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匯豐智庫:2023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研究報告(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大匯豐智庫:2023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研究報告(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摘要*中國和東盟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生產和貿易的中堅力量,兩者制造業產值合計占全球三分之一強,增長領跑全球。中國和東盟既是全球制成品主要的出口增長來源,同時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第三位制成品進口市場,制成品貿易增長也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顯著強于東盟,東盟與中國的差距不斷縮小。影響制造業競爭態勢主要有兩大因素:效率和安全。效率因素幫助東盟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方面顯著提升競爭力,安全因素幫助東盟提高中級技術密集型、高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的競爭優勢,但目前后者影響相對小。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競爭態勢概括如下:1.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中國的競爭力持續增
2、強,出口份額持續擴大,東盟需要更多的依賴海外供應。東盟是未來中國化工行業出口的重要市場。2.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機械及運輸設備: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3.雜項制品:中國的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東盟在國際市場上搶奪中國的市場份額。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產品成為中國出口的新動力,中國在重視歐美市場的同時,也需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及亞太區域市場。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內貿易日益密切,電機和電氣行業、電信設備、原材料制成品等行業的中國企業需要積極考慮在東盟區域內選擇供應商以及直接投資東盟建設生產基地。東盟是中國鋼鐵、有色企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選項。鞋靴、箱包
3、和服裝企業要盡快選擇產業轉移和供應鏈布局優化。數字化轉型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抓手,同時政府必須不斷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制造業穩步增長。北大匯豐智庫國際組(撰稿人:蔡榮)成稿時間:2023 年 6 月 15 日 聯系人:程云(0755-26032270,)專題報告系列 1 中國和東盟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堅力量,2011-2021 年以來中國和東盟占全球制造業產值的比重從 25.9%上升至 35.6%,出口的比重從 22%上升至 29%。中國已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制造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未來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繼續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
4、。東盟地區受到跨國公司的青睞,發揮自身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等,制造業也取得很可觀的發展成績。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各自有哪些競爭優勢?中國制造業面臨哪些挑戰?本報告通過對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貿易數據在全球、產業和行業結構層面的競爭分析,嘗試回答上述問題,并具體探討新形勢下中國制造業未來的增長潛力和發展機遇。一、中國和東盟是全球制造業最重要的火車頭 1.中國和東盟制造業占比超三分之一 增長領跑全球 按照制造業產值排名,2021 年全球前五大制造業國家依次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圖 1),其中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合計占比達到 35.6%,比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
5、四國加總(30.8%)還要高出 4.8 個百分點。以絕對值衡量,東盟的制造業規模是中國的 15%;以人均產值衡量,東盟是中國的三分之一。圖 1:2021 年全球制造業主要國家和東盟的制造業占比(以 2015 年不變價衡量)圖 1:2021 年全球制造業主要國家和東盟的制造業占比(以 2015 年不變價衡量)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2 2011-2021 年期間,全球制造業產值+36%,中國和東盟制造業分別增長 95%和 47%,顯著領先于美國(16%)、日本(4%)、德國(8%)和韓國(29%),領跑全球。年度制造業增速的數據(圖 2)也驗證了上
6、述情況。疫情期間,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相對發達國家,也表現出更強的韌性和快速恢復的能力。圖 2:2011-2021 年制造業前五名國家和東盟的制造業增速 圖 2:2011-2021 年制造業前五名國家和東盟的制造業增速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2.中國和東盟在全球制成品貿易份額持續提升 2011-2021 年期間,中國和東盟的制成品貿易增長均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東盟的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速為 5.4%和 4.8%,全球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長 2.6%,中國、東盟的制成品進口年均增速為 3.8%和 4.0%,全球制成品進口年均增長 2.5%,因而在全球出口市場和進口市場的份額也相應
