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杜:粵港澳大灣區的法律與實踐I(2022)(6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金杜:粵港澳大灣區的法律與實踐I(2022)(68頁).pdf(6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聲明:本資料不代表金杜律師事務所對有關問題的法律意見。任何僅僅依照本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作為和不作為決定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行為人自行負責。如您需要法律意見或其他專家意見,應該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尋求專業的法律幫助。版權聲明:金杜律師事務所2018年版權所有金杜律師事務所保留對本資料的所有權利。未經金杜律師事務所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通過任何方式(手寫、電子或機械的方式,包括通過復印、錄音、錄音筆或信息收集系統)復制本資料任何受版權保護的內容。有關本資料的咨詢及意見和建議,請聯系:粵港澳大灣區的法律與實踐 01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
2、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2017年7月,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見證下,粵港澳三地行政長官代表正式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再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自此粵港澳大灣區被列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粵港澳區域的發展也正式邁入了灣區經濟時代?!耙粠б宦贰北尘跋?,粵港澳大灣區有著更重要的戰略地位?;浉郯拇鬄硡^不僅僅要成長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世界著名優質生活圈,更要成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巨型門戶樞紐,構建內
3、地、東盟地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投資往來的重要平臺。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力促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港澳長期繁榮、實踐“一國兩制”的重要平臺。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潮流和大趨勢。從“城市經濟”向“區域經濟”轉變,引導推動各區域從競爭對手轉變為合作伙伴,是泛珠三角區域提升經濟活力與區域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浉郯拇鬄硡^腹地縱深廣闊,區位優勢明顯,是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內協同發展的核心引擎?!?+2”城市群布局提供了城市產業的多元化,加之在金融、專業服務、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等不同領域的優勢,為尋求開拓中國市場的企業或有意擴大在中國現有業務的企業提供了巨大商機。毋庸置疑,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4、也面臨著挑戰。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呼吁更為具體的實施規劃、更靈活的配套政策、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樣,大灣區的發展為法律服務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國際競爭力、全球視野、跨不同法域的復合型、高素質的法律服務機構將大有可為。為響應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客戶需求,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法律服務,2018年4月,金杜律師事務所成立了大灣區金杜國際中心,依托金杜深圳、廣州、香港、三亞辦公室雄厚的律師資源和全球網絡,結合堅實的中國法和香港法執業經驗和處理復雜、多法域跨境項目的實踐經驗,為境內外客戶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梢灶A見,國家正積極推進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家
5、戰略,將形成與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并行的第三個中國重要經濟增長極。而金杜國際中心的建立與發展,也勢必成為推動金杜在立足亞太的國際化道路上不斷奮進的新的增長極。本出版物匯集了金杜律師對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法規政策的解讀及相關熱點領域的關注與總結,與讀者和客戶共同探討大灣區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本出版物由金杜律師事務所、金杜法律研究院聯合發布。金杜法律研究院是由金杜律師事務所和金杜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依托于金杜律師事務所過往二十五年來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執業經驗和專業洞見,對企業“走出去
6、”戰略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提供具有建設性和實操性的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希望本出版物,能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灣區機遇。前言02 區域范圍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世界上繼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第四個大灣區?;浉郯拇鬄硡^概述總體定位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定位,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以及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廣東: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
7、基地;香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澳門:推進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成立背景2008-2011年期間,粵港澳三地政府在珠三角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大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等文件中分別提到了“世界級城市群”、“世界級新經濟區域”、“一灣三區”等構想。2012年,國務院先后批復了前海、橫琴、南沙規劃,構筑香港和珠江三角
8、洲之間的金融合作區域,為加速粵港澳之間的融合及建立“大灣區”經濟合作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被寫入國務院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和國家“十三五”規劃,旨在打造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強調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浉郯拇鬄硡^城市群由此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前海成為重要戰略支點。2017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明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合作領域包括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協同發
9、展現代產業體系、支持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等諸多方面。2018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再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睆V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香港澳門03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市場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域等特殊元素,法律制度沖突自然不可避免,并且這種法律制度間的不同是長期阻礙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合作的重要源頭。不僅如此,粵港澳大灣區內11個城市的法治程度,同樣也存在不少差異。因此,粵港澳大灣區面臨的法律大考驗是其他灣區城市群從未有過的。毋庸置疑,經濟合作亟需法律的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應該法治先行。目前,灣區整體規劃
10、出臺在即,粵港澳三地在法律領域合作空間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基礎設施、資本市場、投資并購、跨境金融、跨境爭議等領域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法律服務市場機會:基礎設施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首當其沖。各項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推進為灣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開發商、設計、采購和建設(EPC)分包商、運營商和維護分包商帶來巨大機遇。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也將有利于投資者、分包商和區內活躍的其他商品和服務供應商把握這些新機遇。稅務: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新經濟自由區必須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稅制安排?;浉郯拇鬄硡^稅制優化的重點主要放在解決內地城市進口稅、企業所得稅等稅負較高等問題上,
11、以及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因地調整”快速程序。由此可見,大灣區將對了解港澳和大陸稅法體系并具備跨境稅務法律服務經驗的律師有巨大的需求??缇迟Y本流動:隨著內地與香港之間股票和債券的持續一體化,尤其是深港通的不斷推進,國際和中國內地投資者在各個市場的證券交易日益增多。新經濟上市的中心: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8-2020年),明確未來3年將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針對創新創業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和股權特點,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條件,擴大創業板包容性。香港聯合交易所推出了新的上市制度,容許尚未通過任何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容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來港上市以及新
12、設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納國內外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教育、醫療保健和科技公司上市:人才的流動和管理是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重點關注,因此區內對教育、醫療保健和科技的需求也將上升。越來越多此類型的企業提出上市申請,而深圳和香港普遍是這些公司上市的首選地。債券市場增長:大灣區的一體化將帶來包括綠色債券等方面的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更大的融資需求。企業可以利用大灣區強大的投資者基礎在深圳和香港發行債券??缇?跨區域糾紛解決:建設一流的世界級大灣區,需要一流的法律服務。目前粵港澳三地尚未建立起全面的司法合作關系,仲裁、調解,是解決大灣區合作中遇到的法律糾紛較為可行、有效的途徑。04 作為響應國家大灣區發展戰略,更好
13、的服務客戶和繼續推動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金杜于2018年4月28日,在大灣區成立“國際中心”。金杜國際中心將以金杜深圳、廣州、香港、三亞辦公室為依托,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需要,銜接和釋放金杜全球網絡資源,重點發展“一帶一路”/“走出去”、高端金融服務、私募/風險投資、資本市場、獨角獸、知識產權保護、跨境爭議解決等市場需求旺盛的業務領域。金杜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現有近190名律師及法律人員,眾多合伙人和律師擁有兩個以上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執業資格,精熟跨境交易。金杜香港除提供香港法、澳大利亞法、英國法、美國法等法律服務之外,深刻理解中國企業的需求,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從融資到并購,從監管合
14、規到爭議解決,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金杜深圳分所業務領域涉及國際金融及銀行、項目融資、公司并購重組及公司上市、境外投資、國際和國內商事仲裁等,為許多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金杜深圳分所參與過眾多大型復雜項目,積累了各行業的豐富經驗。金杜國際中心亞太|歐洲|北美|中東金杜廣州分所成立十余年來,業務領域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境外投資、環保合規、國際和國內商事仲裁、訴訟、破產清算、房地產、知識產權、勞動等,為境內外客戶提供綜合性法律服務,并以高質量、高度專業化的法律服務贏得了市場和業界的認可。金杜全球擁有27個辦公室和2000多名律師,是一家能同時提供中國法、英國法、美國法、香港
15、法、澳大利亞法、德國法、意大利法服務的全球性律師事務所,在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都擁有相當的規模和法律資源優勢。金杜全球將憑借卓越的法律執業能力,助力客戶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區域釋放全部發展潛能,為中外客戶就各類境內及跨境交易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05基礎設施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三要素解析社會基礎設施大灣區的下一個機遇0614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助力深圳將實施最嚴知識產權保護如何準備香港知識產權許可協議才能給您最大程度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5054簡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暫行規定大灣區金融核心圈:市場參與者需要知道的“債券通”最新香港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對香港銀行業的影響金融資本161
16、8272018年亞太地區跨境爭議趨勢涉外商事爭端解決新規解讀香港特別行政區國際商事仲裁概述及發展展望爭議解決565861白夜追贓大灣區反商業賄賂刑事舉報共建優質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生態環保合作好風憑借力:大灣區大通關進出口企業準備好了嗎?柔中帶剛、寬嚴相濟廣深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新規亮點解析企業合規34364447目錄06 吳 曄 譚藍蔚吳 曄 歷經過往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舉世震驚地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蛻變為一個制造業強國。如今,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另一次重大的轉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改革開放也同樣邁入了深水區?;浉郯拇鬄硡^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承擔起了我國深化對外開放、對接全國產業升級、
17、乃至發掘新的全球經濟增長極的重任。隨著2018年兩會的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呼之欲出,大灣區建設已經由框架概念設計階段進入探索實踐階段。雖然落實建設大灣區的各項具體配套措施尚需時日,但大灣區各個行政主體已經在既有政策和規劃框架下,向我們提示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建設方向。在本文中,金杜選取并總結了當前大灣區各級行政主體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和措施,希望從資金、0254北京215廣東243江蘇179浙江154上海250200150100503002017實際利用外商投資(億美元)資料來源:廣東統計年鑒201735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01002
18、50150500300350195203218236250269269233廣東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情況(億美元)人員、和信息三個基礎要素的角度,為投身創新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企業繪制一份簡明扼要的指南。一、外資利用與跨境資金流動資金是現代經濟的底氣與血脈,氣血充沛,血脈貫通,經濟的增長與產業的升級才能持續而有力。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一直是外商對華投資的首選目的地,并在實際利用外資的指標上常年位居全國第一梯隊。如果說前四十年“制造”大灣區的崛起有賴于外資利用“量”的積累,那么,開拓“智造”大灣區則需要外資利用完成“質”的飛躍。而廣東省及其各級政府也正是希望從“市場準入”和“重點扶持”這兩個角度,完
19、成利用外資的質變?;A設施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三要素解析071、逐步擴大市場準入廣東省相關政策廣東省政府發布了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17125號)(以下稱“廣東省外資十條”),“外資十條”將逐步推進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稱“外商投資指導目錄”)中部分制造、服務、金融限制類產業的對外開放,具體措施體現為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及/或業務范圍限制。因此,隨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各項政策的加速落地,外商投資企業很有可能在下列限制類產業的投資中獲得先機。禁止類允許投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中方控股演出經紀機構放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根據
20、國務院關于在自貿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決定(國發201757號)的規定,允許外國投資者、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自貿區設立獨資演出經紀機構為設有自貿區的省、直轄市提供服務)中方控股(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超過30家分店、銷售來自多個供應商的不同種類和品牌成品油的連鎖加油站,由中方控股)加油站建設和經營取消外資股比限制船舶設計中方控股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專用汽車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 50%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中方控股支線和通用飛機維修取消外資股比限制限于合資合作國際海上運輸公司取消外資股比限制限于合資合作鐵路旅客運輸公司中方股比不低于 50%(如屬于汽車整車
21、制造)放開外資股比限制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服務業具體產業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廣東省外資十條”逐步推進產業領域08 金融業深圳市相關政策深圳市政府發布了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升利用外資質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稱“深圳市外資利用措施”),在充分利用“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的相關約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了對下表所列服務行業的開放。而這些領域,技術及資金門檻較高,市場需求也十分強烈。服務業(香港服務者)服務業(一般外國投資者)醫療衛生機構限于合資、合作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公司中方控股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提供民用飛機的維修和保養服務通用
22、飛機設計、制造與維修中方控股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船舶維修和保養中方控股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提供為內地至港澳航線經營人提供船舶代理服務船舶代理法定代表人須具有中國國籍,其中農、林、漁業通用航空公司限于合資,其他通用航空公司限于中方控股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從事帶乘務員飛機租賃服務通用航空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50%,電子商務除外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提供部分增值電信業務電信公司禁止類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從事國產影片發行、電影放映電影發行公司、院線公司禁止類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從事音像制品制作音像制品中方控股允許香港服務者設立獨資公司演出經紀業務人壽保險公司外資比例不超
23、過 50%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和業務范圍限制期貨公司中方控股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和業務范圍限制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中方控股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和業務范圍限制中方控股;設立時限于從事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的經紀,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經紀和自營;設立滿2 年后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申請擴大業務范圍;證券公司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和業務范圍限制銀行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向單個中資商業銀行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 20%,多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投資入股比例合計不得超過25%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和業務范圍限制基
24、礎設施產業領域具體產業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 年修訂)“深圳市外資利用措施”已落實具體產業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 年修訂)“廣東省外資十條”逐步推進產業領域09深圳市新QFLP試點辦法除了逐步擴大和落實部分限制類產業的對外開放,深圳也在全國6個試點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慶及青島)中率先推進了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制度的建設和改革。深圳市政府在2017年9月發布了深圳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辦法(以下稱“新QFLP辦法”),與其他試點城市及深圳的原有政策相比,QFLP試點辦法擴大了QFLP管理人范圍、明確了QFLP境內外投資者的標準和條件、列舉了QFLP及管理人在基金業
25、協會登記及備案要求、說明了QFLP利潤匯出及退出機制等相關事項,對原有的QFLP政策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和優化??梢灶A見,新QFLP試點辦法對于QFLP管理人及投資者準入限制的放寬,將吸引更多的境外資本管理機構和投資人來到粵港澳大灣區,而他們背后的境外資金也將在“智造”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QFLP管理人在外商投資管理企業外,允許境內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或受托管理QFLP基金明確了“外資管外資”、“外資管內資”、“內資管外資”三種模式QFLP有限合伙人(投資人)投資人范圍擴大到境內外機構及個人,降低了對于QFLP境內外投資者的自有或持有的資產的標準,其中:境外機構
26、投資者凈資產不低于500萬美元,單筆投資不低于100萬美元;境內機構投資者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人民幣,單筆投資不低于100萬人民幣;境內外個人投資者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人民幣或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人民幣,單筆投資不低于100萬人民幣;2、大力扶持重點領域對于當前限制類產業的投資,穩健的外商或許仍在等待國家層面政策的一錘定音。而對于承擔著“智造”大灣區產業升級的鼓勵類項目而言,廣東省及其各級政府發布的各種優惠政策則更增強了外商們投資廣東、扎根廣東的信心。廣東省提供的這些優惠政策主要包含了財政補貼、用地保障、研發扶持、和金融支持四個大類。廣東省主要優惠政策財政補貼外商投資實體經濟項目(房
