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愛普:“雙碳”綠皮書-“雙碳”背后的數字技術(2022)(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思愛普:“雙碳”綠皮書-“雙碳”背后的數字技術(2022)(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天成萬古詩“雙碳”背后的數字技術雙碳觀點2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3序言自2020年9月22日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莊嚴承諾中國“雙碳”目標以來,圍繞“雙碳”的解讀已成為近年來行業內少有的熱點。據相關統計,目前中國全年的碳排放量已超過全球排放總量的25%,2020年,中國的碳排放量超過了OECD經濟發展合作組織所有經濟體的總
2、排放量。受資源稟賦的影響,以煤炭為代表的的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占比超過了83%。這些因素決定了“雙碳”目標的實現挑戰巨大,挑戰來自于能源結構的調整,來自于低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來自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也有重大影響。然而,“雙碳”也給企業和政府帶來了發展機遇,“雙碳”紅利將惠及“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低碳產業的發展、綠色服務業的飛躍、商業模式的創新等諸多方面。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市場已經開始行動: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7月18日某預制混凝土行業龍頭成立行業綠色低碳研究中心,8月20日某能源集團成功發行了山東省首單“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我們發現
3、,在圍繞“雙碳”目標達成而產生的諸多經濟和社會行為中,從以碳足跡管理為核心的業碳一體化平臺到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從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到新一代可持續發展績效治理,數字技術無處不在。作為歐洲復蘇、改革和適應力首席執行官聯盟(CEO Alliance for Europes Recovery,Reform and Resilience)十二家成員單位之一,SAP正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歐洲綠氫價值鏈、歐盟電力系統、儲能及充電基礎設置、電力公交及綠色建筑等諸多領域。在中國,SAP作為一家“外資本地企業”,也正在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中國企業建立覆蓋碳排放核算、分析、披露、交易等全鏈條的可持續發展
4、平臺?!半p碳”目標的實現,尤其是“碳中和”達成的過程將會異常艱難,是一場經濟社會的大轉型,更是一次涉及諸多領域的大變革。在這場大轉型和大變革中,“技術為王”將得到充分體現,誰在包括數字技術在內的低碳技術應用走在前列,誰就會在未來競爭中取得優勢。碳中和,這場歷時40年的漫長而艱難賽事,開場哨已經鳴響。王前SAP全球副總裁SAP中國聯席總經理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4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
5、C減少非應急火炬燃燒通過LDAR系統檢測和修補甲烷泄漏點邊緣井和測試井回收甲烷海上風力發電陸上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低碳生物航油氫能燃料電池電動重卡LNG和氫燃料遠洋運輸智能電網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新能源從投資、建設、運維到銷售等流程管理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SAP可持續發展報告與績效支撐高可信、全自動、自適應、高透明度的企業ESG績效管理SAP EHS排放管理實現溫室氣體實際排放的數據完整性SAP商品碳足跡分析評估產品和服務在價值鏈上的碳足跡一個綠色低碳的世界5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水
6、泥廠利用CCUS技術捕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制氫(灰氫/藍氫/綠氫)氫能燃料電池加氫站私家車電氣化低碳燃料加注服務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分布式光伏發電非能源服務天然氣加注服務綜合能源服務氫能煉鐵政府“雙碳”行動計劃循環塑料SAP e-Mobility管理充電基礎設施,提供電動車輛充電服務SAP GreenToken基于區塊鏈的原材料供應溯源認證SAP氫能業務解決方案從制氫到氫能消費,打造端到端一體化智能化流程DHC碳中和綜合管理平臺幫助地方政府提高雙碳的監管SAP EHS排放管理實現溫室氣體實際排放的數據完整性6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
7、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目錄第一章8 全球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行動9 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碳中和10 各國的碳中和行動計劃11 中國雙碳目標與低碳轉型第二章13 主要行業低碳轉型的思路與舉措14 公用事業行業的低碳行動18 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低碳行動22 化工行業的低碳行動26 鋼鐵行業的低碳行動30 地方政府的低碳行動7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第三章33 “雙碳”背后的數字技術34 SAP可持續發展方案35 碳足跡管理方案-Climate 2136 可持續發展披露管理方
8、案-SAP可持續發展報告與績效37 碳排放管理方案-SAP EHS排放管理38 電動車輛充電服務-SAP e-Mobility39 氫能供應鏈-SAP氫能業務解決方案40 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42 綠色供應鏈溯源-SAP GreenToken43 大連華信(DHC)碳中和綜合管理平臺第四章44 為什么選擇SAP45 SAP可持續發展理念46 為什么選擇SAP49 參考文獻51 作者簡介8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第一章全球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行動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92021SAP SE or
9、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碳中和溫室氣體(GHG Greenhouse Gas):指任何會吸收和釋放紅外線輻射并存在大氣中的氣體。京都議定書中規定控制的6種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亞氮(NO)、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工業革命以來,經濟增長帶來的對化石能源的強勁需求持續推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并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如果不加以控制,按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速度,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災難性地上升3C以上,氣候變化或將危及人類未來。氣候變化加劇
10、干旱、熱浪、暴雨、洪水等極端天氣生成,導致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重后果,并最終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從溫室氣體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二氧化 碳 含 量 較 多,所 占的 比 例 也 最大,約 為74.4%。21世紀以來,全球碳排放量增長迅速。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達343.6億噸,創歷史新高1。從各地區排放情況來看,2020年,亞太地區碳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52%,其中中國占比超過25%,遠超其它地區;北美地區碳排放量占比為16.6%;歐洲地區碳排放量占比為11.1%1。從行業的角度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于
11、電力和熱力、鋼鐵、化工、交通及建筑等工業領域。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影響涉及能源、金融、糧食安全、健康等多個領域。氣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并開展深度合作。面對人類共同的挑戰,為了控制全球變暖趨勢,全球各國積極采取行動,簽署了多項相關協議:國際化標準組織ISO發布的ISO14064標準將溫室氣體的排放劃分為三個范圍:范圍 1:直接排放。是指企業地理邊界內實實在在向大氣排放的溫室氣體。范圍 2:外購電力/熱力間接排放。這一范疇的排放量超出公司直接控制范圍。范圍 3:因企業生產經營所產生的所有其他排放,如原料供應鏈生產過程的排放、員工通勤等。1992年,
12、聯合國發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是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和談判的起點和基本框架1997年,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參加第三次會議制定了京都議定書,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2015年,近200個締約方共同通過了巴黎協定,對2020年后全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行動安排。這一協議的主要目標是將21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C之內,并尋求將氣溫升幅進一步控制在1.5C之內碳中和與碳達峰“碳中和”概念應運而生。這一概念強調碳排放與碳去除實現平衡,即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等途徑,抵消所產生的二氧化
13、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隨著“碳中和”而來的還有“碳達峰”。碳達峰代表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隨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拐點。然而,碳達峰并非攀高峰,而是在拉低峰位的基礎上達到合理排放峰值??梢哉f,“碳達峰”是最終實現碳中和過程中的階段性目標和任務。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要實現升溫不超過2C的目標,全球需在2070年前后達到碳中和;若要實現1.5C的目標,全球則需在2050年前后達到碳中和2。全球氣候變化10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
14、rved.PUBLIC各國的碳中和行動計劃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了本世紀后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愿景。許多國家將碳中和視為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搶占經濟發展先機的重要機遇。目前,已有137個國家承諾到205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3%。歐盟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潮流中一直是引領者,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綠色新政,囊括一攬子氣候行動倡議和立法,重點領域為清潔能源、可持續工業、建筑、從農場到餐桌、消除污染和可持續交通,計劃投資達1萬億歐元。2020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氣候法,以立法的形式確保達成到2050年實
15、現氣候中性的歐洲愿景,從法律層面為歐洲所有政策設定了目標和努力方向。美國于2021年2月重新加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拜登政府將氣候行動視為綠色轉型和創造就業的巨大機會,承諾美國將不遲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美國氣候政策重點為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綠色就業等。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莊嚴承諾,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中國的低碳轉型和長期低碳發展戰略,以及全球氣候治理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實現“雙碳”目標采取的措施將包括: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
16、費雙控制度等。應對碳中和各國目標和舉措各不一致國家目標承諾性質概述政策及法規中國2060年政策宣示 在2020年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在2030年之前達到排放峰值,2060實現碳中和 納入各地方行動計劃及十四五規劃2011年開始,八個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德國2050年法律規定 2019年12月第一部主要氣候法生效 德國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中和 通過一系列立法推動碳中和進程 德國適應氣候變化戰略、適應行動計劃、氣候保護規劃2050、聯邦氣候立法、可再生能源優先法、可再生能源法、國家氫能戰略、碳關稅相關的新稅收制度、碳邊境調節機制議案等等法國2050年法律規定 2019年6月27日
