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硅谷銀行:氣候科技的未來-賦能可持續未來的科技概覽(2023)(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浦發硅谷銀行:氣候科技的未來-賦能可持續未來的科技概覽(2023)(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氣候科技的未來賦能可持續未來的科技概覽2023年氣候科技的未來2陸玨浦發硅谷銀行行長硅谷銀行亞洲總裁氣候科技演繹人類未來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到2050年,氣候變化預計將造成逾77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了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各方面影響,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對此已經進行了努力并設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雙碳目標在眾多國家都被放在了國家戰略的高度,資本市場也做出了積極回應,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氣候科技相關投資金額從2013年開始不斷增長,目前投向綠色環保、清潔技術、新能源的基金已經超過1000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氣候科技領域的挑戰與機遇并存。該領域的公司進行規模擴張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人才供不
2、應求,基礎設施滯后,通貨膨脹和供應鏈的壓力也會推高運營成本。在此大背景下,浦發硅谷銀行持續重點關注雙碳領域的發展進程,向雙碳相關的全生命周期的優秀創業企業提供各類型資金及資源支持。2021年,我們聯合硅谷銀行首次發布了氣候科技的未來報告,今天與大家分享第二版報告,其中包括過去1-2年內中美在雙碳領域取得的成績、資本市場的風向、重點關注行業和公司的動向,以及對雙碳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在如今“雙碳”時代的快速發展趨勢下,各行各業在保持經濟效益的同時,越發重視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紛紛提出了碳中和的新思維和新態度,結合中美的技術發展和資本投向,我們認為圍繞氣候科技的技術和應用創新值得長期保持關注,氣候
3、科技的新發展也將演繹人類的新未來。氣候科技的未來3氣候科技的未來美國市場碳排放干預氣候目標和技術4增長標桿管理投資、公司財務狀況和行業趨勢1014展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197交易數量與投資金額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情況突破性技術碳、氫、農業和生態水泥氣候科技的未來4碳排放干預氣候目標和技術氣候科技的未來5注:1)2045年:德國。2050年:歐盟(27國)、英國、智利、哥斯達黎加、韓國、加拿大、美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土耳其(2053)、南非、阿根廷、阿聯酋、巴西、哥倫比亞。2060年:中國、烏克蘭、俄羅斯、沙特阿拉伯,2070年:印度。2)包括風投基金在內的各種私募股權基金。3)油氣行業氣
4、候倡議組織成員企業包括英國石油公司、雪佛龍、中國石油、埃尼、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松梨?、西方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雷普索爾、沙特阿美公司、殼牌和道達爾。4)來自不同于資本市場的公共/政府來源股權融資。5)吉噸(十億噸)。資料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行動追蹤組織、財富雜志、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標普全球、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硅谷銀行分析。與碳排放目標間的差距氣候變化產生的負面后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問題是普通民眾將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不利影響。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警告說,全球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而氣候變暖超過1.5將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對人類福祉構成威
5、脅。因此,全球49個國家做出了凈零排放的承諾,其中前三名國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50%以上。這些承諾激勵各國政府制定政策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從而有利于氣候科技的發展。例如,美國華盛頓州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將鼓勵減碳技術的創新。殼牌和??松梨诘?2家世界主要石油公司3,已經設定了凈零排放的目標,并同意資助減排技術的開發。對氣候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而言,大公司通常是渠道合作伙伴,并且很早就開始和運用氣候科技。例如,航空公司承諾從初創企業購買可持續航空燃料,有的航空公司甚至投資了初創企業,例如:霍尼韋爾和聯合航空公司對Alder Fuels進行了投資。盡管各國和企業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6、但按照當前的政策,氣候仍將變暖2.9,人類也會因此經歷氣候變化催生的危害事件,例如:海洋生態系統崩潰,以及海平面到2100年將上升23英尺以上。技術并非靈丹妙藥,但卻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工具之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預測(依據各國溫控與凈零目標)1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5全球能源轉型年度融資額占比(按來源和類型)(2021-2030年)2吉噸2100-10010203040506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199020202030200035%24%22%10%21%31%16%26%各國2030年減排目標,符合2.4升溫控制目標各國2030年減排目標和減排承諾,符
7、合1.9至2.1升溫控制目標Country net-zero target year 2021年采取的政策和行動將導致氣溫上升2.5至2.9Current outlook To Reach 1.5 C9%6%3.5萬億美元35%24%22%10%21%31%26%16%5.6萬億美元43個國家設定了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32%財富500強企業中有32%設定了氣候目標1.5C 全球升溫控制目標排放軌跡符合1.5溫控目標55吉噸現行政策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5 吉噸30吉噸實現1.5溫控目標的最大排放量現行政策下碳排放量與實現1.5溫控目標的排放量間的差距相當于每年需額外融資$2.1萬億美元
8、私人借貸私募股權基金2資本市場公募股權4開發性金融機構貸款21%實現1.5C溫控目標需要增加的私募股權2融資比例目前展望要實現1.5溫控目標氣候科技的未來6氣候科技熱潮洶涌自“清潔技術1.0”熱潮以來,氣候科技的發展已明顯成熟許多。當時,技術開發周期漫長且復雜昂貴,加之天然氣價格下跌,海外競爭激烈以及投資者急功近利,導致清潔技術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如今,電池、風能和太陽能技術實現了規?;?,供電成本與化石燃料能源相當。這些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為許多需要使用大量能源的氣候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綠氫生產或電動交通就是很好的例證。氣候科技的發展目前正處在轉折點?,F有的幾乎所有與氣候相關的技術都將在未來10
9、年內實現規?;?。電動汽車是許多氣候科技未來軌跡的縮影。作為賦能技術,電池技術在過去的15年里不斷完善改進,并實現了規?;瘧?。電池技術的成熟吸引了大量風投基金,投資隨即蜂擁而至(自2017年以來達到250億美元),并催生了一批發展迅猛的追趕特斯拉的企業(如Rivian和Lucid Motors),也掀起了一股市場熱潮。電動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幾乎所有的主要汽車制造商都在密切關注。一些企業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動車類別,而另一些企業,如通用汽車,則計劃在未來或許只生產電動汽車。近20年來,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仍需持續投資,以便擴大規模、支持行業轉型。注:1)碳捕獲利
10、用和封存;可持續航空燃料;氫燃料電池。2)拼車不包括像Uber這樣的公司,它們實際上是開展出租車業務,并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資料來源:Cleantech Group、PitchBook、國際能源署、麻省理工學院2021年全球變化展望和硅谷銀行分析。$0M$10B$20B$30B按技術成熟度劃分的美國風投基金總投資額(2017-2021年)部分氣候科技創新熱潮曲線CCUS1期望精準農業垂直農業替代蛋白替代包裝供應鏈和物流智能電網碳市場合成生物燃料波浪/潮汐能發電電池儲能(鋰電池))先進核能需求響應太陽能發電電動汽車拼車2風力發電氣候金融科技創新促動期期望峰值期泡沫低谷期穩步爬升的復蘇期生產期廢物
