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金融行業:非銀行情企穩關注券商預期差上修空間-230109(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非銀金融行業:非銀行情企穩關注券商預期差上修空間-230109(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時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證券研究報告行業動態證券研究報告行業動態 非銀行情企穩,關注非銀行情企穩,關注券商券商預預期差上修期差上修空間空間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證券行業:證券行業:疫情早達峰快于預期,政策重心更快切換至穩增長,券商板塊行情有望持續。目前國內新冠疫情蔓延速度較快,國內疫情達峰或早于預期,政策重心有望更快切換至穩增長,復蘇節奏有望提前,同時 2023 年 3 月份兩會召開后,在穩增長壓力下政策有望進一
2、步放松,預計 2023 年宏觀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甚至邊際寬松可能性較大,而券商板塊面臨的政策催化也足夠多,預計行情將持續。2023 年 PE 估值東財 27x、同花順 26x、指南針 32x、中金15x(A 股)/6x(H 股)、廣發 10 x(A 股)/8x(H 股)、東方21x(A 股)/10 x(H 股);PB 估值中金 1.7x(A 股)/0.8x(H股)、廣發 0.8x(A 股)/0.7x(H 股)、東方 1.0 x(A 股)/0.5x(H 股)。重點推薦:同花順、東方財富、指南針;中金公司(H)、廣發證券、東方證券。保險行業:保險行業:負債端來看,2022 年前 10 月我國人身險
3、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3.04 萬億元,同比+3.5%,增速較前 9 月+0.1pct,其中壽險、健康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險分別同比+4.1%、+3.5%和-9.4%,增速較前 9 月分別+0.2pct、+0.2pct 和-0.7pct,占比分別為 71.6%、25.3%和 3.1%;我國財產險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1.57 萬億元,同比+9.7%,增速較前 9 月-0.2pct。資產端來看,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我國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為 24.5 萬億元,同比+8.7%,其中銀行存款、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分別占比 11.6%、39.1%、12.3%,同比+0.2pct、+2.0
4、pct、-0.4pct。產險行業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龍頭險企迎來承保利潤與規模產險行業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龍頭險企迎來承保利潤與規模的雙升、業績確定性更強,且具備低估值的雙升、業績確定性更強,且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特征。壽險改高股息特征。壽險改革逐步顯現曙光,隨著代理人的企穩、市場需求的逐步回升,伴革逐步顯現曙光,隨著代理人的企穩、市場需求的逐步回升,伴隨開門紅預期向好,前期估值的悲觀預期有望修正。隨開門紅預期向好,前期估值的悲觀預期有望修正。當前 P/EV估值友邦 1.52x、平安 0.52x(A 股)/0.49x(H 股)、太保 0.43x(A 股)/0.28x(H 股)、國壽 0.74x(A
5、股)/0.22x(H 股)、新華 0.32x(A 股)/0.18x(H 股);中國財險 2022 年 P/B 為 0.68x,眾安在線 P/B 為 1.38x。財險方面,推薦中國財險(H);壽險方面,推薦中國人壽(A/H)、中國平安(A/H)、友邦保險(H)、中國太保(A/H)。維持評級維持評級 強于大市強于大市 趙然趙然 021-68801600 SAC 執證編號:S1440518100009 SFC 中央編號:BQQ828 吳馬涵旭吳馬涵旭 15618168653 SAC 執證編號:S1440522070001 發布日期:2023 年 01 月 09 日 市場表現市場表現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
6、研究報告 -22%-12%-2%8%18%2020/12/142021/1/142021/2/142021/3/142021/4/142021/5/142021/6/142021/7/142021/8/142021/9/142021/10/142021/11/14非銀金融上證指數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1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重大事件重大事件 事件事件一一:2023 年年 1 月月 4 日,日,2023 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并并部署部署 2023 年七大工作年七大工作。會議要求,2023 年要突出做好穩增
7、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1)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2)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3)持續推動金融風險防范化解;4)持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5)持續深化國際金融合作和對外開放;6)持續深化金融改革;7)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點評:點評:會議首次圍繞國內需求端、實體經濟恢復發展、雙循環供給體系等方面展開部署,(1)需求端來看,2022 年疫情多點反復以及海外市場波動導致經濟恢復速度減緩,居民收入水平出現下行,因此“穩增長、穩就業、穩需求”目標已經確立,未來將持續加碼
8、擴大內需;(2)供給端來看,2022 年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效果彰顯,2023 年將進一步擴大金融工具備選項目清單、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加快對復合條件的項目投放資金。我們預計,央行將在 2023 年陸續部署“降成本+提總量”的政策組合,如引導 LPR 報價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調,建議關注年后貨幣政策以及增量、存量補充工具的落地情況。事件二:事件二:2023 年年 1 月月 4 日,銀保監會發布 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以下簡稱 規則)。日,銀保監會發布 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以下簡稱 規則)。規則明確要求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均應制定產品說明書,并應當按照保險產品的設計類
