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次方:202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pdf(20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次方:202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pdf(204頁).pdf(20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專家寄語專家寄語 科技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比如,一個技術往往從難度低、直接價值大、應用面廣的地方開始突破,逐漸向難度大、直接價值小、個性化強的地方發展。工業互聯網應用和發展也不例外。但難度體現在哪些方面、價值如何體現、市場在哪里卻是值得仔細研究的。在研究這些問題時,理論分析和實踐同樣重要。該報告在總結大量實踐基礎上給出了洞察分析,值得大家參考。知行:工業基因的數字化演進作者,郭朝暉博士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Copy
2、right 2022023 3 版權與免責聲明版權與免責聲明 智次方研究院擁有對本報告的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未經授權和允許的情況下,拷貝或轉載本報告以及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和數據。智次方研究院擁有對本報告的解釋權。本報告所包含的信息僅供相關單位和公司參考,所有根據本報告做出的具體行為與決策,以及其產生的后果,智次方研究院概不負責。數據更新聲明數據更新聲明 智次方研究院會盡最大努力為相關單位和公司提供準確和及時的數據。但由于目前市場情況可能發生變化,面臨多項不確定因素,智次方研究院強烈建議用戶和讀者及時查看最新出版的報告。智次方研究院也會根據用戶需求,為用戶完成定制化報告以及數據更新。20
3、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編寫單位:智次方研究院編寫單位:智次方研究院 智次方研究院是中國 AIoT 產業研究的引領者,為產業輸出深度洞察觀點,為企業提供高價值研究服務。智次方研究院近十年來專注于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AI、車聯網、5G、物聯網等AIoT 相關領域,為企業和政府提供 AIoT 產業相關的市場調研、數據洞察、業務/戰略規劃、投研盡調、行業分析、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政策研究等咨詢服務,助力客戶洞察行業趨勢、科學布局發展、實現價值增長。研究團隊:研究團隊:王蘇靜、梁張華、朱維芳、彭昭、靳凌光 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前前 言言 工業互
4、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其發展在我國倍受重視,已連續 6 年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與我國實體制造業轉型的發展具有緊密聯系。2023 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收官之年。經過近年來的快速成長,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綜合集成,并在工業制造各環節深度融合,行業標準有大范圍進步,已形成涵蓋工業互聯網網絡與標識解析、平臺與應用、安全等細分領域的完備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展望未來,工業互聯網有望在工業數據智能規
5、模應用、供需精準對接、平臺“鏈式”應用提速、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等更廣的生態范圍、更深的產業層次,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智次方研究院基于對產業的深入調研編制此份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報告將全面梳理中國工業互聯網生態全景,站在產業全景視角,從應用、軟件、平臺、網絡、設備、安全、產業服務等多層次,深入總結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態勢和特點;對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高潛力企業進行扼要介紹和分析,重點突出呈現相關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先進案例;同時基于對產業鏈上下游 30 余家龍頭企業的深入走訪匯總產業發展趨勢洞察,以期為業界提供參考和啟發,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壯大。2 202
6、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產業圖譜研究方法論產業圖譜研究方法論(一)關于產業圖譜(一)關于產業圖譜 產業圖譜源于上世紀 90 年代管理咨詢行業的一個概念,最早用于各產業的領軍企業或政府來探尋細分市場的發展規模、發展現狀、發展趨勢等。演化至今,產業圖譜已成為一份具備綜合性分析功能的產業發展指南,也是一份直觀的數據庫概覽,其核心在于以結構化的視角解析產業網絡的形成和演化趨勢,形成從企業到行業,再從行業到整個產業鏈的三貫穿。產業圖譜發揮的作用包括:清晰梳理產業格局,輔助企業關鍵決策:通過繪制產業圖譜,可以站在產業全景視角,秉承著“一張圖讀懂產業”的原則,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產業鏈上游
7、、中游、下游以及各個細分環節的相關信息,了解產業要素的分布情況,評估產業的發展前景,幫助從業者梳理市場競爭格局,為相關機構與企業決策提供參考。精準定位產業方向,優化改善產業布局:繪制產業鏈圖譜是了解產業市場潛力和配套程度的有效方法,相關部門可以有計劃地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促進創新和改善布局。同時,它有助于政府確定產業優勢和缺失環節,分析資源和企業分布,明確招商引資的重點對象,招攬重點企業以補充缺失環節??焖倮迩迤髽I定位,從容迎接智能時代:隨著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持續進化,商業社會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企業的產品設計、制造流程、商業模式、組織架構隨時面臨被重構的風險,自身在
8、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也可能隨時發生變化。領先的產業圖譜應隨之及時迭代,力求反映產業競爭格局變遷,幫助企業快速厘清新時代定位,從容迎接智能化未來。智次方研究院作為智次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專注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與產業創新的研究機構,研究方向涵蓋 AIoT、工業互聯網、5G、車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通訊技術等智能產業關聯領域,密切關注產業發展最新動向,深入產業調研,及時通過一手信息和數據勾勒日新月異的產業全景圖譜。目前,研究院已經發布的報告包括 AIoT 產業全景圖譜、5G 產業全景圖譜、LPWAN產業研究報告、智慧城市/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等方面的白皮書,服務的客戶包括工信部、發改
9、委、信通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阿里、華為、工業富聯、AWS 等。(二)產業圖譜研究方法(二)產業圖譜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產業圖譜的繪制過程是多學科多專業交叉的結果,需基于政產學研的多維度視角,以專業和持續的產業研究、產業洞察為支撐,進行圖譜的制作及迭代更新。因此,本生態圖譜及報告基于以下五步驟進行編制:預研階段?;趪蚁嚓P產業規劃、產業發展白皮書等,明確工業互聯網產業的定義和分類,掌握產業發展知識。從產業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基礎中提煉產業發展規律、階段特點和影響機制等,作為生態圖譜構建的基本原則。根據產品/服務的最終形態,結合
10、AIGC 等工具,向上游推導其在各節點的關聯產品/服務的形態,描繪出產業鏈縱橫交叉的聯系,并以圖表形式呈現所選產業的上下游細分領域;同時,全面梳理各中間產品/服務及最終形態產品/服務的龍頭企業/高潛力企業,形成圖譜方案初稿。調研階段。結合預研階段產生的問題,走訪調研產業協會/聯盟、代表企業、權威專家等,展開深入交流互動,摸清行業發展格局、最新趨勢,進一步了解產業的發展方向;設計問卷,開展線上全渠道調研,面向業內人員大量采集產業一手數據。借用 AI 工具高效處理數據、提煉結論,為后續圖譜的打磨完善以及報告的編寫修訂做好鋪墊。編制階段。繪制產業圖譜,撰寫產業圖譜報告。報告結合定性+定量的分析手段,
11、深入分析圖譜中的各細分領域。定性部分,梳理總結該細分領域的產品定義、產品分類、工作原理、發展歷程、階段特征、政策監管、主要企業發展概況等特點;定量部分,研究分析其需求量、市場規模、市場結構、產品出貨結構等情況。在深入分析各細分領域的基礎上,結合 PEST、SWOT、波特五力、SCP、三四矩陣等分析模型,歸納總結產業近 1 年來的發展態勢,為讀者呈現智次方研究院的洞察觀點。圖譜及報告初稿完成后,經公司質量管理委員會嚴格審核兩次以上,并得到專家指導后定稿。發布階段。在智次方的全渠道以及合作的主流媒體發布報告預熱稿件。在既定時間發布圖譜、報告及相關解讀文章,提供下載鏈接渠道。發布后,對圖譜及報告做持
12、續推廣。迭代階段。智次方研究院后續將密切關注產業發展最新動態,報告內容及數據將隨著產業發展、技術革新、競爭格局變化、政策法規頒布、市場調研深入等,保持定期更新與 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優化。秉承匠心專業、精益求精的宗旨,為讀者提供更多深入洞察、領先市場和值得品鑒的高價值研究報告。2.編制原則編制原則 客觀性原則:本圖譜報告致力于客觀、中立地分析產業,避免主觀偏見對分析結果產生的影響。全面性原則:本圖譜報告致力于全面收集產業鏈信息和數據,包括產業鏈各個細分環節的歷史、現狀、趨勢、競爭、企業等各方面的信息。實證性原則:本圖譜報告的編制均基于實證數據和事實,避免主觀臆
13、測或理論臆斷。深入性原則:本圖譜報告涉及的洞察和結論來自于對產業相關企業、機構、專家的深度調研。時效性原則:本圖譜報告將保持及時更新,以反映產業的新變化、新趨勢。保密性原則:本圖譜報告需要保護調研對象的商業機密和敏感信息。創新性原則:本圖譜報告的編制融合傳統與新型的研究方法,積極采用 AI 等技術為研究的所有環節提效,挖掘定量數據背后的邏輯,分析定性內容背后的觀點。3.圖譜收錄企業的標準圖譜收錄企業的標準 圖譜收錄企業兼顧大中小型企業。智次方研究院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重點企業庫,定期跟蹤重點企業的最新動態。在占有大量企業信息數據的基礎上,我們結合企業規模、資金實力、主要產品市場份額、供應鏈
14、穩定性、技術創新、融資情況、資質/獎項、正/負面輿情等重要因素,分別針對大中小型企業構建了不同的評選標準。具體而言:大型企業入選標準中,企業規模、資金實力、主要產品市場份額、供應鏈穩定性、技術創新等要素的考量權重更高,相關方面綜合實力領先的企業更有可能入選。中小型企業評選標準中,技術創新、融資情況、主要產品市場份額、資質/獎項等要素的重要性相對更高,相關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更有可能入選。負面輿情一票否決,針對所有企業適用,有明顯負面輿情的企業將不會入選圖譜。無論大中小型企業,均強調技術實力原則和正面積極原則。相近條件下,有政府授予科技獎項/高新企業稱號,或者有重大技術突破報道/取得相關認證的企業
15、將優先上榜。同時,去除有明顯負面輿情的企業。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目目 錄錄 前 言.1 產業圖譜研究方法論.2(一)關于產業圖譜.2(二)產業圖譜研究方法.2 1.研究思路.2 2.編制原則.4 3.圖譜收錄企業的標準.4 I 工業互聯網產業年度洞察.9 II 應用層.22 2.1 離散型制造業.23 2.1.1 工程機械行業.23 2.1.2 工業裝備行業.24 2.1.3 家電行業.25 2.1.4 電子信息行業.26 2.2 流程型制造業.27 2.2.1 能源行業.28 2.2.2 采礦行業.29 2.2.3 醫藥行業.30 2.2.4 鋼鐵行業.31
16、 2.2.5 食品行業.32 2.3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33 2.3.1 工程機械行業.33 2.3.2 工業裝備行業.40 2.3.3 家電行業.45 2.3.4 電子信息行業.50 2.3.5 能源行業.56 2.3.6 采礦行業.61 2.3.7 醫藥行業.66 2.3.8 鋼鐵行業.71 2.3.9 食品行業.77 III 軟件層.83 3.1 研發設計類.84 3.1.1 計算機輔助設計 CAD.84 3.1.2 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85 3.1.3 計算機輔助制造 CAE/CAM.86 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3.1.4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7、PDM/PLM.87 3.2 生產制造類.88 3.2.1 制造執行軟件 MES.88 3.2.2 生產控制類軟件(PLC/DCS/SCADA).89 3.3 經營管理類.91 3.3.1 企業資源管理 ERP.91 3.3.2 人力資源管理 HRM/HCM.93 3.3.3 營銷管理 CRM.94 3.3.4 供應鏈管理 SCM.95 3.4 運維服務類.96 3.4.1 工業運維 MRO.96 3.4.2 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 PHM.96 3.5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97 3.5.1 計算機輔助設計 CAD.97 3.5.2 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99 3.5.3 計算機輔助制造 C
18、AE/CAM.101 3.5.4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DM/PLM.103 3.5.5 制造執行軟件 MES.106 3.5.6 生產控制類軟件(PLC/DCS/SCADA).108 3.5.7 企業資源管理 ERP.109 3.5.8 人力資源管理 HRM/HCM.111 3.5.9 營銷管理 CRM.113 3.5.10 供應鏈管理 SCM.114 3.5.11 工業運維 MRO.117 3.5.12 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 PHM.118 IV 平臺層.121 4.1 邊緣計算.121 4.2 IaaS.123 4.3 PaaS.123 4.3.1 裝備自動化廠商平臺.123 4.3.2
19、ICT 廠商平臺.124 4.3.3 軟件廠商平臺.124 4.3.4 制造業廠商平臺.125 4.3.5 工業大數據平臺.125 4.4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125 4.4.1 邊緣計算.125 4.4.2 IaaS.131 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4.4.3 裝備自動化廠商平臺.133 4.4.4 ICT 廠商平臺.136 4.4.5 軟件廠商平臺.140 4.4.6.制造業廠商平臺.145 4.4.7 工業大數據平臺.148 V 網絡層.153 5.1 有線接入.154 5.1.1 現場總線.154 5.1.2 工業 PON.154 5.1.3 工業以太
20、網.155 5.1.4 TSN.155 5.2 無線接入.156 5.2.1 5G.156 5.5.2 Wi-Fi.157 5.2.3 WIA.157 5.2.4 工業無線.158 5.3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158 5.3.1 現場總線.158 5.3.2 工業 PON.159 5.5.3 工業以太網.160 5.3.4 TSN.161 5.3.5 5G.162 5.3.6 Wi-Fi.163 5.3.7 WIA.165 5.3.8 工業無線.165 VI 設備層.168 6.1 智能機床.168 6.2 工業機器人.169 6.3 工業控制器.170 6.4 傳感器.171 6.5 M
21、CU 芯片.172 6.6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173 6.6.1 智能機床.173 6.6.2 工業機器人.174 6.6.3 工業控制器.176 6.6.4 傳感器.178 6.6.5 MCU 芯片.179 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VII 工業互聯網安全.182 7.1 工業數據安全.182 7.2 工業 APP 安全.183 7.3 網絡安全.183 7.3.1 標識解析系統安全.183 7.3.2 5G 網絡安全.184 7.4 設備安全.185 7.4.1 工業主機.185 7.4.2 工業控制設備.185 7.4.3 數控設備安全.186 7.4.
22、4 工業機器人安全.186 7.5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187 產業服務.191 8.1 產業聯盟與協會.191 8.2 研究咨詢.191 8.3 資本與投資機構.191 8.4 主要企業/機構介紹.192 8.4.1 產業聯盟.192 8.4.2 產業協會.193 8.4.3 研究咨詢.194 8.4.4 投資機構.196 結語.198 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I 工業互聯網產業年度洞察工業互聯網產業年度洞察 洞察洞察 1:工業互聯網平臺競爭加劇,深化工業機理知識、數據算法和經驗:工業互聯網平臺競爭加劇,深化工業機理知識、數據算法和經驗規律的沉淀成為構建差異
23、化的關鍵規律的沉淀成為構建差異化的關鍵 在工業互聯網產業架構中,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匯集和配置的樞紐。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蓬勃發展。從市場規模來看,據 IDC 預計,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的推動下,到 2025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應用解決方案市場將達到 56.1 億美元(約合 361.6 億元人民幣),2021-2025 年 CAGR 為29.6%。從發展水平來看,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 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2 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綜合發展指數達到 251,較 2021 年增長17.23%,連續 4 年保持
24、 15%以上的增幅。其中,資源匯聚指數為 316,知識沉淀指數為263,應用活力指數為 222,企業賦能指數為 213。圖表圖表 1 20181 2018-20222022 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 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雖然產業持續發展,但供給側的資源匯聚指數(316)和知識沉淀指數(263)整體領先于需求側的應用活力指數(222)和企業賦能指數(213)。與此同時,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集中度不高,我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平臺數量超過 240 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達到 28 家。由于工業細分行業和場景較多,所以工業互聯網平臺領
25、域并未出現如同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平臺型超級巨頭。未來隨著市場基數持續增大,下游不同行業需求分化,平臺及應用產品體系日趨統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間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企業的差異化價值進一步凸顯。1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基于智次方研究院對市場的調研,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將從四個方面體現:一是持續提升平臺核心能力。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需要聚焦于設備接入與邊緣處理、機理模型沉淀與轉化、數據建模分析、低代碼開發等核心能力方面,不斷強化解決方案的開發與實施。其中,深化工業機理知識、數據算法和經驗規律的沉淀成為關鍵。2022 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報告指出,企業以往
26、的工業模型主要關注設備整機,如今則進一步關注到具體的環節、部件及其運行規律,使得工業模型的構建更深一層、粒度更細。例如,卡奧斯 COSMOPlat 2021 年建立了冰箱研發設計仿真模型,2022 年進一步為脫脂、翻板、吸盤等具體生產環節的工藝建立了仿真驗證模型。例如,根云已有的挖掘機質量評估定級模型實現了對整車的質量評估,2022 年增加了發動機裝配質量檢測模型,以及對高壓開關、風機齒輪箱壓差開關的健康評估模型。二是形成規?;瘡椭频姆椒ㄕ?。在工業領域,“可復制性”意味著能否將復雜、多功能、強實施、高門檻的解決方案,解耦成碎片化、易復制、易吸收的技術架構體系,這也是從“工業互聯網項目”邁向“工
27、業互聯網平臺”的關鍵一步。規?;瘡椭瓶梢钥焖偻茝V平臺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降低平臺建設和運營成本,提高平臺的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還可以加速工業互聯網的普及和推廣,促進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收益,其中的關鍵在于平臺企業能否沉淀共性能力,形成相應的“方法論”。舉例來說,截止 2023年 1月,卡奧斯 COSMOPlat成功跨界打造 7座燈塔工廠。以 BaaS引擎為核心,卡奧斯 COSMOPlat通過數字孿生體、數字空間、工業機理模型、知識圖譜等核心模塊,向上生長工業應用,向下接入工業設備,打造出行業領先的共性基礎技術平臺,并沉淀出數據力、仿真力、定制力等六大賦能能力,賦能不
28、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向“燈塔”轉型。三是主動培育跨界融通生態。如今,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正加快從單一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向生態資源聚合轉型,預計 2023 年生態培育將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競爭的焦點。一方面,平臺企業將與行業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廠商開展能力互補與資源整合,共同打造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合作破解單一平臺企業無法滿足全類制造場景需求的困境;另一方面,平臺企業將依托平臺整合研發資源、供應商資源和用戶資源,構建基于平臺的共贏生態系統,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用戶提供智能制造、協同制造、設備資產運維、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服務。四是積極布局國家戰略領域。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將進一步深化“平臺+雙碳”
29、、“平臺+雙鏈”等融合應用能力,圍繞國家重點領域加速平臺技術產品能力迭代。在雙碳領域,平臺企業積極搭建綠色減碳數字化平臺,通過碳排放的精準監控支撐減碳策略制定。如海爾推出“碳足跡、碳減排、碳替代”助力產業園區節能減碳、航天云網打造“碳核算、碳足跡、碳畫像”系列產品,在壓鑄行業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在雙鏈領域,平臺企業積極發揮平臺數據融通作用,推動實現全產業鏈信息的匯聚分析。如浪潮打造電子制造的產業鏈協同模式,1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推動服務器產業鏈市場預測、產品研發、訂單編排、生產管控、采購交付的全流程協同,確保產品國際競爭力。洞察洞察 2:工業:工業 APP 應用
30、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應用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普及應用,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快速發展期。但總體來看,中小制造企業轉型進程仍處在初中期水平。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1)顯示,2021 年處于數字化初步探索階段的企業占比為 79%,處于應用踐行階段的企業占比為 12%,達到深度應用階段的企業占比為 9%。這說明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初級階段,轉型之路道阻且長。圖表圖表 2 2 全國數字化轉型整體水平全國數字化轉型整體水平 資料來源: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無論是大型制造企業,還是中小制造企
31、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都需要應用大量工業軟件,然而大型企業工業軟件紛繁復雜,存在部署成本高、業務決策難、數據利用率低等問題。與之相比,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的工業 APP 能夠降低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助推工業互聯網產業繁榮。所謂工業 APP,是基于松耦合、組件化、可重構、可重用思想,面向特定工業場景,解決具體的工業問題,基于平臺的技術引擎、資源、模型和業務組件,將工業機理、技術、知識、算法與最佳工程實踐按照系統化組織、模型化表達、可視化交互、場景化應用、生態化演進原則而形成的應用程序,是工業軟件發展的一種新形態。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APP 的關系,就如同安卓操作系統和智能手機 APP 的關
32、系。移動物聯網時代,以安卓為代表的操作系統,通過虛擬抽象層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分離和解耦。從此,做軟件的開發者不用費心關注硬件,因而可以專注于應用功能的實現?;谪S富多彩的軟件和應用,移動互聯網催生出了許多新型商業模式,鑄就了一批快速崛起的獨角獸企業。1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同理,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 APP 發展的顯性驅動力,平臺將成為帶動工業 APP創新發展的新型孵化器和運行載體。具體而言,平臺需要為開發者提供支撐環境,各類模型組件,各類工業知識;也需要具備支持微服務架構,場景化的建模工具,容器化的部署能力,以及云技術的應用整合。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一套復雜的工
33、業軟件可以分解為眾多可以被獨立部署、相互方便組合的微服務,形成各種承載著工業知識和經驗的工業 APP。這些工業 APP 簡單、靈活、可相互組合使用,實現了化難為易、化整為零,很好地解決傳統工業軟件以往的研發難、部署難、使用難、維護難等問題,并可以被用戶快速掌握,高效地完成各種設計、分析、生產、管理等任務,有力地促進了企業降本提質增效。借由工業互聯網+工業 APP 模式,眾多中小制造企業能夠通過低成本的方式享受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效益,從而有益于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大規模推廣。例如,藍卓自主研發的 supOS 工業操作系統向下連接海量的工業裝備、儀器和產品,實現萬物互聯,向上支撐工業智能 APP
34、的快速開發和部署,以“平臺+工業 APPs”模式構架的新一代智能工廠應用模式,讓工業數字化轉型更簡單,現已聯合 700 余家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 4000 多個“平臺+工業 APPs”模式的新型智能工廠。近年來,我國工業 APP 呈現爆發增長的態勢,工業 APP 應用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工信部數據顯示,截止 2022 年 12 月,全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 APP 突破 65 萬個,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 75.1%、55.7%,工業技術軟件化基礎能力進一步夯實。同時,工業 APP 已經深入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周轉、日常運維、
35、經營管理等各個維度,尤其是在一些高附加值產品,比如飛機、船舶、汽車、大型工業設備上帶來顯著的價值。洞察洞察 3: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鏈主鏈主”引領效應,成為多地推動制造引領效應,成為多地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模式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模式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跨過單點應用示范和垂直行業深化階段,正在向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發展的階段邁進。多個地區正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作為“鏈主”企業,借平臺之力打通供應與制造、產品與服務間等各環節數據流,實現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連接,賦能當地制造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盤活地方實體經濟,形成數實融合發展新格局。根據騰訊
36、研究院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 2022,東部沿海、長江沿線省份,工業數字化占比普遍較高、部分增速還快,如上海、重慶等。兩地工業數字化在本地數字產業中的占比,以及本地工業數字化的發展速度均呈“雙高”態勢,排名均進入全國 TOP 6,本地的工業數字化對數字經濟的貢獻勢能較大。1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3 3 工業數字化在本省數字產業占比工業數字化在本省數字產業占比 資料來源:騰訊研究院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2 其中,上海通過“工賦上?!毙袆?,探索出了一套工業互聯網鏈式發展的“上海模式”。截止 2023 年 3 月,上海已打造出 30 個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37、,鏈接 800 萬多臺工業設備。其中,溢出效應最強的 10 家鏈主平臺,平均每家能帶動 40 至 50 家核心供應商轉型,并進一步輻射上千家企業。以紡織行業為例,上海市首批工業互聯網鏈主企業上海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的“飛梭智紡”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了全國上萬家中小紡織企業與超過 70 萬臺紡織機械,可實時掌握全國近萬家紡織企業設備的實時運行情況。不僅能大幅提升紡織廠的運行效率,還逐步整合匯聚起一個巨大的“產能池”,可從容應對需求變化。采購商只需要在平臺下單,“飛梭智紡”將自動選出有產能、有技術、守信用的工廠,確??蛻舾咝?、安全完成采購。供方產能利用率有效提升,需方采購成本大幅降低。重慶開
38、展“一鏈一網一平臺”試點示范,聚焦制造業產業鏈中的發動機、變速器等重點行業,計劃年內推動約 3 家重點企業建設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集聚上下游企業 50 家以上,接入平臺的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 10%。以儀器儀表產業為例,“鏈主”企業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供應鏈協同數字化運營平臺,服務上游的傳感器、元器件、芯片、原材料等企業,以及下游的石化、冶金等企業,已對 143 家供應商的訂單交付、入廠驗收質量、供應商問題整改進度等信息進行統一監控跟蹤,實現研發、制造、物流、質量等多項協同和實時數字管控,企業供應鏈運行更加順暢?;凇版溨鳌钡囊I效應,中小企業能在“鏈主”企業的帶動下“串珠成鏈”,
39、在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的同時強化產業鏈整體的市場競爭力,而“鏈主”企業本身也能在服務產業鏈上下游的過程中進一步做大做強,最終帶來整個生態中多方共贏的局面,由此形成產業集群聚集的天然“向心力”。為了發揮“鏈主”引領效應,地方政府需要支持“鏈主”企業、重點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上云上平臺”,以此打通企業之間的數據鏈、信息鏈、要素鏈,解決產業鏈企業間的信息數據孤島、協作效率低等痛點,最終實現供應鏈的高效協同。目前,部分?。▍^、市)已經出臺了工業互聯網“鏈主”相關政策,智次方研究院匯總如下:1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4 4 各?。▍^、市)
40、工業互聯網各?。▍^、市)工業互聯網“鏈主鏈主”相關政策匯總相關政策匯總 ?。▍^、?。▍^、市)市)政策政策 廣東省 2022 年 6 月,廣東省工信廳網站發出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圍繞 20 個戰略性產業集群,每條重點產業鏈遴選 2-3 家“鏈主”企業(1 家國有企業、1-2 家民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構建“20 個戰略性產業集群+N 條重點產業鏈+多鏈主”體系。到 2025 年,在全省范圍內培育形成省級“鏈主”企業 60 家左右;到 2030 年,培育形成超 100 家“鏈主”企業”。上海 2022 年 10 月,上海市數字化辦印發上海
41、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方案主要目標為到 2025 年,全市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數字化轉型比例不低于 80%;五大新城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完成智能工廠 L2 級改造提升。全市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 2000 億元。形成“12345”即 10 個試點示范園區、200 家示范性智能工廠、30 個工業互聯網平臺、40 家“工賦鏈主”、50 個超級場景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引領格局,打造國內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高地。重慶 2022 年 1 月,重慶市經信委啟動全市制造業“一鏈一網一平臺”試點示范,計劃年內推動 3 家以上重點企業建設行業性質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匯
42、聚上下游企業 50 家以上,到 2025 年,實現 15 家以上重點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上下游企業超過 200家。成都 2023 年 2 月,成都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措施指出: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招引培育高能級“鏈主”企業,牽引帶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支持“鏈主”企業提升產業帶動力,對“鏈主”企業投資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行業性公用平臺、供應鏈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人才交流交往平臺等,實行提級服務,納入“鏈長”月調度范圍,加大政策、資源、要素傾斜支持力度。城陽區 青島市城陽區發布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
43、助力企業擴容提質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指出:鼓勵企業開展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每年備案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重點項目(項目的設備和軟件投資不少于 5000 萬元,其中軟件類投資不少于 5%,培育建設期間不超過 2 個年度)。建成驗收后,擇優確定的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每年不超過 5 個),在享受市區兩級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軟件和設備投入的 10%,最高給予1000 萬元獎勵。實施“鏈主”企業培育計劃,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鏈主”企業。支持“鏈主”企業整合上下游企業入駐或建設特色產業園,完善產業生態。發揮“鏈主”企業龍頭帶動作用,通過集中采購、共享員工、供應鏈金