11、轉制燃料燃料電池固定電源3燃料電池電動汽車3電池回收利用生物技術農業信息風投基金投資額(億美元)02年25年510年10年以上進入成熟期所需年數:SAFS1進入成熟期所需年數:02年25年510年10年以上規模=風投基金投資額漸進式技術改進,已經發生重大顛覆可能發生大規模顛覆,技術非常早期,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技術已開發,但需要擴大規?;蛳A設施瓶頸進入成熟期進入成熟期此時,技術開始被主流采用。相關的風險減少,技術的好處得到廣泛接受。市場份額增長。$300$200$100$0氣候科技的未來7交易數量與投資金額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情況氣候科技的未來8氣候科技領域投資順風順水2005至2010年間,
12、早期風投基金紛紛投資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對氣候科技(此前稱為清潔技術)行業的投資迅速增加。早期風投基金紛紛投資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但隨著天然氣和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美國的清潔技術公司很難實現營收增長,導致投資回報率低,風投對該領域的興趣也逐漸減少。氣候科技如今再次崛起,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風投基金募資額增至近3倍,投資額增至5倍以上。2021年的風投基金投資額是2008年70億美元投資額峰值的8倍。早期投資的主力是專注于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構,而后期投資則有老虎環球基金和淡馬錫控股等大型綜合投資機構的高度參與。這些投資機構的單筆投資交易額更大,因此推高了交易規模。2021年,老
13、虎環球基金和淡馬錫控股的交易規模中值分別為1億美元和2.07億美元,而所有投資機構的C輪交易規模中值只有5,200萬美元。各子領域發展所需風投注資額各不相同。如,運輸和物流領域需要大量資金造車和/或基礎設施,特斯拉是典型的代表公司。2009年7月,第一款特斯拉電動汽車發布時,特斯拉已獲得9.5億美元的融資(包括4.65億美元債權融資)。2292471416222SeedSeries ASeries BSeries CSeries D各融資輪次有經驗的氣候科技領域投資機構2有經驗的投資者數量種子輪A輪B輪C輪D輪注:1)聲明重點投資清潔技術、農業技術或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的基金。2)2017年1
14、月1日以來在氣候科技領域至少完成5宗交易的投資者。3)賦能技術是指可用于解決氣候科技領域的挑戰,但也可服務其他行業或服務氣候科技領域多個行業的技術,如:人工智能。資料來源:普瑞奇、PitchBook、Cleantech Group和硅谷銀行分析。美國風投基金對氣候科技領域各輪次投資額(億美元)$10$30$40$37$25$10$53$80$85$61SeedSeries ASeries BSeries CSeries D2021年2020年同比變化+100%+138%+128%+76%+1%種子輪A輪B輪C輪D輪美國氣候科技風投基金募集情況1$90$120$150$90$80$180$260
15、1041101171037494129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募集基金數量募資額(億美元)美國風投基金對氣候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情況$140$260$250$310$5601,1851,4181,3681,3161,6112017 2018 2019 2020 2021交易數量總投資額(億美元)交易數量材料和資源資源和環境賦能技術3運輸和物流能源和電力農業和食品總投資額20%15%19%18%19%25%16%22%15%11%11%9%氣候科技的未來9基礎設施投資是投資重頭戲風投對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正在激增,但這只是該領域創投發展的一部分。雖然風投基金的注資有助
16、于新技術開發,但這些新產品和服務的規?;€需要大量基礎設施的支撐。舉例來說,雖然風投投資對于新電動汽車的發展至關重要,但該領域的廣泛應用還需要對基礎設施加大投資與發展,如充電站。簡單地說,基礎設施投資必須與氣候科技投資齊頭并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金量很難明確,但是單單能源領域所需的預估年基礎設施資金量就能達到1.6萬億美元。電力網絡是最需要投資的領域之一,因為該領域必須隨著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的發展不斷迭代更新。要想充分利用新的清潔能源投資,就必須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但基礎設施項目融資也面臨諸多挑戰。債券一直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資金來源。因此,綠色債券的出現及增加,成為一個有
17、前景的融資機制。雖然在綠色債券發行人中政府占比很大,但企業綠色債券的發行額也在大幅增長,突顯出私募市場在基礎設施項目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注:1)到2050年達到凈零二氧化碳排放所需年均投資額元分析。2)歷史年均投資額與實現1.5C情景所需投資額比較。3)美國的數據;充電站包括公共和私人電動汽車充電站。4)按發行人類型劃分的籌資總額;“政府”包括政府支持的實體、地方政府和主權類別;“公司”包括金融公司和非金融公司。5)來自麥肯錫對歐盟(27個)國家的分析。6)到2022年一季度。資料來源:Bruegel、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世界銀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ABC Today、國
18、際能源機構、美國能源部和硅谷銀行分析。全球GDP(2020年):$84.7萬億美國2008-2009年救市成本:$4980億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成本:$5.5萬億6.8%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需要的全球GDP比例美國新冠疫情財政支出6:$5.7萬億$1.6萬億能源轉型投資額50%基礎設施投資占比5$1600$1730$2690$2980$5090$0B$100B$200B$300B$400B$500B$600B20172018201920202021到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所需的年度投資額(美元)1電動汽車采用量與充電基礎設施3全球達到凈零排放平均每年所需能源投資額(億美元)2各類型發
19、行人的綠色債券發行量(億美元)4公司開發銀行政府其他3.2X自2017年以來增長倍數,但仍遠遠低于估計水平$1.25萬億將氣候變暖限制在1.5C,每年資本市場需投入資金$30$0$130$30$220$40$800$1150$2710$240$590$690$840$850$1330$1770$2120$2370$6000GeothermalMarineBiomassCSPHydro-AllFlexibility MeasuresWind OffshoreWind OnshoreSolar PV(utility&rooftop)Electricity Network$1802017-2019年
20、2021-2050年1.5溫控目標36%所需電力網絡投資占比,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有資金,通常有15年以上的發展時間。205010012012016020036033030067051519263445536485107128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電動汽車普及所需的充電站(基礎設施)同步增長電動汽車登記數量(千輛)充電站(千個)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聚光太陽能水力全部彈性措施近海風能岸上風能太陽能光伏發電(電力企業和屋頂)電力網絡$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氣候科技的未來10增
21、長標桿管理投資、公司財務狀況和行業趨勢-40%-20%0%20%40%60%80%100%120%2019202020212022氣候科技的未來11風投趁勢而上過去五年里,風投基金投資標的逐漸轉向后期公司,表明氣候科技正走向成熟。隨著氣候科技經過概念驗證階段并逐漸開始產生營收,新的投資機構也進入這一領域。過億美元交易的占比已從2017年的2%增長至2021年的8%。受到核聚變領域大額投資的推動,能源和電力行業投資額2021年出現了最大增幅,從2020年的40億美元激增至2021年的110億美元。2021年前三大交易(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Helion Ener
22、gy和TAE Technologies)的風投總投資額為26億美元。核聚變沒有危險的核燃料副產品,可能會成為無限的清潔能源。但這項技術仍處在探索階段,需要巨量開發資金。Commonwealth是資金最為雄厚的核聚變初創企業,自2017年創立以來已獲得21億美元融資。2021是氣候科技領域的風投大年,全行業的公司營收與估值普遍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宏觀趨勢對氣候科技領域造成的影響更為強烈。全球供應鏈動蕩讓需要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痛苦不堪。相反,交通不便則為物流領域初創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貨運平臺企業Flexport在2022年2月的估值為80億美元,新冠疫情期間的營收增長了154%
23、4。俄烏沖突也造成一定影響,高昂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刺激人們呼吁采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早期企業$0.12$0.17$0.20后期企業3$0.90$0.75$1.79截至2022年3月的最近12個月投前估值(億美元)值得關注的公司:$20$30$30$60$100$30$30$20$40$110$30$110$110$100$16074%74%68%62%52%57%54%54%48%43%74%70%66%56%56%$0B$5B$10B$15B$20B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18201920202021美國
