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媧人口研究: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版(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育媧人口研究: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版(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7 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2023 版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2023 版育媧人口研究 2023/02 專家團隊:梁建章,任澤平,黃文政,何亞福 概要 育媧人口研究 2023/02 專家團隊:梁建章,任澤平,黃文政,何亞福 概要 我們在 2021 年 12 月發布了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2021 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上一版報告中,我們將低、中、高三種預測的長期總和生育率分別設置為 1.0、1.2、1.6。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中國出生人口僅 1062 萬人,2022 年已跌破1000 萬,只有 956 萬,創下 1949 年以來最低記錄。在出生人口繼續快速下降的背景下,我們有必
2、要將人口預測的參數進行調整,根據當前的現實情況,分下述三種情形更新預測并據此給出政策建議。1.低預測:前提是沒有實質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生育率持續下降至 0.8 左右。為何把生育率下限設置在比日本還低得多的 0.8 呢?這是因為相對于收入,中國的教育支出和房價等與養育相關的成本遠高于日本。生育減負力度并不小的韓國,在 2020 年的生育率已經低至 0.84,在 2021 年進一步下降至 0.81??梢娙绻麤]有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中國的生育率會類似于韓國而遠低于日本。中國現在的大城市和東北三省的生育率已經只有 0.7-0.9,隨著年輕人口的進一步城市化,中國的生育率還會繼續走低。最近各地陸續推出
3、一些生育減負政策,但力度仍然太小,其效果恐怕還是杯水車薪。2.中預測:前提是推出各種生育減負的政策,生育減負的財力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即 GDP 的 1-3%。雖然生育率會從 1.0 的低點有所提升,但由于中國養育壓力更高,而且社會變化帶來的生育率下行慣性更大,生育率只能維持在 1.1 左右的水平,比日本還低一些,更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3.高預測:前提是推出各種積極有效的政策,大力生育減負。中國面臨世界最嚴重的低生育率下行慣性,所以需要世界上最大力度的生育減負力度。我們估計,需要用 GDP的 5%來生育減負1,才能把生育率從 2022 年的低點逐步提升到 1.4,即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生育率
4、水平。在這個情形下,2030 年的新出生人口將在 1062 萬,2050 年的總人口為 12.9 億。在低預測情形下,中國出生人口將在 2023 年降至 900 萬左右,2025 年跌破 800 萬,2027 年跌破 700 萬,到 2050 年降至 493 萬,2100 年僅不到 100 萬。中國現在的出生人口只有印度的一半,到本世紀中葉只有印度的 1/3,到 2100 年可能不到印度的 1/4。按此預測,中國出生人口將在 2056 年被美國反超,到 2100 年只有美國的 2/3 左右?,F在中國總人口還達到美國的四倍多,可出生人口卻將在兩代人后被美國反超,可見人口衰竭之快。其實美國現在的生
5、育率也已顯著低于更替水平,能維持出生人口的基本穩定,主要得益于美國可以吸引大量育齡移民。在低預測情形下,中國人口到 2050 年將減少到 11.7 億,2100 年中國人口將降到4.79 億,占世界比例將從現在的 17%降至 4.8%,而新出生人口只有世界新出生人口的0.89%。屆時,中國就不再是一個人口大國了。按此趨勢,華夏民族幾千年積累的人口優 2/27 勢,將在 100 年內喪失殆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口慣性,總人口的萎縮會滯后于出生人口的萎縮,因而不能及時反映人口衰減的嚴峻性,及其對經濟社會的深刻影響。如果只按目前這種力度來生育減負,中國毫無疑問將在幾十年內成為老齡化程度和人口萎縮最
6、嚴重的國家之一。如果低預測成為現實,那么到 2100 年,新出生人口只有94 萬,還不到美國新出生人口的一半。如果我們采取發達國家生育減負的平均力度,那也只能維持中預測略低于日本生育率水平的 1.1。只有采取大力度的生育減負的政策平均需要投入GDP的5%的財力,才能把生育率維持接近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1.4。本報告具體提出了生育減負的十大建議,其中包括:一是現金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每個未成年孩子,給與每月 1000 元的現金補貼,給與多孩家庭的每個孩子,每月 2000 元的現金補貼。二是稅務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父母實施所得稅和社保減半,對于三孩以上家庭實施所得稅和社保全免(可以設置封頂上限)。三
7、是購房補貼,通過按揭利息返還或房價打折進行補貼。舉例,返還二孩家庭的房貸利息的 50%,對于三孩家庭的房貸利息可全部補貼返還(可以設置封頂上限)。四是增建托兒所,把 0-3 歲的入托率從 4%提高到 50%左右。五是同時增加父母雙方的產假天數。六是提倡靈活辦公。七是引進外勞保姆。八是扶植輔助生育技術。九是保障單親家庭權益。十是教育改革,普及大學本科教育,減輕升學壓力,縮短基礎教育的學制。以上是最有效的十項鼓勵措施,希望能夠盡快設計和落實各項全面生育減負的政策。這些政策雖然需要增加不少的財政支出,但是中國經濟正面臨內需不足、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正好可以通過生育減負,來刺激消費和提振經濟。而
8、且這種生育減負的投入,是對未來人力資源的投入,長期有很好的回報。所以投入 GDP5%的水平,把生育率從現在的 1.1提升到 1.4,是非常值得的。那么把生育率提升到 1.4 是不是理想目標呢?當然不是。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 2.1的更替水平,群體最終必然消亡。因此,要維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薪火相傳,將生育率提升到 2.1,是遲早要做到也必須要做到的。而且越早去做越容易,所遭受的損害也越小。如果能在 10 年內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我們甚至可能把中國的人口規模長期維持在 14 億左右,這需要把每年出生的人口從 2022 年的 956 萬提升并維持在 1500 多萬。盡管難度非常大,但如
9、果真正認識到,維持人口規模是確保繁榮穩定和優良生活品質的基石,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擔當全力以赴來提升生育率,做到這點并非不可能。我們估計這需要遠高于 GDP 的 5%的財政支持,還需要大刀闊斧地改革現有的高考制度,來減輕升學和擇校的壓力。人口尤其是年輕人口的迅速萎縮,已成為中國社會面對的最大挑戰。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需要整個社會巨大的投入。如果把提升生育率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來看待,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中國完全有可能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3/27 目錄目錄 1、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預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預測.5 1.1中國1950-2020年生育率和出生人口.5 1.2 2022年出生人口概況.6