17、將凈零目標納入法律 2020年6月份提出,法國必須將減排速度提高三倍,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2015年8月,綠色增長能源轉型法 2020年4月21日國家低碳戰略、法國國家空氣污染物減排規劃綱要英國2050年法律規定 2008年通過了一項減排框架法 2019年6月27日通過了修正案 蘇格蘭議會正在制定一項法案,在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 2008年氣候變化法案 全國性碳交易立法美國-加州2045年行政命令 前州長杰里布朗在2018年9月簽署了碳中和令,并通過了一項法律,在2045年前實現電力100%可再生 先后退出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 2021年2月拜登就任總統后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承諾2050年實現
18、碳中和 在州層面,目前已有6個州通過立法設定了到2045年或2050年實現100%清潔能源的目標 考慮征收“碳邊境稅”或“邊境調節稅”日本2050年政策宣示 2019年6月在主辦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之前批準了一項氣候戰略,主要研究碳的捕獲、利用和儲存,以及作為清潔燃料來源的氫的開發 逐步淘汰煤炭的計劃尚未出臺 預計到2030年,煤炭仍將供應全國四分之一的電力 1997年關于促進新能源利用措施法 2002年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法實施令 2020年10月25日公布“綠色增長戰略”碳中和補助金制度11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
19、served.PUBLIC中國的碳排放現狀中國雙碳目標與低碳轉型中國是當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根據GlobalCarbon Project和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101.7億噸,占全球排放量27.9%3。對比之下,美國14.5%,歐盟28國9.0%,分別居于第二及第三位。然而,對比發達國家,我國的人均能源消費量相對較低,比德國低40%,比美國低67%4。這意味著我國能源消費未來增長空間不小。在推進國家低碳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在替換傳統的高排放化石能源的同時,還要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國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領域來自于高耗能行業,以發電、工業、
20、交通運輸和建筑等為主,占了總排放量83%。16%1%2%5%12%20%44%其他農業商業建筑民居建筑交通運輸工業發電0%10%20%30%40%50%中國碳達峰目標6中國的雙碳目標中國的雙碳目標不僅是對世界的承諾,也是中國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機遇。由于我國處于發展中階段,全國碳排放總量整體上來說依然在持續增長中。因此,與其他已在多年前就實現碳達峰的發達國家不同,我國需要在2030年先實現“碳達峰”,再進而于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在此過程中,我國將面臨著三重大挑戰 時間短、強度大和要求高。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參考2011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按45個細分行業對2000-2018年的
21、碳排放情況進行統計5。在2018年,CEADS數據顯示,電熱氣水業、黑色金屬的冶煉和壓延、非金屬礦產、運輸倉儲與郵電服務等屬于主要的高能耗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合計高達84.4%。從同比數據來看,這些行業的碳排放增速仍然較高。因此,能源與自然資源等行業的產業低碳化轉型將主導著我國實現凈零排放的重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緩沖時間短統籌碳減排和經濟發展要求高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水平高歐洲大致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現碳達峰,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有65-70年中國只有30年,達峰之后平臺期緩沖時間很短,就要快速下降中國單位GDP能源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歐盟的4倍多中國單位GDP碳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2、3倍多,是歐盟的6倍多很大程度要依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來降低能耗、碳排放水平歐美主要國家已完成工業化,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我國尚處于工業化階段,能源電力需求還將持續攀升,經濟發展與碳排放仍存在強耦合關系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對比2005)-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5%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12億千瓦中國碳排放領域分布20194中國的雙碳目標面臨著三大挑戰12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中國的雙碳行動方向第一階段(2020-2030)實現碳達峰,控制煤炭消費,大規模建設可再生
23、能源,引導消費者低碳消費行為和低碳生活方式轉型。第二階段(2030-2045)進入減排加速期,實現交通系統全面電氣化,完成農業零碳化改造,推進工業領域減碳行動。第三階段(2045-2060)深度脫碳,通過負排放技術和碳匯應用為必要的碳排放部門提供中和手段,從而兼顧經濟發展與減排行動,實現“凈零排放”目標??v觀當前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情況以及未來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在短短40年間有效的推進并實現“雙碳”目標挑戰巨大。預計我國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需要從四個主要方面著手,并且“雙碳”實現途徑將分為三個關鍵階段。中國實現“雙碳”的三個關鍵階段 電力領域:持續推動結構性調整,供應側-綠色發展/清潔能源,消費側-
24、電氣化和節能提效,電網側-新能源接入和安全運行 工業領域: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能效提升、循環經濟 建筑領域:整個生命周期內建筑脫碳,推廣新型建筑材料、裝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等 交通領域:電動汽車/電氣化鐵路;充電樁/換電站;汽車制造生產-可再生能源利用 2017年從電力行業開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三步走:基礎建設、模擬運行、深化完善)2021年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全國碳市場進入“第一個履約周期”未來預計交易排放量30-40億噸/年,現貨交易金額12-80億,期貨交易額600-5000億大力發展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碳捕獲技術:可分為點源CCUS技術、生物質能碳捕獲與封
25、存技術(BECCS)和直接空氣碳捕獲與封存技術(DACCS)碳利用技術:指利用二氧化碳來創造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 碳封存技術:指利用含水層封存二氧化碳以及強化采油技術 制定分層次的綠色金融政策,有針對性的支持零碳技術孵化和商業化模式拓展 金融機構增加綠色資產配置,強化環境風險管理,提升金融業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能力 發展綠色金融市場,創造新型碳金融產品,3月18日,國開行發行首單200億“碳中和”綠色金融債券 碳信用、碳風險管理等新型金融產品中國實現“雙碳”的四大抓手市場機制及政策法規保障重點領域能源轉型引導金融資源/碳金融體系推動科技技術發展13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
26、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第二章主要行業低碳轉型的思路與舉措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14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15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對公用事業行業的沖擊公用事業行業的低碳行動電力與公用事業行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行業。由于化石能源的占比較高,中國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41%7。因此,要實現碳達峰、
27、碳中和目標,能源行業是主戰場,電力行業是主力軍。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本質上為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厘清了后續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加快我國能源綠色轉型,促進我國能源體系實現“雙主導”“雙脫鉤”,即能源生產清潔主導、能源消費電能主導,能源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為實現“雙碳”目標,電力行業不僅要在能源生產側實現對化石能源的清潔替代,還要在能源消費側實現電能替代,承接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轉移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能源供給方面,當前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遠不能滿足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要求,清潔能源將持續高速發展,并將有力促進儲能裝置大規模應用,加快推動能源領域產業轉型升級。在能源消費方面,實現碳中和目
28、標意味著更多的電能將替代化石能源消費,全社會的電力需求將大大提升,據國內有關方面專家預測,2060年我國用電將超過20萬億度,電力系統規模還將成倍增長8。公用事業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電力行業碳減排任務艱巨。目前中國電力結構仍然以火力發電為主,2020年火力發電占比接近68%,而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占比雖然超過24%,但發電量占比約為9%。因此,既要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又要保證穩定的能源供應,電力行業的能源結構轉型任重道遠 電網安全運行壓力巨大。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而電網中的發電和負荷要時刻保持平衡,隨著煤電裝機在電力總裝機比重的下降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提高,對電網的平衡能力及
29、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突破性低碳技術支撐不足。對于電力行業,實現碳中和仍然還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煤電,必須要考慮這部分煤電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碳捕捉、封存或利用,但是CCUS無論在技術、成本和商業模式上,目前距離大規模商用仍有較大距離,并且碳封存也面臨著生態安全風險電力行業對碳排放核算與披露2013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中國電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和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具體規定了中國電力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方法。根據中國電力企業碳排放的情況,電力行業的碳排放核算主要關注范圍1和范圍2。發電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等于企業邊界內化石燃料燃燒排放、脫硫過程
30、的排放和凈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排放之和。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中,燃煤發電企業是重點和難點。由于我國普遍存在煤種摻燒的問題,針對燃煤的排放因子很難給出缺省值,因此要求企業實際測量入爐煤的碳含量。電網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包括輸配電損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設備修理與退役過程產生的排放兩部分。電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中,由于氣體的泄漏率低且監測難度大,六氟化硫的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泄漏,暫不考慮在計算內。16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全球氣候變化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概要
