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行業中國汽車制造出口報告之二: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中國汽車走向全球-230128(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行業中國汽車制造出口報告之二: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中國汽車走向全球-230128(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23.01.28 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中國汽車走向全球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中國汽車走向全球 中國汽車制造出口報告之二中國汽車制造出口報告之二 吳曉飛吳曉飛(分析師分析師)趙水平趙水平(分析師分析師)管正月管正月(分析師分析師)0755-23976003 021-38031657 021-38032026 證書編號 S0880517080003 S0880521040002 S0880521030003 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中國汽車制造將以兩種形式走向全球,一是國際巨頭以中國為制造基地出口到它們的中國汽車制造將以兩種形式走向全
2、球,一是國際巨頭以中國為制造基地出口到它們的優勢區域;二是中國本土品牌以出口或者當地建廠的方式在當地開拓市場。優勢區域;二是中國本土品牌以出口或者當地建廠的方式在當地開拓市場。摘要:摘要: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不同市場不同對待,中國汽車制造,中國汽車制造將以兩種方式將以兩種方式走向全球。走向全球。對于歐洲等市場預計以歐美品牌利用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制造優勢,在中國完成生產后出口到歐洲,除了部分新能源產品外,中國本土品牌直接出口歐美地區的難度仍然較大;而對于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區,中國品牌有望通過直接出口或者當地建廠的方式逐步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推薦兩個方向,一是國際車企以中國為制造中心出口海外,推薦標
3、的雙環傳動、愛柯迪、旭升集團、拓普集團、新泉股份、華域汽車等,受益標的三花智控、江淮汽車等;二是中國車企直接出口到東南亞、中東、東歐等地區,推薦標的整車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零部件伯特利、瑞鵠模具等。多重原因貢獻下,中國乘用車出口高速增長,中性預期下預計多重原因貢獻下,中國乘用車出口高速增長,中性預期下預計2025年中國制造海外銷量超過年中國制造海外銷量超過 700 萬輛。萬輛。2021/2022 年中國汽車出口201.5/311.1 萬輛,同比+101%/+54%,保持高速增長。從出口結構看,2021 年主要出口區域為亞洲、歐洲和南美洲;分車企看上汽集團和奇瑞汽車等貢獻了主要的出口銷
4、量;從產品結構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出口比例接近 2:1。中性預期下我們判斷 2025 年中國自主品牌海外銷量超過 600 萬輛,合資或者外資在中國制造出口超過 100 萬輛。歐洲市場以國際巨頭在中國制造后出口為主,部分地區通過高性價歐洲市場以國際巨頭在中國制造后出口為主,部分地區通過高性價比新能源車產品突破。比新能源車產品突破。歐洲市場汽車關稅整體較低,但歐洲市場尤其是西歐等汽車工業發達地區對汽車有很強的品牌認同度,對于中國品牌而言突破需要較長周期,更多通過特斯拉、大眾等品牌在中國完成制造后出口到歐洲;對于部分北歐、東歐等地區,中國品牌有望通過高性價比新能源車逐步滲透。美國目前對中國汽車征取高
5、額關稅,日韓對本土品牌認同度極高,這些區域對中國企業短期內較難突破。東南亞、中東、南美、南亞等地區會是中國核心的出海市場,通過出東南亞、中東、南美、南亞等地區會是中國核心的出海市場,通過出口或者當地建設產能的方式??诨蛘弋數亟ㄔO產能的方式。大洋洲、智利等南美地區、中東地區和部分東南亞等汽車關稅較低,沒有強勢本土品牌,有望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重點突破市場;部分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對于中國進口汽車關稅較高,中期維度在當地設廠的方式或是更加持續的獲取市場的方式。風險提示:全球貿易爭端加劇、本土保護主義加劇風險提示:全球貿易爭端加劇、本土保護主義加劇 評級:評級:增持增持 上次評級:增持 相關報告 運輸設備
6、及零部件制造業 特斯拉再次官降,保障訂單和需求高增長 2023.01.09 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 邊際修復開始,靜待超預期的因素出現 2023.01.08 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 乘用車總量預期不悲觀,結構性增長顯著 2023.01.02 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 特斯拉產業鏈的 2023:挑戰和機遇并存 2022.12.31 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 交易層面受沖擊,邊際修復值得期待 2022.12.25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7、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 of 35 目目 錄錄 1.中國汽車出口:高速增長,全面提升.6 1.1.總量:出口銷量高速增長,躍居世界前三.6 1.2.均價:燃油車低價為主,新能源車均價較高.7 1.3.結構:自主品牌拉動總量,特斯拉引領新能源.7 1.4.市場:出口仍以欠發達地區為主,歐洲增長亮眼.8 1.5.車企:領先車企出口規模大,積極布局海外工廠.10 1.6.驅動因素:供應優勢+內功提升.15 2.歐美日韓市場:整車出口,制造回流模式更具潛力.17 2.1.西歐:本地偏好,關稅較低.17 2.2.美國:市場開放,但對華關稅高昂.21 2.3.日、韓:本地偏好,關稅較低.22 2.4.海外品
8、牌制造回流勢頭明顯.23 3.拉美、東南亞、俄羅斯市場:本地設廠,中國品牌出海主戰場.26 3.1.拉丁美洲:格局未定,關稅分化.26 3.2.東南亞:日系主場,關稅較高.28 3.3.俄羅斯:國際巨頭退出,關稅高昂.30 4.自主品牌汽車海外空間測算:對標日系、韓系.32 5.投資建議.34 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34 ZVnUqVjXuXcZwOzRbRbP9PpNmMnPpMfQrRnMfQnOqRbRoOuMNZrMxOuOrRsR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of 35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21 年以來中國
9、汽車出口量增長迅速.6 圖 2:中國乘用車出口規模大,增速快.6 圖 3:2022 年 1-11 月中國乘用車累計出口超越韓國(單位:萬輛)6 圖 4:2022 年中國乘用車單月出口接近日本(單位:萬輛).6 圖 5:2022 年 1-9 月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銷量 Top20 以 10 萬元級別車型為主(單位:輛).7 圖 6:2020 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出口均價的提升主要依靠純電動出口均價提升和占比提升.7 圖 7:2022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整體均價相當于日本 2003 年水平.7 圖 8:自主品牌出口約占乘用車出口 70%.8 圖 9:特斯拉出口量占新能源乘用車出口 50%以上.8 圖 10
10、: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受特斯拉出口量影響較大.8 圖 11:自主品牌出口新能源滲透率遠低于國內新能源滲透率.8 圖 12: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國家中,發達國家數量增加(單位:萬輛).9 圖 13:中國汽車出口地區中,東南亞、西歐占比增加.9 圖 14:2022 年 1-10 月中系車海外銷量以南美、中東、歐洲為主.9 圖 15:2022 年 1-10 月中系新能源車海外銷量以西歐為主.9 圖 16:領先自主車企出口占銷量比例提升.11 圖 17:領先自主車企海外收入占比提升.11 圖 18:2022 年 1-10 月上汽集團海外市場廣泛分布全球.12 圖 19:2022 年 1-10 月上汽集團
11、最大海外市場國為英國、印度.12 圖 20:2022 年 1-10 月奇瑞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東歐為主.12 圖 21:2022 年 1-10 月奇瑞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巴西、智利.12 圖 22:2022 年 1-10 月吉利汽車海外市場以歐洲為主.13 圖 23:2022 年 1-10 月吉利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13 圖 24:2022 年 1-10 月長城汽車海外市場以中東/非洲、東歐為主.13 圖 25:2022 年 1-10 月長城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13 圖 26:2022 年 1-10 月長安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中東/非洲為主.14 圖 27:2022
12、 年 1-10 月長安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智利、沙特.14 圖 28:2022 年 1-10 月江淮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為主.14 圖 29:2022 年 1-10 月江淮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墨西哥、智利.14 圖 30:2021 年汽車出口量爆發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15 圖 31:中國因缺芯導致的減產相對較小.15 圖 32:自主品牌乘用車每百公里故障數已接近合資.16 圖 33:平均而言中國電動廠商能以更優惠的價格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16 圖 34:2021 年西歐 17 國汽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17 圖 35:2022 年 H1 西歐 17 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車
13、系市占率最高.17 圖 36:2022 年 H1 西歐 17 國汽車市場,本土車企市占率最高.17 圖 37:2022 年 H1 西歐 17 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車企市占率最高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of 35 .17 圖 38:2021 年德國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18 圖 39:2022 年 H1 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18 圖 40:2021 年法國汽車市場,法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18 圖 41:2022 年 H1 法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法系市占率最高.18 圖 42:202
