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27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上海建議書2023中國歐盟商會版權所有。未經中國歐盟商會的書面許可,任何個人或單位不可復制印刷本建議書的部分或全部。封面:張燁,中國歐盟商會保留所有權本書信息基于2022年3月至12月的數據。本書內容僅供參考,不可作為任何事實或情景的商業或法律建議。如未經正規咨詢,讀者請勿以本書所含任何內容作為行動依據。中國歐盟商會對本書所含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歐盟企業在中國上海建議書2023/2024代表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的觀點。有關在滬歐盟企業的最新評估、擔憂和
2、建議源于我們位于上海的620家會員企業。我們希望本書能促進中歐在政治與商業層面的建設性對話。我們期待從中歐雙方的利益出發,持續改進雙方的商業合作。目 錄會長致辭.1關于中國歐盟商會及其上海分會.2概要.3主要建議.51.恢復上海的國際吸引力.71.1 改善生活條件,提高上海的人才吸引和保留能力.7 1.2 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9 1.3 解決監管問題,提高上海作為國際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101.4 促進并保持開放的政府-產業對話.112.提供穩定的營商環境,促進封鎖后的經濟復蘇.12 2.1 消除國外投資的市場準入壁壘,并為所有市場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12 2.2 改革推進人民幣國
3、際化,促使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14 2.3 強化綠色能源轉型和可持續行業發展方面的溝通,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和 “五大新城”.15 2.4 改善阻礙國外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16 附錄.18上海建議書2020/2021審校.181.向外資企業提供支持并減輕企業負擔,以促進疫情后的經濟復蘇.181.1 采取措施快速改善外籍和本地人才的人資政策和生活環境.18 1.2 繼續為面臨困境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18 1.3 解決妨礙在滬外企經營的監管和稅收問題.182.為疫情后經濟的可持續復蘇奠定基礎.19 2.1 消除國外投資的市場準入壁壘,并為所有市場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19
4、 2.2 解決阻礙國外創新的長期行政問題.19 2.3 在落實主要立法上給與更多透明度和政府與產業間的溝通.19 2.4 與地區政府合作,協調促進長三角地區產業的靈活可持續發展.19 商業信心調查2020.20 在滬歐洲企業洞察.20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會長致辭作為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會長,我很榮幸為您奉上我們的第五版歐盟企業在中國上海建議書2023/2024。如今上海已然成為一座超大規模的國際大都市,我在上海居住生活已有26載,有幸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遺憾的是,雖然上海一直以來在政策創新方面始終走在前沿,并且是中國國際化進程的關鍵參與者,但在2022年春季封城期間,其
5、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迅速下降,企業紛紛停業,居民居家隔離長達兩個月之久。雖然在六月迎來解封,但由于頻繁的本地化封鎖和變幻莫測的疫情防控政策,整個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要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復蘇,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回歸前瞻性,制定切實可行的新政策。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搭建平臺,促進與企業領導者開展定期、有意義的政企對話,以便能夠向各級政府提供切實反饋。自2002年成立以來,上海分會與當地政府之間建立了強大的溝通渠道。其中包括與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外事辦公室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進行多次會晤會議。這種開放、建設性交流對于解決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至關重要,并且在滬歐盟企業可借此機會支持政府舉措,為當
6、地經濟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然而,要恢復企業信心,光靠這一點還不夠。要使上海重新成為理想的居住和經商目的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雖然一些問題只能在國家層面解決,但很多問題上海市政府完全可以解決并采取行動。本書中的建設性建議秉持合作精神,旨在幫助上海市政府與商界更緊密地合作,為國內和國際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我們的會員企業幾十年來扎根上海,已然將這里視為他們的故鄉。他們決心與當地政府密切合作,制定完善的政策,使上海經濟全面復蘇。我在此向上海市政府各部門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你們多年來與中國歐盟商會的密切合作。此外,我還要向上海分會董事會以及各位工作組主席致以誠摯謝意,感謝你們就本書中提到的關鍵行業挑
7、戰所分享的真知灼見。最后,我要衷心感謝中國歐盟商會秘書處為本書所做的貢獻。Bettina Schoen-Behanzin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上海分會會長 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關于中國歐盟商會和上海分會中國歐盟商會成立于2000年,擁有51家會員企業,旨在為各個行業的在華歐盟企業搭建一個共同發聲平臺。中國歐盟商會是一個在會員指導下開展工作的獨立非營利性機構,其核心結構是代表歐盟在華企業的38個工作組和論壇。中國歐盟商會目前擁有超過 1,800 家會員企業,并在九個城市設有七個分會,分別為:北京、南
8、京、上海、沈陽、華南(廣州和深圳)、西南(成都與重慶)及天津。每個分會都由當地董事會管理,并直接向執行委員會匯報工作。中國歐盟商會作為在華歐盟企業的獨立官方代言機構得到了歐盟委員會和中國政府的一致認可,并已在民政部注冊。中國歐盟商會是歐洲商業組織(EBO)的一部分,該組織旨在連通全球超過45個三級市場的歐洲商業團體和商會。上海分會成立于2002年4月,目前擁有超過620家會員企業。過去四十年來,上海分會在會員數量、工作組和論壇數量以及活動組織和建言獻策方面有顯著增長。上海分會目前擁有18個工作組,一個子工作組和三個論壇,覆蓋各類行業、服務和領域。上海分會平均每年舉辦90場活動,其中包括中國投資
9、大會(上海分會的首個標志性活動,來自各個行業的企業領袖共商在華創新投資和發展大計)和可持續商業大獎(2017年首次舉辦,注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紛紛將獲得這一 獎項視為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3概 要作為國際性大都市,上海在2022年春爆發大規模疫情,經濟嚴重受挫。這導致上海繼2020年與世界“失聯”之后,再次與中國其他地區“隔離”。整個城市的全面封鎖導致工廠關停,消費支出驟降,世界最大的港口停止運轉。無論大小型企業,紛紛艱難度日,其中92%的中國歐盟商會會員企業表示供應鏈遭受嚴重沖擊,1 上海營商環境的受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這導致上海經濟嚴重受挫,2022
10、年第二季度GDP下滑將近14%。2 除了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外,人道成本同樣不可小覷,上海2500萬人口居家隔離至少兩個月,很多人難以獲得食物、水和醫療服務基本生活保障。由于無法工作,難以維持生計,財務狀況惡化。這嚴重損害了上海的國際聲譽。雖然世界其他地區都在做出調整,與新冠共存,但國內依然堅持嚴格的動態清理政策。中國邊境的關閉對外企造成了嚴重沖擊,很多國外員工長達兩年無法入境。雖然有些人堅持不懈,最終成功入境,但很多人決定離開上海。中小企業由于缺少資源,難以快速做出調整,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很多外籍商人被迫放棄在滬業務。由于一流的研發生態系統依賴不同背景的大量人才,上海國外勞動力的短缺也對其創
11、新能力構成了切實威脅。隨著營商環境的退化,加之持續復雜的疫情形勢和毫無規律的本地防控政策,國際社會對上海的商業信心降至歷史低位。這對上海發展區域性總部經濟(上海市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對此進行了重申)造成了嚴重沖擊。上海曾一度被視作充滿前景的區域總部中心,3 但是由于“可及性上的滯后”(甚至在疫情爆發前就已存在),4 過去20年中,吸引力不斷下降。全城封鎖導致人員交往幾乎完全停滯,疫情防控政策使得跨境甚至國內旅行變得極其困難。2022年,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長達三個季度,導致國內旅行舉步維艱。由于上海面臨跨境旅行限制,新加坡5 現已成為吸引歐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總部的主要目的地。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
12、業選擇遷出上海,2022年在新加坡注冊的中國企業約有500家。6 如果投資者無法面對面溝通,親身了解當地環境,他們的員工無法自由旅行,自然不會選擇在上海設立總部。2022年11月,上海舉辦了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該博覽會每年舉辦一次,展現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和致力推進經濟全球化。然而,2022 年進博會進一步顯現了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對上海的整體發展計劃造成的損害。持續的旅行限制使得無法吸引大量的海外參觀者,導致進博會的“國際化”僅僅體現在表面。這進一步阻礙了上海成為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中心。1 數據源自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2月的商業信心調查,以及2022年4月的中國歐盟商會調查報告
13、:中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和俄烏戰爭對歐洲在華企業的影響,查閱日期2022年8月 27日,第2頁 2 Xiao,Zibang,上海經濟因封城萎縮近14%,2022年7月15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3日,3 基于 2011年在華歐洲企業亞太地區總部研究的結果,中國歐盟商會,2011年,4 Sugiura,Eri,北京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排名下降,Nikkei Asia,2018年10月30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7日,5 Connors,Emma,新加坡成為企業亞洲總部主要城市,Financial Review,2022年1月26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8日,6 Lewis,Leo 和 Ru
