和昌平區 2021 年末城投企業帶息債務分別是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4.20 倍、3.43 倍、3.35 倍和 2.37 倍,處于前四位;其次為順義區、平谷區、石景山區和延慶區,該比率處于 1-2 倍之間;其他區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能覆蓋帶息債務??傮w來看,西城區、海淀區和市本級是北京市主要發債區域,相關
99、區域城投債務及城投有息債務規模雖然較大,但區域經濟、財政實力雄厚,產業基礎好,且企業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整體債務負擔處于合理水平。圖表圖表 25.北京北京市市各區各區城投企業帶息債務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對比城投企業帶息債務余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對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9 免責聲明:本報告為新世紀評級基于公開及合法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所得的研究成果,版權歸新世紀評級所有,新世紀評級保留一切與此相關的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本報告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本報告。經過授權的引用或轉載,需注明出處為新世紀評級,且不得對內容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如未經新世紀評級授權進行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新世紀評級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報告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報告內容或者據此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損失新世紀評級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