24、氣候科技領域的交易(按行業和階段)(億美元)$1.00$1.00交易投資額:早期階段的交易占比3188188244244265265211211261261335335244244249249276276273273354354301301268268304304228228交易數量:交易數量:農業和食品能源和電力交通運輸和物流$200$150$100$50$0各行業營收增長率166%51%49%33%17%36%49%42%54%-100%-50%0%50%100%150%200%250%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能源和電力農業和
25、食品交通運輸和物流中位數頭部25%尾部25%注:1)EBITDA為負且營收不低于100萬美元的美國公司。2)早期和后期企業最近365天投資前估值中位數是對早期企業估值和后期企業估值進行加權,然后采用90天均值平滑指數。3)風投機構對公司的晚期輪投資。后期企業融資通常是B輪到Z+輪的融資,和/或成立五年以上企業的融資。4)見時代雜志(2022年3月)報道。資料來源:Cleantech Group、PitchBook、硅谷銀行專有數據、時代雜志和硅谷銀行分析。最近十二個月估值指數2能源和電力農業和食品交通運輸和物流氣候科技的未來12氣候科技公司的發展氣候科技的廣泛應用仍面臨重重挑戰,如研發時間漫長
26、、需要重金研發硬件以及銷售周期較長等。能源與電力行業尤其如此,67%獲風投注資的項目為后期公司,但它們的營收中位數只有500萬美元。這一點在經營比率趨勢上得以體現。因為需要更多注資以擴大營收,經營比率也有所上升,反過來就降低了EBITDA利潤率。其結果是燒錢率更高,因而需要更頻繁和/或更大規模的融資。對那些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和電力公司而言,EBITDA利潤率很容易受到投入成本和資本支出的影響,而這兩者均受到了供應鏈危機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早期能源和電力公司要實現1000萬至1500萬美元的營收,所需資金大約是農業或運輸業早期公司的1.5倍。交通運輸和物流公司為達到下一個營收門檻而獲得融資額的
27、增幅最大(150%),因為原型車輛可以依靠更便宜的現成部件,但要想擴大規模,這些公司必須建立供應鏈,并在生產和物流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此,確保企業擁有健康的現金流跑道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支出遠大于營收的氣候科技行業。一般的經驗法則是維持“12-18個月”的現金流跑道,而氣候科技領域的大多數公司均未達到這一標準。在如此高強度的支出下,規劃扎實的融資策略和擁有堅定的投資者是重中之重。各行業EBITDA利潤率趨勢(美元)1-80%-60%-40%-20%0%20%40%2019 Q12019 Q22019 Q32019 Q42020 Q12020 Q22020 Q32020 Q42021 Q1202
28、1 Q22021 Q32021 Q4-67%67%-173%173%-68%68%注:1)統計對象是EBITDA為負數,且營收不低于100萬美元的美國公司;使用最近四個季度平均值進行平滑處理。2)營業比率是指營業費用加銷貨成本除以凈銷售額。資料來源:硅谷銀行專有數據和硅谷銀行分析。各行業經營比率1,2早期公司各營收區間的融資額(億美元)中位數頭部25%尾部25%$0.16$0.29$0.20$0.45$0.12$0.30$0M$20M$40M$60M$80M$1M-$5M$1M-$5M$1M-$5M能源和電力農業和食品交通運輸和物流農業和食品能源和電力交通運輸和物流$0.10-$0.15$0.
29、10-$0.15$0.10-$0.15150%156%160%191%209%280%188%166%170%0%100%200%300%400%500%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中位數頭部25%尾部25%81%125%150%$0.80$0.60$0.40$0.20$0$0.01-0.05$0.01-0.05$0.01-0.05現金流跑道:剩余月流動性101314711131012100510152025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中位數能源和電力農業和食品交通運輸和物流
30、尾部25%頭部25%能源和電力農業和食品交通運輸和物流EBITDA利潤率中位數變化(2019-2021年)2021年EBITDA利潤率中位數2021年營收中位數$1400$1400萬萬$1900$1900萬萬$500$500萬萬氣候科技的未來13氣候科技企業做好成功的準備了嗎?氣候科技解決方案通常要利用所謂的“深度技術”,即:基于巨大科學或工程挑戰開發的技術(如:核聚變)。與獲風投注資初創企業所依賴的軟件不同,深度技術解決方案的開發通常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就氣候科技領域而言,許多解決方案也受到嚴格監管,增加了時間和成本。此外,深度技術的營收主要是交易性營收,通常不像訂閱模式那樣可以擴大。許多硬
31、件公司正在通過采取硬件即服務(HaaS)營收模式解決該問題。對2017年首次獲得風投投資的氣候科技公司的分析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氣候科技公司的退出比其他科創行業少了約2%。一個值得關注的例外是,通過SPAC上市的氣候科技公司數量。市場一向看好氣候科技行業,Energy Impact Partners氣候科技指數追蹤氣候科技公司在公開市場的表現,自2017年以來,該指數連年超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該領域也誕生了越來越多的獨角獸,2019至2021年間,獨角獸的數量增長了2倍以上,尋求退出的公司就更多了。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投資機構在氣候科技領域配置資產。因此,2021年的退出交易激增至1
32、04宗,總交易額達創紀錄的1140億美元。我們預計,隨著氣候問題和ESG成為大勢并受到更多關注,市場對該領域持續看好,氣候科技領域的退出交易將呈上升趨勢。14164401020304050201920202021各行業知名獨角獸企業注:1)2017年完成第一輪融資的美國公司;停業包括破產。2)2017年完成第一輪融資的公司,按最后一次私募融資估值計算。3)投資后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獲風投注資公司。資料來源:PitchBook、Cleantech Group、Energy Impact Partners和硅谷銀行分析。11%3%2%0%5%13%3%1%1%13%M&ALBOSPACSIPOOu
33、t of BusinessStill Private美國氣候科技初創企業的退出情況1美國氣候科技公司估值分布(億美元)20%5%10%15%20%25%30%$500M-$999M氣候科技行業其他科創行業氣候科技公司經歷的失敗失敗要少得多,但難以通過傳統傳統IPOIPO方式方式實現上市氣候科技行業其他科創行業氣候科技公司的估值普遍處于中低水平氣候科技公司未能達到最高估值70%80%并購杠桿收購SPAC停業保持私有$0.10$0.10-$0.19$0.20-$0.29$0.30-$0.39$0.40-$0.49$0.50-$0.99$1.00-$4.99$5.00-$9.99各行業氣候科技公司的
34、不同類型退出情況13212522386121024345781532244043611042017201820192020202159%19%14%8%2021年各交易類型的退出情況并購SPAC收購IPO交通運輸和物流農業和食品$1140億2021年氣候科技領域退出總交易額能源和電力各年份和各行業的美國氣候科技獨角獸3企業交通運輸和物流農業和食品能源和電力賦能技術材料和化學品資源和環境氣候科技的未來14突破性技術:碳、氫、農業和生態水泥氣候科技的未來15碳捕捉捕獲投資者芳心今天,大部分的碳捕獲市場涉及碳封存,其形式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利用地球的自然生態系統封存碳。如果沒有有效的碳市場,僅靠封
35、存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需要成為1.5溫控目標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诩夹g的解決方案有可能將碳升級改造成可用的產品,如:燃料、化學品和先進材料。這些技術可以推廣應用,消除比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更多的二氧化碳,無需建立碳市場。2021年,有近100個新的CCUS設施宣布落成,而2020年只有38個。這一顯著增長意義非凡,因為CCUS項目需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據估算,目前的CCUS項目僅能夠實現1.5控溫目標所需碳捕捉量的12%。從積極的一面來看,2020年至2021年間,CCUS項目總投資額增加了兩倍,表明風投機構已鎖定了CCUS的發展潛力。該領域資金最充足的公
36、司已經找到了在封存之外利用碳的方法,這意味著它們的業務模式在碳市場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是可行的。為了抵消化石燃料排放以及履行凈零承諾,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經接受了CCUS技術。2021年,??松梨谛荚谀鞲鐬吵赓Y1000億美元建立CCUS項目,每年可捕獲5千萬噸二氧化碳2,捕捉量比目前正在運行的所有CCUS項目還要多。隨著主要污染方承諾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我們需要這些大規模的項目以滿足對碳抵消(碳信用額)日益增長的需求。碳捕捉領域的知名公司注:1)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2月30日的歐盟碳排放配額。2)到2030年。將從休斯頓航道捕獲排放物,抽到墨西哥灣下面。3)百萬公噸二氧化碳(M
37、tCO2)。資料來源:麥肯錫、PitchBook、Cleantech Group、彭博社、國際能源署和硅谷銀行分析。2030年捕獲、利用和封存百萬噸二氧化碳的潛力32030年不同來源的潛在碳信用額36,00010,7003,0001,000300200StorageFuelBiocharlastics and42%32%23%2%依靠成熟碳市場不依靠碳市場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避免的自然界損失額外避免/減少的排放基于技術的消除解決方案技術是關鍵要素技術是關鍵要素151%2021年歐盟碳排放配額碳期貨價格漲幅1封存燃料建筑生物炭提高原油采收率塑料和化學品美國碳捕捉領域的風投投資額(億美元)$0M$2