14、ehl,Mercedes,中國企業入駐新加坡,對沖地緣政治風險,金融時報,2022年11月30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8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4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盡管遭遇了上述挫折,上海過去十年的人均GDP仍然翻了一倍以上,與很多工業化國家不相上下。7 不過,當地政府要想將上海打造成為真正的國際化都市,仍然需要深入改革,包括消除不利于外資企業的監管障礙。這包括: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獲取信貸的金融支持;持續施策,使上海港成為所有國外船只運輸國際貨物的中轉站;消除成立合資律所的門檻和人員要求;以及制定人民幣國際化路線
15、圖。此外,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上海受益匪淺,尤其是在綠色轉型方面,并且上海通過與長三角地帶的地區法院分享自身專業的知識產權法院資源,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但是,雖然這一大規模的區域一體化項目已實施20年,僅有一半的在滬會員企業表示看到了進步,更不要說從中受益。8 這表明歐洲企業并未獲得充足的機會,很多歐洲企業都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可以幫助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2020年,上海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新冠疫情爆發構成的嚴峻健康安全風險。如今,這一挑戰已變為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確保在有效保護市民健康的同時,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的方法是全面推進疫苗接種,尤其是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
16、,同時開展宣傳教育,確保大眾充分了解疫苗可以大幅降低重癥風險。這將為上海全面開放創造條件,有助于恢復上海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聲譽,并提高歐洲在華企業和其總部的信心。7 Yang,Jian,上??沙掷m增長比肩發達國家,2022年8月8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9日,8 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未發布的上海本地數據,見歐盟企業在中國上海建議書2023/2024第30頁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5主要建議1.恢復上海的國際吸引力 1.1 改善生活條件,提高上海的人才吸引和保留能力 堅持在社區層面對入境旅客實施短時隔離措施,清晰透明地公開政策變更。對返滬上海居民實施居家隔離,而非酒店隔離
17、。通過全面透明和可預測的隔離措施促進跨境旅行,包括提供高質量的隔離酒店和食宿。為抵境旅客開通商務“綠色通道”,確保旅客從機場更加順暢便捷地轉移至隔離酒店。有效推進上海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持續簡化工作簽證申請流程,助力外企吸引和留住國外人才?;謴筒⒑喕瘜W生和科研人員簽證申請,包括實習、研究項目和科學交流,以鼓勵創新。提供更多簽證信息,并加強與高等院校和國外領事館的交流溝通,以吸引年輕創業者。廣泛采用線上和遠程醫療服務,持續強化上海醫療系統。1.2 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制定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向各商業銀行申請貸款,尤其是由于缺少抵押物而難以貸款的服務業中小企業。拓寬上海中小企業融資信貸服務范圍
18、,確保為國內和國外中小企業提供均等的融資機會。簡化貸款申請流程并提高透明度,確保中小企業可充分享受到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的補貼和紓困措施。進一步明確租金減免措施的范圍,確保為租賃國有和私有辦公室的企業提供同等支持。1.3 解決監管問題,提高上海作為國際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 提前告知個稅政策更新,以便企業有充足時間調整運營和投資策略。延長個稅優惠政策并擴大減免范圍,出臺類似大灣區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持續修訂負面清單,取消更多行業的股比限制。將臨港新區實施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優惠政策擴展至上海其他地區。1.4 促進并保持開放的政府-產業對話 鼓勵上海市各政府部門定期開展開放的政府-產
19、業對話,并確保監管機構與業內企業及時開展充分溝通。提供英文翻譯,提高政府網站信息透明度。就當地法規和政策的實施及時提供指導和解讀。及時通知業內企業參加相關的政府會議。持續簡化政府會議參加程序,取消不必要的要求和信息。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6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2.提供穩定的營商環境,促進封鎖后的經濟復蘇2.1 消除國外投資的市場準入壁壘,并為所有市場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 在上海港持續開設和開發試點項目,允許國外航運公司在此中轉國際貨物,并最終將政策擴展至其他港口。采取數字化措施,提高貨運行業效率,如采用全面的無紙化
20、流程和試點采用區塊鏈貨物平臺。消除中外合資律所的門檻和人員要求,以便中小企業參與。允許國外律所獲得許可,雇用合格的中國律師,在上海從事中國法律相關業務(至少在商業領域)。提高監管機構透明度,消除國外律所在中國面臨的不公平競爭。2.2 改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使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制定清晰的路線圖,確定時限,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在上海率先擴展跨境雙向投資人民幣計價投資和基金的范圍。調整監管框架,促進中國金融系統的高度整合,保障國外銀行在滬經營的利益,消除擔憂。消除中國債券市場與國際標準評級機制的差異,提高債券市場透明度和可靠性。2.3 強化綠色能源轉型和可持續行業發展方面的溝通,尤其是長三角地
21、區和“五大新城”在整個長三角地區實施合規、科學的環保措施,而非采取一刀切的策略或武斷行事。如因緩解氣候變化和疫情防控要求制造企業搬遷和關停,應與企業充分溝通并提供合理的準備時間。在上海政府部門與產業之間建立溝通渠道,允許國外企業參與起草和實施環境標準和綠色發展計劃。2.4 改善阻礙國外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改善并輸出知識產權法院的最佳實踐,增加相關培訓,以減輕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負擔,同時協調長三角地區的行政機構與法院開展信息交流。擴展一站式爭議解決云平臺和數字化服務,強化上海周邊創新區域的知識產權執法力度。在整個城市范圍內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侵權罰款的透明度,并強化相關溝通。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
22、議書上海建議書7主要建議1.恢復上海的國際吸引力 1.1 改善生活條件,提高上海的人才吸引和保留能力 問題要恢復作為國際化都市的聲譽,上海需要打造多樣化的國際社區,但嚴格的跨境旅行限制和不規律的疫情防控政策使得這座城市對于人才的吸引和保留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分析從歷史來看,上海作為國際化都市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依賴其吸引和留住國外人才的能力。但是,由于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上海在這方面面臨嚴峻挑戰。由于2020年初疫情期間實施的嚴格旅行限制,很多身處境外的國外員工無法入境,給企業經營造成了嚴重沖擊。其中中小企業由于資源較少,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三年過后,雖然一些國外員工克服了嚴格的旅行和防控限制,成
23、功返回,但國外人才正加速離開中國。9 由于入學人數減少和難以吸引并留住教師,國際學校艱難度日。據估計,40%的國際學校教師將在2022年末離開中國,相比2021年的30%有所增加,而疫情前的這一數字僅為15%,10 國外家庭子女獲取教育資源質量的下降,進一步影響了上海的總體吸引力。對于歐洲商界而言,據估計約有25%的德國人在疫情封鎖結束后離開了上海,而在上海領事館注冊的法國和意大利人分別減少了20%。11 與此同時,由于跨境旅行的不確定性、對于未來本地封鎖的擔憂以及國內旅行難度增加,國外員工不愿來滬就業。9 2020年7月對中國歐盟商會會員企業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約40%的國外員工無法返回中國
24、,導致國外員工數量銳減。兩年后,中國歐盟商會的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顯示,56%的受訪企業表示過去五年中的外籍員工數量有所下降。10 Hall,Casey,疫情防控導致教師逃離,中國國際學校遭受沖擊,路透社,2022年5月20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5日,11估計數字由歐洲企業領導和歐盟各成員國的總領事館提供。放寬隔離措施中國放寬全國入境旅客集中隔離措施,將七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健康監測(7+3),調整為五天集中隔離加三天居家健康監測(5+3),12 向著逐漸恢復跨境商務旅行邁出了正確的一步。此外,上海本地隔離措施的放寬也釋放了積極信號。13 但是,不同地區和小區之間還存在差異,某些居民在
25、完成強制集中隔離后被禁止居家隔離。歐盟商會注意到,自編寫本報告以來(2022年3月至12月中旬),中國的疫情遏制政策一直在不斷發展。盡管與入境旅客檢疫措施有關的若干建議可能已經發生變化或已不再適用,但其他建議和相關內容可能仍然適用,因此仍具有價值。確保統一實施隔離監管,避免地方政府層層加碼。為進一步減輕上海行政部門負擔,降低居民返滬難度,應考慮試行居家隔離,而非采取酒店隔離。這將有助于減輕公共資源壓力和個人負擔。消除認知缺口為確保高效運營,歐洲總部需要與在華公司維持經常性的人員交流。但是,最近三年以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缇陈眯谐掷m的不確定性,負面媒體報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缺少對當地狀
26、況的了解,令在華公司的歐洲總部倍感沮喪,導致歐洲總部與在華公司關系緊張。例如,2022年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三次舉辦,由于疫情原因,中國基本上對外關閉了邊境。另外,進博會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繁瑣的入場申請流程和疫苗接種要求,給想要參加的企業造成了巨大困難。這導致很多不愿或無法前往上海的歐洲企業高管錯失了與當地員工交流和親身體驗進博會的機會。而由于國內旅行限制,即使當地客戶也難以參加進博會。確保提供高質量的隔離酒店和飲食及其他服務將有助于減輕國際商務旅客的來華負擔。另外,迫12 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澎湃新聞,2022年11月
27、11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17日,13 上海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上海發布,2022年11月13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17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8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切需要優化從機場到隔離酒店的閉環轉移系統。當前系統等待時間過長,某些上海分會的會員企業表示,根據到達時間和巴士出發時間,需要等待四到五個小時。這不僅極不合理,也不利于上海塑造國際商業中心的形象。因此,上海分會建議為短期商務旅客建立或提供“綠色通道”,提高轉移效率和流暢度。透明傳達政策并提供優質隔離設施將