27、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設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超過1000萬美元的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按其當年實際外資金額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獎勵,上限為人民幣1億元“一項目一議”重點項目:世界500強企業超過1億美元的制造業項目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廣東新設增設的超過1億美元的制造業項目新設的不低于3000萬美元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設備、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項目省財政將一次性獎勵項目當年地方財政貢獻量的30%,最高人民幣1億元政策適用項目具體政策優惠方式新QFLP辦法準入范圍僅允許外商投資管理企業對QFLP進行管理僅允許外商投資管理企
28、業對境外的機構和個人募集資金,即只存在“外資管外資”模式主要應以境外機構投資者組成,且應滿足:自有資產不低于一億美元或管理資產不低于貳億美元持有境外金融機構頒發的資產管理牌照權威機構發布的資產管理規模世界排名前100名舊QFLP辦法準入范圍10 用地保障研發扶持金融支持由省市共同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高標準廠房和重點企業物業產權,允許以幢、層等界限為單元分割登記和轉讓;但累計分割登記和轉讓面積不得超過總建筑面積的40%。對于外商與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公共服務項目,可使用劃撥土地的,允許采用國有建設用地作價出資或入股方式供應土地。對實際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重點企業物業用地:制造業外商投資項目用地
29、和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龍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自建辦公物業省財政最高資助1000萬元;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外資研發機構進口的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采購國產設備的,全額退還增值稅經認定的外資研發中心可視項目實際情況采取“一項目一議”方式,以合同約定參股期間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不收取項目收益,退出時按較低的收益率退出或者通過讓利反饋外商投資項目等。將外商投資列入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范圍實行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于鼓勵類投資項目深圳市主要扶持政策深圳在延伸和升級廣東省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將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等金融類企業也納入
30、了政策扶持的范圍,彌補了廣東省政策在這一領域的缺失。財政補貼股權投資企業獎勵及補貼1.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及其運營的股權投資企業均在深圳注冊設立,且2.股權投資企業的實收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其中單個自然人股東(合伙人)的出資額不低于人民幣500萬元。股權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以有限公司、合伙企業形式設立的,股東(合伙人)人數應不超過50人;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設立的,股東人數應不超過200人,或3.股權投資管理企業,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設立的,實收資本應不低于人民幣1000萬元;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設立的,實收資本應不低于人民幣500萬元。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受托管理且注冊在深圳的股權投資企業
31、實收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外商投資企業符合省財政獎勵條件的市財政予以11資金配套外資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對市級財政年度貢獻首次超過1億元的市財政按其當年對市級財政貢獻量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新設公司制股權投資企業,實繳注冊資本達5億元的,獎勵500萬元;實繳注冊資本達15億元的,獎勵1000萬元;實繳注冊資本達30億元的,獎勵1500萬元;企業隨后增資后累計實繳注冊資本達到高一級實收資本規模的,補足獎勵差額部分。新設合伙制股權投資企業,實際募集資金達10億元的,獎勵500萬元;實際募集資金達到30億元的,獎勵1000萬元;實際募集資金達到50億元的,獎勵1500萬元。符合條
32、件的股權投資企業、股權投資管理企業需新購置自用辦公用房的,可按購房價格的1.5給予一次性補貼,但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500萬元;獲得補貼的辦公用房10年內不得對外租售;新租賃自用辦公用房,可申請租房補貼,補貼總額不超過500萬元。符合條件股權投資企業、股權投資管理企業,按其企業形成地方財力之日起計算,前2年按照企業形成地方財力的100%給予獎勵,后3年按照企業形成地方財力的50%給予獎勵?;A設施政策適用項目具體政策優惠方式政策適用項目具體政策優惠方式118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簡化外資審批程序除上述優惠措施外,廣東省及深圳市還對外資審批程序進行了進一步的
33、簡化,其中,廣東省提出在“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基礎上,將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進一步下放至縣級商務部門實施;將醫療機構、旅行社、加油站等領域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等18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依法委托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相關部門實施”;而深圳市則在此基礎上要求“落實國家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設立及變更備案事項一律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梢哉f,在引導外資流入方面,大灣區中的粵方展現了足夠的誠意。3、跨境資金流動但是大灣區資金不可能自始至終向粵方單向流動,當粵方資金需要向港澳地區流動時,由于粵港澳大灣區橫跨“一國兩制三關稅區”,必然會出現法律意義上的
34、資金跨境行為。雖然社會各界都在熱切期盼粵港澳三地能夠加速推進大灣區跨境資金自由流動,提高資金要素服務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的能52.9554.24深圳廣州203040506070力和效率,但由于粵方必須執行中國大陸的外匯管制政策,而香港和澳門則完全不實行外匯管制,雙邊的制度差異導致短期內難以實現大灣區資金真正自由流動。因此,粵方企業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或通過其控制的境外企業對香港和澳門地區進行投資時,仍應注意履行發改委、商務部、以及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的相關報備或登記手續,保證資金出境的合法合規性。同時,粵方企業和境外企業也應當充分利用深港通、基金互認、QFII、QDII、債券通、點心債、熊貓債、NR
35、A+賬戶試點等粵港兩方資金通道和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力求在現行外匯制度的框架內最大限度的降低資金流通成本。二、人員流動與社會基礎設施建設1、人員流入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智造”大灣區需要資本的推動,但更有賴于每一位勞動者的辛勤耕耘。與其他三個世界級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存量人口已經居于四大灣區之首;二是人口流入速度遠超其他三大灣區,其中,2016年大灣區城市群中僅廣州及深圳就凈增人口超過100萬。2016年廣深人口凈增數量(萬人)四大灣區人口對比(萬人)0粵港澳大灣區東京大灣區紐約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76067654383234012 充沛的人力資源唯有通過優秀的資源配
36、置機制才能實現其最大的價值,這就要求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能夠為源源不斷的凈流入人口提供優質的就業機會,更需要規劃和鋪設便捷的交通網絡以降低區域內人口流動的成本。令人欣喜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個城市主體在上述兩個方面的行動是迅速且明確的?;浉郯拇鬄硡^在整體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基礎上,著力開發南沙新區和河套深港合作開發片區,重點打造知識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創新要素集聚區和國際創新合作平臺,持續創造著優質的就業崗位。目前,廣州南沙已推出一批2018年度對全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項目,涉及現代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和土地收儲及城市更新等四大領域15類共263個項目建設,年度投資計劃941億元
37、。而關于河套片區,根據最近發布的香港2018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第65條,港方預計將至少向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第一期投入兩百億港幣的資金,并根據后續調研的結果,適時增加投入1;深圳方面雖然尚未發布具體投資預算,但已將開發河套片區納入了市政府2018年度工作計劃重點,并且在建設深圳地鐵7號線時為河套片區預留了地鐵站點。在大灣區交通網絡的鋪設方面,除了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以及深中通道等大動脈項目,各個城市也在自身轄區內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形成付出著不懈的努力。1香港2018-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https:/www.budget.gov.hk/2018/sim/spee
38、ch.html基礎設施廣州:推進5個國鐵項目、6個城際軌道項目、9個地鐵項目、10個高快速公路項目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方案示意圖深圳:推進穗莞深城際線深圳段建設東莞:全面推進地鐵1號線等基礎設施建設;贛深客專東莞段建設;深茂鐵路東莞段前期工作,落實穗莞深、佛莞城際東莞段工程建設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網規劃圖佛山:落實廣佛環線及對接廣州的9條(2、3、4、5、6、8、9、10和11號線)地鐵線規劃建設132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財預201750號)3關于堅
39、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財預201787號)4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2、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挑戰可以看到,上述項目以投資規模巨大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為主。對于此類項目,單單依靠政府的力量顯然是無法全部實現的,這也就意味著社會資本將獲得大量的機會,參與到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但在稍縱即逝的機遇面前,企業也應當保有一絲冷靜。由于城市軌道交通是準經營性的公用基礎設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在合作建設和運營此類項目時一般會采用PPP模式。但在目前全國控風險、降杠桿的金融政策基調下,同時也基于地方財政及債務安全考慮,自
40、2017年以來,財政部接連出臺了2017(50號)文2、2017(87)號3、以及最新的2018(23號)4文,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PPP項目的資金使用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和規范。因此,企業在介入大灣區的PPP項目時,首先應對商業可行性進行充分的考量:企業是否有過硬的資本和技術實力順利承接PPP項目,如果自身能力不足,是否可以考慮組建聯合體,特別是考慮與大灣區內在PPP項目運營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港方企業進行合作,并利用其更為多樣化的境外融資渠道降低項目的融資成本;在承接到PPP項目后,由于城市軌道PPP項目的建設周期和運營周期均十分漫長,企業應當考慮其是
41、否有能力對項目周期內可能涉及多種因素進行全盤謀劃,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基本的評估;此外,由于我國目前大部分的軌道交通運營大都處于虧損狀態,PPP項目運營企業極度依賴于政府財政補貼以達成收支平衡,因此企業在選擇運營PPP項目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對項目的預期投資收益進行合理的評估。江門:交通公路系統安排重點建設項目36項,計劃投資102.4億元。其中高快路網項目完成73.45億元,等級公路網項目完成26.37億元,港口航道完成2.58億元中山:計劃在未來6年投入1400億元實現交通上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對接其次,企業還需要重視PPP項目整體的合法性。企業應當重點審查PPP項目是否存
42、在違反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以及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情況,是否取得了必要的發改委批準及相關政府部門批文,以及是否存在違規取得項目用地的情況?;谇笆鎏峒暗恼弑O管趨嚴等因素,在漫長的PPP項目周期中,企業將不可避免的在部分事宜上與政府產生意見分歧,或遇到運營資金短缺的問題。而確保PPP項目的合法合規不僅能為企業的項目權益提供有力保障,更可以使企業在將來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為PPP項目進行再融資時減少障礙。三、共建高效的信息溝通機制“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誕生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和新媒體的出現既打破了信息傳播的障礙,也極大的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同時,信息爆炸也使得構建一個有效信息篩
43、選和溝通機制的成本也大大提升。因此,如何共建高效的信息溝通機制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政府高層和民間共同關注的課題。目前粵港澳高層溝通機制是一年一度的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會議由粵港、粵澳三地行政首長共同主持,主要進行貿易、經濟、基建、運輸、道路、海關旅客等事務的協調,并根據項目需要設立專責小組。在歷史上,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為推動粵港澳地區的合作與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促成了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重點工程的落地。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大灣區的發展對跨行政區域的協調機制、改革權限確定、以及政務責任的劃分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一個較為松散的會議式組織恐怕難以繼續承擔指引大灣區發展的重任。
44、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橫跨“一國兩制三關稅區”的現實情況,唯有在中央層面成立一個常態化的“粵港澳大灣區”工作領導小組,才能整合國家有關部委和粵港澳各方提出的意見,求同存異,實現大灣區合作發展的重大制度變革和突破。在民間層面,圍繞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主題,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論壇活動和會議討論。與官方的聲音相比,民間聲音往往更為中立也更具說服力。但在缺乏有效溝通機制的前提下,這種熱鬧的討論并不一定能夠使得民聲上達,供決策者進行參考;也難以合力形成一只可以支持大灣區發展的看不見的手,去為大灣區發展爭奪國際話語權。因此,廣東省適時提出了“大灣區智庫”的概念,開辟了智庫研究成果向廣東省、國家上報的專報通道
45、,希望通過建立“政府+媒體+金融+智庫”的新型產學研一體化體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輿論支持和智力支撐。在這一體制模型下,政府可以從民間和學界獲得常態化乃至定制化的智力支持;學者和研究機構不僅獲得了更為充沛的資金支持以提升其科研能力,更獲取了將研究成果向決策層輸送的途徑;企業則既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從外部第三方智庫獲得系統化的研究成果,也可以選擇投入資本,打造自身的產業或行業智庫,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四、結語粵港澳大灣區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重要轉型時期,承擔起了我國深化對外開放、對接全國產業升級、乃至發掘新的全球經濟增長極的重任。雖然國家正式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時間并不長
46、,但大灣區中各個“主動而有為”政府主體已經在既有政策和規劃的框架下,探索著將粵港大灣區概念付諸實踐。我們希望協助市場主體在充分了解利用這些政策利好和機遇以及潛在的挑戰與風險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在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與變革升級。14 社會基礎設施大灣區的下一個機遇Sam Farrands Ashley Phelps 陶章啟 趙顯龍 林 嘉 鄧 詠大灣區發展計劃是“一帶一路”項目重要的一環,亦是中央政府連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和肇慶九大城市,打造一體化的經濟樞紐的計劃。大灣區目前人口約6,800萬人,國內生產總值共計超過1.3萬億
47、美元。預計到2030年,其人口將增至8,600萬人,而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超過4.6萬億美元。以下是歷史悠久的經濟樞紐,其目前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可作參考:一、運輸基礎設施為鼓勵此項發展,現正就連接大灣區內城市作出大量投資,當中包括發展道路、鐵路、海港和機場基礎設施,如:港珠澳大橋,這將節省由香港前往以下地點的時間1:珠海(由超過60分鐘縮短至40分鐘);和澳門(由約60分鐘縮短至40分鐘);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這將節省由香港前往以下地點的時間2:廣州(南部)(由超過2小時縮短至48分鐘);和深圳(由超過65分鐘縮短至23分鐘);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粵澳新通道(Macau-Zhuhai
48、new border crossing facility)。以上僅為大灣區發展計劃現正或將在未來建設的眾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的其中一小部分。國內生產總值1.8萬億美元0.8萬億美元1.7萬億美元4,400萬760萬860萬人口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地點 1資料來源:港鐵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畢馬威分析2資料來源:同上基礎設施15Sam Farrands二、社會基礎設施引人入勝的機遇隨著大灣區一體化的好處得以實現,大灣區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對于社會基礎設施(如娛樂、體育和康樂設施)的需求將隨之增加。雖然香港和澳門在現有的社會基礎設施方面已拔得頭籌,但為滿足國內人口日益擴大的需求以及不斷增加的旅客
49、人次,需要在改善現有基礎設施并建設新基礎設施方面作出大量投資,以把大灣區內的主要城市提升至相若水平。大灣區的社會基礎設施需求量,以及滿足該等基礎設施需求的速度,均反映了中國的發展步伐。以下舉例列出一些社會基礎設施類別,以及當中的發展機遇。體育中國政府致力于在2025年前把體育業擴大至人民幣7萬億元3,并在2025年前把廣東省的體育業擴大至人民幣9,000億元4。為達至此目的,中國政府提出了遠大的目標,包括在2025年前在廣東省每個城市興建大型社區體育公園,并在2020年前增設3,000個新足球場5。此外,香港政府擬于2022年前在社區體育設施方面投放200億港元。6 會議展覽空間2016年,香
50、港舉辦的會議展覽數目較大灣區任何其他城市要多。但是,在亞太區,香港在已舉辦的會議展覽數目方面整體排名第5,澳門排第17位,廣州第37位,而深圳則排第51位。7 隨著大灣區成為聯系日益緊密的經濟樞紐,將會有機會對會議展覽基礎設施作出重大投資。單是香港、廣州和深圳,預計到2020年,展覽空間將由目前的合計約800,000平方米增至超過1,400,000平方米8。文化中心大灣區沒有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博物館,而只有一家在亞太區排名前20位的博物館。要把大灣區定位為全球樞紐,與其他發達的樞紐競爭,預計對各類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館)的投資將是政府的一項焦點。游樂園2016年,香港的游樂園游覽人次位居全球第
51、17和18位,廣州的水上樂園則為全球游覽人次最多的水上樂園9。目前區內對游樂園的需求十分殷切,而隨著大灣區的發展,預計需求將隨之擴大。為滿足此需求,除了以下已計劃興建的擴展項目外,還需要興建額外的設施:海洋公園新水上樂園預計將在20182019年落成,預計投資額為29億港元;海洋公園一座在2017年落成的新酒店,預計投資額為41億港元;迪士尼樂園第一期發展項目擴建工程,預計投資額為110億港元;以及四個位于珠海的長隆主題公園,總投資額為人民幣500億元。三、誰將受惠?大灣區形形色色的社會基礎設施需求為開發商、設計、采購和建設(EPC)分包商、運營商和維護分包商帶來巨大機遇。但是,這些基礎設施并
52、非單獨存在的,加大社會基礎設施的發展力度將為其他基礎設施需求帶來乘數效應,并將為多個行業的投資者帶來機遇,包括:酒店開發商和運營商(以應付旅客和出席會議展覽人士更大的需求);體育場館運營商;餐飲供應商;零售開發商和運營商(以把握區內旅客人次增加帶來的機遇);旅游服務供應商;和活動管理公司。大灣區更緊密的聯系和一體化將有利于投資者、分包商和區內活躍的其他商品和服務供應商把握這些新機遇。3資料來源:國家體育總局4資料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5資料來源:國家體育總局、廣東省人民政府6資料來源:香港2017年施政報告7資料來源:國際國會及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
53、nvention Association)8資料來源:立法會、深圳新聞網、畢馬威分析9資料來源:TEA/AECOM發布的2016年全球景點入場人次報告(2016 Global Attractions Attendance Report)、長隆集團、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 陶章啟趙顯龍林 嘉鄧 詠16 簡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暫行規定蕭乃瑩(Minny Siu)陳 運 牟 牧 汪 镕根據最近發布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暫行規定(“暫行規定”)1,從今年7月開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可以與內地證券公司及公募基金管理人(合稱為“證券基
54、金經營機構”)互惠合作,向港股通項下的內地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暫行規定首次明確認可了境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在港股通交易中使用香港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但也對具體的業務模式提出了若干限制和要求。這是自2014年“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滬深港通”)上線啟動以來監管方面的最新發展。本文章將對暫行規定的主要監管要求進行概括性介紹。一、香港證券投資咨詢服務的業務模式暫行規定將港股通下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的投資咨詢服務分為兩類業務模式:港股研究報告業務模式:香港持牌機構可向境內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發布港股通合格股票的證券投資分析研究報告,并由后者向其內地客戶進行轉發;以及 1由內地證
55、監會于2018年6月27日頒布,并于2018年7月1日生效。在證券公司不在場或不參與的情況下,與境內客戶就港股研究報告的內容進行交流港股研究報告業務模式港股投資顧問業務模式:香港持牌機構可接受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委托,為其管理的參與港股通的基金產品提供關于港股通合格股票的投資建議服務。擬提供港股通投資咨詢服務的香港持牌機構還需要遵守暫行規定中相應的限制與要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內地證監會”)明確規定,其可通過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跨境監管合作機制,對違反暫行規定的香港機構及負責人員進行調查處理。二、暫行規定的主要限制及要求下表是我們對于暫行規定其他主要監管限制性要求的總結:
56、直接執行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投資指令港股投資顧問業務模式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4號牌(就證券提供意見)對研究報告的內容和發布行為對境內證券公司承擔責任 確保研究報告的內容符合內地有關規定,確保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擾亂境內證券市場秩序確保研究報告不包括港股通合格股票以外的證券遵守香港證監會關于發布港股研究報告的有關規定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4號牌(就證券提供意見)及9號牌(提供資產管理),并具有資產管理業務經驗按照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備案基本信息向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僅能提供港股投資顧問服務符合內地和香港有關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規定金融資本香港機構應當香港機構不得17三、暫行規定在
57、進一步深化跨境合作方面的影響自滬深港通上線啟動以來,如何在不觸發內地監管要求的情況下向境內投資人提供港股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一直存在不確定性,且困擾著香港的券商,他們擔心提供該等投資咨詢服務存在“在內地開展金融業務”的風險。暫行規定正式認可內地和香港證券投資服務機構的合作模式,同時對此加以規范,極大地承認了境外券商的優勢、肯定了境內外的現有合作模式,并鼓勵內地和香港證券研究咨詢機構繼續互利合作、相互支持。該舉措將進一步加強金融咨詢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內地投資人通過港股通進行港股投資的需求。2中國存托憑證是內地版本的存托憑證,在內地交易所上市并交易。根據內地證監會發布的存托憑證發行與交
58、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存托憑證是指由存托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CDR可允許內地投資者獲得在香港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發行的基礎證券的權益。轉發不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的港股研究報告港股研究報告業務模式委托提供港股投顧服務的香港機構直接執行投資指令港股投資顧問業務模式暫行規定還前瞻性地考慮到即將發行的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情況2,對于將來涉及CDR的境外基礎證券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也需要參照適用。金杜律師事務所長期以來在市場機構從事跨境投資方面持續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法律支持,在滬深港通、債券通(Bond Connect)、基金互認(MRF)、合格境內機構投資
59、者(QD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及中國存托憑證(CDR)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我們期待看到內地機構與香港持牌機構在各種跨境通道項目中加深互惠合作,共同提高內地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水平。對香港持牌機構履行審查義務在簽署相關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協議后5個工作日內將協議及其他文件(可能包括專項報告)向內地證監會的派出機構備案 建立港股研究報告轉發審查機制以確保研究報告符合相關的監管要求 就港股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轉發行為對境內客戶承擔責任 陪同參與香港持牌機構與內地客戶就港股研究報告的交流,業務檔案至少保存5年 確保所轉發的港股研究報告使用簡體中文,
60、包含香港發布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轉發報告與原始報告在內容上的主要差異及原因對香港持牌機構履行盡職調查義務 在簽署相關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協議后5個工作日內將協議及其他文件向內地證監會的派出機構備案 履行主動管理職責,自主作出投資決策 在基金合同或招募說明書中如實披露香港持牌投顧的基本情況及服務情況 對港股投資顧問服務進行留痕管理,并至少將業務檔案保存5年陳 運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內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不得蕭乃瑩(Minny Siu)18 大灣區金融核心圈:市場參與者需要知道的“債券通”馬紹基(Richard Mazzochi)蕭乃瑩(Minny Siu)王 軍 蘇 萌 賈之航 席索迪*債券通相關
61、的法律、法規及規則的清單見附件列表。1部分數據來源于2016年11月香港金融發展局發布的Proposal on the Mainland-Hong Kong Bond Market Connect,http:/www.fsdc.org.hk/sites/default/files/Bond%20connect%20_E.pdf2參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2017年5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http:/ Mazzochi)蕭乃瑩(Minny Siu)未來適時推出。本文將初步探討“北向通”的核心機制和法律問題。金杜律師事務所作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的法律顧問,
62、有幸全程深入參與了“債券通”的籌備工作。如果您有意向從事與“債券通”相關的業務,我們樂意就“債券通”的核心法律問題等方面為您提供協助。*二、中國內地債券市場現狀概覽1、市場規模和結構中國內地債券市場是全球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債券市場1,2017年5月,中國內地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2.9 萬億元,托管余額總量為人民幣67.1萬億元,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2。金融資本19蘇 萌王 軍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債券市場作為大規模場外交易市場,在中國內地整體債券市場的余額中占比超過90%、交易結算量中占80%。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市場參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和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和
63、私募股權基金等各類投資工具。交易所債券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的交易所債券市場更傾向于零售交易,在內地整體債券市場的份額不超過10%。2、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內地債券市場潛力3過去十年中,中國通過穩步放開利率市場化和資本管制,在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截至2016年底,中國內地債券市場外資份額達到8,526億元人民幣的新高,比前一年增長13%。3、中國內地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和結算中國內地債券市場的債券登記、托管與結算機構主要包括: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債登”)和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清所”)負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的登記
64、、托管和結算;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簡稱“中證登”)是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主要登記、托管和結算機構。三、“債券通”架構概覽“債券通”核心參與方及金融基礎設施角色見下圖:3數據來源:港交所2017年5月1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Tapping into Chinas Domestic Bond Marke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結算通B.交易通人民銀行上??偛亢细窬惩馔顿Y者中債登/上清所(CCDC/SCH)(人民銀行指定的境內債券登記、托管及結算機構)北向通(Northbound)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CFETS)(人民銀行指定的境內債券
65、交易平臺)港交所(HKEx)及債券通公司(債券通有限公司為交易中心及港交所共同出資設立的香港合資公司)報價機構債券發行人(境內做市商及嘗試做市機構)及電子交易平臺(經人民銀行認可的境外電子交易平臺)e.g.Tradeweb香港結算行(包括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RMB Clearing Banks)及人民幣業務參加行(RMB Participating Banks))人民幣結算 跨境支付 信息報送 人民幣賬戶開立 外匯人民幣匯兌 結算 托管 交易指令撮合及執行備案及監管交易、發行交易、認購 推廣、市場準入及監督管理協助 交易指令傳輸 登記、托管及結算(經香港金融管理局批準的境外的債券登記、托管及
66、結算機構)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RMB Cross Boarder Payment&Receip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人民幣大額支付系統(CNAPS)(China National Advance Payment System)20 四、“債券通”項下的交易和結算:市場參與者需要知道什么?1、主場規則優先“債券通”將在香港和內地市場兩地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的框架下開展。4與通過QFII/RQFI
67、I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規則體系類似,境外投資者通過“北向通”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規則應遵守作為交易結算發生地的中國內地的相關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4參見暫行辦法第3條。2、“債券通”適格投資者根據交易中心發布的交易規則,就參與“北向通”交易的境外投資者的資質要求,將適用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號、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5220號)等規定項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準入條件。據此,“北向通”的合格投資者將包括:金融資本1港交所及債券通公司將為境外投資者提供相關管理層面的服務(包括協助轉遞參與“債券通”的申請至交易中心)。A“結算通”是指
68、(i)中債登和上清所作為內地債券托管和結算結構;以及(ii)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簡稱“CMU”)作為境外投資者的境外托管及結算代理人之間構建的,用于滿足“債券通”項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結算要求的互聯互通機制。B“交易通”是指在交易中心和香港金融基礎設施機構之間構建的為投資者進行項下債券交易的互聯互通機制。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將與境外從事債券交易的電子平臺(簡稱“境外電子交易平臺”)合作,使境外投資者可以與中國內地“債券通”做市機構(簡稱“報價機構”)達成交易。2境外投資者的交易指令及指示將通過境外電子交易平臺向交易中心進行傳輸。Tradeweb是第一家為“北向通”提
69、供交易通項下服務的電子交易平臺。3CMU將在香港為其成員提供債券登記、托管以及清算/結算服務。6CNAPS/CIPS/RCPMIS作為相關人民幣支付系統,為人民幣支付清算、CMU與中債登及上清所之間人民幣跨境支付以及人民幣支付相關信息、數據的報送提供服務。7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及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將為“債券通”項下擬參與“北向通”交易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人民幣賬戶開立、結算及外匯兌換服務。截至本報告發布之日,被指定為債券通提供結算及外匯兌換服務的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及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包括: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招商銀行香港分行、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花旗銀行香港
70、分行、恒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星展銀行有限公司香港分行、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摩根大通銀行香港分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和臺北富邦商業銀行有限公司香港分行。4交易中心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運營者及境內交易平臺負責撮合并執行境外投資者通過電子交易平臺傳輸至市場的交易指令。5中債登/上清所將作為境內中央證券托管機構向CM
71、U提供債券登記、托管以及清算/結算服務。21境外機構投資者央行類機構3、“北向通”可投資的債券品種 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北向通”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標的債券品種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各類債券,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中央銀行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同業存單、資產支持證券等。5同時,基于目前的規則,境外投資者將有機會通過“北向通”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一級市場發行和二級市場交易6。未來“北向通”可交易的產品的范圍還有可能擴大到包括債券回購、債券借貸、債券遠期、利率互換和遠期利率協議等,但這些產品目前還不屬于“北向通”可交易的產品范圍。4、無投資額度限制截至報告發布之日,現行
72、相關規定并未對“北向通”交易做出任何投資額度限制。5、參與“北向通”交易申請流程擬參與“北向通”交易的合格境外投資者應向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柯男邢铝袀浒甘掷m7:“北向通”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委托人民銀行認可的機構代為辦理備案手續,目前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代理備案機構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境內托管機構、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代理人或其他人民銀行認可的機構。代理備案機構可直接或委托境外合作機構接收備案材料8。人民銀行將在受理備案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根據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受理備案申請并出具備案通知書?!氨毕蛲ā本惩馔顿Y者收到備案通知書后,即可向交易中心申請開立交易賬戶。6、“北向通”的交易日和交易時間交易
73、日:“北向通”交易日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日(而不論香港債券市場是交易日還是節假日)。交易時間:“北向通”交易時間為交易時間,具體為每個交易日北京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7、“北向通”債券現券交易將如何達成?“北向通”項下的債券現券交易采取請求報價(Request for Quotation,“RFQ”)方式進行。受限于100萬人民幣的最低金額限制,境外投資者通過境外電子交易平臺發送交易指令,交易指令傳輸至交易中心系統,最終與交易對手方在交易中心系統達成交易,大致流程如下圖所示:境外投資者通過境外電子交易平臺向報價機構發送只含量、不含價的報價請求(RFQ),報價請求
74、實時傳輸至交易中心系統報價機構通過交易中心系統向境外投資者回復可成交價格經境外投資者確認價格接受報價,相關交易即在交易中心系統中達成5參見暫行辦法第4條。6參見暫行辦法第6條、第7條,以及答記者問第3個問題。7具體流程請參見備案指引。8具體流程請參見備案指引。金融機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依法注冊成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等各類金融機構投資產品:上述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面向客戶發行的投資產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s)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
75、FIIs)港、澳、臺機構投資者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22 9參見上清所規則第4條。10參見中債登規則第4條。11參見交易規則第3條、第4條;上清所規則第9條;及中債登規則第12條。12參見中債登規則第11條;及上清所規則第12條。13參見答記者問第14個問題。在2018年7月3日舉辦的“債券通”一周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還表示將在不久的將來上線“債券通”交易分倉功能。8、“北向通”債券托管、清算及結算安排“北向通”的基本債券托管、清算及結算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a)名義持有人及多級托管在“北向通”的多級托管模式下,所有“北向通”債券的登記、托管、清算
76、、結算服務由中債登、上清所和CMU提供。其中,中債登和上清所均作為最終的中央證券托管機構為“北向通”提供債券登記托管,而CMU作為次級托管機構,是“北向通”債券的名義持有人。上清所 上清所作為最終的中央證券托管機構的同時由CMU作為“北向通”債券的名義持有人9;以及中債登 中債登作為最終的中央證券托管機構的同時由CMU作為“北向通”債券的名義持有人10。(b)全額“券款對付”結算11“北向通”交易采取“券款對付”(DvP)方式進行結算。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12號關于進一步強化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券款對付結算要求有關事項的公告定義,券款對付是指債券交易達成后,在債券交易雙方指定的結算
77、日,債券和資金同步進行交收并互為條件的一種結算方式。債券通官方網站宣布債券通2018年8月24日起全面實施“實時券款對付”(Delivery versus Payment,DvP)的結算模式,所有交易會采用DvP結算。這將有助于提升結算效率和降低結算風險,便于國際投資者使用債券通投資。(c)支付機制“北向通”項下的資金支付(包括債券交易資金和利息支付)將在CMU和中債登/上清所之間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開展。12(d)結算的最終性中債登和上清所均發布了相關結算規則,明確規定債券結算一旦完成不可撤銷。9、境外投資者支付交易對價的外匯問題境外投資者既可以使用離岸人民
78、幣(CNH)支付“北向通”交易項下的債券交易對價,也可以使用在岸人民幣(CNY)支付對價。(a)使用離岸人民幣(CNH)投資境外投資者可以使用其自行積累、籌集以及在離岸市場自行兌換的人民幣資金投資“北向通”債券,無需通過香港結算行兌換,也無需單獨開立的人民幣資金賬戶。(b)通過外匯資金兌換在岸人民幣(CNY)投資境外投資者可以(全部或部分13)通過外匯投資“北向通”債券。使用外匯投資的投資者應在一家香港結算行開立人民幣資金賬戶,專門用于辦理“北向通”下的資金匯兌和結算業務,通過香港結算行將外匯兌換為人民幣。使用外匯兌換的在岸人民幣投資“北向通”時,需要遵守下述要求:所有用于“北向通”交易的外匯
79、兌換的在岸人民幣應保留在專有的人民幣資金賬戶中,且應當專門用于辦 金融資本23理“北向通”下的資金匯兌和結算業務;且投資的債券到期或者賣出后所得的人民幣資金(包括本金和損益),可繼續投資,如用于非債券投資用途,應通過香港結算行兌換為外匯14。10、外匯風險對沖針對“北向通”下的外匯風險,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CMU成員在香港結算行辦理相關外匯風險對沖業務。香港結算行由此所產生的頭寸可到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15。11、“北向通”債券的名義持有人和實際權益擁有人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采用多級托管模式。其中,中債登和上清所為總登記托管機構,CMU為次級托管機構。多級托管模式下
80、,存在不同層級的債券權益關系。在中債登或上清所進行清算與結算后,通過“北向通”獲得的債券均登記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香港金管局”)名下,并以香港金管局的名義持有在CMU在中債登或上清所所開立的名義持有人賬戶下16;且CMU成員將代表境外投資者,通過CMU系統結算“北向通”項下的債券交易。作為代表境外投資者持有相關債券的名義持有人,香港金管局有權通過上海清算所行使對債券發行人的權利。同時,香港金管局行使對債券發行人的權利,須事先征求境外投資者意見并按照其意見辦理17?!氨毕蛲ā毕翪MU的名義持有人的安排與滬港通的名義持有人制度安排類似。在此類多級托管模式下,相關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權益由
81、:香港金管局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同時境外投資者作為實際權益擁有人,通過CMU成員持有。就“債券通”而言,在中債登/上清所層面,通過“債券通”相關安排交易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于中債登/上清所登記在香港金管局名下,香港金管局作為境外投資者的名義持有人,合法登記并持有相關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在CMU層面,通過“債券通”交易獲得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將被分配并分別獨立簿記在相關CMU成員的名下(包括自有投資及為客戶托管的資產)?!氨毕蛲ā毕碌拿x持有人制度的大致安排如下圖所示:14參見答記者問第13個問題。15參見答記者問第14個問題。16參見暫行辦法第5條。17參見中債登規則第9條;及上清所規則第
82、7條。上清所(中央證券托管機構)(中央證券托管機構)中債登“債券通”境外投資者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在CMU系統開立分別的債券子賬戶為CMU成員進行債券的持有與清算開立債券托管賬戶向境外投資者提供托管等服務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 CMU(HKMA)(銀行間市場債券名義持有人)內地香港CMU成員(部分CMU成員同時也是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24 五、核心問題的初步探討1、“債券通”境外投資者如何行使其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的權利?上清所及中債登規則明確規定,境外投資者對通過“北向通”買入的債券依法享有證券權益。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也在就暫行辦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中確認,“債券通”境外投資者根
83、據香港特區適用法律規定,既可以通過香港金管局/CMU行使其權利,也可以以其自己的名義行使債權人權利。18香港法律承認投資者對通過其托管人(CMU成員和香港金管局)持有的債券享有權益?!皞ā本惩馔顿Y者根據香港特區適用法律規定,有權行使其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的相關權益。根據中國內地法律法規,民事訴訟的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19據此,如果能提供證據(CMU提供的此等“債券通”境外投資者為在香港法下相關債券的最終權益所有人的證明)證明其為相關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的實際權益所有人,則“北向通”境外投資者可以以其自己的名義向中國法院起訴主張其權益20。2、違反相關“債券通”和
84、銀行間債券市場法規和規則的后果交易中心有權就“債券通”投資者任何違反18參見上清所規則第7條。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19條。20參見答記者問第7個問題?;蚩赡苓`反交易規則或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調查。根據債券交易規則等業務規則,交易中心對“北向通”部分異常交易行為可能進行重點監測(包括頻繁發送不反映真實交易意向的報價量、報價回復價格、成交價格嚴重偏離市場公允價格、以任何形式操縱市場、進行內幕交易,擾亂市場秩序、未按成交信息履行結算義務,多次出現結算失敗等)。3、“債券通”境外托管、結算等服務提供者需要關注的事項(a)KYC義務“債券通”相關規則明確規定香港結算行為債券持有人
85、辦理外匯資金兌換時,應做好真實性審核相關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債券持有人聲明兌換目的和資金使用目的),確保所兌換的資金用于“北向通”債券投資;香港結算行應遵守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人民幣購售業務等相關規定,履行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真實性審核、信息統計和報送等義務。我們建議為“債券通”提供相關外匯、人民幣兌換業務的香港結算行應從“債券通”投資者獲取有關文件,聲明該投資者所有兌換的人民幣均只用于“債券通”交易的結算(否則應兌回相應外匯)。金融資本25上清所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發布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登記托管、清算結算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的公告人民銀行
86、及香港金融管理局2017年7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人民銀行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答記者問(“答記者問”)人民銀行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5220 號)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做好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 3 號)人民銀行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令(2017 第 1 號)(“暫行辦法