31、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等于各種化石燃料活動水平乘以相應的排放因子的加和脫硫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碳酸鹽的消耗量排放因子得出凈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用凈購入電量乘以該區域電網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得出范圍一化石燃料脫硫過程凈購入電力范圍二+輸配電線路上的電量損耗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該損耗由供電量和售電量計算得出,以兆瓦時為單位使用六氟化硫設備修理與退役過程產生的排放排放量=(REC+REP)xGWPx10-3REC,退役設備六氟化硫-退役設備六氟化硫(回收)REP,修理設備六氟化硫-修理設備六氟化硫(回收)GWP,六氟化硫的溫室企業潛能輸配電排放設備修理與退役過程范圍二+中國電網企業溫室氣體排
32、放核算方法概要17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公用事業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舉措對于能源尤其是電力行業而言,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打破了行業發展的“天花板”,碳中和意味著需要建立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電力系統,對于電力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歷時40年的重大發展機遇。在碳中和背景下,電力與公用事業行業迎來的機遇包括:清潔能源跨越式發展。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進一步推進我國能源結構從以煤炭發電為主向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的跨越式發展。據預測,未來每年平均需要新增2億kW左右可再生能源裝機,這是過去
33、10年平均新增裝機的4倍左右8 推動綜合能源服務。分布式/綜合能源可就近消納和雙向傳輸,實現多能互補和生產與消費一體化,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全面重構,提高終端用能效率,降低客戶用能成本,帶動社會整體能效提升 加速構建新一代智能電網。碳中和背景下,為了適應大規??稍偕茉吹南{,需要電網向智慧的能源互聯網轉型,也將推動我國電網企業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 碳交易市場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全國碳市場為企業全面改善經營管理、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電力企業抓住碳交易市場機會,建立完善的碳資產交易策略,將全面提升碳管理的業務水平 電力與公用事業行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包括發電和電網在內的各大
34、電力企業紛紛開始行動,從電源側、電網側和消費側等方面提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計劃領域主要內容清潔能源優化調整能源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特別是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稍偕茉幢壤奶岣?,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將提出更高要求,儲能和氫能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綜合能源加快向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戰略轉型,積極發展分布式智慧能源、多能互補、儲能、節能等綜合能源服務產業。以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等為重點,積極拓展用能診斷、能效提升、多能供應等綜合能源服務,助力提升全社會終端用能效率。電網升級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著力打造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平臺,通過發展抽水蓄能、儲能等,持續提升系統調節
35、能力,優化電網調度運行,支撐新能源發電、多元化儲能、新型負荷大規模友好接入。電能替代/終端節能推動電動汽車、港口岸電、純電動船、公路和鐵路電氣化發展。深挖工業生產窯爐、鍋爐替代潛力。推進電供冷熱,實現綠色建筑電能替代。加快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建設,推進清潔取暖“煤改電”。積極參與用能標準建設,推進電能替代技術發展和應用。碳資產管理電力行業被列為重點控排行業之一,也是首批列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行業,隨著其配額稀缺性的逐年增強,配額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因此,電力企業做好碳資產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既可以避免支付高額成本購買配額,同時又可以在碳排放交易市場中獲益。182021SAP SE or an SA
36、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19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沖擊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低碳行動在制定“后新冠疫情的經濟復蘇計劃”時,諸多國家重點考量如何重塑一個包容、綠色和可持續的經濟體,共同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推進低碳經濟轉型。主要的低碳經濟轉型將聚焦于“工業、建筑和交通”等領域。其中,和石油天然氣相關的直接與間接排放占比超過了23.7%,主要的排放來自于交通運輸的燃料燃燒,以及在石油天然氣生產
37、煉制過程中的逃逸排放等9。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的去看整個油氣價值鏈,從上游的油氣田勘探開發生產,到原油及天然氣的運輸,到煉油石化生產,到成品油及化工原料的運輸及銷售,每個環節都會涉及到不同程度的溫室氣體排放。最終成品油或者化工原料的使用及消耗,更是產生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環節。在上游油氣開發過程中,天然氣燃除是非常普遍的現象,2019年達到1500億立方米,相當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年度天然氣消耗總量,并且伴隨著產生超過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10。在未來十年實現零常規天然氣燃除已經是諸多國家和上游油氣公司的重點減排目標。石油煉化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固定排放來源,占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11。在“十四五”
38、期間,國內煉油和化工產能建設將迎來新高峰期,為了實現“雙碳”目標,煉化行業需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節能降耗,加速能源結構轉型。在油氣產業鏈低碳轉型過程中,受到最大沖擊的是交通運輸行業。在未來30年,交通運輸行業將發生重大轉變。隨著小型車輛轉向電氣化發展,到2050年,電動汽車總量預計將超過11億輛12。對于難以電氣化的交通運輸領域,例如海運、航運和長途運輸,生物能源則成為低碳能源的主要選擇。對石油天然氣行業而言,這一切所造成的影響是顛覆性的。正如殼牌公司所分析,在2020-2040年之間,全球原油需求量將達到歷史峰值。而隨之,原油價格將步入一個永久性低價周期,在殼牌公司內部稱之為“Lower
39、 Forever”13。能源低碳潔凈化轉型已成為國內石油天然氣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前提下,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推動行業低碳轉型,全力打造能源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競爭力。以三桶油為例,紛紛重點發展新能源業務,從業務發展戰略上逐步實現“油氣”和“新能源”并舉。上游天然氣燃除量1500億立方米,超4億噸二氧化碳等量(2019)主要排放源:天然氣燃燒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甲烷泄漏量達8000萬噸(2018)主要排放源:油氣井井噴測試井、邊緣井紅外熱像儀用于火炬燃燒檢測利用衛星、無人機等工具遙感甲烷泄漏利用井口/平臺傳感器、車載檢測平臺等測量現場的實際甲烷濃度通過L
40、DAR系統檢測和修補甲烷泄漏點以LNG(液化天然氣)或CNG(壓縮天然氣)的方式回收熄滅非應急狀態的火炬排放將二氧化碳注入現有油井中埋存海運碳排放量8.19億噸(2019)海運在國際貿易運輸中的占比高達85%主要排放源:船舶燃料二氧化碳 CO2安裝雙燃料LNG發動機和燃料系統研發新的可再生能源海運第三大固定溫室氣體排放源,占石油天然氣供應鏈40%排放量主要排放源:固定燃燒設施FCC裂化制氫裝置二氧化碳 CO2采用能效燃燒器和燃料替代采用吸收或變壓吸附(PSA)方法捕集二氧化碳煉油通過預測性排放監控系統(PEMS)地面交通運輸占了全球碳排放11.9%(2016)主要排放源:汽柴油排放二氧化碳 C
41、O2清潔低碳替代燃料電動化運輸主要排放源排放監控低碳減排20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石油天然行業對碳排放的核算與披露整個油氣價值鏈可以視作為一個溫室氣體價值鏈。石油天然氣企業的首要任務就是得能夠核算清楚整個價值鏈的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排放強度原油生產公斤/桶油當量kgCO2e/boe原油煉制公斤/桶油當量kgCO2e/boe油品消燃燒克/兆焦耳gCO2e/MJ天然氣生產公斤/桶油當量kgCO2e/boe天然氣燃燒克/兆焦耳gCO2e/MJ此外,對于石油天然氣行業而言,上、中、下游
42、的排放范圍和規模各有不同17。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分析,傳統石油天然氣產業鏈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重災區是中下游,而且還是范圍三的間接排放為主18。對于勘探開發業務,來自于油氣田生產相關的直接與間接排放占比超80%。主要排放活動包括了天然氣燃除、原油開采及運輸過程中的甲烷逸散等。石油天然氣氣候倡議組織(OGCI)已將甲烷排放作為三大重點減碳領域之一19對于下游業務,包括了煉油、成品油銷售等,主要碳排放來自于其上游與下游的間接排放,占比超60%。其中,又以汽車、卡車、摩托車等各種道路運輸燃燒汽油和柴油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為主,普遍上采用了碳排放系數,每公斤汽油燃燒以后產生2.9251公斤的二氧化碳2
43、0對于一體化石油天然氣業務,主要碳排放來自于其產業鏈的間接排放,占比超60%國際上,主流的碳排放核算法是基于IPIECA所發布的行業標準,分別為“石油天然氣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14與“石油天然氣行業碳排放范圍三的核算與報告指南”15。后者對于范圍三的排放核算提出詳細建議。國內以國家發展改革委所發布的行業標準為主,側重點在于范圍一和范圍二,主要標準包括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16與“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17。在披露企業碳排放強度時,企業普遍在生產環節采用“公斤二氧化碳等量/桶油當量”及在在消耗環節采用“克二氧化碳等量/兆焦
44、耳”。子業務板塊的碳排放占比下游上游一體化中游范圍一范圍二范圍三*TruCost,2018,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02040608010021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石油天然氣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舉措清楚掌握企業碳排放對無法減排的部分進行碳補償節能減排提升低碳業務占比實現“凈零排放”生產過程排放用電物流運輸員工差旅辦公建筑與工廠等等碳排放配額交易自然碳匯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碳捕集與封存范圍1范圍2可再生能源的供電綠色建筑與工廠范圍3綠色供應鏈綠色出行傾
45、向“碳中和”客戶剝離化石能源業務范圍1與2范圍3投資低碳燃料業務投資可再生能源業務溫室氣體減排與補償溫室氣體排放碳中和“碳中和”油氣企業如何經營“碳中和”戰略在制定“碳中和”戰略時,油氣企業往往采取了一個“零和”公式。在這個公式的一邊是企業在其價值鏈上的整體排放量,包括了之前所提及的范圍一、二和三。在這個公式的另一邊則是企業所采取的各種行動與舉措。在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與補償方面,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個主要步驟。首先,針對核心的傳統油氣業務進行節能減排。主要的手段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實現節能減排,并且利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第二類是為了解決能源類的間接排放,選擇可再生
46、能源供電第三類是優化其產業鏈的其他間接排放,主要舉措包括了打造綠色供應鏈、綠色商品等等。前者從尋源開始,選擇低排放量的物資及服務,并對油氣供應鏈整體物流運輸環節的碳排放進行優化,包括了原油、天然氣、油品及化工品等。后者對企業商品進行綠色環保溯源認證,推動企業改進及優化其產品和服務,并有力于樹立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品牌效益其次,對企業的資產組合進行優化調整,提升低碳業務的占比。特別是歐洲那幾家大型石油天然氣公司,已經紛紛開始調整資產組合,向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轉型。以BP為例,一方面,通過剝離部分高碳的油氣資產,計劃在十年內將它的油氣產量降低40%21。另一方面,重點發展其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質燃料業務2