28、有助于鼓勵國外企業高管來華,確保進博會等高層活動的“國際化”不僅僅流于表面。截至本書撰寫之時,盡管和中國很多其他城市一樣,上海的防控重點已從嚴格的大規模核酸檢測轉變為60歲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種,14 但疫苗接種工作尚未全面展開。而要確保上海居民與新冠共存和城市全面開放,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還需要大力宣傳接種疫苗的好處,并鼓勵當地居民全程接種疫苗,同時確保為所有人提供最佳的疫苗組合,包括mRNA疫苗,此類疫苗被證明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年輕人才生態系統上海的國際化離不開國外人才的穩定輸入,包括企業高管和處于職業生涯中早期的員工。但是,B類人才認定條件(國外專業人才最常用的工作許可)自從202
29、0年以來一直沒有變化,仍然要求擁有兩年工作經驗。15 雖然C類人才中包括無工作經驗的國外新人,但是存在配額管理限制,僅中國大學的研究生可享受到便利。放寬上述要求將便于企業雇用擁有相關技能的國外應屆畢業生。2019年的S2實習簽證計劃允許國外大學生前往中國“知名企業”實習長達一年時間,16 在上海、廣東自貿區和北京中關村試行后,受到了廣泛歡迎。然而,由于疫情原因,S2簽證的發放被迫暫停,并且“知名企業”定義不夠明確。雖然北京S214 我市繼續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上海發布,2022年12月5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6日,15根據B類工作許可的要求,要在中國雇用此類國外員工,申請人除了要擁有學
30、士或以上學位,還必須擁有至少兩年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阻礙了國際應屆畢業生來華就業。16 國家移民管理局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復制促進服務自貿區建設的移民與出入境便利政策,國家移民管理局,2019年7月19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23日,簽證的申請現已恢復,傳達了積極信號,17 但是仍然需要提高此類計劃的認知度,并明確相關要求,以便企業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建設創業生態系統將有助于上海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環境。上海是首個為創業者提供“創業簽證”的城市,允許外籍人士來華開設公司,期限為一年。18 此類簽證最初由于沒有年齡限制而廣受贊譽,但是四年以來,申請此類簽證所需的申請材料僅提供中文版。19 鑒于此類簽
31、證對于建設城市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上海應提供英文信息,并與高等院校和領事館建立溝通渠道,提高此類簽證的透明度。促進本地人才流動除了國外員工緊缺,上海在吸引國內高科技和制造創新人才方面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雖然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仍然存在落戶限制,但相關申請正變得日趨寬松。例如,2020年戶口改革允許公民在申請上海戶口時計入長三角地區的居住年限,免除了之前需在上海居住七年的要求。20 此外,某些戶口精簡措施為大學畢業生落戶定居上海提供了一系列激勵,例如2022年6月實施的最新政策允許學校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學畢業生直接獲得上海戶口,同時還開通了“綠色通道”,優先處理線上申請。21 同時,為支持
32、該政策,上海市還進一步拓寬了國內大學生落戶的覆蓋范圍,這將有助于上海滿足市場的勞動力需求,促進經濟復蘇。然而,國內人才辦理新護照面臨種種限制,阻礙了企業歐洲總部的人員交流和培訓。簡化國內員工的護照更新流程對于在華歐洲企業至關重要,將有助于其提高團隊的本地化程度。17 國外學生在華實習簽證申請,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年8月10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23日,18Mao,Vivian 和 Wong,Dorcas,上海推出新型創業簽證,China Briefing,2018年8月2日,查閱日期2020年7月1日,19 出入境簽證,上海市人民政府,查閱日期2022年7月14日,20 Cao,Si
33、qi,中國放寬外來務工人員城市落戶限制,環球時報,2020年4月10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8日,21 Yang,Meiping,上海吸引世界頂尖名校畢業生,上海日報,2022年6月8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5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9改善生活標準健康中國行動計劃(20192030)22 為市政府改善公共健康系統的基礎設施和核心能力設定了明確目標。但是,疫情封控期間醫療服務的欠缺阻礙了這些目標的實現。2022年3月至5月的封城期間,由于人們行動嚴重受限,對于需要緊急治療的市民,尤其是患有慢性病或致命疾病的市民,線上診療服務起到了關鍵作用。23 然而,由于大量患者無法前往醫院
34、,加上人手短缺、快遞運力不足,線上診療及其他服務的提供者面對海量訂單疲于應對。上海應確保未來的疫情防控措施充分保障必要的醫療服務,并應進一步采取措施,促進開發線上醫療咨詢服務,通過線上藥房和線上醫院提供處方藥,同時拓寬慢性病患者的長期處方服務范圍。此外,建議建立有效的線上醫療系統也有助于呼應疫情防控政策,防止交叉感染,同時更好地服務患者,減輕醫療機構負擔。建議 堅持在社區層面對入境旅客實施短時隔離措施,清晰透明地公開政策變更。對返滬上海居民實施居家隔離,而非酒店隔離。通過全面透明和可預測的隔離措施促進跨境旅行,包括提供高質量的隔離酒店和食宿。為抵境旅客開通商務“綠色通道”,確保旅客從機場更加順
35、暢便捷地轉移至隔離酒店。有效推進上海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持續簡化工作簽證申請流程,助力外企吸引和留住國外人才?;謴筒⒑喕瘜W生和科研人員簽證申請,包括實習、研究項目和科學交流,以鼓勵創新。提供更多簽證信息,并加強與高等院校和國外領事館的交流溝通,以吸引年輕創業者。廣泛采用線上和遠程醫療服務,持續強化上海的醫療系統。22 健康中國行動計劃(2019-2030),國家衛健委,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23 Huaxia,上海藥房堅持營業,保障藥品供應,新華社,2022年4月7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1.2 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問題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受到嚴重沖擊,需要上海政府提
36、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以確保其持續貢獻上海的經濟發展。分析由于缺少跨國資源,在2020年和2022年的疫情封控期間,在滬歐洲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而且,他們抗風險能力較差,面對高額的成本,難以緩解收入下降帶來的沖擊,同時還需面臨非必需消費的大幅縮水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作為上海經濟的主要支柱(據估計占上海企業的99.5%),24 為中小企業提供額外支持無論對于保障其生存,還是加速上海的經濟復蘇,都至關重要。上海已出臺政策,要求各區政府部門減稅減租,并提供招聘補貼來降低失業率,以此來為遭受疫情重創的企業提供支持。但是,各區政府部門還需要采取措施,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寬松的貸款條件,以避免其因融資困難
37、而被迫離開上海。25 融資融資對于確保企業的穩定經營至關重要。然而,一直以來在華歐洲中小企業始終面臨融資渠道匱乏的問題,而疫情期間這一問題尤為突出。2022年第一季度,雖然主要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相比去年增加了30%,達到6400億人民幣,26 但是服務行業的中小企業表示由于缺少抵押物,難以獲得各商業銀行的貸款,即便是小額貸款。信用服務平臺令上海分會感到欣慰的是,2020年推出的上海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正持續運轉,此平臺目前已擁有超過200萬注冊用戶,累計信貸24 Chen,Tong,新冠疫情:上海為中型企業提供彈性還款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CGTN,2022年7月4日,2022年8
38、月1日,25 Jiang,Yaling,疫情限制下上海數以千計的小型企業艱難度日,SCMP,2022年8月1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2日,26 Chen,Tong,新冠疫情:上海為中型企業提供彈性還款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CGTN,2022年7月4日,2022年8月1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0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金額從2021年10月的360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2年8月的4700億人民幣,27&28 并計劃未來對超過十個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有力支持。29 同時,中國歐盟商會希望該平臺未來能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2
39、022年5月末發布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行動方案)30 旨在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大規模支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措施明確解決了小型企業的需求。31 雖然某些減租減稅措施廣泛覆蓋了大量企業,但其他措施的覆蓋范圍仍然有限。例如,小微企業2022年租賃國有辦公室可免除六個月租金,而鼓勵租賃私辦公室的企業根據“公平原則”(該原則范圍過于寬泛)向業主請求減免租金。32 中國歐盟商會建議為租賃國有和私有辦公室的企業提供同等支持。建議 制定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向各商業銀行申請貸款,尤其是由于缺少抵押物而難以貸款的服務業中小企業。拓寬上海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服務范圍,確保為國內和國