10、1.3 疫情和三孩政策對出生人口的影響.7 1.4 中國低生育率的成因.8 1.5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8 1.6出生人口預測.9 1.7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出生人口比較.10 2、死亡人口預測、死亡人口預測.11 2.1 平均壽命和死亡率假設.11 2.2 死亡人口預測.12 3、總人口預測、總人口預測.13 3.1中國1950-2022年總人口.13 3.2 總人口預測.13 3.3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總人口比較.14 3.4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預測.15 4、人口結構預測、人口結構預測.16 4.1 總撫養比預測.16 4.2 老年撫養比預測.17 4.3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預測.18 4.4 老
11、齡化比例預測.19 5、政策建議、政策建議.20 6、取消中考和縮短學制、取消中考和縮短學制.21 7、附錄:高中低情形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比較、附錄:高中低情形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比較.22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26 4/27 正文正文 從 2017 年至 2022 年,中國的每年出生人口已經連續六年下降。2022 年的出生人口不到上一代人的一半,但這還遠遠不是底,中國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在未來十年將繼續下降。比較六普與七普的育齡婦女人數,可以看出,從 2010 年至 2020 年,中國的育齡婦女人數減少了 5749 萬人,這十年間,育齡女性人數平均每年減少 575 萬人,其中 20-29歲生育旺
12、盛期婦女人數減少了 3463 萬人,平均每年減少 346 萬人。如果生育率沒有顯著提升,我們預測中國的每年新出生人口將很快降到 900 萬以下。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和未來的人口預測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人口預測是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現有的人口狀況,以及可以預見到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設置一些合理的或可能性較大的參數,對未來人口狀況所做的各種測算。人口預測的主要內容通常包括對未來某年人口總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性別年齡結構等方面進行預測。人口預測對于人口政策的制定以及國民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在國際上,最有權威的人口預測當屬聯合國每兩年或三年發布一次的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
13、ulation Prospects),目前最新版的是 2022 版。世界人口展望 2022包括了 235 個國家和地區從 1950 年至 2022 年的人口數據,以及對各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和地區未來人口的預測。既然聯合國已經有了對于中國未來人口的預測,為何我們仍然要對中國未來人口進行預測?原因是,聯合國的預測往往傾向于高估中國人口。例如,世界人口展望 2019 中方案假設 2020 至 2100 年的中國總和生育率將介于 1.70到 1.77 之間,到本世紀末,中國總人口下降到 10.65 億;低預測假設從 2020 年到 2100年的總和生育率均為 1.3 左右,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下
14、降為 6.84 億。而世界人口展望 2017中方案預計中國未來的總和生育率將介于 1.6 到 1.8 之間,到本世紀末,中國總人口下降到 10.2 億;低方案假設從 2015 年到本世紀末的總和生育率均為 1.3 的水平,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下降為 6.2 億??梢?,即使是聯合國 2017 和 2019 年的低方案假設的生育率也有 1.3,但實際上,中國在 2021 年生育率已經下降到了 1.15 左右,2022 年的生育率已經低于 1.1,已經明顯低于聯合國低方案的生育率。與前幾個版本相比,世界人口展望 2022調低了對中國未來人口的預測參數,但仍然認為,從 2023 年起,中國總和生育率
15、的大趨勢是緩慢上升。中方案生育率參數為:2030 年上升到 1.27,2040 年上升到 1.34,2050 年為 1.39,到 2100 年上升到 1.48 左右。由于城市化進程、高房價、子女教育成本過高等原因,中國人的平均生育意愿普遍低迷。因此,如果不大力生育減負,未來中國的生育率還會進一步下降。作為一種參照,韓國即便在生育減負的情況下,2021 年的生育率也已經跌到了 0.81。好在全社會已經開始高度關注未來的生育率危機。2021 年 7 月 20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內容包括: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配套實施積
16、極生育支持措施。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實行了四十多年的限制生育政策,終于正式轉向改成了生育減負的政策。8 月 20 日,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的決定,新計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家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27 2022 年 10 月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2 年 12 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边M入 2023 年之
17、后,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或醞釀推出生育減負的政策。比如在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打算對生育三個孩子的家庭累計補貼 3.75 萬元。又比如,山西近日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了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住房傾斜保障政策以及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行之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得以出臺,中國未來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育減負的力度。法國和北歐國家的家庭福利和生育減負的力度要普遍高于南歐、東歐和亞洲的其他發達國家,所以法國和北歐國家的生育率也普遍高于其他發達國家。對于中國來說,至少需要達到法國和北歐國家的福利水平,才能有效提升