38、0M$40M$60M$80M$100M$120M$140M201720182019202020212022$3.75,Solugen$12 2021年投資總額2.8X與2020年相比增長倍數交易規模$1.40$1.20$1.00$0.80$0.60$0.40$0.20$0公司募資額(億美元)碳捕捉用途$5.80$4.40$3.25$2.94燃料和材料$2.14材料和化學品燃料和材料水泥先進材料氣候科技的未來16氫氣商用獲得批準完全由氫氣供能的汽車、船舶和飛行器投入使用已經有數十年了,但把產品概念商業化不僅需要完善底層技術,更需要一個足夠大、能負擔得起成本的細分應用市場,并且需要建造基礎設施,確
39、保應用的便捷性,并且氫燃料生產本身也應更具可持續性。今天,超過98%的氫氣是在“水蒸氣重整”這一工藝流程中通過加熱甲烷或煤炭而產生的,這種氫氣稱為“灰氫”,使用碳捕捉技術可以將該產物轉化為“藍氫”。獲取氫氣的另一種方法是電解,使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如果分解水使用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由此產生的氫氣稱為“綠氫”。氫氣生產、運輸和應用所需的基礎設施仍十分有限。自2013年氫氣轎車在美國商業化以來,目前只有52個充電站且全部位于加州。美國簽署的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中,已經為區域清潔氫氣中心撥款80億美元,用以擴大清潔氫氣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美國能源部發布“氫能攻關”計劃,尋求在十年內通過補助和協
40、調主要利益相關者規劃,將綠氫的成本降至每公斤1美元。今天,根據歐洲能源委員會的數據,灰氫的成本約為1.80美元/公斤,藍氫的成本為2.40美元/公斤。綠氫的成本在3至7美元/公斤,溢價巨大,也是影響氫氣商業化和采用的不利因素。32.53.19014038566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綠氫供應鏈版圖能源獲?。和ㄟ^太陽能、風能或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氫氣生物燃料鋰離子電池能源加工:將能源與水一起輸入電解槽,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封存和運輸:將氫氣壓縮成液體封存。配送和應用:氫氣可以通過燃料電池、液態氫和混合動力發動機為汽車、卡車和煉鋼等工業流程提供動力。值得關注的投資者注
41、:1)氫氣包括促進氫氣生產、封存和運輸的公司以及配送、燃料電池和部件。2)運輸類型:輕型到重型車輛、航空和航運。3)2022年7月成本數據。資料來源:PitchBook、Bernstein、國際氫能委員會和硅谷銀行分析。全球氫能需求量和市場規模(萬億美元)百萬公噸基礎設施燃料電池工業生產電解槽預測全球氫能風投投資情況1投資總額(億美元)交易數量$1.47$2.12$8.57$6.27$7.53$55$723147656279150143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近期-21世紀20年代中期-21世紀30年代長期-21世紀50年代以后商業可用性灌注基礎設施新興成熟替代
42、燃料商業化(按運輸類型)2$1.4$0.56$0.32$0.22氣候科技的未來17農業科技作物為饑餓的地球提供食物全球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包括土地使用、養殖場,農業生產前和生產后帶來的碳排。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以有限的耕地為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食物的同時,減少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使用更加有效和可持續的生產方法提高作物產量。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變化聯合計劃的估計,在氣候變暖1.5的情景下,到2050年每畝耕地的產量需要增加77%。農業科技,即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技術,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保護有限資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CRISPR基因編輯技
43、術能夠創造出抗蟲害和需水量更少的植物新品種;在土地管理領域,像Regrow這樣的企業,通過結合衛星圖像和科學模型,對作物生長進行實時觀察。與大型農業企業的合作使初創企業有能力利用真實應用案例擴大規模,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例如,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創造了一項名為“可分類碳”的服務,該服務為農民累積碳信用,然后通過其平臺出售。專注于減氮的化肥公司Sound與殼牌合作,研究如何抵消他們的排放。土壤健康注:1)2015年以來的變動幅度;麻省理工學院全球變化聯合計劃“加速行動”情景下的預測。2)融資前估值。3)耕地生產力以通貨膨脹調整后的美元/單位面積計算。資料來源:
44、麻省理工學院2021年全球變化展望、PitchBook、Cleantech Group和硅谷銀行分析。$0.0B$0.5B$1.0B$1.5B$2.0B$2.5B$3.0B$3.5B$4.0B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77%到2050年需要提高耕地生產力幅度氣候變暖1.5C情況下所需全球耕地生產力1部分農業科技獨角獸企業估值(億美元)26%20%31%41%55%67%77%0%3%8%8%8%8%8%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耕地生產力變動幅度3耕地面積變動幅度耕地面積穩定期2015年以來Farmer
45、s Business NetworkApeelSciencesPivot BioBowery FarmingIndigo AgPlenty$40$35$30$25$20$15$10$5$0值得關注的公司總投資額(億美元)交易數量美國農業科技風投投資情況室內農業作物保護微生物組$11$12$12$25$30858876897420172018201920202021部分農業科技行業合作精準農業肥料替代品農業投入品室內農業氣候科技的未來18生態水泥緩解氣候問題混凝土是世界上消耗量僅次于水的材料。水泥生產過程中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占總排放量的8%以上,預計2021年至2025年間,年排放量將增長5%左右
46、。中國每兩年的水泥用量超過美國在20世紀的總用量1。好在,通過技術創新,該行業的碳排放量能夠減少76%。水泥生產的大部分排放(86%)來自水泥窯、預熱器和預煅燒工藝,其中包括高溫工業加熱。通過在該步驟中使用氫氣代替傳統的天然氣,水泥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減少30%。綠色水泥領域的其他創新包括水泥替代品,例如,Frotera開發出了不需要分解石灰石的活性碳酸鈣,CarbonCure將二氧化碳封存在混凝土中。該領域企業發展迅猛,但風投注資仍較少。大部分公司仍處于發展階段,2021年,12宗交易中有9宗獲得早期風投機構注資及資金支持。鑒于溫室氣體目標減排量巨大,該領域初創企業擁有大量發展機遇。一個
47、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混凝土行業的結構使得它很難被顛覆,瑞士霍爾希姆和中國安徽海螺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大型企業主導了這一低利潤行業。注:1)美國在1900-1999年間生產了44億噸水泥,而中國自2014年以來平均每年生產24億噸水泥。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國際水泥評論、麥肯錫、國際能源署、研究與市場、Cleantech Group、PitchBook和硅谷銀行分析。41億41億23億23億16億14億202020152010200520001995全球水泥需求量(公噸)到2050年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的水泥生產碳排全球生態水泥投資情況水泥生產排放細分46%15%11%7%7%5%5%2%2%2020
48、 by Region中國歐亞大陸印度亞洲其他國家東盟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其他發達國家31717479319284922采石場粉碎機運輸生料磨水泥窯、預熱器和預煅燒煅燒工藝化石燃料冷卻器水泥磨物流3%原材料制造物流2.90.20.30.21.30.20.7Emissions in 2050,Current ScenarioEnergy EfficiencyAlternative FuelsClinker SubstitutesNew TechnologiesAlternative Building MaterialsEmissions in 2050,1.5 C Scenario76%可能減少排放量
49、比例$0.30$0.01$0.25$0.12$0.25$0.03$0.31$0.07$0.83$1.8632361335812$0.98$0.62$2.73值得關注的公司(融資金額(億美元)排放量占比95%排放量占比2%排放量占比總投資額(億美元)交易數量公斤CO2/噸水泥吉噸CO2/年8%混凝土生產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比例5.1%2021-2025年混凝土市場預測年均復合增長率2020年(按地區)2050年排放量,當前碳排水平能源效率替代燃料熟料替代品新技術替代建材2050年排放量,變暖1.5碳排水平氣候科技的未來19展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氣候科技的未來20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我們正處在能源轉
50、型階段,各國政府已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對該領域的投資也在快速增加。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依賴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統非常脆弱,從而也促使政府加速執行并加強氣候目標。2021年,可再生能源占美國新能源產能的81%,占總能源產能的比例增至25%。如果要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那么電力需占到所有能源消耗近一半,較2020年高出近30個百分點。傳統能源生產轉型因與生計密切相關而頗具爭議,能源轉型并不簡單,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類型。根據可再生能源的的應用情況,最多可以創造約800萬個新就業機會。在緩解氣候變化影響并改變消費者行為方面,電動汽車可謂是近年來最成功的例子。目前的電動汽