40、外中小企業提供均等的融資機會。簡化貸款申請流程并提高透明度,確保中小企業可充分享受到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的補貼和紓困措施。進一步明確租金減免措施的范圍,確保為租賃國有和私有辦公室的企業提供同等支持。.27 上海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亮相2021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上海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2021年10月22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1日,28上海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上海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查閱日期2022年8月1日,29 Zhu,Shenshen,金融科技公司為中小企業復蘇提供關鍵助力,上海日報,2022年6月9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30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上
41、海市政府,2022年5月28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1日,31綜合施策支持遭受疫情沖擊的中國小型企業,新華社,2022年6月3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2日,32 Shen,Steven,Du,Mandy,上海出臺新行動方案助力經濟復蘇,DAndrea and Partners,2022年6月14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3日,1.3 解決監管問題,提高上海作為國際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 問題僵化的個人和企業稅政策進一步降低了上海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分析 上海的目標是成為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領先的研發中心。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技術專業知識和國外人才,
42、由于超過兩年的嚴格邊境限制,如今上海在這些方面極度匱乏。高技能國外人才對于國外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吸引他們是有條件的。上海會員企業將高薪酬和高待遇視為吸引和留住國際人才的最大挑戰。中國的稅收制度無疑加劇了這一挑戰,使得上海相比世界很多其他城市明顯處于劣勢。例如,高收入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而香港和新加坡分別僅為17%和22%,兩地均為熱門的企業亞太區總部目的地。加之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不確定性,國外人才遷居中國將面臨生活質量下降,嚴重打擊了他們的來華意愿。個人所得稅已出臺某些政策減輕上述稅收負擔。例如,免除住房、航班和教育等特定福利的個人所得稅,這使得國外專家及其家屬遷居中國變得更加可
43、行。雖然一直對有官方稅務發票支持的教育費用免除個人所得稅,33 但最新修訂的個稅法規定,將從2023年末開始,將此視為應稅收入。這將是一大筆支出,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34 79%的受訪者表示,上海國際學校的費用已然十分高昂,這筆支出無疑將雪上加霜。對于已經習慣本國免費和低成本教育的國外員工和企業高管而言,這一額外的財務負擔將導致來滬的國外人才數量下降,專業知識和國際成功經驗匱乏,影響上海的營商環境。對于將當前的個稅33 中國國際高管稅收,KMPG,2021年1月,查閱日期2022年7月12日,34 商業信心調查2022,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6月20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1
44、政策延長至2023年末,上海商界表示歡迎,35 如果能實施類似大灣區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并及時為企業提供最新信息,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經營和投資決策,將有助于上海提高競爭力。這將緩解即將到來的全國稅務改革對上海國際化進程和打造區域性總部中心的影響。外商投資 外商投資法發布之后,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于2020年9月在全市范圍內(包括臨港新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了相關法規,適用于上海市內的所有外商投資。36 法規重申了2019年外商投資法中的一些規定,如要求同等對待國內和國外投資者,以及不得施加超出國家負面清單的額外限制。37 歐洲企業對于近期的兩項進步倍感欣慰,即: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
45、年版)涵蓋的行業數量增加了19%;38 以及2022年1月生效的2021年 自由貿易區負面清單39 進行了精簡,徹底取消了外商投資制造業的限制。40 然而,雖然上述監管進步旨在打造更公平的營商環境和進一步開放上海市場,但吸引到的新投資微乎其微。因此,上海分會建議進一步修訂負面清單,包括取消電信、教育和金融行業的投資股比限制。上海自由貿易區 2020年企業所得稅政策41 允許在臨港新區注35Zhang,Zoey 和 Huang,Katrina,在華企業免稅福利延長至2023年末,China Briefing,2021年12月31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9日,36 上海出臺外商投資新規,聯合國貿
46、易與發展會議投資與企業司,2020年11月11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1日,37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45號公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2月31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1日,38 Zhou,Qian,中國進一步擴大鼓勵類目錄以促進外商投資,中國簡報,2022 年 11 月 1 日,查閱日期2022 年 11 月 17 日,39Glueck、Ulrike和Wu、Stephen和Shi、Lei,2021年中國負面清單與自貿區負面清單最新更新,CMS,2022年1月7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8日,https:/cms.law/en/chn/publicati
47、on/what-is-new-in-china-s-negative-list-2021-and-ftz-negative-list-2021 40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2021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答記者問,2021年12月27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17日,41 關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稅務總局,2020年7月13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3日,冊的企業根據財稅38號文件42 規定在前五年享受15%的優惠稅率,此舉得到了廣泛歡迎。另外,增值稅政策于2021年1月生效,43 允許在臨港新區洋
48、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注冊的企業對保稅區內從事特殊服務(運輸、裝運和存儲服務)獲得的收入免繳增值稅。44 然而,雖然當地政府部門努力提高上海自貿區的投資吸引力,但中國其他地區同樣出臺了更具競爭力的政策。例如,深圳前海和福建平潭為企業提供15%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稅率,而海南自貿港和珠海橫琴新區對特定行業的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或加速推進資本支出的稅收減免。45 而且,上海自貿區臨港新區的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僅限于四個關鍵行業: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民用航空,聚焦研發活動。46 如果能消除這種限制,拓寬政策范圍,覆蓋更多企業,將有助于上海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并促進創新。建議 提前告知個稅政策更
49、新,以便企業有充足時間調整運營和投資策略。延長個稅優惠政策并擴大減免范圍,出臺類似大灣區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持續修訂負面清單,取消更多行業的股比限制。將臨港新區實施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優惠政策擴展至上海其他地區。1.4 促進并保持開放的政府-產業對話問題 政府-產業對話對于政策的優化、理解和有效實施至關重要,但其往往受到協調倉促、不必要的形式及其他限制條件的阻礙。42 同上第一條。43 關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海關總署,2021年1月19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2日,44 中國稅收激勵措施,Asia Briefing,2022年,查閱日期2022
50、年7月12日,45 Zhang,Zoey,中國特定地區的稅收激勵措施,China Briefing,2021年11月22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9日,46 關于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稅務總局,第二條,2020年7月13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3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2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分析2022年,上海分會與上海政府部門會面35次。隨著上海持續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中國歐盟商會對于上海市各政府部門為支持上海經濟復蘇而進行的高頻次、開放的建設性對話和信息交流表示
51、贊賞。經常性地保持并確保有效利用此類交流活動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中國歐盟商會的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顯示,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及出入境管理局被認為可及性較好。但是,上海其他政府部門并非如此。其中評估政府部門可及性的兩個關鍵指標分別為:1)相關部門是否能有效回復企業的咨詢和請求,以及2)網站是否能定期更新,確保信息質量。為改善可及性,上海分會建議所有市級政府部門開展經常性、開放式的政府-產業對話。例如,2018年發起的上海市政府企業對話就獲得了廣泛認可。企業表示,該對話提高了相關政府部門和信息的可及性??梢栽摽蚣転榛A,鼓勵市級政府部門開展進一步的跨部門交流。鑒于政府官員和行
52、政人員工作繁忙,協調對話時需要確保雙方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參與。如果能為企業提供適當的準備時間,并明確告知哪些官員將會出席相關會議,將有助于企業妥善準備,并安排適當的代表參會。某些會議僅限特定級別的人員參加,這可以理解,但是由誰參加應由相應企業或組織決定,而不應受個人關系的影響。為優化溝通,提前商定會議議題無可厚非,但是預先提交和審批議題不利于自由開放的討論。而且,受新冠疫情影響,參加會議需要滿足某些額外要求,建議除真正必要的要求外,最大程度減少此類要求。例如,參加進博會要求提供車輛照片和司機的電子郵箱,這已超出了中央政府某些最高機構的出入要求。此外,上海分會會員企業還指出,各區政府傳達市級通知或
