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上市銀行2022年經營回顧與展望:拐點將至-230406(5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銀行業上市銀行2022年經營回顧與展望:拐點將至-230406(50頁).pdf(5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拐點將至拐點將至 上市銀行2022年經營回顧與展望 2023年4月6日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金融業首席分析師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王一峰王一峰 執業證書編號:S0930519050002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20222022年經營綜述:非息收入放緩拖累營收年經營綜述:非息收入放緩拖累營收,信用成本下行支撐盈利信用成本下行支撐盈利,資產質量保持穩健資產質量保持穩健,業績分化仍在延續業績分化仍在延續。2022年,20家上市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4%,7.3%,較前三季度分別下降2、0.4pct。其中,凈利
2、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2%、-6.9%,較前三季度分別下降1.2、4.2pct。上市銀行主要通過規模擴張驅動凈利息收入穩增長,非息收入貢獻明顯收窄,資產質量保持穩健。中小銀行整體經營表現顯著優于行業,江浙地區農商行呈現更高業績增速。規模:資產擴表提速規模:資產擴表提速,存款增長強勁存款增長強勁。截至22Q4末,上市銀行生息資產增速季環比提升0.7pct至11.8%,在“寬貨幣”條件下,伴隨實體有效融資需求不足,部分資金淤積于銀行間市場,上市銀行對金融投資配置力度加大。貸款結構方面延續機構、行業、區位“三重分化”特征,國有行繼續發揮信貸投放“頭雁”作用,江浙等優質區域城農商行信貸維持
3、高增。增量貸款主要由對公貢獻,零售信貸投放偏弱;涉房類信貸投放延續疲態,基建、制造業、綠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維持較高信用擴張景氣度。負債端存款增勢強勁,零售存款、定期存款呈現較高增長態勢。息差:資產負債雙重擠壓息差:資產負債雙重擠壓,20222022年息差較前三季度進一步收窄年息差較前三季度進一步收窄。4Q貸款利率持續下行,核心負債成本尤其是對公負債成本走升,多數銀行息差繼續承壓下行,其中大型銀行由于更多承擔“穩信貸”任務、核心負債占比較高,息差收窄幅度相對更大;部分中小銀行則借助客戶下沉以及提升信用類貸款占比等舉措,推動NIM穩定。非息收入:增速延續放緩非息收入:增速延續放緩,占營收比重下
4、降占營收比重下降1 1.7 7pctpct至至2525.1 1%。a.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增速為-3%,季環比下降1.6pct,理財大幅贖回、代銷基金等業務放緩、減費讓利沖擊手續費收入。同時,疫情影響銀行卡、投行等業務開展。b.凈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為-11.8%,季環比下降7.4pct,4Q22債市調整對債券、基金投資公允價值變動形成沖擊。1 5XaXiXlXbVnUsXsXqZ8OcMbRtRmMpNsRlOrRnRiNoOoQ7NrQwPxNsPpPNZnRmR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資產質量:總體穩健資產質量:總體穩健,特定領域風險上行特定領域風險上行,撥備調
5、節存空間撥備調節存空間。22Q4末,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0%,較3Q末下降1bp,資產質量壓力點主要體現在零售端,按揭、信用卡等不良率均有所提升,企業貸款資產質量則有所改善,其中涉房類貸款資產質量惡化。上市銀行全年不良處置與上年同期相當,撥備計提力度較前三季度有所下降;撥備覆蓋率較3Q末微降0.9pct至241%,風險抵補能力仍維持高位,且存在反哺利潤空間。資本水平: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水平: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22Q4末,上市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總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13.3%、16.6%,較上季末分別提升11、8、6bp。風險加權資產擴張節奏略有
6、放緩,一定程度上減緩資本消耗,業績增長維持穩健,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較強。不同銀行嘗試推動通過多種渠道外源性補充資本。后續銀行業經營形勢展望:后續銀行業經營形勢展望:“量量”,基建、制造業領域信貸投放景氣度有望延續,涉房類融資需求有望企穩改善,信貸投放區域分化延續,優質小行可能延續高景氣度?!皟r價”,凈息差或持續下行,1Q因重定價、新發放因素為壓力最大時點,后續降幅有望趨緩,與之對應全面加強負債成本管理迫在眉睫,2Q或有所舉措?!半U險”,穩定經濟大盤對于防范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至關重要,現階段以“保交樓”為代表的供給側修復仍在進行中,增量風險預計可控。主要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撥備平滑盈利,從而維持全年
7、較高的不良處置核銷規模。經測算,1Q23上市銀行營收增速降至-3%左右;2023年營收、盈利增速分別為2.6%、7.4%,全年營收增速于1Q迎來拐點,盈利增速大體保持穩定。銀行股投資策略:銀行股投資策略:1 1Q Q后銀行股存絕對收益空間后銀行股存絕對收益空間。第一第一,招行、平安等零售銀行估值水平已重新進入低估區間,伴隨著經濟修復進入“下半場”,看好零售銀行估值與盈利修復驅動下的股價表現;第二第二,年初至今,受“中特估”政策邏輯、商業邏輯雙重驅動,預計后續郵儲、中信等銀行仍將有較好表現;第三第三,繼續關注優質地區銀行的輪動機會。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房地產風險形勢繼續擾動市場;“寬信用”力度不
8、及預期。2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3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0222022年業績:
9、營收增速放緩,盈利增長穩健年業績:營收增速放緩,盈利增長穩健 營收盈利增速穩中有降營收盈利增速穩中有降。2022年,上市銀行營業收入、PPOP、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4%,-1.6%、7.3%,較前三季度分別下降2、2.1、0.4pct。其中,凈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2%、-6.9%,較前三季度分別下降1.2、4.2pct。業績驅動因素:業績驅動因素:規模擴張規模擴張、撥備為主要貢獻項撥備為主要貢獻項,分別拉動盈利增速21、8.3pct;季環比變化看季環比變化看,規模擴張、撥備貢獻進一步走強,息差、非息負向拖累加大,費用負向拖累有所收窄。4 圖圖1 1:上市銀行業績增速走勢
10、:上市銀行業績增速走勢 圖圖2 2: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拆分: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拆分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注:如非特別指明,文中上市銀行的統計樣本上市銀行的統計樣本包括截至2023-3-31已披露業績的A股上市銀行,包括:工行、中行、農行、建行、郵儲、交行、招行、平安、興業、光大、民生、浙商、中信、青島、鄭州、江陰、無錫、渝農商、張家港和常熟銀行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分機構:國股行業績更為穩健分機構:國股行業績更為穩健 5 銀行類型銀行類型 營業收入增速營業收入增速 撥備前利潤撥備前利潤 歸母凈利潤增速歸母凈利潤增速 1
11、1-3Q223Q22 20222022 變動變動(pctpct)1 1-3Q223Q22 20222022 變動變動(pctpct)1 1-3Q223Q22 20222022 變動變動(pctpct)國有行國有行 2.4%0.3%-2.1 0.6%-1.7%-2.3 6.5%6.0%-0.5 股份行股份行 2.3%0.9%-1.4-0.1%-1.5%-1.4 11.2%11.9%0.7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7.4%1.1%-6.3 6.7%-1.4%-8.1 9.8%8.0%-1.8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2.4%0.4%-2.0 0.5%-1.6%-2.1 7.7%7.3%-0.4 表表1 1:不
12、同類型上市銀行業績增速變動情況:不同類型上市銀行業績增速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圖圖3 3: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歸因分析: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歸因分析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單位:pct 22Q422Q4銀行經營典型特征銀行經營典型特征 4季度上市銀行擴表提速,規模擴張對沖息差下行。4Q末信貸增速小幅放緩但仍維持較大強度,金融投資配置力度有所提升;在市場化需求尚待修復背景下,主要依靠政策驅動下的信用擴張,呈現“對公強、零售弱”特點。凈息差較前三季度繼續承壓,其中,大行收窄幅度更為明顯,主要受到資產收益率下行與核心負債成本率抬升雙重因素影響。受4Q債市大幅調整
13、、減費讓利手續費收入承壓等因素影響,上市銀行非息收入受到明顯擠壓,其中城農商行凈其他非息相對承壓。4Q資本約束進一步增強,PPOP與盈利增速差較前三季度走擴,信用成本繼續下行支撐全行業盈利增速相對穩定。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量增難抵價降”拖累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顯著承壓“量增難抵價降”拖累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顯著承壓 6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營業收入增速營業收入增速 利息凈收增速利息凈收增速 非息收入增速非息收入增速 撥備前利潤增速撥備前利潤增速 歸母凈利潤增速歸母凈利潤增速 1 1-3Q223Q22 20222022 增速變化增速變化(pct)pct)1 1-3Q223Q22 20
14、222022 增速變化增速變化(pct)pct)1 1-3Q223Q22 20222022 增速變化增速變化(pct)pct)1 1-3Q223Q22 20222022 增速變化增速變化(pct)pct)1 1-3Q223Q22 20222022 增速變化增速變化(pct)pct)國有行 工商銀行-0.1%-2.6%-2.5 3.2%0.4%-2.8 -8.5%-11.0%-2.5 -0.9%-3.6%-2.7 5.6%3.5%-2.1 中國銀行 2.6%2.1%-0.5 8.5%8.4%-0.2 -10.9%-12.8%-1.9 2.2%2.0%-0.2 5.8%5.0%-0.8 農業銀行
15、3.6%0.7%-2.9 4.3%2.1%-2.2 1.2%-5.0%-6.2 1.5%-2.2%-3.7 5.8%7.4%1.7 建設銀行 1.0%-0.2%-1.2 7.7%6.2%-1.5 -16.1%-18.0%-1.9 -0.3%-1.8%-1.5 6.5%7.1%0.5 郵儲銀行 7.8%5.1%-2.7 2.3%1.6%-0.7 37.4%24.3%-13.2 4.0%-1.1%-5.1 14.5%11.9%-2.6 交通銀行 5.1%1.3%-3.7 7.4%5.1%-2.3 1.6%-4.3%-6.0 0.7%-1.3%-2.0 5.5%5.2%-0.3 股份行 招商銀行 5
16、.3%4.1%-1.3 7.6%7.0%-0.6 1.9%-0.6%-2.5 4.1%3.8%-0.3 14.2%15.1%0.9 平安銀行 8.7%6.2%-2.5 8.7%8.1%-0.6 8.7%1.5%-7.3 10.7%7.4%-3.3 25.8%25.3%-0.6 興業銀行 4.1%0.5%-3.6 1.0%-0.3%-1.3 10.0%2.0%-8.0 -1.3%-4.6%-3.3 12.1%10.5%-1.6 光大銀行 0.4%-0.7%-1.2 1.5%1.3%-0.1 -2.2%-6.5%-4.2 0.6%-1.1%-1.6 4.3%3.2%-1.1 民生銀行-16.9%-
