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翔-通過100%上云實現軟件工程的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陳靖翔-通過100%上云實現軟件工程的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電信 陳靖翔通過100%上云實現軟件工程的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陳靖翔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云網運營部平臺云化處 處長敏捷教練,20多年IT架構設計、軟件工程項目、運營維護管理經驗。多年運營維護、產品設計實踐經驗,結合企業實際,開展傳統軟件工程的數字化轉型,2年時間組織完成中國電信3000余IT系統的100%上云,當前負責推進業務平臺上云和業務SaaS化的轉型。1 1數字化轉型背景2 2數字化轉型實踐3 3數字化轉型成效目錄CONTENTSONE數字化轉型背景:企業數字化轉型,IT基礎設施先行信通院觀點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基礎設施先行云計算傳感設備邊緣計算大數據5G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管理信
2、息化協同生產電子商務協同設計智能營銷個性化定制柔性生產數字化戰略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組織變革人才資金制度轉型業務轉型技術轉型根據業務轉型情況提出制度轉型需求提供工具服務支撐業務轉型為技術提供業務應用場持續提出技術轉型需求引領業務轉型并通過制度規范反作用于業務戰略與數字化商業模式技術與數字化運營體系人才與數字化組織能力數字化轉型企業競爭力:戰略是核心外部驅動:技術是支點轉型基石:人才是根本外部技術發展引領變革,驅動企業建立技術與數字化運營體系通過戰略引領,建立數字化轉型愿景與使命,重塑企業商業模式通過人才的培養、組織的變革,建立企業數字化組織能力戰略與數字化商業模式、技術與數字化運營體系、人才與數字
3、化組織能力是數字化轉型的金三角,相互關聯、支持、促進,協同推進,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迭代升級。其中技術是基礎,數字基礎設施要先行。數字化轉型背景:傳統IT系統難以支撐數字化轉型N個煙倉IT系統,多級運營,有的業務穿透幾十個系統,業務上線慢,數出多孔、拉通難,安全治理難通過IT上云:解決四慢與四難申請、部署系統軟件(靠人安裝配置調測)業務需求上線(靠人:開會,寫文檔,碼代碼,做測試)申請、部署硬件環境(靠投資采購買)系統運維(靠人重啟,靠專家會診故障,恢復業務l 硬件擴容30天 慢四慢l 系統軟件準備10天 慢l 需求開發測試30天 慢四難l 性能天花板擴容難l 組件多,坑多選擇和使用難l 應用巨
4、石架構 創新和復用難l 人肉運維 故障快速定位難lRTO 2小時 慢IT需求建設流程痛點:四慢與四難痛則變!變則通!ONE數字化轉型實踐:提出云改數轉戰略,制定數字化轉型任務夯實數字化基礎,構建數字化平臺,加強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對內實現營銷服務、云網運營、資源資產數字化,對外賦能客戶解決方案,驅動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建立與數轉匹配的創新機制培養數字化人才隊伍5G、云網基礎設施夯實數字化基礎業務要素數字化加強科技創新數據治理、安全、合規體系化構建數字化平臺開放數字化原子能力IT上云,打造云化底座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安全中臺編排調度管理開發12外部賦能:整合數字化原子能力政企垂直解決
5、方案家庭信息化解決方案公眾客戶解決方案內部能力打造生態能力合作4內部轉型:企業數字化數字化營銷服務數字化云網運營數字化資源資產365通用能力沉淀四融賦能數字化轉型實踐:打造一體化技術底座,賦能端到端數字化轉型云橋DCOOS能力開放平臺云眼AIOPS智能運維平臺云翼統一PaaS平臺云道DevOPS應用開發平臺IaaS資源管理按需調度PaaS組件自助開通安全隔離資源共享一站式監控運維不停業升級代碼自動化打包發布接口及性能自動化部署多資源池按需部署一站式業務交付支撐代碼的安全漏洞審計業務端到端監控跨I/P/SaaS三層監控AI問題智能預防分鐘級故障定位分層解耦能力沉淀一點注冊能力黃頁一點簽約全網通行
6、實時接口秒級生效服務賬務企業應用激活人力計費CRM迭代上線自動化測試迭代測試代碼安全審查迭代開發持續改進業務系統業務上云一體化技術底座應用開發過程編排(CI/CD)中國電信對傳統IT系統建設、需求交付等過程進行改造升級,開發形成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為一體的翼龍平臺(由云翼+云道+云眼+云橋上云四平臺融合而成),實現端到端的上云、用云、管云的能力。數字化轉型實踐:中國電信從上云1.0到2.0的轉變應用功能數據環境應用功能數據環境應用功能數據環境A系統 B系統 C系統應用功能數據應用功能數據應用功能數據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網絡資源應用APP應用APP應用APP業務服務組件(碼號、充值、開通等)數據
