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SAP:借ERP之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與業務發展共贏之道—大中華區洞察(2023)(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BM&SAP:借ERP之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與業務發展共贏之道—大中華區洞察(2023)(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借 ERP 之力 實現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業務發展共贏之道大中華區洞察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研究洞察2IBM 和 SAP 實施專家運用久經驗證的 ERP 方法,助力全球組織制定適合自身的轉型路線圖,降低成本、提高敏捷性以及改善業績。IBM Services 正在積極推動新一代 SAP 咨詢合作,致力于定義和交付 SAP 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遷移至 SAP S/4HANA 并實現智能化運營。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 https:/ 如何提供幫助1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和 SAP SE 甄別出一類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卓越成效的“踐行者”組織。此類組織具備以下特點:整合
2、ERP 和可持續發展計劃將可持續性數據與決策融入核心業務運營利用 ERP 記錄、報告并指導行動 基于可靠的、打通業務孤島的數據聯合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利用 ERP 數據、標準和通信協議,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成果創造了更強勁的財務業績全球和大中華區受訪者中,踐行者企業的盈利能力比業績不佳的同行分別高出 46%和 57%交出了更好的環保成果全球和大中華區受訪者中,分別有 59%和 66%的踐行者企業比競爭對手取得了更好的環保成果做出大膽、公開的承諾 并宣布具體的可持續發展舉措打造更富有彈性的業務 全球和大中華區受訪者中,分別有 84%和 77%的踐行者認同可持續發展計劃有助于推動企業創新可持續發
3、展已躍升至企業戰略議程的首位。打造可持續發展型企業已經不再是可選題,而是必答題。摘要2引言可持續發展轉型的緊迫性空前凸顯。未能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變革的企業將面臨嚴重的后果。根據聯合國發布的 氣候變化 2023:綜合報告,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已經影響了全球各個地區的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必須快速采取深入而持續的減排行動,力爭減少氣候變化對社會和生態系統產生的預期影響。1 可持續發展已躍升至企業戰略議程的首位。打造可持續發展型企業已經不再是可選題,而是必答題。2022 年,將可持續發展列為最高優先事項的 CEO 比例要比一年前高出 37%。2 總體而言,企業高管承受著來自董事會
4、、投資者、客戶、員工和監管機構的巨大壓力 他們需要帶領企業減少碳排放和廢棄物的負面影響,同時實現盈利的、可持續的低碳經濟轉型。3企業 CEO“推動綠色發展”的強烈意愿并不是可持續業務轉型背后的唯一驅動力。全球各國家正快速出臺要求企業改善環境并依法披露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相關法規。4 確保企業遵守現行和新興法規是一項極其復雜的任務。即便如此,打造可持續發展型企業有助于建立競爭優勢。5 在此形勢下,企業高管層應當如何衡量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影響,并有效管理可持續發展計劃?企業高管層每天都需要依據可靠信息來分析當前形勢,并做出業務決策。他們通常要在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中管理這些信息。然而,當今的大多
5、數組織仍在使用相互孤立、來源不同的關鍵業務信息來推進其可持續發展計劃。3組織需要像管理財務績效一樣,嚴格管理可持續發展績效。大多數組織根本不具備推動可持續發展所需的透明的業務數據。組織需要采用與財務數據相同的精度來管理其可持續發展數據。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策略就是運用 ERP 系統 這是任何組織中都必不可少的數據“中樞”。為了解組織如何運用 ERP 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調研了全球 2,125 名各行業的企業高管,其中 191 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他們都在組織中參與可持續發展工作。我們從調研中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在環境成
6、效和財務業績兩方面均優于競爭對手的企業,也是最深度的 ERP 實施者。(請參閱第 23 頁的“調研和分析方法”。)ERP 不僅可以記錄組織中的幾乎任何業務流程,更可以將財務目標和環境目標聯系起來,從而確保指標的可靠性和可訪問性。與其他系統相結合,ERP 還可以實現成本透明度和可見性,從而助力企業以更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做出環境、監管和關鍵業務決策。一言以蔽之,正如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在最近發布的碳核算報告中指出,行動應當與承諾保持一致。企業可以利用 ERP 記錄和報告企業級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采取行動,從而應對各種復雜挑戰和可持續發展需求。6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研究發現了兩類相反
7、的企業群體。其中一群企業,我們稱其為“環境可持續發展踐行者”(以下簡稱“踐行者”)。這類企業占到全球 2,125 位受訪高管的 15%,占到大中華區 191 位受訪高管的 25%。他們積極優先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實施具體、公開宣布的計劃,以遠高于同行的速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類組織不僅優先推動環境改善,而且還依靠 ERP 數據結構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另外一群企業,我們稱其為“環境可持續發展旁觀者”(以下簡稱“旁觀者”)。這類企業占到全球 2,125 位受訪高管的 36%,占到大中華區 191 位受訪高管的 33%。此類組織并不認為環境可持續發展對于其成功很重要,也幾乎未做出具體的可持續發展