14、1 年英國汽車市場,歐洲車系市占率較高(單位:萬輛).18 圖 43:2022 年 H1 英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歐洲車系市占率較高.18 圖 44:2021 年挪威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19 圖 45:2022 年 H1 挪威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19 圖 46:2021 年中國對西歐出口汽車約 30 萬輛,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14%(單位:萬輛).20 圖 47: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西歐 17 國合計注冊 13 萬輛,以上汽、吉利為主.20 圖 48:2021 年美國汽車市場,美系、日系銷量及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21 圖 49:2022 年
15、H1 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美系占絕對優勢.21 圖 50:2021 年日本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高達 94%(單位:萬輛).22 圖 51:2022 年 H1 日本汽車市場,豐田市占率最高.22 圖 52:2021 年韓國汽車市場,韓系市占率高達 78%(單位:萬輛).23 圖 53:2022 年 H1 韓國汽車市場,現代-起亞市占率最高.23 圖 54:2008-2020 德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單位:萬輛).23 圖 55:2011-2021 法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單位:萬輛).23 圖 56:2016-2021 年德國汽車進口比例提升 6pct.24 圖 57:2004-2021 英
16、國乘用車進口比例提升 9pct.24 圖 58:拉丁美洲 8 國汽車市場,各車系市占率不穩定.26 圖 59:2021 年拉丁美洲 8 國汽車市場,日系、美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26 圖 60:中、南美洲是中國汽車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單位:萬輛).27 圖 61: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拉美 6 國銷售汽車 24 萬輛,以上汽名爵、奇瑞為主.27 圖 62:2021 年東南亞 7 國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28 圖 63:2022 年 H1 東南亞 7 國汽車市場,豐田市占率最高.28 圖 64:中國汽車對東南亞出口增長較快(單位:萬輛).29 圖 65:
17、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東南亞 7 國銷售汽車 9 萬輛,以上汽名爵、上汽通用五菱為主.29 圖 66:2021 年俄羅斯輕型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30 圖 67:2022 年 H1 俄羅斯輕型車市場,雷諾-日產聯盟市占率最高 30 圖 68:中國汽車對俄出口增長較快(單位:萬輛).31 圖 69: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俄銷售輕型車 9 萬輛,以長城、奇瑞、吉利為主.31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of 35 表 1:過去中國汽車出口未形成穩固的大國根據地市場.10 表
18、2:2022 年前三季度共有 5 家企業累計出口超 10 萬輛.10 表 3: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海外工廠覆蓋不足,產能偏小.11 表 4:西歐、北歐國家汽車進口關稅普遍較低.19 表 5:2022 年西歐 13 國中國品牌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已形成規模.20 表 6:預計 2025 年西歐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136 萬輛(單位:萬輛).21 表 7:美國汽車關稅較低,但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22 表 8:大眾、特斯拉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出口到發達國家.24 表 9:墨西哥、巴西汽車關稅較高,智利對許多國家零關稅.26 表 10:奇瑞、長城在南美洲布局制造廠.27 表 11:預計 2025 年拉丁美洲中系車
19、市場空間為 90 萬輛(單位:萬輛).27 表 12:東盟國家汽車關稅較高,內部基本免除關稅,日本、韓國享有優惠稅率.28 表 13:東南亞地區是中國自主品牌海外制造廠布局最密集的區域.29 表 14:預計 2025 年東南亞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120 萬輛(單位:萬輛).29 表 15:俄烏戰爭后,俄羅斯外國車系大量退出.30 表 16:俄羅斯汽車關稅較高,且幾乎沒有優惠稅率.31 表 17:長城、吉利分別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布局制造廠.31 表 18:預計 2025 年俄羅斯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45 萬輛(單位:萬輛).32 表 19:預計 2025 年中國品牌汽車出海市場空間為 612 萬輛.
20、32 表 20: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34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of 35 1.中國汽車出口中國汽車出口:高速增長高速增長,全面提升,全面提升 1.1.總量總量:出口銷量高速增長,躍居世界前三:出口銷量高速增長,躍居世界前三 2021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增長迅速增長迅速。2015-2020年間中國汽車出口量約100 萬輛左右,2021/2022 年中國汽車出口 201.5/311.1 萬輛,同比+101%/+54%。其中,乘用車出口規模最大、增速最快,2021/2022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 161.4/2
21、52.9 萬輛,同比+112%/+57%。圖圖 1:2021 年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量增長迅速以來中國汽車出口量增長迅速 圖圖 2:中國乘用車出口規模大,增速快中國乘用車出口規模大,增速快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乘用車出口量躍居世界前三。乘用車出口量躍居世界前三。中國乘用車年出口量在 2021 年以前約為40-70 萬輛,與韓國(約 200-300 萬輛)、德國(約 300-400 萬輛)、日本(約 400-500 萬輛)的出口規模有較大差距。隨著中國乘用車出口量增長與日、德、韓三國出口量下降,2022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量躍居世界前三。圖圖 3:
22、2022年年 1-11月中國乘用車累計出口超越韓國月中國乘用車累計出口超越韓國(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4:2022年年中國乘用車單月出口接近日本(單位:中國乘用車單月出口接近日本(單位:萬輛)萬輛)數據來源:中汽協,KBA,JADA,KAM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中汽協,KBA,JADA,KAM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0%-20%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汽車出口量(萬輛)同比(右軸)0501001502002503003502015201620172
23、0182019202020212022乘用車出口量(萬輛)商用車出口量(萬輛)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中國乘用車出口量德國乘用車出口量日本乘用車出口量韓國乘用車出口量010203040506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中國乘用車出口量德國乘用車出口量日本乘用車出口量韓國乘用車出口量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24、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of 35 1.2.均價均價:燃油車低價為主,新能源車均價較高燃油車低價為主,新能源車均價較高 自主品牌出口均價較低,但有望通過新能源化實現均價提升。自主品牌出口均價較低,但有望通過新能源化實現均價提升。當前自主品牌出口數量較大的車型主要為 10 萬元級別。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2022 年燃油乘用車出口均價進步不大,保持在 8 萬元左右;純電動乘用車出口均價由不到 10 萬元提升到 18 萬元左右,帶動乘用車整體出口均價由 8 萬元提升至 13 萬元??傮w而言,2022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整體均價相當于日本 2000-2003 年的水平,但純電動乘
25、用車出口均價已經接近日本 2012-2018 年水平。圖圖 5:2022 年年 1-9 月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銷量月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銷量 Top20 以以 10 萬元級別車型為主萬元級別車型為主(單位:輛)(單位:輛)數據來源:搜狐汽車,中汽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其中僅名爵 ZS、名爵 HS、榮威 i5 等含新能源車型,其余出口均為燃油車型 圖圖 6:2020 年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出口均價的提升主以來,中國乘用車出口均價的提升主要依靠純電動出口均價提升和占比提升要依靠純電動出口均價提升和占比提升 圖圖 7:2022年年中國乘用車出口整體均價相當于日本中國乘用車出口整體均價相當于日本2003 年
26、水平年水平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JAD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3.結構:自主品牌拉動總量,特斯拉引領新能源結構:自主品牌拉動總量,特斯拉引領新能源 自主品牌拉動自主品牌拉動出口出口總量總量,特斯拉引領新能源特斯拉引領新能源出口。出口。2021年以來,自主品牌占出口總量往往達 70%以上,且增速快于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但在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246810121416182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