18、已經非常低迷的生育率。我們根據未來的生育減負的力度做了三種生育率的假設,以此為基礎,來預測 2023年-2100 年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和撫養比。主要數據來源是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及中國統計年鑒。1 1、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預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預測 1.11.1 中國中國 19501950-20202020 年生育率和出生人口年生育率和出生人口 圖圖 1 1:19501950-20202020 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年中國總和生育率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育媧人口 6/27 圖圖 2:2:中國中國 19501950-2022022 2
19、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育媧人口 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中國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是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中國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是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年呈直線下降的趨勢。是最近幾年呈直線下降的趨勢。2020 年的出生人口 1200 萬,只有 1990 年代初的一半,生育率降到了 1.3,比日本還要低。而 2022 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已經跌破 1000 萬,只有 956 萬,生育率不到 1.1。1.2 20221.2 2022 年出生人口概況年出生人口概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
20、亡人口 1041 萬人,人口死亡率為 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上述數據,意味著我國人口近 61 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其實對于長期關注中國人口發展趨勢的人來說,出現負增長原本就是完全在預料之中的必然結果。自從 2016 年以來,中國每年的新增人口數都在持續減少,從 2016 年的 906 萬人一路跌至 2021 年的48 萬人,所以 2022 年的負增長只是延續了近年來的趨勢。至于導致這個結果的最關鍵因素,則是生育率的持續低迷。2016 年,當時在“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動下,全年新出生人口達到了 1883 萬人,出現了階段性的反彈勢頭。然而短短 6 年之后,2022 年的新出生人口已
21、經降到了 956 萬人,非但跌破了千萬級別,而且只有 2016 年的一半左右,下滑之劇烈要比當初最悲觀的預計更糟糕。7/27 圖圖 3 3:中國中國 20162016-2022022 2 年全國年末總人口增減情況(萬人)年全國年末總人口增減情況(萬人)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育媧人口 1.3 1.3 疫情和三孩政策對出生人口的影響疫情和三孩政策對出生人口的影響 2020 年新冠疫情發生后不久,有人預測,疫情會導致全民宅家“造人”,年底將會迎來一波生育高潮。但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出生人口僅為 1200 萬,比2019 年減少 265 萬。而在 2022 年,出生人口數更是進一步跌
22、破了千萬。為何疫情對出生人口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疫情可能導致經濟衰退,會造成失業率上升或降薪,進而導致家庭收入減少。此外,疫情也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育齡家庭的生育意愿。當然,盡管這幾年身處疫情防控的特殊歷史時期,但考慮到中國之前的防控措施曾長期卓有成效,至少以 2022 年的人口數據而言,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并不是太明顯。相比之下,2023 年的新出生人口數據倒是有可能因為疫情壓力而進一步下滑。整體而言,中國人口的首次“負增長”,并不能主要歸因于疫情影響,而是各種長期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同樣的道理,即便未來中國迅速擺脫了來自疫情的負面影響,也不意味著新出生人口數
23、據會出現報復性增長,不應當對此抱以不切實際的幻想,仍然必須以長期發展的眼光來審視中國的人口問題。2021 年 5 月 31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實施三孩政策。但由于現在人們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如果僅僅出臺三孩政策而不大力生育減負,對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并不顯著。原國家衛計委在 2017 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育齡婦女平均理想子女數為 1.96 個,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 1.75 個。在不受任何外界條件影響下,11.4%的育齡婦女認為 1 個孩子最理想,80%的育齡婦女認為 2 個最理想,7.9%的育齡婦女認為 3 個及以上最理想,0.7%的育齡婦女認為沒有孩子最好??梢?,認為 3
24、 個孩子及以上最理想的育齡婦女人數,大約只有認為 2 個孩子最理想的人數的十分之一。二孩政策實施的頭幾年,每年因為二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只有 200 萬至 300 萬,由此估計,每年因為三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估計只有 20 萬至 30 萬。盡管 2021 年開始實施三孩政策,但 2022 年出生人口繼續下降。8/27 1.1.4 4 中國低生育率的成因中國低生育率的成因 從圖 1 可以看出,從 1991 年到現在,中國的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中國的生育率短暫提升,但從 2017 年起又開始下降,2020 年生育率已經降到 1.3。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是,經濟發展
25、水平越高,生育率就相對越低,發達國家的生育率普遍低于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中國卻是一個例外,雖然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但生育率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原因何在?除了與中國過去幾十年實行限制生育的政策有關以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中國的生育率比其他國家更低:首先,中國大城市的住房支出占據了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很大部分。比如,根據2019 年全國 50 城房價收入比報告的數據,深圳房價收入比是 35,也就是說,對于深圳的普通人來說,即便不吃不喝,平均也需要 35 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中國其它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幾乎是世界最高的。這樣的高房價,會極大地壓抑城市夫婦的生育意愿2。第二,中國小孩的教育壓力和教