8、承諾。組織需要像管理財務績效一樣嚴格管理可持續發展績效。4 文化:在組織內部建立激發和獎勵積極行為的文化,推動實現可衡量的可持續性改進。技術:部署先進技術,運用數據洞察和創新,加快環境可持續性改善。要將可持續發展計劃落實到行動中,組織需要采用端到端的整體方法論,將可持續發展計劃融入企業內部和整個生態系統的運營、流程、數據和合規中,從而推動實現可持續性目標。在這方面,ERP 可以為運營、流程和數據提供一個基礎技術平臺,從而成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顛覆性技術。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重視 ERP,并分別實現了比“旁觀者”高 46%和 57%的盈利水平。我們發現“踐行者”組織在環境績效和財務業績方面的
9、成功歸結于四個基本要素(參見圖 1):戰略:組織做出全方位的、以目標為導向的承諾,并將其納入到環境可持續性戰略中。創新:運用創新和轉型思維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圖 1攜手共建環保生態:四要素整體方法論戰略組織做出全方位環境可持續發展承諾攜手共建 環保生態技術始終如一地實施和運用可持續發展系統與工具文化全員行動,共同推動 環境可持續發展創新運用轉型思維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 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5圖 2消費者、投資者、員工、監管機構和企業越來越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7消費者79%的消費者根據產品的可持續性,在改變購物偏好投資者員工監管機構組織50%的專業管理資產到 2025 年需要符合 E
10、SG 標準600 現有 ESG 標準/框架的數量70%的 EBITDA 可能會受到可持續發展挑戰的影響90%的參與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員工表示,組織的 ESG 計劃可以提高其工作滿意度利用 ERP 發現隱藏的機會若缺乏可視性,實現變革就無從談起。面對孤立的業務流程、不可靠的數據和未協同一致的業務優先級,企業可能會難以獲取很多可持續發展數據。而利用 ERP 來管理流程和數據,一切隱藏的環境可持續發展成本都將浮出水面。借助這種可視性,企業高管可以全面洞悉其決策的影響力,并充分信任報告結果。這些高度可信的數據有助于催生和醞釀文化變革,從而推動全面的可持續業務轉型?!佰`行者”組織深知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改善財
11、務業績,因此將可持續發展績效放在與財務業績同樣舉足輕重的地位(見圖 2)。此類組織往往確立了明確的愿景、采用創新性解決方案、營造積極的文化、積極為員工賦能,并在整個企業中部署了一致的交互和記錄系統。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利用關于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的可靠信息,組織可以有效規避“洗綠”指控。在接下來的三個部分中,本報告將深入探討“踐行者”組織采用了哪些優秀實踐。此外,本報告還將探討 ERP 的關鍵作用,以及組織如何充分利用可持續發展計劃把握新的商機。最后,行動指南部分提供了七項可助力組織成為“踐行者”的具體步驟 而忽視這些成功經驗的“旁觀者”組織將因固步自封,而面臨在未來競爭中被淘汰的風險。多個來源。見
12、尾注 7。62023 年 1 月 5 日,歐盟開始實施 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該指令要求符合相應標準的企業定期披露有關其社會和環境影響的信息,其適用范圍覆蓋約 50,000 家企業。8 過去,許多組織并未將可持續發展列為優先事項。而如今,這些組織發現自己遠遠落后于其他先行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步伐。不過,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這一部分組織可以借鑒“踐行者”組織的成功經驗,加快可持續發展轉型,爭取迎頭趕上。第 1 章成功方法論:戰略+文化+創新 7戰略:舉全力,謀全局“踐行者”組織高管意識到,通過在運營中融入可持續發展思維,組織可以在內部觸發數以千計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小決策,以“全覆蓋、多
13、維度、大縱深”之勢和“銖積寸累,聚沙成塔”之力,推動實現重大的環境可持續性進展。在將可持續發展列為企業級優先事項方面,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組織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 48%和 34%(見圖 3)。這實屬意料之中。例如,在為企業運營設定“范圍 1”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方面,全球和大中華區“踐行者”組織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 49%和 39%。(總體來看,85%的受訪組織表示對溫室氣體排放感到擔憂。)9 不過,設定目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是否有能力實現目標又是另一回事。調研表明,目前只有 9%的受訪組織能夠全面量化總體碳排放量。10 圖 3設定宏大的可持續 運營目標設定了宏大
14、或非常宏大的可持續運營目標的受訪者百分比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的一項調研。領先 49%減少運營中的“范圍 1”溫室氣體排放減少運營中的 塑料使用和廢棄物數量減少運營中的 電力使用和廢棄物數量減少運營中的 水資源使用和廢棄物數量“踐行者”“旁觀者”64%43%65%45%54%42%61%41%領先 44%領先 29%領先 49%全球領先 39%57%41%64%43%49%35%66%40%領先 49%領先 40%領先 65%大中華區8“范圍 1”以外的間接排放監測是一個難題,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組織的挑戰
15、?!胺秶?1”衡量組織的所有直接排放?!胺秶?2”涵蓋組織的所有間接排放,例如購買和使用的電力。而“范圍 3”則涵蓋組織價值鏈中的所有間接排放,并且在組織的碳足跡中占比最大。11 若要監測“范圍 2”和“范圍 3”的碳排放,企業就需要建立有效的 ERP 驅動的生態系統,并與其他企業系統保持協同。這也是 ERP 和碳核算解決方案能夠共同為企業創造差異化優勢之所在。此外,“踐行者”往往還做出大膽的承諾,并宣布具體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與畏首畏尾的“旁觀者”相比,更多的“踐行者”選擇大膽公開具體行動,保持良好的公眾透明度。在這方面,全球和大中華區“踐行者”組織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均高出 41%(見圖