27、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乘用車出口均價(萬元)燃油乘用車出口均價(萬元)純電動乘用車出口均價(萬元)0.00.51.01.52.02.53.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中國 乘用車出口均價(萬美元)日本 乘用車出口均價(萬美元)中國 純電動乘用車出口均價(萬美元)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 of 35 新能源出口領域,特斯拉往往占新能源單月出口量 50%以上
28、。圖圖 8:自主品牌出口自主品牌出口約約占占乘用車出口乘用車出口 70%圖圖 9:特斯拉出口量占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特斯拉出口量占新能源乘用車出口 50%以上以上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太平洋汽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較高,但自主新能源出口落后于國內新能源化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較高,但自主新能源出口落后于國內新能源化進程。進程。2022 年出口新能源乘用車以純電動為主,新能源滲透率約為 27%,與國內新能源滲透率基本相當。排除特斯拉的出口量后,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遠低于國內新能源滲透率。圖圖 10: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受特斯拉出口量影:出
29、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受特斯拉出口量影響較大響較大 圖圖 11:自主品牌出口新能源滲透率遠低于國內新能自主品牌出口新能源滲透率遠低于國內新能源滲透率源滲透率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4.市場:出口仍以欠發達地區為主,歐洲增長亮眼市場:出口仍以欠發達地區為主,歐洲增長亮眼 出口市場結構優化,發達地區占比增加。出口市場結構優化,發達地區占比增加。過去中國汽車出口市場以亞非拉國家為主,而 2021 年以來,許多發達國家成為重要出口市場。比利時(歐盟國家經轉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等均已形成 10 萬輛以上的出口市場。051015202530合資與豪華
30、品牌乘用車出口(萬輛)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萬輛)024681012特斯拉出口量(萬輛)其他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出口(萬輛)0%5%10%15%20%25%30%35%40%45%國內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出口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0%5%10%15%20%25%30%35%40%出口乘用車(除特斯拉外)新能源滲透率國內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of 35 圖圖 12: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國家中,發達國家數量增加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國家中,發達國家數量增加(單位:萬輛)(單位:萬輛)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1
31、3:中國汽車出口地區中,東南亞、西歐占比增加中國汽車出口地區中,東南亞、西歐占比增加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排除特斯拉出口影響,自主品牌汽車市場結構亦有所改善。排除特斯拉出口影響,自主品牌汽車市場結構亦有所改善。2022年1-10月中系車海外銷量以南美、中東、歐洲為主,中系新能源車海外銷量以西歐為主。圖圖 14:2022 年年 1-10 月中系車海外銷量以南美、中月中系車海外銷量以南美、中東、歐洲為主東、歐洲為主 圖圖 15:2022 年年 1-10 月中系新能源車海外銷量以西月中系新能源車海外銷量以西歐為主歐為主 0%5%10%15%20%25%30%東南亞西歐南美洲西亞北美2
32、0182019202020212022H1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Marklines 數據庫僅包括 66 個主要國家和地區汽車銷量,國家間統計口徑不一致,且部分中小國家數據不完善,比例構成跟實際情況或存在一定偏差,圖 15 存在同樣情況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部分區域有望建立穩固的市場。部分區域有望建立穩固的市場。過去中國汽車出口未形成穩固的大國根據地市場,主要出口目的國往往銷量波動劇烈。2021 年以來,中國車企出口量在智利、澳
33、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取得突破,有望建立穩固的市場。表表 1:過去過去中國汽車出口未形成穩固的大國根據地市場中國汽車出口未形成穩固的大國根據地市場 排名排名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巴西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伊朗 伊朗 2 越南 敘利亞 阿爾及利亞 伊拉克 俄羅斯 阿爾及利亞 越南 3 敘利亞 越南 俄羅斯 俄羅斯 智利 俄羅斯 委內瑞拉 4 埃及 俄羅斯 智利 伊朗 伊朗 埃及 智利 5 伊拉克 智利 伊朗 智利 秘魯 哥倫比亞 埃及 排名排名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34、1-10 月)月)1 伊朗 伊朗 伊朗 孟加拉國 沙特阿拉伯 智利 墨西哥 2 印度 美國 墨西哥 墨西哥 孟加拉國 沙特阿拉伯 智利 3 越南 日本 孟加拉國 印度 埃及 俄羅斯 沙特阿拉伯 4 美國 德國 智利 智利 智利 比利時 比利時 5 埃及 孟加拉國 美國 沙特阿拉伯 印度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5.車企:領先車企出口規模大,積極布局海外工廠車企:領先車企出口規模大,積極布局海外工廠 自主自主品牌品牌車企已形成規?;嚦隹?。車企已形成規?;嚦隹?。2022 年 Q1-Q3 上汽集團、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均已實現 10 萬輛
35、以上的汽車出口規模。表表 2:2022 年前三季度共有年前三季度共有 5 家企業累計出口超家企業累計出口超 10 萬輛萬輛 排名排名 企業企業 1-9 月累計出口量月累計出口量(萬輛萬輛)同期累計出口量同期累計出口量(萬輛萬輛)比同期累計增長比同期累計增長 1 上汽集團 51.0 29.0 76%南美洲22%中東/非洲17%西歐15%東歐13%東南亞11%大洋洲9%北美洲7%南亞6%東亞0%西歐74%東南亞10%中東/非洲9%其他7%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of 35 2 奇瑞汽車 31.1 18.8 65%3 吉利汽車
36、 14.2 7.5 90%4 長安汽車 13.9 9.4 48%5 長城汽車 11.2 9.8 14%6 北汽集團 8.2 5.5 48%7 江淮汽車 8.0 5.7 41%8 東風集團 6.9 4.3 59%9 中國重汽 5.8 4.3 34%10 比亞迪 2.5 1.2 99%數據來源:搜狐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領先自主車企海外銷量領先自主車企海外銷量占比占比、收入占比提升。、收入占比提升。2022 年上汽、吉利、長城、江淮海外銷量占比已突破 10%;2021 年吉利、長城、江淮海外收入占比超 10%。圖圖 16:領先自主車企出口占銷量比例提升領先自主車企出口占銷量比例提升 圖圖 17:
37、領先自主車企海外收入領先自主車企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占比提升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海外工廠建設方興未艾。海外工廠建設方興未艾。目前僅有長城等少數廠商在海外擁有全工藝整車廠,其余車企以組裝廠為主。整體來看,中國自主車企海外工廠覆蓋不足,產能偏小。表表 3:中國自主品牌車企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海外工廠覆蓋不足,產能偏小海外工廠覆蓋不足,產能偏小 排名排名 工廠所在國家工廠所在國家 詳細信息詳細信息 上汽集團 泰國 上汽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2021 設計年產能為 4 萬輛。印度 上汽名爵印度工廠,2019 年 4 月底投產,2021 設計年產能為
38、5.6 萬輛。印尼 上汽通用五菱印度尼西亞工廠,2017 年建成投產,2021 設計年產能為 6 萬輛。KD 組裝廠 巴基斯坦等 長城汽車 俄羅斯 俄羅斯圖拉工廠 2019 年投產,第一階段產能 8 萬輛,是長城在海外首個擁有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的獨資整車制造工廠,也是中國汽車在海外首個全工藝獨資制造廠。泰國 泰國羅勇工廠 2021 年 6 月投產,為長城汽車第二家海外全工藝整車制造廠,初期年產能達 8 萬輛。0%5%10%15%20%2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0%5%10%15%20%25%30%201520162
39、0172018201920202021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of 35 KD 組裝廠 伊朗、保加利亞、馬來西亞、突尼斯、厄瓜多爾等。吉利汽車 馬來西亞(寶騰 KD 組裝廠)在寶騰丹絨馬林工廠廠區內投建,是包括焊接和總裝工藝在內的 CKD(全散件進口)新工廠。KD 組裝廠 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長安汽車 KD 組裝廠 巴基斯坦等 奇瑞汽車 十余個 巴西工廠于 2010 年 10 月正式簽約,2011 年 7 月破土動工,建設歷時三年。工廠總投資 4 億美元,擁有總裝、焊裝、涂裝
40、三大生產線,一期產能 5 萬輛。比亞迪 泰國 泰國工廠預計 2024 年開始運營,年產能約 15 萬輛。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太平洋汽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上汽集團(不含合資)、吉利汽車在歐洲市場逐步突破,其他車企以發展上汽集團(不含合資)、吉利汽車在歐洲市場逐步突破,其他車企以發展中地區為主。中地區為主。借助名爵在歐洲的品牌優勢,上汽集團實現在西歐和大洋洲等發達地區的市場突破,而奇瑞、長城、長安等車企海外市場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圖圖 18:2022 年年 1-10 月上汽集團海外市場廣泛分布月上汽集團海外市場廣泛分布全球全球 圖圖 19:2022 年年 1-10 月上汽集團最大海外市
41、場國為月上汽集團最大海外市場國為英國、印度英國、印度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Marklines 數據庫僅包括 66 個主要國家和地區汽車銷量,國家間統計口徑不一致,且部分中小國家數據不完善,比例構成跟實際情況或存在一定偏差,圖 19-圖 29 存在同樣情況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0:2022年年 1-10月奇瑞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月奇瑞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東歐為主東歐為主 圖圖 21:2022 年年 1-10 月奇瑞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月奇瑞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巴西、智利俄羅斯、巴西、智利 西歐大洋洲南亞北美洲東南亞中