44、融等模式,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洞察洞察 4:“5G+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發展駛入快車道 5G 是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工業互聯網是 5G 規?;瘧玫闹麝嚨?。近年 1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來,“5G+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從產業規模來看:5G 正式商用近四年以來,中國在 5G 網絡建設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 2023年 3 月底,我國累計建成 5G 基站超過 264 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 6.2 億戶,移動物聯網用戶達 19.84 億戶,5G 應用已覆蓋 52 個國民經濟大類。與此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
45、規模已超過 1.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了 15.5%。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覆蓋 31 個?。▍^、市)和 40 個行業,服務企業超過了 25 萬家;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了 8100 萬臺(套)。工業互聯網已覆蓋 45個國民經濟大類、166個中類,覆蓋工業大類的 85%以上。圖表圖表 5 5 中國中國 5G5G 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概況(截止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概況(截止 20232023 年年 Q1Q1)數據來源:工信部 從技術標準來看:2020 年 7 月 3 日,3GPP 官宣了 5G R16 標準的凍結,定義了 5G LAN這一推動 5G向垂直
46、行業擴展的重要加速劑,拉開了“工業 5G時代”的大幕。在此之前,工廠的網聯化、數字化轉型大多依賴“有線+WiFi”的組合來為終端設備提供通信保障,其局限性也顯而易見一方面是工廠環境復雜,有線網絡路由難規劃、部署成本高,而且易造成線纜過多、混亂;另一方面是 WiFi 網絡抗干擾性與移動性差,同時基于 WiFi 的網絡環境也不具備邊緣能力,無法承擔部署在邊緣節點的潛在故障分析、數據快速回傳等工作。而 5G 則像是一把鋒利的剪刀,成功為工業制造完成了“剪辮子”的轉變。在進入 R16 時期后,5G LAN 一舉打通了工業 IT與 OT融合的“任督二脈”,使 5G 直接進入到工廠內網,跟工業網絡之間形成
47、融合。2022 年 6 月,5G R17 標準凍結,在 uRLLC(超可靠低延遲通信)增強項目中,對時延敏感的工業控制網絡的空口同步精度在 R16 的 540 納秒,進一步提升到 R17 的 145 納秒至 275 納秒,可有效解決工業控制的同步精度問題。同時,輕量級 5G RedCap 的凍結則為工業傳感器連接場景提供了支撐。從頂層設計來看:“5G+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呈現出逐年清晰、完善、具體的趨勢。自 2019年我國正式商用 5G后,工業和信息化部便出臺了“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 1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方案,有針對性地推進 5G 和工業互聯網融
48、合發展。2021 年 7 月,十部委聯合頒布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在行業融合應用深化行動中將“5G+工業互聯網”作為重點,提出要聚焦“5G+工業互聯網”發展重點行業,打造典型應用場景,持續開展“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支持 5G 在質量檢測、遠程運維、多機協同作業、人機交互等智能制造領域的深化應用。2022 年 9月,工信部印發5G 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提出“十四五”時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等制造業各行業以及采礦、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萬家企業開展 5G 全連接工廠建設,建成 1000 個分類分級、特色鮮明的工廠,打造 100 個標桿工
49、廠,推動 5G融合應用縱深發展。智次方研究院匯總了部分企業的 5G全連接工廠案例,如下所示:圖表圖表 6 5G6 5G 全全連接工廠案例連接工廠案例 工廠工廠 案例介紹案例介紹 浪潮蘇州 5G全連接工廠 蘇州浪潮服務器主板智能制造基地,是一家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透明化的現代制造工廠,集全球領先的制造工藝與智能技術為一體,可實現服務器主板大規模設計與生產,服務器板卡加工技術達業界領先水平,加工精度達到微米級?;诠S業務需求,浪潮通過 5G 行業專網、邊緣計算等產品,構建新型 5G 云網融合基礎設施:采用 4.9GHz 頻段,部署 1 套輕量化核心網和 3 個基站,構建了一張大帶寬、低時延、
50、高可靠的定制化 5G 專網,替換了原有的有線和 Wi-Fi 網絡,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全面互聯。該 5G 全連接工廠打造柔性生產、AGV 多機協同、設備智能控制、設備運維、遠程排障等 9 個 5G 典型應用場景,實現產線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聯互通,生產過程智能感知、實時分析和精準決策,解決網絡延遲、生產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數據安全等業務痛點,助力運營成本降低 10%、產能提升 15%?;跂|智平臺的 5G 全連接工廠 武漢華星所在的半導體顯示行業是高端精密制造的典型代表,具有生產連續、工藝復雜、流程眾多、節拍緊湊等特征。格創東智攜手湖北聯通,利用雙方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應用
51、創新和 5G 云網融合創新方面的核心優勢,綜合運用 5G、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圍繞武漢華星在效率、質量、安全等領域的核心訴求,形成了包括 5G+工業數據采集、5G+PAD 智慧點檢、5G+XR 遠程協作、5G+UWB/北斗融合定位、5G+AGV 智能物流等五大場景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武漢華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該工廠助力華星實現了產品良率持續提升、產能進一步釋放、人力成本削減和安全生產,年綜合效益提升超過 1 億元。更重要的是,本項目成功建設和落地應用,將對我國泛半導體工廠開展 5G 全連接工廠建設和探索起到重要的示范效應。荊州美的 5G全連接工廠 荊州美的洗衣機工廠是家
52、電制造領域全球首個 5G 全連接工廠,共計上線 2500 個5G 終端,覆蓋 15 類應用,貫穿全部 9 大流程,也是目前全球 5G 終端規模最大、應用覆蓋最廣、業務結合最深的 5G 智能工廠,二期建成后 5G 終端數將達 8000 以上。荊州美的第一次意義上實現了全場景依賴于 5G、全流程 5G 貫通,生產效率提升 17%,下線直發率提升 1 倍,庫存降低 50%,單臺人工成本下降 30%。1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在荊州美的項目中,中國移動聯合華為應用多項首創技術,支撐 5G 全連接工廠高效運行。首創激光點云 3D 建模高精仿真,基于工廠環境、終端業務模型和分
53、布進行 3D仿真規劃,建模精度 99%,仿真匹配度 90%以上;基于 5G 分布式 Massive MIMO 技術持續創新,實現每千平方米 1Gbps 以上確定性大上行,支撐智能質檢等應用,壞件檢出率提升 10%;另外,在荊州美的應用了全球首款內置可調波束的室分小基站,上行容量提升 10%。寧波中集 5G集裝箱制造全連接工廠 寧波中集是全國集裝箱行業首家 5G 全連接工廠。工廠在原有數字化的基礎上融合5G 技術,全面整合業務鏈信息,打造 5G+智能噴涂、5G+RGV(有軌制導車輛)、5G+機器視覺檢測、5G+設備互聯等多個業務場景,推動傳統集裝箱生產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谥袊撏ㄌ峁┑?5G
54、 專網和平臺能力底座,寧波中集公司打造了生產現場監測、工藝合規校驗、廠區智能物流等深入生產核心環節的關鍵應用,實現企業全流程業務一體化運用和管控,廠區內 500 多臺設備整體聯網率達 95%以上。在集裝箱焊接質檢方面,通過焊縫智能檢測,可以實現 3 秒內輸出缺陷結果,班組品質異常流出率降低 90%,效率遠高于傳統人工質檢。噴涂集裝箱外立面時,通過5G 實時監測油漆耗量及相關參數,動態調整噴槍壓力和拉箱速度,單個集裝箱油漆耗量可減少 3%,復制場景年收益可達 1000 萬元以上。物流環節基于 5G+智能閘口,集裝箱出場等待時間從原來的 120 秒降低至 20 秒,和海關出入境系統打通后,海關錄入
55、時間也從 70 秒降低至 10 秒。從制造全流程來看,平均每 80 秒就能生產一個自重為 3.8噸的集裝箱。亨通光電“5G+IPv6全連接工廠”亨通光電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以中國移動 5G 技術+亨通 HioT 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切入口,依托中國移動 5G 網絡技術,結合 IPv6、工業標識解析等技術,率先打造線纜行業亨通光電“5G+IPv6 全連接工廠”。亨通光電“5G+IPv6 全連接工廠”覆蓋人、機、料、法、環、測等生產環節,融合工業互聯網標識技術,大幅提升企業柔性化生產能力,項目實施后,單位面積產出提升 20%,用電單耗下降
56、 11%。實現了關鍵設備數控化率達到 100%,中臺人均產值增長21%,制造費用率下降 8.5%。在產能、質量改進和公司整體運營上,提供了助力,提升了企業綜合競爭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2 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顯示,全國 4000 余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覆蓋 41 個國民經濟大類,5G 全連接工廠種子項目中,工業設備 5G 連接率超過 60%的項目占比超一半,5G 技術與工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不僅帶動了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而且開辟了傳統工業技術升級換代的新路徑,加速人、機、物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方式落地
57、普及,成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支撐。1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洞察洞察 5:生成式:生成式 AI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落地尚存爭議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落地尚存爭議 2022 年 11 月,美國人工智能公司 Open AI 推出 ChatGPT 對話模型,迅速風靡全球并快速迭代,在不到 4 個月后發布能力更強大的 GPT-4,隨后又推出了聯網和第三方應用插件功能,不斷刷新生成式 AI 帶來的變革。目前,國內外已經涌現了部分關于生成式 AI 應用于智能家居、流程自動化、智慧安防、機器人等領域的思考和初期實踐,但由于工業領域的特殊性,生成式 AI 在工
58、業互聯網的落地尚存爭議。在接受智次方研究院調研的企業中,接近 30%是生成式 AI 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他們認為雖然生成式 AI 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還不成熟,但其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推動制造業未來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過去,工業 AI 通常著重于故障檢測、預測性維護等用例,但 2023 年的一個新趨勢是生成式 AI 將深入制造企業的流程優化。尤其是在產品開發階段,生成式 AI 能夠壓縮設計和迭代的過程,從而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初創公司 Divergent 3D使用生成式 AI為英國的豪華跑車制造商阿斯頓 馬丁設計的概念車打造后車架,從設計的提出、對比分析,到評估其可制造性,在短短一個
59、小時之內就可進行 3040 次迭代。無獨有偶,Monolith AI 公司在2023 年工博會上帶來其機械工程仿真解決方案,基于該方案,創建者依靠實時數據每次進行仿真都會開發一個模型,省去許多測試程序,該公司的目標是到 2026 年將 100000 名工程師的產品開發時間縮短 50。除了研發,數據追蹤和分析的流程或許也將被重塑。對制造業管理者而言,實時了解生產進度是重中之重。在一些比較傳統的中小制造企業車間里,生產流程的記錄往往依靠紙質單據或者 Excel 表格,生產信息整體傳遞滯后。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不少企業開始部署數字化系統,但卻存在周期長、成本高等痛點。而生成式 AI 可以使用自然語言處
60、理和機器學習技術從工業現場的儀表板上,甚至紙質數據和表格中讀取數據(GPT-4 已經具備了識圖能力),并快速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國外的一位博主進行了這樣的嘗試,他為ChatGPT 提供了 Zerynth 儀表板的鏈接,生成式 AI 立即就讀取了儀表板中的數據和圖表,實時提供了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概覽。雖然分析結果很膚淺,但這的確有助于初步分析和了解工廠的運行情況,包括哪些機器運行情況良好,哪些指標值得關注等。在接受智次方研究院調研的企業中,超過 70%是生成式 AI 技術的“觀望者”,在他們看來,生成式 AI 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落地還很遙遠,甚至可能是個“偽命題”。首先,當前大多數生成式 AI 模
61、型主要關注文本和圖像,只有非常少量的模型關注將傳感器數據作為輸入,同時,工業場景中的很多數據是不可讀取的,或者即使讀取了也需要一個翻譯和解讀的過程才能理解;第二,工業領域對安全、穩定、可靠有著非常嚴苛的追求,而生成式 AI 的技術原理往往是尋找一種“最有可能”的答案,相關結果并不一定能夠應用于生產經營場景;第三,工業制造細分領域眾多,各領域在生產流程、工藝、生產線配 1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置、原材料及產品類型上均具有較大差異,強調的是細分行業的機理融合和行業知識,沒有海量數據標簽,因此工業領域基本上不可能形成類似 GPT這樣的通用大模型。洞察洞察 6:政策和技
62、術雙驅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元宇宙加速演進:政策和技術雙驅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元宇宙加速演進 工業制造是元宇宙落地產業的“試驗田”,工業元宇宙是工業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在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上,工業元宇宙進一步將數字化生產與現實生產場景融合,構建出一個真實世界的數字化映像。這個數字化映像包括現實中的各種設備、物品、場景、環境等信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智能調控和優化。通過構建工業元宇宙,企業可以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全面管控和優化,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降低成本和風險。如今,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驅動下,工業互聯網將加速向工業元宇宙演進。圖表圖表 7 7 工業元宇宙概念框架工
63、業元宇宙概念框架 資料來源: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在政策方面,2022 年 10 月,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聯合工業元宇宙領域的社會團體及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并發布了工業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 年)。計劃提出 3 年實現“三個 100”的目標,著力推動工業元宇宙的技術儲備、標準研制、應用培育和生態構建全方位健康發展。就地方政策來看,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 2023 年 3 月 28 日,全國已有 18 個省級(含直轄市)單位及 24 個市級單位發布了約 114 項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的政策,其中不少都把工業作為元宇宙的重要落腳點。比如,20
64、22 年 11 月,上海啟動元宇宙重大應用場 2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景需求征集,醫療健康、數字城市等領域率先提出了迫切且具體要求。2023 年 1 月,2022上海市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公示,包含醫療健康、數字城市、課堂教育、商業運營、品牌娛樂、文旅出游和智能制造 7 個類別的 20 個場景,如寶鋼工業元宇宙。再比如,2023 年 1 月,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 年),這是成都首個聚焦元宇宙的政策文件。在元宇宙應用場景融合行動中,鼓勵共創“元工業”場景。圍繞成都“制造強市”建設,發展工業數字
65、孿生,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工業無人機等領域,培育一批“元宇宙+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場景,打造新一代工業軟件。在技術方面,通信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感知交互、數字孿生等元宇宙基礎核心技術近年來取得長足發展,為工業元宇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G 標準的演進對工業元宇宙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撐。首先是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遲,通過 5G 技術,可以實現更快速、更穩定的數據傳輸,同時支持多設備、多用戶的同時連接和通信,提升了生產過程的效率和安全性,這對工業元宇宙的實時監控和控制非常重要;第二,5G 標準的演進引入了網絡切片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將網絡資源劃分成不同的切片
66、,為工業元宇宙提供了更靈活、更智能的網絡資源管理方式;第三,5G 標準的演進支持 Massive IoT,可以連接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全面監測和管理,這為工業元宇宙提供了更全面、更精準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支持實時監控和控制,提高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第四,5G 標準的演進引入了一系列的安全機制和加密技術,可以保障工業元宇宙中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防止數據泄露和攻擊。更進一步,未來 6G時代,無線通信將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元宇宙的數字底座。6G 構建“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全新世界愿景,似乎是“為元宇宙而生”。國內外多個研究機構和標準化組織發布了6G 愿景、技術報告,都不約
67、而同的對全息通信、XR 等提出更高目標,能夠滿足元宇宙的通信需求。工業人工智能(AI)是建設和驅動工業虛擬世界、實現虛實聯動的關鍵。德勤發布的制造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發展報告顯示,受政策支持、數據環境、算力提升、算法模型優化、商業化應用潛力五大利好因素驅動,中國制造業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前景廣闊,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年均 40%以上的增長率,并在 2025 年超過 140億元人民幣。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帶動人工智能在制造業應用市場的增長,預計到 2025 年,計算機視覺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市場將達到 55 億元人民幣,機器學習的應用市場達為 44 億元人民幣;人工智能云部署方式快速增長,預計 20
68、25 年市場規模將達 60 億元人民幣,占整體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的 43%,為制造企業提供開發新服務和新商業模式的機會。此外,如今大火的生成式 AI也將深入制造企業的流程優化。區塊鏈技術是元宇宙數字身份和數字資產的支撐。據 IDC 數據顯示,我國區塊鏈市場規模已達 4.68 億美元,是全球的第二大區塊鏈支出單體。隨著產業動能的釋放,我國區塊 2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鏈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上、中、下游持續補充,形成了具備成熟度與完備性的全產業鏈鏈條,在數字經濟帶動下,應用領域企業飆升,約占據我國區塊鏈產業鏈條 61.37%,同比增加 24.48%。當前,工業元
69、宇宙仍處發展初期,網絡傳輸能力、內容引擎開發、應用場景創新、虛實映射與交互等方面還面臨很多限制,工業元宇宙應用的實時性、交互感、沉浸感和真實感仍有待提高,工業元宇宙離落地應用仍有較大差距,但其將在制造領域引發的變革可以說是潛力無窮,據集邦咨詢(TrendForce)預測,工業元宇宙將推動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于 2025 年達 5400 億美元,2021 至 2025 年復合成長率達 15.35%。相信隨著應用探索和技術創新不斷展開,工業元宇宙將逐漸走向成熟。2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II 應用層應用層 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層為制造業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工程機械、工業裝
70、備、家電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等離散型制造業,同時包括能源行業、采礦行業、醫藥行業、鋼鐵行業、食品行業等流程型制造業。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持續走高。根據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突破 4萬億元,達到 4.10 萬億元,占 GDP 比重達到 3.58%,名義增速達到 14.53%。預計 2022 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 4.45 億元,名義速達到 8.67%,占 GDP 比重上升到 3.64%。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對于國內國外雙循環、助力產業發展、提升企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圖表圖表 8 8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萬億元)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
71、增加值規模(萬億元)數據來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工業互聯網賦能作用尤其明顯。據測算,2021 年,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規模最高,達到 2.05 萬億,名義增速達到 16.29%,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二產業就業 1623.57 萬人,預計 2022 年,增加值規模將達到 2.19 萬億元。隨著技術深化突破,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工業互聯網加速在垂直行業深耕,對企業降本提質增效顯著,不斷催生新的增長點,在船舶制造、汽車制造、電子制造、建材、航空等眾多垂直領域多點開花。2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9 9 中國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單位:萬億元)中國
72、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單位:萬億元)數據來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2.1 離散型制造業離散型制造業 離散制造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像流程制造企業主要由設備產能決定,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源要素配置的合理性。相同規模和硬件設施的兩個企業因管理水平不同,可能導致生產效率的巨大差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離散制造企業通過實施工業互聯網轉型來提升競爭力更具潛力。建設面向離散制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充分考慮離散制造特點,融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合理規劃工業互聯網平臺運行模式。2.1.1 工程機械行業工程機械行業 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
73、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工程機械行業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22 年,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達 9521 億元,預計 2023 年將達 10110 億元。隨著“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政策的實施推進,工程機械行業迎來黃金增長期。2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10 201710 2017-20232023 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預測趨勢圖(單位:億元)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預測趨勢圖(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工程機
74、械工業協會 工程機械主要產品包括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壓路機、推土機、平地機、攤鋪機等。2021 年工程機械銷量產品結構中,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銷量占據了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份額,占比分別為 56.97%、23.35%、13.08%。圖表圖表 11 202111 2021 年中國工程機械銷量產品結構占比統計年中國工程機械銷量產品結構占比統計 數據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數字化改造推動行業發展。目前,一批具有輔助操作、無人駕駛、狀態管理、機群管理、安全防護、特種作業、遠程控制、故障診斷、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的智能化工程機械得到實際應用,極大地解決了施工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預計在產業政
75、策的引導下,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推動行業發展。2.1.2 工業裝備行業工業裝備行業 2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裝備制造業又稱裝備工業,主要是指資本品制造業,是為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種技術裝備的產業總稱。裝備制造業涉及航空制造、船舶制造、汽車制造與工程機械制造等重要領域。其產品結構高度復雜、產品體型偏大,具有技術要求高、生產安全標準嚴格、資本投入大、勞動力密集等行業特點,對成品件、結構件、化工材料、工藝輔料和標準件等百萬量級生產資源的協同設計和泛在感知需求較高。同時,面臨“用工荒、高成本”的困境,需要更
76、加精密的裝配加工能力以及質量檢測手段支撐企業長期發展,發展數字化研發、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等模式潛力大。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2 年至 2021 年,制造業增加值從 17.0萬億元增長到 31.4萬億元,全球占比從 20%左右提高到近 30%,其中,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 2012 年的 28.0%提高到 2021 年的 32.4%。2010 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自此以后連續 12 年穩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與美國、德國、日本三國之和大體相當。在全球 500 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四成以上產品產
77、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水下機器人、無人機、磁共振、超聲影像等裝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裝備制造企業面向高端開創了新局面。國家持續加大對裝備制造業支持力度。從國內裝備制造業企業來看,中國骨干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壯大,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達 10.5萬家,比 2012年增長近 45.3%;從世界 500 強企業榜單來看,2021 年中國上榜企業數量蟬聯世界榜首,企業創新發展培育不斷釋放新的優勢,中國企業數量達 143 家,較 2012 年接近翻倍,其中工業領域企業有 73 家入圍,比 2012 年增加 28 家,裝備制造業企業上榜 19家,占比 13.3%。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效果明顯。2021 年,制造業
78、領域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 70.9%和 74.7%,比 2012 年分別提高 46.3%和 25.9%;建成 700多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發布智能制造國際標準 42 項、國家標準 300 多項,培育了6000多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 150 家,工業設備連接超過 7800萬臺(套)。2.1.3 家電行業家電行業 2020 年以來,5G+工業互聯網技術在新建或改造升級后的家電智能工廠應用愈發普遍,海爾、美的、格力 2020 年以后新建工廠或升級改造項目大多部署了 5G。海爾、美的、格力 5G 智能工廠與電信公司合作,通過 5G+MEC(邊緣
79、計算)等技術,實現 AI 機器視覺質檢、廠區智能物流、AR 現場輔助裝配、虛擬現場服務、產線數字孿生、工藝合規管理、生產過程溯源等,顯著提質增效。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2 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總額為 8352 億元,同比下降 5.2%。2022年,我國家電線上市 2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場零售額同比增長 4.24%,線上渠道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提升至 58.2%;下沉市場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 2.7%,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升至 34.1%。2022 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2 年,我國家電市場再次抵住“需求
80、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家電市場零售規模達 8352 億元,以略高于 2020 年的水平平穩收官。其中,彩電市場零售額為 1218 億元,空調市場為 1638 億元,冰箱市場為 1024 億元,洗衣機市場為 701億元,廚房電器市場為 1492億元,生活家電市場為 2279 億元。圖表圖表 12 12 20222022 年中國家電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年中國家電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2022 年,家電產品進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家電消費穩步邁向“數智化”時代。截至 2023 年 1 月,全球共計 132 家燈塔工廠,其中 50 家位于
81、中國,海爾、美的多個中國家電工廠位列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 年,在家電等行業內培育創新中心、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創新平臺,重點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 65%,培育一批 5G 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應用場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場景化集成定制等比例穩步提高。下一步,中國家電產業將按照行動方案的要求,大力推廣海爾、美的等優秀企業在智能制造、數字化運營及 5G+工業互聯網應用方面的經驗,加速全產業鏈向數字化和智能制造轉型;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時開展服務化延伸,切實提質、增效、降本,提高家電供給質量和水平,適應多元化、個性化、
82、差異化、品質化消費需求;推動生產模式和產業組織方式創新,保持持續的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2.1.4 電子信息行業電子信息行業 目前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發展驅動力從規模紅利逐步轉向技術創新,產業通過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向價值鏈高端地位晉升。工業互聯網能夠幫助改善電子信息制造業面臨的各種痛點,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在行業數字化、智能 2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應用之一,將顯著受惠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也將進一步助力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高質量轉型,
83、不斷催生新的利潤點,推動產業鏈向上升級。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內大多工業互聯同應用集中在工廠內部生產場景的智能化改造,如生產執行與異常管控、質量管理與異??刂?、設備運營與備件管理、原料倉儲與來料檢驗、計劃排程與任務調度等等。根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7.6%,分別超出工業、高技術制造業 4 和 0.2 個百分點。12 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較 11 月份上升 2.2 個百分點。圖表圖表 13 13 電子信息制造業和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電子信息制造業和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 數據來源:工信部 根據工信部數據,2022 年,電子信息制造業
8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18.8%,比同期工業投資增速高 8.5個百分點,但比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低 3.4個百分點。未來電子信息產業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持續由行業龍頭引領,從工廠內單一價值場景切入,打通工廠內、企業內、產業鏈三層場景的全流程,創造由點及面的整體價值,同時基于領先企業提供的可借鑒、可復用的經驗,惠及行業整體,帶動全產業的應用發展。2.2 流程型制造業流程型制造業 流程制造業的單體工序的自動化程度高,但工序之間串聯仍重點依靠人工方式,產品不定型和結構頻繁變化,給物流、倉儲等多環節數據采集和利用帶來困難,多系統之間難以有效銜接,生產制造協同難度大。因此通過工業互聯網對企業間產品生命周期