16、 4)。圖 4全球和大中華區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公開承諾和行動的“踐行者”組織比“旁觀者”組織均多于 41%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范圍內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了一項調研。已做出公開承諾并公開宣布行動已做出公開承諾,傳達目標,并公開宣布針對特定目標的具體行動“踐行者”“旁觀者”30%21%領先 41%31%41%全球 35%19%領先 41%23%53%大中華區“踐行者”“旁觀者”9文化:人心齊,泰山移“踐行者”組織高管認為協作文化尤為重要。他們意識到,如果沒有在背后提供支持的人員、流程和系統,就無法有效地衡量和監測可持續發展目
17、標或采取相應行動。而要激活這種深層連接并非易事。包含“踐行者”在內的領先企業正在摒棄“單打獨斗”的組織文化,轉而營造高效的協作文化。數十年的經驗表明,改變長久以來的組織文化絕非易事。但可持續發展可以成為業務轉型和文化變革的催化劑??沙掷m發展將吹響轉型的集結號,推動整個組織積極開展創新,重塑流程和角色。與“旁觀者”組織相比,更多的“踐行者”組織從可持續性業務轉型中獲得豐厚回報。例如,根據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研,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組織高管明確表示,“組織架構變革”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不可少,其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超出 72%和 113%。另外,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組
18、織認為“組織文化變革”也是一項非常必要的舉措,其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 26%和 22%(見圖 5)。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范圍內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了一項調研。圖 5發掘變革潛力:借可持續發展之力,推動更多領域實現改進為實現環境可持續性目標,組織需要在各領域實現多大程度的變革組織架構組織文化生態合作與治理29%29%50%50%63%全球“旁觀者”全球“踐行者”55%69%29%30%64%54%66%59%74%大中華區“旁觀者”大中華區“踐行者”創新:洞察指引行動根據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研,全球和大中華
19、區分別有 84%和 77%的“踐行者”組織高管認為環境可持續性計劃有助于推動創新。我們預計,這一比例到 2025 年均將增長至 96%。而且,這一觀點將日益盛行。盡管目前全球和大中華區均只有 60%的“旁觀者”組織高管認為可持續發展計劃與創新密切相關,但根據我們的預測數據,到 2025 年,這一比例將分別躍升至 96%和 94%屆時將與持有這一觀點的“踐行者”組織高管比例基本持平。無論是制定戰略、文化建設還是開展創新,數據都是至關重要的基本要素。不僅如此,組織還要運用技術來分析數據,并交付切實可行的洞察。然而,訪問和理解手動整理的各種不同格式的孤立數據,并依其采取行動,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而這
20、正是 ERP 的“用武之地”。10沙特阿拉伯水務傳輸 和技術公司12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沙特阿拉伯水務傳輸和技術公司(WTTCO)運營一個龐大的水務傳輸系統,致力于為地球上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開展供水服務。為了響應沙特阿拉伯在“2030 愿景”計劃中制定的宏大增長計劃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該公司面臨愈加嚴峻的壓力和挑戰。目前,該公司的歷史系統、數據孤島和技術基礎設施都已經過時,無法為一線決策者提供所需的洞察來提高效率和實現宏大的增長目標。為了突破這些瓶頸,WTTCO 開始實施以 SAP S/4HANA 為核心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在 IBM Consulting 的協助下,該團隊不僅將超過 3
21、50 個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大幅降低了 IT 成本,而且還利用 SAP SuccessFactors 解決方案設置了 SAP S/4HANA 的單一集成實例。這為決策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讓他們能夠做出關于優化運營效率和增加凈水吞吐量的正確決策。該團隊計劃繼續實施員工驅動的創新計劃,探索將面向企業流程自動化的機器學習實施服務與 SAP 對話式 AI,以及 SAP 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服務(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services)相結合,以幫助公司進一步降低 IT 維護成本,同時減少廢水排放。信息來源:SAP 創新獎。運動鞋服行業領導
22、者 SAP 系統規劃,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內運動鞋服行業的領導者,該公司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從 DNA 上就要求在保持業務發展的同時,始終要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在此背景下,IBM 咨詢團隊幫助該公司規劃 ESG 體系及 SAP 系統支撐,旨在推動綠色產品、雙碳減排等關鍵議題與主營業的融合與發展。首先,IBM 基于鞋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框架,運用可持續發展成熟度模型,對該公司的 ESG 現狀進行差距分析,并結合該公司的戰略愿景和業務發展方向,制定了 2030 年達到 ESG 水平行業領先的積極目標。其次,IBM 根據當前的國際標準和合規要求,結合業務影響程度與投資者關注程度,篩選并確定
23、該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優先議題,并制定目標達成路徑。最后,IBM 幫助該公司優化 ESG 管理組織和運作機制,提出 SAP 系統和數字化的支撐要求,保障未來可持續發展議題與公司業務模式的融合與落地。ESG 和 SAP 系統的規劃,幫助該公司明確了長中短期的目標和落地舉措。后續將通過 SAP 系統建設,幫助客戶進行原材料溯源、碳足跡追蹤,以及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等,助力實現 2050 碳中和目標。信息來源:IBM 研究11ERP 的應用范圍已經遠遠超出其最初的財務報告功能。借助 ERP 的強大功能,再與其他一些企業系統相結合,組織將擁有一雙可無限感知可持續性的“千里眼”,通過管理關鍵數據來助