7、提升。2011-2021 年期間,前五大制造業國家中,德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制成品出口份額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計下降 5.6 個百分點,中國一枝獨秀份額增長了 5.3 個百分點。同時東盟增長了 1.6 個百分點(越南增長了 1.3 個百分點,在東盟國家中遙遙領先)(圖 3)。2021 年中國的制成品出口規模為 3.14 萬億美元,東盟的制成品出口規模為 1.23 萬億美元,中國是東盟的 2.55 倍。專題報告系列 3 2011-2021 年,美國、中國和東盟是制成品進口增長最主要的市場。德國和日本的制成品進口份額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計下降 1.3 個百分點,美國、中國和東盟分別增長了
8、 1.7、1.3 和 1.1 個百分點(圖 4),如果考慮人口規模的因素,東盟自身也是制成品需求增長一個重要新市場。2021 年中國的制成品進口規模為1.55 萬億美元,東盟的制成品進口規模為 1.12 萬億美元,中國是東盟的 1.39 倍。圖 3:2011-2021 年主要制造業出口國和東盟的制成品出口份額 圖 3:2011-2021 年主要制造業出口國和東盟的制成品出口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圖 4:2011-2021 年主要制造業進口國和東盟的制成品進口份額 圖 4:2011-2021 年主要制造業進口國和東盟的制成品進口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
9、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4 3.中國制造業整體領先優勢,東盟縮小與中國差距 我們綜合使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和市場份額兩個指標,評估和衡量中國和東盟制造業在整體、分類別和行業層面的競爭力以及變化趨勢。首先,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水平,可以用制成品 RCA 和市場份額的絕對值反映。橫軸是 RCA 指數,按照值的大小劃分為弱競爭優勢、一般競爭優勢、較強競爭優勢和強競爭優勢區間,縱軸是市場份額,值越大表明市場份額越大,因此越是遠離原點,競爭力越強。圖 5: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制成品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和市場份額 圖 5: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制成品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和
10、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整體而言,2021 年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強于東盟(圖 5)。分類別比較,在簡單技術密集型和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方面,中國相比東盟的優勢最為突出(出口規模是東盟的 3.8-4 倍),東盟在高技術密集型制成品類別與中國差距最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由巴拉薩(B.Balassa,1965)提出并用于衡量一國貿易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的比較優勢(或競爭力)。計算公式為:=/,其中,分子項是 i 國 k 產品的 出口額除以 i 國的總出口額,分母項是全世界 k 產品的出口額除以全世界的總出口額。如果 RCA 0.8,表示這類商品具有弱競爭優勢;如果
11、0.8 RCA1.25,表示這類商品具有一般的競爭優勢;如果 1.25 RCA2.5,表示此類商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如果 RCA2.5,表示此類商品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專題報告系列 5 ?。|盟的出口規模是中國的 60%),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規模是東盟的 3 倍(圖 5)。其次,制造業整體競爭力水平變化的趨勢,可以用制成品 RCA 和市場份額的變化來進行衡量。如圖 6 所示,第一象限,RCA 和市場份額同時上升,競爭力全面增強,第二象限,RCA 下降而市場份額上升,說明有更強的競爭對手份額上升更快,競爭力相對下滑,第三象限,RCA 和市場份額同時下降,競爭力顯著下滑,第四
12、象限,RCA 上升而市場份額下降,競爭力相對加強。圖 6:競爭力變化的四種情況 圖 6:競爭力變化的四種情況 來源:北大匯豐智庫 2011-2021 年期間,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相對下降,東盟制造業的競爭力增強,制成品市場份額均顯著上升,這反映了中國和東盟制造業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11-2021 年,中國的制成品 RCA 指數從 1.49 下降至 1.37,處于較強比較優勢區間,國際市場份額從 15.5%上升至 20.8%,上升了 5.3 個百分點,即中國處于第二象限(競爭力相對削弱);東盟的制成品 RCA 指數從 0.94 上升至 1.04,處于一般比較優勢區間,國際市場份額從 6.5
13、%上升至 8.2%,上升了 1.7 個百分點,即東盟處于第一象限(競爭力增強)(圖 7)。RCA 變化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競爭力增強競爭力增強 競爭力相對下滑競爭力相對下滑 競爭力下滑競爭力下滑 競爭力相對加強競爭力相對加強 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6 圖 7: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制成品競爭力變化 圖 7: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制成品競爭力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二、中國和東盟在制造業貿易上的競爭:效率和安全 效率和安全是影響制造業生產決策的兩大因素。東盟的勞動力、原材料和土地等要素成本,與中國相比更低,因此勞動密
14、集型型和資源密集型、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東盟的競爭優勢更為突出。同時出于對供應鏈安全性的考慮,許多跨國公司紛紛著手執行“中國+1”或“中國+N”策略,東盟因為其政治中立,且經濟增長確定性好成為首選目的地。中國和東盟在制造業貿易當中的競爭態勢演變也客觀反映了以上兩大因素的影響??傮w而言,中國在中級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競爭力全面提升,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簡單技術密集型、高級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競爭力相對下滑,而東盟在四個類別上競爭力均有所提升,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提升最顯著(圖 8),反映出要素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是東盟制造業競爭力提升的主要來源,高級技術密集型制