85、、供應鏈等多信息系統的集成整合,將上游原材料企業與中下游產業鏈、市場用戶緊密連接,能夠促進生產、供應鏈、產品等數據的無縫傳輸和優化,提高生產資源配置效率,創造新的服 2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務價值。2.2.1 能源行業能源行業 能源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其平臺又被稱為能源“大腦”,能夠匯聚能源生產、安全、經濟、消費等數據,構建可感、可知、可視、可控的數據資源體系,支撐不同能源設備、系統、場站、企業、區域間實時安全感知與協同交互的應用場景,以及常態化平臺運營管理、數據共享交易和生態鏈協同等活動。受宏觀政策環境、數字技術進步與升
86、級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的影響,能源與互聯網的融合進程加快,智能電網行業迎來高速發展階段,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21 年中國智能電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854.6 億元,同比增長 7.3%。智次方研究院預計 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900億元。圖表圖表 14 214 2017017-20212021 年中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年中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目前,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初步構建起全國性能源工控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平臺累計接入 3600 余個國有發電場站安全數據,實現風光水火核 5 大類、31 個?。▍^、市)全覆蓋。平臺建設以來,已累計向場站和集團側推送
87、分析報告 97163份、咨詢類回訪報告 1248 份、取證分析類報告 282份、高危告警事件通知 212 份,資產分析類報告 20 份,完成 15 家集團 83 個電廠共 16061721 次告警消缺,相較往年同期威脅告警下降 90%,全面提升了國有發電場站的安全防護能力。在推進能源轉型和提質增效方面,平臺已初步實現發電類數據匯聚和分析利用,具備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領域復制推廣的條件。電力經濟類數據可自動采集。平臺已開展與 12 家電力央企、約 2500 個場站經濟類數據的試傳輸工作,涵蓋國務院國資委會同能源局制定的風光水火核 5 類場站的 163 個經濟類數據指標。全國電力消費類數據指標體
88、系已 2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初步建立,目前已啟動電力消費數據對接工作。另外,依托平臺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開發的火電智慧運行輔助系統、火電廠設備遠程故障預警、風電廠風功率預測、風電場設備故障預警等智慧應用已上線試用。2.2.2 采礦行業采礦行業 安全生產是采礦行業的紅線。在露天礦環境中,因礦山石墜落易引起開采人員傷亡,多層重疊采空區常出現塌方、滑坡、瓦斯爆炸、沖擊地壓等事故風險。在井工礦環境中,存在高溫、高濕、粉塵等惡劣的工作環境,工人長時間高強度井下作業對健康造成較大威脅,發展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精益化管理等模式潛力較大。智慧礦山,是指基于現代煤礦智能
89、化理念,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工業互聯網、機器人化裝備等與現代礦山開發技術深度融合,形成礦山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自主學習、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完整智能系統,實現礦井開拓、采掘、運通、分選、安全保障、生態保護、生產管理等全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智能礦山未來市場規模潛力巨大。2021 年國家組織遴選了 71 處示范建設煤礦,總產能近 6 億噸/年,計劃投資 157 億元左右,預計 2023 年底前可完成建設。據初步統計,全國有近 400 座煤礦正在開展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規模超過 1000 億元,截至 2022 年 3 月,已完成約 470億元。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增長
90、迅速。隨著智慧礦山建設的推進,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近年來快速增長,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由 2015 年的 3 個迅速增長至 2019 年的275 個,2020 年增至 494 個,同比增加 80.0%;2021 年繼續增長至 687 個,其中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431 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256 個;2022 年 3 月,全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達到813 個,與 2020 年相比增加 65.0%,其中,采煤面為 477 個,與 2020 年相比增加 43.0%;掘進面為 336個,與 2020年相比增加 109.0%。3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1
91、5 15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規模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規模 (個個)數據來源:ItelMining智能礦業 圖表圖表 16 16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規模(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規模(個)數據來源:ItelMining智能礦業 隨著智慧礦山建設的推進,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近年來快速增長,截止 2022 年底,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從 494 個增加到 1019 個,同比增加 42%,智能化煤礦由 242處增加到 572 處,全國智能化煤礦建設投資累計達到 1000 億元。目前我國尚處于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初級階段,僅有少量煤礦實現了局部生產環節的智能分析及決策控制,距智慧礦山建設目標甚
92、遠,未來發展空間廣闊。2.2.3 醫藥行業醫藥行業 目前我國醫藥產業總體在政策導向下面臨轉型壓力,而我國傳統醫藥產業痛點主要集 3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中于經營模式過于單一,線上監管滯后以及針對供應鏈管理的不足,亟需醫藥產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優化信息流。醫藥產業互聯網行業是以醫藥企業為中心,依托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促進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深度對接,通過資源數字化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生產要素互通共享,實現產業互聯、平臺協同、要素融通,進而面向產業生態鏈、供應鏈的各類產業成員,提供醫藥生產全要素、醫藥制造全流程、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產業協同互聯生態網絡。智慧醫療產業鏈圍繞
93、著信息化基礎設施到“互聯網+醫療健康”系統建設,利用人工智能、通信、大數據等技術,逐步打通“醫、藥、險”各環節,智慧醫療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動能”。2021 年智慧醫療行業應用規模 650.4 億元,預計未來行業將繼續高速發展,到 2023 年國內智慧醫療應用規??蛇_到 936.6 億元。圖表圖表 17 201717 2017-20232023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應用規模預測趨勢圖(單位:億元)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應用規模預測趨勢圖(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近幾年,我國智慧醫療快速發展,行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20 年,中國智慧醫療投資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20
94、21 年智慧醫療投資達到 1278 億元。未來我國智慧醫療將進入智能化、高效化、規?;l展高速增長期,預計 2023年投資規模將達到 1896 億元。2.2.4 鋼鐵行業鋼鐵行業 鋼鐵行業主要包括鐵前、煉鋼、鑄鋼、軋鋼、倉儲物流等環節。鋼鐵行業生產流程長、生產工藝復雜,當前主要面臨設備維護效率低、生產過程不透明、下游需求碎片化、綠色生產壓力大等痛點,發展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等模式潛力大。2021 年 11 月,工業互聯網與鋼鐵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2021 年)正式發布,為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過程中的需求場景識別、應用模式打造、關鍵系統構建和組織實施路徑提供了參考與指導,加速了工業互聯網與
95、鋼鐵行業融合應用,大力推動鋼鐵行業轉 3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型升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鋼材累計產量為 134033.5 萬噸,比上年增加了 366.7萬噸,產量累計同比下降 0.8%;月均產量為 11169.5萬噸。圖表圖表 18 201718 2017-20222022 年全國鋼材產量及增速統計圖年全國鋼材產量及增速統計圖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分地區來看,2022 年 12 月東部地區鋼材產量為 6658.29 萬噸,中部地區為 1964.18 萬噸,西部地區鋼材產量為 1809.56 萬噸,東北地區產量為 761.38 萬噸;
96、分別占比 59.5%、17.5%、16.2%、6.8%。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東部地區。具體到省市來看,2022 年 12 月鋼材產量前三的地區為河北省、江蘇省與山東??;產量分別為 2806.03 萬噸、1196.59 萬噸與947.78 萬噸。2015-2018 年,工信部在全國范圍內通過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共確定了四批305 個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包含鋼鐵行業的寶鋼、鞍鋼、南鋼等 7 家企業共 9 個項目。在2021 年 12 月 28 日由工信部發布的2021 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公示名單中,鋼鐵行業及其延伸產業共有 7 個示范工廠和 12 個典型場景入選。在 20
97、22年度擬入選的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名單入選的 59 個項目中,鋼鐵相關項目有 4 個,申報主體涉及唐山瑞豐、鞍山鋼鐵、濟源鋼鐵、酒鋼宏興鋼鐵、首鋼五家鋼鐵企業。工業互聯網賦能鋼鐵行業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及網絡化協同六大應用模式,覆蓋供應鏈協同、智能物料管理、設備管理、能源監控、智能廢鋼定級、智能化控制等在內的 29 個應用場景,形成近百個具體應用。2.2.5 食品行業食品行業 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以每年遞增的態勢快速發展,已成為既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競爭力的產業。食品消費人群廣,需求量大,市場空間不容小覷。隨著生 33 2023 年
98、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能力的升級,人們對于食品的追求逐漸往高質、營養、健康轉變。而傳統的食品企業加工水平落后,缺乏市場競爭力,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加之傳統的經營模式弊端日益顯現,效率低、成本高,銷售渠道窄使得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食品行業市場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及計算機行業進步,我國食品制造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我國食品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從 2018 年的 4.27 億元增長至 2022年的 5.31 萬億元,市場規模龐大;同時我國食品制造行業市場規模保持了 5.6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呈現出較為穩定的市場增長
99、態勢。圖表圖表 19 201819 2018-20222022 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單位:億元)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單位:億元)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 食品消費模式正步入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在互聯網的監管下,一切變得很“透明”。顧客購買的每一樣食品都能通過網絡查到它的原料信息、質檢報告、物流信息等,同時,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從保障供給轉變為健康、安全、營養。因此,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讓產品實現從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到倉儲物流再到終端銷售的全過程監管,食品安全百分百把控。2.3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 2.3.1 工程機
100、械行業工程機械行業(1)三一重工)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創建于 1994 年,2003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工程機械制造與銷售。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混凝土機械已成為全球第一品牌。公司把數字化作為第一大戰略,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借助研發信息化、制造智能化、營銷數字化鑄造核心競爭力。2021 年推進 22 家燈塔工廠建設,累計已實現 14 3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家燈塔工廠建成達產,產能提升 70%、制造周期縮短 50%,工藝整體自動化率大幅提升。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于 2021 年 9 月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
101、,成為全球重工行業首家獲認證的燈塔工廠。在三一北京南口產業園,三一重工與中國電信、華為合作開展了 5G 工業互聯專網項目建設,將 5G 技術與機械制造生產工藝流程深度結合,有效實現了多臺 AGV 協同控制,提高了 AGV的智能化能力和標準化水平,提升生產調度效率,節約成本 80%以上。三一重工基于根云平臺“5G+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實踐項目將“人、機、料、法、環”連在一起,建立工廠實時運營的動態數字雙胞胎,實現全方位的數據透明化,不僅可快速形成最優解決方案,也極大縮短生產制造各個環節用時,生產效率提升 50%。(2)中聯重科)中聯重科 中聯重科創立于 1992 年,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
102、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主導產品涵蓋 18 大類別、106 個產品系列、660 個品種,是業內首家 A+H 股上市公司,注冊資本 86.67 億元,總資產 1315 億元,位居全球工程機械企業第五位,公司擁有 8 個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在湖南,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工業設備已經超過 400 萬臺(套),同比增長 38%,工業設備聯網率正在加速提升。其中,中聯重科的中科云谷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連接超過 50萬臺、總價值千億級別的設備資產,采集超過 1 萬余種數據參數。依托自主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聯重科正逐步實現“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市場在掌上”的新商業模式轉型升級。中聯重科推出了面向高空作業
103、機械的“高機智管”小程序。這款產品集工業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于一體,是進行設備管理的智能化平臺。它可以對設備異常、開工情況、工況等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為用戶提供實時的設備定位、軌跡和保養提醒等,有效地幫助用戶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管理難題。3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中聯重科正積極推進“裝備制造+互聯網”的轉型升級,以 4.0 智能產品作為載體,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合傳感、互聯等技術連結設備、企業與客戶,不斷挖掘創新的經營模式。數字化轉型,在繼承和發展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優質基因的同時,提升了中聯重科一直以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優勢,并加速推
104、動中聯重科從“設備生產商”向“制造服務型企業”的轉型升級。(3)徐工集團)徐工集團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徐工機械),為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徐工集團)業務最核心、歷史最悠久的重要成員企業,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宏大、產品品種與系列齊全、極具競爭力、影響力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千億級企業。目前位居國內全球行業第 3 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 4位。徐工漢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徐工漢云”)是徐工孵化的專業工業互聯網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7 月 1 日。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簡稱“漢云平臺”)是徐工漢云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是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
105、平臺。徐工漢云秉持“為工業賦能,與伙伴共生”的理念,持續為制造業提供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相關的咨詢、設計、開發、生產、實施、運維等專業性產品及服務,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徐工漢云以技術驅動產品與解決方案創新、深耕垂直行業、推進國際化戰略,提升徐工漢云國際影響力,目標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設備智聯方面,提供車聯網、固定設備聯網等解決方案,實現生產可視化、預測性維護、智能服務,優化資產性能、提高服務效率、降低售后成本。在智慧工廠方面,提供自動化、云 MES、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等體化解決方案,提高工廠智能化水平,優化生產過程。在智慧企業方面,通過漢云平臺打通企業原有的數
106、據孤島,通過大數據集成、分析、挖掘,為企業提供數據 3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化的決策,優化資源配置。目前,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管理資產超 8500 億元,服務裝備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屬、工程機械、新能源、紡織機械、物流運輸、智慧城市、核心零部件、教育等 80 多個專業領域,構建 20 個行業子平臺,服務用戶超過 70000 家,覆蓋“一帶一路”沿線 80個國家和地區。(4)鐵)鐵建重工建重工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鐵建重工”)創立于 2007 年,隸屬于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地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究、設計、制造、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大型
107、企業,位列全球隧道工程裝備制造商 5 強第 1 位、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 50 強第30 位、中國工程機械專業化制造商 10 強第 1 位、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第 5 位。2021 年 6月 22 日,鐵建重工(688425)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上市。近年來,鐵建重工在“將產品塞進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的數字化戰略引領下,持續推進面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行維護等地下工程裝備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升級?;跀底謱\生技術將產品生命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融合創新,率先打造了一批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實現了數字孿生系統在高原鐵路、地鐵、煤礦等重大工程的應用驗證,顯著降低了施工風險,提高了施工
108、效率,助力重大工程建設向黑燈、少人、無人方向發展,成為行業示范應用典型案例。(5)山推股份)山推股份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 1952 年的煙臺機器廠,1993 年成立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1997 年 1 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簡稱“山推股份”,代碼000680),屬于國有股份制上市公司,是山東重工集團權屬子公司??偛吭谏綎|省濟寧市,總占地面積 2700 多畝。產品覆蓋推土機系列、道路機械系列、混凝土機械系列、裝載機系列、挖掘機系列等十多類主機產品和底盤件、傳動部件、結構件等工程機械配套件。推土機產銷量全球持續領先,國內連續十八年第一。是全球建設機械制造商 50 強、
109、中國制造業500強。在 2017 年,山推就已經走在了智能化的前沿,推出了中國首臺遙控駕駛 DE17 推土機,開創了國內推土機無人駕駛時代的先河,是中國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山推股份更是憑此獲得了“中國工業首臺重大技術裝備功勛用戶”稱號。2020 年,山推全球首臺純電智能推土機、國內首臺無人駕駛 DH17 C2U 推土機正式下線,該推土機可以實現自動施工,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完成作業路徑自動推演,還能針對不同工況自動匹配施工工法,同時支持施工數據導入作業,具備環境自動感知及自動避障等一系列功能。2021 年,山推股份繼續快馬加鞭實施智能化進程。在“智能制造”上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性集中啟動
110、5 個“自動化項目”。2022 年 5 月,山推股份更是突破工程機械全產業鏈智能化共性關鍵技術,進行工程機械智慧施工產品系列化推廣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工作裝置自動控制技術、機群協同無人施工控制技術、智慧施工綜合調度平臺三大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從而實 3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現我們的工程機械由傳統的單機施工向機群協同、無人化、自動化施工的跨越,引領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提升民族品牌的國際競爭力。(6)柳工)柳工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核心子企業。柳工已成長為一個擁有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起重機械、工業車輛、壓實機械、路面
111、施工與養護機械、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高空作業機械、礦山設備、鋼筋和預應力機械、壓縮機、經濟作物機械化設備、氣動工具、工程機械配套件等產品品種的企業。柳工在全球擁有 20 多個制造基地,17000 多名員工,5個研發基地,產品遍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柳工依托新成立的 IT 公司廣西七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平臺建設和運營推廣,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廣西機械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將利用 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面向機械行業企業,打造具有特定行業屬性的機械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將圍繞研發、銷售、采購、生產、倉儲、物流、財務等業務,為機械企
112、業提供設計云、經營管理云、智能生產云、供應鏈協同云、供應鏈金融云、設備聯網云、裝備管理云、智能服務云、營銷管理云、產業鏈供需云、行業經濟運行數據分析云等 11 朵“云”。構建廣西機械行業產業數字化轉型新生態,拉動機械行業企業上云,推動工廠智能化改造,完成企業供應鏈的協同,助力廣西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7)龍工控股)龍工控股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李新炎先生于 1993 年在福建龍巖創立的一家大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公司產品覆蓋裝載機、挖掘機、叉車、壓路機和滑移裝載機等品類,型號超過1000 多種。其中龍工裝載機、挖掘機、叉車和壓路機憑借高品質和高性價比優勢,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深受用戶青睞;自主
113、開發及制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機械傳動部件、液壓元件等核心零部件,并配套建設了大型現代化的精密鑄鍛件生產基地,其中,與挖掘機配套的高端液壓泵閥改變了中國該類基礎件此前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生產制造均采用全球同行先進的裝備;制造工藝全部按照“作業指導書”實行精益化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先后通過了 ISO9001:2015、GB/T19001-2016和國家軍用標準 GJB9001C-2017 的認證。借助 U9cloud+PLM+IoT 物聯服務,通過 IoT 物聯服務、設備服務、車聯網技術等,實現了車輛實時監控、健康管理、售后服務、租賃管理、維保管理、安全管理,實現了服務化延伸,很好的支撐了中國龍工控股
114、從制造向服務的轉型。連接 99 個服務站點,日活車輛 2萬臺,年數據量 130億條,從 OT 物聯到 IT服務,實現了社會化協同。3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8)日立建機)日立建機 日立建機株式會社(日立建機)隸屬于日本日立制作所,在與其合資子公司(日立建機集團)的努力下,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開發并生產了眾多一流的建筑機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跨國制造商之一。日立建機以其近百年的機械制造經驗和雄厚的技術開發能力,制造出了 0.5800 噸各種型號的系列液壓挖掘機。日本最大的 800 噸級超大型液壓挖掘機(即 EX8000)就來自于日立建機。隨著采礦場所的
115、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日立建機集團正在為自動運輸系統(AHS)進行開發和測試,以實現礦用自卸車的無人駕駛、自主操作。日立在其企業愿景中提出,日立的 AHS 系統在 2017 年實現了商業化測試,2018 年,該系統在澳大利亞的 Whitehaven Coal進行了測試,2020 年則是 AHS 真正步上商業化的一年。車隊管理系統(FMS)在世界各地的露天煤礦都有廣泛的安裝跟蹤記錄,目前,系統功能已從單純的自卸卡車調度管理擴展到支持礦山的各種操作任務,包括從優化自卸卡車的維護到根據要生產的物料或礦石含量的百分比估算采礦質量和產量。車隊管理系統(FMS)在日立工程機械的自主運輸系統(AHS)的基礎上
116、扮演著重要角色。(9)利勃海爾)利勃海爾 利勃海爾,是世界建筑機械的領先制造商之一,由漢斯利勃海爾在 1949 年建立,位于瑞士。利勃海爾主要經營業務包括冰箱制造、機械制造等;其在各大洲建立起 140 余家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利勃海爾挖掘機、利勃海爾履帶起重機、利勃海爾推土機等。利勃海爾一直致力于實現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并為其客戶帶來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利勃海爾礦山設備從新一代礦用液壓挖掘機(G7)開始,配置了利勃海爾高能效系統(LPE)。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對發動機及液壓系統的精確控制,來實現各個工作階段的最 3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佳匹配,在不降低生產量的前提
117、下,降低發動機功率的負荷及液壓系統的功率損耗,實現燃油消耗的降低。利勃海爾礦山設備在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低碳甚至零碳排放領域已經布局多年,推出的挖掘輔助系統(BFA)就是最新上市的“自動化”類產品之一。此款技術對礦山設備的操作性能帶來全面的升華。這款系統帶來以下全新的功能:防止鏟斗卡停功能和半自動挖掘功能。在礦山設備輔助系統方面,新技術不僅涵蓋了“節油系統”和“半自動化系統”,利勃海爾礦山設備還開發了全套的“輔助系統”主要用來實現“操作最優化”,通過兩大策略即“操作優化”和“操作分析”來實現。其中操作優化由“卡車裝載輔助系統”來實現,通過實時測量鏟斗的載荷,優化每臺卡車的裝載策略,最大程度
118、的減少卡車發生“超載”“欠載”的次數發生。(10)中信重工機械)中信重工機械 中信重工前身為洛陽礦山機器廠,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 156 項重點工程之一,是中信集團旗下的境內 A 股上市公司。歷經 60 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中信重工已成長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重型裝備骨干企業,全球具有競爭力礦山重型裝備和水泥成套裝備供應商和服務商,全國領先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基地。中信重工擁有兩個國家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我國礦山重型裝備領域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礦用新裝備材料安全性分析驗證中心。中信重工構建了以18500 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組為核心的制造工藝
119、體系,形成了國內領先、全球稀缺的高端重型機械加工制造能力。搭建研發設計云平臺,實現了基于模型定義的三維數字化設計。中信重工構建了數字化設計云平臺,利用基于模型定義的三維參數化技術,構建產品數字雙胞胎,通過虛擬環境下產品設計的優化迭代提高設計交付質量、縮短研發周期,并以三維模型作為產品設計與加工制造之間的技術信息和數據交互載體,便于制造過程清晰解讀設計意圖和思想,保證加工質量、提高良品率。推進數字化制造,實現精益化生產管理。中信重工圍繞“優化排產、降本增效、質量控制”打造數字化、透明化、精細化、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制造平臺。中信重工部署實施制造執行系統 MES、數控機床聯網 DNC、計劃高級排程
120、APS、車間可視化等系統的實施,打通了數字化設計平臺、ERP 系統、5G+機床聯網等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流,實現了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管理。中信重工面向礦山裝備行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核心制造+綜合服務”為發展戰略,打造立足河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礦山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將生產制造業與工業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對數據的實時采集、低延時傳輸、流式計算處理,實現對礦山設備和工藝產線的數字化監控與智能化調度。實現信息快速檢索、數據統一管理、4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大屏監控展現等多項功能,同時有效提高研發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大幅降低行業用戶的生產成本。2.3.2
121、 工業裝備行業工業裝備行業(1)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兵裝集團,英文:China South Industries Group Co.Ltd.,英文縮寫:CSGC),又名中國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方工業),屬于一個公司兩塊牌子。1999 年 7 月 1 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另一家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央企業、國家計劃單列企業,是中國十大軍工企業之一。兵器工業集團工業互聯網平臺兵器云聯,兵器云聯采用內外部
122、融合的設計理念與混合云的體系架構,將平臺作為聯接集團內外部工業資源的樞紐,實現內外部軍民科研體系、制造體系的有機銜接。兵器云聯圍繞兵器產業鏈及其上下游,貫穿設計、研發、試驗、生產、運營、服務保障等全價值鏈,在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延伸等方面將與社會各界開展廣泛的合作,促進兵器制造向軍民一體化協同轉變,實現全產業鏈深度軍民融合。(2)中集集團)中集集團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總部位于中國深圳。公司致力于在如下主要業務領域: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重型卡車、物流服務、空港設備等
123、,提供高品質與可信賴的裝備和服務。支持這些業務蓬勃發展的有:提供專業資金管理的財務公司,以及提供金融解決方案的融資租賃公司。作為一家為全球市場服務的多元化跨國產業集團,中集在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區擁有 300 余家成員企業及 3 家上市公司,客 4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戶和銷售網絡分布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 年,7 萬優秀的中集員工,創造了約1637億元的銷售業績,凈利潤約 84 億元。中集集團選用了 PTC 的 ThingWorx 平臺進行了物聯網的探索,實現對產品遠程監控、遠程服務,甚至是預測性維修的能力,并且可以將這些能力快速復制到