17、15.6%1.3 -16.8%-14.6%2.2 -17.2%-18.6%-1.4 -25.2%-24.3%0.9 -4.8%2.6%7.4 浙商銀行 18.1%12.1%-5.9 14.4%12.2%-2.2 30.1%12.0%-18.1 19.2%9.2%-10.0 9.1%7.7%-1.4 中信銀行 3.4%3.3%0.0 0.6%1.9%1.3 10.3%7.2%-3.0 1.5%1.6%0.1 12.8%11.6%-1.2 城農商行 青島銀行 16.3%4.6%-11.7 6.1%8.4%2.4 40.8%-3.9%-44.7 16.0%2.9%-13.1 7.3%5.5%-1.8
18、 鄭州銀行 12.3%2.0%-10.3 8.2%2.6%-5.7 33.5%-0.1%-33.7 15.9%1.9%-14.0 2.2%-24.9%-27.1 重慶銀行-4.8%-7.2%-2.5 -4.9%-6.8%-1.9 -4.2%-9.0%-4.7 -8.7%-12.1%-3.4 4.2%4.4%0.1 江陰銀行 21.9%12.3%-9.6 18.2%12.8%-5.4 41.2%9.5%-31.8 27.8%18.0%-9.8 22.4%26.9%4.5 無錫銀行 6.6%3.0%-3.6 0.9%-0.5%-1.4 28.9%17.4%-11.5 5.4%-0.1%-5.5 2
19、0.7%26.6%5.9 瑞豐銀行 10.6%6.5%-4.2 6.7%6.4%-0.3 47.6%7.0%-40.6 10.1%9.7%-0.4 21.3%20.2%-1.1 渝農商行-2.2%-6.0%-3.8 -5.0%-3.2%1.8 14.9%-22.2%-37.1 -6.3%-12.0%-5.8 5.6%7.5%1.9 張家港行 7.0%4.6%-2.5 5.7%6.1%0.4 12.4%-1.6%-13.9 10.0%5.0%-5.0 30.1%29.0%-1.1 常熟銀行 18.6%15.1%-3.5 18.7%13.8%-4.9 18.3%24.2%5.9 21.9%21.0
20、%-0.9 25.2%25.4%0.2 表表2 2:個股業績增速變動情況:個股業績增速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
21、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7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端:擴表提速,金融投資配置力度加大資產端:擴表提速,金融投資配置力度加大 8 2222Q Q4 4上市銀行擴表進一步提速上市銀行擴表進一步提速。Q4單季新增生息資產3.5萬億,同比多增1.55萬億;生息資產同比增速為11.8%,較22Q3末提升0.7pct。分銀行類型看,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22Q4末生息資產增速分別為13.2%、7.7%、6.5%,較22Q3末分別變動0.8、0.4、-1.3pct。金融投資配置力度加大金融投資配置力度加大,同業資產規模下降同業資產規模下降。22Q4單季新
22、增資產結構中,貸款、金融投資、同業資產、存放央行款項單季分別新增1.6、2.1、-0.54、0.35萬億,其中金融投資、存放央行款項同比分別多增0.65、0.89萬億,非信貸類資產是驅動非信貸類資產是驅動2222Q Q4 4擴表的主要力量擴表的主要力量;存量貸款占生息資產的比重較3Q末微降0.2pct至59%,資產結構大體穩定。圖圖4 4:信貸增速小幅放緩,非信貸類資產驅動擴表提速:信貸增速小幅放緩,非信貸類資產驅動擴表提速 表表3 3: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2Q422Q4單季新增生息資產、存量生息資產結構單季新增生息資產、存量生息資產結構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
23、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項目項目 21Q421Q4 22Q122Q1 22Q222Q2 22Q322Q3 22Q422Q4 單季新增資產結構單季新增資產結構 貸款 84.4%59.3%55.0%70.9%46.1%金融投資 73.2%16.6%33.4%18.1%59.4%同業資產-29.8%13.5%19.0%1.9%-15.4%存放央行款項-27.9%10.6%-7.4%9.0%9.9%存量生息資產結構存量生息資產結構 貸款 59.2%59.2%59.1%59.3%59.1%金融投資 28.0%27.5%27.7%27.5%28.0%同業資產 5.0%5.4%5.8%5.7%5.4%存放央行
24、款項 7.8%7.9%7.4%7.5%7.5%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端:信貸投放延續“對公強、零售弱”特點資產端:信貸投放延續“對公強、零售弱”特點 9 信貸增量主要由對公貸款貢獻信貸增量主要由對公貸款貢獻,零售信貸投放偏弱零售信貸投放偏弱。22Q4末,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較3Q末提升1.5pct至14.6%,零售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較3Q末下降2.6pct至5.1%,2022年以來對公貸款增速逐季提升,反觀零售貸款增速則逐季走低;4Q單季新增貸款結構中,對公貸款新增0.6萬億,同比多增0.6萬億;零售貸款僅新增0.1萬億,同比少增0.8萬億。圖圖5 5:20212021年以來
25、,對公貸款增速持續走高,零售貸款增速走低年以來,對公貸款增速持續走高,零售貸款增速走低 表表4 4: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2Q422Q4單季新增生息資產、存量生息資產結構單季新增生息資產、存量生息資產結構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項目項目 22Q122Q1 22Q222Q2 22Q322Q3 22Q422Q4 單季新增貸款結構(單位:億)單季新增貸款結構(單位:億)對公貸款 29,817 13,030 12,145 6,334 同比多增 1,250 4,021 6,216 6,092 零售貸款 7,177 3,927 4,930 1,
26、114 同比多增-3,819-5,431-3,902-7,756 票據貼現 2,233 9,484 3,879 5,835 同比多增 6,376 7,812 1,346 2,142 存量貸款結構存量貸款結構 公司貸款 55.0%54.9%54.9%54.8%零售貸款 41.7%40.8%40.4%39.9%票據貼現 3.3%4.3%4.6%5.2%注:上市銀行對公貸款、零售貸款、票據貼現的統計樣本包括工行、農行、建行、郵儲、交行、平安、興業、鄭州、江陰、無錫、渝農商、張家港和常熟銀行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端:國有行、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增速維持高位資產端:國有行、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
27、增速維持高位 10 國有行國有行、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增速相對穩定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增速相對穩定。22Q4末,上市銀行貸款增速為11.6%,較22Q3末小幅下降0.2pct。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22Q4末貸款增速分別為12.7%、8%、11.7%,較22Q3末分別下降0.1、0.6、0.2pct。4Q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形成的配套融資提款、監管要求21家全國性銀行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和設備更新改造貸款投放等因素影響,國有行信貸擴張仍維持較高強度。同時,江浙等優質區域地方性銀行信貸投放也維持較高景氣度,如常熟(YoY+18.8%,QoQ+3.4pct)、江陰(YoY+12.7%,Q
28、oQ+0.9pct)。國有行信貸資源向對公領域集中國有行信貸資源向對公領域集中,部分中小銀行零售信貸投放維持相對高景氣部分中小銀行零售信貸投放維持相對高景氣。在政策驅動下,國有大行信貸投放以對公領域為主導,零售信貸整體投放偏弱,環比增速在-0.3%0.7%之間;在4Q居民擴表放緩背景下,部分中小銀行仍零售貸款投放仍維持強度,環比增速在-0.2%2.2%之間,平安(QoQ+2.2%)、常熟(QoQ+1.8%)、張家港(QoQ+1.8%)等投放較好。圖圖6 6:國有行、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增速維持穩定:國有行、江浙地區農商行信貸增速維持穩定 表表5 5: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2Q422Q4各類貸款環比
29、增速各類貸款環比增速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對公貸款對公貸款 環比增速環比增速 零售貸款零售貸款 環比增速環比增速 票據貼現票據貼現 環比增速環比增速 國有行 工商銀行 1.2%0.0%-11.7%農業銀行 1.7%-0.3%-20.3%建設銀行 0.1%0.4%-10.0%郵儲銀行 3.0%0.7%-4.1%交通銀行 1.7%0.0%-13.9%股份行 招商銀行 3.9%-0.1%-5.7%平安銀行-0.3%2.2%3.6%興業銀行 5.0%1.0%4.6%城農商行 鄭州銀行 1.0%0.0%-3.4%江陰銀行 0.5%
30、0.4%-5.0%無錫銀行 0.3%-0.2%-8.5%渝農商行 1.1%1.3%-13.1%張家港行-0.6%1.8%-3.4%常熟銀行 2.5%1.8%33.3%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基建、制造、綠色等領域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基建、制造、綠色等領域 基礎設施貸款:基礎設施貸款:2022年末,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增速為13%,較3Q末提升0.5pct。其中4Q單季新增投放0.7萬億,同比多增0.2萬億左右。11月以來,重要會議密集召開,強調加快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的提款進度,推動年內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對基礎設施貸款投放形成支撐。制造業貸款:制造業貸款:22Q4
31、,單季新增制造業貸款規模為0.5萬億,同比多增0.1萬億左右。制造業貸款增速為18.3%,高于對公貸款增速4.7pct;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為36.7%,較3Q末提升5.9pct,農行(YoY+52.8%)、建行(YoY+48.4%)、中行(YoY+39.3%)、興業(YoY+76.7%)、平安(YoY+35.3%)。制造業貸款維持高增速主要受監管窗口指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撐。綠色貸款:綠色貸款:2022年末,綠色貸款增速較3Q末下降2.9pct至38.5%,但較年初提升5.5pct,整體仍維持高速增長。13家上市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0.4%,部分銀行綠色貸款增速顯著高
32、于行業,如民生(YoY+67.7%)、中信(YoY+67%)、光大(YoY+60%)、平安(YoY+58.8%)等。從上市銀行情況來看從上市銀行情況來看,全年新增對公貸款中,主要投向基礎設施領域(占比30.8%)、制造業(占比21.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15.5%)。11 單位:萬億單位:萬億 20202020 1Q211Q21 1H211H21 3Q213Q21 20212021 1Q221Q22 1H221H22 3Q223Q22 20222022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 172.75172.75 180.41180.41 185.50185.50 189.4
33、6189.46 192.69192.69 201.01201.01 206.35206.35 210.76210.76 213.99213.99 YoY 12.8%12.6%12.3%11.9%11.6%11.4%11.2%11.2%11.1%單季新增 3.38 7.67 5.09 3.96 3.23 8.34 5.34 4.41 3.23 單季同比多增 n/a 0.57 0.10 (0.21)(0.15)0.66 0.25 0.45 0.00 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 25.08 25.08 26.73 26.73 27.57 27.57 28.3828.38 28.90 28.