51、車浪潮始于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但直到近些年才實現規模經濟和廣泛的市場應用,從而迫使傳統汽車制造商紛紛跟進。在進一步發展中,挑戰不可避免。供應鏈緊張導致的半導體等零部件成本上升,以及充電站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滯后,都可能阻礙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注:1)購買力平價調整后兆焦耳/美元GDP。2)專指電池電動汽車銷售。資料來源:彭博社新能源金融、電動汽車數量、財富雜志、國際能源署、美國勞工統計局、標準普爾Capital IQ、Benchmark Minerals、雅虎,CNBC和硅谷銀行分析。17%20%26%39%49%81%79%62%35%22%5.44.532.21.72010202020
52、3020402050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下的能源轉型美國創造的可再生能源就業機會案例研究:電動汽車采用情況案例研究:部分電動汽車物料清單成本10萬20萬30萬50萬80萬130萬210萬230萬320萬640萬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520302035全球有940萬個充電樁,14%為公共充電樁規模經濟增長,基礎設施擴建特斯拉超級工廠投產電動汽車銷售占比達到100%2歐洲電動汽車銷售占比達到100%2電動汽車銷售占比達到50%電動汽車銷售占比達到50%現有企業轉向追趕(電動汽車目標)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車輛數量38%25%21
53、%10%4%2%制造業項目開發和運營建筑業所有其他行業公用事業批發貿易各行業創造的可再生能源就業機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就業機會占能源部門就業機會總量的50%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就業機會占能源部門就業機會總量的70%需要的工作年數化石燃料占能源供應總量的比例能源強度(兆焦耳/美元,購買力平價)1電力消費量占最終消費總量比例72%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比電氣化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趨勢推動因素鋰,304%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19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0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1Q1 2022-50%0
54、%50%100%150%200%250%300%半導體,172%鉬,156%鎳,90%銅,60%鈷,33%鋅,38%需求快速增長供應鏈壓力和原材料瓶頸導致供應量低40萬70萬90萬120萬170萬40萬90萬100萬150萬210萬Battery StorageOffshore WindDistributedSolarUltility-ScaleSolarLand BasedWind電池儲能近海風能分布式太陽能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岸基風能氣候科技的未來21作者硅谷銀行氣候科技和可持續發展主題專家硅谷銀行市場洞察研究團隊Dan Baldi 硅谷銀行氣候科技與可持續發展團隊市場經理Kelly Bel
55、cher硅谷銀行氣候科技與可持續發展團隊董事總經理Maya Lefelman硅谷銀行氣候科技與可持續發展團隊經理Mona Maitra硅谷銀行氣候科技與可持續發展團隊董事總經理Eli Oftedal硅谷銀行市場洞察高級研究員Liz Cahill硅谷銀行市場洞察高級研究員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成就概覽、政策、技術和資本市場23浦發硅谷銀行視角下的碳達峰主要賽道光伏、動力電池、儲能、合成生物學、氫能27展望未來碳交易市場與CCUS33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氣候科技的未來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成就概覽、政策、技術和資本市場氣候科技的未來23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060”初見成效2021年以來,中國積極落實巴
56、黎協定,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的初步核算,2021 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 年降低 3.8%,比 2005 年累計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16.6%,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6.35 億千瓦,單位 GDP 煤炭消耗顯著降低,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連續 30 年實現“雙增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一周年,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金額 84.92 億元,并于2022年突破百億元大關。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 688.7萬輛,比
57、上年增長93.4%4;2021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達到182 吉瓦(GW),連續15 年位居全球首位;打造662家綠色工廠、989 種綠色設計產品、52 家綠色工業園區、107家綠色供應鏈企業。聚焦輕工、紡織、建材、化工、電器電子等行業,培育117 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截至2021年,培育 430 家節能環保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 8 萬億元,年增速10%以上。5注:1)Global Energy Review:CO2 Emissions in 2021 Analysis IEA。2)國家能源局2021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國家能源局()。3)國家能源局,202
58、2年一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國家能源局()。4)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碳排放強度(千克/元)1010%20%30%40%50%02468101220172018201920202021近5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量及占比2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億千瓦)占總裝機量
59、比例17.53%35.49%40.95%6.03%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結構3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能24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 意 見 和2030 年 前 碳達峰行動方案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的一般性辯論的講話,首次提出30,60的目標巴黎協定中國承諾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哥本哈根協定中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京都議定書不限制發展中國家排放量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1997年2009年2015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碳達峰十大行動碳達峰
60、十大行動1、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活動2、節能降碳增效行動3、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4、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5、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6、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7、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8、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9、綠色低碳全民行動10、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時間軸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1”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指導思想和頂層設計。由 2021 年發布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文件共同構成,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癗”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實施方案及相關支撐保障方案。包