53、意見通常缺乏透明度。各區政府實施政策通常僅提供中文版,而且并非總是公開發布。歐洲企業對上海政府通過補貼提供的金融支持表示贊賞,但是希望可以公開傳達此類激勵措施,并對歐洲企業一視同仁。此外,歐洲企業對于獲邀評論上海政策的做法也表示歡迎。但是,要獲得有意義的反饋,應至少提供兩周的回復時間,以確保行業有時間充分理解政策,有序回復。最后,中國歐盟商會強烈建議政府、行業、學術界、媒體和民間團體開展交流互動,建議歐盟成員國及其上海代表開展各種形式的政府對話、文化交流和貿易促進活動。中國歐盟商會希望這種聯系能成為中歐雙邊關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 鼓勵上海市各政府部門定期開展開放的政府-產業對話,并確
54、保監管機構與業內企業及時開展充分溝通。提供英文翻譯,提高政府網站信息透明度。就當地法規和政策的實施及時提供指導和解讀。及時通知業內企業參加相關的政府會議。持續簡化政府會議參加程序,取消不必要的參會要求和信息。2.提供穩定的營商環境,促進封鎖后的經濟復蘇2.1 消除國外投資的市場準入壁壘,并為所有市場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問題市場準入限制和不公平的采購實踐阻礙了國外企業全面貢獻上海經濟發展。國際運輸根據十四五規劃,上海的目標是到2025年發展成為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吞吐量和龐大的全球運輸網絡,2021年處理的集裝箱超過4700萬,47 相比2018年的4200萬有所增加。4
55、8 與之相比,新加坡位居第二,2021年處理的集裝箱數量為3750萬。目前,上海憑借其位于長三角的戰略位置,承擔著中國20%國際貿易的運輸工47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穩步回升,新華社,2022年5月19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9日,48 全球50大集裝箱港口,世界航運理事會,查閱日期2022年7月18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3作,49 出入中國大陸各大貿易中心的所有貨物都必須途徑上海。2021年11月,上海港推出了洋山國際貨物中轉試點,允許國外船舶在2024年結束前在洋山中轉國際貨物,裝運來自大連、天津和青島的集裝箱。這是中國貨運行業的一次重大改革。50 該試
56、點為中國歐盟商會過去二十年來重點倡導的改革之一,也是中國國際航運政策的一項重大突破,使國外航運公司可以更靈活地優化運輸網絡,從而縮短運輸時間,降低燃油成本。在國際運輸公司表達了對于政策落實的關切后,國外航運公司最終于2022年6月實施了中國首次沿海國際貨物中轉。51 雖然中國海洋行業對外開放的意愿令中國歐盟商會備受鼓舞,但是當前允許中轉的貨物范圍仍然相對有限。52 中國歐盟商會希望能全面開放國際貨物中轉,為在華歐盟航運公司提供與在歐中國運輸公司(其已在歐洲單一市場的貨物中轉優惠中受益)對等的市場準入,實現互惠互利。只有這樣,上海才能真正成為國際化的航運中心。海洋行業在數字化方面也取得了進展。上
57、海港被2013中國海關總署通關作業無紙化試點項目列為試點,目標為實現無紙化作業。53 2020年,上海進博會抵達上海港的所有文檔均采用單窗口、無紙化的優化清關程序發給海關工作人員。54 但是,這種情況仍然是例外。很多國際航運公司指出,由于某些文件仍然需要親筆簽名,系統尚未全面數字化。作為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全面的數字化將可49Hollinger,Peggy,Edgecliffe-Johnson,Andrew,Riordan,Primrose,Li,Gloria,上海封城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張,金融時報,2022年5月15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2日,50 政策文摘:試驗區促進沿海運輸,Chin
58、a Daily,2021年11月24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3日,51 Wang,Ying,國外企業開啟沿海運輸,China Daily,2022年6月2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3日,52 中國歐盟商會點贊上海貨物中轉試驗項目,中國歐盟商會,2021年11月19日,53 中國深化無紙化海關清關試點改革,Dezan Shira&Associates,2013年4月22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4日,54Yang,Yang,上海進博會實現無紙化,China Daily,2022年10月22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4日,提供全新機遇,整合整個服務鏈的數字服務,提高競爭力和運營效率。上海
59、可以借鑒深圳2021年11月推出的首個區塊鏈貨物平臺,該平臺允許客戶通過區塊鏈,同時完成運輸公司和港口的手續辦理,將港口和航運公司紙質文件的平均處理時間從兩天縮短至四小時。55 法律上海要想打造真正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必須實施強有力的法律法規來維持投資者信心。但是,國外律師和律所在中國展業仍然存在嚴格限制,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競爭,限制了企業選擇適合的法律代表。在所有因種種市場限制陷入掙扎的行業中,法律行業尤為突出,該行業44%的會員企業表示,由于持續的市場準入限制或監管障礙而錯失了商機。56 此外,會員企業表示,監管障礙還阻礙了國外律師和律所在中國展業,甚至包括外商投資、雇傭關系和并購收購等非爭議
60、商業領域。一個例子是,限制國外律所代表處數量和禁止國外律所解讀中國法律,哪怕是在仲裁案件中。57 上海已試行了一些改革來促進法律行業的進一步開放。2014年上海自貿區推出的試行方案允許符合條件的國外和中國律所相互派遣律師并成立合資公司。58 該試行方案允許國外律所通過一名或多名附屬中國律師為客戶提供中國法律服務,此前,中國法律顧問無法從事此項工作。59 雖然該試行方案使上海法律行業的逐步開放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但是嚴格的準入門檻(如中國律所要與國外律所成立合資公司,需要雇用特定數量的中國律師)仍然構成了巨大障礙。盡管對國外律所不設門檻,但是由于合伙中的權力失衡,小型外資律所對與大型的中55區塊鏈
61、放貨平臺上線,深圳日報,2021年11月9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4日,56 商業信心調查2022,中國歐盟商會,第27頁,2022年6月20日,57 Jiang,Eric,中國法律服務市場準入:中國監管機制下國外律所的機遇,Prospect Law,2022年2月14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58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司法局制訂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外律師事務所互派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實施辦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的實施辦法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年11月18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 29日,59 Jiang,Eric,中國法律服務
62、市場準入:中國監管機制下國外律所的機遇,Prospect Law,2022年2月14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4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國律所合作抱有疑慮。上海如果能擴大上述試行方案的范圍,降低中國律所成立合資公司的門檻,同時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國外律所試水,將會受益匪淺,這對于吸引各類國外律所來滬展業,改善上海的法律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開放,將大大有利于上海的發展,例如允許中國執業律師加入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商業領域國外律所,確保其受雇國外律所期間不會被吊銷執照。60 取消這些限制將可以
63、使客戶(無論中國客戶還是國外客戶)更快速、更高效、更經濟地獲取法律建議,并有助于打造透明穩健的全球化法律環境,吸引外商投資。建議 在上海港持續開設和開發試點項目,允許國外航運公司在此中轉國際貨物,并最終將政策擴展至其他港口。采取數字化措施,提高航運行業效率,如采用全面的無紙化流程和試點采用區塊鏈貨物平臺。消除中外合資律所的門檻和人員要求,以便中小企業參與。允許國外律所獲得許可,雇用合格的中國律師,在上海從事中國法律相關業務(至少在商業領域)。提高監管機構透明度,解決國外律所在中國面臨的不公平競爭。2.2 改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使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問題雖然上海的目標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是尚
64、未達到國際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限制國外金融機構融入中國的金融系統,監管限制性指數以及過去十年中在華國外金融機構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分析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60 Jiang,Eric,中國法律服務市場準入:中國監管機制下國外律所的機遇,Prospect Law,2022年2月14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劃,61 上海的目標是到2025年加入紐約、倫敦和香港的行列,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監管框架下提供金融服務。盡管上海在體量上稱得上國際金融中心,但是與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的交易截然不同,大部分交易都是國內交易,因此稱其為此具有一定的誤導性。上海
65、持續面臨亞太地區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的激烈競爭,2020年上海位居第三,而在62 最近的2022年排名中,上海已滑落至香港之后,降至第四位。63 由于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目前有關跨境交易的種種規定和外匯限制,上海尚未達到真正國際金融中心的標準。人民幣國際化目前,銀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民幣國際化,至今仍然缺少未來五至十年的清晰路徑。人民幣的不可兌換性和嚴格的國內監管對境外支付股東股息構成了巨大阻礙,導致某些跨國企業盡可能減少在華股本。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22年1月在上海自貿區推出了進一步的試行方案,其中包括開放跨境資產轉移、提高非金融企業的離岸借貸上限以及試行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64 邁出了正確的
66、一步。上海分會對于當地政府部門對在滬國外銀行的認可表示贊賞,尤其是這些銀行在2022年春的上海封城期間發揮的關鍵作用。他們迅速行動,為當地企業提供支持,確保企業的資金流動,同時還在封城期間提供了不間斷服務,有效穩定了投資者信心。65 這表明國外銀行致力于幫助遭受重創的當地實體經濟盡快復蘇。上海作為不斷增長的開放金融中心,通過他們可以有效捍衛自身形象。雖然人民幣立即實現全面國際化并不可行,但是需要制定清晰路線,以便提升投資者在跨境投資和融資方面的長期信心。61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上海市政府,2021年8月2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1日,62 Li