47、2。在國內,中國石化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成1000座加氫站。從而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23。與此同時,中國海油也在積極擴大其海上風力發電業務規模24。最后對于無法減排的部分進行碳補償。這主要是指對碳排放配額進行交易,以及投資到自然碳匯項目。中國石油在馬鞍山打造總面積510畝地的碳中和林,通過栽植2萬多株喬木,來中和企業的碳排放25。通過上述的行動與舉措,全球的石油天然氣企業已開始規劃及實施其能源轉型戰略,做好更充分的準備,積極去應對“碳中和”所帶來的顛覆式沖擊。在可見的未來,“碳達峰”與“碳中和”將成為傳統油氣企業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的重要驅動力。222021SAP SE or an SAP
48、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23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中國工業碳排放貢獻總能源需求10%2050年全球年度排放占比塑料15%1/6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對化工行業的沖擊化工行業的低碳行動化工行業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之一,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能源工業用戶。在全球范圍內,它占總能源需求的10%26。對能源的高需求,再加上化石原材料的廣泛使用,使依賴化學品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排放源之一?;ば袠I占全球工業碳排放量的1/8,全球工業中95%的制成品依
49、賴化學品。2019年,中國化工生產部門產生碳排放量約5.88億噸,約占國內工業領域總排放的1/6,占全國碳排放比例為6%27?;瘜W工業的很大一部分依賴于原始化石原料作為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由化石燃料生產的。由塑料制成的產品通常不是為長期使用而設計的,而是被焚燒或回收;每燃燒一噸塑料,大約會排放2.7噸二氧化碳。2012年,僅這些新材料的全球生產就造成約4億噸溫室氣體排放。如果目前的產量繼續增長,到2050年,塑料(不包括其他化學品)將占全球年碳排放量的15%。塑料焚燒產生的排放量可能達到4.2 Gt28.化工產品中碳排放最多的五類產品是:甲醇、合成氨、乙烯、芳烴和丙
50、烯?;ば袠I迎來的機遇包括:行業壁壘有望提高,行業集中度會逐漸提高,從而改善行業的利潤 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利好有技術優勢的企業,以及擁有全產業鏈、可以獲得產品高附加值的企業 對于擁有碳排放技術優勢的企業可以在碳交易市場出售自己的碳排放權,獲得更多盈利 利好國際化布局的企業,更好地利用各地資源,合理分配各項生產項目,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 新能源領域將會獲巨大發展良機,這也將帶動相關上游材料的增長 在消費端,節能環保的綠色新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將獲得持續關注 擁有二氧化碳回收存儲利用先發技術的企業將獲成長良機化工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在碳減排的背景下,高排放子行業和企業的新增產能擴張受限 新
51、建產能技術水平面臨更高的要求。而一般中小企業由于受資本和規模限制,很難擁有較高的能耗控制水平 應對碳減排壓力,化工企業必須調整自身的主營業務或者進行減排工藝和設備調整,短期內會增加成本,減少營收和利潤 碳排放交易對化工高排放產品帶來的成本大致在127.75-233.45元/噸,占價格的比例高達5.07%-7.05%,將對盈利水平造成較大影響。將會導致落后產能盈利水平下降,而被迫被市場淘汰碳達峰和碳中和,對化工企業來說有挑戰也有機遇。24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化工行業對碳排放核算與披露20
52、13年,發改委組織編寫了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幫助化工生產企業準確核算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指南中,對于中國化工企業的碳排放核算和報告主要關注在范圍1和范圍2。中國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概要企業邊界內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排放燃料消耗量*含碳量*碳氧化率*CO2與C的分子量比4412企業邊界內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各種溫室氣體CO2當量排放原材料輸入碳量-產品輸出碳量-廢物輸出碳量企業回收且外供的CO2量回收體積*純度企業凈購入的電力和熱力消費引起的CO2排放消費量*排放因子中國碳排放最大的部分化工產品排放強度匯總29燃燒過程回收凈購入電力/熱力+-范圍一范圍二產品
53、路線過程排放非過程排放總排放過程排放占比tCO2/ttCO2/ttCO2/t合成氨煤頭4.221.836.0570%氣頭2.113.168%甲醇煤頭2.131.783.9155%氣頭0.670.921.5942%烯烴煤頭5.974.0610.0360%油頭1.730.942.6765%氣頭0.950.941.8950%乙二醇煤頭2.841.864.760%油頭0.971.312.2843%氣頭0.531.311.8429%25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應用中國化工行業碳排放核算方法到國內排放
54、占比最大的幾類化工產品,經過估算,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化工行業總的排放量占比并不是最高,但是主要的高排放化工產品的碳排放強度比較突出。中國的化工行業因為能源的結構性問題,煤在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比例比較高。煤化工因為自身碳氫組分的原因帶來比油氣路徑更高的排放。國內化工產品總體過程排放是比較高的,從主要的化工重排放產品來看,過程排放很多超過了50%。另外雖然國內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暫不要求核算范圍三的排放。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包括塑料、橡膠、化纖在內的很多化工產品的碳足跡和使用、廢棄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是非??捎^的。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舉措2021年1月15日,17家石油和化工企業、園區以及石化聯合會聯
55、合簽署并共同發布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宣言,宣言從6個方面提出倡議并作出承諾,對整個化工行業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方面主要內容能源清潔推進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大力發展低碳天然氣產業加速布局氫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實現從傳統油氣能源向潔凈綜合能源的融合發展能效提升大力提高能效:加強全過程節能管理,淘汰落后產能大幅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強度,全面提高綜合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耗總量產品綠色提升高端石化產品供給水平:積極開發優質耐用可循環的綠色石化產品開展生態產品設計,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碳減排碳處理利用加快部署二氧化
56、碳捕集驅油和封存項目、二氧化碳用作原料生產化工產品項目積極開發碳匯項目,發揮生態補償機制作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瞄準新一代清潔高效可循環生產工藝、節能減排及二氧化碳循環利用技術、化石能源清潔開發轉化與利用技術等增加科技創新投入,著力突破一批核心和關鍵技術、提高綠色低碳標準加大投資大幅增加綠色低碳投資強度:加快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碳資產管理,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主動參與和引領行業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倡導化工行業在碳減排方面目前應該馬上積極開展行動:統計企業碳排放底數,建檔立冊跟蹤和監測企業碳排放量,完善計量體系
57、加強新建項目能效評估和碳排放評估統一規劃企業、園區碳中和發展戰略,提供有時間節點的碳中和方案建立碳排放管理人員庫,并開展培訓26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27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對鋼鐵行業的沖擊鋼鐵行業的低碳行動正在編制的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確定在“30.60”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的目標初步定為:鋼鐵行業將在2025年前達峰,到2030年
58、前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將下降30%;并為其他行業達峰創造條件;到2035年鋼鐵碳排放量將有較大幅度下降,到2060年將完成最終目標31。要達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對鋼鐵行業來說面臨的主要沖擊包括:中國鋼鐵產量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但工藝落后,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53%,2020年則為57%行業集中度低。美國、日本、歐盟的CR4分別是65%、75%、73%,我國CR10僅為40%,行業集中度低不利于碳中和的管理和達標32我國鋼鐵生產以高爐為主,高爐鋼占90%,純電爐鋼占10%,高爐鋼1噸產生約2噸二氧化碳,純電爐鋼1噸排約600公斤二氧化碳,而我國廢鋼蓄積量比較有限,不利純電爐工藝推廣,產業布
59、局受限相對歐盟,中國鋼鐵企業在氫冶金等碳中和前沿技術研發方面處于起步階段,工業化應用處于空白,面臨歐盟為限制碳泄露而提出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長遠看會削弱中國鋼鐵企業全球競爭力鋼鐵行業碳中和面臨多種技術路線選擇,路線選擇不僅涉及鋼鐵工業本身,還與能源等其他行業碳中和技術路線和進度相關,有一定挑戰和風險碳中和技術往往是顛覆式創新,鋼鐵企業是重資產企業,技術和設備改造投資大,周期長,成本高90%高爐工藝10.5億噸中國鋼產量17%中國鋼鐵碳排放-5.0%0.0%5.0%10.0%15.0%0510152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60、中國鋼鐵產量(億噸)全球粗鋼產量(億噸)中國鋼鐵產量增幅2020年世界生產鋼鐵18.6億噸,未來鋼鐵需求仍將穩定增長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要。鋼鐵行業是能源密集型行業,能源占據了鋼鐵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降低能耗也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但不同的工藝路徑、鐵礦石和煤炭的質量和類型、產品組合、運營控制技術以及物料管理等都會影響能耗效率。目前鋼鐵生產主要采用高爐和電爐工藝。在高爐工藝中所消耗的能源占鋼鐵生產總能耗的9%,其中89%來自煤炭、7%來自電、3%來自天然氣,1%來自其它氣體。而電爐煉鋼采用廢鋼作為原料,省去了碳還原鐵的化學過程,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能耗占總能耗的6%,其中,11%來
61、自煤炭,50%來自電,38%來自天然氣,1%來自其它。目前全球鋼鐵產量75%采用高爐工藝,25%采用電爐工藝30。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10.5億噸,約占全世界總產量的56%,排放二氧化碳約19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的17%,在電力能源行業之后排第二位。我國的高爐工藝占90%,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而產出的鋼鐵除滿足國內需求之外還大量出口,導致我國承擔了大量污染成本,因此,通過工藝改進、技術創新等壓降鋼鐵行業的碳排放是我國達成“碳中和”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28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化石燃料燃燒
62、/萬噸生產過程/萬噸電、熱/萬噸固碳產品/萬噸合計/萬噸噸鋼二氧化碳排放/噸891.773.396.953.31008.62.013國際上鋼鐵公司多數采用ISO 14000系列標準來研究碳足跡,該標準兼容英國的PAS2050標準,是基于產品生命周期法來考慮的,其邊界定義更為完整,數據的統計內容更多,但數據采集難度隨之提高,噸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會比投入-產出法多,主要是包含了原燃料在開采、洗選、運輸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國內鋼鐵企業主要采用鋼鐵碳排放指南(試行)的方法,但考慮到鋼鐵產品出口的需求,未來也需逐步過渡到采用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方法進行排放統計。鋼鐵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及核算邊界33凈