9、型,對產品宣傳材料、保障水平、利益演示等內容進行詳細披露,充分揭示產品的長期屬性和各類風險特征,并明示交費方式、退保損失等產品關鍵內容。規則要求保險公司披露分紅實現率指標,并取消高、中、低三檔演示利率表述,調低演示利率水平。規則自 2023 年 6 月 30 日起施行,給予保險公司適當的業務調整時間,切實防范業務經營風險。點評:點評:規則作為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辦法的配套文件,通過明確各類型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的具體要求,全面規范保險公司產品信息披露行為,加大公司信息披露力度,不斷提升保險產品的透明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行業長期良性發展。事件三:事件三:2023 年年 1 月月 4
10、 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有關事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擬對“保險+養老社區業務”進行規模,“保險+養老社區業務”是指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向購買相關產品累計繳納保費達到一定金額的投保人,提供入住養老社區權益等增值服務的業務。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保險公司開展“保險+養老社區業務”的八項準入條件,具體包括:凈資產不低于 50 億元;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充足率不低于 120%;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 B 類及以上;
11、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 100%;公司治理評估結果 C 級及以上;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不低于第 3 檔;在其他各類監管評級或監管評估中未觸及采取監管措施的情形;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在具體經營要求上,征求意見稿明確,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投資建設、租賃或合作等方式運營養老社區,養老社區應當獨立運營,確保風險隔離,并且保險公司通過投資建設方式運營養老社區的,應當以設立專業養老子公司的形式提供養老服務。此外,征求意見稿亦對相關產品的銷售提出要求,保障消費者權益。點評:點評:征求意見稿對“保險+養老社區業務”設置了準入門檻,綜合實力較弱的險企開展相關業務難度提升,頭部險企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凸顯。征求意
12、見稿對險企開展“保險+養老社區業務”進行規范,有助于防范相關風險事件的發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0VuY8WkZeVpOvNtR8O9RaQoMpPnPtQfQpPnMiNqRmM8OmNoOvPmMqNvPmOqM 2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事件事件四四:2023 年年 1 月月 4 日,日,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會議主題為“全球大變局下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放”,與會委員圍繞“全球大變局下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深化基礎制度改革,提升資本市場
13、功能,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立足中國實際,借鑒國際有益經驗,逐步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等三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點評點評:國際顧問委員會是中國證監會的專家咨詢機構,由境外金融監管官員、金融機構高管以及知名的專家學者擔任成員。顧委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針對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的發展情況,介紹國際市場的最新動態及監管經驗,向中國證監會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為促進中國證監會借鑒國際經驗、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健康發展持續發揮積極作用。事件事件五五:2023 年年 1 月月 5 日,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
14、機制。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具體規定包括:1)自 2022 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個月為評估期,對當地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化情況進行動態評估;2)對于評估期內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 3 個月均下降的城市,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3)對于采取階段性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 3 個月均上漲,恢復執行全國統一的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點評:點評:本次機制調整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在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基