87、”)人民銀行上??偛恐袊嗣胥y行上??偛俊皞ā北毕蛲ň惩馔顿Y者準入備案業務指引(“備案指引”)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債券通”交易規則(試行)(“交易規則”)中債登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落實中國人民銀行 “債券通”結算操作暫行規程相關事宜的通知(中債字2017104 號)中債登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債券通”北向通登記托管結算業務規則(中債字2017102 號)(“中債登規則”)上清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關于為“債券通”提供托管、結算服務的聯合公告上清所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債券通”北向通業務指
88、南(試行)附表:“債券通”主要法規及規則(更新至2017年7月2日)(b)內地與香港在“交易日”上的差異如果境外服務提供者的營業日與“債券通”交易日(即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日)不同,則相關境外服務提供者應確保相關“債券通”投資者知悉并認可其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營業日提供“債券通”交易的相關服務。4、債券通項下的稅務問題:“債券通”投資者是否需要就“北向通”項下的債券交易負擔相應境內稅費(如印花稅及所得稅)2018年8月3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對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期限暫定3年。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境內債券市場所獲得的債券利息
89、收入將享受這一免稅安排,但境外個人投資者投資“債券通”的稅務問題還有待相關稅務部門的澄清。六、結語中國債券市場的外資參與約占中國內地債券市場2.52%及主權債市場3.93%,該比例遠低于日本、美國甚至一些新興市場。作為“滬港通”、“深港通”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我們認為“債券通”將在兩個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增加中國內地債券市場的外資參與;及為進一步深化中國內地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提供更便利的基礎設施。我們認為,“債券通”是繼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之后又一鼓舞人心的重要步伐,期待在未來見到“債券通”更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26 金融資本27最新香港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對香港銀行業的影響2018年5月30日
90、,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完成公眾咨詢后發布了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經修訂指引”)。金管局于2018年2月6日發布該公眾咨詢,旨在邀請公眾就虛擬銀行的認可的建議指引(“建議指引”)提供意見,并在建議指引中列出了金管局在決定是否認可虛擬銀行在港開展銀行業務時所考慮的原則。金管局在公眾咨詢期間收到的意見來自合共25位回應者,當中包括香港銀行公會、存款公司公會、消費者委員會、商會、金融科技業的業界組織、科技公司組群和專業機構。金杜在協助銀行業向金管局反饋意見的同時,也與創新者共同探討了相關的下一步行動。一、虛擬銀行是什么?“虛擬銀行”的定義是:主要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渠道而非實體分
91、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二、虛擬銀行將為香港銀行業帶來什么價值?馬紹基(Richard Mazzochi)蕭乃瑩(Minny Siu)發展虛擬銀行的目的和目標: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的應用和創新提供新型的客戶體驗促進普及金融尤其是在零售領域,包括中小型企業客戶馬紹基(Richard Mazzochi)蕭乃瑩(Minny Siu)28 下表列出虛擬銀行申請人(“申請人”)和被認可的虛擬銀行須遵守的主要要求。經修訂指引全文載于附表1。要求經修訂 指引項下的原則須達到所有最低準則對香港的價值在香港設立,強有力的所有權結構 三、設立虛擬銀行的主要要求金管局在經修訂指引中確認,2000年發布的虛擬銀行的認可
92、指引(“原指引”)中的部分原則仍繼續適用于相關事項。此外,本次還對經修訂指引進行了更新和完善,以反映重大革新并適應新的市場變化。這些要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銀行業條例最低準則可行的業務計劃適當的董事和管理層對香港的價值資本和流動性在香港設立法理和監管強有力的所有權結構網絡恢復力技術風險管理退出策略公平交易金融資本這并非寬松或低干涉型的規定申請人必須同所有的持牌銀行一樣,應遵守銀行業條例(“條例”)附表7所載之認可的最低準則。更重要的是,申請人不能只是單純提出一個“概念”,試圖利用新科技的普遍使用而獲益。此外,申請人還須確保安排適當人員擔任控權人、董事和執行官,達到令金管局滿意的水平。必須給香港客
93、戶帶來價值要為行業帶來價值,虛擬銀行必須:積極促進普惠金融;努力照顧其目標客戶的需求;對信用、流動性和利率風險的管理予以同等重視;并 不得對客戶提出最低賬戶余額要求或就低余額加收賬戶管理費的要求。要求在本地設立但對所有權的要求更為靈活虛擬銀行應以本地設立銀行的形式經營。金融機構(包括現有銀行)和非金融機構(包括科技公司)可申請擁有和經營虛擬銀行。具體來說,申請人可以:由聲譽良好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擁有多數股權,并由認可的機關監管;或 由在香港設立的控股公司所持有,但須遵守包括下述要求的監管條件:資本充足 流動資金 大額風險承擔 集團內部風險承擔和資產押記 集團結構 業務活動 風險管理 董事和高級管
94、理層的適當性29要求經修訂 指引項下的原則不需要開設分行,但需有實體辦事處技術風險風險管理可信且可行的業務計劃退出策略公平交易客戶條款持續監管并非完全存在于網絡空間一家虛擬銀行:必須在香港設立實體辦事處,作為主要營業地,以處理金管局和客戶的查詢或投訴;必須在香港境內或境外保留可供金管局查閱的完整賬簿、賬目和交易記錄;但 不必設立實體分行。并無有關核實客戶身份的具體要求。有力的網絡恢復力技術申請人須委托有資質的獨立專家對其計算機硬件、系統、安全、流程和控制出具獨立評估報告。有關報告可分階段提供,即在提交申請時遞交初步報告,并在開業前就實際操作遞交更詳細的后續報告。采用的安全和技術控制措施應當適合
95、相應目的(即適當)。虛擬銀行同樣應當建立相關程序,定期審查其安全和技術安排以應對技術的持續發展。必須包括所有基本風險虛擬銀行必須管理所有八種基本風險,涵蓋信用、利率、市場、流動性、運營(包括保障客戶資料)、聲譽、法律和戰略方面的風險,這是最低要求。是否具有實際可行性?申請人必須有可信且可行的業務計劃:列出申請人如何經營業務并持續遵守認可準則;并 在獲得市場份額和以資產和股權賺取合理回報之間達到適當的平衡,不得采取掠奪式策略。做好最壞的打算申請人必須提供退出計劃,以確保必要時能夠有序結束業務,而不會影響客戶和擾亂金融秩序。具體而言,退場計劃應涵蓋以下事宜:啟動計劃的條件;啟動計劃的授權;退款予存
96、戶的渠道;和 退款的資金來源。適用公平交易規則虛擬銀行必須公平地對待其客戶,并嚴格遵守下述規定:公平待客約章;和 香港銀行公會/存款公司公會發布的銀行營運守則。清晰、公平的條款客戶條款和條件必須規定銀行與客戶之間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并對銀行和客戶二者做到公平公正。條款和條件應當強調銀行與客戶之間將如何分擔安全漏洞、系統故障或人工錯誤造成的損失。董事和管理層必須擁有相關知識和經驗虛擬銀行應遵守適用于傳統銀行的相同監管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因應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以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則作出調整(如在遙距開戶及信貸風險管理等方面調整)。例如,虛擬銀行的董事會和高管應擁有有效履職所必需的知識和經驗。30
97、 要求經修訂 指引項下的原則四、對比2018年2月發布的建議指引的主要變動概要我們已就經修訂指引對比2018年2月版本所作的主要變動,在下表中進行了總結和概述。外包安排資本充足9要求變動經修訂 指引的段落1112-13金融資本適用嚴格的標準重大外包安排必須得到有效批準,并須遵守金管局監管政策手冊外包章節(SA-2)中的原則。尤其須滿足金管局的下述要求:外包的業務仍須受到充分的安全控制;不得犧牲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須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和普通法下的客戶保密規定;及 虛擬銀行在條例(尤其是第52條:管制認可機構的權力)項下的權力和職責不受外包安排所影響。資本和流動性必不可少虛擬銀行必須維
98、持與其經營性質和所承擔的風險相稱的充足資本。在這方面,應與傳統銀行一樣遵守相同的要求。金管局澄清監管條件適用于中間控股公司如虛擬銀行并非由銀行或金融機構所擁有,而是由一家在香港注冊成立的中間控股公司所持有(“中間控股公司”),該中間控股公司會受制于特定監管條件。金管局澄清該等特定監管條件包括以下要求:資本充足 流動資金 大額風險承擔 集團內部風險承擔和資產押記 集團結構 業務活動 風險管理 董事和高級管理層的適當性 向金管局提交財務和其他資料上述要求與對由非金融機構擁有的傳統銀行的中間控股公司附加的監管條件大致相同。金管局澄清將遵循以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則金管局維持原有觀點,認為虛擬銀行須遵
99、守適用于傳統銀行的同一套監管規定。但同時金管局也澄清,會因應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根據以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則對其現有監管規定作出調整(如在遙距開戶及信貸風險管理等方面調整)。這表明金管局將采用較為彈性的監管模式。金管局澄清要求設立“實體辦事處”的目的為澄清無需虛擬銀行通過面對面的方式核實客戶身份,有關身份核實的提述已被刪除。另外,只要有關賬冊和記錄可供金管局隨時查閱,經修訂版本允許虛擬銀行將賬冊和記錄保存于香港境外。此規定將推動虛擬銀行為香港境外客戶開戶流程。在香港設立,強有力的所有權結構持續監管不需要開設分行,但需有實體辦事處31要求變動14-1720經修訂 指引的段落五、首批申請的現狀和
100、預期時限金管局在新聞稿中亦簡要提述了首批虛擬銀行申請的現狀和預期時限:逾50家公司已表明經營意向,雖然迄今為止并非所有該批公司均遞交了申請。對于首批虛擬銀行申請而言,2018年8月31日是遞交正式完整申請的最后時限,若申請人未能于2018年8月31日或以前遞交申請,其申請很大機會不會被納入首批批準。金管局會優先處理能證明具備以下條件的申請人:具備足夠的財務、科技及其他相關資源經營虛擬銀行;業務計劃可信和可行,能提供新客戶體驗,并能促進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發展;有能力發展合適的信息科技平臺;和準備完備可迅速投入運營。據新聞消息,截至2018年8月31日,金管局已收到29家機構遞交的虛擬銀行牌照申請
101、,其中有部分是已完成相關審批程序、接近完備的申請。金管局表示2018年年底或2019年一季度將向虛擬銀行發放牌照。最后,金管局在咨詢總結中提到,其已開始推行“銀行易”項目1,并成立了內部專責小組,負責檢視現行監管規定,以推動數字化銀行服務的使用?!般y行易”項目下設3個工作小組,其中一個負責識別及簡化有關客戶遙距開戶或以數字化方式開戶的監管規定。金管局會考慮未來再就此提供適當指引。六、金管局在若干核心問題上的立場關于多名回應者針對建議指引提出的若干核心問題,金管局也已在新聞稿中重申其堅定立場。1、不可設立最低戶口結余要求征收低戶口結余收費雖然有意見認為此項禁止規定不合理,但引入虛擬銀行的其中一個
102、目的是促進普惠金融,因此金管局仍然認為,虛擬銀行不應對客戶設立任何最低戶口結余要求或征收低戶口結余收費。2、退場計劃部分回應者不支持關于退場計劃的要求。金管局認為,要求擬備退場計劃是審慎的做法,并解釋海外主要監管當局對虛擬銀行申請人都設有類似要求。3、3億港元的最低繳足股本要求部分回應者要求降低對最低繳足股本的要求。金管局認為,此項要求適用于所有持牌銀行,因此不可能也不適合降低該要求。經修訂指引仍然包含上述規定。1“銀行易”措施由金管局內部的專責小組與銀行業合作,旨在減少在客戶數字化體驗(包括遙距開戶、網上融資和網上理財等)中產生的監管摩擦??萍硷L險和風險管理退場計劃金管局允許分階段遞交獨立評
103、估報告由于虛擬銀行的運營嚴重依賴各種數字化渠道,因此指引還強調了系統穩定性和業務持續管理的重要性。有關資訊科技管治和系統的獨立評估報告可以分階段遞交,即在提交申請時遞交初步報告,并在開業前就實際操作遞交更詳細的后續報告。金管局就退場計劃應涵蓋的事宜提供更多指引金管局澄清,退場計劃應涵蓋以下事宜:啟動計劃的條件 啟動計劃的授權 退款予存戶的渠道 退款的資金來源32 自提交申請之日,取決于各項申請的具體情況(包括向金管局提交的信息是否完整以及文件的質量(包括內控政策和獨立評估報告),整體申請進程耗時應少于一年。對海外申請人而言,申請人自身的銀行監管機構(或其他監管機構)答復金管局詢問的耗時也將影響
104、申請的處理時間。八、如何使用虛擬銀行?虛擬銀行應遵守適用于傳統銀行相同的監管要求,包括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AMLO”)要求進行的客戶盡職調查和金管局的相關指導意見。香港反洗錢/恐怖分子籌集法律大部分在技術上是中立的。尤其是,雖然AMLO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并未具體規定銀行應如何遵守或者應使用(或不使用)何種媒介來遵守這些要求。金管局在咨詢總結中說明,其會因應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根據以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則對其現有監管規定作出調整,對此我們表示歡迎。技術應用對于處理虛擬的客戶引入工作大有幫助,不僅允許客戶無需親自到場開戶(一種高風險情形),也有助于進行隨時驗證。當然,
105、技術可能會增加、減少銀行面臨的風險或改變風險的性質。許多銀行(特別是金融科技銀行)已采用一些技術手段和其他方法進行客戶盡職調查,包括:實時視頻設備;七、何時、如何申請認可?金管局已設立專責小組,負責回應虛擬銀行申請人的查詢并在申請過程中提供協助。大概流程如下:建議潛在申請人在提交正式申請前與金管局討論認可計劃金管局通常會就申請提出問題。問題可能關于申請本身(如相關控權人和集團結構),以及風險和控制框架等相關事項。詢問可能不止一輪申請人將會收到認可獲批或被拒的書面通知要求申請人提交條例和金管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信息與金管局進行初步協商向金管局提交申請書面通知申請結果答復問題生物識別,包括用于驗證的
106、人臉識別、指紋和聲波識別;集中數據庫和賬本,包括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的平臺;及 其他核實和自動確認協議,如必須核實的獨特二維碼和特殊掃描儀。這些技術均須進行適當的審查和控制。實時視頻設備的質量必須滿足其服務目的,對于通常涉及敏感數據的生物識別技術,也需要考慮數據保護問題。九、如何在網絡上簽署文件?電子交易條例(第553章)(“ETO”)在法律上承認電子合同。具體規定如下:凡使用電子記錄成立任何合約,不得僅因以電子記錄作此用而否定合約的有效性及可強制執行性;2及在合約成立方面,凡要約或承約全部或部分以電子記錄形式表示,則不得僅因某與該電子記錄相連或在邏輯上相聯的電子簽署是電子簽署而否定該電
107、子簽署的法律效力。32ETO第17(2)條。3ETO第17(2A)條。金融資本33這意味著,除特定例外和條件以外,虛擬銀行和其客戶可以以電子形式締結合同,前提是滿足電子記錄和電子簽名的要求,且不存在其他影響合同效力或可執行性的要素。虛擬銀行將主要通過互聯網和其他電子方法與客戶進行互動,大多數交易將以電子方式進行。這并非史無前例許多銀行與客戶的互動大部分已經采取電子形式了。很多銀行計劃增加數字化應用。但是,僅依賴ETO規定是不夠的。列明將要涉及的具體文件至關重要,因為出于法律或監管原因,一些文件協議要求“親手書寫”(實體簽名)并采取額外措施。例如:例外文件 ETO附表1明確將信托文件和授權書、要
108、求蓋章的文書、宣誓書和轉讓文件等一系列文件排除于電子交易的適用范圍;監管要求 在特定情形下和針對特定產品,監管機關通常要求在處理電子文件和合同之前,進行某些披露、作出同意和/或采取措施。例如以電子方式進行的公開發售和與弱勢客戶交易的情形;驗證機制和電子簽名機制 特定的驗證機制和電子簽名機制(包括生物識別工具和應用DocuSign等第三方服務)通常要求納入額外條款,還需慎重考慮外包、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問題;及詐騙控制 按慣例某些文件(如契約)需由他人見證。這對電子合同而言可能是個問題(雖然并非不可能完成)。在實踐中,通過有力的法律和監管結構建議、服務供應商盡職調查、完備的客戶登記記錄,以及金管局
109、和其他監管機構的適時參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十、隱私問題和跨境數據傳輸虛擬銀行在收集、存儲和使用個人信息時也會遇到隱私問題。虛擬銀行須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和銀行營運守則有關處理客戶個人數據的各種規定。數據包括以電子方式收集的信息。即使信息已經加密,依據外包安排或使用云端技術在香港之外進行的數據使用和傳輸可能涉及跨境數據流動,且要求仔細評估監管和網絡安全要求。金管局在咨詢總結中強調,虛擬銀行應設有傳統銀行服務模式 客戶可接受所有類型的銀行服務I類II類結合傳統柜臺和虛擬銀行服務的模式 客戶可通過關聯現有的I類銀行賬戶接受服務III類純虛擬銀行服務模式 完全可通過虛擬在線過程引入此類銀行賬戶的客
110、戶可??蛻敉ㄟ^III類銀行賬戶進行交易、支付和存款余額的金額上限很低。III類銀行賬戶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支付小額多次的日?;ㄙM同樣,跨境客戶數據共享須遵守中國網絡安全法和數據隱私法。我們認為香港和內地的有關機構應密切合作,共同推動虛擬銀行的運營(包括面對內地的資本管制帶來的挑戰)。十二、公平的競爭環境?經修訂指引為創新金融平臺,尤其是那些具有較強的科技、在線支付和交易技術的專業平臺指明了清晰的道路,同時也將對傳統銀行業模式提出挑戰。有意向的機構包括已經開展虛擬服務和無現金交易的存量支付平臺。但傳統銀行也會利用這一契機,因為這會提高客戶引進和提供服務的效率。需要闡明的是,虛擬銀行牌照對于銀行牌照而
111、言并非另辟蹊徑。虛擬銀行仍然需要確保資本充足,企業管理得力。虛擬銀行還要為香港做出貢獻并帶來價值,尤其是在零售業和中小企業市場中,從而促進普惠金融。虛擬和傳統銀行模式的主要區別就是提供服務的方式不同。競爭環境是公平的監管環境亦然。謹此感謝金杜團隊成員對本文的貢獻。適當系統保護客戶資料。虛擬銀行必須在收集個人數據時進行必要的披露(且任何直接營銷必須獲得客戶同意)。最佳的做法是:未經客戶同意,虛擬銀行在香港所收集、持有、處理或使用的個人數據不應轉移至香港之外的任何地方。十一、能否在內地和香港經營虛擬銀行?可以,但兩地的法律均適用。中國內地有大型虛擬銀行營業,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我們認為這些平臺會在
112、香港尋求開拓的機會。內地目前沒有監管虛擬銀行的具體規定或指導意見。虛擬銀行通常須遵守適用于傳統銀行的相同法律法規。但是,作為推動金融創新的政策一部分,中國內地存在多種銀行業務模式,與虛擬銀行或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等“直銷銀行”4具有相似的經營形式。中國人民銀行(“央行”)5管銀行業的辦法之一是依據客戶接受服務模式將銀行賬戶服務分為不同類型。例如,根據提供的服務類型和涉及的交易金額,中國的銀行須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4“直銷銀行”指主要通過在線平臺經營和提供服務的銀行模式。5央行是中國的銀行創新和虛擬銀行項目的牽頭監管機構。限制銀行賬戶類型34 白夜追贓大灣區反商業賄賂刑事舉報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被
113、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貫通,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正如火如荼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眾所周知,“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顯著的特點,粵港澳三地為同一主權國家下的地方行政區域,卻屬于不同的法系,適用不同的法律制度。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三地資金、物流、信息和人才的流動將更為密不可分?;浉郯娜爻嗽诿裆淌路蛇m用存在不一致而被關注外,如何在跨法域的灣區內共同打擊包括商業賄賂在內的犯罪,維護灣區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系也同樣是灣區內企業所關注的話題。一、模擬案例一家深圳的企業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該公司聘請的一名中國香港居民高管涉嫌存在利用職務之便,向供應商收受、索取巨額賄賂,為供應商謀
114、取利益。雖然公司和供應商的業務往來完全發生在中國內地,但經過調查發現,供應商涉嫌向該高管提供的賄賂款項,疑似由供應商人員帶到香港后提供給該高管,在香港實施了具體賄賂行為。在公司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該高管在香港開設的多個銀行賬戶的往來流水,其中幾筆巨額往來疑似賄賂款項。公司擬向執法機關報案,但是一系列問題來了:賄賂行為發生在香港,內地公安機關是否有管轄權?由于涉嫌的贓款是在香港,內地公安機關在立案后如何調取在香港的關鍵證據?涉嫌犯罪人員為香港居民,且已經回到香港,香港執法機關是否也有管轄權,公司是否也可同時向香港執法機關進行報案?二、粵港兩地律師分析1、中國內地公安機關是否對本案具有管轄權?中
115、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了“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公司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則可能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也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薄胺缸锏匕ǚ缸镄袨榘l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包括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都屬于犯罪行為發生地。犯罪結果發生地,包括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
116、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北景钢?,雖然具體的提供賄賂的行為發生在香港地區,但該高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為供應商謀取利益的行為則發生在中國內地。且對于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屬于刑法中“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的犯罪,侵害的客體是企業的管理秩序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犯罪結果的發生地也在中國內地。企業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對本案具有管轄權。2、內地公安機關立案后,是否可能調取在香港的關鍵證據?現階段,內地與港澳在刑事司法協助領域還容潤笙容潤笙 劉 婷企業合規劉 婷35未能達成任何區際協助安排。但是,粵港澳三地公安機關開展合作早在港澳回歸之前的80年代就已經開始。隨著港澳地區的
117、回歸以及三地跨區域經濟合作的日益密切,粵港澳三地執法機關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套立足于實踐的合作機制。2000年,公安部發布了關于加強對內地公安機關赴港澳調查取證工作管理的通知(公刑20001047號),進一步明確了內地公安機關赴港澳調查取證,以及請求協查案件的辦理程序。概括而言,內地公安機關調取在香港的證據主要有兩種途徑:(1)通過內部審批及與香港警方協調后,由內地公安機關調查小組赴港調查取證內地公安機關需赴港做必要調查或會見證人的,應報請本省公安廳審核后,向公安部提交赴港調查取證的請示,詳細列明調查取證的內容和目的。經公安部批準后,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根據情況通知公安部駐港澳警務合
118、作聯絡官,由該聯絡官通報香港警務處。待香港警方同意并完成前期調查工作或做好會見證人的安排后,調查小組可赴港調查取證。由廣東省公安機關赴港調查取證工作由廣東省公安廳審批,并報公安部備案。且廣東省公安廳還設立了港澳警務聯絡科,在公安部授權下專事粵港警務合作。也就是說,在現行的警務合作機制下,廣東省公安機關相比于其他省份公安機關在赴港調查取證方面會更為便捷。(2)請求香港警方協查案件調取相關證據凡香港警方可代為調查取證的,各地不派赴港調查小組。各地需香港警方協查的案件,有關公安機關應逐級向公安部提交協查請示,經公安部主管業務局審核后,通過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向香港警務處發函協查。通過案例檢索,我們也看到
119、,一些內地人民法院公布的涉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刑事判決中,通過香港警方協查獲得的證據,包括銀行對賬單等已經成為內地人民法院做出刑事判決的有效證據。3、涉嫌犯罪人員為香港市民,涉嫌賄賂行為發生在香港,香港廉政公署是否也有管轄權,能否同時在香港舉報?根據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任何雇員在未得雇主的許可下,不得因辦理其雇主的事務或業務而索取或接受利益;而提供利益者亦同樣有罪。由于涉嫌賄賂行為發生在香港,公司可同時在香港向香港的相關執法機關廉政公署舉報。香港廉政公署為履行反貪職務的機構,獲防止賄賂條例及廉政公署條例賦予廣泛調查能力以打擊貪污賄賂(當中包括涉及私營機構的貪污賄賂)。防止賄賂條例授予廉政公署
120、調查權力,以查證企圖利用迂回手法掩飾的財務交易和揭露涉嫌犯罪人員所隱藏的資產,權力包括查閱銀行賬目、扣留及審查商務和私人文件、及要求涉嫌犯罪人員提供其資產、收入及支出的詳細資料。該條例同時亦賦予廉政公署扣留涉嫌犯罪人員之旅行證件和限制處置財產的權力,防止貪污分子試圖逃離香港、或設法清洗黑錢以避免法庭充公其以不正當手段斂得的財產。廉政公署條例賦予廉政公署逮捕、扣留和批準保釋、搜查與撿取證物、從涉嫌犯罪人員收取非體內樣本作法證科學化驗的權力等。由于貪污罪行漸趨跨法域,廉政公署一直與包括內地的人民檢察院及國際刑警保持工作聯系以加強執法合作。據香港與內地訂立的個案協查計劃,在貪污及相關罪行的調查工作中
121、,廉政公署與內地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經?;ハ嗵峁﹨f助,聯絡內地各機關以全力打擊跨境貪污活動,如安排自愿提供協助的證人接受會見或出庭作供,或查核公共記錄等。三、結語2017年12月,廣東省公安廳出臺了廣東省公安機關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8項舉措,其中就包括深化大灣區警務協作,進一步完善粵港澳三地警務協作模式。金杜粵港兩地律師也將密切合作,持續關注大灣區刑事司法協作機制發展的最新動向,共同為灣區企業打擊灣區內跨法域的商業賄賂等經濟犯罪行為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36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城市群指的是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肇慶、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