34、90 30.26 30.26 31.02 31.02 31.93 31.93 32.6732.67 YoY 14.2%n/a 17.3%16.4%15.3%13.2%12.5%12.5%13.0%單季新增 n/a 1.65 0.84 0.81 n/a 1.39 0.76 0.91 0.74 單季同比多增 n/a n/a n/a n/a n/a(0.25)(0.09)0.11 0.22 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 n/an/a n/an/a n/an/a 6.73 6.73 n/an/a n/an/a n/an/a 8.75 8.75 n/an/a YoY 35.2%n/a 41.6%37
35、.8%31.8%29.5%29.7%30.8%36.7%綠色貸款綠色貸款 11.95 11.95 13.03 13.03 13.92 13.92 14.78 14.78 15.90 15.90 18.07 18.07 19.55 19.55 20.90 20.90 22.0322.03 YoY 20.3%24.6%26.5%27.9%33.0%38.6%40.4%41.4%38.5%單季新增 0.40 1.08 0.89 0.86 1.12 2.05 1.48 1.35 1.13 單季同比多增 n/a 0.84 0.34 0.32 0.72 0.97 0.59 0.49 0.01 表表6 6:
36、基建、制造業、普惠、綠色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景氣度較高:基建、制造業、普惠、綠色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景氣度較高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基建、制造、綠色等領域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基建、制造、綠色等領域 12 行業行業 20202020 1H211H21 20212021 1H221H22 20222022 制造業貸款制造業貸款 余額(億)73,449 79,758 80,729 92,654 95,522 較年初增量(億)6,486 6,308 7,280 11,924 14,793 余額同比增速 9.7%6.6%9.9%16.2%18.3
37、%余額占存量對公貸款 16.1%16.0%16.0%16.8%16.7%較年初增量占新增對公貸款 12.8%14.9%15.0%24.4%21.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 余額(億)68,474 76,550 79,182 86,419 89,798 較年初增量(億)11,342 8,077 10,708 7,237 10,616 余額同比增速 19.9%18.4%15.6%12.9%13.4%余額占存量對公貸款 15.0%15.4%15.7%15.6%15.7%較年初增量占新增對公貸款 22.4%19.1%22.0%14.8%15.5%基礎設施貸款基礎設施貸款 余額(億)1
38、62,545 176,490 183,126 195,688 204,180 較年初增量(億)19,975 13,944 20,580 12,563 21,054 余額同比增速 14.0%14.2%12.7%10.9%11.5%余額占存量對公貸款 35.7%35.5%36.3%35.4%35.7%較年初增量占新增對公貸款 39.4%33.0%42.3%25.7%30.8%表表7 7:1717家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領域家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領域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注:基礎設施貸款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
39、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電熱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7家上市銀行包括工行、農行、建行、郵儲、交行、招行、興業、光大、民生、浙商、中信、青島、鄭州、江陰、無錫、渝農商、張家港行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綠色貸款余綠色貸款余額(億)額(億)全年增量全年增量(億)(億)全年增量占全年增量占新增貸款新增貸款 余額同比增余額同比增速速 工商銀行 39,785 11,733 46.1%41.8%建設銀行 27,470 7,870 33.0%40.2%農業銀行 26,975 7,197 27.8%36.4%中國銀行 19,872 5,786 31.6%41.1%交通銀行 6,354 1,587 21.6%3
40、3.3%郵儲銀行 4,965 1,243 16.4%33.4%招商銀行 3,554 866 18.0%32.2%興業銀行 6,371 1,831 33.0%40.3%中信銀行 3,341 1,340 45.1%67.0%光大銀行 1,993 747 28.2%60.0%民生銀行 1,799 726 76.1%67.6%浙商銀行 1,459 417 23.6%40.0%平安銀行 1,098 406 15.3%58.8%表表8 8: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222022年綠色貸款投放情況年綠色貸款投放情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零售貸款:居民加杠桿意愿不足
41、,按揭貸款首現負增長零售貸款:居民加杠桿意愿不足,按揭貸款首現負增長 13 經營貸支撐居民端信用擴張明顯經營貸支撐居民端信用擴張明顯。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住戶經營性貸款增速為16.5%,較3Q末提升0.4pct;其中4Q單季新增規模0.37萬億,占全部新增住戶的90%。16家上市銀行全年新增個人經營性貸款1.1萬億,占全年新增零售貸款近6成,余額同比增速為24.8%,高于零售貸款增速20pct。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首次出現單季負增長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首次出現單季負增長。22Q4單季新增個人住房貸款-0.1萬億,同比少增1.1萬億,2013年以來個人住房貸款首次出現單季負增長;同比增速較3Q末
42、下降2.9pct至1.2%。16家上市銀行全年新增按揭貸款0.37萬億,同比少增2.2萬億,余額同比增速僅1.4%,低于零售貸款增速3.4pct。2022年,受疫情反復、宏觀經濟景氣度下行等因素影響,居民就業、收入、預期承壓,購房意愿偏弱、早償增加拖累按揭需求。表表9 9:銀行業金融機構住戶貸款投放情況:銀行業金融機構住戶貸款投放情況 單位:萬億單位:萬億 1Q211Q21 2Q212Q21 3Q213Q21 20212021 1Q221Q22 2Q222Q22 3Q223Q22 20222022 住戶經營性貸款住戶經營性貸款 14.75 14.75 15.42 15.42 15.96 15.
43、96 16.22 16.22 17.10 17.10 17.75 17.75 18.53 18.53 18.90 18.90 YoY 24.6%22.8%20.1%19.1%16.0%15.1%16.1%16.5%單季新增 1.13 0.67 0.54 0.26 0.89 0.65 0.77 0.37 單季同比多增 0.64 (0.05)(0.18)(0.08)(0.24)(0.02)0.23 0.11 住戶消費性貸款住戶消費性貸款 15.33 15.33 15.77 15.77 16.21 16.21 16.57 16.57 16.43 16.43 16.68 16.68 17.08 17.
44、08 17.25 17.25 YoY 13.1%13.0%11.3%9.5%7.2%5.8%5.4%4.1%單季新增 0.20 0.44 0.44 0.36 (0.15)0.26 0.40 0.16 單季同比多增 0.71 0.03 (0.17)(0.20)(0.35)(0.18)(0.04)(0.20)個人住房貸款個人住房貸款 35.67 35.67 36.58 36.58 37.37 37.37 38.32 38.32 38.84 38.84 38.86 38.86 38.91 38.91 38.8038.80 YoY 14.5%13.0%11.3%11.3%8.9%6.2%4.1%1.2
45、%單季新增 1.23 0.91 0.79 0.95 0.52 0.02 0.05 (0.11)單季同比多增 0.15 (0.30)(0.44)0.10 (0.71)(0.89)(0.74)(1.06)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零售貸款:居民加杠桿意愿不足,經營貸支撐居民信用擴張零售貸款:居民加杠桿意愿不足,經營貸支撐居民信用擴張 14 行業行業 項目項目 20202020 1H211H21 20212021 1H221H22 20222022 按揭貸款按揭貸款 余額(億元)239,087 252,032 265,285 269,354 269,034 較
46、年初增量(億元)26,230 12,945 26,198 4,069 3,749 余額同比增速 12.3%11.2%11.0%6.9%1.4%余額占存量零售貸款 67.4%66.7%66.8%65.7%64.6%較年初增量占新增零售貸款 62.7%55.8%61.6%31.5%19.7%信用卡信用卡 余額(億元)52,257 54,188 56,317 56,450 56,797 較年初增量(億元)3,002 1,931 4,060 133 480 余額同比增速 6.1%10.1%7.8%4.2%0.9%余額占存量零售貸款 14.7%14.3%14.2%13.8%13.6%較年初增量占新增零售
47、貸款 7.2%8.3%9.6%1.0%2.5%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 余額(億元)36,679 42,792 45,745 52,479 57,107 較年初增量(億元)8,870 6,113 9,066 6,734 11,361 余額同比增速 31.9%34.4%24.7%22.6%24.8%余額占存量零售貸款 10.3%11.3%11.5%12.8%13.7%較年初增量占新增零售貸款 21.2%26.4%21.3%52.1%59.7%個人消費性貸款個人消費性貸款 余額(億元)20,367 21,094 22,024 22,584 23,919 較年初增量(億元)2,830 727 1
48、,656 560 1,895 余額同比增速 16.1%12.4%8.1%7.1%8.6%余額占存量零售貸款 5.7%5.6%5.5%5.5%5.7%較年初增量占新增零售貸款 6.8%3.1%3.9%4.3%10.0%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注:16家上市銀行包括工行、農行、建行、郵儲、交行、招行、興業、光大、民生、中信、鄭州、江陰、無錫、渝農商、張家港、常熟銀行 表表1010:1616家上市銀行零售貸款投放情況家上市銀行零售貸款投放情況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按揭貸款:按揭貸款:20232023年以來需求逐步呈現回暖跡象年以來需求逐步呈現回暖跡象 15 今年以來今年以來,