15、礎上,建立的新發放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長效機制。該機制從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符合條件各城市的購房者成本,推動住房貸款利率政策與新建住房價格走勢掛鉤,有利于“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剛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長效機制。事件事件六六:1 月月 6 日,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發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下發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以(以下簡稱計劃)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導券商在 2023 年底前制定全方位的網絡和信息科技戰略發展規劃,并制定 2023 年至 2025 年的實施策略和具體路
16、徑,提出了 33 項重點工作,其中(1)鼓勵有條件的券商未來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額不少于平均凈利潤的 8%或平均營業收入的 6%;(2)信息科技專業人員不低于公司員工總數的 6%,網絡和信息安全專業人員不低于信息科技專業人員的 3%且不應少于 4 人;(3)參照行業 APP 安全標準要求開發運營APP,鼓勵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 APP 安全認證;(4)要求券商要持續提升信息系統故障發現能力、全面提高事件預警及處置效率、健全組織級應急響應管理機制等。點評:點評:2022 年 1 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數字基礎設施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同年 12 月,國務院再次發布“數據
17、二十條”,重提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數據風險問題,并大力加大數據基礎制度的建設。我們認為本次計劃聚焦于證券行業的“較落后”信息技術問題,包括系統架構、技術管理等,逐漸成為了信息系統安全的風險隱患,長期來看可能將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此外,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已不局限于“信息化+互聯網”賦能升級,而是建立“全面化+跨行業”融合機制,作為配置市場資源、提供風險定價的重要角色,券商的信息技術能力在此數字化浪潮中顯得尤為重要。證券業跟蹤證券業跟蹤 本周券商板塊順勢上行,證券 II(中信)指數+1.64%,上證指數+2.21%。分券商來看,41 家上市券商中,本周股價上漲的券商共有 38 家,股價下跌的
18、有 2 家。其中,東方證券(+5.37%)、國金證券(+4.02%)、中 3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信建投(+2.78%)的漲跌幅居前。流動性來看,本周股票市場日均交易額為 8161 億元,周度環比+28.32%;截至本周四,兩融余額為 15471億元,周度環比+0.43%。月初至今日均交易額為 8161 億元,同比-34.09%;年初至今日均交易額為 8161 億元,同比-34.09%。投行業務來看,1 月 1 日至 1 月 6 日,IPO 承銷金額為 11.53 億元,占去年完成總量的 0.20%;再融資承銷金額(可轉債、可交換債)為 203.11
19、億元,占去年完成總量的 1.85%;券商所做的債券承銷金額為 287.90 億元,占去年完成總量的 0.29%。自營投資來看,1 月 6 日,7 天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為 1.9086%,較上周五-87.94bp;7 天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為 1.4736%,較上周五-88.83bp。資產管理來看,截至 2022 年 11 月末,券商私募資產管理規模 6.89 萬億元,環比-7.65%。截止 2022 年 9月末,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 3.38 萬億元,較上年末-16.32%;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 3.94 萬億元,較上年末+8.02%。保險業跟蹤保險業跟蹤 A 股方面,本周中信保險
20、II 指數+4.42%,跑贏中信非銀金融指數,跑贏滬深 300 指數。港股方面,本周香港保險 II 指數+4.18%,跑贏香港金融指數,跑贏恒生指數。投資端來看,截至 2023 年 1 月 6 日,滬深 300 指數較上年末+2.82%。本周末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較上周末-0.25BP 至 2.8328%。近期房地產利好政策出臺有望帶動險企地產投資風險緩釋。近期地產行業相關利好信號持續,地產風險緩釋有助于提振險企投資端表現。近期地產行業相關利好信號持續,地產風險緩釋有助于提振險企投資端表現。本周,住建部部長倪虹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要重點抓好五件事,努力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一是
21、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用力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三是著力化解房企風險;四是努力提升品質、建設好房子,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五是合力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自 2022 年 11 月,多項地產相關利好政策出臺,對提升市場對于地產行業的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期地產行業相關利好信號頻出,預計地產行業有望在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推動下逐步實現基本面的改善,帶動險企持有的地產投資敞口風險進一步緩釋,驅動險企 2023 年投資端表現回暖。當前主要上市險企仍處估值底部,安全邊際充足,建議關注保險板塊的結構性行情機會。當前主要上市險企仍處估值底部,安全邊際充足,建議關注保險板塊的結