67、,Tracy,上?,F位居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位,上海日報,2020年9月26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1日,63 Jones,Huw,紐約在頂級金融中心指數中拉大與倫敦的領先優勢,路透社,2022年3月24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1日,64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嘗試進一步開放跨境交易與投資,China Banking News,2022年1月6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6日,65 Li,Tracy,國外銀行在封城期間挺身而出助力企業,上海日報,2022年5月26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14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5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但是,中國本地
68、債券市場與國際標準評級機制之間仍然存在差異,境外投資者因此更加謹慎。雖然不僅僅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同樣存在此種差異,但是中國的差異尤其明顯。例如,評級本應呈現正態分布,但2020年多達98%的非金融債務證券獲得了獲得了中國評級機構的2A或3A評級,66 并且當年發行的新債券中,超過63%獲得了3A評級。67 這表明缺乏足夠的監管監督,導致投資者整體信心受挫。因此,當中國政府于2021年3月對信用評級行業實施更加嚴格的規則,以提高行業透明度和可靠性時,受到了廣泛歡迎。68 另外,盡管中國歐盟商會承認,違約率較高的新興經濟體需要“快速失敗式”增長,但是這阻礙了國際市場發展,令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不愿
69、冒險,嚴重阻礙了上海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因此,上海分會建議根據國際標準,提高在滬銀行評級機制的標準化水平。建議 制定人民幣的國際化清晰的路線圖,確定時限。在上海率先擴展跨境雙向投資人民幣計價投資和基金的范圍。調整監管框架,促進中國金融系統的高度整合,保障國外銀行在滬經營的利益,消除擔憂。提高債券市場透明度和可靠性,消除中國債券市場與國際標準評級機制的差異。2.3 強化綠色能源轉型和可持續行業發展方面的溝通,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和“五大新城”問題一刀切的環保方式限制各個行業對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的貢獻。分析當地政府實施環保措施往往前后不一、缺少66Tang,Frank,中國推進信用評級行業改革以降低金融
70、風險,南華早報,2021年8月12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6日,67 Chen,Frank,中國債券市場搖擺不定,3A評級意義有限,亞洲時報,2021年1月21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6日,68 Brown,Tanner,中國準備加大信用評級行業監管力度,Barrons,2021年3月31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6日,規律,可能對已遵循現有環保法規的企業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很多會員企業都是臨時接到政府部門的停產通知以達到當地碳排放目標,給運營規劃帶來了巨大挑戰,69 并且還要應對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上海分會理解,在實施能源轉型,推進碳減排的同時,確保長期能源安全并非易事,但是近期以
71、犧牲穩定的營商環境為代價,將短期節能降耗放在首位的做法引發了對于此類措施可持續性的擔憂。另外,對化石行業而言,化工廠頻繁的“開工-停產”帶來了額外的健康安全風險,由于產生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增加了爆炸風險。讓受影響的行業參與制定行業層面的行動方案,并增加溝通渠道,比如在江蘇的各個制造中心提前發出通知,將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加速改善長三角地區的環境。由于2022年夏江蘇、浙江和四川等省份遭遇的創紀錄熱浪和干旱加劇了電力短缺,上海不得不依賴其他省份輸送電能,這是另一擔憂。煤電占上海2020年能源消費的三分之一,70 因此上海制定行動方案,將天然氣在總體能源構成中的占比提升至15%。71 如果能制定綜
72、合計劃,采用離岸風能和太陽能實現混合能源供應,并制定路線圖,建立必要的綜合儲能系統,將有助于加速能源轉型。根據中國國家十四五規劃(20212025)的碳達峰行動方案,72 上??梢越梃b歐洲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技術知識,建立氫生態系統,為中國的綠色轉型做出重大貢獻。這符合政府到2023年在上海安裝近100座加氫站和投放10,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目標。73 但是,盡管考慮到上海在氫能開發方面的領先地位,發展氫能來推進上海的能源轉型切實可行,但是實施范圍有待進一步擴展,不應僅限于運69 Horwitz,Josh,歐洲企業集團稱中國停電通知欠佳,路透社,2021年10月31日,70Shi,Yi,上海引
73、領中國碳減排能源轉型,China Dialogue,2021年6月23日,查閱日期2022年5月19日,71上海致力于到2025年實現碳達峰,新華社,2021年1月25日,查閱日期2022年5月19日,72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國家發改委,2021年10月27日,查閱日期2022年5月19日,73 中國加速部署氫能,新華社,2021年12月18日,查閱日期2022年5月19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6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輸行業。另外,氫能行業在運輸和存儲類型方面持續面臨諸多監管限制,如能取消這些限制,將有助于氫能
74、供應商提高競爭力。確保低碳或可再生氫能的穩定供應(目前在氫能生產方面競爭力仍然較低)對于充分發展可持續氫能經濟,推進上海的可再生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環境執法作為很多石油化工企業的總部所在地,上??梢酝ㄟ^制定切實可行的路線圖,加速推進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工業用氣企業可為眾多行業提供傳統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促進可再生能源轉型,但是化工企業和天然氣企業被歸入同一類別。這導致他們在當地法規和供電監管的限制措施中面臨一刀切,給他們的經營帶來風險。因此,建議上海監管機構全面審視限制措施,區別有助減少總體碳排放的企業,包括對于很多行業下游供應鏈至關重要的天然氣企業。于2021年3月生效的長江保護法禁止在長江流
75、域運輸有毒危險化學品,同時禁止在長江方圓一公里內擴建化工園區。但是,并未考慮到工廠的安全和生態保護74 升級項目。盡管上海分會對這一強化監管框架、加強環境保護力度的標志性立法表示贊賞,但是這導致了當地政府不在合理的短時間內發出停產和搬遷通知。此外,許多企業收到不同政府部門下達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在與相關部門直接談判方面遇到困難。安全措施應基于合規性,而非一刀切,應考慮不同企業的經營差異,并提供透明的標準和足夠的準備時間,避免干擾企業經營。政府-產業對話對于長三角流域的產業升級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很多在滬設立總部和制造業務遍布長三角地區的歐洲企業。上海開發的“五大新城”專注于能源密集型行業,如嘉定的
76、新能源汽車行業和松江的集成電路行業。作為能源凈輸入城市,上海在協調長三角地區的其他政府,兼顧綠色發展與合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例如,上海2022年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74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20年12月26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9日,化工作計劃(工作計劃)75 旨在通過限制柴油卡車通行和減少工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改善空氣質量。鑒于上海與相鄰省份其他城市間通行的卡車數量,空氣污染管理無疑是長三角地區需要重點改善的領域。建議 在整個長三角地區實施合規、科學的環保措施,而非采取一刀切的策略或武斷行事。如因緩解氣候變化和疫情防控要求制造企業搬遷和關
77、停,應與企業充分溝通并提供合理的準備時間。在上海政府部門與產業之間建立溝通渠道,允許國外企業參與起草和實施環境標準和綠色發展計劃。2.4 改善阻礙國外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問題上?,F已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盡管這一舉措令人鼓舞,并將有助上海成為全球研發中心,但受限于案件審理期漫長,目前仍無法為知識產權提供充分保護,難以鼓勵國外創新。分析 至2035年,上海致力成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中心,其中包括拓展上海的數字醫療服務,并試行數字人民幣。76 然而要建立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充分的知識產權保護必不可少。雖然知識產權執法一直被視為上海的優勢之一(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中67%的受訪企業指出,在設立研發中心
78、方面,上海比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更具吸引力),77 但是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仍然是會員企業不愿將最新技術引入中國的主要原因。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15年設立)大大改善75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上海市2022年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計劃的通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2022年3月3日,查閱日期2022年12月14日,76Xing,Yi,上海法規保障數字數據安全,China Daily,2022年1月13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2日,77 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商業信心調查未發布的上海本地數據,見歐盟企業在中國上海建議書2023/2024第25頁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7了上海的知識產權