42、東/非洲南美洲東歐東亞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泰國智利沙特阿拉伯埃及其他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2:2022 年年 1-10 月吉利汽車海外市場以歐洲為月吉利汽車海外市場以歐洲為主主 圖圖 23:2022 年年 1-10 月吉利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月吉利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俄羅斯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4:2022年年
43、1-10月長城汽車海外市場以中東月長城汽車海外市場以中東/非非洲、東歐為主洲、東歐為主 圖圖 25:2022 年年 1-10 月長城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月長城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俄羅斯俄羅斯 南美洲東歐中東/非洲其他俄羅斯巴西智利埃及南非其他西歐東歐中東/非洲東南亞其他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菲律賓以色列荷蘭意大利其他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6:2022年年 1-10月長安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月長安汽車海外市場
44、以南美洲、中東中東/非洲為主非洲為主 圖圖 27:2022 年年 1-10 月長安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月長安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智利、沙特智利、沙特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28:2022 年年 1-10 月江淮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月江淮汽車海外市場以南美洲為主為主 圖圖 29:2022 年年 1-10 月江淮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月江淮汽車最大海外市場國為墨西哥、智利墨西哥、智利 中東/非洲東歐大洋洲南美洲其他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智利泰國沙特阿拉伯其他南美洲中東/非洲東歐北美洲其他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墨西哥其他 行業專
45、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6.驅動因素:供應優勢驅動因素:供應優勢+內功提升內功提升 中國汽車出口中國汽車出口幾起幾落,艱難破局幾起幾落,艱難破局。2000-2011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迅速增長,于 2012 年突破 100 萬輛,市場覆蓋全球,出口量占汽車產量比例最高達 8%,但此時出口汽車主打低價優勢,產品質量不足、售后服務缺失。2012-2016 年,口碑不佳疊加出口市場經濟衰退,汽車出口陷入瓶頸。2017-20
46、20 年,中國領先汽車企業產品競爭力提升、海外布局逐漸完善,出口逐漸回暖。2021 年以來,疫情導致海外市場供給不足,自主品牌汽車品質提升,內外兩方面因素激發中國汽車出口量暴漲。圖圖 30:2021 年汽車出口量爆發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年汽車出口量爆發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 數據來源:中汽協,太平洋汽車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外部因素看,中國因缺芯導致的減產相對較小外部因素看,中國因缺芯導致的減產相對較小。據 AFS 測算,2021 年北美、歐洲因缺芯導致汽車減產 300 萬輛以上,而中國減產 200 萬輛左右,且在 2022 年迅速收窄。圖圖 31:中國因缺芯導致的減產相對較小中國因缺芯導致的減產相
47、對較小 南美洲北美洲東歐其他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哈薩克斯坦其他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 of 35 數據來源:AF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內部因素看,內部因素看,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品質已有較大進步。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品質已有較大進步。據JD Power,自主品牌乘用車每百公里故障數已接近合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水平往往領先于海外廠商。圖圖 32:自主品牌乘用車每百公里故障數已接近合資:自主品牌乘用車每百公里故障數已接近合資 圖圖 33:平均而言中國電動廠商能以更優惠的價格提平均而言中國電動廠商能以更優
48、惠的價格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供更長的續航里程 數據來源:JD Power,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麥肯錫,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北美洲歐洲中國亞洲其他地區南美洲中東/非洲2021年預計減產量(萬輛)2022年預計減產量(萬輛)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自主合資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 of 35 2.歐美歐美
49、日韓市場:日韓市場:整車出口整車出口,制造回流模式更具潛力,制造回流模式更具潛力 2.1.西歐:本地偏好,關稅較低西歐:本地偏好,關稅較低 西歐西歐汽車市場汽車市場表現出深度的本地偏好。表現出深度的本地偏好。西歐 17 國汽車基本以德、法系為主。2021 年德系車銷售 446 萬輛,占比 36%;法系車銷售 326 萬輛,占比 26%;日系、韓系占比不高,日系銷售 142 萬輛,占比 11%,韓系銷售 87 萬輛,占比 7%。西歐新能源汽車市場較為保守西歐新能源汽車市場較為保守。2022H1 歐洲本土車企新能源汽車以油改電產品為主,但是獲得了絕大多數份額(德系 38%,法系 18%),以特斯拉
50、為代表的的美系(13%)在歐洲優勢并不突出。韓系(11%)、中系(5%)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已取得突破。圖圖 34:2021 年西歐年西歐 17 國汽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國汽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率最高(單位:萬輛)圖圖 35:2022 年年 H1 西歐西歐 17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最高車系市占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36:2022 年年 H1 西歐西歐 17 國汽車市場,本土車企國汽車市場,本土車企市占率最高市占率最高 圖圖 37:2022 年年 H1 西歐西
51、歐 17 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車企市占率最高土車企市占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德國汽車市場以德系車為主,法系車次之。德國汽車市場以德系車為主,法系車次之。2021年銷售德系車161萬輛,占比 55%;銷售法系車 47 萬輛,占比 16%。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同樣強勢,2022H1 占比 51%,而特斯拉市占率僅 6%。德系,446,36%法系,326,26%日系,142,11%其他歐系,121,10%美系,109,9%韓系,87,7%其他,13,1%德系38%法系18%美系13%韓系11%其他歐
52、系11%中系5%日系4%其他0%大眾集團22%Stellantis22%雷諾-日產聯盟12%現代-起亞汽車集團8%寶馬集團7%福特集團6%豐田集團6%梅賽德斯-奔馳集團6%其他11%大眾集團19%Stellantis16%現代-起亞汽車集團12%寶馬集團11%梅賽德斯-奔馳集團9%Tesla8%雷諾-日產聯盟7%吉利控股集團(Geely)7%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3%其他8%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 of 35 圖圖 38:2021 年德國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年德國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單(單位:萬輛)位:萬輛
53、)圖圖 39:2022 年年 H1 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法國汽車市場以法系車為主,德系車法國汽車市場以法系車為主,德系車次之次之。2021年銷售法系車118萬輛,占比 55%;銷售德系車 40 萬輛,占比 19%。新能源汽車市場法系仍然強勢,2022H1 占比 45%,特斯拉市占率僅 7%。圖圖 40:2021 年法國汽車市場,法系市占率最高年法國汽車市場,法系市占率最高(單(單位:萬輛)位:萬輛)圖圖 41:2022 年年 H1 法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54、,法系市占法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法系市占率最高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缺缺乏本土強勢車企的西歐國家市占率相對分布均勻,但仍然以歐洲品牌乏本土強勢車企的西歐國家市占率相對分布均勻,但仍然以歐洲品牌為主。為主。2021 年英國銷售德系車 72 萬輛,占比 36%;法系車 34 萬輛,占比 17%;日系車 30 萬輛,占比 15%。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進一步分散,2022H1市占率最大的德系占比為 34%,但美系(16%)、韓系(12%)、中系(9%)已取得突破。圖圖 42:2021年英國汽車市場,歐洲車系市占率較高年英國汽