22、構性行情機會。車險綜改后產險行業盈利模式有所改變,龍頭險企迎來承保利潤與規模的雙升、業績確定性更強,且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特征。壽險改革逐步顯現曙光,隨著代理人的企穩、市場需求的逐步回升,前期估值的悲觀預期有望修正。當前 P/EV估值友邦 1.80 x、平安 0.61x(A 股)/0.61x(H 股)、太保 0.45x(A 股)/0.30 x(H 股)、國壽 0.81x(A 股)/0.27x(H 股)、新華 0.38x(A 股)/0.22x(H 股);中國財險 2022 年 P/B 為 0.64x,眾安在線 P/B 為 1.91x。財險方面,推薦中國財險(H);壽險方面,推薦友邦保險(H)、中國
23、人壽(A/H)、中國平安(A/H)、中國太保(A/H)、新華保險(A/H)。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跟蹤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跟蹤 4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2023 年 1 月 6 日,在第七屆新金融論壇上,瞭望智庫和中國光大銀行共同發布了2022 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白皮書商業銀行消費者服務治理體系(C-SAS)構建之策(以下簡稱白皮書),提出了“C-SAS”消金系統方法論,其中“C”指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針對客戶服務提高產品創新、營銷經營、基礎服務、投訴咨詢、渠道管理等能力。截至 2023 年 1 月 6 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 3.65%,五年期的貸
24、款市場報價利率為 4.30%,2023 年工作會議提及“穩增長+擴內需”的重要性,可能繼續引導 LPR 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旨在加大力度提振疫后實體經濟,我們預計商品零售、跨省旅游、餐飲服務等需求將加速回暖,消費金融平臺將迎來“量”的回升,2023 年住戶的消費貸款增速有望回升至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即 15%-25%。截至 1 月 6 日,從存量來看,銀行/互聯網消費貸款存量項目 171 只,合計余額為 1360.66 億元,占余額比重 3.11%。為了通過智慧運營推動零售銀行業務轉型,銀行針對金融科技能力投入水平不斷增長,排名前十的頭部銀行投入占營收比重均達到了 3%。計劃鼓勵有條件的券商
25、未來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額不少于平均凈利潤的 8%或平均營業收入的 6%,遠高于目前銀行的投入比重,說明加快推動券商發展系統技術架構以及突破關鍵技術環節,信息安全、數據風險已成各家金融機構爭先發展科技能力的核心基礎。在未來,網絡和信息安全情況可能將納入券商信息科技分類監管評級,歸入考核體系之中。圖表圖表1: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 2:截至截至 2023 年年 1 月月 6 日,日,ABS 項目存量情況項目存量情況 基礎資產類型基礎資產類型 項目數量項目數量(只只)項目數量比重項目數量比重(%)發行總額發行總額(億元億元)總額
26、比重總額比重(%)當前余額當前余額(億元億元)余額比重余額比重(%)微小企業貸款 40 1.07 677.63 1.22 539.12 1.23 銀行/互聯網消費貸款 171 4.57 1,456.87 2.62 1,360.66 3.11 個人汽車貸款 116 3.10 3,929.88 7.07 2,406.45 5.50 信用卡分期貸款 3 0.08 101.33 0.18 96.15 0.22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5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3:各家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各家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億元)(億元)圖表圖表4:住戶消費貸款增
27、速情況住戶消費貸款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推薦股票池推薦股票池 優選龍頭優選龍頭 AlphaAlpha:東方財富(A)、香港交易所(H)、友邦保險(H)全面注冊制受益:全面注冊制受益:中金公司(A/H)、廣發證券(A/H)、東方證券(A/H)成長性與彈性:成長性與彈性:同花順(A)、指南針(A)業績壓制因素解除,低估值修復可期:業績壓制因素解除,低估值修復可期:360 數科(N)、信也科技(N)下游增長確定性:下游增長確定性:中國財險(H)、中銀航空租賃(H)估值邏輯有望切換:估值邏輯有望切換:納斯達克交易所(N)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海外因素發酵,權
28、益市場波動,擾動非銀板塊估值。6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目錄目錄 行情回顧.7 行業概況.7 重要新聞.10 公司公告.13 7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行情回顧行情回顧 大盤表現大盤表現 1 月 3 日至 1 月 6 日,滬深 300 指數報 3980.89,較上周末+2.82%,上證綜指報 3157.64,較上周末+2.21%,中證全債(凈價)指數報 103.53,較上周末+0.08%。板塊及個股表現板塊及個股表現 1 月 3 日至 1 月 6 日,非銀行金融(中信)指數+2.56%,證券 II(中信)指數+1.
29、64%,保險 II(中信)指數+4.42%,多元金融(中信)指數+2.43%,非銀板塊跑輸滬深 300 指數,跑贏上證綜指。1 月 3 日至 1 月 6 日,非銀板塊漲幅排名前三的個股為經緯紡機(+8.37%)、新華保險(+6.75%)、中國平安(+5.83%);跌幅排名前三的個股為華泰證券(-5.81%)、國投資本(-2.50%)和吉林敖東(-1.20%)。圖表圖表5:1 月月 3 日至日至 1 月月 6 日非銀金融板塊跑輸滬深日非銀金融板塊跑輸滬深 300 圖表圖表6 6:2023 年以來非銀金融板塊跑輸滬深年以來非銀金融板塊跑輸滬深 300 指數指數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資料來
30、源:Wind,中信建投 行業概況行業概況 證券 圖表圖表7:1 月月 3 日至日至 1 月月 6 日券商板塊漲幅前五名日券商板塊漲幅前五名 股票簡稱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周收盤價周收盤價 周漲跌幅周漲跌幅%周換手率周換手率%周相對滬深周相對滬深 300300 漲跌幅漲跌幅%周相對非銀周相對非銀 板塊漲跌幅板塊漲跌幅%東方證券 600958.SH 9.42 5.37 6.98 2.55 2.81 東方財富 300059.SZ 20.37 5.00 8.39 2.18 2.44 國金證券 600109.SH 9.05 4.02 6.78 1.20 1.46 國盛金控 002670.SZ 7.