15、成品和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的競爭力提升則主要來自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訂單增長,以及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能力逐步提高。專題報告系列 7 圖 8: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各大類制成品的 RCA 變化與市場份額變化 圖 8: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各大類制成品的 RCA 變化與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1.簡單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東盟競爭力快速上升 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鞋,其他皮革制品、玩具、簡單的金屬和塑料制品、家具和玻璃制品等。在紡織、服裝和鞋靴類型上(圖 9),東盟迅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中國的競爭優勢從極強下降至較強
16、(RCA 指數從 3.24下降至 2.23),而東盟的競爭優勢則從一般上升至較強(RCA 指數從 1.08 上升至1.65),2011-2021 年中國該類型產品的出口規模從東盟的 4.5 倍下降至 2.6 倍。2011-2021 年期間,中國紡織、服裝和鞋靴類型產品的市場份額基本穩定,東盟的市場份額從 7.5%上升至 12.9%的歷史新高。在簡單技術密集型:其他產品方面(圖 9),中國相比東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中國的競爭優勢較強(RCA 指數在 1.8-2.0 左右),而東盟的競爭優勢很弱(RCA 指數從 0.54 上升至 0.74)。在 2011-2021 年期間中國這類產品的世界市場的份
17、額從19.2%穩步上升至 29.5%,而東盟在這個類型上世界市場的份額僅微幅上升。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8 圖 9: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圖 9: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圖 10: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圖 10: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專題報告系列 9 勞動密集型和資
18、源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食品飲料,煙草,木材,染料,皮革和有機化學品等。這個產品類型上(圖 10),東盟也在迅速的追趕中國,中國的競爭優勢從極強下降至較強(RCA 指數從 2.69 下降至 2.05),而東盟的競爭優勢則從弱上升至一般(RCA 指數從 1.02 上升至 1.34),2011-2021 年中國該類型產品的出口規模從東盟的 4.0 倍下降至 3.0 倍。2011-2021 年期間,中國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制成品類型產品的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在 30%左右,東盟的市場份額從7.0%上升至 10.5%的歷史新高。2.中級技術密集型:中國領先優勢持續擴大 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電
19、子和電器產品、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以及除電子和電器產品之外的其他產品,具體包括汽車、工業化學品、機械設備以及比較標準的電子和電器產品等等。中國在中級技術密集型產品上,相對東盟的競爭力優勢更為顯著,繼續擴大領先優勢,且世界市場份額也不斷提升(圖 11)。在電子和電器產品類型上,中國持續積累競爭優勢,東盟和中國的差距不斷加大,2021 年中國該類型的出口規模是東盟的 7.8 倍。中國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同時在 2011-2021 年期間占世界市場的份額從 31.6%穩步上升至 42.7%,創歷史新高,而東盟在這個類型上競爭優勢一般,市場份額小幅下滑。在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類型上,中國的競爭優勢保持
20、穩定,東盟和中國的差距有所擴大。中國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同時在 2011-2021 年期間占世界市場的份額從 13.6%穩步上升至 20.0%,創歷史新高,而東盟在這個類型上競爭優勢一般,市場份額基本持平。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10 圖 11: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圖 11: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 RCA 指數和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除電子和電器產品的其他產品類型上,中國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東盟和中國的差距也逐步擴大。中國的競爭優勢從一般不斷提升,已接近較高區間,同時在
21、2011-2021 年期間占世界市場的份額從 10.1%穩步上升至 18.3%,創歷史新高,而東盟在這個類型上競爭優勢較弱,市場份額微漲。3.高級技術密集型: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東盟追趕中國 高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主要包括:電子和電器產品、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以及除電子和電器產品之外的其他產品,具體包括復雜的電子(包括通信)和電器產品、航空航天、精密儀表、精細化工以及藥品等。在高級技術密集型產品下的電子和電器產品方面,中國 RCA 相對東盟有較大優勢,而在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除電子和電器產品外的其他產品方面中國相對東盟都處于相對劣勢,特別是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方面,東盟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而
22、中國的市場份額保持平穩專題報告系列 11 (圖 12)。圖 12: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高技術密集型制成品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和市場份額 圖 12:2011-2021 年中國和東盟的高技術密集型制成品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和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在電子和電器產品類型上,中國相比東盟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和更大的市場領先優勢,2021 年中國該類型產品的出口規模是東盟的 4 倍。中國有極強的競爭優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12 勢,同時占世界市場的份額也穩定在 40%,尤其疫情期間市場份額回升至歷史高點附近,而東盟在這個類型上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競爭力方面和中國存在