26、育成本高得驚人。中國獨特的高考制度,使得家長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費用來為小孩備戰高考,導致中國的育兒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相對于收入幾乎也是世界最高3。第三,在中國養育孩子,還面臨著嚴重的看護困難。相對于其他國家,中國奇缺托兒所。據原國家衛計委 2015 年的調查顯示,0 到 3 歲的嬰幼兒在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 4%,遠低于一些發達國家 50%的比例4。還有,中國女性的就業率和受教育程度都是比較高的,但女性非婚生育的權益保障還沒有完全到位。種種因素導致中國的生育率將降至世界最低水平。多項生育意愿調查顯示,城鄉的意愿生育率只有 1.8 左右,比日本還要低很多,實際生育率只有 1.3。而且中國
27、大城市現在的生育率已經只有0.7-0.9,上海和北京的戶籍人口的生育率只有0.7,是世界最低的。隨著年輕人口的進一步城市化,中國的生育率還會繼續走低。此外,中國的結婚登記人數和初婚人數自從 2013 年以來連續八年下降,也是中國近年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在歐美國家,非婚生育的情況很普遍。但在中國,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非婚生子占新生兒比例很低,所以結婚登記人數下降必然對生育率有負面影響5。1.51.5 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 本報告的生育率設置,分為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以 2022 年總和生育率設置為 1.07 作為基礎:高限生育率:從 2023 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到
28、 2028 年遞增到 1.4;2028 年之后固定為 1.4。高生育率的假設前提,是非常大力且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例如生育減負的財政支出要達到 GDP 的 5%左右。還需其它相應的配套措施,例如大幅度提高入托比例,爭取達到北歐發達國家的水平也就是 50%左右。當然我們希望未來生育減負政策力度要超出我們的預期,例如說拿出 GDP5%以上來生育減負。中限生育率:從 2023 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2028 年回升到 1.1,從 2028 年起固定為 1.1。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一種情形,需要生育減負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響應,政府推出各種生育減負的措施,但是總體的財政支出只有 GDP 的 1-3%,相當于其
29、他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由于中國的教育投入和房價成本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生育率也只能維持在發達國家里偏低的水平,稍低于日本,遠低于歐美國家。9/27 低限生育率:從 2023 年起生育率逐漸遞減,到 2028 年降到 0.8;2028 年之后總和生育率固定為 0.8。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一種情形,但是如果沒有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中國的生育率就會接近全球最低水平,和韓國差不多,中國將在兩到三代人以后失去人口大國的地位。預測算法的其他一些假設不變,包括平均生育年齡和性別比。平均生育年齡在 2021 年設置為 28.5 歲,隨后緩慢遞增,到 2050 年平均生育年齡為 30.5 歲,至 2100
30、年平均生育年齡為 31.5 歲。出生性別比設置為從 2021 年起逐年下降,到 2025 年下降到 106 的正常值,此后一直保持 106。圖4是 2023-2100 年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圖圖 4:20234:2023-21002100 年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年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可能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生育意愿變動、生育計劃推遲和政策干預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實際生育率產生波動。和長期預測模式的結果相比,可能會出現短時間和預期相異的下降或反彈。1.61.6 出生人口預測出生人口預測 按照高、中、低三種生育率參數,我們預測 2023-2100
31、年中國出生人口的結果如圖5:10/27 圖圖 5:20235:2023-21002100 年中國出生人口預測年中國出生人口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2030、2050、2070 和 2100 年出生人口預測如表 1 所示:表表 1:1:中國出生人口預測(萬人)中國出生人口預測(萬人)年份年份 高預測高預測 中預測中預測 低預測低預測 2030 1062 834 607 2050 911 698 493 2070 713 441 234 2100 481 238 95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1.71.7 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出生人口比較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出生人口比較 下圖是中國與美國和印度 2023
32、-2100 年出生人口比較,中國出生人口數據來源是我們的低生育率預測,美國和印度的出生人口數據來源是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11/27 圖圖 6:20236:2023-21002100 年中國、美國和印度出生人口年中國、美國和印度出生人口 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22、育媧人口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和印度的出生人口在 2022 年以后都在逐漸下降,而美國出生人口則一直保持在 400 萬左右,比較平穩。雖然美國近年來生育率不斷下降,2019 年已下降到 1.71,但由于美國每年吸收了約 100 萬外國移民,仍然能使美國每年出生人口保持基本穩定。而中國的凈移民數量可以忽略不計。
33、根據我們的低生育率預測,2030 年,中國出生人口為 607 萬;2050 年,中國出生人口為 493 萬;2070 年,中國出生人口為 234 萬;2100 年,中國出生人口為 95 萬。按照低預測,2056 年中國的出生人口數量數將被美國超越。2020 年,印度出生人口為 2400 萬,中國出生人口為 1200 萬,僅相當于印度的一半。按照低預測,2030 年和 2050 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 30%不到;2070 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約 14%;2100 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約 7%,甚至比美國還少,只相當于美國的三分之一。2 2、死亡人口預測、死亡人口預測 2