122、成的城市群。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年7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共建優質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生態環保合作吳 青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香港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框架協議”)。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吳 青企業合規37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梢钥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從我國
123、的區域經濟合作層面上升為全方位的國家戰略層面,并有望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這對于推進和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及“一國兩制”國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粵港澳簽訂的框架協議中,明確提出要共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建設綠色低碳灣區?;浉郯拇鬄硡^將會成為生態安全、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將會成為中國優質生活圈先行先試區,將會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生態文明樣板。而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則是將大灣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范區以及生態文明樣板的必由之路。一、大灣區的生態環境現狀1、大灣區的水環境現狀大灣區地理上面向廣闊南海,三面環山,三
124、江匯聚,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群、廣闊海域面。從水量上講,大灣區內城市水資源豐富,其中,廣東省的水資源總量在2016年為2458.64億立方米,相比2015年增長了27.2%。1從水質上講,大灣區內水污染排放物不容樂觀,珠江水域、重點河流污染嚴重。根據廣東省2017年第三季度重點河流水質狀況統計,全省60個跨地級以上城市河流交接斷面(含入海河口斷面)總達標率為79.4%,其中,深圳、惠州、東莞、中山等大灣區城市存在跨地級以上城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為劣類、未穩定達標的情況。2此外,廣東省重點整治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根據2017年第三季度廣東省重污染河流斷面水質狀況顯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
125、惠州、肇慶等大灣區城市存在多條屬于重度污染的河流以及河流斷面水質不達標的情況。3同時,根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顯示,珠江水域還存在著污水排放不達標、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管網配套不足、排污布局與水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等現象,部分水體存在黑臭現象,氮、磷等污染問題日益凸顯,水環境質量差、水資源供需不平衡、水生態受損嚴重、水環境隱患多等問題相對突出??梢钥闯?,大灣區的水環境現狀堪憂,這將成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的一大難題。2、大灣區的大氣環境現狀近十年,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特別是以“廣東藍”為代表的大氣環境質量領先于全國各大城市群。此外,縱觀生態環境部每月公布的城市空
126、氣質量狀況顯示,相比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的空氣質量普遍偏高。以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8年3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報告為例,2018年3月,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9.2%。其中,深圳、珠海、惠州、中山等4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為100%,佛山、肇慶、廣州3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在80%-100%之間,東莞、江門2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在50%-80%之間。超標天數中以O3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PM2.5。4從上述數據可知,大灣區城市的空氣質量總體較好,SO2、NO2、PM2.5、PM10的濃度均比較低,空氣質量在全國
127、首屈一指。但是近幾年,O3連續成為珠三角地區的主要污染物,這也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挑戰。此外,從國際上看,相比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大灣區的PM2.5濃度仍然較高,環境質量上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仍然具有不小的差距。512016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http:/ 0 1 8 年 3 月 京 津 冀、長 三 角、珠 三 角 區 域 及 直 轄 市、省 會 城 市 和 計 劃 單列市空氣質量報告,http:/ 5以2015年數據為例,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2016年為32微克/立方米),而舊金山地區約為15微克/立方米,紐約地區約為10微克/立方米,東京約為13微克/立方
128、米。詳見http:/ 3、大灣區的土壤環境現狀據調查,大灣區耕地面積總量較少,約為7820平方千米,但有較為豐富的灘涂和淺海區等后備土地資源,面積達7225平方公里,可作為區域工程建設、城市建設用地;6此外,大灣區城市土壤質量較好,大灣區內富硒土壤資源豐富,分布面積約為35830平方千米,占全區面積的64%,主要分布在江門、肇慶、佛山、惠州等市。7但是,大灣區的土壤污染狀況不容樂觀。根據生態環境部與國土資源部于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8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129、,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9此外,根據相關調研報告披露,廣東珠三角的土壤一級和二級土壤面積占到總面積的77.2%,三級和劣三級的土壤面積占到22.8%,土壤污染主要表現為重金屬元素異常,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10其中,重金屬元素異常則主要分布于廣州-佛山及周邊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而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農村環境治理不力也進一步加劇了大灣區的土壤污染。綜上,大灣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相對較好,但是離“世界級城市群”應具有的生態環境質量還有不小差距,大灣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挑戰依然很多,如水環境質量、農村環境治理問題以及日益突出的臭氧問題等,因此需要繼續重視生態
130、環境建設,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提供環境保障。同時,鑒于大灣區城市在地理上具有連接性,在生態系統上具有整體性,在環境影響上具有關聯性,屬于生態環境共同體,因此大灣區各城市之間需要在生態環保領域彼此合作,協同發展,共同促進大灣區的生態環境建設。二、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的基礎和挑戰1、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的基礎(1)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的規劃基礎雖然我國目前還未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規劃,但是此前為了促進粵港澳的區域合作和發展,粵港澳區域內已經初步形成一些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在這些規劃中,粵港澳城市群通過納入環境治理的相關內容,來引領、促進大灣區城市群進行區域環境治理的合作
131、。如2008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布的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共同研究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以及粵港澳于2012年共同編制實施的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等,這些規劃以合作解決區域公共問題為出發點,設計了粵港澳區域合作的藍圖,奠定了區域環境合作的政策基礎,為粵港澳、粵港、粵澳環境合作提供政策指引和行動建議。其中,要求粵港澳各方建立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共建跨境生態保護區,研究制定環??蚣軈f議,建立區域環境監測和預警制度等指引和建議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大灣區的生態環保合作奠定了基礎。(2)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的協議基礎除了規劃基礎外,粵港澳區域內政府間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協議和具體的
132、環境合作協議來推進和落實規劃中的環保合作議題。在合作框架協議方面,如內地9省和港澳共同簽署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粵港之間簽訂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粵澳之間簽訂的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廣佛肇三市于2009年簽訂的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深惠莞三市于2009年簽訂的推進珠江口東岸地區緊密合作框架協議等,這些框架協議的內容都涉及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都為區域內的污染治理合作、環境基礎設施合作、環境監測合作以及其他環保合作內容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在具體的環境合作協議方面,如粵港環保合作協議、珠澳環境保護合作協議、港澳環境保護合作協議、2017-2020年粵澳環保合作協議等總體性環境合作協議,以及粵港
133、簽署的關于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氣質量的聯合聲明、關于推動粵港兩地企業開展節能、清潔生產及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合作協議、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書等專項性環境合作協議,在空氣污染防治、水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資源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和環保產業等領域規定了區域環保合作的具體安排。6大灣區自然資源與環境圖集完成 后備土地7225平方公里http:/ 后備土地7225平方公里http:/ http:/ 高速經濟增長勢必會帶來較大的環境壓力。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4年印發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安全體系一體化規劃(2014-2020年)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城市快速擴張,珠三角過度的人類活動對區域生
134、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和干擾,導致大量耕地、林地、濕地和水域等生態用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未得到有效控制,亂捕濫獵、亂挖濫采等現象屢禁不止,森林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及城市生態系統等的生態服務功能逐年下降,物種多樣性逐漸降低。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例,截至2012年底,珠三角森林覆蓋率為50.35%,但林種、樹種結構單一,以馬尾松、杉樹和桉樹純林為主的森林面積達432萬公頃、占喬木林總面積的45.9%,森林生態功能相對較好的一、二類林僅存68%左右,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防護功能及生態調節功能不高。12(b)流域水環境與水質堪憂,對優質生活圈建設帶來挑戰在水量方面,雖然
135、大灣區水資源總量豐富,但巨大的經濟總量和人口密度使得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以廣東省為例,根據2016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顯示,廣東省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為2458.64億立方米,但從人均量上講,廣東省人均水資源量為2195立方米/人,低于全國人均水資源量。13在水質方面,珠三角地區河網密布,跨界河流眾多,深圳河、淡水河、茅州河、小東江、獨水河、前山河、廣佛跨界河涌等跨界水體污染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為大灣區建設優質生活圈提出了挑戰。此外,由于我國尚未建立水權初始分配制度、也尚未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加之水污染物存在嚴重的外部性,流域水的污染容易造成上、中、下地區的利益沖突,進而給中、下游地區造成嚴重的損
136、失。(c)大氣污染形勢嚴峻雖然大灣區總體空氣質量相比全國其他區域較好,但是由于大灣區區域資源和能源消耗量過大,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珠三角大氣環境質量總體下降,呈現出酸雨頻率高、臭氧濃度高、細顆粒物濃度高和灰霾天氣嚴重的現象。根據生態環境部每月公布的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呈整體下降趨勢,以2018年3月為例,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下降了5.8個百分點。14(d)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嚴重根據廣東省發布的2015 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珠江口海域水質處于劣四類海水標準,深圳灣水質有所好轉,但水環境狀況仍然堪憂。15體現出大灣區內存在
137、珠三角近岸海域、主要河口和部分城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問題,大灣區內的海洋生態系統狀況不容樂觀,這對于大灣區內的海洋環境共同治理來說提出了嚴峻的挑戰。(e)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土壤質量狀況不樂觀根據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4-2020年)大灣區單位土地面積農藥使用量、化肥施用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氮肥污染、農藥殘留與持久性有機污染有所加重,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加之珠三角的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這也為大灣區各方合作整治農村環境,深化大灣區土壤環境合作治理帶來了挑戰。(f)城鎮環境基礎設施不足,城市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不足目前,大灣區內環境等基礎設施條件仍存在不足,公1
138、2http:/ 企業合規41共服務水平普遍不高。部分中小城市以及大量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嚴重,亟需加大整治力度。此外,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對農村土壤環境造成重要影響,大灣區各方需要探索如何加強城鄉垃圾的綜合整治。(2)建立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機制的挑戰(a)大灣區內政府環境合作的深度不夠目前大灣區缺乏統領全局的總體規劃和協調機制,導致灣區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存在缺乏統籌、開發無序的問題。如城市規劃沒有對接,區域發展的大目標難一致、資源難共享、發展難協同,陸海統籌乏力,海水污染的問題嚴重,甚至有些城市在邊界建設環境設施未充分考慮對方的意見等問題。16這些現象都反映出目
139、前大灣區內各方政府在環境領域的合作深度還不夠。(b)大灣區內已簽訂的環境合作協議操作性不強,且沒有法律約束力一方面,雖然大灣區各政府間簽訂的環保合作協議數量上比較多,但是大多環境合作內容都是原則性規定,操作性不強,許多協議沒有相關的責任條款和懲罰機制,使得協議常常流于形式而缺乏實效。而且這些協議大多數都是珠三角內幾個城市間的框架協議,還沒有形成將大灣區內所有城市都涵蓋在內的環境保護合作協議,在環境合作機制上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大灣區內環境保護缺乏法律約束力?;浉酆献骺蚣軈f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以及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等都屬于框架協議,協議的簽訂方是否能夠自覺按照合作協議的要求履
140、行合作義務取決于雙方的自律行為,這使得框架協議缺乏法律約束力,對于大灣區內的生態環保合作而言缺乏具體的保障機制。(c)與港澳的生態環保合作具有挑戰相比世界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其獨特性,作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區域經濟體,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兩個法系和三個獨立關稅區。所以,大灣區內廣東省9市與港澳之間在生態環保方面的合作具有挑戰,如深圳河的治理。三、推進大灣區生態環保合作的內容1、共同編制大灣區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根據相關信息披露,大灣區總體規劃綱要即將出臺,對于大灣區內的生態環境保護,有必要在大灣區總體規劃綱要基礎上編制大灣區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大灣區的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可以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在廣
141、東省9個城市參與下共同制定,內容上應包括大灣區的水環境、大氣污染、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合作,以及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等。此外,環境保護專項規劃還應當對如何深化與港澳生態環保合作、如何完善環境合作機制和協調環境政策法規等予以引導。2、完善大灣區環境治理的合作機制大灣區環境治理的基本合作機制應分對內及對外,對內,廣東省9市之間應是一體化發展;對外,與港澳之間,應是合作、融合。具體的合作機制應包括組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聯防聯控機制以及環境法制的兼容機制等。在完善大灣區環境治理的組織機制方面,應根據大灣區總體規劃建立中央層面、粵港澳層面和地市層面的多層級、權責分明、多元主體互動的區域
142、組織機制。在健全利益協調機制方面,大灣區11個城市可綜合運用之前已締結的雙方或多方環境合作協議,通過建立生態環保合作利益訴求表達平臺,來使大灣區城市間的利益糾紛得到及時反映和反饋。此外,大灣區11個城市可共同成立大灣區環境合作和綠色發展基金,并探索建立流域海域生態補償機制來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內生態環保合作與相關利益的協調和平衡。在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方面,大灣區11個城市可共同建立水、大氣、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和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建立區域機動車污染監控平臺,研究和建立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源清單,從而實現大氣、水和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聯防聯控。此外,大灣區可建立、完善廣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等區域的環保合作平臺來
143、實現大灣區的聯防聯控機制。3、優化大灣區生態安全格局大灣區內生態環境的建設離不開生態安全格局的優化,優化大灣區的生態安全格局可以從優化生態功能區布局、加強生態紅線管制、加強生態基礎體系管理等方面入手。大灣區各方應注重生態屏障的保護,加強對北部山區生態資金的支持力度,共同劃定大灣區內的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禁止開發區,同時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區和生態敏感區,并分區分類來制定紅線管控措16慕亞平、董李培,CEPA框架下內地與港澳環境保護合作的法律問題思考,河北法學,2008,26(8):93-9842 施。此外,大灣區各方還應以土地集約利用、產業循環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為原則,共同設定資源消耗上限,將
144、林地、城市綠地、農用地、水域和濕地等納入生態用地管理范疇,明確用地規模,強化用途管理,設定生態建設指標,明確各項保護制度,進而共建、優化大灣區的生態安全格局。4、深化大灣區水環境保護及治理合作由于珠三角地區的水環境形勢依然很嚴峻,因此大灣區各方應深化對跨界河流、環珠江口和大灣區近岸海域的合作治理,聯動提升珠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此外,大灣區11個城市可共同深入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水環境現狀和管理現狀調查,開展灣區城市社會經濟及產業發展與水資源承載壓力分析,辨識飲用水源安全風險,以改善大灣區各類水體(包括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確保飲用水安全為核心,加強灣區經濟快速發展形勢下區域水質風險管理。在具體操作上
145、,為了深化大灣區水環境保護及治理的合作,廣東省環保廳可組織廣東省9個城市政府共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保護聯合行動計劃”,共同加強東江、西江水資源保護共同制定區域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納污紅線,統籌共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此外,廣東省環保廳可組織探索建立流域分水制度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力爭上下游城市通過援建、共建等創新方式,共同保護水環境質量。5、深化大灣區大氣環境保護及治理合作一方面,針對大珠三角區域大氣環境保護所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建議大灣區城市間共同合作,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健全大灣區大氣聯合監測網絡及預警機制。此外,大灣區各方可聯合制定主要空氣污染物共同減排目標,完善污染物排放總
146、量與強度的“雙控”制度,推動實施酸雨和霧霾防治行動計劃等。另一方面,大灣區應加快淘汰珠三角地區落后產能,鼓勵并逐步強制對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進一步推進大灣區“清潔生產伙伴計劃”;此外,大灣區各方還可探索建立低碳發展合作機制,共建大灣區“低碳發展示范區”,持續推進開展綠色低碳示范工程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聯合建立大灣區碳交易市場。在具體落實上,廣東省環保廳可發揮廣東省9個城市中空氣質量居前、大氣污染治理經驗成熟的城市在各項具體行動計劃和大氣污染治理項目中的主導和帶動作用,從而深化大灣區大氣環境保護及治理的合作。如根據2017年廣東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惠州和深圳的空氣質量排名是最
147、靠前的17,并且深圳在2018年4月剛剛發布2018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其中將要實施的柴油車改造、工業源減排、綠色港航、綠色施工、綠色生活等十大工程18中都可以為大灣區內大氣環境保護及治理設立一個標桿和合作的契機。另一方面,廣州、佛山、東莞、中山、等重點地區應著重通過加強VOCs污染防治合作來推進和落實大灣區內的大氣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6、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城鄉垃圾整治合作大灣區各方應共同探索從源頭上減少工業固廢產生量,如通過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的交流,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究與合作來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打造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從而促進工業企業循環化、減量化、資源化升級改
148、造;此外,大灣區也可共同鼓勵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通過建立并規范行業制度、政策扶持來加大對此類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城鄉垃圾整治方面,大灣區各方應完善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現有垃圾收集分類體系,改變現行的混合收集方式,細化垃圾分類,減少垃圾處理的后續垃圾分揀工作;此外,大灣區各方可共同完善垃圾回收法律法規,明確各方參與主體在垃圾回收利用中的責任和義務,如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基本原則,提供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管理和運營,企業應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廢棄物產生量,同時增強廢棄物的循環化利用,公眾同企業一樣應盡可能的減少垃圾產生量,積極主動配合垃圾分類要求等。在