61、括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減污降碳等重點領域實施方案,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實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撐、財政支持、統計核算等支撐保障方案。同時,各省區市均已制定了本地區碳達峰實施方案??傮w上看,系列文件已構建起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形成各方面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將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工作動能。1注: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2518%43%19%11%9%近三年主要行業投融資項目數量占比1儲能光伏動力電池合成生物學氫能050100150200儲能光
62、伏動力電池合成生物學氫能近三年行業投融資事件數12019-20212020-2022海松資本金石投資寧德時代毅達資本中金資本金浦投資國家電投中金資本吉電股份峰瑞資本高瓴創投紅杉中國種子基金雄韜股份中金匯融險峰K2VC動力電池光伏儲能合成生物氫能投資機構1技術和資本市場2021年作為“雙碳元年”的開端,我們可以看到在政策體系的有力支持下,雙碳相關企業資本市場的投資熱度在節節攀升,屢創新高。2021年,浦發硅谷銀行重點關注3條雙碳賽道:光伏、動力電池和儲能行業實現了投資熱度的增長;除此之外,合成生物學和氫能賽道異軍突起,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光伏依然是投資熱度最高的雙碳行業之一,隨著“雙反”的告一段
63、落,中國光伏行業的出口一路高歌猛進,分布式光伏和新材料鈣鈦礦電池的技術突破為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儲能行業的投資熱度增長最多,與智慧電網聯動的分布式儲能走入投資人視線;加錳成為鋰電正極材料新的突破點,鈉離子電池與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落地穩步向前,不斷有新的企業收獲融資;合成生物學的投資熱度近兩年有爆發式的增長,巨大的減碳潛力備受關注;隨著補貼新政的落地,氫能產業的發展路線變得清晰,企業同樣受到了更多投資人的關注。從活躍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與2021年的統計相比,可以明顯看到在光伏、儲能和氫能等相對重資產投入的行業,國家隊和上市公司活躍度較高,企業更傾向于選擇有產業協同效應的投資人進場;而在較為新穎的
64、合成生物學領域,依然是由美元基金來主導。注:1)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26浦發硅谷銀行視角下的碳達峰主要賽道光伏、動力電池、儲能、合成生物學、氫能氣候科技的未來27注:1)國際能源可再生機構,IRENA,www.irena.org/solar。2)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3)SSVB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光伏裝機量(MW)12%17%7%6%3%8%15%42%BIPV電池片電站運營鈣鈦礦光伏服務光伏設備光伏組件硅料&硅片-20%-10%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3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
65、02021光伏產品出口額(億美元)同比增長(%)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28光伏:投資熱度持續走高,鈣鈦礦最受關注從國際能源署的預測中可見,到2040年,光伏累計裝機量還有大約10倍的增長空間,這與我們觀察到的光伏行業的投資熱度是一致的;中國作為光伏制造業大國,2021年光伏組件產量達到 182 吉瓦(GW),連續15 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中,用于出口的份額通??蛇_80%以上;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份額超過284億美元,同比增長43.9%。隨著“雙反”和針對東南亞部分國家的規避調查階段性的告一段落,未來數年中國光伏企業的生產和出口潛力相對樂觀。從光
66、伏的細分領域來看,鈣鈦礦最受資本市場的青睞;晶硅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已接近理論效率極限,鈣鈦礦作為一種創新性的薄膜電池技術路線,具有高效率,低材料成本等顯著優勢,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下一個光伏產業。據浦發硅谷銀行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就有10家鈣鈦礦企業獲得融資,其中有企業宣傳已可實現百兆瓦級的量產;作為一項較為新穎的技術,從事鈣鈦礦電池的企業通常需要自建產線和自研部分生產設備和工藝,因此更偏向于重資產;長期來看,鈣鈦礦電池的大規模量產依然需要封裝技術和配方工藝上的優化。2015-202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及其增長速度2近三年光伏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31,0223,1086,71917,7592
67、8,39943,54977,809130,822175,287204,996254,355307,0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其他鈉離子固態電解液隔膜石墨負極硅基負極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三元富鋰錳基新材料負極正極在動力電池裝機量上,中國企業表現依然強勢,主要企業的裝機量占比從2020年的約40%提升到2021年的接近50%;從2022年前11個月的數據來看,這一比重已升至55%以上,以寧德時代、BYD為代表的電
68、芯、Pack廠的裝機量持續增長,帶動了上游產業鏈的技術迭代與升級,這些創新性技術同樣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從投資熱度最高的正極材料來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含錳正極的技術路線,2020年至2022年底的3年時間內,分別有5家從事富鋰錳基材料和3家磷酸錳鐵鋰的企業完成了融資;錳的加入對鋰電池的安全性、相對成本和能量密度等維度均會有20%-30%的優化;目前,這類電池已進入到大規模量產的前夕,終端產品的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等參數值得關注。創新電池方面,鈉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熱度持續,按照浦發硅谷銀行的統計口徑,2020年至2022年底的3年時間
69、內,各有7家鈉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的企業獲得了融資,進度較快的企業已完成了產能建設,上車時間指日可待。注:1)SNE Research。2)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及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占比10%5%10%15%20%25%30%35%寧德時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亞迪SK On三星SDI中創新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其他2020年市占率2021年市占率近三年動力電池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圖2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29動力電池:含錳正極受到關注,鈉離子與固態電池風頭正勁壓縮空氣3%抽水蓄能3%飛輪儲能9%服務41%氫能4%儲能組件14%電站運營3%鋰電18%全釩液流4%全鐵液流1%電
70、化學23%儲能行業在過去三年作為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投資領域之一,發展勢頭依舊迅猛,隨著新材料電池和氫能等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技術遷移到儲能領域,用于填補儲能市場的巨大空白;從細分的技術路線上來看,電化學儲能路線中的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目前裝機量最大,投資熱度最高的儲能方式,然而掣肘于上游原材料的成本,我們觀察到更低成本的液流電池(全釩、全鐵、鐵鉻)的投資熱度有所上升;此外,隨著氫能產業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在發電側部署制氫設備,氫能儲能一體化同樣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嘗試壓縮空氣儲能路線的公司雖然較少,但是這條技術路線和抽水蓄能相比,建設周期更短、選址要求更為寬松,且度電成本遠低于鋰電
71、方案。在2021年,已有公司實現了百兆瓦級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并網,有望成長為儲能行業的獨角獸。儲能行業的興起主要可以歸結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側的儲能配比政策,因此業內起步較早的公司主要服務于大規模、集中式的發電側;然而今年我們觀察到,在工廠、園區等用電側的分布式儲能系統,投資熱度和裝機項目數量有顯著的增長,小范圍內的儲能部署使工商業的用電更具經濟性,同時配合電網的智慧化管理,可以有效緩解電網壓力。注:1)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委員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摘要版)。3)2022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