124、工廠。在推進智能制造的探索過程中,中集集團全面利用 PTC的 ThingWorx+Vuforia AR平臺的四大重要功能,圍繞 IoT 和 MES 的結合,對工廠和車間進行全面的數字化管理,包括:能源能耗、質量追溯、在線生產品的優化等。第一個功能是快速連接工業設備。傳統工業連接的方式比較臃腫和笨重,在中集集團實現了 IoT 的快速連接和輕量化的連接,將工廠里可見的大量設備連接起來,包括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環境設備、能源計量設備等。第二個功能是數據聚合和應用搭建。主要是通過 PTC 標準平臺的制造 APP 應用套件,在此基礎上做了開發和配置,提供面向角色和場景的應用,比如能源管理、設備管理、生產
125、管理等的應用。第三個功能是大數據分析。中集集團的大數據分析很有特色,在實施過程中抓住了典型的大數據場景,比如工藝改善、設備預測性維護等,通過長期的數據積累改善了工藝質量、節省了設備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等。第四個功能是應用展示或應用體驗,通過增強現實(AR)的方式進行數據的消費。中集集團利用 AR 的方式進行裝配指導和設備檢測維護。(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天科工)是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航天強國建設和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主力軍,中國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領軍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INDICS2.0 創新成果重磅發布。INDICS2.0
126、是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導者 INDICS 平臺的升級版,是中國航天科工“數字航天”戰略的關鍵支撐和航天云網“NEW PAGE”新基建戰略的最新實踐,INDICS 平臺正推動工業互聯網邁入新一代工業互聯網時代,助力產業鏈現代化與工業高質量發展。INDICS2.0 具有“五新”的特點:新一代工業操作系統可連接人、機、物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優化”等智能特征,支持云邊一體、混合云架構,支持數字生態資源智能感知接入與共享重構,加速云端業務迭代和升級。目前平臺已面向航空航天、電子、機械、汽車 4 個重點行業 16 個細分領域,提供了2000 余個
127、智能化項目及服務,形成了 84 個數字化解決方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南、東北等區域,建設了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并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建設了產教融合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牽頭建設和運營的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臺,目前已匯聚 15 個中央企業平臺資源,962 個工業 APP,164 個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7542個科技創新成果。(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4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是按照黨中央決策、經國務院批準,于 2019 年 10 月 14 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
128、司聯合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有科研院所、企業單位和上市公司 104 家,資產總額 8900 億元,員工 22 萬人,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產品研發能力,能夠設計建造符合全球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公約要求的船舶海工裝備,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為支撐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形成“世界領先的海洋科技工業集團”的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出資籌建中船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簡稱“中船互聯”),推出船舶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船海智云”?!按V窃啤睘榉植加谌珖酥寥虍a業鏈上的智力資源、制造能力提供匯聚平臺,利用工業軟件,基于產品聚
129、集船舶行業產業鏈上的設計院所、船舶制造企業、發動機等主要船用設備制造企業,以及其他配套廠、船東、船級社、物流企業、船舶貿易公司、船舶制造業金融企業等全行業關聯單位,貫穿船舶海工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產品運營、售后服務等全過程,帶動船舶行業產業鏈上大量的配套廠、原材料供應商等相關企業上云上平臺,構成以大型船舶總裝制造企業為核心的大型工業生態圈;形成覆蓋行業產業鏈的云應用集群,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整合集聚、開放、共享各類要素和資源,推動制造資源對接和優化配置,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支撐船舶行業產業鏈相關企業間的供需對接、計劃協同、制造協同、物流配送等,提升上下游協同能
130、力,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生態化發展。(5)中車集團)中車集團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中車”,英文簡稱縮寫“CRRC”)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準,由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對等原則合并組建的 A+H股上市公司。經中國證監會核準,2015年 6月 8日,中國中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F有 46 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員工 17 萬余人??偛吭O在北京。中車集團自“八五”期間開始了集團的信息化建設。在“十三五”期間集團組織制定了整體信息化規劃,規劃了五大類、32 個項目來統籌指導全集團信息化建設、應用與發展,基本實現了信息系統對主營業務的全覆蓋
131、,并通過 PLM、ERP、MES、MRO、SRM 等 5 大核心系統的集成,打通了設計、工藝、制造、服務與供應鏈體系,初步實現了業務協同、流程打通和數據共享。其中,集團三級數據中心的體系架構和網絡安全模型,已做到業務類型全覆蓋和經營實體全覆蓋。(6)衛華集團)衛華集團 衛華集團成立于 1988 年,業務涵蓋工業起重機、港口起重機、散料輸送設備、智能停車設備、特種機器人、現代農業、裝配式建筑等多個領域,下轄起重裝備制造、現代農業 4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和裝配式建筑三大版塊,是極具競爭力、影響力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產品遠銷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 130
132、多個國家和地區。衛華集團面向起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率先將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于起重機行業,建設“起重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捌鹬匚锪餮b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圍繞“一核心兩貫通”,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核心,研發起重產品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零部件故障診斷技術、設備遠程運維及服務技術,推進起重設備上云上平臺,縱向打通起重設備制造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終端客戶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發和實施起重行業營銷、研發、制造、服務等 SaaS 應用系統,橫向打通企業的全流程業務鏈。目前,“起重物流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接入的各類設備已覆蓋國內 29個省級行政區域及東南
133、亞,用戶覆蓋機械機電、石油化工等 13 個行業,獲得 11 項授權專利,19 項軟件著作權證書,發布 6項企業標準。2020 年,衛華在“起重物流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上,融合長垣起重產業集群的起重機制造和銷售企業,利用工業大數據技術對起重機開工情況和利用率進行分析,建設“長垣起重機指數分析平臺”,并由長垣市政府在 2020年 10 月 15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 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上發布了“長垣起重機指數”?!伴L垣起重機指數”是國內起重行業第一個數據分析指數,也是全國第一個反映工廠內物料搬運活躍度和生產活躍度的指數,它與克強指數、制造業 PMI 指數、挖掘機指數相匹配,同為經濟景氣
134、指數,將為中央政府提供精準的“起重機指數”,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提供重要支持。(7)江蘇高精機電裝備)江蘇高精機電裝備 江蘇高精機電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廠區占地面積近 8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叁 4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萬陸仟平方米,注冊資本金 1580 萬元。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數控機床、柔性線自動線及加工中心夾具,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及智能制造集成解決方案。高精機電通過在全廠布局以太網,對原有的“啞設備”進行聯網改造,在老舊設備上加裝電流傳感器、MES工位機,實現設備狀態實時感知。數字化集成管控。高精機電
135、通過“私有云+MES+條碼識別+微信小程序”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對產品訂單進行全數字化建模設計、全條碼化生產管理,實現設備加工狀態、產量等信息與生產工單、工序流程無縫集成。在質量管理和追溯環節,質檢人員手持智能終端,一鍵掃碼,即可輕松獲取每道工序和每個零件的加工信息。高精機電獲評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通過工業互聯網工廠建設,實現研發、生產、銷售、營銷、供應鏈等環節的一體化精準控制,設備利用率提高 30%、運營成本降低 40%。數字孿生。為解決非標訂單生產的技術和管理難題,高精機電業內首個采用數字孿生技術,在產品的設計環節,進行仿真建模、排除缺陷,使整改件大幅減少,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同時也為客
136、戶提供精準增值服務,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遠程可視化設備監控,將系統程序、數據部署在云端,實現設備產品的遠程監控、故障預測和系統優化迭代,運用數字孿生技術,使設計效率提高 15%以上,產品不良率能降低到 15-20%,經濟效益提高 30%。產業鏈協同。高精公司要求配套、協作廠商接入其工業互聯網體系,實時跟蹤外協訂單,逐步實現“整零協同”,帶動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使產品生產周期縮減達 1/3,并且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轉型。(8)特雷克斯)特雷克斯 特雷克斯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多元化的設備制造商,專門為建筑、基礎設施、挖掘、采礦、貨運、精煉以及公用事業等行業提供可靠的客戶解決方案。公司分五個
137、產業部門運作:高空作業平臺、建筑機械、起重設備、物料處理與采礦設備、以及筑路、公用事業與其他產品。特雷克斯力爭提供可靠而且經濟實用的產品,以提高其客戶的投資回報。特雷克斯總部設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西港(Westport)。特雷克斯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號 TEX。2020 年,在國內神華寶日希勒露天煤礦上,一輛特雷克斯的無人駕駛礦卡正在礦上工作,這輛特雷克斯(TEREX)串聯式混合動力礦卡長 14米多,寬近 8米,高近 8米,是十足的“巨無霸”,光輪胎直徑就有 3.6 米。車前部最顯眼的部位就是 2000 多千瓦的發動機,可以為整臺車提供動力。并且該車前車后加裝了多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
138、和激光雷達。這些“眼睛”和“耳朵”通過算法進行感知融合,補齊盲點,可以排除礦區冬季飄雪、夏季沙塵等復雜環境因素的干擾。此外,車內也進行了相應的線控改造,裝載通訊、定位、控制單元,部署無人駕駛軟件。(9)川儀股份)川儀股份 4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川儀股份致力于工業領域的測量與控制,國家重點布局的全國三大儀器儀表基地之一,五十多年薪火相傳,現已成為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領軍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A股滬市上市公司。川儀股份的“工業儀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是工信部 2018 年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之一,以自動化、柔性化、集
139、成化和智能化為主線,從穩定工藝過程控制和提升制造能力兩個方面入手,實現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解決離散制造業產品制造過程中的一系列瓶頸問題;同時,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從計劃源頭、設備底層、質量控制、資源優化、過程協同、決策支持等 6 個方面著手,提高生產和經營中的智能控制、智能決策程度,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此外,川儀股份還借助在自動化領域的雄厚實力與知識積淀,融合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在線儀表與設備健康遠程運維”系統,對制造過程各類在線儀表參數收集、監測、優化,自診斷、關鍵設備在線健康診斷等,進行遠程運行維護,廣泛應用于市政、環保、冶金、石油、化工等
140、行業。(10)山河智能)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南大學何清華教授領銜于 1999 年創辦,現已發展為以上市公司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以長沙為總部,以裝備制造為主業,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诠ば挪堪l布的“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山河智能在智能裝備制造領域不斷實踐和應用。自主研發的山河祥云平臺,實現了對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5G 智能旋挖鉆機的低時延、高精準遠程操作,契合高危、惡劣環境的無人化施工需求;基于5G+AR/VR 的工程機械輔助裝配,在佩戴了 AR 眼鏡后,能夠直觀立體地展示裝配效果;航空智慧云平臺采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打造了數據采集
141、、設備監管、大數據展示等功能,從無到有地提升了對飛行設備的數據挖掘與分析;智慧礦山實現了智能調度、應急接管、無人駕駛,可視化云平臺讓礦山運營透明可視、資源調度快速有序、生產安全高效協同,提升了礦山運作效率和整體產能,目前在內蒙騰遠煤礦實現應用。此外,山河智能高空作業設備安全監控系統、隧道施工全過程遠程監控、工程機械無人運輸系統、觀光車監管系統、5G+廠區智能理貨、園區叉車作業監管平臺、數字產權區塊存證系統等 16個應用場景也已落地。2.3.3 家電行業家電行業(1)海爾)海爾 海爾集團創立于 1984 年,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我們始終以用戶為中心,連續 4 年作為全
142、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BrandZ 最具價值全球品牌 100 強”??▕W斯 COSMOPlat 創建于 2017 年 4 月,是海爾集團基于三十多年的制造經驗打造的 4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定位為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全球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提供面向場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管理范式的變革,促進新模式、新業態的普及,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共創共享、高質量發展的工業新生態。在業務板塊上,卡奧斯 COSMOPlat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運營、工業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工
143、業軟件及工業 APP 開發、智能工廠建設及軟硬件集成服務、采供銷數字化資源配置等板塊,面向家電家居、能源、醫療、服裝、裝備、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智能制造、數字化創新等服務,并為產業園區、區域政府提供數字化管理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產業咨詢規劃等服務。(2)TCL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 1981 年,致力于成為智能產品制造和互聯網服務的全球領先企業。目前產品包括電視、手機、冰箱、洗衣機、空調、智能健康電器、液晶面板,業務覆蓋金融服務、互聯網應用服務、銷售及物流服務、投資與創投領域。作為 TCL 孵化而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格創東智依托 TCL 華星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經驗,不斷從下沉場景出發,挖
144、掘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并逐漸擴展到新能源、3C 等領域。格創東智推出新平臺 G-Fusion,這是基于 TCL 華星多年的實踐,以及在吸收 TCL 收購的三星蘇州顯示工廠基礎之上,推出的一個整合應用平臺。相較于傳統彼此獨立的生產系統架構,G-Fusion實現了生產管理系統徹底融合以及業務流程的閉環管理。(3)格力)格力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1 年,1996 年 11 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組裝生產家用空調,現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制造集團,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產品遠銷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格力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智能制造生產
145、流程。走進格力電器生產車間,就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5G、AI 等先進科技充分融入生產的場景: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全產線虛擬仿真實現了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到制造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產線上,烙刻著格力品牌標志的工業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高質量完成各項質檢工序,產線工人加工動作規范比對高效提升工藝優化;車間通道上,AGV 導航車與智能電子倉實現智能調度、精準配送高度自動化已成為格力工廠的常態。4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格力 G-FIEMS 能源互聯網工廠系統打破傳統技術局限,圍繞能源和信息兩大要素,融合清潔能源和環保材料的低碳理念,以能源智能調度和自動化生產為技術
146、手段,打通生產和運營環節的能源數據鏈條,建立源儲網荷于一體的能源互聯網系統平臺,為客戶創造高效生產服務,實現清潔、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的能源互聯網工廠。該平臺一共有五大創新點:一是綠色用電光儲直柔,助力碳中和,二是高效優質,能耗-產量精準分析,三是安全可靠,能源-設備實時監測,四是透明管理,信息分層級權限投送,五是降本增效,能源多維度高效利用。(4)長虹)長虹 長虹,創建于 1958 年,1994 年 3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從期初立業、彩電興業,到如今的信息電子相關多元拓展,已成為集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制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長虹智慧顯示工廠依托于
147、 5G+工業互聯網實現了產業數字化、管理信息化,入選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也是西部唯一一家中德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該項目生產線是行業首批 5G+工業互聯網的智能生產線,在中國家電行業率先實現大規模個人化定制服務,已應用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邊緣計算等 5G 與工業互聯網技術,全面支撐產線的數字化生產。目前,長虹智慧顯示工廠 9 條“5G+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智能生產線正高效運轉,產線人均產出效率提升 65%,一年可實現 600萬臺電視個性化訂單的生產能力。(5)海信)海信 海信成立于 1969 年,擁有海信視像(600060)、海信家電(000921)和三電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
148、、深圳、香港、東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東芝電視(Toshiba TV)、容聲(Ronshen)、gorenje、ASKO 等多個品牌。自主品牌占比超過83%。以顯示為核心的 B2C 產業,海信始終處在全球行業前列;在智慧交通、精準醫療和光通信等新動能 B2B產業,海信也占據了全國乃至全球領先位置。海信建立了以“云、邊、網、端”一體化高效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中心端面向工業 APP 全生命周期建立了一站式“云原生開發與交互平臺”;邊緣端產業業務下沉部署,工 4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業 APP 和主數據由“中間云”統一分發、解決了生產原始
149、計算和實時分析的業務需求;在生產線上通過邊緣服務器實現統一的數據采集和監控,實現對設備的感知和控制。在 AI 視覺檢測方面,通過 AI 深度學習和傳統的視覺檢測方法,利用 5G 的低延時、高穩定性支撐打包帶產品檢測,目前檢測率達到 99%;在智能生產領域,針對冰箱的多個型號混產,將物料識別作為生產提效與質量控制的平衡點,利用 5G 網絡實現了“MAS+PRS”相結合,指導物料挑撿和糾錯,實現混產情況下的柔性生產。在生產線上,打造基于 5G 技術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設備的自動校修、遠程運維和日常維護;節能方面,基于“5G+工業互聯網”智能能源系統,實現能源數據自動采集和實時監控,對重點能耗設
150、備進行實時分析,在傳統節能手段的基礎上使能耗改善了 7.9%。(6)美的)美的 美的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樓宇科技,工業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和數字化創新業務五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形成美的、小天鵝,華凌、COLMO,庫卡,威靈、合康、高創、萬東和菱王等多個品牌組合,每年為全球超過 4 億用戶,各領域的重要客戶與戰略合作伙伴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迄今,美的在全球擁有約 200 家子公司、35個研發中心和 35個主要生產基地,業務覆蓋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的始終聚焦交付精準、效率提升、品質改善、數字化透明并在四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高度物聯化,通過 5G 專網和 AI 工業大腦,實現業
151、務數據的抽取、智能分析和預測,對整個制造過程的閉環優化控制。二是品質自動化,基于 5G 網絡實現品質在線化、全方位品質剛性、智能檢驗、品質透明,踐行去人為化與可視化。三是智能物流化,基于 5G定位+數傳一網多用能力,搭建智能物流平臺,拉通物流場景,有效整合供方、生產、配送、成品倉儲及發運等流程。四是生產數智化,基于 5G 網絡發展智能制造,構建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實現全價值鏈互聯互通。(7)老板電器)老板電器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508,股票簡稱:老板電器)創立于 1979年,專業生產吸油煙機、集成油煙機、蒸箱、灶具、消毒柜、電烤箱、微波爐、洗碗機、凈水器、燃氣熱水器等家用
152、廚房電器產品。老板電器未來工廠作為中國廚電行業首個智慧無人工廠,融合了工業互聯網、5GSA專網、AI 等多項前沿科技。目前未來工廠已經完全信息化控制,基本實現全自動化作業模式及無人形態,成功實現以數據為核心,智能驅動業務的全價值鏈管理。老板電器智能倉儲物流中心。是行業內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倉儲物流中心。智能物流輸送采用 AGV,自動空中物流系統,循環牽引車,及穿梭貨架等多種形式,同MES 深度融合,自動校料、配送,以及入庫優化,實現了物料點對點無縫對接。智能倉儲物流中心總體實現了出入庫及倉儲全流程自動化,庫存控制精確,可支撐年 800 萬臺廚電產品的銷售規模,瞬時響應全球范圍的市場大規模
153、、差異化銷售和物流需求。4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8)九陽)九陽 九陽創立于 1994 年,是品質小家電領導品牌,中國載人航天“太空廚房”研制單位。二十余年來,九陽秉承健康、創新的核心 DNA,打造了“三個廚房”。圍繞上下游企業間存在的數據壁壘、資源協同困難等現存痛點,九陽股份構建基于數據驅動的柔性智能制造和高效協同的九陽智能廚房電器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和用戶個性需求。通過該平臺的實施,企業運營成本降低 32%以上,產品升級周期縮短 33%,生產效率提升約 45%,在生產管理技術水平、柔性生產和產品一致性方面達到較高水平,目前已有 300多家供應商
154、接入。(9)新寶股份)新寶股份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寶股份),始創于 1995 年。作為 A 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705),新寶股份專注于廚房電器、家居護理電器、嬰兒電器、制冷電器、個護美容電器等多類目小家電產品的開發、設計、制造及銷售。新寶股份大力推廣通用類自動化項目、研發各類非標自動化設備、開發產品平臺自動化生產線、引進行業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同時引入智能物流系統、MES 制造執行系統、WMS 倉儲管理系統、APS 高級計劃與排程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人機結合與工業互聯。公司每年都對現有生產設備和系統進行改造升級,逐步實現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變。經過不斷探
155、索、實踐,“數字新寶”已構建完成三大核心體系,即:訂單計劃監督管理、生產物流配套協同、生產交付智慧決策,實現從業務接單到成品交付“一單到底”的智能化無縫對接。同時,依托信息化高效協同管理,自主開發“全產業鏈中央監控平臺”,該平臺以訂單為核心,納入含新寶股份及上下游產業鏈眾多系統及供應商,可實時掌控公司運作各項指標,提升決策時效,減少整體運作浪費。未來,新寶股份還將著重打造“5G 智慧園區”、“供應鏈產業集群”、“注塑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化項目。(10)格蘭仕集團)格蘭仕集團 格蘭仕集團是中國家電行業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之一,面向全球供應全屋健康家電和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集團創立于 1978
156、 年 9 月 28 日,是一家國際化綜合性健康家電和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提供商,是中國家電業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聚焦家電和開源芯片兩大產業。2020 年開始,格蘭仕以全產業鏈智能制造、致力于建設世界領先的芯片產業生態圈和Galanz+智慧家居生態體系為特色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愿景實現。2020 年 4 月 28 日,格蘭仕順德工業 4.0 基地正式量產。該基地在一間 20 多年的老廠房中建成,每條生產線 17 個機器人,單線每 6.7 秒就能下線一臺產品,生產效率是傳統制造模式的 9 倍。全線生產過程都是通過云端數字化管控,實現柔性定制化生產,滿足全球多樣化需求,生產精度達到 0.1 毫米,
157、創造智能制造新名片。5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2.3.4 電子信息行業電子信息行業(1)中興通訊)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通信制造業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長最快的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面對智能制造、礦山、電力、鋼鐵、冶金、港口、交通等不同場景,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痛點與難點,差異化的需求推動行 ToB 核心網的定制化發展。20202021 年,中興通訊專網主要滿足行業用戶的 5G 基礎連接,輕量化部署,低成本建網;2022 年開始,中興通訊專網開始致力于 5G 深度融入行業核心業務。對于智能制造,中興通訊專網提供超高可靠、超低時延的確定性網絡,將 UR
158、LLC 與TSN 相結合。一方面提供基于雙連接的端到端冗余用戶平面路徑,另一方面提供支持N3/N9 接口的冗余傳輸,保障制造業中各設備的高可靠運行。同時利用 URLLC 的超低時延技術與 TSN的確定性網絡,保證網絡中數據的實時傳輸。對于礦山場景,中興通訊專網提供 4G/5G 融合專網,同時提供語音功能,利舊老礦區4G 網絡設備與終端。由于礦區設備經常移動,井下工作環境惡劣,經常導致網絡中斷。專網提供井上井下數據互通,并通獨立運行;實現 4G/5G 網絡互通、井上井下語音互通,并能對接第三方語音調度系統。對于電力行業,中興通訊專網提供差異化網絡,保障不同場景的業務需求。電力行業不同業務存在差異
159、,專網針對不同業務提供不同切片與 QoS 質量保障,對于 DTU 差動保護場景,專網提供 TSN 業務,保證周期性檢測報文實時到達;對于電力檢測場景,專網提供組播通信業務,節省上行帶寬,對于野外場景,提供 5G LAN 業務,節省光纜鋪設成本。對于其他場景,中興通訊專網也都根據不同行業的痛點與難點,提供不同解決方案。服務并融入行業是中興通訊 5G賦能千行百業的解決之道。(2)華為)華為 華為創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領先的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華為約有 19.5萬員工,業務遍及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 30多億人口。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 FusionPl
160、ant 包含聯接管理平臺、工業智能體、工業應用平臺三大部分。定位于做企業增量的智能決策系統,實現業務在云上敏捷開發,邊緣可信運行。賦能行業合作伙伴深耕工業核心業務流,持續釋放潛在業務價值。平臺優勢具有以下優勢:云網協同。依托華為領先的聯接方案,如 5G、NB-IoT、TSN、工業 PON,滿足企業在工廠內、外網絡各類場景的連接需求。邊云協同。提供納管海量分布式邊緣節點,并能夠將云上的豐富的服務、生態伙伴和客戶的應用部署到邊緣節點運行的能力。工業數據湖。提供數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開發運營平臺,提供數據集成、開發、治理、5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服務等功能,幫助企業快速
161、構建全局數據運營能力。全棧 AI。提供從芯片、硬件、算子庫、AI 框架、通用 AI 開發平臺、工業智能體的全棧方案,實現協同優化和多點創新。安全可信。華為工業互聯網整體方案在設備認證、隱私數據加密保護、業務運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安全啟動等多個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3)新華三)新華三 新華三集團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致力于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數字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全方位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
162、。同時,新華三也是 HPE 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的中國獨家提供商。新華三集團推出工業數字大腦方案,包含工廠、企業和產業三個級別。工廠級方案主 5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要為智能制造賦能,企業級方案主要為實現精益運營賦能,打通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產業級主要為產業治理、產業經濟運行監測、強鏈補鏈服務。該方案采用整體設計、可分布式部署,相互之間可以通過數據中樞完成數據交換和服務,構建一個完整的工業數字空間。在工廠、企業、政府之間架構一條數字中樞系統,靈活應對市場的各種挑戰,充分發揮地區的整體競爭力。每一級別的方案在結構上基本一致,都是由數字大腦底座、工業物聯網平臺、工業
163、數據治理平臺、工業應用軟件等核心產品組成一個全棧的方案。(4)中國電子)中國電子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成立于 1989 年 5 月,是我國民族電子工業的搖籃。近年來,中國電子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圍繞以數字技術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網絡安全三大核心任務,著力發展計算產業、集成電路、網絡安全、數據治理、高新電子等重點業務,打造國家網信事業核心戰略科技力量。目前,中國電子擁有 19 家上市公司,總資產3993.4 億元,業務覆蓋全球 6大洲 60多個國家。中國電子旗下中電互聯自主開發“中電云網 BachOS 工業
164、互聯網平臺,該平臺注冊企業超 5 萬家,活躍企業用戶近 6000 家,為 668 家傳統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帶動重點產業鏈工業增加值快速增加;獲批 197 項知識產權,發布 31 項科技成果,其中 9 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電互聯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帶動優勢,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工業電商領域,以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供應鏈管理為目標,利用區塊鏈技術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構建智能合約、自動分賬模式,盤活整個產業鏈條,助力中小微制造企業發展。在智能制造領域,深耕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開發一系列高價值工業 APP,深入推動“工業互聯網+智能裝備”發展