149、具體落實上,對于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的交流,可依托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廣州科學城、深港創新圈等國際技術創新高地,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究與合作,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從源頭上減少工業固廢產生量;在城鄉垃圾整治方面,可依托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十三五”規劃,全面推進大灣區11個城市進行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統籌城鄉垃圾的有效整治。17http:/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市區)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2015年3月,“一帶一路”戰略規劃1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2017年與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
150、作報告2則強調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地位。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同時粵港澳大通關也將為外貿企業提供新的動力。紐約、舊金山、東京灣區被公認為世界三大灣區,與其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于人口與占地面積3均為第一。但是,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是在兩種制度、三個法域、三個關稅區背景下的深化合作。具言之,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分屬不同法系4和關稅區,三地適用不同的法律。這意味著大灣區建設既有體制疊加優勢,也亟待監管創新以最大限度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大通關,就當前海關監管業務而言,重點是指通關一體化建設。近年來我國海關依托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
151、經貿關系的安排(下稱“CEPA協議”)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廣東自貿區”),進行了多項監管創新,發揮制度紅利,使粵、港、澳海關5的聯系更加密切。但是未來大灣區海關監管將走向何方,企業應該如何應對?本文試予回應。一、大灣區海關監管合作趨勢通關一體化,簡單地說,指在一定范圍內的口岸所有運輸方式進口的商品,企業只進行一次申報,貨物便可以先予放行。這要求海關之間具備良好互信,并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下稱“三互”)。通關一體化將顯著提高企業通關效率。近年來,粵、港、澳海關合作不斷深入。三地海關監管合作肇始于2003年簽訂的CEPA協議。2014年,廣東自貿區設立,粵、港、澳海關
152、的合作逐步加深。近期,我好風憑借力:大灣區 大通關 進出口企業準備好了嗎?馮曉鵬馮曉鵬國海關實施全國通關一體化,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大通關合作行動計劃(20182020年),也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海關監管合作。1、CEPA協議項下的監管合作2003年,中國政府與港、澳分別簽訂CEPA協議。最初,三地海關的合作主要見于貨物貿易領域的優惠政策,如中國內地對原產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征收零關稅等。隨著貨物貿易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粵、港、澳海關在人員交流、跨境緝私、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相繼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靶畔⒒ネā?、“情報互換”和“行動互助”的合作機制逐步建立。在這個過程中,海關總署與澳門海關合作
153、互助安排、自由貿易協定項下經香港企業合規45中轉貨物原產地管理等協議相繼出臺,三地合作更加密切。CEPA食品檢驗監管模式便是粵、港、澳海關合作的典型范例,該模式是指對經自貿區進口的符合“CEPA原產地認定標準”的港澳產食品(“CEPA食品”)實施特殊監管政策,將港澳政府主管部門認可的結果直接作為自貿區檢驗檢疫放行依據。新模式的實施,為時令類食品的流轉和銷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為企業節約倉儲和冷藏費用。2016年以來,CEPA食品進口數量同比大幅增長300%6。由此可見,粵、港、澳海關之間監管合作進展順利,具備復制到其他領域的條件。2、廣東自貿區項下的監管合作十九大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
154、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自2014年廣東自貿區設立以來,區內海關開展了諸多加快通關效率的嘗試。典型監管模式即為“粵港跨境貨?!?,該項目是指實現香港機場與廣州南沙保稅港區、物流園區之間一站式“空陸聯運”。貨物在運抵香港機場后,可以直接轉運至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轉運所需時間比過去至少節省三天7。對于跨境電商、物流等行業將產生明顯帶動作用。除此之外,還有“跨境一鎖”模式的推進。該模式是指將香港海關的“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與廣東省內海關的“跨境快速通關”兩種通關模式進行對接,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清關服務?;浉酆jP各自分別依據中國內地與香港法規對經陸路轉運的貨物進行監管,減少同一批貨物
155、分別在粵港兩地出入境時被海關重復查驗的機率?!盎浉劭缇池洍!迸c“跨境一鎖”意味著大灣區海關的監管合作已經趨于成熟,“三互”的體制機制已經較為完善,相信未來可以在大灣區全境廣泛適用。3、全國通關一體化可能對大灣區海關監管產生的影響根據海關總署2017年25號公告,我國已經實施全國通關一體化。全國海關作為一個整體,企業可以在任一海關完成所有的通關手續。而且,伴隨通關環節進一步瘦身,海關改變過去接受申報、審單、征稅、放行的“串聯式”流程,企業只需要在通關時一次申報,貨物便可以先予放行。隨著廣東分署以及廣州、深圳、拱北、黃埔、江門海關與香港、澳門海關進一步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相信大灣區1
156、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根據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备鶕?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大灣區人口約為6,800萬,面積約為5.6萬平方公里,均超過紐約、舊金山、東京灣區。4中國大陸為社會主義法系,香港為英美法系,澳門為大陸法系。5直接涉及大灣區的海
157、關,目前包括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和廣州、深圳、拱北、黃埔、江門五個直屬海關,以及香港、澳門海關。6數據源自海關總署有關新聞。7數據源自海關總署有關新聞。46 海關實現通關一體化將在較短時間內成為可能。據悉,粵港目前已在探討海關系統相互連接的可行性,粵澳海關也在共同推進“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4、“一帶一路”沿線大通關合作行動計劃可能對大灣區海關監管產生的影響今年年初,海關總署出臺的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大通關合作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努力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關大通關合作機制的建設。行動計劃的具體措施包括推動“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
158、認合作,推廣實施“綠色通道”、“口岸信任”、“聯合監管”、“查驗監管”、“一地兩檢”等創新通關模式。我們理解,雖然行動計劃制定的初衷是為了落實“一帶一路”建設,但是其涉及的多項方針和舉措,也同樣適用于大灣區??傮w而言,CEPA協議,“CEPA食品檢驗監管”、“粵港跨境貨?!?、“跨境一鎖”等合作模式均體現粵、港、澳海關“三互”機制較為完善。全國通關一體化和“一帶一路”沿線大通關合作行動計劃也將惠及大灣區。二、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未來,大灣區內基礎設施、戰略新興產業等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粵港澳的人員、貨物流通更加頻繁8。若大灣區海關實現通關一體化,將進一步釋放企業活力。但是,享改革紅利須在合規基礎
159、之上,進出口企業應及早適應海關管理新要求。1、海關監管后移,企業法律風險更易累積如前所述,我國海關正在開展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未來,全國通關一體化所采取的措施無疑對大灣區通關一體化有重要借鑒意義。通關一體化雖然簡化了通關手續,便捷了進出口流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海關查驗力度的減弱。在過去,海關將價格、歸類、原產地等稅收申報要素在企業通關環節逐票審查?,F在,海關向全過程抽查審核轉變,即先行受理企業申報,對稅收征管要素審核后置,實行對稅收風險實施準入前分析、放行前驗估、放行后批量審核、稽核查等全過程管理。這意味著海關將監管重心后移,進一步全面強化通關放行后續監管以及重點審查。對于企業而言,通關申報雖
160、然更加便利,但是海關在企業申報階段不進行實質性審查,實質上是要求企業對于申報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承擔更多責任。根據我們的經驗,企業可能因進出口貨物歸類、原產地、數量申報不實,或因低報價格涉嫌走私而導致行政乃至刑事處罰,而如果能制定有效的內部規章,合理籌劃關務,這些風險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2、海關稽查加強,企業合規風險增大在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中,海關稽查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海關受理企業申報且貨物放行后,海關隨時可能啟動對企業的抽查審核,企業能否通過自查提前發現、披露和處理自身存在的問題,對于能否獲得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更為重要。未來,隨著粵港澳三地海關合作
161、更加密切,企業須適應多個關稅區不同的海關法律法規的調整,企業因違規面臨海關稽查的風險進一步增大。以知識產權為例,粵、港、澳海關在執法模式、保護范圍、處罰方式等存在較大區別,如香港海關對侵權貨物雖然沒有行政處罰的權利,但擁有調查權和刑事起訴權,企業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將面臨更嚴重后果。根據我們的經驗,業務較多涉及跨境貿易的企業如果赴港IPO,進出口業務的合規情況將會對IPO進程產生實質性影響。3、海關監管國際化,企業更應重視信用建設伴隨中國深化對外開放,海關監管將會更加趨于國際化。2018年3月3日,海關總署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辦法(下稱“信用管理辦法”),并將于2018年5月1日起正
162、式實施。該辦法通過國際較為通行的“經認證的經營者”(下稱“AEO企業”)制度,賦予高誠信企業與其信用程度相匹配的優惠措施,同時也加大了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進行差別化管理。未來,海關總署將加強與包括港澳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AEO國際互認合作的銜接,AEO企業將充分享受AEO互認協議項下貿易對象國海關給予的對等通關便利化優惠措施。通過AEO企業認證將帶來競爭優勢。AEO企業認證標準主要由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82號具體規定,主要包括內部控制、財務狀況、守法規范、貿易安全和附加標準5大類18條。根據我們的經驗,AEO企業認證標準寬泛且嚴格,申請手續繁雜且周期較長。實踐證明,企業若不充
163、分重視而倉促認證,認證不通過倒在其次,更可能因為存在潛在法律風險而面臨更大的通關障礙。三、結語隨著粵、港、澳海關監管合作不斷加深,大灣區通關一體化可謂呼之欲出。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表態,大灣區發展規劃將即將出臺,對于海關監管的新進展,我們將保持密切關注。未來,大灣區海關的監管合作與創新在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同時,也倒逼企業對自身行為承擔更多責任。優秀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反應遲鈍則可能掉隊。好風憑借力,金杜希望與企業一道與時俱進,適應監管趨勢,破解監管風險,迎接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8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
164、架協議,協議要求大灣區“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要素便捷流動,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等。企業合規47柔中帶剛、寬嚴相濟廣深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新規亮點解析“稅法規定0.5-5倍的罰款,那我公司這種情形最可能被罰多少倍?”這是我們在面對企業關于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有關“偷稅”的咨詢時最常被問及的問題之一。事實上,在我國現行稅法下,任何稅務違法行為都可能受到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由于稅法(如稅收征收管理法)對不同稅收違法行為所規定的處罰存在一定、甚至較大的幅度區間,這就為稅務機關提供了在法定的范圍內,綜合考慮稅收
165、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選擇處罰種類和幅度并作出處罰決定的權力,即所謂的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如何對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加以規范與細化,使之更為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段 桃 劉 勃 陳藝婧段 桃不僅是關乎稅收執法的重要事項,對尊重和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诖?,國稅總局于2016年11月30日發布了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的公告(以下簡稱“78號文”),已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78號文可以說是國稅總局首次對稅務行政處罰的規則進行權威性的說明。伴隨著78號文的出臺,各省市也陸續對此前發布和實施的稅收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作出修改。我們長期關注廣東地區的稅務實
166、踐,也注意到廣東省國、地稅于2017年12月8日發布了對于廣東省稅務系統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的修訂(以下簡稱“廣東15號文”),自48 2018年初實施,適用于廣東省內(不含深圳)的稅務系統。無獨有偶,深圳市國、地稅于2017年12月28日發布了深圳市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以下簡稱“深基準”),是14個月內對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第二次更新。我們希望通過本文歸納上述文件的重點與亮點,以期對各位讀者,特別是廣東地區的讀者有所裨益。一、“首違不罰”原則的進一步體現回顧78號文,最大的亮點之一是確立了所謂“首違不罰”的原則,即“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給予行政處罰,當事人首次違反且情節輕微
167、,并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的或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事實上,該原則下“不罰”的條件并不僅為“首違”,具體包括: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給予行政處罰。此處的“可以”是適用“首違不罰”的關鍵。如果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了某項稅收違法行為為“應當”處罰,而非“可以”處罰,那么則不適用“首違不罰”的原則。例如,如果納稅人構成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之“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情形,那么依法應當進行處罰,并不適用“首違不罰”原則,在深基準下,即使首次違反且金額低于5萬元,亦至少應被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當事人首次違反,即“首違”;情節輕微。對于具體某項稅務
168、違法行為是否構成“情節輕微”,稅務機關仍具一定的裁量權。但由于能夠適用“首違不罰”原則的稅收違法行為往往并非那些可能招致嚴重稅務處罰的事項,因此在其他幾項條件構成的情況下,實踐中往往較具“情節輕微”認定的空間;自我糾錯或及時糾錯,即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的或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相對于過往部分稅務機關所持的“小懲大誡”的思維,“首違不罰”體現了稅務機關更為人性化和現代化的執法理念,提供納稅人更多自我糾錯機會的同時,也降低了整體稅務執法成本。為貫徹上述“首違不罰”原則,廣東15號文中直接增加了與78號文一致的表述。事實上,盡管這是廣東省首次對“首違不罰”原則予以明確而直接的規定
169、,但在廣東省舊的裁量基準中已實際體現了該原則之部分精神,如多項違法行為若程度為輕微,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或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規定期限內改正的,不予處罰。與之類似,深基準則在多項違法行為的具體裁量基準內增加了“首違不罰”之規定,并對部分違法行為已有的類似規定的相關表述進行了修正,以使該原則得到更為完整而清晰的體現,并與78號文的適用條件保持一致??v觀修訂后的深基準,“首違不罰”的原則已全面覆蓋了各主要稅收違法行為。例如許多納稅人關心的“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的”的行為,深基準增加了“首違不罰”的規定,即首次違反且情節輕微,并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的或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
170、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二、發票違法行為的處罰趨于嚴厲近年來,國稅總局不斷強化發票管理,加大對發票違法行為的打擊,而廣東地區由于民營經濟活躍,是打擊發票違法乃至犯罪行為的重點地區。對比廣東新舊兩版的裁量基準,不難發現,廣東15號文對發票相關違法行為的違法情節進行了大幅修改,各處罰檔次的標準(通常為發票數額或數量)顯著降低,因此整體上對于發票違法行為的處罰趨于嚴厲。這一變化對于廣東地區納稅人的發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還是以“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的”的情形為例,將廣東新舊的裁量標準對比如下表所示,可見新基準(即廣東15號文)下各檔次違法情節的認定標準大幅降低,未開票金額5萬以上或數量11份以上
171、即可構成“情節嚴重”。企業合規 49(1)較輕:稅務機關處理前主動補繳/積極配合,違法行為較輕,不繳或少繳稅款占應納稅款 30%以下的,處稅款 0.5 倍罰款(2)一般:配合檢查,不繳或少繳稅款占應納稅款 30%以上的,處稅款 0.5-1 倍罰款(3)嚴重:阻礙公務/違法嚴重/社會影響重大/5 年內被發現有 2 次以上偷稅行為的,處稅款 1-5 倍罰款追繳稅款,并:(1)一般:配合檢查的,處稅款 0.5-1 倍罰款(2)嚴重:(3 檔)影響惡劣,逃避、拒絕檢查/存在其他不配合情形的:500萬元以下的,處0.5-2倍罰款 500-1000萬元的,處0.6-3倍罰款 1000萬元以上的,處0.7-
172、5倍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1)較輕:稅務機關處理前主動補繳/積極配合,違法行為較輕,不繳或少繳稅款占應納稅款 10%以下的,處稅款 0.5 倍罰款(2)一般:配合檢查,但不繳或少繳稅款占應納稅款 10%以上的,處稅款 0.5-1 倍罰款(3)嚴重:阻礙公務/違法嚴重/社會影響重大/5 年內被發現有 2 次以上偷稅行為的,處稅款 1-5 倍罰款追繳稅款,并:(1)一般:配合檢查的,處稅款 0.5-1 倍罰款(2)嚴重:(3 檔)影響惡劣,逃避、拒絕檢查/存在其他不配合情形的:500萬元以下的,處0.5-2倍罰款 500-1000萬元的,處0.6-3倍罰款 1000萬元以上
173、的,處0.7-5倍罰款偷稅(1)較輕:發票 5000 元以下的,沒收違法所得,可處 2 萬元以下罰款(2)一般:5000-1 萬元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 2-5 萬元罰款(3)嚴重:(3 檔)沒收違法所得,并:虛開 1-40 萬元的,并處 5-10 萬元罰款 虛開 40-100 萬元的,并處 10-30 萬元罰款 虛開 100 萬元以上的,并處 30-50 萬元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并:(1)虛開 1 萬元以下的,可處 5 萬元以下罰款(2)虛開 1 萬元以上的,并處 5-50 萬罰款虛開發票三、廣東、深圳裁量基準總體趨于一致縱觀廣東15號文和深基準的具體內容,盡管二者對于不同稅收違法行為的處罰裁
174、量基準仍存在一些差異(如廣東15號文對于發票相關違法行為的情節認定相對更為細致,而深基準對納稅申報、繳納相關的違法行為的情節分檔更為明確),但總體來看裁量基準趨于一致,同一違法行為在深圳和廣東其他地區所面臨的處罰并不存在顯著差異。我們將納稅人最為關注的幾類違法行為,包括不進行納稅申報、偷稅以及虛開發票的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歸納如下表,供讀者參考。較輕限期內改正,且-未開發票金額在1萬元以下,或-未開發票數量在10份以下的限期內改正,且-未開發票金額在1萬元以下,或-未開發票數量在5份以下的可處5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的-限期內不改正,或者-雖改正但未開發票金
175、額在1萬元以上5 萬元以下,或-未開發票數量在6份以上10份以下的。-限期內不改正,或者-雖改正但未開發票金額在1萬元以 上5萬元以下,或-未開發票數量在11份以上100份以 下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一般-未開發票金額在5萬元以上,或-未開發票數量在11份以上的。-未開發票金額在5萬元以上,或-未開發票數量在101份以上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嚴重違法情節廣東舊基準廣東新基準違法行為處罰(新基準)廣東基準深圳基準違法行為50 粵港澳大灣區,地處中國南大門,毗鄰東南亞,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
176、莞、惠州、江門、肇慶等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的城市群。時下,粵港澳大灣區接力雄安新區,成為一個十分火熱的概念。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也專門開設了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分論壇。在此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并非近期才有的概念,早在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就被明確提出并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制定實施發展灣區經濟、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若干意見。1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被寫入國務院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
177、作的指導意見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粵港澳大灣區”并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等四方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將合作目標明確為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助力深圳將實施最嚴知識產權保護劉 軍 龍華中知識產權1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1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制發揮了獨特的優
178、勢,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深圳市市場質量監管委”)開展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項行動,打擊商標侵權的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和“護航”、“閃電”專利執法維權行動等均取得顯著成效。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在打擊出版物侵權盜版違法經營活動,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盜版治理等方面;深圳海關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侵權商品,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方面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3、深圳成知識產權爭議解決優選地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深圳市法院新收超過300件各方當事人住所均不在深圳,卻選擇在深圳法院起訴的知識產權案件,這充分體現當事人對深圳法院知識產權司法審判水平的高度認可。此外,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是NPE(非專利實
179、施主體)在全球法院(不包括美國法院)中提起專利訴訟案件最多的十大法院之一。境內外企業傾向于選擇深圳法院作為管轄法院,表明深圳法院已經成為了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的優選地,也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競爭力之一。在深圳這個注重創新的城市,知識產權新類型糾紛案件越來越多,案件量也越來越大。2017年,深圳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28027件,同比增長58.41%,受理案件總數約占全省三分一、全國十分之一。為適應深圳知識產權案件的快速增長,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2017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復成立的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在前海揭牌。深圳知識產權法庭的成立,為促進深圳科技產業創新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