79、執法。但是,由于上海其他法院不具備知識產權專業知識(這是裁判復雜知識產權案件的基本要求),該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始終維持高位。這導致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期過于漫長,期間的各種潛在損害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上海已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與長三角地區仲裁機構的合作。例如,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與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簽署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作備忘錄78,并與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的代表舉辦了第二屆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圓桌會議。79 通過在地區內進一步深化一體化并分享司法和行政資源,將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和法律發展。另外,設立更多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并借鑒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成功經驗,致力于整體能力建設,將有助于減輕案件
80、審理負擔,精簡整體司法流程。制藥和生產制造等高科技行業尤其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會投入巨資保持創新能力。因此,確保這些行業的持續創新并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是重中之重。隨著2021年12月在臨港新區推出一站式爭議解決云平臺,上海在知識產權執法數字化和精簡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80 但是應將這一舉措推廣至上海周邊的其他創新區域,例如虹橋和張江。此外,浦東新區會對侵犯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的行為處以罰款,上??稍谌蟹秶鷥韧茝V這一舉措。應進一步清晰明確不同類型侵權行為的罰款金額,以威懾侵權行為。這將有助于上海打造研發中心,鑒于“專利密集型行業貢獻上海19%的GDP”,此舉至關重要。81 建議 改善并形成知識產權法院
81、的最佳實踐,增加相關培訓,以減輕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負擔同時協調78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與合肥知識產權法院簽署儀式,上海高級人民法院,2021年11月22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8日,79“打造人才高地&開啟新征程”-第二屆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圓桌會議成功召開,上海國際仲裁觀察,2021年冬季刊,查閱日期2022年8月7日,第6頁 80 上海首屆國際爭議解決論壇暨臨港新區一站式爭議解決云平臺發布儀式成功舉辦,上海國際仲裁觀察,2021年冬季刊,查閱日期2022年8月7日,第6頁81 Zhu,Yuting,上海推出新措施成為全球頂級知識產權城市,Shanghai Daily,2022年1月13日,
82、查閱日期2022年8月8日,長三角地區的行政機構與法院開展信息交流。擴展一站式爭議解決云平臺和數字化服務,強化上海周邊創新區域的知識產權執法力度。在整個城市范圍內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侵權罰款的透明度,并強化相關溝通。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8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上海建議書2020/2021審校2001年,國務院批準了上海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目標是到2020年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金融、貿易、運輸和經濟中心。82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上海全力遏制病毒傳播,這一規劃被迫擱置。2020年11月發布的歐盟企業在中國
83、上海建議書2020/2021闡述了在滬企業面臨的經營挑戰,其中很多都是源于新冠疫情的首次沖擊。因此,第四版上海建議書提供了詳細建議,旨在幫助上??朔咔閷е碌慕洕Ь?,重回正軌,實現成為中國頂級國際化都市的目標。1.向外資企業提供支持并減輕企業負擔,以促進疫情后的經濟復蘇1.1 采取措施快速改善外籍和本地人才的人資政策和生活環境 上海建議書 2020/2021中包含多項有關解決國外人才引進和保留難題的建議。其中一項建議為,促進外籍員工回滬,因為2020年7月的中國歐盟商會上海會員企業調查顯示,56%的會員企業存在外籍員工無法返華的問題。83 雖然某些國外員工克服挑戰,成功返回,但是由于面臨工作
84、許可到期、復雜的乘機要求和繁瑣的隔離程序等種種困難,很多員工未能返回。截至本書撰寫之時,盡管已精簡了離境核酸檢測要求,并將隔離時間從最初的“14+7”天縮短至“5+3”天,84 但是跨境旅行仍然面臨挑戰,阻礙了企業與歐洲總部的溝通交流,并損害了上海的國際營商環境。2022年6月初取消工作簽證和家屬的邀請函要求標志著上海在促進國外員工回歸和吸引國外人才方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但是,這僅適用于短期商務旅客,主要是82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上海市政府,2006年5月26日,查閱日期2022年8月8日,83大量國外居民仍被中國的“國際化城市”拒之門外,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8月6日
85、,查閱日期2022年7月25日,84截至本書撰寫之時(2022年12月),入境中國的旅客需接受五天的集中隔離和三天居家隔離。投資者、研究人員和來自歐洲總部的企業高管。與此同時,B類和C類人才的工作簽證申請流程仍未改變。相比之下,其他類型的落地簽證仍然不可辦理,導致上海難以吸引國際人才,打造創新生態系統。1.2 繼續為面臨困境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時,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2020年3月,上海出臺了30項財政措施,專門為在疫情期間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其中包括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彈性信貸政策、貸款延期及保險。85 2022年春季
86、封城過后,中小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經濟前景。2022年5月發布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86 試圖通過減稅減租,促進中小企業復蘇。但是,只有一半的措施明確照顧到了小型企業的需求。而且,提供的補貼較為有限,申請過程繁瑣耗時。因此,會員企業表示,2022年的政策令上海很多中小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無法提供及時支持,尤其是相對于2020年出臺的全面政策而言。1.3 解決妨礙在滬外企經營的監管和稅收問題在上海建議書2020/2021中,國外企業預計終止國外員工的個稅豁免將導致企業成本大幅上升。由于2021年12月末宣布延長個稅豁免政策,尚未產生這些額外成本。但是,企業仍然需要想辦法抵消未來中國可能的
87、稅務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85上海中小企業疫情期間獲得金融支持,環球時報,2022年3月10日,查閱日期2022年11月27日,86 Zhu,Shenshen,上海宣布210億美元的中小企業紓困方案,上海日報,2022年5月19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5日,附錄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192.為疫情后經濟的可持續復蘇奠定基礎2.1 消除國外投資的市場準入壁壘,并為所有市場參與者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對于上海會員企業而言,市場準入障礙仍然是在中國大陸經營面臨的三大監管障礙之一。長期以來,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一直倡導打造國際貨物中轉站,將上海打造成為國際化的運輸港口,2021年11月公布的上
88、海洋山港貨物中轉試點項目令人倍感欣慰。87 盡管目前該試點項目的范圍仍然相對有限,88 但無疑是上海實現全面的國際貨物中轉,成為真正的國際化運輸中心邁出的正確一步。但是在法律行業,成立合資律所仍然面臨門檻和人員限制,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參與,除此之外,國外律師面臨許可限制,無法來華執業,而中國律師如果加入國外律所,將面臨執照吊銷。2.2 解決阻礙國外創新的長期行政問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為強化上海的知識產權執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如上海建議書2020/2021所述,該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持續保持高位,導致案件審理時間過于漫長。截至本書撰寫之時,上海已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與長三角地區仲裁機構的合作,但
89、是仍然需要進一步推進司法資源的整合和共享,以改善知識產權執法。臨港新區推出的一站式爭議解決云平臺標志著上海在知識產權執法的精簡和數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應將該平臺推廣至上海其他創新區域。此外,浦東新區2021年12月生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定對首次違反相關法規的人員處以罰款,89 加大了對于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但是尚未在全市范圍內推廣。87 政策文摘:試驗區促進沿海運輸,China Daily,2021年11月24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3日,88 Wang,Ying,國外企業開啟沿海運輸,China Daily,2022年6月2日,查閱日期2022年6月23日,89 Che
90、n,Huizhi,浦東出臺新規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上海日報,2021年10月28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12日,2.3 在落實主要立法上給與更多透明度并加強政府和行業間的溝通 外商投資法發布后,上海對于該法在本地的實施仍然模糊不清,透明度不足,缺少具體的實施詳情和時間表。以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安全法(分別于9月1日和11月1日生效)為基礎,上海數據條例90(2022年1月生效)針對臨港新區的低風險領域數據跨境流動試點制定了相關條款。但是,對于允許傳輸的“低風險”和“重要”數據,定義仍然模糊不清,導致了執法中的不一致。2.4 與地區政府合作,協調促進長三角地區產業的靈活可持續發展會員企業在長
91、三角地區的環保執法上仍然面臨一刀切的問題。例如,于2021年3月生效的長江保護法禁止在長江流域運輸有毒危險化學品,同時禁止在長江方圓一公里內擴建化工園區。但是,會員企業表示停產和搬遷的通知時間過短,令人措手不及,同時當地不同部門提供的信息相互矛盾。與相關機構建立充分的溝通渠道仍然面臨挑戰。90 上海數據條例,上海市政府,2021年10月29日,查閱日期2022年7月26日,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0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商業信心調查2022在滬歐洲企業洞察每年中國歐盟商會都會開展在華歐洲企業商業信心調查。91 該調查展現