31、63 2.97 10.69 0.15 0.41 中信建投 601066.SH 24.41 2.78 4.94-0.04 0.22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8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圖表圖表8:1 月月 6 日券商板塊日券商板塊 A/H 溢價溢價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A A 股代碼股代碼 A A 股收盤價股收盤價 H H 股代碼股代碼 H H 股收盤價股收盤價(RMB)(RMB)A/HA/H 股溢價股溢價(%)(%)東方證券 600958.SH 9.42 3958.HK 3.57 163.75 中信建投 601066.SH 24.41 6066.HK
32、6.32 286.05 中信證券 600030.SH 20.41 6030.HK 14.53 40.44 中金公司 601995.SH 38.84 3908.HK 14.02 177.00 光大證券 601788.SH 15.13 6178.HK 4.85 211.94 招商證券 600999.SH 13.50 6099.HK 7.13 89.23 廣發證券 000776.SZ 15.66 1776.HK 10.23 53.09 中原證券 601375.SH 3.67 1375.HK 1.06 246.80 申萬宏源 000166.SZ 4.01 6806.HK 1.34 199.16 國泰君
33、安 601211.SH 13.61 2611.HK 8.08 68.49 海通證券 600837.SH 8.70 6837.HK 4.43 96.52 國聯證券 601456.SH 11.25 1456.HK 3.59 213.44 中國銀河 601881.SH 9.24 6881.HK 3.49 164.59 華泰證券 601688.SH 12.00 6886.HK 8.11 47.91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9 9:七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七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 圖表圖表1010:滬深滬深 300 指數和中證綜合債(凈價)指數指數和中證綜合債(凈價)指數 資料來源:Wind,
34、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111:股票日均成交金額和占流通市值比股票日均成交金額和占流通市值比 圖表圖表1212:股票兩融余額及周度環比股票兩融余額及周度環比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9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保險 圖表圖表13:1 月月 3 日至日至 1 月月 6 日保險板塊周漲跌幅日保險板塊周漲跌幅 股票股票 簡稱簡稱 A A 股股 代碼代碼 周收周收 盤價盤價 周漲周漲 跌幅跌幅%周換周換 手率手率%周相對滬深周相對滬深 300300 漲跌幅漲跌幅%周相對非銀周相對非銀塊漲跌幅塊漲跌幅%對
35、應對應 H H 股代碼股代碼 H H 股周收股周收 盤價盤價(RMB)(RMB)A/HA/H 溢溢 價價(%)(%)中國人保 601319.SH 5.26 0.77 7.54-2.06-1.79 1339.HK 2.35 124.24 新華保險 601336.SH 32.11 6.75 9.64 3.93 4.19 1336.HK 18.74 71.35 中國太保 601601.SH 24.83 1.26 3.57-1.56-1.29 2601.HK 16.37 51.70 中國平安 601318.SH 49.74 5.83 3.03 3.01 3.27 2318.HK 49.69 0.09
36、中國人壽 601628.SH 37.03-0.24 3.45-3.06-2.80 2628.HK 12.29 201.23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4:2022 年年 1-9 月保險業總體收入(億元)月保險業總體收入(億元)20222022 年年 1 1-9 9 月月 20212021 年年 1 1-9 9 月月 同比同比 原保險保費收入 38318 36514+4.9%1、財產險 9654 8782+9.9%2、人身險 28664 27733+3.4%(1)壽險 20574 19791+4.0%(2)健康險 7218 6986+3.3%(3)人身意外傷害險 872 955-8
37、.7%資料來源:銀保監會,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5:2022 年年 9 月底資產規模(億元)月底資產規模(億元)20222022 年年 9 9 月底月底 20212021 年年 1212 月底月底 較上年末較上年末 資產總額 267093 248874+7.3%凈資產 27291 29306-6.9%財產險公司總資產 26932 24513+9.9%人身險公司總資產 229112 213895+7.1%資料來源:銀保監會,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6:2022 年年 9 月底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億元)月底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億元)20222022 年年 9 9 月底月底 20222022 年年 9 9
38、 月底占比月底占比 20212021 年年 1212 月底占比月底占比 較上年末(較上年末(pctpct)銀行存款 28587 11.7%11.3%+0.4 債券 100275 40.9%39.0%+1.9 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 29710 12.1%12.7%-0.6 其他投資 86700 35.3%37.0%-1.7 合計 245272 100.0%100.0%0.0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7:2022 年年 10 月上市財險保費收入(億元)月上市財險保費收入(億元)原保險保費收入原保險保費收入 2022 年年 10 月月 2021 年年 10 月月 同比同比 中國平安 2
39、35.79 212.30+11.06%中國太保 暫未披露 105.87 暫未披露 10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原保險保費收入原保險保費收入 2022 年年 10 月月 2021 年年 10 月月 同比同比 中國人保 291.32 270.27+7.79%中國太平 暫未披露 22.84 暫未披露 眾安在線 暫未披露 12.37 暫未披露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圖表圖表18:2022 年年 10 月上市壽險保費收入(億元)月上市壽險保費收入(億元)原保險保費收入原保險保費收入 2022 年年 10 月月 2021 年年 10 月月 同比同比 中國人壽
40、 204.00 214.00-4.67%中國平安 282.83 293.56-3.66%中國太保 暫未披露 101.11 暫未披露 新華保險 112.00 108.16+3.55%中國人保 54.86 72.63-24.47%中國太平 暫未披露 95.30 暫未披露 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 重要新聞重要新聞 1.1.【證監會證監會|就 股票期權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就 股票期權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中國證監會本次修訂并發布了 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在原有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基礎上,明確符合規定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豁免適用營業收入指標,并優化科創屬性發明
41、專利指標和情形的表述。2.2.【證監會證監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關于上市證券公司再融資的問題,倡導證券公司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作為已上市的證券公司,更應該為市場樹立標桿,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證監會也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3.3.【上交所上交所|
42、修訂并發修訂并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上交所本次修訂暫行規定,是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按照指引的修訂精神和要求制定的,目的是做好規則配套銜接,強化科創板定位,持續建設好科創板。本次暫行規定修訂,是在總結前期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科創板申報及推薦工作要求的明確和強化,加強上市標準與板塊定位規則的配套銜接、保持立法邏輯一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按照科創屬性“實質重于形式”評價原則強化綜合研判和審核把關,有利于進一步把握好科創板定位。4.4.【深交所深交所|深交所與菲交所新簽合作諒解深交所與菲交所新簽合作諒解
43、備忘錄備忘錄】1 月 4 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菲律賓證券交易所通過線上方式新簽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新形勢下,深交所與菲交所新簽備忘錄得到中菲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作為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華成果之一。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兩國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深交所與菲交所在備忘錄中明確,將在市場培育推廣、跨境投融資服務、指數合編和產品合作、市場發展和技術經驗交流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務實合作舉措,強化優勢互補、凝聚發展共識,共同打造中菲資本市場開放合作典范,助力譜寫中菲關系新篇章。11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5.5.【財政部財政部|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