180、法服務和保障,也將繼續推動深圳成為全球知識產權爭議解決優選地。區和世界級城市群。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建議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從上述國家政策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作為頂層設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已順利完成,有望在近期獲得批準實施。2從地方層面看,粵港澳大灣區各成員城市發布的201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已分別明晰了不同城市的定位。其中,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引擎,是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地區,接下來深圳將打造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一帶一路”交通樞紐、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201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181、深圳要依法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并明確目標任務3。眾所周知,創新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下文將回顧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已取得的成績,并展望深圳即將實施的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希望對致力于扎根深圳并準備投身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型企業有所幫助。一、回顧深圳知識產權保護的成績1、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大幅提升為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近年來深圳制定并落實多項知識產權資金資助政策,全面激發深圳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能量。深圳市目前已成為國內知識產權創造的重鎮,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六個90%”:90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來源于企業;90的專利生產于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
182、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深圳市各項知識產權產出保持穩定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大幅提升。深圳市各項知識產權不但在絕對數量上保持穩定增長,在相對數量上也保持全國領先行列。截止2017年10月,深圳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87.84件,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有效發明專利維持5年以上的比例高達85.6%,高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14年居全國的第一,約占國內申請的一半。4深圳科技創新已經完成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2、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方面,深圳三級聯動的2https:/ 軍52 二、展望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早在2008
183、年4月1日,深圳就率先出臺了全國第一部綜合性知識產權保護的特區法規即深圳經濟特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若干規定,該法規對于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為響應國家層面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的新的任務和要求,2017年8月24日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深圳市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率先在全國建立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將深圳打造成為全國知識產權嚴格保護示范區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為實現上述目標,深圳市市場質量監管委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送審稿)
184、(以下簡稱條例)并公開征求意見。該條例在重要制度的設置方面,體現了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相信不久將會落地實施。1、提高侵權賠償數額(1)明確賠償數額的計算標準對于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賠償數額,我國法律規定按照以下順序進行確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參照該知識產權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進行確定,即法定賠償。從現有判例看,適用法定賠償時,侵權賠償數額遠遠低于以前三種方式確定的賠償數額。而權利人無法確定權利人損失或侵權人獲益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沒有明確的、統一的計算標準。為此,該條例明確了非法經營額的定義和計算標準以及市
185、場中間價的計算標準,從兩個方面提高了賠償數額,加強了對權利人的保護。一方面,這些計算標準切合實際,使權利人容易參照計算,從而提高了以計算的方式確定賠償數額的可能,變相提高了賠償數額。另一方面,又擴大了計算的基數,直接提高了賠償數額,如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未銷售的侵權產品按照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的平均價格計算非法經營額。(2)探索建立懲罰性賠償以及明確最低處罰標準目前我國僅在商標法中明確了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適用懲罰性賠償,可以按照計算所確定數額的三倍確定損害賠償額。條例為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從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范圍和法定賠償的最低賠償標準兩方面,加大了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力
186、度。條例規定惡意侵犯所有類型的知識產權的,均可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損害后果和規模等因素,適用懲罰性賠償。此外,對于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還將法定賠償的最低處罰標準上調為十萬元。2、加強行政處罰力度條例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制度的設置中,引入了兩件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神器”,一件是“舉證妨礙責任”,一件是“懲罰性賠償”。條例將“舉證妨礙責任”引入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中,演變成了“妨礙行政執法責任”,即主管部門在辦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過程中,在權利人已經初步舉證,而與被投訴侵權行為相關的證據如資料、賬簿等主要由涉嫌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涉嫌侵權人限期提供被控侵權行為相關的證據;涉嫌侵權人拒絕接受調查、不
187、提供或者提供虛假證據的,可以根據權利人提供的證據和其他查明的事實認定權利人的主張成立并對侵權人從重處罰。條例將“懲罰性賠償”引入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變成了“懲罰性處罰”。條例規定,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可以處以非法經營額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對于侵權人因侵犯知識產權受到罰款處罰后,兩年內再次故意侵犯同一項知識產權的,可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相應罰款數額予以雙倍處罰。上述規定的實施,無疑將使深圳的知識產權行政處罰力度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3、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誠信制度自201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俗稱“老賴黑名單”)實施以來,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逃避、
188、規避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社會頑疾得到了一定程度地緩解。條例效法“老賴黑名單”制度,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保護社會信用評價監督機制,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使知識產權信用準則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守的信用準則,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對于被列入“知識產權信用黑名單”的會受到如下限制:(1)三年內不得承接政府投資項目、不得參與政府采購;(2)市、區政府不得給予獎勵、資助或者授予榮譽稱號。此外,條例還建立了展會參展商知識產權備案和公示制度,對于參展期間連續兩次侵犯知識產權的,列入“參展商黑名單”,侵權的同種產品不得參加展會活動。將知識產權違法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監管體系,將使侵犯知識產權
189、的失信人無所遁形,對將要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起到威懾作用。知識產權534、建立訴調對接糾紛解決合作機制知識產權維權“周期長”一直是制約知識產權保護的瓶頸之一,權利人一旦開展維權行動,就意味著要被拖入“泥沼”中,“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的情況時有發生。權利人在糾紛解決中的首要目標是盡快停止侵權行為,盡快恢復、鞏固自己的競爭優勢,從而保障其經濟利益。而對于一些不存在主觀故意的侵權人,其往往也愿意盡快解決糾紛,使法律風險確定,好做進一步的商業籌劃。因此在知識產權糾紛中,迫切需要有一種快速、有效、具有執行力的糾紛解決方式,知識產權糾紛的訴調對接機制由此而生。訴調對接糾紛解決合作機制是條例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190、,目的是建立立體化、可執行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條例規定,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案件立案前可以委托相關組織進行民事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法院應予以司法確認或者轉換為司法調解協議,達成仲裁協議的,由當事人提交仲裁機構解決。行政執法機關在立案前或者立案后可以委托相關組織進行民事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并履行完畢或者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不予立案、撤銷案件或者減輕、免于處罰。當權利人與侵權人雙方都愿意進行調解時,上述制度能極大地節約雙方當事人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5、強化跨境維權機制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深入,企業在海外時常遭遇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合法權益遭受侵害,企業健康發
191、展受到嚴重制約。為此,條例特別規定,有在境外侵犯深圳權利人知識產權情形的,列入“知識產權信用黑名單”,三年內不得承接政府投資項目、不得參與政府采購,市、區政府不得給予獎勵、資助或者授予榮譽稱號。這是條例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填補了這方面保護的空白。雖然該設計實際效果還有待實踐檢驗,但至少能使境外侵權人在實施侵權行為前多一些顧慮,因此該設計是值得肯定的。此外,條例為彌補許多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在海外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時,在人才、資金、信息各方面的劣勢,規定深圳政府要建立“一帶一路”和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為知識產權權利人海外維權提供信息、法律和資金等支持,并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建立
192、知識產權海外維權聯盟。三、結語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展開,深圳最嚴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即將落地。條例實施后,對于各市場主體來說,意味著侵犯知識產權的成本升高,一旦被列入“知識產權信用黑名單”將會處處受限。因此,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一定要注意規避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在新技術使用或新產品上市前最好先做自由實施(FTO)盡職調查。條例在強化知識產權權利人現有的維權渠道的同時,為權利人提供了可選擇的、多元化的維權渠道,這無疑是條例為權利人帶來的最大福音。在未來的知識產權糾紛中,權利人如能合理使用上述維權渠道,將極大地節約權利人維權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也能使權利人獲得更高的侵權賠償額。我們相信更嚴格
193、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能加速驅動深圳創新引擎的運轉,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建設提供強勁的推動力和制度保護。54 陸如茵如何準備香港知識產權許可協議才能給您最大程度的法律保護?近年來,中國、日本和美國等國的知識產權備案(如,專利和商標)呈現爆發式增長。經過注冊/備案后,知識產權權利人可將已注冊的知識產權權利許可給意向方使用,然后以收取特許權使用費的方式賺取收益。對于管理許可條款,以及對許可人和被許可人各自的權利而言,認真起草知識產權許可協議都是最至關重要的。在內地的中資方與境外的外資方簽訂許可協議的同時,他們通常會成立合資企業,按照協議的約定使用獲許使用的知識產權權利。
194、香港法是該等協議傾向于選擇的適用法律之一。當事方經常挑選香港法作為管轄法律,以便選擇對當事雙方都持中立態度的法院,并充分利用香港在司法制度上的優勢。鑒于仲裁有著保密、靈活和終局性的優勢,該等許可協議的當事方越來越傾向于采用國際仲裁(而非傳統的法院程序)作為主要的爭議解決機制。另一方面,為了順應知識產權仲裁領域涌起的熱潮,香港也就仲裁條例(第609章)出臺了相應的修訂。截至2018年1月1日,仲裁條例的新修訂已正式規定,凡是涉及知識產權權利的爭議,包括但不限于與可強制執行力、侵權、效力有關的爭議,都可根據香港法進行仲裁。焦黃詩允 陸如茵 楊承業本文將簡要介紹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引起爭議的常見問題,以
195、及當事方在對方違約時可采取的法律解決方案。一、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引起爭議的常見問題1、知識產權權利的定義和許可范圍許可人應盡可能詳細和準確地起草知識產權權利的描述及許可范圍,當中可能包括:許可的期限;排他性和不競爭條款;分許可和轉讓等。如果沒有做好上述工作,則有可能導致許可人很難對違約的被許可人強制執行協議。2、特許權使用費的計算拖欠應付特許權使用費是導致爭議的最常見事由之一。除了不付款之外,與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計算基準有關的爭議也是一個反復出現的問題。因此,當事方應在許可協議中明文規定以下幾項與特許權使用費的計算有關的基礎性條款,以盡量避免爭議:特許權使用費應是一筆固定金額,還是應基于銷售額、
196、毛利潤或凈利潤進行計算;焦黃詩允知識產權55用于確定適用轉換利率等的方法;對于一方分享其知識產權權利、另一方注入資金的合資企業而言,應在成立合資企業的階段就確定股權的劃分和特許權使用費中的可扣減金額二、知識產權許可協議的強制執行許可協議通常都會規定,在一方違反協議的條款和條件時,非違約方應發出書面通知,要求違約方在規定時間內糾正違約行為。如果違約行為沒有得到糾正,非違約方通常都有權單方面終止許可,并采取適當的法律行動追償由此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如果出現任何違約,許可人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盡量爭取為自身取得最大保護,并積極準備就發生違約的被許可人提起潛在的索賠。上述措施可能包括:以書面形式通知
197、被許可人發生違約;列載其在協議項下的權益;按照協議的條款以書面形式(如有必要)明確終止許可;及 保留被許可人違約的所有記錄和當事方之間的通信往來,用作支持未來提起潛在索賠的證據。1、追償拖欠的應付特許權使用費如果被許可人違反協議(如,拖欠應付特許權使用費),許可人可針對被許可人啟動法律程序,追償由此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連同利息)。如須提起損失/損害索賠,可訴諸于適當的法院或仲裁途徑(具體須取決于協議約定的爭議解決機制)。如果想要在這些民事索賠中取得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當然有可能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具體須取決于答辯理由、對方的態度等不確定的因素)。然而,一旦取得勝訴判決或裁決,就可以憑借判決或裁
198、決強制執行對方的資產1。2、對于需要取得緊急救濟的違約在許可協議出現問題時,被許可人通常會拒絕提供它的賬簿和記錄給許可人查閱 以阻止許可人取得任何可支持潛在索賠的證據。在發生更嚴重的違約時,當事方之間的溝通甚至有可能完全破裂。香港法院有權以授予禁制令的方式作為法律程序(包括本地和境外的)中的臨時措施,及協助進行仲裁程序的手段,不論該項仲裁發生在香港境內或境外。因此,無論協議約定何種爭議解決方法(無論是法院訴訟或仲裁),當事方都可在以下這些嚴重和緊急情況發生時考慮向香港法院尋求頒發禁制令:損失將無法彌補(即,金錢判決將不足以為許可人提供充足賠償);或 被許可人的資產可能會被轉移,無論是在香港、中
199、國內地或其他任何地方。例如,許可人可向香港法院申請頒發禁制令,要求被許可人立即停止正在實施中的違約行為(即,超越許可范圍實施侵犯許可人知識產權權利的行為,或違反不正當競爭條款)和/或凍結被許可人的資產1如需更深入地了解可就香港資產強制執行判決/裁決的各種方法,敬請參考我所的另一篇文章一帶一路實用指南:如何取回您的金錢?香港資產保全概括。作為一項臨時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禁制令是一項嚴苛的措施。正如上文所述,只有申請人能夠向法院證明案件的事實已經相當嚴重和緊急,即足以為頒發這樣效力強大的命令提供正當的理由,法院才會批準這樣的申請。以下是一些表明禁制令或會是一項適當補救措施的潛在場景:被許可人成立
200、了一家存在競爭關系的實體,并基于許可協議項下授予的知識產權權利出售類似產品或服務或分流業務,從而違反了不競爭條款;任何一家專為共享知識產權權利的使用而成立的合資企業發生股東爭議;或 任何由被許可人或第三方擅自經營和/或經銷侵犯知識產權權利的產品/服務。三、結論本文概述了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引起爭議的常見問題,以及在出現違約時可訴諸的法律行動。認真規劃和仔細起草文件將為知識產權許可協議的當事方提供最大保護。當違約出現時,當事方應盡快考慮上文重點提到的法律行動,以阻止發生任何進一步的違約行為,并盡最大可能追償由此遭受的損失。56 2018年亞太地區跨境爭議趨勢滕海迪 高瑞敏國仲裁裁決在中國的執行提供更
201、為詳細的指導3。其中一個近期的司法解釋重申有關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三級報核制度。該制度規定,如果外國仲裁裁決不被中國法院承認承認和執行,此等民事裁定要通過中國三級法院的審查,確保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執行的司法審查高度。新頒布的司法解釋也為以往不清晰的法律問題提供解答,例如關于在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程序中管轄權異議等問題。二、第三方資助過去一年,亞太地區在監管國際仲裁第三方資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2017年,香港和新加波通過立法允許和規范仲裁的第三方資助,而這種資助曾被這兩個法域所禁止。這種規范國際仲裁中的第三方資助的趨勢有兩個關鍵性的好處:(1)使這些法域更加易于仲裁(2)減輕第三方資助固有
202、的風險,例如潛在的利益沖突、費用的1倫敦瑪麗皇后大學:2015年關于國際仲裁的進步和創新的調查。詳見:http:/www.arbitration.qmul.ac.uk/docs/164761.pdf.2中國環球電視網:“一帶一路”,一萬億美元。2017年1月10日發布。詳見:https:/ 涉外商事爭端解決新規解讀雷繼平為落實中央關于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近日,最高法院頒布了關于設立國際商事法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解釋),在深圳和西安分別設立第一、第二國際商事法庭。以此為契機,最高法院在機制、機構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一、重大突破1.突
203、破了當事人管轄選擇權的規定根據解釋第2條的規定,國際商事法庭受理的案件主要來源于當事人依照民訴法第34條的規定協議選擇最高法院管轄、標的額為3億元以上的涉外商事案件。但是民訴法第34條原本只賦予當事人地域管轄的選擇權,未賦予其級別管轄選擇權,相反,該條還規定當事人的選擇不得違反級別管轄的規定。而有關級別管轄,最高法院2017年頒布的關于明確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以及歸口辦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爭議標的額為3億元以上的涉外案件系由高級法院管轄。當然,民訴法第20條還同時賦予了最高法院“提級管轄權”,即該院有權管轄其認為應當由自己審理的任何案件。因此,解釋第2條并未違反民訴法規定的精神
204、,只是突破了前述2017年涉外案件管轄通知的規定。2.當事人可以使用英語訴訟、法官或許將用英語開庭關于能否直接使用英語訴訟的問題,解釋未作明確規定。但是,解釋第9條規定,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系英文且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的,可以不提交中文翻譯件。該譯件,應該既包括書面,也包括口頭陳述,即當事人有權使用英語來開示該英文證據。當事人使用英語陳述,法官當然也需要隨之使用英語來詢問。解釋第4條規定,國際商事法庭法官將在能夠同時熟練運用中文和英文作為工作語言的資深法官中選任。顯然,如果當事人不用英語訴訟,法官也無需使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故根據該兩條規定推測,未來如果當事人選擇用英語進行訴訟的,法官也將直接用英
205、語開庭。此前,民訴法26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痹摋l規定通常認為是彰顯司法主權的方式之一,正如深諳外語的外交官會隨時能指出隨行翻譯出現的錯誤,但自己卻始終堅持使用本國語言進行外交會談。不是不會,而是有權不用。過去有法院曾倡導過法官用英語開庭,正是由于前述民訴法262條的障礙而推進不順。此次如果上述判斷成立的話,可謂是訴訟制度的重大創新。3.調解、仲裁和訴訟“一站式”解決解釋第11條、12條規定,最高法院將選定符合條件的國際商事調解機構、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與國際商事法庭共同構建調解、仲裁、訴訟
206、有機銜接的糾紛解決平臺,形成“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具體包括:經當事人同意,在法庭審理案件之前,可以委托專家委員會成員或者國際商事調解機構調解。調解成功的,法庭可以制發調解書或者判決書,賦予該調解爭議解決59強制執行效力。當事人選擇與國際商事法庭建立了合作關系的國際仲裁機構仲裁的,可以向該法庭申請采取證據保全、財產保全或者行為保全措施。作出國際仲裁裁決后,可以向法庭申請強制執行。訴前調解、訴調對接在國內訴訟中已經反復實踐,但此次實施的委托調解,甚至是委托國外機構調解,則又有創新之處。而應外國仲裁機構要求在國內實施保全措施,則更具突破意義。二、面臨的挑戰1.案多人少的問題即將突顯 對涉外
207、商事糾紛而言相對于通常的二審終審制流程,由最高法院一審終審,對傳統涉外訴訟當事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由高級法院一審的大額涉外商事糾紛,無論哪一方勝訴,通常相對方都會上訴至最高法院。由于涉外案件審理期限相對于國內訴訟而言更加漫長,站在當事人的心態上考慮,既然該案無論如何都要由最高法院審理,那還不如提高效率,一步到位;況且,社會普遍認為最高法院水平最高、管理最嚴,而且國際商事法庭新鮮出爐,法官經過了精挑細選,不論制度上還是聲譽上,審判質量都將有嚴格保證。從當事人的邏輯考量,打官司猶如看病,與其讓一般的醫師寫個處方送給上級的主任醫師修改,還不如請主任醫師直接開方子。更不用說,一些地方法院不接受訴前財
208、產保全申請還會進一步分流部分案件。根據解釋第2條的規定,選擇國際商事法庭管轄,既可以在交易設計之初,也可以在糾紛發生之時??梢灶A見,很快就會有當事人嘗試協議選擇由國際商事法庭一審終審解決糾紛,并將形成示范效應。相對于國內涉外商事仲裁而言,國際商事法庭也有獨特的優越性在商事訴訟中,通過財產保全迅速查封財產是當事人考慮的重中之重?,F有的仲裁程序,保全需要先向仲裁庭申請然后再由仲裁庭轉而向法院申請實施,程序復雜、環節眾多,往往不能實現快速保全的目的。相比較而言,國際商事法庭可以在訴前或者是訴中直接作出裁定并指定下級法院執行。僅由“指定”二字,優越性高下立判。并且,法院的訴訟費通常比仲裁費用要低,按解