24、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廢棄物,以及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如此,ERP 的系統級控制和報告功能還可以幫助組織主動管理法規要求,并提供可審計的報告。13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全球范圍內的法規一直在不斷更新迭代。而且,與財務領域一樣,組織需要嚴格遵守全球和當地的標準及報告要求。一個例證:根據美國 2022 年頒布的 降低通貨膨脹法案,超過聯邦規定的最新有害物質限制(例如甲烷)的組織可能會面臨巨額罰款。14在運用 ERP 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方面,“踐行者”取得了更大的進展。認同 ERP 有助于管理可持續制造目標的全球“踐行者”高管,比“旁觀者”高管高出 94%,而在大中華區,這個差距更大,達到 170%
25、。此外,表示 ERP 正在幫助實現勞動力管理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踐行者”,在全球和大中華區分別比“旁觀者”高出 31%和 19%。(見圖 6)。11圖 6ERP 可在哪些領域助力管理環境可持續性目標第 2 章ERP 的優勢:技術+數據+流程 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的一項調研。入廠供應鏈管理 制造 勞動力管理“踐行者”“旁觀者”58%49%62%32%63%48%領先18%領先 94%領先 31%領先10%領先 170%領先 19%全球大中華區62%56%81%30%64%54%12“踐行者”組織高管還
26、依靠 ERP 解決方案來獲取相關的可持續發展數據。2022 年,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通過 ERP 均收集了 47%的可持續發展績效數據。預計到 2025 年,這一比例均將增長至 55%。盡管目前通過 ERP 收集的可持續發展績效數據比例還不到一半,但質量要遠比數量重要。最廣泛收集的可持續發展指標也是能產生最大環境和財務影響力的指標。例如,全球和大中華區“踐行者”組織均表示,其 ERP 匯總了近 70%的碳捕獲和能源使用指標 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芭杂^者”組織和“踐行者”組織中都出現了一種趨勢 環境績效數據對于員工的可見度正在持續增長(見圖 7)。員工可以利用 ERP 中的可用數據和洞察
27、,以更大的信心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為減少排放和廢棄物而做出的每一項小決策都將“以量變促質變”,助力企業取得成功并惠及整個社會。每個當下的正確行動都有助于推動轉型變革,打造可持續、公平的世界。這種良性循環并不僅限于單個組織。在運用 ERP 系統建立跨生態系統的標準化環境指標方面,全球和大中華區“踐行者”組織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39%和 9%。在運用 ERP 系統建立跨生態系統共同的環境目標方面,全球和大中華區“踐行者”組織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 43%和 63%。通過訪問相關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采取行動,員工就可以實施并推動真正的變革。一項寶貴的成功經驗是:在生態系統經濟中,E
28、RP 有助于打造標準化、共同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從而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效率和生產力。圖 7環境績效數據對于員工的可見度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的一項調研。實際 2022愿景 202529%全球“旁觀者”全球“踐行者”實際 201935%42%40%48%56%31%37%42%45%54%61%實際 2022愿景2025實際 2019全球大中華區大中華區“旁觀者”大中華區“踐行者”13Iberdola建設更環保的供應鏈15 Iberdrola 是全球領先的能源供應商,按股票市值計算排名世界第三。該公司承諾,在歐洲
29、和全球,分別到2030 年和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同時,他們鼓勵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合作伙伴也能采取積極行動,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Iberdrola 制定了一項宏偉的目標,即確保至少 70%的核心供應商制定和實施行之有效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標準。但是,該公司現有的本地供應商關系管理(SRM)系統對于企業范圍內的采購僅提供有限的監管功能,無法根據可持續發展標準評估新的和現有的供應商?,F有系統的維護和管理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耗時耗力。因此,Iberdrola 決定遷移到完全在云端的 SAP Ariba 供應商管理產品組合,并與其 ERP 相集成,從而簡化采購流程與財務、產能、資源規劃等核心業務流
30、程的集成。為確保在實施 SAP Ariba 解決方案過程中采用最佳實踐,Iberdrola 向 IBM Consulting 尋求了支持。利用 IBM 在其他全球公司成功部署 SAP Ariba 解決方案后生成的模板,雙方聯合團隊為 Iberdrola 的新 SAP Ariba 軟件環境設計了原型,并按照精心規劃的瀑布方法逐步配置了解決方案。這個新的解決方案幫助 Iberdrola 根據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努力程度,對供應商進行打分,并提供有關供應鏈對環境影響的詳細信息。Iberdrola 還使用該工具,為供應商確定一系列明確的行動步驟,幫助他們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整個能源行業實現積極轉變。中
31、國領先車企數據平穩、高效遷移,新 SAP 系統奠定可持續發展基石 中國某車企早在成立之初,就已在企業內部廣泛采用SAP等現代化管理工具,支撐公司成為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車企之一。然而,系統經歷多次迭代和擴容后,舊的數據系統數據龐雜、傳輸擁堵、對接不暢、穩定性差等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很難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需求。該車企從客戶體驗、效率、質量、成本、等方面進行全局思考后,決定對其數據系統實施升級以優化端到端業務流程,賦能自身數字化轉型,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石。作為該車企數智化轉型戰略級合作伙伴,IBM 咨詢團隊從客戶需求和特點出發,為其設計了從SAP ECC到SAP S/4的升級方案,并在全國首次應用了I