63、購入電力和凈購入熱力隱含的排放凈消耗化石燃料燃燒生產的排放溶劑消耗產生的排放外購含碳原料消耗產生的排放焦化工序燒結球團工序煉鐵工序煉鋼工序軋鋼工序鋼材焦油粗苯焦炭無煙煤等石灰石白云石外購生鐵、鐵合金、直接還原鐵等鐵礦石固碳產品隱含的排放電極消耗產生的排放粗鋼鐵水燒結礦球團礦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洗精煤等根據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定義,鋼鐵企業碳排放包括了范圍1、2和3,其中范圍1是主要排放,也導致鋼鐵企業成為了碳排放的大戶。搞清楚碳排放重點,將有利于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達成碳中和。國內根據鋼鐵碳排放指南(試行)采用投入-產出法來計算碳排放,將鋼鐵生產分為4個方面:燃料燃燒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64、凈購入使用的電力與熱力產生的排放、固碳產品隱含的排放33。計算公式如下:Eco2=E燃燒+E過程+E電和熱 R固碳例:某鋼廠2014年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示例34:鋼鐵行業對碳排放核算與披露29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舉措鋼鐵工業要實現碳達峰、碳和中,一方面要加速推動鋼鐵行業改善生產流程、更新生產設備和使用低碳能源,迅速實現低碳轉型;另一方面要促使鋼鐵企業主動創新,摒棄高碳排放產品和業務,研發深度脫碳、零碳技術。同時,在低碳轉型的大潮中,優勝劣汰,鼓勵企業通過低碳創
65、新,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鋼鐵行業整體邁向高質量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壓減產量:(1)嚴禁新增鋼鐵產能,鞏固去產能的成效;(2)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行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3)進一步壓縮鋼鐵產能存量優化布局:對于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競爭力弱的城市鋼廠,就地壓減、退出或搬遷加強節能減排:全面普及燒結煙氣循環等技術應用,加快推廣熔融鋼渣余熱回收等技術鼓勵創新:加強對氫能冶煉、非高爐煉鐵以及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等技術的研發應用碳足跡和碳交易:構建生產全過程碳管控監測與評估集成創新體系,推進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推動綠色消費:以超大、特大和大城市新建公共建筑為重點,加快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優化和循環用
66、鋼:大力推廣綠色設計產品,為下游用戶提供綠色用鋼解決方案,促進優質、高強、長壽命、可循環的鋼鐵產品應用35國際能源署(IEA)設定的可持續發展場景中,2020-2050年鋼鐵行業減排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36:材料使用效率:提高鋼鐵材料的使用效率(鋼鐵終端產品在設計和使用方面的改進)可以在提供相同服務、實現同等效用的條件下減少全社會對鋼鐵用量的需求工藝改進:通過技術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盡可能降低指定工藝路線的噸鋼能耗電氣化:使用低碳能源,如天然氣完全或部分替代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以及短流程電爐煉鋼工藝替代長流程高爐-轉爐煉鋼工藝氫還原:用氫氣替代炭和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生物質能源:用生物質能源
67、替代化石燃料CCUS:在高爐-轉爐工藝和直接還原鐵工藝(DRI)中,使用CCUS技術,清除化石燃料產生的碳排放材料使用效率,40%工藝改進,21%電氣化,4%氫還原,8%生物質能源,6%改用其他燃料,5%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16%2020-2050年鋼鐵行業累計直接碳排放減排30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31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地方政府的低碳行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很
68、多省市“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工作。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方產業結構、資源稟賦不同,因此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也不同37。領先城市積極作為,加速實現低碳發展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超大和大型城市,其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產業發展實現高端化、服務化、低碳化。能源結構相對合理,能耗水平較低。這些城市已將提前達峰作為工作目標。北京“十三五”期間,北京萬元GDP能耗下降24%,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碳強度全國省級地區最低,以約8.2%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約29.2%的經濟增長,能源利用效率全國最優。北京冬奧會首先實現碳中和。城市副中心率先開展“近零碳”示范項目和園區建設。上海2020
69、年,上海節能減排工作在全國排名第二。上海已明確提出要在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比全國目標提前5年。在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發展戰略下,上海還需較大的能源消耗,提前實現碳達峰的任務還很艱巨。深圳深圳是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深圳提出藍天、低碳和經濟協同“三達”。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綠色建筑面積居全國首位。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0.137.862.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躍居全國城市首位。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1.9%。正持續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下一步,領先城市需要在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
70、,繼續深挖城市節能減排潛力。同時,發揮在金融、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完善碳排放指標交易的市場機制,推進低碳和環保技術研發,示范和引領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地區能耗強度降低進度目標預警等級能耗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預警等級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浙江河南甘肅四川安徽貴州山西黑龍江遼寧江西上海重慶北京天津湖南山東吉林海南湖北河北內蒙古注:1.西藏自治區數據暫缺2.紅色為一級預警,表示形勢十分嚴峻;橙色為二級預警,表示形勢比較嚴峻;綠色為三級預警,表示進展總體順利國家發改委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地方政府依能源和產業結構及資源稟賦不同,因地制宜展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3220
71、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經濟大省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省市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目標晴雨表中,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大省表現為紅色或橙色預警。這些省份還需大力優化能源結構、控制和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持續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活、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東廣東省提出“十四五”要更加注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經濟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全省碳排放達峰走在全國前列。深化低碳試點示范工作,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拓展碳排
72、放權交易,持續推進碳普惠試點工作。聚焦工業領域深入探索實施零碳示范項目,繼續推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工程建設。江蘇江蘇省要求建立碳減排監測統計考核體系,督促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或排放1.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企業開展碳排放報告,建立全省重點耗能企業碳排放情況數據庫。開展碳排放與環評管理的統籌融合試點。將碳評納入環評,嚴控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項目。開展“綠屋頂”、“綠車輪”研究。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園區示范建設。浙江浙江省率先出臺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力圖把握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搶先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制高點。計劃到2025年,初步構建全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
73、系,大幅提升全省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減污降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到2030年,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可再生能源、儲能、氫能、CCUS、生態碳匯等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把碳達峰碳中和數智平臺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資源大省面臨能耗“雙控”與發展轉型嚴峻挑戰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是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半p碳”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統籌推進“雙控”與“雙碳”協調發展,已成為中西部能源大省亟需破解的難題。山西山西省產業結構以能源重化工為主,第二產業比重偏大。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當前煤炭消費量占到全省一次能源消費
74、總量的80%以上。山西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雙碳”目標為牽引,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推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推動煤礦綠色智能開采,推動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抓好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建立電力現貨市場交易體系,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開展能源互聯網建設試點;探索用能權、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等。陜西陜西省煤炭產量位居全國第三。2020年陜西規上工業能耗9122.9萬噸標煤。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高能耗行業能源消費6955.6萬噸標煤,占比76.2%。2021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加快產業結構調
75、整,抓好重點行業減污降碳、節能降耗,加強散煤治理,嚴防“散亂污”企業反彈,嚴格項目節能審查、環評審批,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33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第三章“雙碳”背后的數字技術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34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可持續發展方案我們致力于開發先進的應用,幫助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異構監管環境中開展評估和計算,并采取正確的措施,這已經融入SAP的基因!為了推動企業的
76、可持續發展,需要將運營數據、體驗數據和財務數據及相關洞察融入業務流程。SAP能夠為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合適的工具,幫助他們在多個關鍵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包括碳排放強度跟蹤、分析和披露、可持續發展和績效報告、碳資產管理以及“綠色”尋源和采購等領域。邵思韜(Thomas Saueressig),SAP執行董事會成員氣候行動SAP將事務處理和分析處理功能嵌入SAP企業應用中,幫助SAP客戶了解并盡可能減少整個價值鏈中產品和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管理產品碳足跡降低環境、健康和安全風險管理環保效益監控航空差旅的影響減少碳排放量循環經濟SAP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了系統的轉型方法,幫助他們建立長期韌性