49、按揭貸款需求已逐步呈現回暖跡象按揭貸款需求已逐步呈現回暖跡象,按揭貸款早償有望于下半年開始緩解按揭貸款早償有望于下半年開始緩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為-0.1%,降幅較年初大幅收窄26.6pct;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3月,TOP100房企銷總額同比增長8.2%,為2022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其中,TOP100房企3月單月銷售額環比上升36.7%,同比上升24.6%,住房銷售持續回暖。與住房銷售改善對應與住房銷售改善對應,工行工行、中信等多家銀行表示目前按揭貸款需求已呈現回暖跡象中信等多家銀行表示目前按揭貸款需求已呈現回暖跡象。如工行表示
50、今年一季度個人按揭貸款的投放量環比22Q4增長36%,已經達到以往年份一季度平均投放量的八成以上。但中信同時也表示,短期內提前還款現象難有顯著緩解,預估下半年將逐步好轉。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表述表述 工商銀行 按揭提前還款問題:按揭提前還款問題:2022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居民選擇主動降低負債規模及債務久期,導致階段性的個人按揭貸款提前還款增加。23年1-2月份,工行按揭貸款提前還款979億元,同比增加220億,同比增幅有所回落,按揭貸款保持了正增長,影響總體可控。2323年全年按揭投放計劃:年全年按揭投放計劃:隨著國家政策的陸續傳導到位,房地產行業開始筑底回暖。今年一季度工行個
51、人按揭貸款的投放量環比去年四季度增長36%,已經達到以往年份一季度平均投放量的八成以上。預計2022年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歸合理的增長區間,按揭貸款的需求也將逐步地回升。農業銀行 關于提前還款關于提前還款,去年5月以來,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需求明顯增多。農行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情況與市場總體情況基本一致,提前還款占總還款額比重有所上升。部分客戶選擇提前償還房貸,主要是基于其自身財務規劃,也和金融投資收益率中樞下降、存量房貸利率與新發放房貸利率倒掛等因素有關。建設銀行 2022年,面對提前還款筆數增加的情況下,建設銀行多措并舉,統籌做好客戶服務和業務拓展,促進了按揭貸款的穩步發展。平安銀行 按揭提前
52、還款情況:按揭提前還款情況:市場上提前還貸是有增加的,但我行整體較低。我行也有進行針對性的措施,對業務發展沒有很大的影響。根據市場趨勢,現在部分城市按揭回暖較快,所以我們對于整個按揭的投放持較樂觀的態度。我行計劃將高收益高風險的一些產品轉到風險收益相對更加低的產品,所以現在是一個好的發展機會。這個過程中:一要保證流程,在市場有更高的占有率。二保持與對公聯動。三與相關的住房平臺如貝殼合作。四把按揭跟信用相結合,通過這種創新的方式占領更多市場空間。中信銀行 按揭信貸需求在逐漸恢復按揭信貸需求在逐漸恢復,目前的難點在于平滑和消化存量的提前還款目前的難點在于平滑和消化存量的提前還款。上半年來看可能有一
53、個僵持上半年來看可能有一個僵持,估計下半年增量可能會逐步好轉估計下半年增量可能會逐步好轉。民生銀行 2022年,我行消費貸款出現提前還款,由于提前還款額和正常到期額之和遠高于當年按揭新發放額,導致消費貸款余額負增長。表表1111:上市銀行關于按揭貸款及早償表述:上市銀行關于按揭貸款及早償表述 資料來源:各公司業績會,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負債端:存款保持較強增長動能負債端:存款保持較強增長動能 16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222Q Q4 4存款增速進一步走高存款增速進一步走高。貸款高增、流動性充裕、財政多支少收、理財贖回等因素共同支撐四季度M2增速維持在12%左右高位。4Q
54、末上市銀行存款同比增速進一步升至12.3%,較3Q末提升0.7pct;4Q單季新增存款2.9萬億,同比多增2.4萬億。國有大行存款增長提速國有大行存款增長提速,中小銀行則有所放緩中小銀行則有所放緩。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存款增速分別為12.6%、11.2%、9.6%,較3Q末分別變動1、-0.6、-0.3pct;整體增速維持較高水平,國有行增速最高。圖圖7 7:上市銀行計息負債增速進一步走高:上市銀行計息負債增速進一步走高 圖圖8 8:各類銀行存款增速變化:各類銀行存款增速變化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負債端:
55、零售存款、定期存款延續高增態勢負債端:零售存款、定期存款延續高增態勢 17 存款來源上存款來源上,4Q末上市銀行零售、公司存款同比增速分別為16.9%、7.9%,較3Q末分別變動3.2、-1.2pct。2022年微觀經濟主體風險偏好下降,貨幣貯藏性需求提高;疊加資本市場震蕩、購房需求偏弱、11月中下旬以來理財贖回壓力加大存款回流等因素影響,零售客戶存款類資產配置需求顯著提升。存款存款“定期化定期化”形勢依然較重形勢依然較重,4Q末上市銀行活期、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分別為5.9%、19.7%,較3Q末分別提升0.5、0.6pct;定期存款占比較3Q末下降0.9pct至51.3%。20212021 1
56、Q221Q22 2Q222Q22 3Q223Q22 20222022 計息負債存量結構計息負債存量結構 存款存款/計息負債計息負債 78.8%79.5%79.3%79.5%79.2%應付債券應付債券/計息負債計息負債 7.0%6.9%6.9%6.8%6.8%同業負債同業負債/計息負債計息負債 14.1%13.6%13.8%13.7%14.0%存款結構按業務劃分存款結構按業務劃分 公司存款公司存款/存款存款 45.1%44.6%44.9%44.4%43.1%零售存款零售存款/存款存款 54.9%55.4%55.1%55.6%56.9%存款結構按期限劃分存款結構按期限劃分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存款存
57、款 51.7%49.5%49.3%47.9%48.7%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存款存款 48.3%50.5%50.7%52.1%51.3%表表1212:上市銀行計息負債結構:上市銀行計息負債結構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圖圖9 9:上市銀行定期存款呈現較快增長態勢:上市銀行定期存款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注:上市銀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統計樣本包括工行、農行、建行、郵儲、交行、招行、興業、江陰、無錫、常熟銀行;公司存款、零售存款統計樣本包括農行、建行、郵儲、交行、招行、平安、民生、青島、鄭州、江陰、無錫、渝農商、張家港和常熟銀行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
58、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18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定價:息差進一步收窄,國有行相對承壓定價:息差進一步收窄,國
59、有行相對承壓 19 受資負兩端雙重擠壓受資負兩端雙重擠壓,4 4Q Q銀行體系銀行體系NIMNIM繼續收窄繼續收窄。2022年,商業銀行息差為1.91%,較1-3Q22收窄3bp。分機構類別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分別為1.90%、1.99%、1.67%和2.10%,分別較1-3Q22變化-2bp、-2bp、-7bp、+4bp。對于大型銀行而言,因更多承擔“穩信貸”任務,資產端定價下行壓力或相對更大。同時,負債端由于核心存款占比較高,核心存款成本上行對負債成本的拖累相對更為明顯;對于農商行而言,可以更好借助相對差異化的經營定位做適度客戶下沉,提振資產端收益率。從按季披露息差的從
60、按季披露息差的1515家上市銀行情況來看:家上市銀行情況來看:11家上市銀行2022年息差較前三季度下行,其中大型銀行降幅相對更大,除中行息差大體持平外(主要受益海外升息、海外資產占比較高),其他大行息差降幅在36bp;4家銀行凈息差較上半年持平或略有提升,多以區域性銀行為主,增幅區間在03bp之間。圖圖1010:20222022年以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下行年以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下行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光大證券研究所,單位:%圖圖1111:各類銀行凈息差走勢:各類銀行凈息差走勢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光大證券研究所,單位:%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定價:定價:息差進一步收窄,國有行
61、相對承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國有行相對承壓 20 表表1313:上市銀行凈息差表現:上市銀行凈息差表現 銀行類型銀行類型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20212021 1Q221Q22 1H221H22 1 1-3Q223Q22 20222022 國有行 工商銀行 2.11 2.10 2.03 1.98 1.92 中國銀行 1.75 1.74 1.76 1.77 1.76 農業銀行 2.12 2.09 2.02 1.96 1.90 建設銀行 2.13 2.15 2.09 2.05 2.02 郵儲銀行 2.36 2.32 2.27 2.23 2.20 交通銀行 1.56 1.56 1.53 1.50 1.48
62、 股份行 招商銀行 2.48 2.51 2.44 2.41 2.40 平安銀行 2.79 2.80 2.76 2.77 2.75 興業銀行 2.29 N/AN/A 2.15 N/AN/A 2.10 光大銀行 2.16 N/AN/A 2.06 N/AN/A 2.01 民生銀行 1.91 1.69 1.65 1.62 1.60 浙商銀行 2.27 N/AN/A 2.28 N/A 2.21 中信銀行 2.05 2.02 1.99 1.96 1.97 城農商行 青島銀行 1.79 1.75 1.76 1.76 1.76 鄭州銀行 2.31 N/AN/A 2.35 N/AN/A 2.27 重慶銀行 2.