165、,打造領先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建設現代化數字云工廠,有效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助推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平臺服務領域,建立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畝均效益、產業鏈云圖等特色應用,提供政府智庫、智能制造診斷與培訓等多項區域平臺服務。在消費扶貧領域,采用線上“平臺訂單+社群服務”、線下“直采+冷鏈+前置倉”相結合的模式探索建立特色化消費扶貧新模式,承建湖南省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并被長沙市作為消費扶貧專柜項目唯一實施方,借助工業互聯網的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在科技抗疫領域,發揮中電云網平臺智能制造及產業鏈資源匯聚優勢,在自主研發、生產銷售、標識解析、遠程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166、,成為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單位,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5)紫光集團)紫光集團 紫光集團是一家高科技龍頭企業,已服務市場 30 多年,擁有全球各行業的數字化實踐經驗。憑借行業領先的軟件、硬件、專業技術以及云解決方案能力,獲得很多用戶的認可。5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集團推出紫光 UNIPower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工業物聯網方面,構建云端的智能設備運營生態,為工業企業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廣泛的設備接入和組態分析方案。對接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服務平臺,為用戶構建個性化增值服務、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可能。在大數據平臺方面,面向廣大工業企業積累的海量數據,圍繞人、機、料、法
167、、環各環節,在故障診斷、預測性維護、智能排產等方面為工業企業提供海量數據計算引擎,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在低代碼開發平臺方面,致力于建成工業“智慧大腦”物聯網在線構建、工業可視化構建、工業算法可視化構建的開發池,為服務管理者和工業開發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綜合協同支撐系統平臺。在工業 AI 服務方面,采用云邊端一體化架構,云端可輕松實現各種框架 AI 模型的訓練、測試和下發等功能,邊緣端集成邊緣推理一體機,通過接口獲取相應圖像或視頻流,實現邊緣端的實時推理,支持企業各項業務的個性化需求。在工業應用使能平臺方面,提供對應用“開發態”、“部署態”、“運行態”的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利用可視
168、化、可配置、自動化持續交付流水線結合 DevOps 咨詢,幫助企業DevOps 落地通過容器化和服務治理對微服務架構業務落地進行支撐,幫助企業實現應用云化、能力平臺化、管理互聯網化。(6)京東方)京東方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于 1993 年 4 月,是一家領先的物聯網創新企業,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形成了以半導體顯示為核心,物聯網創新、傳感器及解決方案、MLED、智慧醫工融合發展的“1+4+N+生態鏈”業務架構。京東方基于多年制造行業系統建設經驗,打造生產過程全覆蓋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以下場景:FMS 工廠監控可視化。實時展示工廠設備狀態
169、變化、發生報警情況,產線生產現況等,使技術人員快速掌控現場情況。不良智能分析?;诖髷祿靶袠I算法實現快速定位不良發生根本原因,智能化一鍵輸出,提升分析問題準確性、時效性,節省人員投入。企業智能化看板。實現生產指標線上考核、數據透明化展示、異常主動監控以及固定報表自動生成等功能,為企業管理者快速決策提供依據。5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7)亞信科技)亞信科技 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亞信科技)始于 1993 年,是領先的軟件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成為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亞信科技擁有 500 多種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可用性的“電信級”軟件產
170、品組合,包括 AI人工智能平臺、AIF PaaS平臺、計費產品、大數據產品、客戶關系管理產品、5G 網絡智能化產品、開發運維一體化產品、數據庫產品等全套 AISWare 產品體系,并通過了 CMMI 5 級(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五級)國際認證。在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亞信科技把運營商數據、企業客戶自身數據以及第三方數據進行融合,創新推出 DSaaS(數據驅動的 SaaS 服務)產品和服務。亞信科技DSaaS 產品和服務,包括智享、智聯、智營、智信等系列產品。運用“解決方案+場景化SaaS 應用+運營平臺+專家服務”的運營模式,對多維數據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幫助生態合作方進行數據分析,并提
171、供基于 SaaS 的行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客戶重塑運營環節,升級客戶體驗,提升運營效率,實現“數字化運營”。亞信科技通過系統平臺支撐能力和咨詢規劃能力,采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具備大型工業企業的數據管理和運營解決方案,支持各種輕、重工業從生產到銷售大數據應用的“工業 4.0”下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工業 4.0 可以看作是數據、硬件、軟件和智能的流通和互動,從智能設備和網絡中獲取數據,然后利用大數據和基于機器所在行業的分析工具進行存儲、分析和可視化。最終“智能信息”可以供決策者使用,或者作為各工業系統中更廣泛的資產優化或戰略決策流程的一部分。(8)愛立信)愛立信 愛立信公司(Telef
172、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于 1876 年成立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程控交換機,已發展到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設備商,愛立信的業務遍布全球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 5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供應商。工業 4.0 使用高度自動化、智能和協作的信息物理系統,這些系統需要非常穩定、低延遲的無線連接。愛立信工業互聯解決方案(Ericsson Industry Connect)專為工業環境打造,是一個專用的無線蜂窩網絡,能夠提供安全可靠的覆蓋、高設備密度和可預測的延遲。借助該互聯
173、解決方案,企業將能夠使用 LTE 獲得通往 5G 的清晰路徑,并對機器、流程和數據進行全面的把握。在確保安全可靠的無線蜂窩網絡方面,作為愛立信工業互聯解決方案合作伙伴計劃中工業無線設備提供商之一,宏電有著深厚的技術和實踐應用經驗積累,提供工業應用所需的具備可靠性和長期可用性的邊緣計算工業智能物聯網關,打造自身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能力:數據采集能力、設備聯網能力、邊緣計算能力、云端運維能力,解決制造企業提供設備接入、協議轉化、邊緣數據處理、運維等難題,為制造業千萬量級的傳統機械裝備聯網缺口及智能裝備改造市場提供多網絡技術的、可靠的、成熟的物聯網數據采集全域產品及解決方案。(9)諾基亞)諾基亞 諾基
174、亞公司(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總部位于芬蘭埃斯波,主營移動通信設備生產和相關服務的跨國公司。成立于 1865 年,以伐木、造紙為主業,后發展成為一家手機制造商,以通信基礎業務和先進技術研發及授權為主。諾基亞貝爾的 5G 無線專網技術瞄準企業轉型需求,用高效安全的互聯核心能力賦能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諾基亞貝爾以 5G 無線專網作為制造型企業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推出 MPW(Modular Private Wireless)5G 無線專網方案包括 CMU企業級 5G核心網、基站及終端等設備,能夠為企業工廠建立安全、可靠、高性能、廣覆蓋的 5G 無線網絡連接,賦能 AGV自動運行
175、、PAD/可穿戴設備、數據采集、機器視覺質檢等工業 4.0應用,助力企業打造“燈塔級智慧工廠”。通過 5G 無線專網將 AGV、可穿戴手表、掃描槍、自動計劃系統進行融合,實現倉庫、物料及成品的自動流轉,加快物料流傳效率,提升生產效率。通過 5G 無線專網實現偉創力工廠內生產設備聯網,生產全流程可視化,實時追溯產品、設備及物料信息。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的同時提升運維效率。(10)中國通信服務)中國通信服務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信服務)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批準,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成立的大型企業,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
176、集團有限公司三大電信運營商控股,在全國范圍內為通信運營商、媒體運營商、設備制造商、專用通信網及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提供網絡建設、外包服務、內容應用及其他服務,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國通信服務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助力產業數字化,為政府、行業、企業提供頂層規 5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劃、產品平臺解決方案等多元化服務,是承接國家部委創新示范型發展項目首個應用國家標準的省級平臺,打造了 100+經典標桿案例。2.3.5 能源行業能源行業(1)長江電力)長江電力 長江電力是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長江電力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投融資、新能源、
177、智慧綜合能源、抽水蓄能、配售電和國際業務等,在中國、秘魯、巴西、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開展相關業務。長江電力現擁有長江干流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六座電站的全部發電資產,水電裝機 110 臺,是中國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長江電力工業互聯網平臺分公司側和廠站側部署,采用“功能模塊化、模型組件化、開發低代碼化、應用微服務化、部署容器化”的體系結構設計思想,以設備對象為核心,構建設備對象全景信息模型,為設備智能診斷及數據服務提供高效支撐;規劃了設備對象構建、可視化展示、數據分析開發、模型開發、模型配置、指標計算、規則配置、案例配置、FTA 配置、流程配置等工具集
178、,提出了統一的算法、模型、應用開發規范和接口標準,設計了水電故障診斷及智能決策知識框架,為經驗沉淀、知識復用、迭代創新和構建共享生態圈提供支持。目前,平臺已完成構建標準化邏輯設備及其子部件共 2 千余項,已接入實例化設備及部件 25 萬余個,關聯靜態、動態、方法及知識四類全景數據共 31 項,接入設備測點約 60 萬個;集成核心功能組件 11 個,輔助功能組件 10 余個;開發通用算法 40 項、水電專用算法 42項;開發了智能運維、智能檢修、智能決策等示范高級應用共 15 個。(2)中國石油)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英文縮寫:CNPC)是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全球
179、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是集國內外油氣勘探開發和新能源、煉化銷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務、資本和金融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在全球 32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油氣投資業務。2021 年,在世界 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三。中國石油建立了昆侖數智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中國石油全產業鏈精準、實時、高效的數據采集體系,賦能石油石化設備監測與故障診斷、設備預測性維護等應用場景的創新應用。截至目前,接入近 2000 臺重點關鍵生產設備,近 11 萬個測點,匯集超過 30T 的工業數據,訓練及下發工業模型近 18 萬個,實現對關鍵設備的及時預警、趨勢預測、健康評估,保障設備“安、穩、長、滿、
180、優”運行。滿足生產企業對安全生產、降低設備運行維護成本的需要,支持裝備制造企業向服務型制造的轉型升級。開展石油裝備產品遠程監測和故障診斷,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實現增收增效。(3)國家電網)國家電網 5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注冊資本 8295 億元,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是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公司經營區域覆蓋我國 26 個?。ㄗ灾螀^、直轄市),供電范圍占國土面積的 88%,供電人口超過 11 億。能源工業云網國家電網建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圍繞能源生產、裝備制造
181、、能源消費三大領域,建設了制造、招采、電商、租賃、物流、工程、運維、信用、金融九項基礎應用,提供 45 個公共服務組件,33 個數據算法、工業機理等模型,49 個功能服務模塊,10 套行業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建立數字化改造、電商交易、物流配送、在線運維、數據變現、產業金融等價值驅動的新型商業模式,形成“能源全域場站服務、制造企業生產協同、在線溯源質量控制、嚴選專區全線上交易、數字工程全過程管理”等 18 個典型場景應用,“e 裝備”就是典型應用場景之一。目前,平臺已完成 9 大場景試點應用,實現對接 6.5 萬家客戶,入駐企業 1.6 萬家,接入設備 13 萬臺,交易規模 889 億元,試點應
182、用平均降低企業綜合成本 5-10%,賦能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合作,在山東省青島市開展“5G+北斗智能巡檢無人機”項目建設,實現了無人智能巡檢場景的應用。項目新建 5G 獨立組網(SA)網絡,完成了 5G SA 專網的圖傳模塊的研發,引入北斗服務,實現無人機巡檢數據安全、實時、可靠回傳。解決了傳統輸變線路巡檢耗時長、耗人多、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改善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大幅降低安全風險。同時,采用圖像智能識別技術,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圖像實時傳輸、缺陷智能識別、輔助決策輸出等功能,解決了困擾無人機巡檢操作難、回傳難、分析難的問題,大尺寸缺陷識別準確率達 99%、小尺寸識
183、別準確率達 40%,工作效率提升百倍以上。(4)中國石化)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絡、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纖及其它化工生產與產品銷售等業務。石化盈科為中國石化推出了 ProMACE 工業互聯網平臺,ProMACE 工業互聯網平臺致力于成為面向能源化工行業全產鏈自主可控的平臺,成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基礎設施。ProMACE 是支撐流程行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
184、管理、營銷服務各業務環節的核心載體,是信息物理系統(CPS)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具體實現,是流程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關鍵引擎。ProMACE 可提供智能工廠、智能油氣田、智能物流、智能管線等行業解決方案,滿足行業內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5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5)中國華能集團)中國華能集團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能)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創立于 1985 年。中國華能是中國電力工業的一面旗幟,持續引領發電行業進步,在新時代全面開啟“領跑中國電力、爭創世界一流”新征程。公司注冊資本 349 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包括電源開發、投資、建
185、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銷售,實業投資經營及管理。中國華能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通過生產、管理、決策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生態構建等,推動“數字華能”“智慧華能”建設,研發出華能工業互聯網、華能智慧物資供應鏈、華能智慧礦山、華能新能源智慧運維中心、華能睿渥等應用成果,為保障能源安全、助力能源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華能方案”。中國華能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的位置,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助力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取得了高溫氣冷堆、智慧電廠、7 兆瓦風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CCUS、超臨界 CO
186、2 循環發電技術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6)中國能源建設)中國能源建設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12 月 19 日,注冊資本 2600000 萬人民幣,主要經營范圍為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新能源及送變電和水利、水務、礦山、公路、鐵路等投資及建設。中國能建浙江火電與昆明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的一項信息化軟件產品“數字化三維重構智能輔助系統 V1.0”,該軟件可以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地質勘測,實現在低可見度氣象條件下,高空紅外實時監測、精確測距,工程三維地形重構及路徑規劃,特別是在電力施工領域,可作為無人機智能巡檢、風機吊裝、現場安全管控的輔助工具,通過
187、數字化手段來提升工 5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作效率。此項技術推廣運用后,將有力促進數字化賦能發展,提高工程地質勘測精度。中國能建葛洲壩易普力公司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民爆安全生產智能化監管平臺,該平臺以解決企業及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痛點、落實行業發展與中國能建十二到位要求為出發點,借助大云物移智、VR、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面向安全生產管理四個責任體系與用戶,針對民爆生產、倉儲、運輸、施工等環節,構建了領導駕駛艙、生產工藝監管、現場視頻監控、車載安全監控、視頻智能分析、動態預警響應、安全綜合監管、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服務商城等九大功能模塊,可實現安全生產監管的實時化、可
188、視化、數字化、智能化,提升本質安全水平。(7)南方電網)南方電網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南方區域電網,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和港澳地區提供電力供應服務保障;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電力交易與調度;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在電網數字化方面,南方電網首個自主研發、跨專業超大型數字化系統電網管理平臺全面單軌運行,在電力行業領域的全棧自主可控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上線“南網智瞰”,融合地理、物理、
189、管理和業務信息,完成南方五省區近 100 萬平方千米高精度通用底圖、1.2 億臺設備、130 萬千米線路的位置化,利用新一代數字化技術,初步打造覆蓋電網全過程、生產全環節的數字孿生電網。數字電網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載體、能源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成效初顯。在服務數字化方面,上線“南網在線”,實現對公司億級用電客戶電費賬單實時查詢、實時算費,用電業務互聯網辦理比例達到 99%,實現 7*24小時全業務線上辦理;全面對接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數字政府平臺,推進“電水氣熱網”聯辦,全面實現“刷臉辦電”“在線簽約”,客戶辦理業務“一次都不跑”,服務數字化的成效日益顯著。同時,通過與數字政
190、府形成更深層的協同共建模式,積極服務和融入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中國建設。在運營數字化方面,構建了“1+N”的企業運營管控平臺和各專業領域運行管控平臺,上線戰略總覽、指標監測、重點主題監測、企業對標 4 大模塊、19 項業務監測主題、265項指標,以數據驅動業務流程精簡與優化,打通業務壁壘,促進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高效協作,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和質量。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南方電網通過推動構建“電力+算力”網格,主動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推進“5G+數字電網”“北斗+電力應用”形成規模示范效應,構建能源行業首個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率先發布了全
191、國首張公共數據資產憑證,印發了能源行業首個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白皮書,數字化業務賦能能力不斷增強。6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8)寧德時代)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致力于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和服務??偛课挥诟=▽幍?,公司有五大研發中心分別是:中國福建寧德,江蘇溧陽、上海、福建廈門、德國研發中心。公司有十三大生產中心:分別是福建寧德、青海西寧、江蘇溧陽、四川宜賓、廣東肇慶、上海臨港、福建廈門、江西宜春、貴州貴陽、山東濟寧、河南洛陽、德國埃爾福特、匈牙利德布勒森。在寧德時代的生產線上,中央智慧工藝感知控制系統增強現
192、實專家系統,輕松應對復雜工藝流程。中央智慧工藝感知控制系統將車間內所有與涂布機相關的設備及儀器連接在一起,配合 AI 技術進行自動管理,實現涂布參數實時調整,能夠解決品質管控難、人工操作復雜等問題。增強現實專家系統給工廠安上了一雙“千里眼”。使用 ARVR 眼鏡,將生產操作現場與指揮后臺的前后端信息實時同步交互,指導者可以在遠程“身臨其境”,協助進行智能輔助檢修、智能培訓、遠程指導等功能,提升操作現場的工作能力與效率。超高速運動全量視頻流 AI 質量檢測JIT 物流,完美匹配極快的生產速度。面對超高速視頻流帶來的瞬時大數據,超高速運動全量視頻流 AI 質量檢測高效“值守”,實現無延遲采集傳輸,
193、將數據準確傳遞至 AI 服務器并反饋結果,有效解決了前工序由于瑕疵微小、基材反光角度差異、設備轉速極高導致的缺陷不易識別這一難題,從而避免因檢測延長生產時間。智能物流調度系統可實現物流終端控制、商品入庫存儲、搬運、分揀等作業全流程自動化。通過同時接入超過 200 臺 5G AGV 設備,配合先進智能導航技術,工廠已實現電芯自動上線、模組自動轉運、線邊物料循環配送等自動運輸場景,在節省人力開支的基礎上提升了配送精準度和庫存周轉率。(9)陜煤集團)陜煤集團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陜煤集團)陜煤集團自 2004 年成立以來,形成了“煤炭開采、煤化工、燃煤發電、鋼鐵冶煉、機械制造、建筑施工
194、、鐵路投資、科技、金融、現代服務”等相關多元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2022 年,集團全年煤炭產銷量跨上 2.3 億噸,各類化工產品產量接近 2000 萬噸,發電量突破 500 億度,粗鋼產量保持在1200 萬噸水平,水泥和骨料生產穩中有進。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5102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03億元。陜西煤業攜手華為打造的煤炭板塊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煤炭行業首個三級架構(板塊總部-礦業-礦井)工業互聯網平臺,承載了陜西煤業煤礦智能化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一朵云、兩張網、三平臺、N 個應用模塊的煤炭板塊智能化綜合協同管理系統”,加快實現“煤礦智能化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協同控制的要求,以陜西煤
195、業煤礦智能化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管理”的集約化建設及高效管理目標。該平臺覆蓋陜西煤業所屬 8 大礦業公司及 36 個礦井公司,以“總部-礦業-礦井”的三級架構實現各級打通與協同,實現陜西煤業統籌建設的數據標準化體系,以工業互聯網平臺 6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承載統一的數據資產目錄、數據標準、數據“采、存、算、用、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安全共享,并對數據模型、業務模型在全板塊范圍內實現共建、共享。在礦井側通過云平臺、工業物聯平臺、數據治理平臺等實現 OT、CT、IT 數據采集、融合、治理及共享;在礦業公司,通過數據集成方式落實對所屬礦井數據的集成、質量管理、數
196、據服務使用;在陜西煤業總部,通過云平臺及數據治理平臺實現各礦業公司、礦井公司數據匯聚,聯合外部數據,支撐對全板塊業務的綜合研判及深度分析應用的建設與價值發揮。(10)恒力石化)恒力石化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力石化”或“公司”)是世界 500 強企業恒力集團的核心上市子公司,公司于 2016 年成功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恒力集團始建于 1994 年,起步于織造,逐步發展成為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目前,恒力石化在工業互聯網基礎建設方面已初見成效,現已實現生產自動化、DCS閉環控制全覆蓋;基礎網絡、通信、調度、廣播等系
197、統已實現“融合通信”,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廠區無死角式全覆蓋;ERP、MES、設備管理、安環、LIMS 等上層應用系統已經進入深化應用階段。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挖掘海量工業數據內在的知識信息,建立融合數據和機理分析的混合模型,解決石油化工生產過程模型隨原料和產品加工方案變化的難題,開發出面向原料、產品需求變化的石油化工生產過程數字孿生模型,對優化性能、控制(動態調節)性能、模型預估性能和過程干擾性能進行分析和報告,控制工程師可以根據這些結果來確定控制器性能的改變并改善控制器性能。2.3.6 采礦行業采礦行業(1)紫金礦業)紫金礦業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從事銅、金、鋅、鋰等金屬礦
198、產資源勘查、開發及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研究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在香港 H 股(HKEX:2899)和上海 A 股(SSE:601899)整體上市。公司在中國 15 個?。▍^)和海外 14 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包括境內的西藏巨龍銅礦、黑龍江多寶山銅礦、福建紫金山銅金礦、新疆阿舍勒銅礦、山西紫金、貴州紫金、隴南紫金等,境外的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塞爾維亞博爾銅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等。截至 2022 年底,公司銅資源量達 7,238 萬噸,黃金資源量達 2,978 噸,鋅(鉛)資源量達 1,108 萬噸,銀資源量達 1.45萬噸。2021
199、 年,紫金礦業對外發布關于五年(2+3)規劃和 2030 年發展目標綱要,提出了建成先進的全球運營管理體系,建設綠色高技術超一流國際礦業集團的目標。經過多年建設,如今紫金礦業已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礦產資源從勘探、開發到利用的各個環節,全面提升 6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生產效率。2020 年起,紫金礦業自主打造了紫金方舟平臺,支撐工業軟件的自主研發。紫金方舟平臺采用當前比較流行的 IaaS+PaaS+SaaS 的架構,并通過數據中臺向外提供數據服務。IaaS 層實現邊緣端的數據采集以及邊緣控制;在 PaaS 層有統一的數據中心,向外提供數據服務和標準的開發工具;而
200、SaaS層提供包括生產、管理在內的一系列服務。紫金礦業基于方舟平臺自主開發的軟件應用,覆蓋生產、采購、銷售等諸多環節,例如礦山的生產管理系統,支持集團采購的 SRM系統,CPS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以及針對生產現場工業數據采集的安全管控系統等等。在全球化運營管理體系的建設方面,紫金礦業通過對國內外礦山的系統覆蓋,將人財物管理統一納入基于 SAP 的 ERP 系統中,從而及時對各大礦山的生產經營指標和財務指標進行有效地運營管控。此外,通過對生產現場進行一系列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各礦山的生產和運營效率。(2)金田銅業)金田銅業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金田銅業,
201、證券代碼;601609)始建于1986 年,專注銅加工三十余年,是全球領先的銅及銅合金材料供應商,致力于為 5G 通訊、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電力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銅材綜合解決方案。公司堅持轉型升級,不斷推進數字化建設。引進 ERP CRM、SRM 等管理系統,建立覆蓋全業務領域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自動化升級和 SCADA、MES、RFID.WMS 等多系統融合應用,建設數字化工廠,推進智能制造。(3)云南錫業集團)云南錫業集團 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云錫”)是有,是具有集錫、鋅、銅、銦等有色金屬資源探采、選冶、深加工以及新材料研發、貿易縱向一體化
202、產業格局的世界錫行業龍頭企業,擁有錫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和以錫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擁有世界錫行業從探采到高端研發的一體化全產業鏈;擁有中國錫行業獨享的錫進料加工復出口政策;擁有世界錫行業健全的全球銷售網絡。在云南省提出產業強省和全產業鏈重塑有色金屬產業新優勢的戰略部署下,云錫控股 6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公司提出打造“數字云錫”。2022 年公司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按計劃建成 SAP、ERP 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管理,提高精細化管控能力??偛繉用?,各業務部門相繼開展了“安全環保管控平臺”建設、公司內外網站改版升級、“云錫全產業鏈數字化運營管控展示平臺”建設、“網絡
203、安全提升”項目建設等工作,實實在在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了管理效率。生產單位層面,加快實施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打造數字礦山、智能工廠。全面推進三維礦業軟件、DCS、MES 系統建設,加快打造“本質安全、資源集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數字礦山;建成錫冶煉 MES 系統、智慧運營管控中心、5G 無人銅電解車間,加快打造“綠色低碳、安全高效、技術領先”的冶煉智能工廠。(4)山東能源集團)山東能源集團 山東能源集團是山東省委、省政府于 2020 年 7 月聯合重組原兗礦集團、原山東能源集團,組建成立的大型能源企業集團。山東能源集團以礦業、高端化工、電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物流貿易為主導產業
204、。煤炭產業國內外產能 3.4 億噸/年,產量位居全國煤炭行業第三位,礦井智能化生產水平居行業前列,9 處礦井成為首批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ぎa業建成濟寧焦氣化、魯南高端化工新材料深加工、榆林高端煤制油、鄂爾多斯煤基化工新材料、新疆煤化一體化“五大化工基地”,聚甲醛、己內酰胺、乙二醇等高端化工產品產量 1600萬噸。山東能源集團自主設計研發了“智礦云網”煤礦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規劃、設計、生產、技術、安全、運營等 50 多個工業 APP 應用,支持 20 多種異構數據協議,正在東灘煤礦進行全礦井平臺試點。下屬分公司采用工業級 PaaS 平臺,構建了化工工業互聯網、“東華水泥工業大腦”,實現了安
205、全預警、應急管理、先進工藝控制等諸多功能。(5)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鞍鋼集團礦業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鐵礦山企業,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鞍鋼礦業)坐落于中國遼寧省鞍山市。鞍鋼礦業目前擁有 9 座鐵礦山、8 個選礦廠、1 個燒結廠、2 個球團廠、2 個輔料礦山,是國內掌控鐵礦石資源最多、產量規模最大、生產成本最低、技術和管理全面領先的鐵礦業龍頭企業。近年來,鞍鋼集團礦公司加快新一代數字技術與企業場景深度融合,以“礦石流”為主線,融合“信息流”“業務流”“數據流”,形成一套完整的鐵礦山產業數字化建設模式及系統平臺“智慧采選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資源數字化建設。公司堅持從礦山建設源頭入手
206、,將智慧化貫穿“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實現全局智能化協同生產組織與資源利用效能優化。西鞍山鐵礦項目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綠色、智能、高效、無擾動的全新資源開發模式。齊大山鐵礦運用 5G 技術、高精度北斗定位,對全采場建模,全域覆蓋,實現調度模式集約化、指揮平臺可視化、調度方式智能化。聚合產業鏈上下游優質產業資源。公司持續深化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在采 6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購、銷售以及設備維護等領域,使運營管理更加精細化、物資供需一體化、生產成本節約化、裝備效率最優化、產銷協同智能化。供銷公司大力推進倉儲智慧管理和協同管理,提高庫存管理效率,降低產品供應成本。
207、設備檢修協力中心依托網絡化、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基于“人、機、料、法、環、測”全要素數字化覆蓋的一體化集中智能運維服務。(6)西部礦業)西部礦業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部礦業”)由青海大柴旦錫鐵山礦務局改制成立,總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2007年 7月 12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全國 11 個省市區擁有 30 余家和控股公司,業務范圍涵蓋礦山采選、有色冶煉、金融貿易等領域。截止目前,公司保有有色金屬資源儲量 1505 萬噸,貴金屬資源儲量黃金 27 噸,白銀 3900 噸,黑色金屬資源儲量 3.1 億噸。綠色、安全、高效是智慧礦山的本質,錫鐵山智慧礦山項目建設之初便以“國內一流