77、,創造業務和經濟發展機會,并提供環境和社會效益。管理生產者延伸責任推動回收行業的發展支持可持續且符合道德規范的采購簡化合規流程實現從廠家到消費者的可追溯性有社會責任感的價值鏈SAP將道德規范和環保實踐全面融入到最佳實踐中。在這一最佳實踐中,端到端供應鏈透明度至關重要。從原材料尋源到最后一公里物流、產品退貨和回收流程,可持續發展計劃必須實現全面覆蓋。安全運營全面了解商業倫理與合規性深化多元、公平和包容計劃的影響力采用對社會負責的雇用方式降低欺詐風險,保障業務連續性加強尋源和供應鏈協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全面管理和報告為了實現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SAP不僅采取了相應的財務措施,還
78、會評估我們的行動對社會、環境和宏觀經濟的影響,并在財務報告中新增了環保和社會效益考量維度。提升可持續發展績效35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碳足跡管理方案 Climate 21SAP已經啟動Climate 21產品計劃,將可持續性發展作為新的成功維度嵌入到業務分析和商業應用中,從而促使智慧企業能夠在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整個價值鏈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及統計商品的碳足跡工廠成本中心商品物料(原材料、輔料、包裝品等)活動類型碳成本采取低碳行動尋找低碳運輸模式或服務商對生產過程高碳排放
79、環節采取節能減排措施在尋源采購環節選擇低碳供應商與商品在營銷環節,經營低碳商品品牌在銷售環節,與具有低碳戰略的客戶進行交易借助SAP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Analytics應用,您可以整合企業數據,全面了解整個價值鏈中工廠、利潤中心或成本中心的產品碳排放量。原材料的碳排放能耗相關的碳排放直接碳排放商品運輸的碳排放1234商品CO2e范圍三范圍一和范圍二范圍一范圍三商品碳足跡核算與統計2020C21 Assess 評估:基礎C21 Act 行動:運營與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商業套件:網絡、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設計C21 Assemble 匯集:產品碳足跡分析2021
80、20222023“碳會計”與財務集成與生產運營及供應鏈集成與產品設計、工業4.0和商業網絡實現集成商品“碳足跡”分析分析 商品碳足跡披露評估 可持續發展參考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因素管理評估 商品碳足跡計算、GHG 庫存管理分析 可持續發展的財務分析(碳資產評估)行動 可持續發展的物資及服務采購評估 商品碳足跡模擬分析 流程分析與數據挖掘分析 對標行動 優化運輸的碳排放行動 優化生產運營中的排放與廢物處理行動 生產計劃與調度的能耗及排放優化行動 可持續發展的供應商管理分析 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行動 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流程及商品行動 基于可持續發展商品的新業務模式行動 可持續發展的業務網絡行動 可持續
81、發展的商品包裝行動 可持續發展的客戶服務行動 循環使用Climate 21 促進企業綠色低碳經營管理SAP商品碳足跡分析(PCFA)評估產品和服務在價值鏈上的碳足跡36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可持續發展報告與績效 支撐高可信、全自動、自適應、高透明度的企業ESG績效管理可持續發展披露管理方案 SAP可持續發展報告與績效當前,中國上市企業正面臨逐步趨于嚴格的ESG信息披露和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同時,ESG信息已逐漸成為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決策時重要參考依據之一,A股上市企業有必要為ESG信
82、息披露做更充足的準備。SAP可以為客戶提供“企業級”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和績效管理和分析,就像SAP為財務報告所做的那樣。通過改進的分析和見解,引導可持續發展績效,為企業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為ESG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企業級報告功能 實時集成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的實時綜合報告 增強的可視化、分析和用戶體驗 具備管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力 基于多個標準和需求的自動化報告:GRI/SASB/IIPR/TCFD 管理、投資者、客戶和利益相關者的透明度 數據質量和完整性首次匹配財務報告業務難點與挑戰 目前需要手動填充Excel和類似的數據,可能是不完整的,然后將數據傳遞給監管機構、認證或評級機構 難以提供可信的數據
83、,證明審計跟蹤 報告能力目前沒有標準化,不可信,數據質量很差 ESG信息披露無統一框架和詳細指標體系,企業ESG信息難以橫向比較當前新一代ESG披露年度一次評估ESG績效持續監控ESG績效,更適時的采取整改措施人工收集跨部門ESG數據自動采集跨部門ESG數據,提高數據完整和時效性無法監控ESG異常變化自動監控ESG異常變化,適時觸發警報按不同機構和組織手工出具相關披露報告按不同機構和組織自動出具相關披露報告環境GRI200基礎原則與報告程序GRI101一般揭露GRI102永續議題管理GRI103治理GRI300社會GRI40037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
84、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 EHS排放管理 實現溫室氣體實際排放的數據完整性碳排放管理方案 SAP EHS排放管理SAP EHS排放管理從法規要求中獲取需求數據結構,關聯至位置和設備,通過數據收集、問題監控與處理,識別偏差,修正和預防,從而降低環境不合規和處罰的風險,確保經營許可證的連續性。定義規定與標準監控數據處理異常收集數據計算排放根據法規/許可/內容管理政策組織和設置結構化的排放需求環保的極限值法規清單對設備和地理位置設置可用的排放需求使用版本來管理排放需求變更基于通知單的半自動的數據收集(測量值)可以設定日/月/年等時間周期關于化學屬性的取
85、樣使用標準的數學和累加等方法 的簡單計算自動,手工和測試計算執行的各種選擇可能數據源輸入的計算 數據收集,取樣的數據,其他計算數據,法規清單常量等監控和處理數據問題:缺失數據,不可讀數據,超出環保極限值,警告值等處理多重數據審批,失效,替換數據的選項甄別異常進行異常調查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創建和提交異常報告油田公司 A傳感器SCADADCS油田公司 B傳感器SCADADCS管道公司傳感器SCADADCS油田公司 C傳感器SCADADCS煉油公司 D傳感器SCADADCS煉油公司 E傳感器SCADADCS化工公司 F傳感器SCADADCS銷售公司 G傳感器SCADADCS銷售公司 H傳感器SCAD
86、ADCS上游事業部煉油事業部銷售事業部化工事業部排放管理許可證管理法規遵從性分析與優化集團級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平臺(一和二)38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 e-Mobility 管理充電基礎設施,提供電動車輛充電服務電動車輛充電服務 SAP e-Mobility交通領域的電氣化轉型將對出行模式帶來顛覆式沖擊。在不遠的未來,個人出行的私家車、公司的車隊、公共出行的公交車隊等將大規模從油轉電,推動低碳、綠色出行,為全球減排做出關鍵改革。在當前交通電氣化的趨勢下,整個生態中的利益相關者眾多。如
87、何為電動車輛提供及時高效的充電或者換電服務成為新的業務挑戰。對私家車車主而言,如何能夠在家里、辦公室或者其他公共場地隨時隨地為小型電動車輛快速充電尤為重要,并且還能夠享受一致的用戶體驗和一份統一的計費賬單。對公司車隊管理部門而言,在傳統車隊服務管理之外,可能需要承擔起公司范圍內的充電樁運營服務、電氣化車隊在外的充電服務管理、相關的充電資產與成本管理等新業務。對傳統油氣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能源的業務轉型場景,將加油、加氣站改造升級為綜合能源服務站。充電樁運營后臺辦公地點/家庭客服中心/問題管理充電樁資產服務管理成本/付款處理辦公地點/家庭車載系統問題支持服務設施/家庭/能源/IoT資產(
88、e)車隊會計(成本/資產)(e)車隊管理出行選擇/員工激勵充電樁運營商電動車輛充電服務運營商企業車隊服務部門充電場站業主電動車輛原廠SAP e-MobilitySAP 其他應用引流/優化/付款處理客戶問題管理智能充電優化會計(成本與資產)/報銷客戶忠誠度管理充電促銷活動充電場站管理(IoT)充電樁資產服務管理辦公地點/家庭/流動車載系統車主服務家庭/公共充電樁管理電池儲量管理(e)客戶體驗(e)客戶社區家庭集成(IoT)銷售模式(訂閱式)會計(成本與資產)SAP e-Mobility關鍵利益相關者和核心業務功能作為一個充電場站業主,如何提高充電樁的可用性及使用率是其核心訴求,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與
89、電動車輛車主建立新粘性,拉動其他非油商品及服務的消費,抵消逐漸萎縮的汽油車輛車主群體所帶來的沖擊。SAP e-Mobility面向電動出行生態圈諸多利益相關者,提供端到端的電動車輛充電服務解決方案,為打造綠色、低碳出行提供支撐。連接和管理充電基礎設施,適用于任何滿足OCPI/OCCP標準的硬件充電基礎設施接入滿足所有充電場景公司充電公共充電,包括漫游家庭充電服務報銷對所有充電場景的定價、計費和出賬等為車隊管理者和電動汽車終端用戶提供更透明化的充電費用管理39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氫
90、能業務解決方案 從制氫到氫能消費,打造端到端一體化智能化流程氫能供應鏈管理 SAP氫能業務解決方案橫向互聯氫能生態圈物流尋源采購生產研發銷售與服務氫能商業網絡綠色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氫能生產電解水、石化制氫、工業副產制氫氫處理氫儲存氫物流氫零售氫能消費工業、運輸、建筑綠色電廠|電解水|液態有機氫載體 LOHC|儲罐|管道|加注站一體化氫能數字平臺氫能行業黃頁協同工具技術信息招標與貿易平臺數字化供應鏈物流財務數字雙胞胎區塊鏈項目藍圖采購智能資產網絡需求與供應計劃統計與報表法務框架氫能價值鏈氫能技術層縱向互聯氫能物理層模擬與預測智慧氫能工程項目協同網絡氫能工程項目協同平臺,共享項目主數據與動態信
91、息氫能溯源認證對氫能商品進行溯源認證,支持基于區塊鏈的審計氫能供應鏈一體化規劃統籌規劃氫能供應與需求,形成供應鏈效益最大化氫能供應商協同網絡提高供應商協同效率,實現流程智能化與無紙化氫能貿易與風控實現氫能大宗商品交易,加強相應的風險管控氫能業務經營管理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氫能價值鏈經營管理能力氫能設備資產完整性全面提升氫能供應鏈資產可靠性及回報率在能源低碳轉型戰略中,氫能扮演了一個尤為重要的角色,所帶來的優勢包括了清潔可再生、高效能、制氫方式多樣化等。作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動能,氫能將改變出行與運輸的方式,為長途運輸或重型卡車提供可再生能源選項。其次,氫氣是主要化工原材料之一,在制氫環節實現低碳和
92、脫碳,將非常有利于綠色及可循環經濟的發展。SAP為了協助氫能企業快速打造高效可靠的氫能供應鏈,聯合了歐洲幾家領先氫能企業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相關的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此方案以數字核心SAP S/4HANA為底座,結合SAP石油天然氣行業解決方案,并利用SAP業務技術平臺為數字協同平臺。其中,SAP石油天然氣行業解決方案聚焦于液態與氣態的單位計算、不同狀態的氫能運輸調度以及氫能加注站的經營管理。此外,通過SAPGreenToken 去實現氫能溯源,隨著氫氣在供應鏈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轉移,通過區塊鏈分類賬記錄每次所有權的轉移,以不可篡改的方式,統計及跟蹤氫能的源頭,顯示“灰、藍、綠”氫的含量占
93、比。一體化氫能數字平臺氫能商業網絡40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在加速進行能源結構轉型,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2030年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25%,風電光伏裝機達12億千瓦以上,這意味著2021-2030年間,我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將達7.6億千瓦以上38。新能源迅猛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如下表。新能源面臨的挑戰和問題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新能源數字化建設和數字化平臺選擇時,要充分考慮以下基本原則。新能源數字化建設的基本原則考慮業務特點/需
94、求信息化要求/挑戰投資建設碳中和下高速發展建設周期短發展快批次多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群管理如何保證多項目投資科學、建設順利運行維護數量多、區域廣,現場運維成本高,技術支持難度大人員少、現場工作條件艱苦風機故障多,且越來越多設備出維保期遠程運維/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數據分析/故障診斷備品備件/供應鏈優化社會化共享維護模式簡單易用經營管理波動性+限風/限光平價上網、競爭加劇區域多能協同實現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撐全價值鏈業務精益化,降本增效加強能源數據管理,提高營銷管理能力由于新能源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圍繞新能源的數字化建設的成熟度也相對有較大提升空間。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缺乏統一的系統規劃,造
95、成數據平臺和系統較多,整合性差;系統之間存在壁壘,功能模塊和數據打通難度大;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治理任務艱巨;數據挖掘和深度利用不夠;采用傳統部署方式,難以滿足新能源快速、規?;l展需要;軟件開發商在各自擅長領域之外,無序擴展功能范圍,造成應用系統之間的功能和數據重疊,給新能源企業帶來不必要麻煩。全局 VS 局部要從新能源價值鏈的全生命周期視角考慮系統架構投資建設-運行維護-營銷,避免局部、割裂集成 VS 煙囪要以企業級信息平臺 作 為 數 字 化 核心,各專業/特定應用系統圍繞數字化核心,實現新能源全生命周期業務流程和數據的集成避免出現煙囪林立導致集成難度大、只強調局部功能而忽略企業級一體化