32、BM Rapid Move這一創新遷移方法,成功實現了高效、平穩遷移。若使用傳統遷移方法,預估需用時10天,而在該項目中,IBM整個數據遷移只花費了50小時就實現27T歷史數據遷移的紀錄。對這樣一個年銷售達數千億元規模、日產值約數十億元的企業來說,系統每中止一天,都意味著巨大的產量和營收影響,IBM 的創新遷移對客戶的運營影響降至了最低,以超客戶預期的交付效果樹立了新的業界標桿。該項目系統切換不僅助客戶高效、平穩遷移了系統數據,升級了數據底座,還通過系統集成統一和回歸標準化,將其系統最核心部分替換為 SAP這樣的標準解決方案,相當于完成一個“心臟移植手術”。新系統上線后,平臺速度提升了數十倍,
33、系統架構也得到極大簡化,提升了整個企業的運營敏捷性,降低了運營成本,增強了系統穩定性。同時,此次項目也為未來系統的進一步優化和擴容改造預留了空間,為該車企奠定了下一個階段可持續發展的數據基石。信息來源:IBM 研究 14觀點以環境保護促經濟發展 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組織可以采用以下優秀實踐:通過加強端到端制造來降低成本。從設計到采購環節就融入減排和循環經濟,組織不僅可以減少廢棄物,還可以降低下游投入成本。這樣一來,組織可以采用在使用壽命結束后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材料,開發更受消費者青睞的綠色低碳產品。注重可持續發展,增強業務彈性。通過擴展采購解決方案,打造可
34、持續商業/循環商業模式,組織可以更快地應對未來的供應鏈和地緣政治沖擊。同時,可持續轉型有利于組織在危機期間降低成本,從而超越競爭對手,把握新的創收機會。16加速大規模創新。投入更多時間構想或醞釀新興業務模式,重塑產品交付、銷售和服務方式。對出租、再利用和“產品即服務”等模式持開放態度,從而創造各種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商機。重復利用材料。采用與 ERP 和其他企業系統相關的先進技術來跟蹤、收集、重復使用和回收材料,減少浪費和資源消耗,從而助力優化投資以及提高投資回報率。15第 3 章商機:追求綠色發展,做強綠色經濟 組織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保護生態環境不會阻礙而會
35、促進經濟發展。事實上,“踐行者”組織高管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其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根據我們的調研,在全球和大中華區,認同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長期成功至關重要的“踐行者”組織高管的比例要比“旁觀者”組織高管分別高出 41%和 56%(見圖 8)。圖 8受訪者認為環境可持續性對于其組織在 2025 年取得成功的重要性認為環境可持續性對于其組織在 2025 年取得成功非常重要或至關重要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的一項調研。至關重要非常重要“踐行者”“旁觀者”67%4%領先 41%24%76%全球大中華區“踐行者”“旁觀者
36、”62%2%領先 56%11%89%16激發消費者和員工的積極性根據 IBV 最近開展的一項調研,大約一半的全球消費者在購物中為有“環境可持續”或“社會責任”品牌標識的產品支付了平均 59%的溢價。18 近 90%的消費者表示,企業應當采取比以往更大的力度,將環境可持續性融入到其產品、服務和運營中。19“踐行者”組織和“旁觀者”組織都意識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環境問題。2019 年,全球有 43%的“旁觀者”組織高管和 69%的“踐行者”組織高管參與了可持續發展工作,大中華區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2%和 77%。據估計,到 2025 年全球,全球這一比例將分別增至 93%和 99%,大中華區將
37、分別增至 97%和 96%。這種勢不可擋的趨勢也反映了企業將可持續發展融入運營已是迫在眉睫。Salzgitter AG開啟鋼鐵零碳化 進程17 Salzgitter AG 在鋼鐵行業擁有悠久的歷史,是歐洲領先的鋼鐵公司之一。目前,該公司現有的鋼鐵生產方式每年給德國全國的碳足跡增加了約 1%,即 800 萬噸。SAP 和 Salzgitter AG 正在合作幫助這家德國鋼鐵制造商推動可持續數字化轉型,并為更加環保的鋼鐵生產方式夯實基礎。他們選擇采用前沿 SAP 技術以及 SAP 產品組合中的可持續性解決方案來實現這一目標。此外,Salzgitter AG 還計劃在 2033 年實現粗鋼生產“碳中
38、和”,積極探索綠色鋼鐵行業中的先發機會。Salzgitter 計劃從 2025 年開始開始生產零碳鋼。17圖 9大勢所趨:認為環境可持續發展投資會產生豐厚積極回報的受訪者低碳經濟創造豐厚回報根據最近的一項調研,與最不重視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企業(排名最低的 25%企業)相比,最重視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企業(排名最高的 25%企業)在盈利能力方面要高出 21%。20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最新調研也反映了相似的結論。全球和大中華區的“踐行者”組織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 ERP,并實現了比“旁觀者”組織分別高出 46%和 57%的盈利能力?!佰`行者”組織還更加積極地開展生態合作,以全生態之力,共同推動可持
39、續發展目標?!芭杂^者”與“踐行者”對“可持續發展是好生意”的認知差距正在不斷縮小,預計到 2025 年將進一步縮小。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旁觀者”表示在縮小這一差距方面采取的行動較少,但他們也開始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且可能會在未來采取更廣泛、更普遍的可持續發展舉措(見圖 9)。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的一項調研。實際 2022愿景 202532%實際 201967%87%64%83%95%實際 2022愿景 202532%實際 201971%92%72%81%96%全球“旁觀者”全球“踐行者”大中華區
40、“旁觀者”大中華區“踐行者”全球大中華區18內促轉型,外求共贏“踐行者”組織將環境可持續發展視為商機,而不是負擔 全球和大中華區持這種觀點的“踐行者”組織的比例分別是“旁觀者”組織的四倍多和三倍多(見圖 10)。而且,“踐行者”組織也更加自信 全球和大中華區分別有 59%和66%的“踐行者”組織高管表示其環境可持續發展計劃在過去三年中取得了比競爭對手更好的成效(見圖 11)。請記?。豪?ERP 系統推動可持續發展是“踐行者”組織的一項顯著/典型特征。通過將可持續發展融入 ERP、業務流程和整個生態系統,并揭示切實可行的洞察,組織不僅可以推動低碳戰略和創新,而且還可以塑造一種“抓落實、見實效”