72、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2021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量占比289.70%5.90%0.90%0.20%3.20%0.10%10.00%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壓縮空氣其他飛輪儲能0102030405060新能源+儲能電網側儲能分布式及微網用戶側削峰填谷050010001500新能源+儲能電網側儲能分布式及微網用戶側削峰填谷202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應用場景(項目個數和裝機功率MW)3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0儲能:多種技術路線共同發展,用戶側分布式儲能受到關注近三年儲能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1代謝工程學創建新的基因網絡計算機科學建立系統模型和分析數據合成生物學誕生于21世紀初,是生物學、工程學
73、和計算機科學等相互交叉融合的新興領域。合成生物學采用工程化設計理念,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已有的知識改造已有的天然生物系統,或者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裝置和系統來實現構建細胞工廠等目的為人類服務。合成生物產品的制造過程相比傳統的醫藥、化工企業更加環保、低碳;合成生物產品種類豐富,其中不乏可用于替代高碳排放氮肥的生物固氮產品,亦或是可直接用于高效CCUS的細胞工廠。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產業發展回顧統計,和石化路線相比,目前合成生物制造產品平均節能減排30-50,未來潛力將達到50-70。12021年以來,合成生物學企業的投資熱度飛速增長;從大的分類來說,合成生物學的企業大致可分為提供底層技術和技術平臺的
74、技術賦能型公司和會直接參與制造的產品應用型公司,其中產品應用型公司的投資熱度略高。從下游產品來說,產品構成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生物酶、氨基酸、催化劑、PHA等等,其中主要用于醫療大健康(醫藥、保健品、醫美等)領域的最多,化工領域其次,另外已有少數企業專注于低碳領域的應用。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1合成生物學:產品百花齊放,有望成為雙碳新引擎注:1)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十二五”期間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回顧。2)浦發硅谷銀行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合成生物學的學科構成系統生物學研究自然發生的遺傳網絡合成生物學010203040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
75、022合成生物領域熱度趨勢2企業成立數量投資數件數技術賦能型44%低碳 4%化工 16%醫療大健康36%產品應用型56%近三年合成生物學細分領域投資熱度占比220212021年年8 8月月注:1)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2)SSVB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乘用車、輕型商用車:25萬元/輛10米以上公交車:60萬元/輛乘用車:20萬元/輛商用車:50萬元/輛乘用車:20萬元/輛輕型商用車:30萬元/輛中重型商用車:50萬元/輛乘用車:6000元/kW,上限20萬元/輛輕型商用車:30萬元/輛中重型商用車:50萬元/輛政策未單獨列出針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細則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關于啟動燃料
76、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名單,共有上海市、北京市、廣東省3個城市群入圍關于啟動新一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通知:河南省鄭州市牽頭的河南城市群以及由河北張家口牽頭的河北城市群獲批20092009年年20132013年年20162016年年20182018年年20192019年年20202020年年20212021年年1212月月全國形成了“3+2”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格局。未來,其他城市群會繼續獲批購置補貼時期空窗期轉向示范應用近三年氫能細分賽道科創企業融資事件占比262912751527273710001586050010001500200025003
77、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近六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車銷量145%19%17%8%8%3%氫燃料電池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整車制造后市場服務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2氫能:重回投資人視線,新政初見成效作為高效、清潔的優質能源,氫能的開發和應用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在儲能、供熱、交通和冶金工業等諸多領域潛力巨大,其中氫燃料電池車落地較快,然而受制于制備、存儲和運輸等方面的產業配套成本,氫燃料電池車在中國的發展較為緩慢,根據中國工業協會的統計,中國近7年(2016-2022)的年平均氫燃料電池車銷量不足2,000輛,與新能源電車差距巨大。從政策上來看,歷史上的購置補貼較為粗獷,對氫能
78、產業的助力效果不佳;從2020年開始陸續出臺的“以獎代補”和城市群政策,對補貼標準提出了具象化的要求,從而做到精確扶持具備強科創屬性的相關企業。比如,根據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以及具體的積分計算規則,系統功率更高的商用車比乘用車能獲得更多的補貼收益。由此可見,氫能的商業化落地會率先聚焦于行駛路線和場站較為固定的商用車,從而便于上游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配套。根據不同口徑的預測,氫能商用車的運營成本低過電車和油車的時間線集中在2027-2030年,在這之前,氫能企業亟需地方財政、市場化投資機構以及銀行的資金支持以達成目標;目前,已有步伐較快的企業開始從事氫能物流車的運營業務,并獲得了投資
79、人的支持,從資本市場的反饋來看,近3年氫能的投資熱度較上個周期翻倍,新政成效初顯。中國氫能產業政策梳理展望未來碳交易市場與CCUS氣候科技的未來33截至2021年中旬,中國運行中的CCUS項目在40個左右,其中二氧化碳捕集規模達到300萬噸/年以上,二氧化碳利用規模達到95萬噸以上,從項目個數和CCUS的規模上均較2019年有所提升,但是總體發展依然較為緩慢;CCUS的大規模利用主要受限于經濟成本,以延長石油和寶鋼的CCUS項目為例,每噸二氧化碳的減排成本在數十美元,遠高于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價;從資本市場的維度來看,已有少數企業嘗試低碳水泥的研發以及二氧化碳制工業品的轉化技術,但是距離大規模商業
80、化尚有一定距離,總的來說,盡管中國CCUS的產業規模有巨大潛力,但是社會性的融資事件還在萌芽階段。碳交易市場方面,2022年12月底累計成交額突破100億元大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全年交易額不到2021年的一半,碳交易市場的整體活躍度依然較弱,仍需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行業加入來促進發展。注:1)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商產業研究院。2)全國碳市場每月成交數據20221101-20221130-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2022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金額走勢2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5E2030E2035E2040E2050E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
81、4CCUS&碳交易市場2025-2050年中國CCUS產值規模預測(億元)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掛牌協議交易月成交量(億元)大宗協議交易月成交量(億元)中國科創企業的雙碳之路35作者Schofield Li浦發硅谷銀行創新金融經理sli6spd-Irene Xiong浦發硅谷銀行創新金融總監ixiongspd-Molly Gao浦發硅谷銀行創新金融高級總監mgaospd-浦發硅谷銀行氣候科技和可持續發展主題專家編輯Tiger Tang浦發硅谷銀行市場及公關部副總裁lztangspd-氣候科技的未來361.本報告包含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報告中的統計
82、信息,僅供參考。報告的部分內容基于我們認為可靠的第三方來源提供的信息,我們并未對這些信息進行獨立核實。因此,我們不確保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些信息不應該作為稅務、投資、法律或其他咨詢參考,也不應該作為投資決策或其他決策的依據。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請獲取相關和具體的專業建議。與本報告相關的任何信息都不可以理解為取得或處置任何投資或者參與任何其他交易的招攬、要約或建議。2.所有的信貸產品和貸款均須經過承保、信用和抵押物審批。本報告包含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明示或暗示任何保證。利率、條款、計劃和承保政策如有變化,恕不另行通知。這不是貸款承諾。條款和條件適用。3.SVB Private Ba
83、nk是硅谷銀行的一個部門。SVB Private Bank提供銀行業和貸款產品與服務。貸款和信用卡須經過信用和/或抵押物審批??商峁┤谫Y,各州情況有所不同。限制可能適用。4.SVB LeerinkLLC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成員公司。SVB LeerinkLLC提供的產品和/或服務未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或任何其他聯邦政府機構投保,也為得到硅谷銀行或其關聯人的保證。SVB LeerinkLLC是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和美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會員。5.為了執行您的財富計劃,我們與稅務、保險和信托與法律服務領域的非關聯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Founders Circle Capital是第三方,不是硅谷銀行或S