96、和整合性的問題數據基礎高度重視數據管理(包括主數據/數據治理等)避免出現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等問題也 要 避 免 先 上 應用、再標準化的做法持續創新基于成熟、可持續的技術產品,搭建新能源大數據和創新平臺,支持快速迭代的大數據分析和業務創新敏捷易用采用靈活的部署方式,支撐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減少IT總體擁有成本和系統運維壓力采用云和移動等技術,提高系統易用性和用戶體驗41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在構建風電數字化平臺時,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在合理劃分應用系統邊界的情況下,選擇相應的專業產品
97、,并保證業務流程和數據的橫向協同、縱向貫通?;诖?,以SAP一體化成熟產品做為數字化核心和底座,構建協同集成的應用架構(如下圖所示),既能保證不同類型應用系統的專業性,又能保證圍繞數字化核心系統的整合集成,避免大量孤島造成的問題。其中,以SAP S/4HANA為核心的Digital Core(數字化核心)實現新能源從投資、建設、運維的流程管理,SAP電力營銷解決方案IS-U和能源數據管理實現對新能源營銷交易的業務支持,SAP業務技術平臺(BTP,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實現敏捷快速的應用開發和業務創新,SAP資產智能網絡(AIN,Asset Intellige
98、nce Network)實現圍繞新能源設備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SAP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下圖是從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視角的新能源業務架構(以風電為例)。橫向上包括投資建設、運行維護和營銷交易三大價值環節,縱向上包括場站、區域、集團三級業務管理層次。根據定位不同,可以將覆蓋新能源生命周期業務的系統分為自動化系統、專業系統和通用/核心系統。42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 GreenToken 基于區塊鏈的原材料供應溯源認證綠色供應鏈溯源 SAP GreenTokenSAP GreenTok
99、en是一個不依賴批次的多商品跨原材料供應鏈追蹤平臺。企業、監管部門和企業的客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對商品的原材料進行跟蹤溯源。SAP GreenToken提供從源頭到最終客戶的端到端透明度全面記錄與原材料相關的事實如無童工、可持續認證、碳排放信用等區塊鏈監管鏈不可偽造、大范圍獲取信任幫助實現ESG關鍵績效指標,并做出負責任的原材料采購決策SAP GreenToken應用場景舉例從化學回收塑料到循環塑料從油籽到油產品從銅礦到銅陰極從氫氣到綠色能源垃圾收集聚集精煉生產混合化學(回收)工廠精煉/生產工廠在市場上物料衡算透明消費者使用后的回收塑料工業來源的回收塑料化工原料的原始塑料50%消費循環20%工
100、業循環30%原始原料再生產品回收聚合物首個聚集點標記塑料廢品一個或多個物料來源使用物料衡算任何來源的物料都可以持續在整個供應鏈中被追蹤GreenToken計算結果可用于物料衡算報告讀取標識就可以獲得來源和監管鏈的信息當物料被轉換時,產生相應比率的標識將生產和運輸消化計算在內不可篡改的托管鏈(區塊鏈)提高可循環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原始自然資源的投入,并提升可回收的使用,例如循環利用降低風險確保公司只從符合其可持續發展和道德政策的供應商進貨生態圈協同基于已標簽化的原材料轉移,形成行業標準品牌效益提升消費者信任,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實現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效率消除了大量的手工對賬,從而支持并促使認證符合
101、標準實現組織間問責制通過證實采購合規性,從而驗證對可持續發展的聲明43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雙碳監測指揮系統采用大數據、物聯網、碳排放計算模型等技術,結合國家政策與地方特點,構建覆蓋地區人口組成、能源生產結構、終端消費量、重點行業、規模及以上企業碳排放、用戶碳足跡、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綜合維度的智能監測指揮平臺。平臺充分發揮數據驅動優勢,構建“碳中和”遠景規劃分析模型,從能源側、企業側、用戶側、管理側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實現途徑,促進能源結構轉型,優化重點行業生產用能結構,加快去碳化進度,促
102、進碳中和的落地實施。碳排放計量系統以國家頒布的重點行業GB/T 32151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以及國際IPCC清單指南為核算標準,依托大連華信多年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積累的行業經驗,形成了行業碳排放因子庫和行業碳排放計量主題庫?;诖搜邪l了對企業碳排放現狀核算、碳資產管理、分析排放趨勢、研判峰值等功能;更好地支持企業向政府提供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與碳交易市場提供交易依據及決策;向社會發布CSR/ESG報告等應用。綠色園區管理系統從能源數據為入口,實現全園區的建筑能耗信息實時采集、能源消耗多維度多視角綜合計量,建立建筑用能指標體系,實現對建筑物電力系統智慧化運行與監
103、控、挖掘減排固態潛力,實現能源流、碳流、資金流三流聯動,建立綠色園區智慧生命體。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接入園區建筑能源相關系統、能源計量表具,實現園區建筑能耗數據的實時采集的基礎上,動態監控用能情況,多維度、多視角的統計分析用能情況;建立建筑用能的指標體系,動態監測能耗指標;挖掘節能潛力;評價節能效果;挖掘減排固碳潛力;作為“建筑能源大腦”為園區實現“雙碳”提供數據支撐、決策依據。大連華信(DHC)碳中和綜合管理平臺大連華信是SAP在“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領域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大連華信“碳中和”經營管理平臺是一個集碳排放計量、管理、交易一體的平臺,幫助政府提高在雙碳的監管與企業綠色低碳生產
104、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使政府雙碳政策更智慧、更準確,企業生產與運營更綠色、更高效。數據協同功能協同碳排放計量實施能源信息采集信息采集智慧建筑物聯網綠色園區管理國際排放清單國標行業標準核算標準省級清單地方政策排放因子庫行業排放因子庫行業碳排放計量主題庫碳計量碳監測分析預測展示能源計量建筑節能減排固碳減排固碳度量分析系統運行監測監控中心運行管理集團企業雙碳管理系統雙碳監測指揮系統碳排放動態數據庫監測與智能分析可視化指揮調度碳達峰碳中和動態模擬碳排放配額估算競價預測協議轉讓評估有償競買信息CSR/ESG報告企業側政府側市場側社會責任生態咨詢服務商硬件提供商生產協同提供商新能源技術提供商43雙碳
105、綜合解決方案流程模型數據模型業務服務APIsSAP BTP業務技術平臺數據庫與數據管理商務分析應用開發與集成智能技術44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第四章為什么選擇SAP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45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可持續發展理念截至2020年12月,SAP連續14年被評為“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軟件行業領導者40。我們致力于讓自身及客戶以可盈利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助
106、力企業邁向循環經濟,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诖四繕?,SAP將攜手所有相關方,著力實現零排放和零廢棄,努力創造更美好的世界。SAP的愿景是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我們希望通過推動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對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產生更積極正面的影響。SAP將可持續發展與自身的發展目標相結合,一方面以身作則,在自身業務運營中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另一方面SAP也通過提供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來幫助更多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暢39。雙重的責任使得我們從自身經驗中提煉造福行業與社會的能力,進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旅提供更多切實可行的建議。SAP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碳中和:SAP承諾到2023年底
107、,讓SAP全球所有運營的機構都實現碳中和目標環境控制:承諾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助力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C以內降低廢物產生:SAP將淘汰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可再生能源運用:目前SAP所有數據中心已100%采用可再生能源SAP愿景SAP的愿景: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產生正面影響推動者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應對挑戰和機遇,助力客戶可持續發展榜樣以身作則,堅持踐行可持續的業務實踐全面的控制和報告氣候行動循環經濟職場中人人平等健康、包容的高技能員工隊伍社會和包容性創業道德的商業行為SAP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有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
108、標的發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共同的全球框架46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為什么選擇SAPSAP是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件提供商,從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主數據管理、數據平臺、數據分析和體驗管理,SAP均為市場份額的領導者之一。從企業后臺到公司管理層、從工廠倉庫到商鋪店面、從電腦桌面到移動終端,SAP助力用戶和企業更加高效地協作,更加有效地獲取商業洞見,在通過解決方案和服務推動當今行業發展之時,也在不斷通過服務客戶來形成全面集成、多行業實踐、風險預測、成本與績效驅
109、動、專業支持等多方優勢價值,幫助他們解決未來的需求。在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推進中,SAP還將通過在全球范圍內提高碳排放管理的效率、透明度和問責機制,實現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大多數企業都在“財務目標”和“環境目標”的抉擇中陷入兩難境地。在以往的發展路徑中,財務壓倒環境的案例比比皆是,結局無一例外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SAP把可持續發展納入自身開展的業務,讓業碳一體化這一變革性的運營模式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讓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標準維度,在企業所有的管理流程中增加對碳的管理,從對碳足跡的監控開始,為政府、地區、企業提供碳中和的解決方案。從綠色供應鏈到碳資產管理,這一經營邏輯的革新,讓能源利用效
110、率得到提高,生產流程完成改造,運營效率出現變革,資源耗費得到降低,供應鏈管理的能力也得到優化。在推進綠色供應鏈的實踐中,SAP在全球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譬如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洞察和輔助決策能力,不僅能幫企業提高運營效益,還能提前預測,防患于未然;用無人機改變供應鏈,降低物流環節排放;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處理海量數據,減少耗材,大幅提升資源生產率等。目前,SAP在全球擁有超過45萬家客戶,85%的大型碳排放密集型企業都在使用SAP解決方案管理他們的流程,SAP將利用自身數字化創新技術優勢助力合作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幫助企業降低負面影響,向低碳經濟轉型。SAP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AP的可持續發展重要里
111、程碑47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與所有的業務流程相集成您部署的SAP解決方案并非一個獨立的課題,它和整個業務的每個部分都有關聯幫助企業更好利用人資管理、維修技術、質量管理、物料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能為企業設計跨行業解決方案,同時也具有行業特定能力全球及多個行業的參照案例SAP的卓越實踐涉及化工、石油天然氣、軋制品行業、采礦業、電力與公用事業行業、農業、醫藥等25個行業匯聚信息推動集成“大數據”分析和報告識別不良習慣、在事故發生前減少風險、預測分析等成本和績效的完全透明度發現和解決主要領域問
112、題,以減少運營成本適應未來的技術平臺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云、物聯網、移動-快速實施和投資回報安全信息和環境可以主動識別、分析并降低環境、健康和安全風險,確保員工和客戶在變革時期的安全具有全球驗證的成熟解決方案 20多年的開發和應用經驗應對潛在的國際法規風險、經得起國際市場驗證擁有具備多個不同市場和法規處理經驗的SAP人才SAP全球業務規模與解決方案全球客戶SAP的客戶創造了全球87%的貿易(46萬億美元)94%的全球500強企業是SAP客戶99%的全球100強企業都采納了SAP S/4HANA 選擇SAP解決方案,還將獲得更多48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