41、的文化,確保將對監管機構和社會做出的承諾落到實處。這不僅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和愿景,更是一項具有可行性且勢在必行的舉措。圖 10將環境可持續性視為重大商機的受訪者圖 11在過去三年中,受訪組織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績效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范圍內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了一項調研。信息來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范圍內 2,125 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高管開展了一項調研。明顯領先略微領先“踐行者”“旁觀者”30%16%多32%27%28%“踐行者”“旁觀者”25%16%36%30%多61
42、%全球大中華區50%50%12%“旁觀者”“踐行者”79%24%全球大中華區 19行動指南為了幫助企業利用 ERP 推動可持續發展,下面列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01運用 ERP 將環境可持續發展融入 整個企業。廣泛運用 ERP 將環境數據、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指標和績效儀表盤集成到企業流程和系統中。要取得切實成效,就要在核心系統中統一共同目標,而不是多個相互孤立的計劃各行其事。運用當前或新實施的 ERP 系統作為起點。聘請內部和/或外部可持續發展顧問以及首席財務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和首席信息官,共同推動將 ERP 和其他企業能力轉變為統一系統,以便記錄和報告可持續發展目標并采取相
43、應行動。充分利用 ERP 來監測可持續發展進度以及發現需要改進的環節。借助 ERP 的連接能力和行業標準,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確立一致的環境目標。02成為生態系統中的領航者。通過使用共同的環境指標、共享成功的解決方案以及符合戰略長期計劃的統一行動,帶領合作伙伴走向更環保的未來。利用采購決策力鼓勵供應商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通過在生態系統中設定最高水平的 ESG 標準,首席采購官(CPO)將引領生態系統中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跟蹤、發布和改進其環保信譽。當環境創新項目取得成功之后,與為其做出貢獻的優秀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分享所實現的成本節省和利潤。那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為環境可持續發展市場創造更大價值的 C
44、EO 們,將繼續吸引頂尖人才,并滿足利益相關者們的嚴苛要求。將運營和供應鏈數據視為可幫助其他 CIO 和 COO 創造價值的寶貴資產。盡可能共享這些數據,實現互惠互利。2003將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公開透明。環境可持續發展投資有助于實現積極的回報。已公開做出環境可持續發展承諾的績優型組織應投入 3%至 8%的收入來實現這些目標。深入調查所在行業的投資范圍。運用 ERP 與其他企業系統來整合財務和非財務數據,并提供切實可行的洞察來計算投資回報率。COO 和 CFO 參與到可持續發展計劃,以透明的方式,推動可持續發展投資取得所承諾的成效。行動指南(續)04消除文化對環保愿景的限制。過于保守的可持續性
45、目標會限制組織影響力,從而讓利益相關者感到失望。確立遠大愿景的組織通常會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并盡快采取行動,追求早期回報,而不是等待萬事俱備。向您所在行業中的環保領先企業學習經驗、獲取靈感以及了解可行的應用場景。利用 ERP 和其他系統中的數據來記錄、報告和生成切實可行的洞察,從而推動不斷迭代、可衡量的進展。企業高管積極倡導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原則。05變革薪酬結構,激勵環保創新。為最佳創意提供豐厚的回報。將薪酬與重要的財務和環境成效掛鉤,激勵跨團隊創意開發。任命事業部和業務領域的高績效人員來領導創新計劃,并向環境創新負責人匯報工作。鼓勵員工利用 ERP 直接向 COO、CFO 和 CSO 報
46、告信息,包括當前現狀、面臨的挑戰和創意想法。避免繁瑣的審查流程和審批機制,而是采用更小規模、更及時的員工獎勵方案。加速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轉化為積極的成果。2106塑造可持續發展文化。將環境指標(行動、目標和成效)融入整個企業的日常決策和舉措中。為了實現重要的可持續發展成果,所有員工都必須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計劃。請確保全體人員都支持可持續發展計劃。每個組織中都有對可持續發展計劃持懷疑態度的人員,任由這些反對聲音擴散會減緩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進展。向全體員工傳達組織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承諾,確保從 CEO 到一線員工都能看到相關決策的影響力。將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 360 度年度評審流程的核心要素。員工
47、應當對其個人環境決策的影響負責,并向管理層、同事和直接上級匯報。07借力利益相關者,加速推動進展。根據投資者、員工和客戶對環保進展的迫切需求來確定環境優先事項。CFO 鼓勵投資者通過大膽的轉型計劃實現大膽的公開承諾,從而為環境計劃獲取資金支持。依靠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員(包括 CHRO)來為最關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員工提供指導,并將這些員工提拔到管理職位。激情具有文化感染力。利用 ERP 賦能的可持續發展指標,與客戶分享環境可持續發展進展,包括挑戰、失敗和失誤。僅分享成功的組織會削弱客戶的信任。Stacy Short 是 IBM Consulting 的副總裁。她負責領導 IBM
48、 的 SAP 全球咨詢合作伙伴計劃以及 IBM 與 SAP 的演進合作伙伴計劃。在當前職位上,Stacy 利用深厚的 SAP 經驗、豐富的流程背景和強大的 SAP 關系,與 IBM 和 SAP 領導者以及客戶通力協作,助力客戶推動數字化轉型之旅。Darriel Dawne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高管,在推動業務轉型和技術創新領域擁有逾 20 年的經驗。她致力于利用可持續發展技術來推動組織和生態系統發展,從而構建更加可持續發展的世界。Anthony Marshall 是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的高級研究總監,負責領導 IBM 的頂級思想領導力項目。Anthony 領導著一支由 60 位技術和