208、,打造智慧礦山標桿企業”為理念,自底向上采用基礎建設、過程控制、生產執行、資源規劃、智能決策五級架構設計,包括采礦、選礦、綜合三個方面共計 28 個子項,基本實現資源空間可視化、采礦裝備高效化、工藝控制自動化、生產計劃專家化、生產執行職能化、人員本質安全化、業務流程數字化、決策支持智慧化的“八化”功能,著力建設全面覆蓋采礦、選礦、管理的智慧礦山管控平臺,在無人化、智能化、本質安全、穩定生產、管理協同、節約成本、效率提升、基礎建設等八個指標維度達到 102 個提升點。(7)黃陵礦業)黃陵礦業 黃陵礦業公司坐落在延安,成立于 1989 年,是國家“八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和 20 項興陜工程之一,是
209、中國能源投資和基本建設體制改革四個試點單位之一?,F已成為煤炭、電力、鐵路、建筑建材等產業多元互補、循環發展的大型現代能源企業。黃陵礦業現有四對生產礦井,核定總產能 1550 萬噸,總裝機容量 730MW 的煤矸石發電廠,正在建設2 660MW 燃煤發電項目,年運輸能力 2000 萬噸的鐵路專用線以及建筑建材、生態果蔬等多元產業。在生產經營上,通過實施智能化開采,創新快掘模式,該公司巷道掘進效率提高了 60%以上,資源回收率提高了 10%以上。生產輔助系統遠程集中控制和巡檢機器人投運以來,該公司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 5300 萬元。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回采超過 40 個綜采工作面,煤炭產量超過
210、1.1億噸。首創全國獨有的 AI+NOSA 智能風險管控系統,開創了人工和 AI 智能系統雙重管控風險的先河,實現了崗位安全自主管理,杜絕零敲碎打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始終保持平穩態勢。截至 2021 年底,該公司累計完成 25 個智能化工作面回采任務,智能常態采煤超過 8周年,智能掘進累計完成 17547 米,成為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最佳實踐。與此同時,該公司智能輔助和智能系統建設加速跟進,智能選矸、智能裝車系統提高效率 54%。建成投用 5G 專網,智能云平臺上線運行,實現井下所有設備地面集中控制和 6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一鍵切換,初步建成“可視、可控、可算”的智
211、慧大腦。四對礦井生產輔助系統全部實現“無人值守、機器人巡檢”,具有“望聞問切”功能,至此,黃陵礦業智能礦井已全面建成。(8)江西銅業)江西銅業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1979 年,已成為中國大型陰極銅生產商及品種齊全的銅加工產品供應商。公司多元化的業務包括銅、金、稀土、銀、鉛、鋅、鎢、錸、碲等多品種礦業開發,以及支持礦業發展的金融、投資、貿易、物流、技術支持等增值服務體系,在中國、秘魯、哈薩克斯坦、阿富汗等國建立了礦業基地。旗下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 1997 年和 2001年分別在香港、上海完成 H 股和 A 股上市。隨著 5G 技術的深入發展,江銅集團積極探索智能礦山建設,大力推
212、進基于 5G 的智能駕駛、無人化作業,搭建形成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與礦山生產管理深度融合的推進機制和整體框架。在智能采礦建設方面,一套基于華為 5G 無線專網,承載北斗定位系統為主、GPS 定位系統為輔的全智能調度系統,已在城門山銅礦采礦場得到實戰應用,有效革除了傳統采礦調度模式的管理短板,實現了對采礦整體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DR50 潛孔鉆機、XE950液壓挖掘機、SD52 大馬力推土機實現遠程遙控作業。城銅智能采礦作業智能化升級與“5G+智能采礦”的探索,為露天礦山智能采礦建設提供了建設性經驗。在智能選礦建設方面,城銅重點對選礦二系統展開智能化改造,扎實推進了磨礦專家控制系統、浮
213、選專家控制系統和濃密脫水專家控制系統構建,實現了選礦二系統全流程的磨礦、浮選、精尾濃密脫水系統生產、設備及自動化控制的互聯互通及一體化管控。城銅建成了國內首個 5G+MEC+DCS+智能磨頻控制系統,實現了半自磨內部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控,完成了半自磨供礦、給水、變頻智能控制。在智能管控建設方面,打造“一云三網”,形成控制網、管理網、監控網,構建了高可靠性、高擴展性的礦山私有云,實現業務數據化和數據業務化。創建國內首個基于 5G+智能銷售和計量系統,通過門禁、無人計量、無人抓斗、貨運管理,實現對銷售計量全流程的智能管控。(9)中國鋁業)中國鋁業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214、中鋁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國鋁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鋁、電解鋁、精細氧化鋁、高純鋁和鋁用陽極生產供應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鋁土礦資源勘探和開采;氧化鋁、原鋁、鋁合金、炭素生產和銷售以及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發電業務;煤炭資源勘探、開采和經營;貿易、物流和采購業務等。公司已打造出有色金屬工業互聯網平臺、有色金屬工業大數據應用、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工廠、有色金屬智能礦山、智慧供應鏈和智慧工地 6大產品及業務板塊。其中,有色金屬工業互聯網平臺,以物聯網、邊緣層計算、大數據、云計算、微服務、6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架構為基礎,構建的有
215、色金屬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有色金屬行業第一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不僅能夠支撐有色金屬行業全產業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而且借助該平臺,可提供有色金屬行業快速設計、開發、發布等能力應用,實現基于數據驅動的數據集成架構。另外,該平臺還可通過有色金屬行業機理模型、微服務組件的開發與部署,促進有色金屬工業相關知識、數據、應用模塊等沉淀、傳播、復用與價值創造,有效提升有色金屬工業 APP的開發創新能力。目前,該平臺已在中鋁視拓實施的各項目中進行使用,力爭通過有色金屬行業的實踐應用,有利于形成有色金屬行業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標準,逐步培育形成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設計、實施
216、、運維服務聯盟及開發者社區,最終形成以有色金屬工業各類優化應用為向導的生態體系及產業模式。2.3.7 醫藥行業醫藥行業(1)廣藥集團)廣藥集團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是廣州市政府授權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國有企業,主要從事中西藥品、大健康產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與醫藥整體相關的產品研制開發、生產銷售以及醫療健康養生服務的提供,是廣州市重點扶持發展的集科、工、貿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廣藥集團于 2019 年 6 月成功申報建設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醫藥行業二級節點,并于 2019 年底完成標識解析醫藥行業二級節點的軟、硬件平臺搭建,實現二級節點平臺與國家頂級節點的互聯
217、互通,具備標識的分配、注冊、解析、查詢和監測功能。廣藥集團以藥品質量溯源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切入口,通過與企業外部應用系統集成,打造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模式,并逐步復制推廣到整個集團核心醫藥產業,實現對核心醫藥產業編碼體系的統一標識管理。通過不斷接入或構建新的應用場景,實現跨企業、跨系統的數據互聯,進而實現聯通廣藥白云山四大業務板塊,統一管理三大新業態,構建廣藥白云山新生態的目標。后期依托廣藥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及全產業生態資源體系,進一步打造全渠道、全業態、全生命周期的萬物互聯編碼系統,實現醫藥行業“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數據以及“人、財、物、場”等產業全
218、業態要素數據的互聯互通。從長遠看,除了提升產品防偽追溯能力,還能為廣藥實現藥品追溯全流程管理、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通過標識解析體系的建立,未來在大數據平臺可以更好地對數據進行梳理、分析、整合和應用,為廣藥集團發展數字經濟、實現數字化轉型打好堅實基礎。(2)魚躍醫療)魚躍醫療 魚躍醫療,中國 A 股上市公司,1998 年創立,作為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建立起一個全面覆蓋醫療器械領域的專業服務平臺,服務于國內超過 30 萬家醫療機構和 6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90以上的三甲醫院,覆蓋海外 110 多個國家和地
219、區,惠及全球 3 億家庭。聚焦呼吸治療解決方案、糖尿病管理及 POCT、感染控制三大核心賽道,通過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提升千萬家庭健康水平。作為一個針對醫療器械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字化平臺,魚躍醫療新型醫療器械一體化健康管理平臺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技術??梢蕴峁┰O備感知、互聯、標識能力和海量數據處理等功能,達成產品從生產、倉儲、銷售、流通、服務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針對目前的各類行業痛點,魚躍醫療新型醫療器械一體化健康管理平臺可依托自身系統和其他工業互聯網系統的結合。實現設施高度互聯、系統高度互通、數據高度互享、業態高度互融,用能高度集約的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除此以外,魚躍醫
220、療的“動銷管理子平臺”、健康管家 APP 等,都照顧到了從零售商到B 端客戶或者是個人用戶的各方面需求,讓服務質量和國民的健康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同步的提高。(3)華東醫藥)華東醫藥 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963)創建于 1993 年,總部位于浙江杭州,于1999 年 12 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歷經 20 余年的發展,公司業務覆蓋醫藥全產業鏈,以醫藥工業為主導,同時拓展醫藥商業、醫美產業和工業微生物業務,已發展成為集醫藥研發、生產、經銷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新門海聯合華東醫藥開發的華東醫藥 EHS 智慧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廠區內 50 多幢廠房進行風險分級管控,結合
221、華東醫藥建立的樓長制實現廠區無死角風險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點檢工作落實隱患排查工作,實現風險點檢 100%覆蓋,并有效提升了隱患上報整改效率。(4)華森制藥)華森制藥 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華森制藥,股票代碼:002907)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深交所 A 股上市公司。華森制藥本著“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理念,打造“專、精、特、新”的優質產品。目前公司擁有藥品批準文號 75 個,包括中成藥、化學原料及制劑,其中國家“醫?!蹦夸浰幤?53 個,制定國家藥品標準 49 項,擁有專利 72 項,先后承擔國家、省市各部委科技研
222、發項目達 120項。華森制藥在榮昌國家高新區建成“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擁有片劑、軟膠囊劑、凍干粉針劑、原料藥合成和中藥前處理及提取等 22 條生產線,建有全自動智能中藥提取生產線和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等,全面實行 MES、BMS、EMS、SCADA、DCS 等人工智能系統,正通過美國 FDA 認證,擬打造國際化藥品 CDMO生產平臺。華森制藥已建立了西南地區第一個醫藥制造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面向制藥行 6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業的藥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及服務平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5)馬應龍藥業集團)馬應龍藥業集團
223、馬應龍是一家經國內貿易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創始于公元 1582 年。經過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馬應龍已經成為一家涉足于藥品制造、藥品研發、藥品批發零售、連鎖醫院等多個領域的專業化多功能國際化的醫藥類上市公司。在綜合制劑大樓中控室,馬應龍工業智聯平臺上實時顯示設備、工藝、質量、倉儲、能源等各項動態指標。打開“質量”界面,痔瘡膏、痔瘡栓的冰片和爐甘石含量以“曲線圖”形式動態顯示,一旦相關成分含量低于標準限度,系統便會實時告警。在“放行信息”欄,痔瘡膏、痔瘡栓等包裝規格、批次號、派工、報檢、完工、質檢報告、放行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在“工藝”界面,由灰色、綠色、紅色、藍色線條構成的“虛擬工廠”,類似建
224、筑設計圖紙,配制系統罐體溫度和液位、產品批號、成品率等工藝參數清晰可見。馬應龍生產園區的能源、空調、制藥用水、安環等數據,均通過 5G 專網實時高速傳輸。以數字孿生技術,在工業智聯平臺上一比一實時還原生產線,確保企業對產線運行及產品工藝的遠程監控和實時跟蹤,實現所有出廠藥品全生命周期可溯源管理。在數字孿生的“虛擬工廠”之上,馬應龍還打造了智能智造云平臺,通過集納上游 200余家供應商和下游 28 萬家終端客戶及 200 余個經銷商的庫存、訂單數據,打通上下游數據鏈,實現工業物聯網可視化、智慧化管理。(6)神威藥業集團)神威藥業集團 神威藥業集團是以新中藥產業為主業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香港聯合
225、交易所主板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涵蓋中藥材種植、中藥制劑、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保健品、生物制藥等上中下游產業鏈,實現了新中藥產業從田間到終端的全覆蓋,是大健康產業版圖布局較為完整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之一。神威藥業現代中藥數字化車間實現了 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LIMS(實驗室管理系統)、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DCS(分布式控制系統)等的集成。在制劑生產時,操作人員通過 ERP 系統下達生產指令,指令會自動同步到MES 系統,再由 MES 系統將生產指令下達到各工序。各工序會按照預設工藝,對投料稱量、工藝參數等進行嚴格控制。另外,通過 SCADA 系統
226、,可實現對生產過程數據的實時采集,發現不符合工藝要求的異常情況,系統會自動控制,禁止進入下道工序。生產過程及完工后的檢驗,由 MES 系統向 LIMS 系統觸發請驗信息,質檢人員檢驗后,LIMS 系統將自動獲取檢驗設備數據,按照規定的檢驗標準自動判定是否合格,并自動傳遞給 MES系統。如果出現不合格情況,MES系統自動控制生產,禁止進入下道工序。6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神威藥業還建立了生產全過程數據管理平臺,實現了對 4000 多個數據采集點,上萬條工藝、設備、環境參數的有效采集,為大數據分析,優化相關工藝、配方等提供了數據基礎,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構建了一站
227、式大數據分析處理平臺,以更好地挖掘數據價值,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支撐?!皵底只夹g打通了企業生產全流程,實現了中成藥產品質量雙向追溯(7)魯南制藥)魯南制藥 魯南制藥集團是集中藥、化學藥品、生物制品的生產、科研、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制藥集團,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成員企業包括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魯南新時代醫藥有限公司等,2022年,魯南制藥品牌價值達 110.53億元。2022 年 5 月,被列入 2020 年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項目的魯南制藥數字中藥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在這里,機器人和激光導航 AGV
228、車自動配料、投料,中藥材提取、制劑分裝、裝箱碼垛、發貨全流程智能化操作。通過生產端的數字化,魯南制藥實現了對產品的全程質量管控,而銷售端的數字化則實現了產銷協同發展。在魯南制藥,“云”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密碼:“云上魯南”辦公系統、銷售管理系統、臨床管理系統、健康之初大健康融媒體平臺等幾十個應用與服務,有力地支撐了魯南制藥在辦公、銷售、科研、推廣、生產及倉儲各領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開設疫情謠言粉碎機、患者同程查詢等平臺,提供新冠肺炎疫情播報和免費問診等服務。魯南制藥上“云”的信心和支撐來自于其自建的超強“大腦”和“引擎”云數據中心。云數據中心不僅打通了線上線下渠
229、道,實現銷售行為的“網絡與傳統結合、線上與線下融合”雙軌驅動,還可為科研、生產和管理提供技術服務支撐,助力公司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8)康美藥業)康美藥業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00518)成立于 1997 年,于 2001 年在上交所上市;并于2021 年引入國有資金及實力產業投資者,成為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實際控制的企業??得浪帢I已基本貫穿中醫藥產業的上、中、下游,上至藥材種植、藥材交易,下至生產開發、終端銷售,業務滲透中醫藥全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目前,公司在全國各地擁有近 100 家涵蓋藥材種植、中藥材交易市場、現代物流中心和產業基地等業務的企業,建設了 11
230、個中藥飲片和醫藥現代化生產基地,管理的中藥材市場交易規模占全國的 60%以上??得浪帢I構建了由醫院、智慧藥房、智慧養老和健康管理等組成的大健康平臺,被列為國家中醫藥信息化醫療試點單位,推動多項國家和地方政府試點工程,取得了可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得浪帢I打造“大健康+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體系:率先打造“智慧藥房”7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項目模式,積極探索中醫藥工業智能制造 4.0,在廣東、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全面推進落地;引入在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數據分析、移動醫療等領域有資深經驗的微軟全球健康云專業團隊,在北京、上海等地開展智慧養老業務。企業運營提供醫藥衛生健
231、康方面的數據支持服務。(9)濟川藥業集團)濟川藥業集團 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集中西醫藥、中藥日化、中藥保健三大產業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國家火炬計劃醫藥產業骨干企業、全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專注于兒科、口腔、呼吸、消化、婦產及其它領域藥品的生產和銷售。濟川藥業擁有 10 多個劑型、210 多個規格品種的國藥準字號產品群,有 110 多個品規列入國家醫保目錄,68 個品規進入國家基藥目錄。使用基礎建設。實施網絡基礎建設,采用“集群+堆疊”技術的無環以太網,接入電信、聯通、移動三大運營商 1000M 線路,設置鏈路負載均衡,將部署存儲虛擬化,建設容災鏈路,增加數據庫審計,用信息化手段建成
232、統一的核心網絡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及內部無壁壘溝通。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個完整的、高度集成的應用體系,實現數據標準化,達到數據集成、流通、共享,徹底消除“信息孤島”,并制定了信息安全體系,融匯了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和運行保障三個層次的安全體系,保障系統的可用性、可控性、抗攻擊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制造系統優化?;?PLC 控制,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監控及自動生產保護,生產時將條碼技術、自動化技術、工業控制終端應用到藥品包裝賦碼過程管理中,對車間的物料編碼、包材編碼、產品編碼、低值易耗品編碼實行一對一的管理,同時賦碼系統又與濟川藥業ERP 系統相互連接,從而準確、實時地采集詳細數據,嚴格監管
233、藥品賦碼過程,實現對每件藥品物流、信息流的準確管理、跟蹤追溯。通過能耗監測對系統的動態平衡進行直接控制、分析,減少設備功率以及時長,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在生產管理和經營管理方面,濟川藥業構建了輸送線物流系統和企業立體倉儲信息管理,完成了廠內物流優化和生產管控一體化。產品全流程優化。部署實施研發項目管理系統,對立項、確定工藝及處方、臨床試驗、申報生產、扶持生產等階段進行全過程管控,完成設計開發與生產的聯動協同,最終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系統可直觀反映所有在研項目的研發進度、研發任務執行人、研發完成情況、研發費用和成本、研發過程中關鍵技術資料,并提供任務的啟動預警、超期報警。(10)仁和藥業)仁和藥
234、業 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00650,公司的前身系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是 1996 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1996年 11 月 18 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6)318號文批準,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7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的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口服固體制劑、口服液體制劑、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外用洗劑、搽劑、栓劑、軟膏劑等劑型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仁和以“做一個掌握傳統資源的互聯網企業”為目標,通過發起創立“和力物聯網”,打造集原料、輔料、包
235、裝材料及生產設備等為一體的 M2F 平臺,讓傳統核心資源與互聯網結合;仁和 M2F 模式將集聚醫藥工業企業的采購需求統一起來形成規模,從而在價格和流程方面予以改善,解決上游原材料采購分散等難題;在 B2B 模式中,仁和將解決零售終端對于藥品采購的分散性導致的成本較高,難以保證及時性、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問題,通過B2B 平臺打通兩端,降低信息不對稱性,解決傳統批零所遇到的效率問題;而在 O2O 模式中,仁和則將借助旗下叮當快藥 APP 解決患者購藥價格較高,便利性較差等痛點。28 分鐘之內將藥品送到客戶手中,以快捷、高效、周到的服務贏得用戶和市場等扎實有效的方式,全面向創新科技型互聯網企業轉型。2
236、.3.8 鋼鐵行業鋼鐵行業(1)鞍鋼集團)鞍鋼集團 鞍鋼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企業,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鞍鋼集團是世界 500 強企業,在中國東北、西南、東南、華南等地有九大生產基地,具備 5300 萬噸鐵、6300 萬噸鋼、4 萬噸釩制品和 50 萬噸鈦產品生產能力。是中國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有效掌控位于中國遼寧、四川和澳大利亞卡拉拉的豐富鐵礦和釩、鈦資源,年產鐵精礦 5000 萬噸,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中國最大的鈦原料生產基地。工業服務事業涵蓋工程技術、化學科技、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金融貿易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建設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237、,激發新活力,釋放新動能。鞍鋼集團以“支撐制造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目標,建成精鋼工業互聯網平臺與海星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鋼鐵生產全流程管控要素,開發智慧煉鐵、智慧煉鋼等工業 APP 應用,全面支撐鋼鐵產業數字化轉型建設。聚焦智慧管理,實現業務在線監管與風險防控。通過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規劃要求,建成“三重一大”等 7 套國資監管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協同共享,支撐國資監管數據在線采集與業務的在線監管。聚焦智慧運營,實現內外協同響應。建成鋼鐵產業一體化經營管理與制造管理模式及系統平臺,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集中一貫制管理、多基地協同制造、對內高效協同和對外快速響應。聚焦智
238、能制造,實現穩產高產與提質增效。圍繞“鋼鐵、礦山、釩鈦”生產長流程管控,自下而上逐層開展智能裝備、智能單元、智能產線及智能工廠建設。截至目前,各子企業 7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3D 崗位機器換人率、產線自控化率、操作室集中化率等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同比實現大幅度提升。(2)柳鋼集團)柳鋼集團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柳鋼集團”)位處我國泛珠三角、大西南、北部灣與東盟經濟圈黃金區位,是全球 50 強鋼鐵企業、中國 500 強企業、國家鋼鐵工業布局中的18 家地方鋼鐵企業之一,中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獲評 2022 中國鋼鐵企業競爭力暨發展質量 A+(極強)評
239、級,2022智慧鋼城建設優秀企業,是全國首個“云上鋼廠”?!霸粕箱搹S”是柳鋼集團、廣西移動、華為利用 5G+云+AI 等新基建技術,對鋼鐵生產全流程進行一系列創新應用的孵化,完成了柳鋼防城港基地 11 個業務場景的升級改造,打造了 5G 云上鋼廠。5G 云上鋼廠,一方面借助 5G 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等特點,實現柳鋼生產數據的上傳下達,推動鋼鐵企業各環節的少人化、無人化;另一方面將通過移動云對生產數據的存儲、計算、分析和決策,實現鋼鐵企業運營的自動化、智能化。柳鋼 2032mm 熱軋線 5G+智慧板坯庫項目是熱軋廠推進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重點項目,2022 年 2 月智慧庫管系統全部功
240、能上線運行,實現了鋼坯識別、堆垛、上料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以及行車全自動運行協同作業,目前自動模式投用率超 95%,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勞動強度極大降低,項目達到預期目標。國內首套“5G+智慧板坯庫”在柳鋼投用 可實現全程無人化操作。該項目充分利用 5G技術的高帶寬、低延時、泛在網的特性,通過開發行車自動定位系統、防撞防搖系統、AI視覺識別系統、行車智慧點檢系統、庫區智能管理系統等功能,實現了板坯庫數據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操作無人化、作業可視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助力雙碳目標推進,同時解決了之前人工核對數據工作強度大、效率低、板坯查找困難等問題,極大地改善了員工的作業環境,提高職工
241、幸福指數。(3)寶鋼集團)寶鋼集團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是全球領先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是財富世界 500 強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2000 年 2 月,寶鋼股份由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獨家創立;同年 12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600019)。2017 年 2 月,完成換股吸收合并武鋼股份后,寶鋼股份擁有上海寶山、武漢青山、湛江東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在全球上市鋼鐵企業中粗鋼產量排名第二、汽車板產量排名第一、硅鋼產量排名第一,是全球碳鋼品種最為齊全的鋼鐵企業之一。寶鋼子公司寶信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寶聯登 xIn Plat 平臺,將新一代信息
242、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采用云-邊-端架構,構筑云邊協同工業 PaaS,集聚設備、技術、數據、模型、知識等資源,推動形成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新型制造體系,助力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平臺連續三年獲選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7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平臺依托寶信軟件 40 年的工業知識沉淀,堅持創新引領,形成一套創新的核心技術體系:集團型企業工業互聯網架構技術、工業大數據 5S 套件、以工業知識模型化為目標的可視化開發技術、以云邊一體為特征的模型引擎技術、長生命周期及多品牌品類制造裝備邊緣智能技術、
243、互聯互通場景下工業安全態勢感知與治理技術等。在平臺可靠性和安全防護方面,工業互聯網的核心部分,設備、邊緣、平臺、應用、安全、平臺管理等高度自研,核心技術國產化,確保企業數據和業務運營系統“跑”在一個自主可控的平臺上。平臺形成實時監測、快速響應、不斷優化防護措施的安全能力,服務安全能力評價獲最高級五星認證,信息系統安全具備等保三級資質。(4)南鋼集團)南鋼集團 南鋼,成立于 1958 年,江蘇鋼鐵工業搖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行業能效領跑者,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綠色設計產品、工業強基項目,四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南
244、鋼的數字化轉型堅持“工業互聯網”和“數據治理”雙輪驅動的推動模式。南鋼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帶來的蛻變總結為三點:一是知識載體的轉變,由人到系統。南鋼在業務過程中沉淀了大量的工藝知識、經驗和優秀實踐案例等,這些原來都是承載在老師傅或運營專家等人身上。南鋼希望構建數字系統來承載這些能力和知識,改變知識和經驗的迭代演進載體。二是工作模式的轉變,由執行到優化。在整個數字系統投用之后,南鋼借助工業現場部署的大量傳感器來構建精準、可靠、高質量的數字孿生體系,將大量原本靠人執行的確定性作業交由計算機和機器人來替代,產業工人未來會轉變為數據分析師這樣的角色。三是商業模式的轉變,由交易到共享。正如南鋼與造船廠客戶達
245、成合作,通過數字系統共創價值,實現價值分享,在產業鏈上傳遞長尾的共性價值。南鋼與供應商和客戶不再是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關系,更希望通過數字系統對整個產業鏈的資源配置起到提效和增量的作用。以南鋼智慧運營中心為例,該中心建立在金恒科技全棧式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上,涵蓋六大集群,十六大業務領域和四種訪問模式,融合六條數字工廠示范線,通過實時、高效的數據流轉融合架構等多維度的綜合創新,將生產實時數據、管理數據與三維模型關聯,按 1:1 比例數字化建模,搭建起 3D 數字孿生工廠,實現數字工廠和現實工廠的場景、數據同步并實時展示,是鋼鐵行業首個集生產、經營、生態于一體的跨空間、跨邊界、跨組織的企業級智控大腦
246、,幫助南鋼提升運營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研發周期。(5)酒鋼集團)酒鋼集團 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酒鋼)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始建于 1958 年,是國家最早規劃建設的第四家鋼鐵聯合企業,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建設最早、規模最大、黑色與有色并舉的多元化現代企業集團。從平臺建設情況看,酒鋼數據中心和私有云平臺的完善建設為酒鋼大數據平臺提供了 7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基礎設施支撐,酒鋼在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等關鍵技術方面也有一些積累。酒鋼還建立了煉鐵大數據平臺,建立了高爐侵蝕模型和爐況預測模型等 4 個模型,煉鐵進入“大數據”時代。建立完善
247、祁牧乳業奶牛帝波羅牧場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采集分析實現牧場的精細化管理,及時配種、孕檢、診療,并優化種群結構,按產奶量等分類飼喂,提高牛奶產量的同時降低了飼喂成本。建設鋁槽爐幫監測優化控制系統,構建了電解槽爐幫厚度和伸腿長度計算模型和優化控制專家推理機,實現了相關數據的可視化圖形動態趨勢分析、預測分析和優化推理,指導電解工作者及時掌握爐幫厚度、高度和伸腿長度變化狀態并采取優化控制措施,達到穩定優化生產和延長槽壽命、確保電解槽長期穩定高效運行的目的。開展數據資源規劃,完善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了集團公司管理駕駛艙和大數據分析模型庫。加快鋼鐵、電力、鋁、裝備制造產業智能工廠建設,重點推動數字酒鋼三維
248、地理信息平臺、動力能源智能管控系統、鏡鐵山礦綠色智能礦山、東興鋁業陽極組裝車間智能化改造等項目,實現了酒鋼在該領域“零”的突破。加快推進西部重工 3D打印智能鑄造工廠、宏興股份公司鐵前集控中心、西溝礦智慧礦山、碳鋼薄板廠冷軋中間庫智能庫房、祁牧乳業智慧牧場等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6)天津鋼鐵)天津鋼鐵 天津鋼鐵有限公司(天津天鋼集團有限公司)地處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市。西 天津鋼鐵有限公司(天津天鋼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天津鋼鐵廠,始建于 1935 年,是國有獨資公司制企業,集煉鐵、煉鋼、連鑄、軋鋼生產工藝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全國冶金系統 46 家重點鋼鐵企業之一,1997 年被列為
249、國家 512 重點企業,2003 年為全國 500 強企業之一。天津鋼鐵集團提出“風險可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數據真實、貼近客戶、貼近現場”六大智慧制造戰略愿景,并延伸發展形成集團“6185”管理模式,即:以六大愿景為目標,力爭在鋼鐵企業 18 個業務領域創建行業標桿,形成統一標準、統一數據、統一平臺、統一體系、統一管理”五個統一的智慧化協同管控模式。在打造集團“6185”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天津鋼鐵集團建立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運營中心,同時應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技術,搭建三層工業網絡架構,實現了各信息系統的數據流轉與共享。建立了完備的信息安全與防控體系,從管理體系與技術應用方面實現信息安