63、06 N/AN/A 1.78 N/AN/A 1.74 江陰銀行 2.14 2.23 2.19 2.15 2.18 渝農商行 2.17 2.07 2.03 1.98 1.97 張家港行 2.43 2.23 2.24 2.25 2.25 瑞豐銀行 2.34 N/AN/A 2.24 N/AN/A 2.21 常熟銀行 3.06 3.09 3.09 3.10 3.09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貸款定價:新發生貸款定價承壓下行貸款定價:新發生貸款定價承壓下行 21 實體企業有效需求不足實體企業有效需求不足,對公貸款利率承壓下行對公貸款利率承壓下行。2022年,市
64、場化私營部門資本開支意愿相對不足,銀行體系信貸投放具有明顯的政策驅動特征,加劇了信貸供需矛盾,從而導致貸款利率承壓下行。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2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3.97%,較2021年12月、2022年9月分別下行60bp、3bp。受受LPRLPR連續下調連續下調、居民購房需求疲弱影響居民購房需求疲弱影響,新發放按揭貸款利率大幅走低新發放按揭貸款利率大幅走低。2022年12月,新發放按揭貸款利率為4.26%,較2021年12月、2022年9月分別下行137bp、8bp;2022年12月新發放貸款利率為LPR-4bp,而2021年12月為LPR+98bp,LPR加點下降
65、102bp。圖圖1212:20222022年,新發生企業貸款利率承壓下行年,新發生企業貸款利率承壓下行 圖圖1313:20222022年,新發生按揭貸款利率大幅下行年,新發生按揭貸款利率大幅下行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定價:上市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承壓下行資產定價:上市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承壓下行 22 銀行體系銀行體系“資產荒資產荒”壓力仍大壓力仍大,4 4Q Q資產端定價繼續承壓資產端定價繼續承壓。2022年,國股銀行加權平均生息資產收益率為3.69%,較2021,1H22分別下降6bp、4bp。其中,存量對公
66、貸款綜合定價下行幅度快于零售貸款,主要由于信貸資源向低息對公貸款集中。國有行資產端定價相對穩健國有行資產端定價相對穩健,中小行收窄幅度更大中小行收窄幅度更大。國有行加權平均生息資產收益率為3.55%,較2021、1H22分別下降1bp、3bp;股份行加權平均生息資產收益率為4.14%,較2021、1H22分別下降17bp、4bp。2022年我國經濟景氣度下行,信貸需求多集中于大型企業,大型企業對于利率敏感性高,驅動信貸業務向國有大行集中,大中小行結構性矛盾突出,從而導致原定價較高的中小銀行資產端定價承壓更加明顯。圖圖1414:20222022年,國股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承壓下行年,國股銀行生息資
67、產收益率承壓下行 圖圖1515:20222022年,上市銀行對公貸款利率相對承壓年,上市銀行對公貸款利率相對承壓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負債定價:核心負債成本居高不下負債定價:核心負債成本居高不下 23 20222022年以來年以來,上市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持續上行上市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持續上行。截至2022年末,國股銀行綜合負債成本為1.90%,較2021、1H22分別提升8bp、4bp,負債利率與資產利率走勢相逆。核心存款利率依然承壓核心存款利率依然承壓。截至2022年末,國股銀行存款平均利率為1.78%,較20
68、21、1H22分別上行9bp、3bp;市場類負債平均利率為2.33%,較2021、1H22分別上行3bp、5bp。市場類負債成本運行相對穩定,背后的核心驅動因素與央行貨幣政策維持寬松有關,而在負債結構中占比較高的核心存款利率卻“易上難下”,主要由于:存款定期化;存款定期化;企業活期和定期成企業活期和定期成本率持續上行本率持續上行。圖圖1616:20222022年以來,上市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持續上行年以來,上市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持續上行 圖圖1717:20222022年,對公定期存款利率有所抬頭年,對公定期存款利率有所抬頭 圖圖1818:個人活期存款成本運行穩定,對公活期存款成本持續上行:個人活期存
69、款成本運行穩定,對公活期存款成本持續上行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
70、投資建議 24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非息:手續費及其他非息雙承壓,拖累非息收入走低非息:手續費及其他非息雙承壓,拖累非息收入走低 25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222022非息收入同比下降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 6.9 9%,增速較增速較1 1-3 3Q Q下降下降4 4.2 2pctpct;非息收入占比較上季末下降;非息收入占比較上季末下降1 1.7 7pctpct至至2525.1 1%。從非息構成看:從非息構成看: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下降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下降3 3.0 0%,增速較增速較1 1-3 3Q Q下降下降1 1.6 6pctpct。受資本市場景氣度偏低、4Q債券市場大幅
71、震蕩調整等因素影響,代理基金、理財等收入承壓;同時,疫情因素約束居民線下消費活動,也對銀行卡等手續費收入形成一定影響;凈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凈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111.8 8%,增速較增速較1 1-3 3Q Q下降下降7 7.4 4pctpct。受債券、基金投資公允價值減少等因素拖累,上市銀行凈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1.8%,降幅較1-3Q擴大7.4pct。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國有行國有行 股份行股份行 城城農農商行商行 1 1-3Q223Q22 20222022 1 1-3Q223Q22 20222022 1 1-3Q223Q22 20222022 1 1-3Q223Q22 20222
72、022 非息收入(億元)10,46310,463 12,75012,750 7,0667,066 8,6038,603 3,2733,273 4,0124,012 124124 135135 YoY-2.7%-6.9%-5.9%-9.5%3.8%-0.9%26.6%-5.2%非息收入占營收比重 26.8%25.1%24.9%23.3%32.5%30.5%20.5%17.4%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億元)5,8675,867 7,3517,351 3,8523,852 4,7204,720 1,9791,979 2,5842,584 3636 4747 YoY-1.4%-3.0%0.3%-2.9%-
73、3.9%-2.5%-21.1%-28.8%占非息收入比重 56.1%57.7%54.5%54.9%60.5%64.4%28.8%34.9%凈其他非息收入(億元)4,5954,595 5,3995,399 3,2133,213 3,8843,884 1,2931,293 1,4271,427 8989 8888 YoY-4.4%-11.8%-12.3%-16.4%18.4%2.1%67.5%15.2%占非息收入比重 43.9%42.3%45.5%45.1%39.5%35.6%71.2%65.1%其中:投資收益(億元)1,9911,991 2,6132,613 995995 1,3481,348
74、940940 1,1851,185 5656 8080 YoY 8.0%2.0%-10.0%-6.3%33.8%11.3%58.2%36.8%占非息收入比重 19.0%20.5%14.1%15.7%28.7%29.5%45.0%59.6%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億元)8 8 -434434 -5858 -279279 6464 -131131 2 2 -2424 YoY-98.5%-182.8%-118.8%-163.0%-67.0%-280.1%-76.8%-362.4%占非息收入比重 0.1%-3.4%-0.8%-3.2%2.0%-3.3%1.9%-17.9%匯兌損益(億元)252252 311
75、311 7979 119119 150150 171171 2323 2121 YoY 5.6%-6.8%-50.5%-49.2%93.3%71.4%1567.9%16874.2%占非息收入比重 2.4%2.4%1.1%1.4%4.6%4.3%18.6%15.8%表表1414:上市銀行非息收入增長情況:上市銀行非息收入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6 財富管理:財富管理:AUMAUM增長奠定發展基石,后續向結構優化要效益增長奠定發展基石,后續向結構優化要效益 零售客戶數及零售客戶數及AUMAUM持續做大持續做大。2022年,工行、郵儲、招行、中
76、信、光大、平安等零售AUM同比增速均高于10%,高凈值客戶價值貢獻維持高位;展望2023年,資本市場轉暖預期下,上市銀行有望通過從AUM規模增長與結構優化雙重維度,提升財富管理業務價值貢獻;代理保險收入頗具亮點代理保險收入頗具亮點。受市場環境影響,代理基金、理財等承壓,但部分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高增,體現了財富管理業務綜合能力,如招行代理保險收入(YoY+51.3%)成為重要增長點,期繳保險量價齊升;平安將代理保險業務內嵌到財富管理體系中,代理保險收入YoY+30.9%;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財富管理模式更加普遍和智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財富管理模式更加普遍和智能,有助提升財富管理服務效率有助提升財富管理服
77、務效率。一方面,標準化產品線上銷售覆蓋率提升,不斷增強長尾客群的觸達能力;另一方面,強化理財經理隊伍建設,為客戶提供更加的個性化的陪伴式服務,有助于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綜合價值貢獻。銀行名稱銀行名稱 零售客戶數零售客戶數 零售零售AUMAUM 私行客戶數私行客戶數 私行私行AUMAUM 零售客戶數(億人)零售客戶數(億人)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零售零售AUMAUM(萬億元)(萬億元)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私行客戶數(萬人)私行客戶數(萬人)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私行私行AUMAUM(萬億元)(萬億元)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工商銀行 7.20 2.3%18.66 10.0%22.60 13.3%2.63 13.2%
78、建設銀行 7.39 1.8%近17萬億/19.37 9.3%2.25 11.4%農業銀行 8.62-1.8%/20.00 17.6%2.20 19.1%中國銀行 /近13萬億/15.96 8.4%2.42 12.0%郵儲銀行 超6.5億/13.89 10.9%/交通銀行 1.91 3.2%4.62 8.6%7.70 9.4%1.08 9.0%招商銀行 1.84 6.4%12.12 12.7%13.48 10.4%3.79 11.7%興業銀行 0.91 14.9%2.82 8.3%6.30 8.2%0.80 8.2%中信銀行 1.27 5.8%3.91 12.4%6.68 10.8%0.95/民
79、生銀行 1.22 10.6%2.20 5.0%4.22 9.5%0.57 7.1%光大銀行 1.47 5.0%2.42 14.2%5.65 13.0%0.57 13.4%平安銀行 1.23 4.1%3.59 12.7%8.05 15.5%1.62 15.3%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表表1515:部分上市銀行:部分上市銀行20222022年末零售客戶數及年末零售客戶數及AUMAUM變化情況變化情況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7 理財:贖回壓力過后,更加注重低波穩健特征理財:贖回壓力過后,更加注重低波穩健特征 資管新規以來資管新規以來,全市場理財規模年度首次負增長全市場理財規模
80、年度首次負增長。2022年11-12月,以資金市場和債市大幅調整為導火索,理財遭遇較強贖回壓力并形成了負向反饋效應;截至2022年末,全市場銀行理財規模較年初下降1.4萬億至27.65萬億,較峰值降約10%。銀行理財是代銷資管產品貨架最核心的銀行理財是代銷資管產品貨架最核心的“壓艙石壓艙石”?;趦糁祷爻返臋z視與當前客戶風險偏好較低的現實,上市銀行紛紛增強了低波穩健資產的供給;后續將更加注重順應資本市場環境與客戶真實風險偏好做好大類資產配置,不斷擴充到期收益更加穩健的理財產品,擇機為合適的客戶增配權益類資產;同時,更加注重投資者教育與客戶陪伴,引導客戶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增強客戶粘性。20222
81、022年年,上市銀行進一步加強了理財代銷渠道的拓展上市銀行進一步加強了理財代銷渠道的拓展。上市銀行不斷優化代銷理財產品貨架,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如郵儲代銷個人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3.3%;中信代銷行外理財公司產品占比較年初提升5.4pct至10.2%。圖圖1919:20222022年末規模同比負增長,為資管新規后首次年末規模同比負增長,為資管新規后首次 資料來源:銀行理財業務年度報告(2022年),光大證券研究所圖圖2020:債券資產占比下降,現金及銀行存款類資產占比提升:債券資產占比下降,現金及銀行存款類資產占比提升 資料來源:銀行理財業務年度報告(2022年),光大證券研究所
82、資料來源:銀行理財業務年度報告(2022年),光大證券研究所圖圖2121:理財產品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數量分布:理財產品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數量分布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8 理財:整體規模下降,部分銀行逆勢提升理財:整體規模下降,部分銀行逆勢提升 截至2022年末,上市銀行理財余額較年初下降4.4%,2022年11-12月贖回壓力沖擊是拖累理財規模增速承壓的主要因素;在整體規模承壓的同時,也有部分銀行理財規模逆勢增長,如青島(+19.7%)、興業(+18.4%)、光大(+11.0%)、常熟(+8.9%)、中信(+8.3%)等。銀行類別銀行類別 銀行名稱銀行名稱 2022 2022 理財
83、余額理財余額(億元億元)全年規模變動全年規模變動(億元億元)較較2222Q2Q2末變動末變動 較較20212021年末變動年末變動 國有行 工商銀行 21440-4424-6.4%-17.1%建設銀行 20140-3582-6.4%-15.1%農業銀行 20047-2062 0.6%-9.3%中國銀行 17603 496 1.8%2.9%交通銀行 12069-2194-5.5%-15.4%郵儲銀行 8301-852-10.0%-9.3%股份行 招商銀行 26677-1099-7.4%-4.0%中信銀行 15771 1207-7.4%8.3%民生銀行 8840-1289-8.1%-12.7%興業