49、行業專家、統計學家、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組成的全球團隊。Steve Peterson 在旅游和運輸行業已深耕 20 余載,也是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長期成員。Steve 曾在 IBM 擔任多項職務,助力客戶思考未來商機,為持續不斷的挑戰做好準備,以及引領重塑未來的轉型。22Stacy ShortIBM SAP 全球合作伙伴執行官https:/ Dawne副總裁可持續發展營銷與解決方案,SAPhttps:/ Marshall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 思想領導力高級研究總監https:/ 作者Steve Peterson全球思想領袖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 https:/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選對
50、合作伙伴,駕馭多變的世界在 IBM,我們積極與客戶協作,運用業務洞察和先進的研究方法與技術,幫助他們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相關報告Crisis and business continuity“Crisis and business continuity:ERP flexibility can help businesses respond to geopolitical disruption and change.”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2022 年 11 月 https:/ibm.co/business-continuity-erpThe sustainability
51、imperative“The sustainability imperative:The integral role of financequantified.”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2023 年 2 月 https:/ibm.co/sustainability-initiatives-finance 可持續發展:轉型之催化劑“可持續發展:轉型之催化劑開拓者將愿望轉化為 行動中國洞察”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2022 年 2 月 https:/ibm.co/sustainability-transformation調研和分析方法 2022 年 11 月和 12 月,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
52、 SAP 與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全球 2,125 位企業領導者(其中 191 位來自大中華區)開展了一項以可持續性為主題的調研。受訪高管包括 CEO、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COO、CFO、CIO、CISO、CTO、CHRO 和 CMO。被選中的受訪者均對其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工作有廣泛的了解。全球各地區的受訪者比例如下:北美地區 18%,拉丁美洲地區 10%,歐洲地區 25%,中東和非洲地區 14%,印度和中國大陸各 6%,日本 5%,亞洲其他地區 16%。受訪者來自 13 個行業。受訪組織的平均年收入為 250 億美元。我們對數據進行了多項統計分析,以深入理解潛在態度和行為。IBM 商業價
53、值研究院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成立于 2002 年。憑借我們在商業、技術和社會交叉領域的獨特地位,IBV 每年都會針對成千上萬高管、消費者和專家展開調研、訪談和互動,將他們的觀點綜合成可信賴的、振奮人心和切實可行的洞察。需要 IBV 最新研究成果,請在 上注冊以接收 IBV 的電子郵件通訊。您可以在 Twitter 上關注 IBMIBV,或通過 https:/ibm.co/ibv-linkedin 在 LinkedIn 上聯系我們。訪問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中國官網,免費下載研究報告:https:/ 1 Lee,Hoesung et al.“AR6 Synthesis Report
54、.Headline statements.”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Accessed April 5,2023.https:/www.ipcc.ch/report/ar6/syr/resources/spm-headline-statements/2“In their own words:How CEOs are forging paths to sustain-ability.”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January 2023.https:/ibm.co/ceo-sustainabi
55、lity3“Own your impact:Practical pathways to transformational sustainability.”Global C-suite Series.25th Edition.The CEO Study.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https:/ One example:“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European Commission.Accessed March 15,2023.https:/finance.ec.europa.eu/capital-marke
56、ts-union-and-financial-markets/company-reporting-and-auditing/company-re-porting/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_en5“Shaping the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Accentur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2021.https:/ Stanley-Radire,Anna et al.“Towards Real Carbon Accounting:Calling for a
57、transformation of the carbon accounting systemWhat is needed and how companies can help achieve it.”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AP Sustainability.2023.https:/www.wbcsd.org/Imperatives/Climate-Action/News/Towards-Real-Carbon-Accounting7“79%of consumers are changing their p