250、全的全面防控。目前,集團已經建成了生產管控平臺、經營綜合展示平臺,能源環保管控平臺,以期以天鋼環保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載體,形成企業管控的高度集成和高度協同的一體化運營體系。7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采用智能化機器人、自動控制系統、生產數字化看板、生產 過程可視化等相結合的手段,重點監測各工序關鍵指標,通過產 量同比、環比、計劃完成率等一系列指標,預計可提高生產效率 12%以上。通過全業務域的信息化手段改造,改進工藝流程/方法、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等,預計可降低運營成本 10%以上;通過加強智能制造投入,降低車間工人成本2%。集成環保平臺及能源監控系統,實現公司環保指標
251、遠遠優于地區環保要求數據,水、電、煤、暖等能源投入有效循環利用,單位產值能耗降低值達到 8%以上。(7)馬鞍山鋼鐵)馬鞍山鋼鐵 馬鋼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擁有 A+H 股上市公司 1 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3 家,具備 2000 萬噸鋼配套生產規模,馬鋼是多元協同發展的集團化企業,構建了鋼鐵及產業鏈延伸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鋼鐵產業擁有馬鋼股份公司本部、長江鋼鐵、合肥公司、瓦頓公司四大鋼鐵生產基地,冷熱軋薄板、彩涂板、鍍鋅板、H 型鋼、高速線材、高速棒材和車輪輪箍等先進生產線,長材、板帶、輪軸三大系列產品,車輪、H 型鋼、冷鐓鋼、管線鋼等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
252、心技術,車輪和 H 型鋼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股份公司榮獲“全國質量獎”。多元產業擁有礦產資源、工程技術、廢鋼資源、化工能源、貿易物流、金融投資、節能環保、信息技術、新材料等板塊。馬鋼借助寶信軟件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智慧時代下與未來鋼鐵高度契合的“1 個工業大腦(運營管控中心)+4 個智控中心(煉鐵、煉鋼、熱軋、冷軋)”的新型管控模式,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馬鋼應用實踐,打造鋼鐵行業示范引領的智慧工廠。鋼投資 17.08 億元,對冷軋、煉鐵、煉鋼、熱軋、交材等企業實施“三化”改造,實現產量和營業收入雙提升,鋼產量首次突破 2000 萬噸、同比增長 5.8%,營業收入首次突破 1
253、000 億元、同比增長 18.6%。2021 年上半年,馬鋼再投資 6.5億元,持續發力智能制造,馬鋼軌交等 3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工廠。(8)大冶特鋼)大冶特鋼 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簡稱:大冶特鋼)是中國近代“鋼鐵搖籃”,地處中國礦冶之都、先進制造業基地湖北省黃石市。隸屬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大冶特鋼是中國品種規格齊全的高品質棒材、高端中厚壁無縫鋼管、高合金鍛材三大特鋼生產基地,工藝技術和裝備具備 7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世界水平。主要產品有軸承鋼、汽車用鋼、能源用鋼、工程機械用鋼、航空航天用鋼等。主要服務于航天航空、海洋、核電、風電、交通、火電、油氣、工程機械、重
254、燃、船舶、石化、汽車、高鐵等關鍵領域。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創新構建以產供銷一體化系統為核心,滿足企業管理需求的業務覆蓋全、信息集成度高的信息化支撐平臺,信息化建設在關鍵流程的數控比例超過 98%,主要生產經營業務的信息系統覆蓋率達到 90%以上;應用智能裝備及工業機器人,開展裝備自動化、少人化、無人化改造,主要生產線自動化覆蓋率 95%,優質特殊鋼中棒材生產線自動化控制系統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設備狀態可視化及預測式維修,運用可視化交互技術,及時有效獲取有針對性的設備狀態及決策支持信息,形成重點設備在線監控及故障診斷,減少設備故障損失;精準管控能源、實施綠色制造;打造全程協同的高級計劃排程,在資源平
255、衡、合同排產、物料匹配、作業排程等方面執行一體化協同,快速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自動推薦滿足專業化生產要求的產線,發揮產線協同優勢,追求價值最大化;實現制造全過程的監控與預測。在制造管理全過程的重要環節,建立全方位預測體系。對合同完成、瓶頸工預等進行預測,對拖期合同進行報警,及時反饋、指導合同訂單、合同分配等工作安排;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實現客戶定制化訂單全生命周期管理,產供銷一體化系統打造鋼鐵產品價值鏈信息互連互通的 PLM 平臺,涵蓋鋼鐵產品從需求、研究、試制、優化、生產、到服務等關鍵過程,實現客戶定制產品的銷產自動轉換;建立企業大數據平臺,實現支持產品盈利決策的工序成本管理和價值最
256、大化的柔性制造,為公司效益評估及多維度的銷售決策數據分析提供支持,為事先預控、事前籌劃、控制虧損品種與無邊際貢獻品種提供數據支撐。(9)德龍鋼鐵公司)德龍鋼鐵公司 德龍鋼鐵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坐落于河北省信都區南石門鎮,公司占地 1800 畝,現有員工 4000 余人,是一家集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公司具備年產鐵、鋼、材各 300 萬噸的生產能力,主要裝備有:132、230 燒結機各一臺,3 座 1080m 高爐,2 座 120 噸頂底復吹轉爐,850mm、1250mm熱軋中寬帶生產線各 1條。主要產品:5101150mm 系列的熱軋卷板,廣泛應用于石油管線
257、、鋼結構、冷軋、家電、機械加工等領域。德龍鋼鐵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是基于德龍鋼鐵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應用阿里云數據中臺建設的數據分析,以大數據工具為基礎的大數據應用支撐平臺,包括大數據基礎平臺、數據中心、行業應用等部分,旨在對生產、設備、能源、供應鏈等數據做科學整合和智能化管控,打破數據孤島,向下對已成型的基礎信息化數據進行整合,減少數據冗余,建立統一數據模型,實現集團數據模型統一、數據規范且合理劃分,保證信息安全的同時,更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業務數據化、數據可視化,以數據驅動生產價值促進經營提升。圍繞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市場風險、管理層工作方式和人員配置五大方面,加強數據共享,77 2023
25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結合生產實況合理調整優化,涵蓋基礎自動化、智能化及數字化內容,全方位賦能鋼鐵生產制造,大幅提高企業經濟效益。(10)中天鋼鐵)中天鋼鐵 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江蘇常州,成立于 2001 年 9 月,目前已發展成為年營業收入超 1900 億元,業務涵蓋鋼鐵冶煉、鋼材深加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教育體育、酒店商貿等多個板塊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案咝阅芴胤N合金鋼智能工廠”項目于 2021 年底正式建成,投入超 3 億元,項目實施周期約 3 年。該項目應用基于 5G、標識解析、NB-IOT、VR 建模仿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
259、施轉爐一鍵煉鋼再升級、世界首臺中間包均質器等智能化和信息化項目,范圍涵蓋營銷管理、計劃調度、生產作業等九大環節,共計 16個軟硬件集成系統。項目上線后,通過全工序數字孿生、多樣化設備和場景的接入、工藝質量大數據平臺的構建等,大大提升了生產過程管控水平,鋼鐵包行車調度有效作業效率提升 5%,設備故障率呈逐年下降態勢。在顯著提升質量流程數字化水平的同時,勞動效率提升 50%以上,安全帽風險識別和人員進出管控識別率提升至 100%,有效節約人工成本,改善了工作環境,保證了生產過程的全面安全,真正實現了“5G+工業互聯網”模式在同一車間的全場景應用,真正能夠實現人、系統、機、物無縫全連接和云邊協同,生
260、產、設備、物流、能環、安全等核心要素時刻感知、時刻監控管理,構建行業內領先水平的全連接全場景 5G 數字孿生高性能特種合金鋼智能工廠,樹立具有中天鋼鐵特色的國內數字工廠新標桿。近年來,集團致力于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優特鋼發展之路,同時,借助“無人化工廠、平臺化運營、協同化生態”的扁平化架構體系,積極打造集經營管理、生產管控、電子商務及大數據為一體的“3+1”智能化平臺,持續助推企業全方位提升。目前,集團已擁有多個省級示范智能車間。2.3.9 食品行業食品行業(1)娃哈哈)娃哈哈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 1987 年,娃哈哈在全國 29 個省市自治區建有 81 個生產基地、187 家子公司
261、,擁有員工近 3 萬人,企業規模和效益連續 20 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產品涵蓋包裝飲用水、蛋白飲料、碳酸飲料、茶飲料、果蔬汁飲料、咖啡飲料、植物飲料、特殊用途飲料、罐頭食品、乳制品、醫藥保健食品等十余類 200 多個品種,其中純凈水、AD 鈣奶、營養快線、八寶粥是家喻戶曉的國民產品。除食品飲料研發、制造外,娃哈哈還是食品飲料行業少有的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制造模具及飲料生產裝備和工業機器人能力的企業。作為工信部“兩化融合”試點企業,2015 年,娃哈哈“食品飲料智能化工廠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打造了中國第一條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助推傳統食 78 2023 年中國工業
262、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品飲料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為護航“大健康”戰略的實施,娃哈哈還自主規劃設計了國內一流的智能化菌種生產車間、智能化片劑生產車間、超臨界萃取軟膠囊生產車間、高產能智能化固體飲料生產車間、智能化植物提取車間等,保證了大健康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潔凈、穩定、安全和高效。娃哈哈積極關注物流行業發展現狀,打造快遞、快運、零擔、整車全方位一體化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借助倉儲資源的整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配送服務,提升物流自動化及信息化水平,優化物流綜合效率及服務質量。娃哈哈智慧物流平臺整體規劃為“一個平臺,兩種形態”對內定位公共賦能和高效管理,借助 GPS、LBS、電子圍欄等方式實現端到端
263、的關鍵節點信息可控,監控訂單異常行為并快速響應,最終實現線上訂單的數據化和可視化;對外定位快消品網絡貨運平臺,發揮公司商流優勢,整合上下游貨運資源,沉淀數字化運力池,輸出管控標準和信息系統,打造標準的一體化服務,逐步實現全鏈條的物流能力建設。(2)伊利)伊利 伊利集團位居全球乳業五強,連續九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品類最全的乳制品企業,也是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實現產業布局的國際化企業。伊利還對人工智能在牧場其它領域的應用場景進行了大量探索,比如通過植入耳標等物聯網設備,獲取奶牛的運動、膳食與產奶等數據;進而利用算法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精準和營養均衡的飼喂配方,從而形成更科學
264、、更高效的養殖管理模式,確保每一滴奶都是最優品質。中游領域,主要包括生產、物流與倉儲等環節。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如智能機器人、智能識別等。例如,在伊利的智能工廠中,自動化的生產線,與智能化裝箱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纏繞機器人無縫配合,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以碼垛機器人為例:配備了自動感應識別系統的智能機器人能同時控制數條生產線,有效降低生產線人力資本投入。在下游領域,伊利業務主要服務零售終端門店店主與最終消費者兩個群體。其中,針對終端門店伊利自主開發了地理大數據系統,依靠智能建模和人貨場大數據,精準評估并預測精細化市場的發展態勢,規劃終端門店布局、優化門店營銷資源投入,提升門店營銷
265、效率。針對最終消費者,伊利通過大數據和算法預測未來可能流行的產品口味、營養功能,同時實時關注來自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對產品的反饋評價,通過人工智能為產品迭代創新和服務品質升級提供依據。比如年銷售額超 200 億元的安慕希酸奶,就是持續運用一系列智能技術不斷升級品質,獲得消費者認可的明星產品。(3)中糧)中糧 中糧(COFCO)集團有限公司是與新中國同齡的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中國農糧行 7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業領軍者,全球布局、全產業鏈的國際化大糧商。中糧集團以農糧為核心主業,聚焦糧、油、糖、棉、肉、乳等品類,同時涉及食品、金融、地產領域。截至 2021 年底,
266、集團資產總額 6,860 億元,2021 年度,集團整體營業總收入 6,649 億元,利潤總額 238 億元。中糧集團不斷完善農糧主業資產布局,持續提升大宗農產品經營能力,促進農產品采購、儲存、加工、運輸和貿易環節上下游協同一體,以市場化的方式高效保障糧油供應。中糧集團堅持從五個方面進行“數字食安”頂層設計。首先在設置數字化的食品安全體系上堅守一個基本的打法,對標國際一流,對照國際標準化、國內的標準,對標標桿企業。第二是把這些年國家要求的機械化、信息化的管理、智能化的管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無人化管理、無人化作業的“黑燈工廠”,推進本職安全水平提升。第三是在系統管理過程中堅守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
267、,系統化、結構化的分解,使中糧的管理過程不僅僅是規范化,而且是模塊化、表單化、指標化、數字化。第四是依靠業內先進的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等先進技術為依托,實現管理的過程。第五是借助結構化的設計,實現集團到各個產業公司、到工廠層面上,管理的層級化、結構化、模塊化和指標化。在檢測檢驗方面,把產品的比對、產品的一些基本信息進行了信息化的管理。檢測檢驗的結果,對每一個鏈條進行長期大數據的跟蹤和分析。另外對每個實驗室的能力情況進行動態的跟蹤驗證,相當于保健卡,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對每一個產業鏈進行全過程的管理。監督檢查環節。中糧集團通過大數據的方式,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檢查監督檢查的問題,嘗到了甜頭。
268、工廠實行基本信息的電子信息化,通過線上遠程的技術條件能力建設,既解決了異地監管的問題,也解決了監管的效能、監管的質量、監管的規范化問題。對每一個工廠開展績效評估,用信息化的工具,通過線上的形式,可以看到工廠自身的評價,看到每個專業化、每個產業鏈的自我評價。(4)加多寶)加多寶 加多寶是一家集原材料種植、飲料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大型企業。公司創立于 1995 年,1996 年首創并推出了第一罐罐裝涼茶。2012 年,加多寶出品的罐裝涼茶正式啟用“加多寶”品牌。2015 年,加多寶戰略升級推出金罐,開啟涼茶黃金時代。自 2018 年起加快推行數字化、智能化戰略轉型升級;通過前瞻性布局和持續投入,建成
269、涵蓋品牌營銷、生產運營、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大宗采購等全鏈條信息系統和智能化平臺。并在品牌數字化、年輕化;營銷管理數字化;生產運營自動化、智能化;供應鏈數字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助力涼茶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大變革邁進。(5)承德露露)承德露露 承德露露股份公司的前身是承德市罐頭食品廠。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依托承德地區豐富的野山杏資源,開發出第一款植物蛋白飲料杏仁露,成為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開創 8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者。1997 年 10 月,公司在河北省工商局依法注冊登記成立,同年 11 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飲料行業首批上市公司之一,股票
270、代碼:000848,股票簡稱:承德露露。公司已從大數據、移動終端、智能化和網絡化等方面不斷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了原料可追溯、產品可跟蹤、人員可管控、考核有依據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加強數字化營銷管理,以數據驅動業務提升,賦能企業做好客戶經營,實現精準營銷、科學營銷;另一方面根據公司發展需求推動數字化工廠建設,推進技術革新,致力于實現智能制造、柔性化生產、數字化管理。(6)正大食品)正大食品 始創于 1921 年的正大集團,經過 30 多年的耕耘,建立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作為集團的核心事業。當前,正大集團在數字農牧食品領域不斷開展實踐探索,正在構建
271、健康、安全、品質的食品產業鏈生態圈,助推整個農牧食品產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正大集團將與中國移動共同打造“5G+AI”數字化豬養殖場示范項目。此項目將運用精準的算法模型、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獲取生豬養殖過程中的關鍵指標數據,并通過云端系統生成豬生長曲線,使豬場信息采集、分析、決策一步到位,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豬場精細化管理水平與科學自主智能化決策能力,解放人力、提高生產效率與食品安全,解決豬場科學管理的難題。本次聯合打造的“5G+AI”數字化豬養殖場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可有效減少人為接觸,降低豬應激,降低病源傳播的風險。在當今外部環境的嚴峻形勢之下,“5G+AI”豬養殖場的
272、搭建會極大地提升豬場自身疫情防控的能力。5G 時代的降臨,將正式開啟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新時代,正大集團將與生態伙伴共同搭建農牧食品行業數字化平臺,共建產業鏈生態圈,在種植、養殖、供應鏈、零售等領域展開深入研究,深度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輸出農牧食品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加速賦能產業新發展。(7)三元食品)三元食品 三元食是以奶業為主,兼營麥當勞快餐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具有 45 年的乳品加工歷史,銷售網絡覆蓋 50 多個省市,已建成了與國際接軌、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液態奶、發酵奶、固態奶、科研培訓中心四大基地,日處理鮮奶達 1000余噸。三元食品在不斷完善已有的質量管
273、理體系的同時,將產品質量控制的數字化作為數智化轉型的一項重要目標。公司的北京工業園和河北工業園均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工藝設備,建設了數字化工廠,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管控;同時實施、整合 ERP、WMS、MES、CRM、PLM 等各類信息系統,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其中液態奶產品對經銷商提供產品檢驗報告等質量查詢服務,嬰幼兒奶粉產品與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實現了消費者查詢、政府監管、供應鏈服務的“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8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公司強化生產過程管理與監控,打造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通過持續推進生產規范(GMP)體系
274、、質量管理體系、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2016 年以來,在公司原有信息化基礎上,為破除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和信息壁壘,引進了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MES),建立投料生產監控追溯體系。綜合運用射頻識別(RFID)、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虛擬化等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通過二維碼、RFID 電子標簽、可編程控制器、倉儲管理技術、數據組織和管理等,對生產過程的全流程進行數據采集與監控。(8)郎酒集團)郎酒集團 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產經營郎牌系列酒為主營業務的大型現代化企業,公司現有員工近 20000人,旗下現有 20 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郎酒在堅守
275、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于 2019 年成立品質研究院,積極運用現代科技賦能生產實踐,讓郎酒釀造更加精細化、標準化、科學化,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取得明顯成效。郎酒選擇在釀酒大師的指引下,通過數據采集系統,積累數據、分析數據,完成經驗模型向數據模型的轉化,讓現代科技助力工匠大師更好地釀造美酒。郎酒通過最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讓郎酒的每一口窖池,每一個車間,每一道工藝的溫度、濕度、pH 值等數據都有科學監測。隨著數據采集分析系統搭建完成,借助長期系統化的監測,郎酒獲得大量精確的數據支持,可以更好地分析研究釀造發酵過程,最終實現終端釀酒品質的提升。在不斷修煉高品質白酒“內功”的同時,郎酒也從不同價值維度提
276、升服務質量,不斷推動用戶體驗的升級。截至目前,郎酒構建起了包括“郎牌特曲菁英薈”“小郎酒 Club”“郎酒官方旗艦店”在內的數字化矩陣,完成與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實現高效鏈接。這其中,郎酒基于共享體系推出的郎酒 PLUS 小程序,就通過運用“一物一碼”技術,把全渠道消費者導流到會員系統,完成用戶的引流、留存和轉化,實現了數字化營銷閉環。(9)春雪食品)春雪食品 春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于 2020 年 5 月在原萊陽春雪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年 11 月)的基礎上整體變更設立,注冊資本 2 億元。公司位于山東省萊陽市,專業從事白羽雞雞肉食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業務,配套以飼料生產與商品
277、肉雞養殖業務,致力于成為中國雞肉調理品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春雪食品數字化宰殺工廠用科技賦能,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掏膛、智能分割、智能速凍隧道、產品自動輸送線、立體自動化倉儲等設備,全面提高生產效率,年宰殺總規??蛇_ 1 億只。工廠內選擇用友 BIP(商業創新平臺)、MES(智能制造管理系統)、WMS(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滿足各環節、各層級管理人員的數據化決策和應用體系。真正以數字賦能企業,大幅提高實時效率,推動產業鏈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從生產源 8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頭保障食品的安全放心。(10)天味食品)天味食品 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
278、票代碼:603317)以“用美味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發展成以火鍋調料和中式菜品調料為主的大型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 在天味食品智慧工廠內,機械臂自動補袋,AGV 小車自動運輸,各種智能機器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調味品的生產工作,高達 4 層的生產車間鮮有人工,“一物一碼”的智能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讓每一袋產品都實現了原料可追溯。不僅如此,智能機器還能做的精準無誤提升食品品質。在配料環節精準控制到“克”,炒料環節則大規模應用反應釜實現自動投料炒料。相比于傳統的人工作業,機器炒料能更精確的調控炒料的溫度,使得產品風味進一步提升。天味食品智慧工廠通過領
279、先的工業 4.0 技術賦能數字化供應鏈,采用 MES 智能化操作系統,數字化手段指揮調度配料、運輸、炒制、包裝、清洗、入庫全流程,全面提升了智能制造水平,以科技重新定義美味,推動復調行業走向更高質量。8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III 軟件層軟件層 工業軟件指專用于或主要用于工業領域,以提高工業企業研發、制造、管理水平和工業裝備性能的軟件。工業軟件作為工業和軟件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撐。根據中國工業技術產業軟件化聯盟的分類,工業軟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類別:研發設計類軟件(CAD/CAM/CAE/EDA/PLM)、生產制造
280、類軟件(PLC/DCS/SCADA/MES)、經營管理類軟件(ERP/HRM/SCM/CRM)、運維服務類軟件(MRO/PHM)。目前,中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在 B、C、D 類中擁有 41 個工業大類、207 個中類、666 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大類和軟件信息大類的國家。工業軟件以及信息化服務的需求將繼續增加,近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保持高速發展。根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 2407億元。圖表圖表 20 201820 2018-20222022 年中國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統計情況(單位:億元)年中國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統
281、計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工信部 我國工業軟件核心技術缺失,產品競爭力不足。根據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統計,95%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依賴進口,國產可用的研發設計類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機理簡單、系統功能單一、行業復雜度低的領域。生產制造類工業軟件占據 50%的國內市場,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一定實力,涌現了上海寶信、和利時、浙大中控等行業領軍企業,但在高端市場中還不占優勢。經營管理軟件占有國內 70%的市場份額,但高端市場領域仍以 SAP、Oracle 為主。70%的運維服務類工業軟件依賴進口,國內運維服務類工業軟件較多關注數據采集與數據監控以及簡單的評估預測能力,缺少成熟工程應用,缺乏數據和經
282、驗積累。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是工業軟件的發展方向。網絡化推動工業軟件走向云端化、8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協同化、共享化;數字化是工業軟件發展的核心,產品數字化與數字化交付、過程數字化與數字化轉型需要新一代工業軟件提供核心支撐;智能化是工業軟件發展的未來,但工業智能化一定是以數字化為堅實基礎。3.1 研發設計類研發設計類 我國國產研發設計類軟件整體水平不高、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研發設計類軟件主要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計算機輔助工程(CAE)、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DM/PLM)及新興的系統級設計與仿真軟
283、件等。目前,國內部分軟件廠商雖然有了一定的產品和客戶積累,但傳統國產研發設計類軟件還存在整體水平不高、關鍵技術對外高度依存等問題。國產新興系統級設計與仿真軟件整體水平與國外差距不大,但目前尚處于技術導入推廣階段與市場培育成長期,市場規模不大。3.1.1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 CAD CAD 軟件是用于輔助設計過程的計算機所使用的軟件類型的統稱。根據軟件的類型,CAD 可以分為 2D CAD 和 3D CAD。2D CAD 軟件主要提供二維視圖的繪制,更加側重于圖紙的細節表達,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的施工圖設計以及制造業的二維設計等;3D CAD軟件的核心是三維建模,通過實體/曲面等建立三維
284、模型,以可視化方式進行產品設計,在航空航天、汽車、模具、建筑施工等行業有著廣泛應用。隨著“十四五”“雙循環”格局發展以及中國制造 2025 加速沖刺期的到來,國產工業軟件進入黃金發展期。在這一過程中,伴隨中國制造智能化轉型對數據管理需求的提升,平臺類軟件或最為受益。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2022 年中國 CAD 軟件總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1.4億元。根據 IDC中國制造業數字孿生CAD 市場廠商份額顯示,2021年中國制造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總市場份額 42.1 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 19.6%,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8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285、21 202121 2021 年中國制造業年中國制造業 CADCAD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DC 中國在 2D CAD 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國外軟件,在 3D CAD 市場上與國外廠商有著明顯差距。在中國市場,Autodesk 處于絕對優勢,而中望軟件、蘇州浩辰、數碼大方等國內 2D CAD 主要廠商處于比較優勢,在一定程度可以替代外國軟件。國內主要 3D CAD 廠商產品目前尚不具備應用于高端領域的能力。在國內市場,達索、西門子處于第一陣營;美國 PTC 處于第二陣營,中望軟件、華天軟件等國內廠商處于第三陣營,與國外廠商相比差距較大,僅在非高端領域基本可用。國產工業軟件廠商未來在
286、技術及產品層面有望快速迭代,加速實現國產替代進程。雖然目前我國大型及復雜制造、建造領域的 CAD 市場仍被國外軟件主導,但隨著國內 CAD企業的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國外企業的技術優勢被逐漸弱化。以中望軟件等為代表的國內CAD 企業逐漸憑借著技術的進步、對國內客戶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快速響應、以及成本優勢越來越受到國內客戶的青睞,疊加國家政策的支持及推動,當前我國正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創新能力,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3.1.2 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來完成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
287、綜合、驗證、物理設計等流程的軟件工具。同時,與 EDA 密切相關的另一個細分市場是 IP,即為設計人員提供各類預設計電路,這些設計可以原樣使用或者針對特定應用進行調整。IP 的出現明顯提升了各類復雜芯片的設計效率。中國大陸 IC 設計和制造環節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2021 年,設計業銷售額為 451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9.6%,全行業占比為 43.21%;2012-2021 年,中國 IC 設計業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4.66%,占比從 28.80%提升至 43.21%。中國 IC 設計、制造環節的快速增 8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長,將帶動本土 EDA
288、 發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2025 年,中國 EDA 市場規模將達到 184.9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18.1%,2021-2025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5.64%。國外廠商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廠商仍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EDA 三巨頭(Synopsys、Cadence、西門子 EDA)占據了中國大陸 95%以上的市場。中國本土的 EDA 廠商有: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九同方微、概倫電子、創聯智軟等,這些廠商中,大部分以點工具為主,缺乏全面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存在產品不全、與先進工藝結合不足等問題。諸多機會促進發展,國內 EDA 未來可期。如今雖然我國集成電路在先進工藝節點的技術
289、發展上,較國際最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但中國 EDA 行業面臨許多機會(1)中國芯片產業鏈各環節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很多 EDA 的需求空間;(2)我國新技術(云/智能化等)發展迅速給未來的 EDA 提供了超車的機會;(3)國內自主可控政策相繼出臺,給我國EDA行業帶來了諸多便利。3.1.3 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制造 CAE/CAM CAE 即計算機輔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狹義上主要指用計算機對工程和產品進行性能與安全可靠性分析,對其未來的工作狀態和運行行為進行模擬,及早發現設計缺陷,并證實未來工程、產品功能和性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CAE 涵蓋領域包括
290、有限元分析(FEA)、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多體動力學(MBD)、耐久性和優化等。根據 IDC2022 年 7 月發布的中國制造業數字孿生CAE 市場廠商份額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制造業 CAE 軟件總市場份額 32.1 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4.6%,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國外廠商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本土廠商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Ansys、西門子和達索系統在 2021 年中國 CAE 軟件市場排名前三。安世亞太、上海索辰、安懷信、前沿動力、英特仿真、霍萊沃、云道智造、十灃科技和天洑軟件等中國本土廠商的市場份額快速攀升,在 CAE、SaaS CAE 等
291、產品形態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從市場份額來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IDC 調研數據顯示,2021 年本土廠商在 CAE 市場達到 15%左右的市場占有率,未來中國 CAE 市場整體持續上漲的同時,該比例會持續提升。8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22 202122 2021 年中國制造業年中國制造業 CAECAE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DC 市場需求龐大,為國內廠商發展提供環境。2006 年以來,國內 CAE 下游各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龐大,盡管國外 CAE 軟件廠商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但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工程、制造業等領域內研發、生產、制造、建設等環