44、】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6.6.【深交所深交所|明確禁止產能過剩行業、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類金融等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明確禁止產能過剩行業、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類金融等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 年修訂),明確
45、禁止產能過剩行業、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類金融等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修訂后的暫行規定就發行人自我評估、保薦人專項核查提出了規范要求,進一步明確了評估核查的形式及內容。發行人和保薦人應當按照要求,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估核查,專業、審慎地進行判斷,避免申報后因定位問題撤回或者終止審核。對創業板定位把握不準的,可以與交易所進行預溝通。7 7.【央行央行|2023|2023 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2023 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于 1 月 4 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提到,要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
46、設。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解決好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落實金融 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8 8.【證監會證監會|召開國際顧問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國際顧問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本次會議主題為“全球大變局下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放”。委員們積極評價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政策定力,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一年深化改革、開放合作和防范風險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為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球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委員們還就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開放合作、增強投融資功能發揮、強化政策預期引導、結合國情推進可持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咨詢意
47、見與工作建議。保險 1.1.【今日保今日保|20222022 年保險業共被銀保監全系統罰沒年保險業共被銀保監全系統罰沒 2.322.32 億元億元】2022 年,保險業收到的罰單數量、罰金數額實現了雙降。2022 年銀保監系統對保險業開出的罰單數量共約為 1139 張,較 2021 年減少近五成,罰金數額 2.32億元,同比減少 20%。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統計,2020 年、2021 年保險業罰單金額分別為 2.2 億元、2.9 億元。從處罰對象來看,財險公司領到 477 張罰單,占據大頭,為總罰單數量的 41.88%。財險公司合計被罰 1.28 億元,占總罰金的 55.26%。2022 年壽
48、險業吃下 397 張罰單,位居次席,合計被罰 7727.35 億元,占總罰金的 33.27%。2.2.【財政部財政部|修訂印發修訂印發 20232023 年度保險公司財務報表格式年度保險公司財務報表格式】1 月 3 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關于修訂印發 2023年度保險公司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表示執行新保險準則的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本通知要求編制財務報表,對不存在相應業務的報表項目可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刪減;對確需單獨列示的內容可增加報表項目。3.3.【中國銀行保險報中國銀行保險報|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出任國民養老保險監事會主席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出任國
49、民養老保險監事會主席】近日,國民養老保險發布公告稱,經監事會會議審議,同意選舉聶明雋擔任第一屆監事會主席。公開資料顯示,聶明雋現任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曾歷任勞動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基金處處長、中心副主任(副司級)、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副司級)等職位。12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4.4.【慧保天下慧保天下|20222022 年年 18591859 家保險中介退場,汽車類兼業代理近半數家保險中介退場,汽車類兼業代理近半數】2022 年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注銷1859 家保險中介機構的許可證,除此之外,11 家保險中介機構被列入了擬注銷名單
50、。從不同主體來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的數量達到了 1816 家,另有 43 家保險專業機構、保險公司相互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綜合注銷情況來看,有 767 家汽車領域保險中介的許可證被注銷,占據總注銷量的 41%。5.5.【銀保監會銀保監會|擬首次設立“保險擬首次設立“保險+養老社區業務”門檻養老社區業務”門檻】1 月 4 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就規范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對接養老社區服務業務在業內征求意見。通知擬首次從凈資產、綜合償付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公司治理評估結果等多方面對保險公司開展“保險+養老社區業務”提出要求。通
51、知明確,保險公司開展“保險+養老社區業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 50 億元;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充足率不低于 120%;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 B類及以上;公司治理評估結果 C 級及以上;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不低于第 3 檔;在其他各類監管評級或監管評估中未觸及采取監管措施的情形;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 100%;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6.6.【銀保監會銀保監會|披露人身險產披露人身險產品分紅實現率指標,取消高、中、低三檔演示利率表述品分紅實現率指標,取消高、中、低三檔演示利率表述】1 月 4 日,銀保監會發布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規則要求一年期以上人身保
52、險產品均應制定產品說明書,并應當按照保險產品的設計類型,對產品宣傳材料、保障水平、利益演示等內容進行詳細披露,充分揭示產品的長期屬性和各類風險特征,并明示交費方式、退保損失等產品關鍵內容;要求保險公司披露分紅實現率指標,并取消高、中、低三檔演示利率表述,調低演示利率水平。同時,給予保險公司適當的業務調整時間,防范業務經營風險。7.7.【今日保今日保|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現場談判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現場談判開始開始】1 月 5 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現場談判正式開始。此次談判的藥品涉及腫瘤、罕見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等上百種臨床用藥。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經連續4 年進行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累