55、車市場,歐洲車系市占率較高(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43:2022 年年 H1 英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歐洲車系英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歐洲車系市占率較高市占率較高 德系,161,55%法系,47,16%日系,23,8%美系,22,8%其他歐系,19,6%韓系,17,6%其他,3,1%德系51%法系14%美系11%韓系10%其他歐系8%日系4%中系2%其他0%法系,118,55%德系,40,19%日系,19,9%其他歐系,15,7%美系,12,5%韓系,9,4%其他,2,1%法系45%德系21%美系10%韓系9%其他歐系9%中系4%日系2%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56、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挪威 2021 年銷售德系車 7 萬輛,占比 34%,日系車 4 萬輛,占比 19%。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重構,德系(38%)保持優勢,美系(18%),韓系(12%),中系(8%)市占率相比全市場有較大提升。圖圖 44:2021 年挪威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年挪威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單(單位:萬輛)位:萬輛)圖圖 45:2022 年年 H1 挪威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挪威新能源汽車市場,德系市占率最高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
57、,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關稅較低,利于整車進口。關稅較低,利于整車進口。歐盟國家對華進口稅率普遍為 10%,韓國、日本由于與歐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享有更低的稅率(韓國 0%、日本5%)。挪威未加入歐盟,但關稅極低,本國基本沒有汽車工業,對大部分國家汽車進口不征收關稅。表表 4 4:西歐、北歐國家汽車進口關稅普遍較低西歐、北歐國家汽車進口關稅普遍較低 原產國原產國 目的國目的國 關稅詳情關稅詳情 備注備注 歐盟國家 歐盟國家 關稅 0%+增值稅 歐盟國家內部貿易免關稅 土耳其 德國 關稅 0%+增值稅 歐盟-土耳其自由貿易協定 韓國 德國 關稅 0%
58、+增值稅 歐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 德國 關稅 5%+增值稅 歐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 塞爾維亞 德國 關稅 10%+增值稅 歐洲非歐盟國家 美國 德國 關稅 10%+增值稅 泰國 德國 關稅 10%+增值稅 德系,72,36%法系,34,17%日系,30,15%美系,28,14%其他歐系,17,8%韓系,16,8%其他,4,2%德系34%美系16%法系13%其他歐系12%韓系12%中系9%日系4%其他0%德系,7,34%日系,4,19%美系,3,16%其他歐系,2,10%法系,2,10%韓系,1,7%其他,1,4%德系38%美系18%韓系12%其他歐系11%中系8%日系7%法系6%其他0%
59、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 of 35 中國 德國 關稅 10%+增值稅 韓國 法國 關稅 0%+增值稅 歐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 法國 關稅 5%+增值稅 歐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 塞爾維亞 法國 關稅 10%+增值稅 歐洲非歐盟國家 韓國 挪威 關稅 0%+其他稅費 日本 挪威 關稅 0%+其他稅費 中國 挪威 關稅 0%+其他稅費 美國 挪威 關稅 0%+其他稅費 德國 挪威 關稅 0%+其他稅費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關稅條目為排量 1.0L-1.5L 小轎車,數據截至 2022 年 10 月 中
60、國車企中國車企對西歐出口已經形成規模。對西歐出口已經形成規模。在長期保持低位后,2020年以來中國汽車對西歐出口增長迅速。2021 年中國對西歐出口汽車約 30 萬輛,已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 14%,車企以特斯拉為主。自主品牌同樣增長迅速,2022 年 1-11 月自主品牌汽車在西歐 17 國合計注冊 13 萬輛,以上汽名爵、吉利領克為主。圖圖 46:2021 年中國對西歐出口汽車約年中國對西歐出口汽車約 30 萬輛,占萬輛,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中國汽車出口總量 14%(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47:2022 年年 1-11 月月中國品牌中國品牌汽車在西歐汽車在西歐 17國合國合計注冊計注
61、冊 13 萬輛,以上汽、吉利為主萬輛,以上汽、吉利為主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5:2022 年西歐年西歐 13 國中國品牌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已形成規模國中國品牌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已形成規模 序號序號 品牌品牌 2022 年注冊量年注冊量(輛輛)車型車型 1 名爵 39576 名爵 ZS、MG5、MARVEL R、MG4 ELECTRIC 2 比亞迪 4239 TANG(唐)、ETP3、HAN(漢)、ATTO 3 3 上汽大通MAXUS 3077 EUNIQ6、E-DELIVER、LDVT90 EV、EUNIQ、E DELIVER
62、9、V90 4 紅旗 2009 E-HS9 5 蔚來 1223 ES8、ET7 6 小鵬 715 G3I、P7 7 愛馳 626 U5 8 東風小康 229 賽力斯 3、EC35 0%2%4%6%8%10%12%14%16%05101520253035對西歐出口量(萬輛)對西歐出口量占出口總量比(右軸)上汽名爵+大通,10.4,78%吉利汽車,2.1,16%其他,0.8,6%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 of 35 9 歐拉 174 FUNKY CAT(好貓)10 江淮 122 ES4 數據來源:EU-EVS,蓋世汽車,國泰君
63、安證券研究 注:包括西歐 13 國數據,不含法國 預計預計 2025 年年西歐西歐中系車中系車市場規模為市場規模為 136 萬輛萬輛。在德、法、意三國,由于本土品牌強勢,中系車預計更多依靠高性價比新能源車發力;在缺乏強勢本土品牌的歐洲國家,中系車市占率有望達到較高水平,接近日系、韓系市占率。表表 6:預計預計 2025 年西歐中系車市場空間為年西歐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136 萬輛(單位:萬輛)萬輛(單位:萬輛)西歐合計西歐合計 德、法、意德、法、意 西歐其他國家西歐其他國家 2025 市場容量(萬輛)市場容量(萬輛)1600 800 800 2021 日系銷量(萬輛)日系銷量(萬輛)142 62
64、 81 2021 日系市占率日系市占率 11%9%14%2021 韓系銷量(萬輛)韓系銷量(萬輛)87 35 52 2021 韓系市占率韓系市占率 7%5%9%2021 中系市占率中系市占率 1%1%1%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占率市占率 樂觀樂觀 12%9%14%中性中性 9%5%12%保守保守 5%4%6%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場空間(萬輛)市場空間(萬輛)樂觀樂觀 184 72 112 中性中性 136 40 96 保守保守 80 32 48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注:中系車市占率主要是參考對標日韓車系在該地區的市占率,同時綜合考慮該地區
65、的發展水平做出相應調整。2.2.美國:市場開放,但對華關稅高昂美國:市場開放,但對華關稅高昂 美國汽車市場較為多樣化美國汽車市場較為多樣化,美系、日系市占率較高,美系、日系市占率較高。2021年美系車銷售647 萬輛,占比 42%;日系車銷售 582 萬輛,占比 37%;韓系車銷售 149萬輛,占比 10%。美國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品牌搶占先機本土品牌搶占先機,韓系堅挺,韓系堅挺,日系滑落,日系滑落。新能源方面,2022H1 美系(72%)市占率占絕對優勢,韓系(9%)次之。圖圖 48:2021 年美國汽車市場,美系、日系銷量及市年美國汽車市場,美系、日系銷量及市占率最高占率最
66、高(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49:2022 年年 H1 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美系占絕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美系占絕對優勢對優勢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對中國品牌而言對中國品牌而言,美國市場短期內前景有限。,美國市場短期內前景有限。美國市場是日系、韓系車全球化最重要的突破口,但由于美國汽車法規苛刻等原因,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對美出口長期處于空白,對美出口以上汽通用等合資企業為主。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系車對美出
67、口短期內難有起色。表表 7 7:美國美國汽車汽車關稅較低,關稅較低,但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但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 原產國原產國 目的國目的國 關稅詳情關稅詳情 備注備注 韓國 美國 關稅 0%+其他費用 韓美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印度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泰國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德國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墨西哥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加拿大 美國 關稅 2.5%+其他費用 中國 美國 關稅 2.5%+附加稅 25%+其他費用 中美貿易戰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關稅條目為排量 1.0L-1.5L 小轎車,
68、數據截至 2022 年 10 月 2.3.日、韓:本地偏好,關稅較低日、韓:本地偏好,關稅較低 日日、韓汽車市場韓汽車市場關稅較低關稅較低,但但本國車企占據絕對優勢本國車企占據絕對優勢,中系車空間不大,中系車空間不大。日本 2021 年銷售日系車 419 萬輛,占比達 94%。豐田集團(46%),本田(14%)、鈴木(14%)市占率位列前三。圖圖 50:2021年日本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高達年日本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高達 94%(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51:2022 年年 H1 日本汽車市場,豐田市占率最高日本汽車市場,豐田市占率最高 美系,647,42%日系,582,37%韓系,1
69、49,10%德系,149,9%其他,29,2%美系72%韓系9%德系7%日系6%其他歐系6%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3 of 35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韓國 2021 年銷售韓系車 133 萬輛,占比達 78%?,F代-起亞集團市占率達 75%。圖圖 52:2021年韓國汽車市場,韓系市占率高達年韓國汽車市場,韓系市占率高達 78%(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53:2022 年年 H1 韓國汽車市場,現代韓國汽車市場,現代-起亞市占率起亞市占率最