209、釋第9條的規定,當事人還可以省去證據翻譯費用。正如最高法院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的,其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突出。一旦國際商事法庭確定了國際合作仲裁機構名單,財產保全申請和制裁執行申請案件將紛至沓來前文已述,按解釋規定,部分向國際仲裁機構申請的仲裁,也可以向國際商事法庭申請實施保全措施,如果合作的仲裁機構夠多,這類案件數量將不在少數。2.英文作為工作語言要求頗高和目前各級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案件結構類似,未來國際商事法庭的案件主要還是以國內當事人的涉外案件以及國內企業、個人的離岸公司案件為主體,這些案件總體上來說涉外要素并不多,可以按照審理國內商事糾紛案件類似方式來處理。但也會有一部分涉及外國企業
210、、外國人的案件。在這類案件中,如果當事人提交的是無譯文的英文證據,同時選擇適用的又是外國法,尤其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法,要求法官以英語為工作語言,標準將非常高。如果證據和法庭陳述是英文的,訴訟文書又需要用中文來撰寫,翻譯工作當事人自己又不承擔,法官面臨的難度將更大。3.解釋的部分規定還需細化關于如何處理當事人管轄異議和防止當事人虛增標的額爭取管轄的問題。解釋第2條除了規定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條件之外,還規定了三款最高法院依職權確定管轄的情形。雖然,民訴法沒有明確規定二審終審制原則,但該原則已在實踐中廣為接受,并且在遺漏訴訟請求需發回重審等規則中得到實施。如果最高法院依職權提級管轄,當事人認為剝奪其二審
211、終審權,提出管轄異議的,則應設計相關管轄異議制度。另外,對虛增標的爭取管轄的案件,現行做法一般僅駁回虛增部分的訴訟請求,不影響審理法院的管轄權。這種做法在國際商事法庭是否適用,也需要明確。前文已述,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能否直接使用英語進行訴訟,也需要明確。目前法院在普通訴訟程序中組織當事人調解的,當事人無需支付調解費用。根據解釋第12條的規定,在訴訟中或者訴訟前,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國際商事法庭可以委托國際專家調解或者委托國際調解機構調解,通常這是一項經濟成雷繼平60 本很高的程序,這些成本是由當事人支付還是國家墊付,也需要明確。三、改革可以再徹底一點1.公開裁判文書的執筆起草人案件當事人和其他商
212、事主體,如果希望了解一名法官的立場和司法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閱讀這位法官撰寫的裁判文書。在普通訴訟程序中,法院通常會告知當事人該案的承辦法官,案件的裁判文書通常系由該法官執筆起草,但是,對于非當事人的其他主體而言,一份裁判文書到底出自哪位法官之手卻無從得知。在信息化時代,也無法檢索一位具體法官的裁判文書,不利于優秀法官司法能力的展現。2.不僅要公開少數法官意見也要公開多數法官的意見解釋第5條規定,合議庭評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少數意見可以在裁判文書中載明。不言而喻,案件的最終裁判意見要么是合議庭所有成員的一致意見,要么是所載明的少數意見之外的其他多數法官的意見。因此,只要公布裁判意
213、見和少數意見似乎就完全滿足了法官意見公開的要求。但是,在裁判實踐中,所謂一致意見或者多數意見,實質上也可能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意見,有時不同法官的多數意見雖然結論相同但理由不同。為了便于當事人以及全社會乃至全世界更好地了解每一位法官的裁判風格、邏輯路徑、專業水平,除已明確規定的可以載明的反對意見之外,應準許其他相同意見法官對執筆起草人的意見發表附署意見。3.讓當事人像選擇仲裁員一樣有權選擇合議庭法官在前述第1、2點建議的基礎上,在當事人有機會通過裁判意見、官方介紹等渠道了解國際商事法庭法官的裁判風格、司法水平的前提下,借鑒仲裁員選擇程序,賦予其自主選擇法官的權利。4.對長期無人選擇的法官建立更換機
214、制如果司法能夠被理解為是一項國家給爭議當事人提供的服務的話,讓服務的接受者有權用腳投票,是對司法質量相對客觀的評價方式。在前述1、2項制度能夠建立的情況下,對長期無人選擇或者選擇較少的法官適時更換,讓優秀人才進一步脫穎而出。5.實行判例制度商業實踐迫切需要司法的規范指引作用,如果在糾紛發生時,當事人能夠預判糾紛的裁判結果,理性的當事人通常會選擇避免訴至法院。也就是說,司法的確定性越高,訴訟發生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裁判的結果越是難以預判的,當事人越是要打官司,裁判標準越是不統一,當事人不滿情緒就越大。因此,要真正發揮司法定紛止爭的功能,非常有必要在以制定法作為裁判主要依據的基礎上,建立遵循先例的
215、判例制度。對于其他普通訴訟程序而言,歷史包袱過重,改革困難重重,而國際商事法庭正是“白紙上好畫畫”的好時候,可以先行先試。6.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薪酬制度權利和義務應該相適應,薪酬待遇必須和能力相匹配。國際商事法官不僅熟悉一般的商事審判業務,還需要熟悉國際業務,并且要非常熟練的掌握運用外語,既然是按國際標準選拔的人才,理所當然應按國際標準確定薪酬待遇。如果能夠進一步落實上述改革措施,司法改革上半場尚未實現的目標,還將迎來新的契機。爭議解決61香港特別行政區國際商事仲裁概述及發展展望一、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的優勢“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投資機遇,近年來,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
216、資迅猛增長?!耙粠б宦贰睜可娌煌瑖液偷貐^的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對于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投資機遇而產生的跨地區、文化和語言的商業糾紛,最適用的爭議解決方式是國際商事仲裁。香港特別行政區因其嚴謹的法律制度、自由的經濟體系和過仕寧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年來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國際城市排名中名列高位,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貿易和投資密集,是獨具優勢的國際仲裁中心。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增長,也促進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國際仲裁法律服務的發展:外國企業與其他亞洲國家企業簽訂合同,可能會在亞洲兩大國際仲裁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新加坡中擇一作為仲裁地,與中國企業簽訂合同,則大多會選擇在香港特別
217、行政區仲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貫重視保持香港特別行政區全球主要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的地位以及不斷地提升競爭力,近期更是為了適應快速增長的國際商事仲裁和投資仲裁需求修改了仲裁條例,并成功爭取到了2022年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大會在香港舉辦。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國際商事仲裁方面的優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法制建設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適用的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受香港仲裁條例(香港法律第609章)(“新條例”)管轄。新條例于2011年6月1日生效,取代了此前生效的仲裁條例 341章(“舊條例”)。舊條例制定于1963年,并于1982年和1990年修訂,采取了兩分制度,即以
218、1985年UNCITRAL示范法為基礎的國際仲裁和以英國1950年仲裁法為基礎的本地仲裁。為了促使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仲裁制度與國際過仕寧62 實踐接軌,使得仲裁法律對香港境內和境外的仲裁用戶更為友好,新條例統一了兩分的制度,將UNCITRAL示范法有效地延伸適用于在香港進行的所有仲裁。新條例還采納了UNCITRAL示范法2006年的修訂,允許法院和仲裁庭裁給支持仲裁的臨時措施。三、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并行適用仲裁是以當事人的約定為基礎的爭議解決方式,即當事人約定將爭議提交由一名或三名中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解決。仲裁包括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中國國內只適用機構仲裁1,但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均在香港特別
219、行政區適用。機構仲裁是指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約定的某一常設仲裁機構所進行的仲裁。機構仲裁程序按當事人選擇的、由選定的常設仲裁機構制定的仲裁規則進行。這些規則涵蓋由提交仲裁通知起至作出裁決時止的整個過程,有的規則還包括臨時救濟措施?,F今大部分仲裁是機構仲裁。臨時仲裁是指當事人自己依協議組建仲裁庭,由當事人依協議約定臨時程序或參考某一特定的仲裁規則或授權仲裁庭自選程序的仲裁。臨時仲裁完全由仲裁員和當事人安排。臨時仲裁的當事人在仲裁庭的管理下推進仲裁程序,可選用現成的仲裁規則,甚至針對特定案件自己定制一套規則。在國際海事糾紛解決領域,臨時仲裁尤其常見,比如“在香港仲裁,適用英國法”是在海
220、事仲裁領域典型的臨時仲裁條款。四、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員和調解員概況仲裁員是指在仲裁案件中對糾紛進行評判并作出決定的居中裁判者。在仲裁中,當事人可選擇具有解決特定爭議所需資格的仲裁員和仲裁員人數。仲裁員通常由各專業領域的資深專家人士擔任,大多是律師、教授、會計師、建筑師、技術專家等。仲裁員人數一般是一名或三名。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4月,仲裁員名冊及仲裁員名單分別有436名及176名仲裁員2。調解員是協助當事人協商達成解決方案的中立第三方,通常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人士,大多是律師、工程師、建筑師、教授等,接受過專業培訓,具備調解的技巧和知識。調解員以中立的態度,在保密的情況下與
221、當事人溝通,促進雙方當事人互相諒解,以解決爭議。調解員在考慮案情、各當事人的意愿及迅速解決爭議的需要后,按其認為適當的方法在一定期限內進行調解。通常情況下,調解程序在發生下列情況時即告終結:(1)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或(2)調解員經與1近年來國內臨時仲裁立法有一些新發展:2016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法發 2016 34號),第9段規定:“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企業相互之間約定在內地特定地點、按照特定仲裁規則、由特定人員對有關爭議進行仲裁的,可以認定該仲裁協議有效。人民法院認為該仲裁協議無效的,應報請上一級法院進行審查。上級法
222、院同意下級法院意見的,應將其審查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待最高人民法院答復后作出裁定?!庇杏浾咴谧罡呷嗣穹ㄔ?017年1月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問這一規定是否意味著中國已允許進行臨時仲裁,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張勇健法官答復說:“臨時仲裁是國際上普遍使用的一種商事糾紛解決手段,目前,我國法院對于符合法律規定的外國臨時仲裁裁決均依照紐約公約予以承認和執行,而我國仲裁法尚未規定臨時仲裁這種形式。根據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原則和精神,該指導意見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充分尊重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企業意思自治,如果它們之間根據真實意思表示約定了特定形式的仲裁方式,應當予以認可。與此同時,我們將這種特定形式的仲裁嚴
223、格限制在自貿試驗區注冊企業之間,且通過法院審級監督的形式予以規范,待經過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后,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并上升為可復制推廣的做法,推動相關法律的修訂?!?http:/hong-kong-economy- Arbitration Review)于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發布的庭審中心調查排名中名列第一,調查各項包括但不限于:最佳位置、最物超所值、最佳工作人員、最佳信息科技服務等。環球仲裁評論2018年區域仲裁導引對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評價是:區域仲裁基本始于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沒有任何一間區域仲裁機構運行了如此長時間,并取得如此成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供一站式的爭議解決服務,服務范
224、圍包括仲裁、調解、審裁以及域名爭議解決。2016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處理的爭議解決個案,包3http:/hong-kong-economy- Events(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事件)于2018年1月23日發出的主題為“HKIAC Average Costs and Duration”(“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平均費用和持續時間”)的郵件。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收到的緊急員程序申請超過9宗,但不是每一宗緊急仲裁員程序申請都有最終由緊急仲裁員作出的決定/裁決:有的申請被緊急仲裁員駁回、有的申請人申請后沒有推進或者中途撤回緊急仲裁員程序申請。根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統計數據,2
225、016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收到了2宗緊急仲裁員程序申請,截至2016年底該中心共收到8宗緊急仲裁員程序申請,2016年內的2宗申請都被接受,且緊急仲裁員均作出了決定/裁決;2015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收到了2宗緊急仲裁員程序申請,其中一宗被緊急仲裁員駁回,另一宗的申請人提出申請后沒有繼續推進緊急仲裁員程序。6http:/www.hkiac.org/zh-hans/arbitration/why-choose-hkiac64 機制(如“仲裁-調解-仲裁”);3.多語言程序;4.追加當事人的新情形;5.擴大多份合同單個仲裁的適用范圍;6.同步程序;7.第三方資助仲裁;8.投資條約仲裁;9.初期決定程序
226、。72、內地仲裁機構的香港分會(1)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香港分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貿仲委”)設立于1956年,是歷史最悠久的中國仲裁機構,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常設商事仲裁機構之一。2012年9月,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正式設立,該中心是貿仲委在內地以外設立的第一家分支機構。貿仲委受理的仲裁案件中,涉及香港當事人的案件占據總受案量的第二位。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目前主要依據貿仲委現行仲裁規則的規定受理(1)當事人約定提交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仲裁的案件;(2)當事人約定將爭議提交貿仲委在香港仲裁的案件。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使用貿仲委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2)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香港分會中國海事仲裁委
227、員會成立于1959年1月22日,總部設于北京,在上海、天津及重慶設有分會,主要以仲裁方式解決海事、海商及物流等爭議。2014年11月19日,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海仲委”)香港仲裁中心設立,提供國際海事仲裁服務,這是海仲委首個內地以外的仲裁中心。海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主要依據海仲現行仲裁規則的規定受理(1)當事人約定提交海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仲裁的案件;(2)當事人約定將爭議提交海仲委在香港仲裁的案件。海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使用海仲委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7http:/www.hkiac.org/zh-hans/news/revision-2013-administered-arbitration-rul
228、es8www.hkiarb.org.hk9www.ciarb.org10www.iccarbitration.org11http:/www.mediationcentre.org.hk12即以前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調解組,于一九九四年一月成立,隸屬于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旨在推廣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13http:/.hk/zh/14http:/mhjmc.org/tc/15紐約公約締約國數量統計截止于2018年4月。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和海仲委香港仲裁中心的辦公地址均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金鐘夏愨道16號遠東金融中心47層4705號。3、其他仲裁和調解服務機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提供仲裁和調解服務和培訓的機構還
229、包括:香港仲裁司學會(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bitrators)8、特許仲裁學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Arbitrators)9、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秘書局亞洲事務辦公室(ICC)10、香港和解中心(Hong Kong Mediation Center)11、香港調解會12、香港調解顧問中心(Conflict Resolution Center)13以及內地-香港聯合調解中心(Mainland-Hong Kong Joint Mediation Center)14。六、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裁決的可執行性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
230、裁決公約(“紐約公約”)的締約方,據此,當事方可以向紐約公約的159個締約國15申請執行香港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在內地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裁決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當事方可以據此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裁決。七、香港特別行政區近期國際商事仲裁相關立法動態1.第三方資助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于2017年6月14日通過2016年仲裁及調解法例(第三者資助)(修訂)條例草案,允許第三方資助仲裁及調解程序,以使得香港的法治環境更有利于開展重大商事交易及有效解決商事爭議,鞏固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主要國際爭議解決中
231、心的地位。新法例將會以修訂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第609章仲裁條例形式生效,正式廢除以往普通法下就仲裁程序的助訟和包攬訴訟的限制,允許對涉案爭議或仲裁程序沒有直接合法利益的第三方資助其中一方仲裁方,以期獲得部分仲裁裁決利益。就對第三方資助方的監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賦予香港律政司權力,委任顧問委員會制訂行為守則及監察各資助方的合規程序,包括資金要求、保密原則、避免利益沖突等合規要求。2018年3月1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資深大律師鄭若驊女士在出席貿仲委香港仲裁中心于香港律政司律政中心舉辦的“第三方資助仲裁主題辯論會”爭議解決65爭議可通過仲裁解決,以及強制執行涉及知識產權的仲裁裁決,并
232、不違反香港公共政策。修訂條例草案在2017年6月14日獲立法會通過,而修訂條例已在2017年6月23日刊憲。有關知識產權仲裁的修訂已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新訂的第103J條除外;該項條文將自2016年專利(修訂)條例第123條開始實施的日期起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相信該修訂有助于厘清知識產權仲裁在香港法律下的法律狀況,從而吸引爭議各方(包括國際當事人)在香港通過仲裁裁決知識產權爭議,并便利在香港強制執行有關仲裁裁決,以加強香港相對亞洲其他司法管轄區在解決知識產權爭議方面的優勢。八、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為2022年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大會的主辦地2018年4月17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宣
233、布,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為2022年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大會舉辦城市。ICCA大會是國際仲裁領域最大型的定期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2018年的ICCA大會由悉尼主辦,2020年的ICCA大會將在愛丁堡召開。九、結語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國際商事仲裁領域已有的深厚根基,加上與時俱進的仲裁立法和機構仲裁規則的修改,使得國際商事仲裁生機勃勃地在這顆東方之珠上開展。2018年1月獲委任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長鄭若驊女士,加入政府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私人執業資深大律師,具特許工程師、特許仲裁員及專業調解員資格,經常在復雜的國際商事及國際投資糾紛中獲委任為代理人或仲裁員,亦是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創始成員及
234、前任主席、國際商事仲裁會前任副主任、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前任副主席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前任主任,具有豐富的國際仲裁經驗。2018年4月27、28日,律政司長鄭若驊女士赴任后首次訪問北京,與司法部官員會晤,會談探討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加強交流合作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界將發揮在國際商事仲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服務“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背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致力于提升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愿景,以及律政司長在國際仲裁領域的豐富經驗,為將香港特別行政區提升成為亞洲最主要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期
235、待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這顆東方之珠在國際商事仲裁領域新的發展高度。時介紹說,為實現對資助方及相關人士的監管,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來可能會頒布相關行為操守準則,目前該行為操守準則草案正在征詢公眾反饋意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也正在籌備組建相關咨詢機關,以監督第三方資助行為針對準則的合規情況。2.明確了知識產權爭議的可仲裁性為確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亞太區、粵港澳大灣區首屈一指的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地位,應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和推廣知識產權仲裁。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仲裁(修訂)條例旨在澄清有關知識產權權利的金杜法律研究院是由金杜律師事務所和金杜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自設立以來,一直致
236、力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依托于金杜律師事務所過往二十五年來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執業經驗和專業洞見,對企業“走出去”戰略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提供具有建設性和實操性的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金杜律師事務所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律所之一,能夠提供與眾不同的商業化思維和客戶體驗。金杜擁有2000多名律師,分布于全球27個城市,借助統一的全球平臺,協助客戶了解當地的挑戰,應對地域性復雜形勢,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解決方案。作為總部位于亞洲的國際領先律師事務所,我們為客戶發掘和開啟機遇,協助客戶在亞洲市場釋放全部潛能。憑借卓越的專業知識和在核心市場的廣泛網絡,我們致力于讓亞洲走向世界,讓世界聯通亞洲。我們始終以伙伴的合作模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不止步于滿足客戶所需,更關注實現客戶目標的方式。我們不斷突破已取得的成就,在重塑法律市場的同時,打造超越客戶預期的律師事務所。2018 金杜律師事務所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