84、銀行 20675 3209 7.2%18.4%光大銀行 11852 1178 0.0%11.0%平安銀行 8868 148-6.4%1.7%浙商銀行 2107-344-12.8%-14.0%城商行 鄭州銀行 457-22-4.5%-4.7%青島銀行 2008 330 17.6%19.7%重慶銀行 535 13 0.9%2.4%農商行 渝農商行 1303 100-5.2%8.3%常熟銀行 338 28-3.3%8.9%張家港行 212-23-10.4%-9.6%江陰銀行 184-9-9.7%-4.7%無錫銀行 185-7-17.0%-3.5%樣本上市銀行匯總樣本上市銀行匯總(萬億元萬億元)202
85、0 -0.90.9 -3.7%3.7%-4.4%4.4%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表表1616: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222022年末理財規模同比下降,但也有部分銀行規模逆勢提升年末理財規模同比下降,但也有部分銀行規模逆勢提升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
86、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29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不良率穩中有降,風險抵補能力較強資產質量:不良率穩中有降,風險抵補能力較強 30 行業不良率延續穩中有降態勢行業不良率延續穩中有降態勢。22年末,商業銀行不良率1.63%,較3Q末下降3bp,其中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較3Q末下降1bp。分機構看,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分別均較3Q末下降1、1、0bp,較年初下降3、4、6bp。撥備覆蓋率維持高位撥備覆蓋率維持高位,風險抵
87、補能力較強風險抵補能力較強。22年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41%,較3Q末下降0.9pct,較年初提升2.2pct,風險抵補能力較強。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分別為239%、243%、317%,較上季末下降0.5、2、3pct。圖圖2222:20222022年末,各類銀行不良率延續穩中有降趨勢年末,各類銀行不良率延續穩中有降趨勢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圖圖2323:20222022年末,各類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維持高位年末,各類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維持高位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不良率穩中有降,風險抵補能力較強資產質量:不良率
88、穩中有降,風險抵補能力較強 31 表表 1717: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情況: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情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注:問題貸款率為不良+關注率 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3Q變動較3Q變動(bp)(bp)20222022較1H變動較1H變動(bp)(bp)20222022較1H變動較1H變動(pct)(pct)國有行國有行工行1
89、.38%(2)1.95%-209.5%32.90%(0)0.49%(12)-0.43%-1.22%259.2%(0)中行1.32%11.35%-188.7%02.50%-0.37%-0.17%-1.10%(5)53.3%(5)農行1.37%(3)1.46%-302.6%(0)4.16%(6)0.46%(15)1.33%-1.08%840.4%(2)建行1.38%(2)2.52%-241.5%(2)3.34%(9)0.48%(11)-0.56%-0.77%(20)25.9%(19)郵儲0.84%10.56%1385.5%(19)3.26%(10)0.27%(6)1.86%(12)0.95%470
90、.7%(2)交行1.35%(6)1.44%(2)180.7%(1)2.44%(13)0.51%(7)-0.35%(5)1.16%(10)58.0%2股份行股份行招行0.96%11.21%7450.8%(5)4.32%(2)0.59%(12)2.15%(10)1.29%1370.8%5平安1.05%21.82%33290.3%03.04%51.39%(4)0.17%(30)1.90%1969.2%(4)興業1.09%(1)1.49%1236.4%(16)2.59%(17)0.54%(7)0.01%(17)1.67%384.9%1光大1.25%11.84%-187.9%(1)2.35%10.83%
91、(6)-0.74%-1.96%084.4%(1)民生1.68%(6)2.89%6142.5%12.39%(7)0.70%3-2.18%(7)1.99%(11)86.3%4浙商1.47%02.41%-182.2%12.67%11.13%(4)-1.21%-1.97%1078.9%(11)中信1.27%01.64%-201.2%(1)2.55%(1)0.86%(13)-0.36%-1.60%(15)74.0%(8)城商行城商行青島1.21%(11)0.82%19219.8%142.65%(7)0.82%(10)0.62%(15)1.55%179.9%8鄭州1.88%122.01%(32)165.7
92、%(3)3.12%141.48%30-0.77%342.97%(18)90.5%(9)重慶1.38%153.20%-211.2%(63)2.91%(46)0.55%(2)-1.67%-農商行農商行江陰0.98%00.92%(2)469.6%(27)4.60%(27)0.56%(48)2.70%(25)1.06%1770.7%19無錫0.81%(5)0.31%5552.7%144.46%(19)0.40%(22)3.34%(19)0.76%(13)68.2%(12)渝農商1.22%(1)1.29%-357.7%(4)4.36%(8)0.60%71.85%-1.33%(9)73.0%13張家港0.
93、89%(1)1.50%(10)521.1%(20)4.63%(25)0.82%(15)2.24%(14)1.22%758.4%(2)瑞豐1.08%(7)1.45%7280.5%83.03%(9)0.55%(15)0.50%(9)-常熟0.81%30.84%(3)536.8%(5)4.35%150.75%32.70%151.06%1272.6%(6)證券簡稱證券簡稱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關注貸款率關注貸款率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撥貸比信用成本信用成本撥貸比-問題貸款率撥貸比-問題貸款率逾期率逾期率逾期90天/不良逾期90天/不良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32 對公不良率總體改善對公不良率總
94、體改善。根據披露數據,多數上市銀行對公貸款資產質量較1H22有所改善,降幅在3-33bp不等,其中國有大行及中信、民生等股份行延續年初以來下降態勢。零售不良率較年中小幅上升零售不良率較年中小幅上升。目前披露數據的上市銀行中,除交行(較年中-9bp)、民生(較年中-9bp)外,其余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均較年中上行。22年末疫情達峰過峰影響下,部分普惠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加大,零售長尾客群風險上行,少數房企項目停工或延期交付風險傳導至按揭端,導致零售體系經營性貸款、信用卡與消費貸、按揭貸款不良率出現不同程度上升。表表1818:20222022年末,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率較年中下降,零售不良邊際走升年末,
95、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率較年中下降,零售不良邊際走升 202120211H221H2220222022季環比變動(bp)季環比變動(bp)202120211H221H2220222022季環比變動(bp)季環比變動(bp)工商銀行2.092.031.96(7)0.490.560.604中國銀行2.202.031.84(19)0.520.600.7111建設銀行2.272.152.08(7)0.400.440.5511農業銀行2.222.142.00(14)0.510.540.6511交通銀行1.881.781.67(11)0.840.940.85(9)郵儲銀行0.780.560.5710.941
96、.111.132招商銀行1.241.351.26(9)0.810.820.897平安銀行0.710.760.61(15)1.211.181.3214民生銀行1.891.831.50(33)1.651.591.50(9)浙商銀行1.881.661.63(3)1.071.431.507中信銀行2.051.821.72(10)0.950.991.034光大銀行1.441.491.45(4)1.081.021.097鄭州銀行1.861.691.80112.152.262.4923重慶銀行1.721.681.7350.900.981.3032渝農商行1.951.541.47(7)0.661.111.17
97、6上市銀行上市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率對公貸款不良率零售貸款不良率零售貸款不良率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單位:%資產質量:對公不良穩中有降,零售不良小幅走升資產質量:對公不良穩中有降,零售不良小幅走升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房地產存量風險延續暴露,增量風險相對可控資產質量:房地產存量風險延續暴露,增量風險相對可控 33 對公房地產風險明顯上升對公房地產風險明顯上升,按揭不良率總體維持低位按揭不良率總體維持低位。2022年末國有行、股份行對公房地產不良率均值分別為4.58%、2.82%,較年中顯著提升,部分大型房企風險暴露增加。2022年末國股行按揭貸款不良率受部分房企
98、出險波及較年中小幅增加,但仍維持低位運行,資產質量優于全行整體水平。涉房問題資產占比不高涉房問題資產占比不高,政策面支持政策面支持、需求面回暖有助于房地產風險穩步出清需求面回暖有助于房地產風險穩步出清。2022年末國股行房地產占公司貸款比重分別為5%、7%,較年中略有下降;多數機構表示相關風險資產均已計提充足撥備,項目貨值對授信額度覆蓋度高。我們認為當前階段房地產存量風險仍處于釋放期,若對大型房企有“破立結合”安排仍將驅動存量風險進一步確認。同時,政策面支持、需求面逐步回暖有助于防范增量風險擴散。表表1919:20222022年末,上市銀行對公房地產風險持續暴露,按揭不良率維持低位年末,上市銀
99、行對公房地產風險持續暴露,按揭不良率維持低位 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 按揭貸款不良率按揭貸款不良率 20212021(%)22Q222Q2(%)20222022(%)較年初較年初-bpbp 20212021(%)22Q222Q2(%)20222022(%)較年初(較年初(bpbp)工行工行 4.79 5.47 6.14 6767 0.24 0.31 0.39 8 8 中行中行 5.06 5.67 7.23 156156 0.27 0.36 0.47 1111 建行建行 1.85 2.98 4.36 138138 0.20 0.25 0.37 1212 農行農行 3.39 3.
100、97 5.48 151151 0.36 0.36 0.51 1515 交通交通 1.25 1.90 2.80 9090 0.34 0.37 0.44 7 7 郵儲郵儲 0.02 1.01 1.45 4444 0.44 0.52 0.57 5 5 招行招行 1.41 2.82 4.08 126126 0.28 0.27 0.35 8 8 平安平安 0.22 0.77 1.43 6666 -0.18 0.28 1010 興業興業 1.08 2.15 1.30-8585 0.49 0.51 0.56 5 5 民生民生 2.66 2.99 4.28 129129 0.26 0.33 0.50 1717
101、 浙商浙商 0.62 0.90 1.66 7676 -中信中信 3.63 2.89 3.08 1919 -光大光大 1.23 2.56 3.89 133133 -渝農商渝農商 0.00 0.00 7.28 728728 0.46 0.70 0.77 7 7 鄭州鄭州 3.47 3.36 4.06 7070 0.96 1.34 1.65 3131 重慶重慶 4.71 6.15 5.88-2727 0.27 0.37 0.52 1515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上市銀行對房地產風險表態總體偏正面資產質量:上市銀行對房地產風險表態總體偏正面 34
102、 資料來源:各公司業績會,光大證券研究所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表述表述 工商銀行 涉房涉房貸款資產質量總體穩定:貸款資產質量總體穩定:房地產業貸款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較21年略有上行,主要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個別大戶風險暴露增加。工行對于不良認定審慎,境內境內房地產業貸款在各項貸款總量中占比較低,且均已計提充足撥備房地產業貸款在各項貸款總量中占比較低,且均已計提充足撥備。個人按揭個人按揭風險可控,不良率0.4%,較21年末增加15bp,主要受少數房企項目停工或延期交付影響,相關風險傳導至按揭端,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整體風險可控。農業銀行 對公房地產對公房地產資產質量保持穩定: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受房
103、地產行業整體下行的影響,前期盲目擴張、負債水平較高的少數大型房企的風險暴露,引發房地產行業風險有所上升。但整體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且相關貸款均已充分計提撥備整體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且相關貸款均已充分計提撥備;上下游行業資產質量總體穩定上下游行業資產質量總體穩定,22年末建筑行業不良率2.43%,比年初上升0.18pct。中國銀行 完全化險仍需一定時間:完全化險仍需一定時間:房地產目前還在復蘇過程中,由于項目特殊性,風險化解過程需要更長時間,對整體資產質量影響會持續一段時間 郵儲銀行 房開貸業務占比低:房開貸業務占比低:房地產開發貸款行占比較低,占全部信貸業務比重分別為1.53%招商銀行 房地產行業
104、風險或在房地產行業風險或在2323年出清:年出清:23 年房地產風險處置難度加大,行業不良率還有上行可能行業不良率還有上行可能,但不良生成會較但不良生成會較2222年大幅下降。年大幅下降。23年將集中處置內保外貸風險,房地產行業不良率或受一定擾動。平安銀行 房地產不良生成率較低:房地產不良生成率較低:22年房地產不良資產均集中在原已爆雷房企,不良金額不大,不良生成率較低。2323年房地產大規模違約概率?。耗攴康禺a大規模違約概率?。赫呙嬉跃S穩為主,市場面筑底回暖,信用面逐步恢復平穩,大規模違約概率較小。中信銀行 房地產敞口相對較?。悍康禺a敞口相對較?。簩珦U資產 3734 億,占資產比重4.