34、.1 2.1 平均壽命和死亡率假設平均壽命和死亡率假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人口的死亡率近十年來變化不大,2010 年死亡率為7.11,2020 年死亡率為 7.07。人均預測壽命則逐年增長,2010 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 74.83 歲,其中男性為 72.38 歲,女性為 77.37 歲;2015 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 76.34 歲,其中男性為 73.64 歲,女性為 79.43 歲。本報告的人均預期壽命設置為壽命逐年緩慢增長,到 2050 年男性 81.5 歲,女性 86.5 歲;到 2100 年男性 89.5 歲,女性 94 歲。12/27 2.2 2.2 死亡人口預測死亡人口
35、預測 我們預測 2023-2100 年死亡人口的結果如圖 7:圖圖 7:20237:2023-21002100 年中國死亡人口預測年中國死亡人口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2030、2050、2070 和 2100 年死亡人口預測如表 2 所示:表表 2:2:中國死亡人口預測(萬人)中國死亡人口預測(萬人)年份年份 高預測高預測 中預測中預測 低預測低預測 2030 1348 1346 1344 2050 1684 1682 1680 2070 1761 1757 1753 2100 1266 1242 1218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可以看出,在高中低三種生育率下,死亡人口沒有顯著差異。這是因為
36、未來幾十年的死亡人口大部分是在 2020 年之前出生的。13/27 3 3、總人口預測、總人口預測 3.13.1中國中國 19501950-2022022 2 年總人口年總人口 在預測未來中國總人口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總人口。下圖是1950-2022 年中國總人口。圖圖 8:8:19501950-2022022 2 年中國總人口年中國總人口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可以看出,1950 年中國總人口為 5.5 億,1960 年達到 6.6 億,1970 年達到 8.3 億,1980 年達到 9.9 億,1990 年達到 11.4 億,2000 年達到 12.7 億,2010 年達到
37、 13.4 億,2020 年達到 14.1 億。3.2 3.2 總人口預測總人口預測 我們預測 2023-2100 年中國總人口的結果如下圖:14/27 圖圖 9:20239:2023-21002100 年中國總人口預測年中國總人口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2030、2050、2070 和 2100 年總人口預測如表 3 所示:表表 3:3:中國總人口預測(萬人)中國總人口預測(萬人)年份年份 高預測高預測 中預測中預測 低預測低預測 2030 138675 137399 136055 2050 128787 123034 117239 2070 108216 97605 87845 2100
38、 80311 62524 47940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3.33.3 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總人口比較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的總人口比較 下圖是中國與美國和印度 2023-2100 年總人口比較,中國總人口數據來源是我們的低預測,美國和印度的總人口數據來源是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 2022中方案。15/27 圖圖 10:202310:2023-21002100 年中國、美國和印度總人口預測年中國、美國和印度總人口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根據聯合國中方案預測,2030 年,美國總人口 3.5 億;2050 年,美國總人口 3.8億;2070 年,美國總人口約 4 億;2100 年,美國總人口約 4.
39、3 億。根據聯合國中方案預測,2030 年,印度總人口約 15 億;2050 年,印度總人口約16.4 億;2070 年,印度總人口約 16.3 億;2100 年,印度總人口約 14.5 億。根據我們的低預測,2030 年,中國總人口為 13.65 億;2050 年,中國總人口為 11.7億;2070 年,中國總人口為 8.75 億;2100 年,中國下降到 4.79 億,不到印度人口的一半。3.43.4 中國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預測人口占世界比例預測 近 200 年來,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不斷下降。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在 1820 年、1900年、1950 年、1980 年、2020 年分別為 3
40、6%、25%、21.8%、22.1%、18%,總體上在大幅下降。我們對 2023-2100 年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進行了預測,中國人口的數據采用我們的高中低預測數據,世界人口數據采用聯合國中方案預測(其中,中國人口的數據采用我們的數據來替換),出生人口采用的是聯合國數據中的 0 歲人口。高中低三種情形下,中國總人口占世界比例如下表所示:表表 4:4:中國占世界人口比例預測(中國占世界人口比例預測(%)年份年份 高預測高預測 中預測中預測 低預測低預測 16/27 2030 16.3%16.2%16.02%2050 13.3%12.8%12.3%2070 10.5%9.6%8.7%2100 7.7
41、%6.1%4.8%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22、育媧人口 高中低三種情形下,中國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如下表所示:表表 5 5:中國占世界出生人口比例預測(中國占世界出生人口比例預測(%)年份年份 高預測高預測 中預測中預測 低預測低預測 2030 7.94%6.34%4.70%2050 6.81%5.30%3.80%2070 5.63%3.56%1.92%2100 4.34%2.20%0.89%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22、育媧人口 可見,按照低預測,到 2100 年,中國總人口占世界比例將下降到 4.8%,而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只有不到 1%。未來幾十年,隨著中國總人口和出生
42、人口占世界比例的快速下降,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將大幅下降。4 4、人口結構預測、人口結構預測 國際上一般把 15-64 歲人口列為勞動年齡人口(又稱為工作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以外的人口都屬于非勞動年齡人口,包括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倱狃B比是指,少兒和老年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用以表明每 100 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非勞動年齡人口。少兒撫養比是指少兒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老年撫養比是指老年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倱狃B比就是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相加之和。4.1 4.1 總撫養比預測總撫養比預測 17/27 我們預測 2023-2100 年總撫養比的結果如下圖:圖圖 11:
43、202311:2023-21002100 年中國總撫養比預測年中國總撫養比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從人口學上來說,如果總撫養比低于 50%,就稱為處于“人口紅利”時期。如果總撫養比高于 50%,就稱為“人口紅利”結束。按照高預測,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在 2035 年結束;按照中預測,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在 2036 年結束;按照低預測,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在 2038 年結束。4.2 4.2 老年撫養比預測老年撫養比預測 我們預測 2023-2100 年老年撫養比的結果如下圖 12。按照中預測,205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52.44%,210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111.14%。也就是說 2050 年每一個
44、勞動年齡人口需要撫養 1/2 個老人,到 2100 年每個勞動年齡人口需要撫養 1 個老人。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會成為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國家之一。按照高預測,205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50.78%,210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83.06%。按照低預測,205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54.26%,2100年老年撫養比上升到161.89%。18/27 圖圖 12:202312:2023-21002100 年中國老年撫養比預測年中國老年撫養比預測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4.34.3 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預測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預測 我們預測 2023-210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的結果如下圖:圖圖 13:2023
45、13:2023-21002100 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19/27 按照高生育率預測,205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58.34%,210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49.43%。按照中生育率預測,205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59.14%,210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44.30%。按照低生育率預測,205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59.98%,2100 年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到 36.77%。4.4 4.4 老齡化比例預測老齡化比例預測 2021 年中國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達 14.2%,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22 年
46、65 歲以上人口占比進一步上升到 14.9%,按照低預測,預計 2032 年左右進入占比超 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從發達國家看,從 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 7%的老齡化過渡到超 14%的深度老齡化,法國用了 126 年、英國 46 年、德國 40 年、日本 24 年(1971-1995 年)、中國僅用了 20 年;從深度老齡化到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的超級老齡化,法國用了 28 年(1990-2018 年),德國用了 36 年(1972-2008 年),日本用了 11 年(1995-2006 年)。未來隨著第二、三輪嬰兒潮人口逐漸進入老齡,疊加低生育率影響,老齡化趨勢將加速。在低預測情
47、景下,預計中國將于 2032 年前后、即用 10 年左右的時間,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后持續快速升至 2050 年的 32.54%、2060 年的 40.17%,企穩一段后將再度上升至 2078年的 50.39%并繼續上升。而且,由于人口基數大,中國老年人口規模也是前所未有。預計到 2050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 3.82 億,占全球老人比重約 24%,屆時大致每 3 個中國人中就有 1 個 65 歲以上的老人。圖圖 14:202314:2023-21002100 年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年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20/27 5 5、政策
48、建議、政策建議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 年中國總人口已進入負增長。人口進入負增長之后,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這種人口衰減將一直持續下去,所以必須刻不容緩地推出強有力的生育減負政策。我們在之前多次提出生育減負的具體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這些內容概括為“十大建議”。而在十大建議里面,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我們認為最重要也最刻不容緩的四個方面,具體包括:1 1)現金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給與每月現金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給與每月 1 1000000 元的現金補貼。給與多孩元的現金補貼。給與多孩家庭的每個孩子,每月家庭的每個孩子,每月 20002000
49、元的現金補貼,直至孩子到元的現金補貼,直至孩子到 2020 歲。歲。很多發達國家為了生育減負,會針對多子女家庭直接發放現金補貼。比如:法國孩子出生首先可獲 928 歐元獎金,03 歲每月有 185 歐元補助,320 歲每月有 65231歐元補助,每月還可獲得 169 歐元的額外補助。德國目前每個家庭的前兩個孩子每人每月可獲 184 歐元,第三個孩子每月獲 190 歐元,第四個孩子起每人每月獲 215 歐元。相比這些國家,中國目前面臨的低生育率危機要嚴重得多,所以也必須推出同等甚至更大力度的現金補貼政策。2 2)稅務補貼:對于二孩家庭,實行所得稅和社保減半,三孩家庭所得稅和社保全稅務補貼:對于二
50、孩家庭,實行所得稅和社保減半,三孩家庭所得稅和社保全免除。免除。之所以要現金和減稅的方式,是考慮到城市撫養小孩的成本比農村要高很多,而城市里的父母也繳納更高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另外,從共同富裕的角度出發,可以針對上述稅務補貼政策再打一個補丁,即對于特別富裕的家庭而言,通過該項政策所獲的補貼將設置上限,進而確保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偟膩碚f,現金和減稅部分要 2-3 萬億元,可能相當于 GDP 的 2-3%。有人會問有必要這么多嗎?盡管聽起來似乎很多,其實分攤到中國兩億多個孩子,每月也不過 1000 多元,比養育小孩的實際直接財務成本還要低很多。3 3)購房補貼:具體方式可以通過按揭利息返還或房價打