70、高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4.海外海外品牌制造回流品牌制造回流勢頭明顯勢頭明顯 許多發達國家逐漸向外轉移產能,提升進口比例。許多發達國家逐漸向外轉移產能,提升進口比例。如德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2020 年國外產量已達國內兩倍;法系乘用車國內產量逐漸下降,2021 年西班牙工廠產量已超過法國本土。與此同時,西歐國家汽車進口比例提升。2016-2021 年德國汽車進口比例提升 6pct;2004-2021 英國乘用車進口比例提升 9pct。圖圖 54:2008-2020德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德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
71、轉移(單位:(單位:萬輛)萬輛)圖圖 55:2011-2021法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法系乘用車產能向國外轉移(單位:(單位:萬輛)萬輛)日系,419,94%德系,17,4%其他,9,2%豐田集團46%本田14%鈴木14%雷諾-日產聯盟11%其他15%韓系,133,78%德系,20,12%美系,7,4%法系,6,4%其他,4,2%現代-起亞汽車集團75%寶馬集團5%梅賽德斯-奔馳集團5%其他15%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 of 35 數據來源:KB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
72、56:2016-2021 年德國汽車進口比例提升年德國汽車進口比例提升 6pct 圖圖 57:2004-2021 英國乘用車進口比例提升英國乘用車進口比例提升 9pct 數據來源:KB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SMMT,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除除中系中系品牌出海外,海外汽車品牌品牌出海外,海外汽車品牌可能借助可能借助中國中國制造成本優勢制造成本優勢,回流到,回流到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市場市場。國產特斯拉、雷諾(易捷特)、通用已實現大規模出口發達國家市場,大眾、寶馬、奔馳等車企均有望在華建成電動車出口基地。表表 8 8:大眾、特斯拉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出口到發達國家大眾、特斯拉以
73、中國為生產基地,出口到發達國家 品牌品牌 在華生產出口情況在華生產出口情況 大眾大眾 大眾安徽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是在華第三家 MEB 工廠。大眾旗下西雅特高性能子品牌 Cupra Tavascan 純電車型將于大眾安徽工廠投產,將于 2024 年銷往歐洲市場。特斯拉特斯拉 2022 年上海超級工廠出口量近 30 萬輛。通用通用 上汽通用出口以北美為主。2021 年上汽通用出口量約 10 萬輛。雷諾雷諾 易捷特是由東風汽車和雷諾-日產聯盟組建成立的合資公司,2022 年出口約 10 萬輛,以出口歐洲為主。沃爾沃(含沃爾沃(含 Polestar)中國是沃爾沃重要
74、的出口生產基地,2021 年國產沃爾沃出口約 4 萬輛;Polestar 1、Polestar 2 在中國生產并出口。奔馳(含奔馳(含 Smart)smart 首款純電 SUV車型 smart 精靈#1 在中國生產并出口歐洲。寶馬(含寶馬(含 MINI)華晨寶馬 iX3 由中國生產出口海外;純電 mini 有望在中國生產。起亞起亞 2021 年江蘇悅達起亞出口約 3 萬輛,出口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中南美洲、非洲等 50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計劃,到 2026 年鹽城工廠的年出口規模將擴大至 10 萬輛02004006008001,0001,200德系乘用車國內產量(萬輛)德系乘用車國外產量(萬
75、輛)05010015020025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法系車國內銷量法系車國內產量西班牙法系車產量0%5%10%15%20%25%30%35%40%45%02040608010012014016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德國汽車進口量(萬輛)進口比例(右軸)76%78%80%82%84%86%88%90%92%05010015020025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英
76、國乘用車進口量(萬輛)進口比例(右軸)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5 of 35 以上。標致標致 神龍汽車生產標致、雪鐵龍車型出口海外,2021 年出口約 1 萬輛?,F代現代 北京現代 2021 年出口約 1 萬輛。福特福特 長安福特 2021 年出口約 1 萬輛。數據來源:汽車之家,產業信息網,公司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6 of 35 3.拉美拉美、東南亞、東南亞、俄羅斯市場:本地設廠,中國品牌俄羅斯市場:本地設廠,中國品牌出海主戰
77、場出海主戰場 3.1.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格局未定,關稅分化:格局未定,關稅分化 拉丁美洲車系分布較為均衡,格局變化迅速。拉丁美洲車系分布較為均衡,格局變化迅速。2011-2021 年間各車系座次不斷變換,2021 年日系(26%)、美系(20%)、德系(17%)市占率位列前三。在智利等缺乏本土廠商的國家,中系車市占率已位居前列。圖圖 58: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8 國汽車市場,各車系市占率不穩國汽車市場,各車系市占率不穩定定 圖圖 59:2021 年年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8 國汽車市場,日系、美系國汽車市場,日系、美系市占率最高市占率最高(單位:萬輛)(單位:萬輛)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
78、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拉丁美洲關稅普遍較高拉丁美洲關稅普遍較高,但廣泛簽署自貿協定,在一國設廠一般可輻射,但廣泛簽署自貿協定,在一國設廠一般可輻射整個區域的市場整個區域的市場。如巴西汽車關稅較高,但對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零關稅;智利對德、美、中、日、韓等國均零關稅。表表 9 9:墨西哥墨西哥、巴西汽車關稅較高,智利對巴西汽車關稅較高,智利對許多國家許多國家零關稅零關稅 原產國原產國 目的國目的國 關稅詳情關稅詳情 備注備注 德國 墨西哥 關稅 0%+其他稅費 歐盟-墨西哥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 墨西哥 關稅 0%+其他稅費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 墨西哥 關稅
79、 20%+其他稅費 韓國 墨西哥 關稅 20%+其他稅費 中國 墨西哥 關稅 20%+其他稅費 烏拉圭 巴西 關稅 0%+其他稅費 南方共同市場協議 德國 巴西 關稅 20%+其他稅費 美國 巴西 關稅 20%+其他稅費 日本 巴西 關稅 20%+其他稅費 韓國 巴西 關稅 20%+其他稅費 中國 巴西 關稅 20%+其他稅費 德國 智利 關稅 0%+其他稅費 歐盟-智利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 智利 關稅 0%+其他稅費 智利-美國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 智利 關稅 0%+其他稅費 智利-日本自由貿易協定 韓國 智利 關稅 0%+其他稅費 智利-韓國自由貿易協定 0%5%10%15%20%25%30%
80、3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日系美系德系其他歐系韓系法系日系,108,26%美系,84,20%德系,73,17%其他歐系,57,13%韓系,40,9%法系,39,9%中系,20,5%其他,4,1%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7 of 35 中國 智利 關稅 0%+其他稅費 智利-中國自由貿易協定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關稅條目為排量 1.0L-1.5L 小轎車,數據截至 2022 年 10 月 中國車企對中國車企對拉丁美洲拉丁
81、美洲出口規模較大。出口規模較大。2021年中國對中、南美洲出口汽車約 42 萬輛。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拉丁美洲 8 國銷售汽車 24萬輛,以上汽名爵、奇瑞為主。圖圖 60:中、南美洲是中國汽車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中、南美洲是中國汽車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61:2022年年 1-11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拉美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拉美 6國銷售國銷售汽車汽車 24 萬輛,以上汽名爵、奇瑞為主萬輛,以上汽名爵、奇瑞為主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不含墨西哥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僅包括拉丁美洲 6 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由
82、于國家間統計口徑不一致,且部分中小國家數據不完善,中系車銷量與實際情況或存在一定偏差 表表 10:奇瑞、長城在南美洲布局制造廠奇瑞、長城在南美洲布局制造廠 廠商廠商 國家國家 工廠情況工廠情況 奇瑞奇瑞 巴西 巴西工廠于 2010 年 10 月正式簽約,2011 年 7 月破土動工,建設歷時三年。工廠總投資 4 億美元,擁有總裝、焊裝、涂裝三大生產線。長城長城 巴西 2022 年正式接收原奔馳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預計 2023 年下半年即可投產,年產能 10 萬臺,未來將輻射整個拉美地區。厄瓜多爾 KD 工廠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預計預計 2025年年拉丁美洲中
83、系拉丁美洲中系車市場規模為車市場規模為 90萬輛萬輛。拉丁美洲缺乏強勢本土品牌,且僅巴西、阿根廷有相對完整的汽車工業,中系車有望在拉丁美洲獲取較高份額。表表 11:預計預計 2025 年拉丁美洲中系車市場空間為年拉丁美洲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90 萬輛(單位:萬輛)萬輛(單位:萬輛)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20252025 市場容量(萬輛)市場容量(萬輛)600 2021 日系銷量(萬輛)日系銷量(萬輛)108 2021 日系市占率日系市占率 25%2021 韓系銷量(萬輛)韓系銷量(萬輛)40 2021 韓系市占率韓系市占率 9%0%5%10%15%20%25%30%35%05101520253035