292、節中的仿真設計需求,市場中存在較多圍繞特定行業應用而催生的 CAE 軟件二次開發業務,為中國本土 CAE 軟件的市場化發展提供契機。3.1.4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DM/PLM PLM 即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PLM 系統主要包含了“項目管理”、“產品數據”、“系統集成”三大塊的功能。PLM 是一種能夠輔助進行產品開發的業務系統,能夠提高產品的開發力,實現短時期的產品開發和量產,創造合適的生產線和采購方面的管理,讓經營運行變得可視化。PDM 是產品數據管理,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檔、
293、CAD 文件、結構、權限信息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過程(包括過程定義和管理)的技術。通過實施 PDM,可以提高研發效率,加強對于文檔,圖紙,數據的高效利用,使工作流程規范化。外國廠商在 PLM 市場中占據絕地優勢地位,本土廠商在發展壯大。根據 IDC中國制造業 PLM 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西門子、達索系統和 PTC 在 2021年中國 PLM軟件市場排名前三。其中,西門子依靠其長久以來在中國工業領域形成的整體影響力,憑借 Teamcenter,以 20.0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達索系統基于在設計研發領域綜合實力,憑借 ENOVIA,以 13.6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PTC
294、則依靠其 Windchill,以6.9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隨著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刺激,近幾年索為公司、思普軟件、用友網絡、華天軟件等本土廠商的市場份額快速攀升。IDC 調研數據顯示,2021 年本土廠 8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商占據了三分之一左右的 PLM 軟件市場,在各類研發設計類軟件中占比最高,未來中國PLM 市場整體持續上漲的同時,該比例會持續提升。圖表圖表 23 202123 2021 年中國制造業年中國制造業 PLMPLM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DC 云化 PLM是未來重要趨勢。IDC全球調研顯示,有 78%的制造業用戶已經部署了基于云的 P
295、LM,這一數字在中國市場并不高。PLM 的核心是協作,云化 PLM在降低 IT 開支的同時,可以顯著增強產品設計、開發、制造和服務各個環節的協作效率。云化 PLM是未來重要趨勢,但傳統部署的 PLM 仍然是一些行業和客戶的首選,數據安全是阻礙行業客戶選擇云化 PLM的主要障礙。3.2 生產制造類生產制造類 生產控制類工業軟件是對工業設備及控制系統進行管理控制、數據采集、生產執行與安全告警的一類軟件。生產控制類工業軟件一方面直接控制、調度車間的生產設備,一方面與制造業企業的銷售、設計、物流、經營、財務系統緊密聯系,承擔著采集各類數據、控制底層設備、實時監控調度、執行企業計劃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生產
296、制造工業軟件包括兩類:制造執行軟件(MES)和生產控制類軟件(PLC/DCS/SCADA)。3.2.1 制造執行軟件制造執行軟件 MES MES(制造執行系統)是面向制造車間開發的一整套軟件解決方案,跟蹤生產資源(人、設備、物料、客戶需求等)的實時狀態,通過生產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視化、可控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作為位于上層的計劃管理層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的面向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是制造業數字化架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 MES 市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態勢,中國本土廠商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IDC 于 8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2022年 11
297、 月對外發布了IDC 中國制造業 MES 市場分析及廠商份額,2021:分化加速。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 MES 軟件總市場份額達到 38.1 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23.3%,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按市場規模排名前三的細分行業是高科技電子及計算機通信、石化化工、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從競爭格局來看,西門子、SAP、寶信軟件在 2021 年中國 MES 軟件市場排名前三,鼎捷軟件、羅克韋爾、黑湖智造、新核云、中控技術等分列第四到第八,其他典型供應商包括金蝶、鑫海智橋、模德寶、能科科技、力控科技等都在各自領域有所發展。圖表圖表 24 202124 2021 年中國制造業年中國制造業 MESMES
298、 軟件軟件 Top8Top8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DC 云原生 SaaS MES 新勢力成為未來發展趨勢。2021 年中國 SaaS MES 軟件子市場為5.35億元人民幣,占 MES軟件市場的 14%。IDC 預計該市場未來仍將保持高于整體市場的增速,相比于傳統 MES,云 MES 具備成本低、實施周期短、且運維簡單的絕對優勢。IDC 預測,未來幾年 SaaS MES 會快速發展,將從單一工廠的管理,升級到集團內多生產中心的協作管理,最后會向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協同發展,SaaS MES 的天然優勢也將更好的支撐 C2M、F2C、網絡制造和共享制造等新興業態。3.2.2 生產控制類軟
299、件(生產控制類軟件(PLC/DCS/SCADA)生產控制類軟件主要包括 PLC、DCS、SCADA等軟件。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 由繼電器發展而來,主要用于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據億渡數據2022 年中國 PLC 行業研究報告,2022 年我國 PLC市場規?;蜻_ 160.9億元,同比增長 4.8%。PLC 國內主要龍頭企業包括匯川技術,海外企業主要包括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等,主流廠商的代表產品均分為中大型 PLC 與小型 PLC兩類,下游行業覆蓋從制藥、食飲到鋼鐵、化工、半導體
300、等諸多領域。2021 年我國小型 PLC 與中大型 PLC 大致平分市場,整體 9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由國外龍頭企業主導。我國中大型 PLC 市場競爭相對集中,TOP3 約占 72%的市場;我國小型 PLC 市場競爭相對分散,TOP2 約占 49%的市場。中國企業在中大型 PLC 市場中競爭力不足,但在小型 PLC 市場中逐漸展現競爭力。圖表圖表 25 202125 2021 年我國年我國 PLCPLC 市場規模及預測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億渡數據 DCS:集散控制系統。DCS 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采用分散控制、集中顯示、分而自治、綜合協調的設計原則的新一
301、代儀表控制系統。全球 DCS 市場約千億人民幣體量,未來五年 CAGR 預計達 5.8%。據 MARKETSANDMARKET 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 DCS 市場規模為 175 億美元,2026 年或達 232 億美元,21-26 年復合增速預計達 5.8%。據智研咨詢,2022年我國 DCS市場規?;蜻_ 119.2 億元,同比增長 7.2%。圖表圖表 26 202126 2021 年我國年我國 DCSDCS 市場規模及及預測市場規模及及預測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91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DCS 國產替代空間較為可觀,出?;虺蔀樾略鲩L極。2021 年我國 D
302、CS 國產化率達55.7%,2016 年以來逐年提升。2021 年我國 DCS 國產替代空間約 49.2 億元,國產替代空間仍較為可觀。同時,若按 2021 年平均匯率折算全球 DCS 市場空間,除中國外海外市場空間高達 1100 億元,未來本土廠商出海開拓全球市場或成為新增長極。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 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生產過程控制與調度自動化系統,可以對現場的運行設備進行監視和控制。SCADA 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和處理、設備控制、報表記錄查詢、趨勢分析、報警提醒及下達調度和操作命令,主要應用于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電力電網、軌道交通等遠程控制行業。SCADA 國產化
303、比例高達 60%。2020 年我國 SCADA 國產化比例達 60%。海內外主要包括 ABB、艾默生、霍尼韋爾為代表的外資廠商與以力控科技、亞控科技為代表的本土廠商。據華經情報研究院,2021 年 SCADA 國內市場規模接近 156 億元,下游行業以電力、市政、石油天然氣為主。2022 年我國 SCADA 市場規?;蜻_ 156.3 億元,同比增長 12.5%;SCADA 下游行業分布中,電力、市政、石油天然氣居于前三位,分別占比 26.6%、25.3%和 18.3%。圖表圖表 27 202127 2021 年我國年我國 SCADASCADA 市場規模及市場規模及預測預測 數據 來源:華經產業
304、研究院 3.3 經營管理類經營管理類 經營管理類工業軟件側重于工業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包括企業資源計劃 ERP、人力資源管理 HRM/HCM、營銷管理 CRM、供應鏈管理 SCM 等產品。3.3.1 企業資源管理企業資源管理 ERP ERP 軟件是一種用于管理企業日常業務活動的系統和軟件包,包括會計、采購、生產、92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銷售等。ERP 軟件可整合企業的數據和流程,讓不同的部門可以共享信息和協作工作,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我國 ERP 市場規模的增速同樣較為穩定,根據 IDC 相關數據,2021 年我國 ERP 市場達 385
305、億元,2016-2021 年 CAGR 達 13.0%,高于全球市場增速。智次方研究院預計 2022年我國 ERP 市場達到 410億元。圖表圖表 28 201628 2016-20212021 年中國年中國 ERPERP 軟件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軟件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國產 ERP 技術體系逐漸走向成熟,在高端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替代空間。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 2021 年的報告,國內 ERP 市場中用友軟件、浪潮、金蝶國際分別以 40%、20%和 18%的市場占有率占據前三的位置,國外企業 SAP 和 Oracle 的總市場份額僅為 17%。國內企業主要在中小型企業客戶
306、群體中占據優勢,靠產品價格低、操作便捷搶占市場。在高端 ERP 領域以大型國外廠商為主導。SAP和 Oracle 分別于 1995年和 1989年進入我國市場,在國產 ERP廠商羽翼未豐時搶占了市場先機,填補了當時大企業對 ERP系統市場需求的空白。在國內高端 ERP 市場中,SAP 市占率 33%、Oracle 市占率 20%,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廠商與之相比仍有技術差距。當前,依托國家規劃的“2+8+N”應用發展體系,信創產業的成長潛力進一步釋放。93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29 202129 2021 年中國高端年中國高端 ERPERP 軟件市場
307、競軟件市場競爭格局爭格局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RP 向云原生和公有化署演進成為行業發展的基本趨勢。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加強數字化建設、運營、管理能力,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云 ERP 具有產品功能更全、實施及使用成本更低、數據信息更安全、完善升級更高效以及服務響應更快捷的優勢。ERP 產品云化,商業模式由提供產品+服務演變為閱 SAAS 技術+服務,國內廠商憑借本地快速響應、管理模式國情化繼續保持相關此外,通過產品體系云化,本土廠商的并發服務能力也有望得到顯著提升。3.3.2 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HRM/HCM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
308、ce Management,HRM)主要是讓企業 HR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的發展和規劃。而 HRM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重點是滿足人力資源部門在員工素質管理、薪資管理、績效考核等方面的需求。通過提高內部員工的滿意度、忠誠度,從而提高員工貢獻度(即績效),幫助管理者通過有效組織管理,降低成本和加速增長,創造價值鏈利潤。HCM 指的是人力資本管理(Human Capital Management,HCM),人力資本管理不是一個全新的系統,而是建立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之上的。人力資本管理(HCM)是企業用于招聘、管理、發展、留住及優化其人才的解決方案及相關專業服務。中國 HCM 市場近年來穩步增長,但數字
309、化程度較低。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中國HCM 市場規模從 2016 年的 1784 億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3725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15.7%,并預期于 2022 年達至 4388 億元,2027 年預計將達 9860億元。盡管中國已實現與美國基本相當的互聯網滲透率,但中國 HCM 市場的數字化程度仍遠低于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解決方案市場的 HCM 市場的數字化程度。94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30 2030 201616-20222022 年中國年中國 HCMHCM 行業市場規模預測趨勢圖行業市場規模預測趨勢圖 數據來源:中商情報網 云端
310、 HCM解決方案正在興起,市場規模和占比持續提升。就細分云端 HCM 市場規模而言,長期以來,本地部署 HCM 軟件一直是中國 HCM 市場的主流交付模式,由于云端技術的普及以及企業對靈活、易于使用和實惠的 HCM 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云端 HCM 市場規模已達 55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27.9%,占比數字化整體從 2017 年的 23.4%到 2021年的 29.2%,預計隨著云端需求持續增長,2027年占比有望超過一半。3.3.3 營銷管理營銷管理 CRM CRM 即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
311、ement),旨在服務企業最重要的業務環節之一、從商品向貨幣轉換的關鍵步驟銷售環節。從廣義上講,企業所有與客戶相關的觸點,從前端的營銷和銷售線索獲取,到銷售行為的實施和合同的簽訂,再到后期持續的客戶服務,都屬于 CRM 軟件賦能的范疇。從功能上看,典型的 CRM 軟件通常包含客戶聯系方式與檔案的集中化梳理、銷售線索與商機的流程化管理、銷售進程與績效的實時把控、銷售數據的統計分析等重點功能。中國 CRM 市場仍處早期階段,尚未產生具有絕對主導地位的龍頭企業。根據艾瑞咨詢2022 年中國 CRM 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 CRM 市場規模為 156 億元,相較 2020 年增長了 1
312、6.5%,與全球 64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相比仍較小。根據銷售易數據,國內 500人以上企業部署 CRM 的比例為 26.3%;而根據 Salesforce數據,美國中型/小型企業的 CRM 部署率分別為 78%/42%。雖然國內已出現紛享銷客和銷售易等初具規模的 CRM企業,但與全球性龍頭相比,收入體量及影響力仍存明顯差距。95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圖表圖表 31 201731 2017-2 2024024 年中國年中國 CRMCRM 市場規模及預測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本土 CRM 企業未來或成為互聯網企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底層借力互聯網企業強
313、大的平臺、技術與流量,上層 CRM 產品與企業微信、釘釘等應用深度集成,同時 CRM 服務商自身又擁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產品與銷售體系以及深刻的行業場景理解能力,由此來共同實現對企業客戶的深度服務。3.3.4 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 SCM SCM,即供應鏈管理,是對企業供應鏈的整合和優化,其覆蓋范圍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包括原材料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多個環節,企業通過改善上、下游供應鏈關系,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SCM 是在 ERP(企業資源計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整合了上下游供應鏈信息,從而優化決策,目的在于提高產品質量、明確市場需求、降低生
314、產成本,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供應鏈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其成本占比較高,SCM 的有效利用可以降低企業總成本,降幅可以達到 15%-25%之間,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庫存。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使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 年中國 SCM(供應鏈管理)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全球 SCM 軟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1 年,全球 SCM軟件市場規模達到 176億美元。中國 SCM軟件市場增長空間大,得益于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對 SCM 軟件需求快速增長,未來 5 年,全球 SCM 軟件市場增速將加快。預計 2022-2027年間,全球 SC
315、M 軟件市場將繼續以 12%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SCM 可以廣泛應用在電子、家電、機械、醫療器械、制藥、化工、鋼鐵、汽車、能源、建筑建材、物流、零售等多個行業中。其中,制造業、流通業是 SCM 的重要下游市場。為 96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優勢,我國企業應用 SCM的比例在不斷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市場滲透率依然偏低,并且還有超過 40%的企業未有任何 SCM 應用計劃。3.4 運維服務類運維服務類 運維服務類工業軟件是專門對生產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的系統,目前普遍應用于航空、軍事、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主要產品包括 MRO、PHM 等。
316、3.4.1 工業運維工業運維 MRO MRO是維護(maintenance)、維修(repair)、運營(operation)的縮寫,通常指在生產過程中用來維護、維修和組裝,而不直接構成產品的非生產性物料或服務。根據不同類型,MRO 可分為:基礎設施維修和維護、生產設備維修保養、物料搬運設備維護、工具和耗材等。在工業環境中,MRO 對公司供應鏈、庫存管理起著重要作用,生產過程中用到的材料往往復雜多樣,缺少某件 MRO 品甚至可能影響生產進度,從而引起收入損失,可見 MRO是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根據 CIC灼識咨詢發布的報告,中國作為世界上工業產值最大的國家,2016年至 2022年,中國
317、 MRO 采購服務的市場規模已從 2.1 萬億元增到 3.0 萬億元,預計到 2027 年 MRO采購市場規模將近 4 萬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為 5.8%。國內相關 MRO 產品在產品技術、功能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與國外的產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國外,國際大型的科技或信息企業開發有自己 MRO 產品,同時相關產品在航空、能源、工程機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包括 Oracle 公司的綜合維護、維修和大修管理系統(Complex MRO)、SAP 的 SAP MRO、Siemens 的 TeamcenterMRO、IBM 的 Maximo、AuRA 等。在國內,主要有北京博華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
318、司基于設備故障機理、CPS、大數據分析、RCM 等技術研發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安徽容知日新的 iEAM 系統、北京神農氏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SmartEAM 設備管理系統”。3.4.2 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 PHM PHM(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指通過識別和抓取目標設備運行中的相關信息并進行數據分析,確定故障性質、部位和起因,準確預報設備故障的程度和趨勢,并提出相應的運維策略。目前常用的監測手段包括傳感器、無損檢測、可視化檢測等技術,可以獲取設備的運行狀態、振動、溫度、電流等參數,以及設備的聲音、圖像等信號。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可以獲得設備的健康狀況、壽命預
319、測、失效機理、故障診斷等信息。隨著現代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設備制造和工程系統的復雜性大大增加,97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已成為保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個關鍵因素,成為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和傳統工業自動化升級的重要基礎保障,受到各行各業的高度重視。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 PHM系統市場規模為 13.5億元,2021年增長至 67.6億元,2014-2021年期間復合增速為 25.88%。PHM 系統外資廠商以國際知名的設備提供商或大型的狀態監測企業為主,技術實力較為突出,國內集中在電力工業、石油開采、冶金等領域,代表性
320、企業有 SKF、BENTLY 等。我國本土企業規模較小,但能夠提供持續的本地化后續支持和技術服務,未來伴隨著技術實力不斷提升,發展值得期待。未來 PHM 技術將更加注重跨領域的應用,不僅限于某一個特定的行業或領域,而是將各種 PHM技術和方法進行整合和創新,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未來 PHM 技術將更加注重云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實現 PHM 技術的集成、共享和協同。通過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支持,PHM 技術可以實現海量數據的實時處理和存儲,實現設備和系統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3.5 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主要企業及先進案例介紹 3.5.1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 C
321、AD(1)中望軟件)中望軟件 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 All-in-One CAx(CAD/CAE/CAM)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內 A 股第一家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88083),專注于工業設計軟件超過 20年,建立了以“自主二維 CAD、三維 CAD/CAM、電磁/結構等多學科仿真”為主的核心技術與產品矩陣。目前,中望軟件設有廣州、武漢、上海、北京、西安、美國佛羅里達六大研發中心,延攬全球優秀人才致力于 CAx核心技術研發。中望軟件為新余鋼鐵在數字化轉型中提供全方面服務。新余鋼鐵對于中望 CAD 的應用成果不局限于產品研發設計端。集團旗下的工程技術公司擁有設計、
322、監理行業資質,承擔過的較大型企業改造項目往往會涉及到土建、電氣、給排水、除塵及暖通等多個專業的設計和監理工作。除了中望 CAD通用平臺外,中望還提供了機械版、建筑版、水暖電等專業版本,滿足了新余鋼鐵在數字化工廠與智能車間建設上對 CAD軟件的多樣化應用需求。中望 CAD軟件在處理廠房工廠設計時較為便捷,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對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起到了積極作用。(2)浩辰軟件)浩辰軟件 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提供商,憑借多年 CAD相關業務的研發經歷、核心技術積累、產品創新能力以及行業經驗,為用戶提供浩辰 CAD、浩辰 3D、浩辰 CAD 看圖王等產品以及圍繞前述產
323、品的相關服務。浩辰軟件是國家高新技 98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術企業和雙軟認定企業,先后入選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和中央企業集中采購 CAD品牌。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集團)與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辰公司)共同研發與部署的新項目,在 2018 年 3 月 29 日正式上線使用。由于三一集團項目的特殊性質,在部署浩辰 CAD 機械軟同時,提出了完成與 winchill 的深入集成的要求。經過 3 個月的研發和部署,這一項技術終于得以實現。除此之外,浩辰還協助三一集團完成了企業內部圖紙標簽接口等多個接口的集成。在項目研發的同時,浩辰公司積極籌備三
324、一集團軟件培訓工作。培訓內容除了基礎的裝機介紹、產品功能及使用等常規培訓外,還專門針對三一集團研發的多個接口的使用及檢測,智能化參數計算與統計等方面的功能進行了深入的講解。通過全面而系統的培訓,三一集團技術人員熟悉了浩辰 CAD技術軟件的操作界面,詳細地了解軟件的功能及應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浩辰公司技術人員通過遠程指導或上門服務等方式,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3)西門子)西門子 Siemens NX 是一款集成化產品設計、工程和制造解決方案,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套集成的工具集,NX 套件集成了 CAD、CAM、CAE 和 PDM 應用程序,使公司可以減少浪費、提高質量、縮短產品周期和提
325、供更富創新性的產品,從而使整個產品開發流程發生質的變革。NX 是業界唯一能夠處理產品開發過程中各個方面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從概念構思到制造的所有環節??梢詭椭髽I更快,更高效地交付更好的產品。西門子全面展示其涵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型機床制造業全價值鏈解決方案。從生產準備和執行、生產效率和靈活性、機床可用性和加工工藝改進四個方面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性能。在生產準備和執行方面,幫助客戶準備、管理和優化加工程序和刀具,避免機床損壞風險,從而節約加工成本。在生產效率和靈活性方面,可實現客戶工廠的透明化管理,使客戶實時掌握制造流程和產出情況,優化生產流程,獲得更快、更高效、更靈活的生產。在機床可用性方
326、面,西門子可提供預測機床故障的解決方案,并幫助客戶在生產的每個階段快速解決問題,提高機床可用性。在加工工藝改進方面,其解決方案可以確保CNC 加工程序的質量,并輕松分析金屬切削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以及自動檢測切削負載,優化加工速度,從而顯著縮短機床加工循環時間,并延長刀具使用壽命。從而最多可縮短30%的機床設計時間和 60%的現場調試時間。(4)法國達索)法國達索 達索公司(Dassault Systemes)成立于 1977 年,是世界主要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1982年便推出旗艦產品 CATIA,幾乎已成為 3D CAD 領域的一面旗幟和業界爭相遵從的標 準,一直居于統治地位。經過幾十年的發
327、展,達索已經發展出 CAD/CAE/CAM/CAPP/PLM 的全 生命周期數字化、網絡化協同開發與管理平臺,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在高端 3D CAD市場占據全球領先的地位。2012 年達索推出 3D EXPERIENCE 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全新的協作環境,99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為業 內第一個開放互聯、數據驅動、虛實融合的業務 平臺。3D EXPERIENCE 提供了一套基于云端的 業界領先解決方案,包括設計與工程、制造與生 產、仿真、管理和生命周期。其云端 CATIA 3D 通過提供一系列涵蓋所有設計和工程階段的三維 建模解決方案
328、,為用戶提供包括方法論、流程、工具集、知識庫等支撐,實現對復雜機電產品功能分析、性能驗證,同時提供數據管理、任務管 理的協同環境。(5)華云三維)華云三維 山東華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云三維”),是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簡稱“華天軟件”)的全資子公司,致力于國產自主三維 CAD 軟件的研發和推廣,擁有自主研發的“三維幾何建模引擎”和“幾何約束求解器”,基于這兩項三維 CAD 最核心的底層技術,專注打造國內首款、完全自主可控、基于云架構的三維 CAD 平臺 CrownCAD。華云三維 CAD 底層技術(三維幾建模引擎、幾何約束求解器)完全國產自主,支持各種深度定制開發;支持私有云部署,
329、可以在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上運行;能夠精確、高效直接導入、導出國際主流三維 CAD 模型;采用服務器渲染、并行計算等策略,大幅提升大場景模型處理性能,超越傳統的桌面軟件系統;利用云架構優勢,實現單一數據源、多人多端協同設計、多學科信息共享。(6)歐特克)歐特克 致力于二維和三維設計、工程及娛樂軟件技術發展的歐特克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在“專新至智,探索“AutoCAD 2022”產品發布會上,發布的全新 AutoCAD 2022,AutoCAD 2022 包含面向工程建設、機械設計、三維地圖制作等的七款專業化工具組合以及行業專業化工作流、元件庫和自動化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對于借助專業化工具組合完
330、成的 AutoCAD 任務,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 63%。Bravida 是一家擁有 100 年歷史的電氣和機械承包公司,總部位于北歐,目前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Bravida 與 Autodesk 合作,采用完全數字化的工作流,可顯著提高工作效率:Revit 和 BIM Collaborate Pro 中的自動化和遠程協作功能使服務成本降低了 87%。該公司可以使用 Autodesk Platform Services(以前稱為 Forge)關聯三維 BIM 模型,這有助于將來進行預測性維護。通過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來培養新能力,Bravida 的團隊重構了自己的工作方式。3.5.2 電子設計自動
331、化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1)華大九天)華大九天 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九天”)成立于 2009 年,一直聚焦于EDA 工具的開發、銷售及相關服務業務,致力于成為全流程、全領域、全球領先的 EDA提供商。華大九天主要產品包括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 EDA 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 EDA 工具、100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洞察暨生態圖譜報告 平板顯示電路設計全流程 EDA工具系統和晶圓制造 EDA工具等 EDA 軟件產品,并圍繞相關領域提供包含晶圓制造工程服務在內的各類技術開發服務。(2)概倫電子)概倫電子 自 2010 年成立之初,公司創始團隊便以“提升集成電路設計和制
332、造競爭力的良率導向設計(DFY)”理念為指導進行前瞻性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布局,主要針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特點進行 EDA 流程創新,推動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領域的深度和高效聯動,提高我國集成電路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 EDA 工具的自主設計和研發,在器件建模和電路仿真兩大集成電路制造和設計的關鍵環節掌握了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自主可控的 EDA 核心技術,形成了核心關鍵工具,能夠支持 7nm/5nm/3nm 等先進工藝節點和 FinFET、FD-SOI 等各類半導體工藝路線,構建了較高的技術壁壘,為公司在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保持技術先進性和市場地位、拓寬產品類別等方
333、面提供了堅實基礎。(3)廣立微)廣立微 杭州廣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集成電路 EDA 軟件與晶圓級電性測試設備供應商,公司專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電性測試快速監控技術,是國內外多家大型集成電路制造與設計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提供 EDA 軟件、電路 IP、WAT 電性測試設備以及與芯片成品率提升技術相結合的整套解決方案,在集成電路設計到量產的整個產品周期內實現芯片性能、成品率、穩定性的提升,成功案例覆蓋多個集成電路工藝節點。(4)楷登電子)楷登電子 楷登電子(Cadence)在 1988 年由 SDA 與 ECAD 兩家公司兼并而成,Cadence 通過一系列收并購,在 1992 年成為 EDA 行業營收第一名的霸主,但在 2008 年被 Synopsys 超越,2020 年營收為 26.83 億美元,歸母凈利潤為 5.91 億美元。Cadence 的優勢在于模擬和混合信號的定制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