58、urchase preferences based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inclusiveness,or environmental impact.”Capgemini Newsroom.July 8,2020.https:/ environmental,social,and governance investing:A holistic approach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firms.”Deloitte Insights.February 20,2020.https:/ Can Businesses Be More Sustai
59、nable?”Silverback Blog.October 4,2022.https:/ Warnstam et al.“The futur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The policy evolution and the actions companies can take today.”EY.June 2021.https:/ Schlag,and Martin Stuchtey.“Getting the most out of your sustainability program.”McKinsey.August 1,2015.h
60、ttps:/ 8“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European Commission.Accessed March 15,2023.https:/finance.ec.europa.eu/capital-markets-union-and-financial-markets/company-reporting-and-auditing/company-reporting/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_en9 Degot,Charlotte et al.“Use AI to Measure Emissions E
61、xhaustively,Accurately,and Frequently.”Boston Consulting Group.October 13,2021.https:/ Ibid.1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ope 1,2,and 3 Emissions?”Compare your Footprint.November 2,2018.https:/ Sustainable Water Transmission Systems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SAP Innovation Awards.https:/
62、 Prior,Derek.“How SAP ERP is a strategic enabler of sustain-ability.”ERP Today.Accessed March 15,2023.https:/erp.today/how-erp-is-becoming-a-strategic-enabler-of-sustainability/;“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SAP.Accessed March 15,2023.https:/ Safdie,Stephanie.“Our 2023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egula
63、tions in the US.”Greenly.December 29,2022.https:/greenly.earth/en-gb/blog/company-guide/our-2023-guide-to-environmental-regulations-in-the-us15“Powering the future with sustainable energy:Iberdrola builds greener,more efficient supplier relationships with support from IBM and SAP.”IBM case studies.A
64、ccessed April 2022.https:/ Coulter,Allan,Garrick Keatts,and Steven Peterson.“Crisis and business continuity:ERP flexibility can help businesses respond to geopolitical disruption and chang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November 2022.https:/ Alibangbang,Leah.“SAP Product Portfolio Enables Salzgi
65、tter AGs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Inside SAP.December 2,2022.https:/ trends for 2023:Embracing chaos,taking charg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January 2023.https:/ibm.co/business-trends-202319 Kachaner,Nicolas et al.“The Pandemic Is Heighten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Boston Consulting Gro
66、up.July 14,2020.https:/ the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Accentur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2021.https:/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23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金和東路 20 號院 3 號樓 正大中心南塔 12 層 郵編:100020美國出品|2023 年 4 月IBM、IBM 徽標、 和 Watson 是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在世界各地
67、司法轄區的注冊商標。其他產品和服務名稱可能是 IBM 或其他公司的商標。以下 Web 站點上的“Copyright and trademark information”部分中包含了 IBM 商標的最新列表: 可能隨時對其進行更改。IBM 并不一定在開展業務的所有國家或地區提供所有產品或服務。本文檔內的信息“按現狀”提供,不附有任何種類的(無論是明示的還是默示的)保證,包括不附有關于適銷性、適用于某種特定用途的任何保證以及非侵權的任何保證或條件。IBM 產品根據其提供時所依據的協議條款和條件獲得保證。本報告的目的僅為提供通用指南。它并不旨在代替詳盡的研究或專業判斷依據。由于使用本出版物對任何企業或個人所造成的損失,IBM 概不負責。本報告中使用的數據可能源自第三方,IBM 并未對其進行獨立核實、驗證或審查。此類數據的使用結果均為“按現狀”提供,IBM 不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聲明或保證。N2NKBXXGZHC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