51、折進行補貼。比如說返還購房補貼:具體方式可以通過按揭利息返還或房價打折進行補貼。比如說返還二孩家庭的房貸利息的二孩家庭的房貸利息的 5 50 0%,對于三孩家庭的房貸利息可全部補貼返還?;蛘?,對于三孩家庭的房貸利息可全部補貼返還?;蛘咴诟叻績r的地區,可實施一孩房價九折,二孩房價七折,三孩房價五折的政策在高房價的地區,可實施一孩房價九折,二孩房價七折,三孩房價五折的政策(不超過一個封頂補貼的上限)。同時加大人口流入地區和大城市的住房土(不超過一個封頂補貼的上限)。同時加大人口流入地區和大城市的住房土地地供應。供應。據估計,每多一個小孩,差不多額外需要 20 平方米建筑的空間。舉個例子,某個大城市
52、的房價是每平米 6 萬,假設一個家庭的年收入 20 萬,那為了生這個孩子的住房成本就是夫妻 6 年的年收入,所以在中國的大城市,生孩子的住房成本很高。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什么這么高呢?主要還是地價貴,每平方米6萬元的房價中大部分都是地價,等同于地方政府的一種稅收。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拿出一部分賣地收入通過貸款免息或者房價打折的方式補貼多孩家庭購房,就可以減輕生孩子的住房成本壓力。這部分補貼的成本可能在 2 萬億左右,完全可以通過增加當地的土地供應來覆蓋。4 4)增建托兒所:把增建托兒所:把 0 0-3 3 歲的入托率從歲的入托率從 4 4%提高到提高到 50%50%左右左右66。發達國家尤其是法國和
53、一些北歐國家,由政府提供普惠性的托幼兒所,幫助職業女性產后盡可能地回歸工作。但在中國,托兒服務嚴重缺乏。原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0-3 歲嬰幼兒在我國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 4%。我們建議把 0-3 歲嬰幼兒的入托率提高到 50%左右。要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牽頭興建至少十萬個幼托中心。按照 0-3 歲有 4000 萬兒童計算,每個兒童補貼 20000 元的營運費用,結合 50%的入托率目標,每年大概需要 4000 億左右的財政補貼。21/27 以上四個生育減負政策所需要的財政支出總額,估計要達到 GDP 的 4-5%,但是這是必須的。前面已經提到,中國的低生育率是世界上最嚴重的,
54、所以必須要有世界上最大前面已經提到,中國的低生育率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所以必須要有世界上最大的的生育減負生育減負的力度。的力度。這也是成功生育減負的那些國家(如北歐國家),所需的生育減負的財政支持力度。如果每個月只是幾百元的補助,遠遠不足以勸說大部分家庭多生一個孩子?,F在中國經濟面臨內需不足,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可以通過生育減負,來刺激消費,提振經濟?,F在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還不是很嚴重,還有較高的儲蓄和投資率,也就是說我們還有錢生育減負。等到未來人口嚴重老化,養老的財政負擔加重,生育減負的代價就會比現在高很多,所以生育減負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間節點。而且這種生育減負的投入是對未來人力資源的投
55、入,長期有很好的回報。以上四項是效果最為顯著的生育減負政策,還有其他的一些公共政策也有助于降低養育成本,構成了第二部分的五項建議,簡單概括如下:1、同時增加父母雙方的產假天數,確保年輕的父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于新生兒的撫養;2、提倡靈活辦公,鼓勵企業允許員工以包括居家辦公在內的多種靈活形式參與工作,從而降低工作與撫養孩子之間在地點和時間上的沖突;3、引進外勞保姆,借鑒我國香港地區以及其它一些國家的經驗,允許從國外引進參與撫養孩子和家政服務的專業人員,從而為家庭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持;4、扶植輔助生育技術,在確保法律規范和倫理道德的基礎上,鼓勵在更廣范圍內使用輔助生育技術,幫助原先各類受困于不
56、孕不育等疾病的家庭看到迎接新生命降臨的希望;5、保障單親家庭權益。在很多歐洲國家,非婚生子女所占的比例甚至可能超過一半,即不再強行將生育與婚姻掛鉤,尤其是確?!皢斡H媽媽”也能在社會上獲得公平的對待。相比之下,中國的非婚生子女目前仍可能在戶口登記等方面遭遇一系列障礙。近日,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因其修訂內容涉及“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而引發熱議,其實也反映出對于該項問題的重視已刻不容緩。而在上述總共兩部分的九項建議之外,“十大建議”中的最后一個,是我們認為最有難度可能也最有爭議的領域,那就是教育改革,我們認為,應當通過教育改革來減少教育的內卷式競爭。我們對此的建議是:教育減負:普及大學本科教育,
57、減輕升學壓力,教育減負:普及大學本科教育,減輕升學壓力,縮短基礎教育的學制縮短基礎教育的學制77。減少教育內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話題,我們對此的整體思路是,實現大學教育的普及化和均等化,從而減弱對大學錄取和名牌大學錄取的競爭。普及大學教育以后,就可以把中考和高考變成一種資格考試,只要通過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而不作為淘汰和擇校的依據。6 6、取消中考和縮短學制、取消中考和縮短學制 中考和高考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生有 2 年時間用于復習和應付中考和高考。必須取消中考和縮短學制,畢竟在擁有互聯網之后,學生不必死記硬背很多知識點,縮短學制完全可行,取消中考則省下很多原本純粹因為復習迎考而虛耗的
58、時間,就可以把基礎教育階段提速 2 年,16 歲就能上大學。22/27 需要和取消中考相配套的,是高中教育資源的均等化。跟初中和小學資源的均等化一樣,可以通過就近抽簽入學、教師輪換等方法做到。普及十年的基礎教育,讓絕大多數年輕人在 20 歲時可以完成大學教育,提早兩年走上工作崗位。一部分人可以在 22 歲獲得碩士學位,提早 23 年走上專業類崗位。這既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又可以讓年輕人尤其是女性有更多時間成家立業,從而提升生育率。7 7、附錄:高中低情形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比較、附錄:高中低情形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比較 在本報告的正文,已經用圖來表述 2023-2100 年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
59、,下面是用表格來表述高中低三種情形下的 2023-2100 年出生人口和總人口。2023-2100 年出生人口的預測結果如下表:表表 6 6:2 2023023-21002100 年中國出生人口預測(萬人)年中國出生人口預測(萬人)年份 高預測 中預測 低預測 2023 992 952 903 2024 1016 938 843 2025 1042 923 788 2026 1060 903 730 2027 1079 883 677 2028 1101 865 629 2029 1079 848 617 2030 1062 834 607 2031 1050 825 600 2032 104