105、4%,主要有房開發貸 2772 億,不良率 3.08%,其余結構化融資、債券投資等項目規模較小。未來房地產業務策略:未來房地產業務策略:后續存量業務加強風控化險,增量業務向好區域、好主體傾斜,優先支持按揭、改善性、長租房等。民生銀行 房地產敞口有限,押品覆蓋率較高:房地產敞口有限,押品覆蓋率較高:對公擔險房地產業務 4480 億,占資產比重6.3%;其中約其中約80%80%為表內貸款,為表內貸款,CMBS、MBS、企業債等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且集中于優質頭部企業,地產代銷業務(代銷信托、代銷基金等)目前余額為零。表內貸款中項目融資占比在95%以上,授信項目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聚焦住宅業態,擔保
106、以土地、在建工程抵押,追加項目公司股權質押,集團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項目貨值總體對授信余額覆蓋程度較好項目貨值總體對授信余額覆蓋程度較好。表表2020:上市銀行關于涉房類業務風險表述:上市銀行關于涉房類業務風險表述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不良處置力度不減,撥備計提略有放緩資產質量:不良處置力度不減,撥備計提略有放緩 35 圖圖2424:20222022年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較年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較20212021年大體相當年大體相當 圖圖2525:四季度上市銀行信用成本進一步下行:四季度上市銀行信用成本進一步下行 不良處置力度不減不良處置力度不減,撥備計提略有放緩撥備計提略有放緩。2
107、022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基本同2021年持平;其中已披露數據的上市銀行核銷及處置不良貸款1.03萬億,同比多增254億。2022年上市銀行減值損失/平均總資產為0.53%,較3Q末下降9bp,撥備計提略有放緩,反哺釋放利潤。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光大證券研究所,單位:萬億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產質量:房地產、城投等潛在風險仍需關注資產質量:房地產、城投等潛在風險仍需關注 36 20232023年需關注風險點:年需關注風險點:房地產行業仍在恢復過程中,風險尚未完全化解出清;財政實力較弱、債務負擔較高地區政信類業務仍需防范
108、區域性風險;受前期經濟下行影響,部分居民還款意愿及還款能力承壓,信用卡、消費貸等不良生成率仍可能維持相對高位;對于國際業務占比相對較高銀行來說,全球衰退預期升溫,外需走弱影響下,出口下行壓力加大,外貿領域風險需持續關注。上市銀行上市銀行 表述表述 工商銀行 20232023年風險關注點:年風險關注點:針對房地產行業,針對房地產行業,密切跟蹤地產行業的整體走勢,做好上下游貸款監測。對存量重點出險企業做好債務重組和風險化解。針對城投針對城投融資平臺領域,融資平臺領域,擇優支持新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點關注部分城投平臺風險化解,補充擔保增信措施,盤活優質存量資產。農業銀行 新生不良領域:新
109、生不良領域:房地產、租賃商服、制造業、批零領域合計新發生不良占對公新發生不良的66%。零售業務不良發生率0.69%,同比上升0.15pct。關注風險點:關注風險點:當前涉房信用業務、地方政府信用業務、大額集團客戶、高碳行業綠色轉型涉房信用業務、地方政府信用業務、大額集團客戶、高碳行業綠色轉型等領域是風險防控的重點。同時,受前期經濟運行壓力加大等負面因素影響,部分中小企業客戶經營壓力加大部分中小企業客戶經營壓力加大,個人客戶收入和還款能力下降個人客戶收入和還款能力下降,信用風險需前瞻性關注。中國銀行 風險壓力點:風險壓力點:一是房地產仍處在恢復過程中一是房地產仍處在恢復過程中,化險時間要求長;二
110、是涉政類業務,二是涉政類業務,關注財政實力弱、負債較高的政府類業務;三是外貿業務,三是外貿業務,全球需求衰退影響,出口下行壓力加大,外貿領域風險要持續關注。郵儲銀行 2323年資產質量展望:年資產質量展望:長期堅持審慎的風險偏好,而且在不斷地打造風險管控能力,資產質量基礎較好,關注類貸款的比例是比較低的,所以資產質量下遷的空間較小。招商銀行 展望整個展望整個 2023 2023 年,年,我們判斷全行整體的資產質量仍然會保持穩定。中信銀行 政信類業務資產質量可控:政信類業務資產質量可控:存量業務占比不高,且在穩步下降。70%是在華東、華南、華中等優質地區。55%客戶均為省、地市級。且政信類業務撥
111、備充足,撥貸比高于對公貸款平均撥貸比 1 倍。光大銀行 關注風險點:關注風險點:對公領域對公領域依然面臨著房地產和平臺領域的潛在資產壓力。零售領域零售領域受前期經濟下行的影響,部分地區和行業的客戶收入有所下降,導致信用卡及消費信貸業務風險高位運行。民生銀行 預計預計2323年年資產質量呈穩固向好態勢:資產質量呈穩固向好態勢:總體上看,存量風險基本化解,增量風險防控有效,預計 2023 年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同比將較大規模下降。資料來源:各公司業績會,光大證券研究所 表表2121:上市銀行關于未來資產質量潛在壓力表述:上市銀行關于未來資產質量潛在壓力表述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12、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37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38 各級資本充足率
113、穩中有升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2022年末,上市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總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13.3%、16.6%,較上季末分別提升11、8、6bp。風險加權資產擴張節奏略有放緩,一定程度上節約資本消耗,業績增長維持穩健,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較強。分機構看分機構看,上市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3%、9.8%、11.1%,較3Q末分別提升8、13、12bp。圖圖2626:20222022年末,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均有所提升年末,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均有所提升 圖圖2727:20222022年末,各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有提升年末,各
114、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有提升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表表2222: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 資本: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情況資本:上市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情況 39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人民銀行,光大證券研究所;注:其中工行、中行、農行、建行、交行、招行采用高級法計量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表表2323:上市銀行定增、配股多措并舉補充:上市銀行定增、配股多措并舉補充CET1CET1 資本:創新多渠道外源性資本補充資本:創新多渠道外源性資本補充 40 定增定增、配股等多措并舉配股
115、等多措并舉,增強核心一級資本補充能力增強核心一級資本補充能力。22年無錫銀行末20億定增落地增厚股本,22年末CET1提至10.97%(較3Q末+1.97pct);中信銀行計劃實施400億配股,預計2023年中落實實施;23年以來,郵儲公告450億溢價定增落地,中國移動集團作為單一股東參與定增;光大轉債于3月摘牌,轉股比例約76%,中國華融通過轉股方式持有41.8億股,成為公司主要股東,轉債轉股有效增厚公司核心一級資本。資本工具發行穩定資本工具發行穩定,TLACTLAC工具有望于工具有望于2323年試點年試點。22年全年各類資本工具累計凈融資約5282億,其中二級債凈融資規模達2469億,較2
116、1年多增943億。機構層面,22Q4工行、中行、交行分別發行二級債900、600、500億,支撐資本充足率較上季末小幅走升。此外,根據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四大行TLAC與風險加權資產比需在2025年、2028年不低于16%和18%,TLAC工具發行預計在2023年進行試點。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 增資方式增資方式 公告日期公告日期 募資規模募資規模 具體操作具體操作 無錫銀行 定增 2023/1/4 20億 無錫市太湖新城等6位定向投資人認購公司2.89億股,募集資金約20億,發行底價6.91元/股,較公告前一交易日PB(LF)估值溢價超40%
117、中信銀行 配股 2022/4/29 400億 擬配股數不超過146.8億股,募資不超過400億元,按公告日計算,對應配股價約2.72元/股,PB(LF)估值0.25倍,較公告當日A、H股PB(LF)估值折價幅度分別為46%、19%。郵儲銀行 定增 2023/3/29 450億 中國移動集團以450億認購郵儲67.77億股,認購價6.64元/股,較當日A股收盤價溢價約43%,并承諾5年鎖定期 中國移動集團定增后持股比例6.83%,成為第二大股東并派駐董事。光大銀行 可轉債轉股 2023/3/18-2017年3月發行的300億光大轉債在3月19日摘牌,截至公告日公司75.8%轉債已轉股 中國華融通
118、過轉股方式持股41.8億股,持股比例7.08%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資本:新巴資本:新巴IIIIII框架下“資本新規”指引銀行展業方向框架下“資本新規”指引銀行展業方向 對公業務對公業務 新巴III鼓勵銀行開展“投資級”企業、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和以房地產為抵押的對公業務。特別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中不乏高端制造、信息技術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預計后續制造業預計后續制造業、綠色綠色、普惠等重點領域仍是銀行體系重點發力點普惠等重點領域仍是銀行體系重點發力點。新巴III也對項目資本金比例較低的房開貸項目實施限制,后續銀行對于房地產業務的開展將主要考慮頭部房企后續銀行對于房地產業務的開展將主
119、要考慮頭部房企,項目上聚項目上聚焦資本金比例較高焦資本金比例較高、已完工的住宅開發類項目已完工的住宅開發類項目。同業業務同業業務 為減少資金空轉,3M以上銀行風險暴露的資本占用有所提升,銀行后續將更傾向于開展3M以內的高評級銀行同業業務,并限制開展低評級、長期限的銀行同業業務;“投資級”非銀機構風險權重有所下降,銀行開展此類業務的意愿也將有所提升。投資業務投資業務 新巴III鼓勵銀行開展地方政府一般債,以及優先檔、短久期、高評級公募ABS業務;將限制表內開展二級資本債投資。從資產管理業務來看,鼓勵銀行加大對資管產品的穿透計量,并將嚴格限制無法穿透的資管產品。風險管理風險管理 新巴III體系下,
120、一旦債務人在本行的違約資產超過一定比例,該客戶所有債項的撥備計提比例均必須達到20%以上才能夠享受100%的最低風險權重。由此看來,銀行機構為減輕違約資產的資本占用,后續撥備計提力度或加大。零售業務零售業務 從按揭貸款來看從按揭貸款來看,鼓勵銀行開展二套及以內的現房按揭貸款業務,對于期房按揭、三套及以上的按揭貸款業務則有所限制。預計后續按揭業務將主要著眼于首套和改善型二套合理需求;從非房零售業務來看從非房零售業務來看,對于“合格交易者”的認定除了鼓勵銀行加大高質量信用卡的投放,也在督促銀行做好信用卡的貸后管理和資金監管工作。此外,由于1000萬以上的個人債權風險權重系數升至100%,銀行開展此
121、類業務的意愿將有所下降。41 表外業務表外業務 表外業務調整主要涉及:國內信用證CCF顯著提升,或導致銀行開證意愿大幅下降,證源減少也將導致后端福費廷業務相應受到影響;信用卡一般未使用額度CCF下降,疊加“合格交易者”認定,預估信用卡承諾資本消耗將明顯改善。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1 1、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業績:盈利增長穩健,業績分化延續 2 2、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規模:擴表提速,存款高增 3 3、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定價:資負兩端擠壓,息差進一步收窄 4 4、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非息:增速延續放緩,占比下降 5 5、資產質量
122、: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資產質量:總體穩健,撥備調節存空間 6 6、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資本:各級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 7 7、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銀行經營展望與投資建議 42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Q231Q23上市銀行業績前瞻與上市銀行業績前瞻與2Q2Q經營展望經營展望 43 量:信貸量:信貸“開門紅開門紅”,重點領域信貸增長強勁重點領域信貸增長強勁,2 2Q Q零售信貸有望逐步發力零售信貸有望逐步發力。開年以來,銀行體系保持了較高的信貸投放強度,主要來自政策性開放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制造業貸款等領域。進入進入2 2Q Q,隨著宏觀經濟進一步企穩復蘇隨著宏觀經濟進