7、服務組件(數據標簽、數據查詢等)通用服務組件(登錄、認證、OCR等)APaaS(應用PaaS 原子能力平臺)通用PaaS(云翼統一PaaS平臺、云道統一應用開發部署平臺、云眼統一應用監控平臺)DaaS(OneData OneID OneService)計算資源儲存資源網絡資源A系統 B系統 C系統各種APP“上云1.0”“上云2.0”曾經一些企業已完成了IT系統的去IBM小機和EMC存儲,承載在X86的虛擬機上,這種情況定義為上云1.0。如今數字化轉型時代,需要從上云1.0向升級到上云2.0,PaaS從各單位獨立建設到統一PaaS演進,應用要解耦,能力要開放,流程要重構中國電信的上云2.0數字
8、化轉型實踐:應用云化,解耦釋放能力,代碼托管,實現應用的自主可控傳統IOE架構難以適應市場競爭快速變化的需要巨石架構,緊耦合:可控性差,無法實現彈性擴縮容,難以適應流量爆發性增長各模塊獨立性差,應用修改牽一發動全身應用黑盒子問題:交付時效性、質量不能滿足銷售組織,業務流程以及市場競爭快速變化的需要CRM界面邏輯數據中間件硬件計費界面邏輯數據中間件硬件開通界面邏輯數據中間件硬件資源界面邏輯數據中間件硬件計算存儲網絡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消息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服務框架密集計算框架能力開放(Dcoos)平臺組件(PaaS)能力開放網關EOPITDT平臺門戶層(App)CPCP門戶營業門戶10
9、000號門戶翼銷售翼管店.CPCP中心客戶中心受理中心營服協同中心基礎中心.能力中心(SaaS)應用門戶輕量級應用CT五層架構沉淀積累眾多解耦后的能力,全網內外部共享使用,促進人員自主開發轉型應用代碼統一托管,安全審計,自主CI/CD,真實軟件資產自主掌控,向安全原生,數據原生推進數字化轉型實踐:3000+IT系統實現100%上云上云規模大46家單位上千家機構3000+套系統10%20%24%26%30%33%42%43%43%44%45%46%48%49%56%62%73%92%95%100%0%20%40%60%80%100%120%2019年2020年7月2020年8月2020年9月20
10、20年10月2020年11月2020年12月2021年1月2021年2月2021年3月2021年4月2021年5月2021年6月2021年7月2021年8月2021年9月2021年10月2021年11月2021年12月2022年5月中中國國電電信信I IT T全全面面上上云云歷歷程程上云率啟動三年上云上云百日攻堅提前1年完成100%上云上云速度越來越快翼龍平臺商用,創90天上云1300套記錄上云程度深核心系統全部去“O”合作伙伴上云對接會騰云杯上云競賽騰云計劃千人培養通過信通院可信認證數字化轉型實踐: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培養對象內部:自有信息化員工外部:合作的IT技術、應用服務商數字化核心”人力“
11、資產自主掌控重點提升能力IT架構規劃能力上云需求梳理與引導敏捷開發與運營上云技術選型上云實施與交付體系化開展騰云計劃專業數字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了上萬名專業的數字化人才上云管理人才上云技術人才上云應用人才培訓認證課程上云趨勢分析上云方法上云工具上云技術上云運維ONE上云成效:推進了四方面IT轉型、統一技術棧,促進業務敏捷交付IT系統云翼PaaS云眼AIOPS云道DevOps云橋DCOOS項目需求監控運維發布采集注冊承載開發模式轉型技術架構轉型運維模式轉型系統架構轉型七國八制統一技術底座手工、黑盒自動、透明分散、分段集中、智能耦合、封閉云化、開放構建了數字化基礎設施,驅動IT在四個方面實現轉型上云
12、成效:持續推進軟件建設過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上云前人工數周提交工單申請資源人工數天操作系統部署配置專家數天數據庫部署配置專家數周中間件部署配置人工數天網絡訪問策略配置人工數周代碼開發/測試/審計/打包人工數周功能測試應用發布人工數周系統監控日常運維環節多、耗時長、全人工、需專家、運維分散、效率低、成本高私有云公有云TeleDB等自研數據庫CCSE容器自動分鐘級自助申請、一鍵開通最佳實踐配置、最新安全補丁云翼 IaaS/PaaS自動開通自助運維上云后云道DevOPS開發運營一體化云眼 全鏈路/跨三層/端到端運維云橋 能力聚合、開放運營自動分鐘級代碼托管、安全審計、CI/CD、發布測試部署流水線自動
13、分鐘級三層資源對象一體化北向高精監控、南向標準操作對外服務秒級API接口標準化鑒權、流控、審計流程自助化、操作自動化、開發運營一體化、監控統一化,大幅降低人工依賴、提效提質上云成效:業務實現數字化營銷服務數字化在市場營銷、政企商機挖掘、渠道運營客戶服務等業務領域開展數字化資源配置數字化在投資精細化管控、智慧采購、智慧人力成本精細化配置等業務領域開展數字化云網運營數字化在網絡運營與節能、網絡優化、應急事件處置,云IDC資源運營等業務領域開展數字化28%55.38%線上受理訂單占比提升33%91.40%營銷客戶覆蓋率提升59%95.40%營銷客戶接觸率提升實現精準營銷2512組網產品人工處理環節下降渠道服務能力提升光網投資動態精準下達,每年節約投資1.8億/年年月繪制人才地圖,實現人才管理數字化打標人才14.45萬標簽數量79.8萬發布任務2萬任務調用16.4萬投資配置由年到月電子票據實現電子化入賬和云化歸檔OCR識別發票1200萬/年節約工時210萬/年無紙化率54%運用大數據/AI技術識別分析高頻投訴區域85%用戶投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