60、2 819 596 2033 1039 817 594 2034 1043 819 596 2035 1048 823 599 2036 1056 830 603 2037 1067 838 609 2038 1076 845 615 2039 1084 851 619 2040 1088 855 622 2041 1091 857 623 2042 1089 856 622 2043 1080 848 616 2044 1067 837 608 2045 1049 822 596 2046 1025 802 580 2047 998 779 561 2048 969 752 540 23/2
61、7 2049 940 725 517 2050 911 698 493 2051 883 669 467 2052 856 641 442 2053 833 615 418 2054 811 590 393 2055 791 567 371 2056 774 546 350 2057 759 526 330 2058 747 510 313 2059 736 495 297 2060 728 482 284 2061 722 472 273 2062 718 464 264 2063 716 458 256 2064 715 454 250 2065 715 451 246 2066 716
62、448 243 2067 716 447 240 2068 716 445 238 2069 715 443 236 2070 713 441 234 2071 711 439 232 2072 707 436 230 2073 702 432 228 2074 696 427 225 2075 688 422 221 2076 680 415 217 2077 670 408 213 2078 659 400 207 2079 648 391 202 2080 636 381 196 2081 623 371 189 2082 610 361 182 2083 598 351 175 208
63、4 585 340 168 2085 573 330 161 2086 561 320 154 2087 551 310 148 2088 541 301 141 24/27 2089 532 292 135 2090 523 284 129 2091 516 277 124 2092 510 271 119 2093 504 265 115 2094 500 259 111 2095 496 255 107 2096 492 251 104 2097 489 247 101 2098 486 244 99 2099 483 241 97 2100 481 238 95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2
64、023-2100 年總人口的預測結果如下表:表表 7 7:2 2023023-21002100 年中國總人口預測(萬人)年中國總人口預測(萬人)年份 高預測 中預測 低預測 2023 140403 140364 140315 2024 140142 140025 139882 2025 139898 139664 139386 2026 139662 139271 138822 2027 139433 138847 138193 2028 139215 138394 137506 2029 138961 137910 136792 2030 138675 137399 136055 2031
65、138362 136862 135295 2032 138023 136301 134512 2033 137663 135720 133710 2034 137287 135123 132891 2035 136896 134509 132055 2036 136495 133883 131204 2037 136083 133245 130339 2038 135663 132596 129462 2039 135235 131938 128573 2040 134792 131263 127667 2041 134334 130574 126746 2042 133856 129864
66、125804 2043 133349 129127 124838 2044 132814 128364 123847 2045 132244 127569 122828 25/27 2046 131635 126738 121778 2047 130985 125871 120695 2048 130293 124964 119578 2049 129560 124018 118426 2050 128787 123034 117239 2051 127963 121999 116004 2052 127088 120911 114719 2053 126169 119777 113389 2
67、054 125208 118598 112016 2055 124212 117381 110605 2056 123188 116131 109161 2057 122141 114854 107690 2058 121078 113556 106198 2059 120010 112249 104697 2060 118939 110935 103187 2061 117870 109618 101674 2062 116787 108285 100142 2063 115694 106936 98595 2064 114600 105585 97043 2065 113516 10423
68、9 95496 2066 112439 102898 93952 2067 111375 101568 92419 2068 110315 100241 90888 2069 109263 98920 89364 2070 108216 97605 87845 2071 107177 96298 86336 2072 106148 95002 84838 2073 105127 93716 83352 2074 104116 92441 81879 2075 103115 91178 80420 2076 102124 89927 78977 2077 101141 88688 77547 2
69、078 100164 87457 76129 2079 99191 86233 74722 2080 98225 85020 73329 2081 97263 83812 71945 2082 96301 82608 70569 2083 95348 81416 69208 2084 94405 80236 67864 2085 93469 79065 66532 26/27 2086 92532 77895 65206 2087 91590 76722 63880 2088 90652 75554 62562 2089 89712 74386 61247 2090 88777 73223 5
70、9940 2091 87859 72078 58654 2092 86961 70954 57392 2093 86079 69846 56148 2094 85215 68757 54925 2095 84364 67682 53719 2096 83528 66622 52530 2097 82704 65576 51357 2098 81895 64544 50201 2099 81098 63527 49062 2100 80313 62524 47940 資料來源:育媧人口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 梁建章、黃文政.建章解讀七普數據之一:需要 GDP2%到 10%生育減負”.繞梁說,2
71、021.5.12.https:/ 2 梁建章.中國,最嚴峻的人口形勢.繞梁說,2021.6.3 https:/ 3 梁建章、黃文政.中國的生育率將是世界最低?繞梁說,2021.5.11.https:/ 4 梁建章.降低生育成本,應興建至少十萬個幼托中心.新浪財經,2019.3.7.http:/ 5 梁建章、任澤平、黃文政等.中國婚姻家庭報告 2022 版.育媧人口研究,2022.3.28.https:/ 6 梁建章、黃文政.建章解讀七普數據之四:生育友好就是女性友好.繞梁說,2021.5.14.https:/ 7 梁建章.普及大學教育和縮短學制.繞梁說,2021.10.20.https:/ 27/27 8 梁建章、任澤平、何亞福等.中國生育成本報告 2022 版.育媧人口研究,2022.2.22.https:/ 梁建章.超低生育時代:人口經濟學 15 講.繞梁說,2021.6.10.https:/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22,https:/population.un.org/w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