123、一步企穩復蘇,基建基建、制造業制造業等相關領域預計仍將維持較強資本開支力度,發揮托舉經濟重要作用,房地產產業鏈及居民按揭貸款需求有望逐步企穩,消費貸消費貸、信用卡信用卡等投放強度較1Q23提升。價:價:1 1Q Q2323息差或為全年息差壓力最大時點息差或為全年息差壓力最大時點,后續單季降幅明顯趨緩后續單季降幅明顯趨緩。1Q受按揭貸款集中重定價、新發放貸款滾動重定價、核心負債成本走高等因素影響,預計息差大幅承壓。進入2Q,息差降幅有望明顯趨緩;2Q壓降核心負債成本必要性強,預計協定存款等定價將被規范。險:資產質量有望延續前期向好態勢險:資產質量有望延續前期向好態勢,信用成本大體維持穩定信用成本
124、大體維持穩定。疫后復蘇邏輯下,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逐步修復,有助于穩定零售資產質量;同時,主要商業銀行仍然擁有不低的撥備水平,營收壓力可以通過撥備政策予以緩釋調節。2323Q Q1 1營收增速或降至營收增速或降至-3 3%左右左右,盈利增速有望維持大體穩定盈利增速有望維持大體穩定。1Q凈利息收入或依舊呈現“量增難抵價降”,凈利息收入延續放緩,非息受理財基數、市場利率上行等因素影響仍將繼續承壓。測算上市銀行1Q營收同比增速降至-3%左右,為全年低點;盈利增速錄得6.4%左右,大體維持穩定。進入2Q,伴隨著經濟景氣度提升,息差、非息負向拖累將迎來邊際改善,預計后續營收增速有望小幅爬坡,盈利增速保持穩
125、定。圖圖2828:預計:預計23Q123Q1為全年累計營收增速低點,此后逐季走升為全年累計營收增速低點,此后逐季走升 圖圖2929:全年累計歸母凈利潤增速大體維持穩定:全年累計歸母凈利潤增速大體維持穩定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測算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測算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行情回顧:“中字頭”銀行領漲,估值仍處低位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行情回顧:“中字頭”銀行領漲,估值仍處低位 44 年初至今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相對收益明顯銀行板塊相對收益明顯,江浙江浙、成渝等優質地區城農商行領漲銀行板塊成渝等優質地區城農商行領漲銀行板塊。年初至今(截至4月
126、4日),銀行指數下跌2%,跑輸滬深300指數7.5pct,在各行業板塊中位居第27/30。從個股來看從個股來看,瑞豐(+17.4%)、長沙(+16.9%)、中信(+10.6%)、交行(+9.1%)、中行(+8.5%)、農行(+8.2%)等漲幅居前,領漲個股主要以“中特估”概念和進一步機構下沉為主。估值層面估值層面,A A股銀行整體估值水平仍處于近年來低位股銀行整體估值水平仍處于近年來低位。截至4月4日,A股銀行板塊整體PB為0.54倍、較年初上漲0.6%,PB估值處于2010年以來低位。分銀行類型來看,PB估值由高到低依次為:城商行(0.65)股份行(0.56)農商行(0.55)國有行(0.5
127、2)。招行、平安等零售銀行PB估值在經歷22Q4的上行后,當前已重新進入到低估區間。圖圖3131:今年以來,銀行指數震蕩下行:今年以來,銀行指數震蕩下行 圖圖3232:今年以來,銀行板塊:今年以來,銀行板塊PBPB呈現企穩態勢呈現企穩態勢 圖圖3030: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整體收跌,跑輸滬深: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整體收跌,跑輸滬深300300指數指數 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時間截至2023年4月4日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45 圖圖3333:年初至今,上市銀行漲跌幅:年初至今,上市銀行漲跌幅TOP20TOP20(%)圖圖3434:上市銀行:上市銀行PBPB估值分布情況估值分布情況
128、 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時間截至2023年4月4日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行情回顧:“中字頭”銀行領漲,估值仍處低位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行情回顧:“中字頭”銀行領漲,估值仍處低位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46 3月份以來,經濟延續平穩修復特征,政策“強刺激”預期消退,故1Q整體市場投資風格偏向于主題投資,市場資金向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領域集中,銀行板塊中涉及“中特估”概念的股票如中信、四大行等漲勢相對更好,而以招行、平安為代表的零售銀行則有所回調。23Q1,因按揭貸款集中重定價、新發放貸款滾動重定價、和核心負債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雖然銀行體系處于“寬信用”進程,但NI
129、M受到較大擠壓,銀行經營“量增難抵價降”,未能從“寬信用”過程中明顯受益,Q1或為全年營收增速低點。而同步貨幣高增的“幻覺”將更多體現在非金融領域。展望未來,后續經濟平穩運行概率較大,Q2Q4銀行業營收有望逐季走高,疊加前期銀行板塊經過回調后,當前銀行板塊PB為0.54倍,遠低于2021年0.7倍的平均水平。伴隨著經濟景氣度逐步提升,政策主導的信用擴張有望逐步向市場化融資需求切換,帶動銀行經營和股價改善。我們看好后續銀行板塊絕對收益表現我們看好后續銀行板塊絕對收益表現,投資標的上可關注三條主線:投資標的上可關注三條主線:1 1)經營基本面優質的招行經營基本面優質的招行、平安平安,中期反彈配置機
130、會中期反彈配置機會。春節后疫后復蘇邏輯所帶來的行情階段性兌現,當前招行、平安PB(LF)再度回歸分別為1.05、0.67倍,分別處于2010年以來9%、1.4%的分位數,重新回到低估區間。經濟修復下半場,零售銀行不論是個人信貸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均具備有較大的向上彈性,估值存在修復機會。2 2)經營穩健經營穩健,受益于受益于“中特估中特估”的郵儲的郵儲、中信中信。郵儲、中信作為“中字頭”銀行,受政策邏輯、商業邏輯雙重驅動,估值存在改善空間。3 3)區位優勢明顯區位優勢明顯,經營穩定的優質中小銀行經營穩定的優質中小銀行。受益于區域經濟活力強,江浙地區信用擴張將具有更好的持續性,前期機構持倉較多、盈
131、利維持高增長的區域中小銀行出現一定滯漲,拉長期限看可關注銀行板塊內部輪動機會,繼續關注江蘇、常熟等深耕于江浙等優質區域的頭部中小銀行。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根治房地產市場風險的落腳點還在于需求端,若居民購房需求遲遲未能好轉,住房銷售長時間未能改善,房地產市場可能將迎來新一輪風險釋放,弱資質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釋放仍將是重要變量?!皩捫庞谩钡男纬沙诵枰獙捸泿胖С滞?,還需要恢復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提升商業銀行風險偏好。若實體融資需求持續走弱,“寬信用”力度可能不及預期。銀行研究團隊 王王一峰一峰 分析分析師師 執業證書編號:S0930519050002 電話:010-565
132、13033 郵件: 董董文欣文欣 分析分析師師 電話:010-56518035 郵件: 執業證書編號:S0930521090001 蔡霆夆蔡霆夆 聯系人聯系人 郵件: 趙趙晨陽晨陽 聯系人聯系人 郵件: 劉杰劉杰 分析師分析師 電話:010-56518032 郵件: 執業證書編號:S0930522110002 招商基金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專業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負責準備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任何關于發
133、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研究人員的個人觀點。研究人員獲取報酬的評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質量和準確性、客戶反饋、競爭性因素以及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體收益。所有研究人員保證他們報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具體的推薦意見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行業及公司評級體系行業及公司評級體系 買入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15%以上;增持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5%至15%;中性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與市場基準指數的變動幅度相差-5%至5%;減持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場基準指數5%至15%;賣出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
134、場基準指數15%以上;無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鶞手笖嫡f明:A股主板基準為滬深300指數;中小盤基準為中小板指;創業板基準為創業板指;新三板基準為新三板指數;港股基準指數為恒生指數。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創建于1996年,系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股份制證券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根據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本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本公司經營范圍: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
135、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業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此外,本公司還通過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直接投資、期貨、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證券業務。本報告由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編寫,以合法獲得的我們相信為可靠、準確、完整的信息為基礎,但不保證我們所獲得的原始信息以及報告所載信息之準確性和完整性。光大證券研究所可能將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布該等更新。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發布時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
136、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蛻魬灾髯鞒鐾顿Y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不同時期,本公司可能會撰寫并發布與本報告所載信息、建議及預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可能會向客戶提供與本報告中觀點不同的口頭或書面評論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資產管理子公司、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板塊可能會獨立做出與本報告的意
137、見或建議不相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公司提醒投資者注意并理解投資證券及投資產品存在的風險,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建議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抉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屬機構就報告內容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信賴依據。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分發,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復制、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保留一切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