84、4045對中南美洲出口量(萬輛)對中南美洲出口量占出口總量比(右軸)上汽名爵,6.2,26%奇瑞,6.1,26%江淮,3.2,13%長安,2.5,11%長城,1.3,6%其他,4.3,18%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8 of 35 2021 中系市占率中系市占率 5%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占率市占率 樂觀樂觀 22%中性中性 15%保守保守 9%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場空間(萬輛)市場空間(萬輛)樂觀樂觀 129 中性中性 90 保守保守 54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注:中系
85、車市占率主要是參考對標日韓車系在該地區的市占率,同時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發展水平做出相應調整 3.2.東南亞:日系主場,關稅較高東南亞:日系主場,關稅較高 東南亞汽車市場東南亞汽車市場日系占銷售主體。日系占銷售主體。2021 年日系車銷售 208 萬輛,占比74%。豐田集團(35%)、本田(12%)、五十鈴(10%)位列車企市占率前三。中國車企合計銷售 8 萬輛,占比 3%。圖圖 62:2021 年年東南亞東南亞 7國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最國汽車市場,日系市占率最高高(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63:2022 年年 H1 東南亞東南亞 7 國汽車市場,豐田市占國汽車市場,豐田市占率最高率最高
86、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東南亞東南亞汽車汽車關稅普遍較高,東盟國家內部基本免除關稅,在一國設廠可關稅普遍較高,東盟國家內部基本免除關稅,在一國設廠可輻射整個區域的市場。輻射整個區域的市場。中國汽車在東南亞稅率較高,但電動汽車在泰國均享受零關稅。表表 1212:東盟國家汽車關稅較高,:東盟國家汽車關稅較高,內部基本免除關稅,日本、韓國享有優惠稅率內部基本免除關稅,日本、韓國享有優惠稅率 原產國原產國 目的國目的國 關稅詳情關稅詳情 備注備注 泰國 印度尼西亞 關稅 0%+其他稅費 東盟國家內部貿易 日本 印度尼西亞 關稅
87、0%+其他稅費 東盟-日本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韓國 印度尼西亞 關稅 0%+其他稅費 東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 印度尼西亞 關稅 25%+其他稅費 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日本 泰國 關稅 0%+其他稅費 東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電動汽車零關稅 韓國 泰國 關稅 0%+其他稅費 東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電動汽車零關稅 中國 泰國 關稅 50%+其他稅費 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電動汽車零關稅 日本 馬來西亞 關稅 0%+其他稅費 東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 日系,208,74%馬來西亞,30,11%美系,8,3%韓系,9,3%中系,8,3%德系,6,2%其他,11,4%豐田集
88、團35%本田12%五十鈴10%Perodua8%三菱8%鈴木4%現代-起亞汽車集團4%Proton4%馬自達3%其他12%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9 of 35 韓國 馬來西亞 關稅 5%+其他稅費 東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 馬來西亞 關稅 10%+其他稅費 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關稅條目為排量 1.0L-1.5L 小轎車,數據截至 2022 年 10 月 中國車企對中國車企對東南亞東南亞出口規模較大,出口規模較大,增長較快增長較快。2021年中國對東南亞出口汽車 23
89、萬輛。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東南亞 7 國銷售汽車 9 萬輛,以上汽名爵、上汽通用五菱、長城、吉利為主。此外,東南亞地區是中國自主品牌海外制造廠布局最密集的區域。圖圖 64:中國汽車對東南亞出口增長較快中國汽車對東南亞出口增長較快(單位:萬(單位:萬輛)輛)圖圖 65:2022年年 1-11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東南亞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東南亞 7國銷國銷售汽車售汽車 9 萬輛,以上汽名爵、上汽通用五菱為主萬輛,以上汽名爵、上汽通用五菱為主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由于國家間統計口徑不一致,且部分中小國家數據不完善,中系車
90、銷量與實際情況或存在一定偏差 表表 13:東南亞地區是中國自主品牌海外制造東南亞地區是中國自主品牌海外制造廠廠布局最密集的區域布局最密集的區域 廠商廠商 國家國家 工廠情況工廠情況 上汽名爵上汽名爵 泰國 上汽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2021 設計年產能為 4 萬輛。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五菱 印尼 2017 年建成投產,2021 設計年產能為 6 萬輛。長城長城 泰國 泰國羅勇工廠 2021 年 6 月投產,為長城汽車第二家海外全工藝整車制造廠,初期年產能達 8 萬輛。吉利吉利 馬來西亞 在寶騰丹絨馬林工廠廠區內投建,是包括焊接和總裝工藝在內的 CKD(全散件進口)新工廠 比亞迪比亞迪 泰國
91、泰國工廠預計 2024 年開始運營,年產能約 15 萬輛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預計預計 2025 年年東南亞中系東南亞中系車市場規模為車市場規模為 120 萬輛萬輛。東南亞缺乏強勢本土品牌,中國品牌在當地運作經驗豐富,中系車有望獲取較高份額。表表 14:預計預計 2025 年東南亞中系車市場空間為年東南亞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120 萬輛(單位:萬輛)萬輛(單位:萬輛)東南亞東南亞 20252025 市場容量(萬輛)市場容量(萬輛)400 0%2%4%6%8%10%12%14%16%18%0510152025對東南亞出口量(萬輛)對東南亞出口量占出口總量比(右軸)上汽名
92、爵+大通,3.7,40%上汽通用五菱,2.5,27%長城汽車,1.0,11%吉利汽車,0.9,9%奇瑞汽車,0.4,4%其他,0.8,9%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0 of 35 2021 日系銷量(萬輛)日系銷量(萬輛)208 2021 日系市占率日系市占率 76%2021 韓系銷量(萬輛)韓系銷量(萬輛)9 2021 韓系市占率韓系市占率 3%2021 中系市占率中系市占率 3%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占率市占率 樂觀樂觀 41%中性中性 30%保守保守 10%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場空間(萬輛)市場
93、空間(萬輛)樂觀樂觀 165 中性中性 120 保守保守 40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注:中系車市占率主要是參考對標日韓車系在該地區的市占率,同時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發展水平做出相應調整。3.3.俄羅斯:國際巨頭退出,關稅高昂俄羅斯:國際巨頭退出,關稅高昂 俄羅斯俄羅斯過去過去以本土車系以本土車系與與日韓系為主日韓系為主。2021 年俄羅斯本土車系銷售44萬輛,占比 26%;韓系車銷售 38 萬輛,占比 23%;日系車銷售 24 萬輛,占比 15%;中國車系在俄銷售 12 萬輛,占比 7%。具體到車企,雷諾-日產聯盟由于收購了俄羅斯最大本土品牌拉達,合計市占率達 31%
94、,排名第一。圖圖 66:2021年俄羅斯輕型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年俄羅斯輕型車市場,本土車系市占率最高最高(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67:2022 年年 H1 俄羅斯俄羅斯輕型車市場,雷諾輕型車市場,雷諾-日產聯日產聯盟市占率最高盟市占率最高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輕型車包含乘用車與輕卡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輕型車包含乘用車與輕卡 俄烏俄烏沖突沖突以來以來,國際整車及零部件廠商大量退出。,國際整車及零部件廠商大量退出。由于俄羅斯汽車關稅較高,中國車企在俄建立有數個工廠。但西方對俄制裁將極大影響本地工廠供應鏈,預計短期內仍以
95、整車進口為主。表表 1515:俄烏戰爭俄烏戰爭后,俄羅斯外國車系大量退出后,俄羅斯外國車系大量退出 俄羅斯,44,26%韓系,38,23%德系,30,18%日系,24,15%法系,15,9%中系,12,7%其他,4,2%雷諾-日產聯盟31%現代-起亞汽車集團23%大眾集團9%豐田集團6%其他31%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1 of 35 車系車系 2021 銷量銷量 2021 市占率市占率 經營狀況(截至經營狀況(截至 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韓系 38 萬輛 23%現代-起亞留存 德系 30 萬輛 18%大眾
96、、奔馳、寶馬退出 日系 24 萬輛 15%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馬自達等退出 法系 15 萬輛 9%雷諾、標致退出 數據來源:太平洋汽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 1616:俄羅斯俄羅斯汽車汽車關稅較高,且幾乎沒有優惠稅率關稅較高,且幾乎沒有優惠稅率 原產國原產國 目的國目的國 關稅詳情關稅詳情 德國 俄羅斯 關稅 25%+其他稅費 日本 俄羅斯 關稅 25%+其他稅費 韓國 俄羅斯 關稅 25%+其他稅費 中國 俄羅斯 關稅 25%+其他稅費 塞爾維亞 俄羅斯 關稅 25%+其他稅費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關稅條目為排量 1.0L-1.5L 小轎車,數據截至 2022 年
97、10 月 中國車企對俄羅斯出口規模較大,經營基礎較好。中國車企對俄羅斯出口規模較大,經營基礎較好。2021年中國對俄出口汽車 12 萬輛。2022 年 1-11 月中國品牌汽車在俄銷售輕型車 9 萬輛,市占率超 20%,以長城、奇瑞、吉利為主。此外,長城、吉利分別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建有制造廠。圖圖 68:中國汽車對俄出口增長較快中國汽車對俄出口增長較快(單位:萬輛)(單位:萬輛)圖圖 69:2022年年 1-11月中國品牌汽車在月中國品牌汽車在俄俄銷售輕型車銷售輕型車9 萬輛,以長城、奇瑞、吉利為主萬輛,以長城、奇瑞、吉利為主 數據來源:乘聯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Marklines,