92、了歐洲企業一年中在華取得的成功和面臨的挑戰,及短至中期內的整體情緒。下面是一些來自上海分會數據庫的重要數據,并未包含在最終的2022商業信心調查報告中。這些反饋于2022年2月收集,在上海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全城封鎖之后,受訪企業的看法可能發生了重大轉變。不過,盡管形勢瞬息萬變,受訪企業仍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充分表明上海需要快速實施全面的市場改革。新冠疫情加劇人力資源挑戰中國的疫情限制是在滬和所有其他地區的企業吸引和留住外籍人才面臨的首要挑戰。另外一個阻礙在滬企業引進外籍人才的主要挑戰就是簽證和工作許可限制。主要建議1.1中指出,需要精簡工作簽證申請流程,以助力外企吸引和留住外籍人才。第三大挑戰
93、就是由于對動態清零政策的負面看法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外籍人才不愿遷居上海。91 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2,中國歐盟商會,2022年6月20日,國際人才南京山東上海沈陽天津西南華南3524891411256586333工作地點偏遠事業機遇不被看好缺乏優質醫療設施7532285101113712對工資/待遇的期望較高不愿意搬家因新冠疫情而被限制進入中國簽證/工作許可/戶口限制 缺少可負擔的、優質的兒童教育11北京355438334342111111222457769598786圖1.請列出吸引中國和國際人才的三大挑戰 1)1)表中的數字給出了每個地理區域的每個問題與其他問題的相對排名.中
94、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11)60%40%N=2222022是否圖 2.貴公司是否在上海設有亞太區域總部?88%12%N=1332022是否圖 3:貴公司是否考慮將其亞太區域總部設在上海?1)在多個地區經營的受訪企業可能參加不同城市的調查。阻礙上海成為區域總部中心的因素60%的受訪企業目前未在上海設立亞太區總部。與此同時,12%的企業考慮將亞太區總部遷至上海,這一數字與2021年的商業信心調查持平。旅行限制(32%)和高昂的生活成本(25%)是國外企業不愿在上海設立亞太區總部的主要原因。雖然交通、水電、服裝和家政服務成本較為合理,但上海的醫療服務、租房和國際學校費用過于高昂,需要持續實
95、施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國外人才。主要建議1.3中對此做了闡述。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2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4N=11741%32%25%20%20%16%29其他出行限制3719行政問題難以吸引或留住人才在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48不具競爭力的稅收政策2323圖 4:為什么不這樣考慮?1)5N=620南京山東上海沈陽天津華南西南規則和監管的不清晰知識產權保護產品的許可要求/注冊程序市場準入壁壘和投資限制難以預測的立法環境行政問題海關程序自由裁量式執法融資渠道限制缺少反腐敗法規數據保護要求北京N=142N=47N=8N=2
96、21N=15N=104N=50N=3311511115519814787768484131033106222252266755353412746313104543109413814137134142141116111281410109110427911312165公共采購中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歧視107101269128圖 5:貴公司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時,最主要的三個監管障礙是什么?1)1)允許多選1)表中的數字給出了每個地理區域的每個問題與其他問題的相對排名.不公平的營商環境持續存在對于上海會員企業而言,在中國大陸經營面臨的三大監管挑戰分別為政策法規模糊不清、不穩定的法律環境、市場準入障礙和投資
97、限制。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3631%49%38%31%47%38%40%48%35%34%25%39%20%38%36%30%35%17%38%30%33%23%24%21%西南北京沈陽上海南京天津山東華南N=142N=47N=33N=104N=8N=221N=15N=50極有可能增加投資沒有影響有可能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圖 6:如果貴公司所在行業的外國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準入機會,這將對貴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決策產生什么影響?65%85%75%70%93%83%78%73%35%15%25%30%7%17%22%27%西南南京北京山東N=15上海沈陽天津華南N=33N=142N=
98、47N=8N=221N=104N=50是否圖 7:貴公司是否知道在過去的兩年中,有哪些提供給中國企業的補貼是外國企業無法獲得的?目前仍然無法為歐洲企業提供公平的營商環境。但是,69%的上海受訪企業表示,如果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很有可能會加大在華投資,表明中國市場仍然十分重要。由于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阻礙了很多投資者來華投資,可以推斷,有大量投資機會亟待發掘。因此,正如主要建議2.1中所述,消除外商投資的市場準入限制迫在眉睫。與此同時,30%的上海受訪企業發現,某些補貼只向中國企業提供,僅次于北京的35%。會員企業表示,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遭受到了上海地區政府部門的差別對待:補貼限制、稅收問題和政府溝
99、通。其中補貼限制排在首位,占33%,稅收問題和政府溝通均為31%。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4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將近一半的受訪企業指出,向政府部門提出的溝通請求往往會石沉大海,并有40%的企業指出政府部門網站的信息質量欠佳。如主要建議1.4中所述,促進和確保開放的政府-產業對話對于上海的發展和經濟復蘇至關重要。研發環境的競爭力與日俱增 受訪企業普遍看好上海的研發環境,69%的受訪企業認為,相比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更愿意在上海設立本地、地區或全球研發中心。這得益于上海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高技能的研發人才。N=4533%3
100、1%31%31%24%22%9%2%1110410獲得補貼的機會15141414稅務問題與政府溝通我們在所有有業務的地區受到平等待遇許可人才吸引政策(包括簽證和戶口)自由裁量式執法其他我們只在一個地區有業務1)允許多選圖8:如果貴公司在一個以上區有業務,請問在哪些方面受到地方政府的區別對待?1)N=11349%40%27%20%16%45當地政府對交流請求不做回應網站的信息質量很差(例如,信息過時,沒有英文翻譯,沒有提供聯系信息)30執法決定具有任意性其他55法規是任意的、不可預測的或不透明的2318圖 9:這些機構難以打交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允許多選1)允許多選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
101、上海建議書25主要建議2.4中指出,應當通過減輕上海的案件負擔和與長三角周邊的其他知識產權中心共享資源,來優化和強化上海知識產權能力。雖然67%和86%的受訪企業表示上海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研發人才方面擁有優勢,但是61%和70%的受訪企業指出,上海在經營成本和人力成本方面仍然面臨挑戰,這反映了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和過高的薪酬期望已然成為普遍共識。79%的受訪企業表示,創新生態系統是上海擁有的另一個優勢,有利于他們設立研發機構。另外,有一半的受訪企業指出,上海當地政府的金融支持也是一大優勢。N=22246%23%5%7%2%16%與其他地區相同相當有吸引力52吸引力稍強吸引力稍弱不知道相當少的吸引力
102、1021216535圖 10:1)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您認為上海對建立本地、區域或全球研發中心是否更具吸引力?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型人才運營成本勞動力成本32%33%34%1%1871%明顯劣勢明顯優勢略有不足略有優勢中立12%34%52%1872%1%18%43%26%9%5%24%46%20%6%4%187N=187187圖 11: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請評估在上海設立研發機構的以下因素1)在多個地區工作的受訪者可能會參加不同城市的調查-對上海每個地區的問題都會影響總數1。1)在多個地區工作的受訪者可能會參加不同城市的調查-對上海每個地區的問題都會影響總數1。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6
103、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創新生態系統信息的可及性(互聯網、媒體和其他來源)數據安全/數據本地化8%41%34%16%2%略有不足明顯優勢中立略有優勢明顯劣勢19%45%34%2%1%39%32%26%1%3%18754%26%16%2%3%N=187187187187圖 12: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請評估在上海設立研發機構的以下因素56%44%2021是否N=204圖 13:是否看到貴公司與長江三角洲一體化計劃有關的具體商業機會?長三角一體化商機 超過一半的上海受訪企業表示并未看到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商機。但是,約50
104、%的上海受訪企業指出0-50%的在華收入來自長三角地區。與此同時,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21%-80%的收入來自該地區。這表明企業在該地區將可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55%的受訪企業認為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于擴大人才池,51%認為將有助于擴大消費者規模,44%認為將有助于提高物流基礎設施效率。此外,主要建議2.3中指出,強化長三角地區可持續產業發展和綠色轉型方面的溝通對于深化該地區的一體化至關重要。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7N=22114%38%16%8%8%16%80%51-80%32目前在長三角地區沒有業務8435181735圖 14:目前,貴公司在中國的收入中有多大比例來自/源于長江三角
105、洲這個地區?N=8955%51%44%39%38%2%49更好的供應鏈一體化三個省都有獨特的行政流程獲得更廣泛的人才庫45其他能接觸更大的消費者群體更有效的物流基礎設施3935342圖 15:請詳細說明具體的商業機遇1)在看到長三角一體化商機的受訪企業中,55%表示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于擴大人才池,51%表示將有助于擴大消費者規模。與此同時,44%的受訪企業認為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于提高物流基礎設施效率,考慮到中國的30/60碳目標,這將是該地區向可持續商業實踐轉型的關鍵。1)允許多選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上海建議書28Shanghai Position Paper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建議書2023/2024合作伙伴 中國歐盟商會中國歐盟商會+86(23)8527 6517+86(23)6308 5669+86(23)6308 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