53、計納入 507 個新藥好藥,調出 391 個療效不確切藥品,現行版醫保目錄藥品總數增至 2860 種,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過 50%,有效減輕患者負擔。8.8.【中【中國銀行保險報國銀行保險報|我國首個針對養老保險公司的監管文件正在業內征求意見我國首個針對養老保險公司的監管文件正在業內征求意見】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地銀保監局、養老保險公司下發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從機構管理、公司治理、經營規則、風險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加強養老保險公司監管,規范養老保險公司經營行為。9 9.【今日保今日保|商業養老金業務起航,部分試點公司開售多款產品商業養老金業務起航,部分試點公司
54、開售多款產品】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北京市、上海市等 10 個省正式開展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四家養老保險公司獲得首批試點資格。記者從試點公司了解到,目前部分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已經開通購買通道。業內人士認為,在養老金融市場中,保險行業需找準自身定位。從長期來看,商業養老金試點創新將補充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有望為資本市場引入增量資金。1010.【上海銀保監局上海銀保監局|在滬主要銀行保險機在滬主要銀行保險機構到構到 20252025 年總體力爭實現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年總體力爭實現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 1 1 萬億元萬億元】上海銀保監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支持上???/p>
55、創中心建設的行動方案(2022-2025 年)。方案提出三個具體目標,一是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機構體系,圍繞培育一批、新設一批、改造一批,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科技金融事業部、科技(特色)支行、科技特色輕型網點、科技金融專業團隊;二是優選 20 家左右試點金融機構,為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制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方案,優先使用試點創新產品;三是科技金融服務質效明顯優化,在滬主要銀行保險機構到 2025 年總體力爭實現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 1 萬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在 2021 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余額和戶數在 2021 年基礎上實現翻兩番。13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
56、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公司公告公司公告 1.【國聯證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于 2023 年 1 月 4 日,在江蘇省無錫市金融一街 8 號國聯金融大廈 9 層會議室召開。本次股東大會采用現場投票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表決方式。會議通過了,關于修訂公司章程及其附件,修訂公司章程,修訂股東大會議事規則三項議案。本次股東大會見證的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德恒(無錫)律師事務。2.【中國銀河】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長春市祥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仲裁案,最新進展情況公告如下為,近日,公司已收到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發還的本案執行案款 4,427,619.53 元,本案剩余本金、利息、違約金等款項
57、仍在執行中。目前,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上述事項對公司業務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3.【國泰君安】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15 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與關聯方共同投資參與設立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二期基金的議案,同意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出資不超過人民幣 7 億元與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資人共同投資設立長三角協同引領(上海)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根據董事會決議,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于近日簽署了長三角協同引領(上海)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之有限合伙協議。長三角二期基金目標規模 100 億元,首
58、期認繳出資額為 71.032 億元。4.【中信證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以專人送達或電子郵件方式發出,經全體董事同意,會議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在北京中信證券大廈 10 層 1 號會議室召開。會議以記名投票方式表決,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關于選舉公司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成員的議案,關于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三項議案。5.【廣發證券】2022 年 6 月 20 日,證監會出具關于同意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注冊的批復同意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余額不超過 100
59、 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本次債券申報時命名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因涉及分期發行,本期債券名稱調整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第一期)”。本期債券名稱變更不改變原簽訂的與本期債券發行相關的法律文件效力,原簽署的相關法律文件對更名后的公司債券繼續具有法律效力。6.【中國人?!勘竟居?2022 年 10 月 27 日召開 2022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肖建友先生為本公司第四屆董事會執行董事。根據 2022 年7 月 13 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決議,肖建友先生擔任本
60、公司執行董事的任期,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其擔任公司執行董事且其董事任職資格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之日起算。7.【中國太?!勘竟镜诰艑枚聲诙螘h通知于 2023 年 1 月 3 日以書面方式發出,并于 2023年 1 月 6 日在上海召開。會議由孔慶偉董事長主持。應出席會議的董事 14 人,親自出席會議的董事 14 人。經與會董事審議并現場表決,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經理人 2021 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的議案。8.【新華保險】本公司近日收到股東華寶投資出具的 關于增持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14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61、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華寶投資使用自有資金自 2022 年 10 月 31 日至 2023 年 1 月 3 日期間合計增持本公司 H 股股份 31,328,000 股,截至 2023 年 1 月 3 日,華寶投資對本公司持股比例達到 1.00%。本次權益變動之前,中國寶武持有本公司 A 股數量為 377,162,581 股,約占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 12.09%。截至本公告刊發之日,中國寶武及其一致行動人華寶投資合計持有本公司 A 股和 H 股數量為 408,490,581 股,約占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 13.09%。9.【信達證券】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 324,3