98、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輕型車包含乘用車與輕卡 表表 17:長城、吉利分別在俄羅斯、白俄羅斯長城、吉利分別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布局制造廠布局制造廠 廠商廠商 工廠情況工廠情況 長城長城 俄羅斯圖拉工廠 2019 年投產,第一階段產能 8 萬輛,是長城在海外首個擁有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的獨資整車制造工廠,也是中國汽車在海外首個全工藝獨資制造廠 吉利吉利 白俄羅斯工廠設計產能 6 萬輛,擁有涂裝、焊裝、總裝全套工藝,預計 2023年至少生產 3.5 萬輛汽車。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1%2%3%4%5%6%7%02468101214對俄出口量(萬輛)對俄出口量占出口總量比例
99、(右軸)長城汽車,3.0,34%奇瑞汽車,3.0,33%吉利汽車,2.1,23%其他,0.9,10%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2 of 35 預計預計 2025年年俄羅斯中系俄羅斯中系車市場規模為車市場規模為 45萬輛萬輛。國際品牌退出留下市場空白,中系車有望獲取較高份額。表表 18:預計預計 2025 年俄羅斯中系車市場空間為年俄羅斯中系車市場空間為 45 萬輛(單位:萬輛)萬輛(單位:萬輛)俄羅斯俄羅斯 2025 市場容量(萬輛)市場容量(萬輛)150 2021 日系銷量(萬輛)日系銷量(萬輛)24 2021 日系市占率日
100、系市占率 15%2021 韓系銷量(萬輛)韓系銷量(萬輛)38 2021 韓系市占率韓系市占率 23%2021 中系市占率中系市占率 7%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占率市占率 樂觀樂觀 40%中性中性 30%保守保守 15%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場空間(萬輛)市場空間(萬輛)樂觀樂觀 60 中性中性 45 保守保守 23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注:中系車市占率主要是參考對標日韓車系在該地區的市占率,同時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發展水平做出相應調整。4.自主品牌汽車海外空間測算:對標日系、韓系自主品牌汽車海外空間測算:對標日系、韓系 預計預計 2025 年
101、中系車出海市場空間為年中系車出海市場空間為 612 萬輛。萬輛。在缺乏本土強勢車企的拉丁美洲、東南亞、大洋洲、中東、非洲,中國車企有望憑借性價比優勢獲得較高份額;在偏好本土車企的西歐,中國車企有望在新能源領域獲取一部分份額,市占率比肩日、韓系。美國目前對中國汽車征取高額關稅,日韓對本土品牌認同度極高,中國企業短期內較難突破。除中系品牌出海外,海外汽車品牌借助中國制造成本優勢,回流到發達除中系品牌出海外,海外汽車品牌借助中國制造成本優勢,回流到發達國家市場也將成為一種選擇。國家市場也將成為一種選擇。隨著國際車企純電動汽車制造基地落地國內,預計 2025 年國產海外品牌汽車出口約 156 萬輛,其
102、中特斯拉貢獻50 萬輛,大眾貢獻 30 萬輛。表表 1919:預計預計 2025 年中國品牌汽車出海市場空間為年中國品牌汽車出海市場空間為 612 萬輛萬輛 區域區域 美洲美洲 西歐西歐 東歐(含土東歐(含土耳其)耳其)亞洲亞洲+大洋洲大洋洲+非洲非洲 中中國國以以外外市市場場合合計計 美國美國+加加拿大拿大 拉丁拉丁美洲美洲 西歐西歐合計合計 德、德、法、法、意意 西歐西歐其他其他國家國家 俄俄羅羅斯斯 東歐東歐其他其他國家國家 日日、韓韓 東東南南亞亞 印印度度 西西亞亞 大大洋洋洲洲 非非洲洲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103、3 of 35 2025 市場容量市場容量(萬輛)(萬輛)1800 600 1600 800 800 150 200 700 400 500 250 120 150 6470 2021 日系銷量日系銷量(萬輛)(萬輛)643 108 142 62 81 24 38-208 167 67 66 29 1955 2021 日系市占日系市占率率 37%25%11%9%14%15%18%-76%44%54%54%39%36%2021 韓系銷量韓系銷量(萬輛)(萬輛)170 40 87 35 52 38 38-9 69 133 16 10 622 2021 韓系市占韓系市占率率 10%9%7%5%9%2
104、3%12%-3%18%20%20%13%11%2021 中系市占中系市占率率 0%5%1%1%1%7%1%0%3%1%9%9%11%2%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占率市占率 樂觀樂觀 3%22%12%9%14%40%15%3%41%18%45%45%32%15%中性中性 1%15%9%5%12%30%10%1%30%7%30%30%20%9%保守保守 0%9%5%4%6%15%5%0%10%5%15%15%15%5%預計中系車預計中系車 2025 市場空間(萬輛)市場空間(萬輛)樂觀樂觀 54 129 184 72 112 60 30 21 165 90 113 54 48 947 中
105、性中性 18 90 136 40 96 45 20 7 120 35 75 36 30 612 保守保守 0 54 80 32 48 23 10 0 40 25 38 18 23 310 數據來源:Marklines,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注:中系車市占率主要是參考對標日韓車系在該地區的市占率,同時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發展水平、汽車市場發展階段、經濟貿易關系等做出調整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4 of 35 5.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推薦兩個方向,一是海外巨頭特斯拉、大眾等以中國為主要制造基地,完成整車生產后出口到歐美地區,同時帶動相
106、關零部件需求增長,推薦標的雙環傳動、上聲電子、愛柯迪、旭升集團、標榜股份、星宇股份、科博達、拓普集團、新泉股份、華域汽車等,受益標的三花智控、江淮汽車等;二是中國車企直接出口到東南亞、中東、東歐等地區,同時帶動相關零部件需求增長,推薦標的整車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零部件伯特利、瑞鵠模具等。表表 20: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重點公司盈利與估值表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收盤價(1.20)PE EPS 評級 2021A 2022E 2023E 2021A 2022E 2023E 002472.SZ 雙環傳動 29.2 63.5 38.9 26.3 0.5 0.8 1.1 增持 688533.S
107、H 上聲電子 57.1 139.3 89.2 38.9 0.4 0.6 1.5 增持 603305.SH 旭升集團 37.0 40.2 35.6 21.8 0.9 1.0 1.7 增持 301181.SZ 標榜股份 36.9 24.6 26.3 19.9 1.5 1.4 1.9 增持 600933.SH 愛柯迪 21.5 59.8 33.1 25.0 0.4 0.7 0.9 增持 601799.SH 星宇股份 129.1 37.9 33.7 25.2 3.4 3.8 5.1 增持 603786.SH 科博達 64.8 66.6 49.4 33.2 1.0 1.3 2.0 增持 601689.S
108、H 拓普集團 64.8 69.7 40.0 26.0 0.9 1.6 2.5 增持 603179.SH 新泉股份 40.9 54.5 41.3 28.0 0.8 1.0 1.5 增持 600741.SH 華域汽車 17.9 8.7 7.7 6.6 2.1 2.3 2.7 增持 002050.SZ 三花智控 24.6 52.3 36.3 29.0 0.5 0.7 0.8-600418.SH 江淮汽車 15.5 155.1 4081.6 84.0 0.1 0.0 0.2-002594.SZ 比亞迪 270.1 254.8 97.9 59.9 1.1 2.8 4.5 增持 0175.HK 吉利汽車
109、12.0 25.1 18.5 10.3 0.5 0.7 1.2 增持 601633.SH 長城汽車 30.4 41.6 26.7 20.3 0.7 1.1 1.5 增持 603596.SH 伯特利 80.9 65.2 47.3 30.0 1.2 1.7 2.7 增持 002997.SZ 瑞鵠模具 27.7 43.9 34.1 22.7 0.6 0.8 1.2 增持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其中吉利汽車單位為港元,其余公司對應單位為人民幣元。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全球貿易爭端加?。喝蛸Q易爭端加?。?020 年以來全球貿易爭端不斷,而汽車產業無論從GDP 還是就業角度都為部分國家提
110、供了重要貢獻,中國汽車企業走向全球市場的過程中會對汽車強國以及當地本土品牌帶來一定沖擊,有可能會引發非市場化競爭對待。出口業務盈利低于預期:出口業務盈利低于預期:出口海外業務需要在渠道、品牌上加大投入,部分車企在當地開設工廠也會涉及到組織生產,面臨配套產業鏈不完善等狀況,從而有海外業務盈利低于預期的風險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5 of 35 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的證券投資咨詢咨詢業務資格業務資格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
111、,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本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
112、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本
113、公司利用信息隔離墻控制內部一個或多個領域、部門或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因此,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
114、。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或進而交易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1.1.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投資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以報告發布
115、后的 12 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5%5%減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下跌 5%以上 2.2.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300 指數的漲跌幅。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增持 明顯強于滬深 300 指數 中性 基本與滬深 300 指數持平 減持 明顯弱于滬深 300 指數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北京 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 669 號博華廣場 20 層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3 號榮超商務中心 B 棟 27 層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 9 號 金融街中心南樓 18 層 郵編 200041 518026 100032 電話(021)38676666(0755)23976888(010)8393988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