84、VB Wealth Advisory,Inc.的關聯人。硅谷銀行與Founders Circle Capital沒有直接關系,也沒有責任或關聯關系。作為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成員公司,硅谷銀行在Founders Circle Capital中有間接財務利益,因此,向Founders Circle Capital引薦客戶時有間接利益。Founders Circle Capital是注冊投資顧問,不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銀行或成員。6.本報告所列除硅谷銀行以外的公司,以及本“免責聲明”頁所列關聯實體、非銀行關聯人和附屬機構,均屬獨立第三方,與硅谷銀行金融集團沒有關聯關系。7.財富規劃以及投資和股票期權策
85、略通過SVB Wealth Advisory,Inc.提供,該公司是注冊投資顧問,也是硅谷銀行的非銀行關聯公司。8.外匯交易風險巨大,如果匯率出現不利變動,短期內就會產生損失。匯率可能劇烈波動,受許多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素以及供求狀況和政府干預、控制和調整措施的影響。金融工具投資風險巨大,包括可能損失投入的本金。進行外匯交易之前,您應當向自己的稅務、財務、法律等領域的顧問征求建議,只依據自己的目標、經驗和資源進行投資決策。9.注冊投資顧問SVB Asset Management是硅谷銀行的非銀行關聯公司,是SVB金融集團成員公司。SVB Securities是硅谷銀行的非銀行關聯公司,是SVB金
86、融集團的成員公司。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和美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會員。SVB Investment Services是注冊投資顧問,是硅谷銀行的非銀行關聯公司,SVB金融集團成員公司。10.預測均基于主觀評估和假設。因此,不應將任何預測、推測或分析視為事實,也不應作為未來成果的準確預測加以依賴。投資產品:免責聲明未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或任何其他聯邦政府機構投保不是銀行存款,沒有銀行擔??赡苁r值氣候科技的未來371.硅谷銀行是根據加拿大銀行法批準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2.SPD、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和浦發銀行有限公司分別和共同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7、在中國的商標,經許可使用。浦發硅谷銀行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加利福尼亞州銀行子公司和商業銀行業務硅谷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合資企業。3.硅谷銀行未獲得在丹麥開展銀行業務或開展任何其他受監管活動的許可。4.硅谷銀行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注冊于英國倫敦EC2A 1BR Finsbury廣場14-18號的Alphabeta,編號為FC029579。硅谷銀行由加州商業監督部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授權和監管,受審慎監管局的授權(號碼為577295),須遵守金融行為監管局的規定和審慎監管局的限制規定。有關審慎監管局對于我們進行監管的詳細資料可應需提供。5.硅谷銀行德國分行是硅谷銀行的一個分支機構。硅谷銀行系根據美國聯
88、邦加州法律成立的公共有限責任公司(Aktiengesellschaft),注冊辦事處位于美國加州的圣克拉拉,在加州州務卿注冊,編號為C1175907,首席執行官(Vorstand):Gregory W Becker,董事會主席(Aufsichtsratsvorsitzender):Roger F Dunbar。硅谷銀行德國分行的注冊辦事處位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地方法院注冊,編號為HRB 112038,分行主任(Geschftsleiter):Christian Hoppe和Dayanara Heisig。6.硅谷銀行和硅谷銀行金融集團英國有限公司未獲得在愛爾蘭開展銀行業務或
89、開展任何其他受監管活動的許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英國有限公司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注冊于Alphabeta,14-18 Finsbury Square,London EC2A 1BR,UK,注冊號為5572575。7.SVB Israel Advisors Ltd.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子公司。SVB Israel Advisors Ltd.和硅谷銀行金融集團均未獲得在以色列開展銀行業務或提供其他金融服務的許可,也未從事無需許可的銀行活動。銀行服務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成員硅谷銀行提供。硅谷銀行不受以色列銀行的銀行監管員監管,而是受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和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局的監管。8.如果您不想再收到硅谷銀行金
90、融集團或硅谷銀行的營銷信息,您可以取消訂閱。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如果您對我們的隱私政策有任何疑問或擔憂,請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2023 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版權所有。SVB、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硅谷銀行、MAKE NEXT HAPPEN NOW和V形標志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商標,經許可使用。硅谷銀行是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硅谷銀行是加州銀行金融集團(Nasdaq:SIVB)的加州銀行子公司。免責聲明氣候科技的未來38#SVBEnergySVBFinancialGroupSilicon Valley BankSVB_F關于硅谷銀行金融集團(SVB)SVB是創新經濟
91、的金融合作伙伴,賦能科創企業創始人、投資機構和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實現宏偉目標。通過硅谷銀行、硅谷銀行資本、硅谷銀行私人銀行和硅谷銀行證券四大核心業務,SVB為充滿活力、快速增長的客戶提供生命周期各階段所需要的商業銀行、風險投資、財富規劃和投資銀行等服務。SVB的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業務遍布世界各地的創新中心。訪問 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版權所有。SVB、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硅谷銀行、MAKE NEXT HAPPEN NOW和V形標志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商標,經許可使用。硅谷銀行是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硅谷銀行是加州銀行金融集團(Nasdaq:SIVB)
92、的加州銀行子公 司。關于浦發硅谷銀行由美國硅谷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于2012年合資成立,浦發硅谷銀行是中國首家專注于科創領域的科技銀行,致力于在中國打造“科技創新生態系統”。沿襲硅谷銀行獨有的業務模式,浦發硅谷銀行通過上??傂幸约拔挥诒本?、深圳和蘇州的分行,為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和投資機構提供靈活、客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我們的風險貸款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成功概率。此外,我們還通過聯動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全球科創生態圈服務平臺,向科創企業及投資機構提供行業洞察報告、資本及資源對接、專屬活動等多元化增值服務。訪問spd- FINANCIAL GROUP,SILICON VALLEY BANK,SVB
93、 CAPITAL,SVB PRIVATE,SVB SECURITIES和SVB標識中的V形標志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商標,經許可使用。Boston Private品牌及標識是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商標,經許可使用。硅谷銀行金融集團(SVB))(Nasdaq:SIVB)是所有業務部門的控股公司。硅谷銀行是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硅谷銀行是加州銀行金融集團(Nasdaq:SIVB)的加州銀行子公司。SPDB、SPD Bank、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LTD.以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合法注冊的商標,可單獨或合并使用。浦發硅谷銀行由硅谷銀行(商業銀行,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加州銀行子公司)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