113、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SAP S/4HANA:市場領先的智能ERP,為所有行業提供智慧性能與卓越實踐,支持任何企業預置型架構或云部署數字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打造韌性、可持續發展供應鏈,通過工業4.0增強生產力,利用網絡協作提升連接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業務運營員工體驗管理解決方案:SAP SuccessFactors(HR云)支持43種語言版本;SAP Employee Central(員工中心)為101個國家進行本地化,擁有超過4,600家客戶;SAP HXM(員工體驗管理)套件服務超過7,500家客戶SAP客戶體驗解決方案:電商和數字
114、體驗平臺領域的領導者(包括電商云、客戶數據云、客戶互動解決方案、銷售云和服務員等)SAP智慧支出產品組合:SAP Ariba(采購云):約570萬家互聯企業;SAP Fieldglass(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2021年第二季度新加入100萬名雇員;Concur:超過7,200萬商旅人士使用SAP Business Network與所有類型的貿易伙伴合作:Ariba Network(年貿易額3.8萬億美元)、Logistics Business Network 及 Asset Intelligence Network(管理500萬個由物聯網賦能的設備資產)SAP行業云促進業務轉型:通過拓展SA
115、P S/4HANA、SAP業務線云解決方案和SAP BusinessNetwork,加以模塊化、云原生、互操作、并基于業務技術平臺(BTP)開展面向的行業下一步實踐關于SAPSAP提供面向25個行業和12條業務線的解決方案包,支持企業預置型、云和混合部署:SAP的策略是幫助每一家公司成就“智慧企業”。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SAP致力于幫助各行業、各領域、各種規模的企業實現卓越運營:全球77%的交易收入都與SAP系統有關。通過我們的機器學習、物聯網和先進的分析技術,SAP助力客戶成為智慧企業。我們為用戶和企業提供深入的商業洞見,促進協作,幫助其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SAP為企
116、業化繁為簡,讓客戶能用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運行軟件。利用端到端應用套件和服務,SAP支持全球25個行業的企業和公共機構客戶實現運營盈利并持續創新。通過構建包含客戶、合作伙伴、員工及意見領袖在內的全球網絡,SAP致力于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端到端解決方案49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1.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年版,bp,2021年7月,https:/ Warming of 1.5 C,IPCC,https:/www.ipcc.ch/sr15/3.CO2 emission by
117、 Country,Our World in Data,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co2-and-greenhouse-gas-emissions-country-profiles4.Chinas carbon neutral pledge:Setting the stage for another four decades of transformation,IHS Markit,2020年9月,https:/ emission,Our World in Data,https:/ourwor
118、ldindata.org/co2-emissions10.世界銀行發布數據稱全球天然氣燃除量躍升至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2020年7月,https:/ can expect more emissions from oil refineries in the near-term future,Phys Org,2021年8月,https:/phys.org/news/2021-08-emissions-oil-refineries-near-term-future.html12.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IRENA
119、,2020年4月,https:/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0/Apr/IRENA_GRO_Summary_2020.pdf?la=en&hash=1F18E445B56228AF8C4893CAEF147ED0163A0E4713.“Shell sees future of lower forever oil prices”,Market Watch,June 2017,https:/ industry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IPIECA,
120、https:/www.ipieca.org/resources/good-practice/petroleum-industry-guidelines-for-reporting-greenhouse-gas-emissions-2nd-edition/15.Estimating petroleum industry value chain(Scope 3)greenhouse gas emissions,IPIECA https:/www.ipieca.org/resources/good-practice/estimating-petroleum-industry-value-chain-
121、scope-3-greenhouse-gas-emissions-overview-of-methodologies/16.中國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國資委,https:/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2020年7月,https:/ Climate Initiative Reporting Framework,2020年10月,http:/ will slash oil production by 40%and pour billions into green energy,CNN,2020年8月,https:/ SE or an SAP
122、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22.BP announces major expansion in renewable energy,combining biofuels and biopower with Bunge in Brazil to create a world-class bioenergy company,BP,2019年7月https:/ 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國資委,http:/ Economics,“循環經濟氣候行動的強大力量”,2018年29.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30.Energy use in the st
123、eel industry,https:/www.worldsteel.org31.李新創:鋼鐵業或在2025年前碳達峰 2060年碳中和難度大()32.鋼鐵業提升集中度很必要-能源輿情-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33.中國鋼鐵生產企業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34.鋼鐵生產過程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與實踐 劉宏強,付建勛,劉思雨,謝 欣悅,楊 笑楹(上海 大學省部共 建高品質特殊鋼冶 金與制備 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72)35.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機遇和挑戰-北極星大氣網()36.Iron and Steel Technology Roadmap Analysis
124、-IEA37.政府公開文件及新聞整理38.“十四五”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瞻,前瞻經濟學人,2021年3月39.可持續發展,SAP的戰略途徑40.思愛普(SAP)連續14年獲評“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軟件行業領導者https:/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作者簡介黃志安ICA North China蔡文瑞ICA North China濮立新ICA North China王浩ICA North China吳潔ICA North China孫福杰ICA North China殷梓ICA North China王立
125、明ICA North China武通ICA North China徐勐ICA North China522021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 2021 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for any purpose without the express permission
126、 of 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may be changed without prior notice.Some software products marketed by SAP SE and its distributors contain proprietary software components of other software vendors.Nation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may vary.These materials are pr
127、ovided by SAP SE 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without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and SAP or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errors or omiss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materials.The only warranties for SAP or SAP affiliate company products and
128、services are those that are set forth in the express warranty statements accompanying such products and services,if any.Nothing herein should be construed as constituting an additional warranty.In particular,SAP SE or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have no obligation to pursue any course of business outli
129、ned in this document or any related presentation,or to develop or release any functionality mentioned therein.This document,or any related presentation,and SAP SEs or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strategy and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products,and/or platforms,directions,and functionality are all sub
130、ject to change and may be changed by SAP SE or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at any time for any reason without notice.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not a commitment,promise,or legal obligation to deliver any material,code,or functionality.All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are subject to various risks
131、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expectations.Readers are cautioned not to place undue reliance on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and they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in making purchasing decisions.SAP and other SAP products and services mentioned herein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logos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SAP SE(or an SAP affiliate company)in Germany and other countries.All other product and service names mentioned are the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companies.了解有關RISE with SAP的更多信息請致電:400-002-3266 關注SAP成長型企業社區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