62、00,000 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確定本次發行新股數量為 324,300,000 股,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發行人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本次發行的股票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工作已經完成,確定的發行價格為 8.25 元/股,對應的 2021 年攤薄后市盈率為 22.97 倍,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2021 年平均靜態市盈率,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資本市場服務(J67)”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 14.74 倍。存在未來發行人估值水平向行業平均市盈率回歸,股價下跌給新股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10.【東北證券】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3、董事會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收到崔偉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原因,崔偉先生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副董事長及董事職務。崔偉先生辭任副董事長及董事職務后,將繼續在公司控股子公司東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職務。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宏觀經濟劇烈波動,投資虧損風險:疫情反復擾動、海外衰退預期下,國內外消費、投資需求疲軟,經濟增速全年承壓,證券行業的投資業務收入受制于股票和債券市場行情,或有盈利下滑風險。資本市場成交活躍度低迷的風險:資本市場行情低迷或致使投資者交易活躍度大幅下滑,從而影響證券公司傭金收入。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給行業帶來的不確定性:金融行業監管政策復雜多變,若證券行業的
64、經營模式和展業方式受新的政策影響,或將產生重大變化。15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分析師介紹分析師介紹 趙然:趙然:中信建投非銀與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統計碩士。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科技行研團隊成員。曾任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分析師。目前專注于非銀行業及金融科技領域(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保險科技、區塊鏈、智能投顧/投研、金融 IT 系統、支付科技等)的研究,深度參與諸多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及金融科技課題研究。6 年證券研究的工作經驗。2018 年 wind 金融分析師(金融工程)第二名 2019 年.2020 年 Wind 金融分析師(非
65、銀金融)第四名和第一名,2020 年新浪金麒麟非銀金融新銳分析師第一名。吳馬涵旭:吳馬涵旭:復旦大學碩士,3 年研究經驗,2020 年加入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主要覆蓋證券業、金融科技(支付/消金/理財)。16 非銀金融非銀金融 行業動態研究報告 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 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涉及的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 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作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作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
66、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漲幅 15以上 增持 相對漲幅 5%15 中性 相對漲幅-5%5之間 減持 相對跌幅 5%15 賣出 相對跌幅 15以上 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 相對漲幅 10%以上 中性 相對漲幅-10-10%之間 弱于大市 相對跌幅 10%以上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i)以勤勉的職業態度、專業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ii)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法律主體說明法律主體說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屬機構
67、(以下合稱“中信建投”)制作,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署名分析師所持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證書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中央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一般性聲明一般性聲明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制作。發送本報告不構成任何合同或承諾的基礎,不因接收者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中信建投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中信建投認為可靠的公開資料,但中信建投對這些信息的
68、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觀點、評估和預測僅反映本報告出具日該分析師的判斷,該等觀點、評估和預測可能在不發出通知的情況下有所變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建投其他部門、人員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意見不同或相反。本報告所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報告中所含任何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皆基于相應的假設條件,而任何假設條件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并影響實際投資收益。中信建投不承諾、不保證本報告所含具有預測性質的內容必然得以實現。本報告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報告接收人在財務狀況、投資目的、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具體情
69、況,報告接收者應當獨立評估本報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資目標、需求、市場機會、風險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中信建投建議所有投資者應就任何潛在投資向其稅務、會計或法律顧問咨詢。不論報告接收者是否根據本報告做出投資決策,中信建投都不對該等投資決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亦不以任何形式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投資損失。中信建投不對使用本報告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在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允許的范圍內,中信建投可能持有并交易本報告中所提公司的股份或其他財產權益,也可能在過去 12 個月、目前或者將來為本報告中所提公司提供或者爭取為其提供投資銀行、做市交易、財務顧問或其他金融服務。本報告
70、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了署名分析師的觀點,分析師的薪酬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不會直接或間接與其所撰寫報告中的具體觀點相聯系,分析師亦不會因撰寫本報告而獲取不當利益。本報告為中信建投所有。未經中信建投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發布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中信建投書面授權的任何機構、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臺接收、翻版、復制或引用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版權所有,違者必究。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中信建投(國際)中信建投(國際)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東城區朝內大街 2 號凱恒中心 B座 12 層 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 528 號南塔 2106 室 福田區益田路 6003 號榮超商務中心 B 座 22 層 中環交易廣場 2 期 18 樓 電話:(8610)8513-0588 電話:(8621)6882-1600 電話:(86755)8252-1369 電話:(852)3465-5600 聯系人:李祉瑤 聯系人:翁起帆 聯系人:曹瑩 聯系人:劉泓麟 郵箱: 郵箱: 郵箱: 郵箱:charleneliucsci.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