23、較大差距,市場份額基本穩定,且在疫情期間市場份額還有所回落。在電子和電器產品零部件類型上,東盟相比中國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東盟在蠶食中國的國際市場份額。在 2011-2021 年期間東盟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同時占世界市場的份額從 15.5%穩步上升至 17.2%,疫情期間 2020 年最高達到 18.5%,而中國在這個類型上雖然也具有較強競爭優勢,但在 2014 年開始競爭優勢有所下降,同時在世界市場的份額也小幅下降。以蘋果和三星為代表的跨國公司把東盟作為在中國以外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首選目的地,因而不斷加碼在東盟地區的高科技制造領域投資,并把手機、半導體、電器等生產逐步向東盟轉移,就是這一情況
24、的真實體現。除電子和電器產品的其他產品類型上,中國和東盟的國際競爭優勢都比較弱(RCA 指數處于 0.8 及更低水平),東盟比中國略好,這也提示了中國未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中國和東盟的 RCA 指數自 2011 年以來有所下降,但 2018 年開始世界市場的份額均有所上升,中國上升了 2.5 個百分點,東盟上升了 0.4 個百分點,反映出中國在高級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盡管受到外部限制,仍然在部分行業上有明顯的競爭力提升。三、中國和東盟制造業增長的新方向 我們把上述分析競爭力的方法用來分析中國與東盟制成品細分行業的貿易數據(圖 13),得到一些制造業增長方向的有趣發現:1)化學成品及有關
25、產品:中國的競爭力持續增強,出口份額持續擴大,東盟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需要更多的依賴海外供應。東盟是未來中國化工行業出口的重要市場。預計塑料、有機化學品、醫藥品、染料、其他化學原料及產品等類別中國向東盟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無機化學品、精油等類別中國會更多從東盟進口。2)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分行業而言,中國與東盟各具優勢,貿易和投資預計很活躍。預計紡紗/專題報告系列 13 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金屬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紙漿、紙及紙板等類別中國對東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鋼鐵、有色金屬產品中國會更多從東盟進口。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東
26、盟的鋼鐵供需存在巨大缺口,而且地區內鐵礦石、煤炭、金屬鎳、銅、鋁、錫等資源儲量豐富,東盟是中國鋼鐵、有色企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選項。3)機械及運輸設備: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預計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陸路車輛等類別中國向東盟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內貿易日益密切,電機和電氣行業、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行業,中國企業需要積極考慮在東盟區域內選擇供應商,以及直接投資東盟建設生產基地。4)雜項制品:中國雜項制品的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雜項制品兩個類別的比
27、較優勢上升,其余子行業需要積極選擇產業轉移和布局東盟供應基地。東盟在鞋靴、箱包和服裝產品的競爭力持續提升,在國際市場上搶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圖 13: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制成品 SITC 分類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圖 13: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制成品 SITC 分類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5)中國的制造業優勢子行業開始更新換代,典型的產品是新能源汽車、鋰電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14 池、太陽能電池等。2011-2021 年,中國在國際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三類產品分別是: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
28、(+27.0%)、雜項制品(+11.6%)、金屬制品(+10.2%)。另外中國在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7.7%)、金工機械(+7.6%)、特種工業專用機械(+6.8%)、有機化學品(+6.8%)等產品上也實現了出口份額快速上漲,同時比較優勢指數也同步上升。6)東盟開始搶占中國傳統優勢行業的市場,包括鞋靴、箱包和服裝等。2011-2021 年,東盟在國際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三類產品是:鞋靴(+10.8%)、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7.6%)、服裝及衣著附件(+5.9%),與中國市場份額下降最大的三類產品完全相同。1.化學產品:中國競爭力持續增強 出口份額繼續擴大 中國和東盟在化學成品及有關
29、產品類別上國際競爭力較弱(圖 14)。中國在化學產品上的競爭力持續上升,RCA 指數處于弱競爭優勢區間(RCA0.8),小幅上升,但出口市場份額明顯上升。同期東盟的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的 RCA 指數也處于弱競爭優勢區間,小幅下降,而市場份額微增。圖 14: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圖 14: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有機化學品、非初級形狀的塑料、染料/鞣料及著色料、其他化學原料專題報告系列 15 及產品等的市場份額提升幅度最大且 RCA 也同步上升
30、(表 1)。東盟的無機化學品、初級形狀塑料、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潔制品等類別,市場份額增長最快(表 1)。表 1: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化學產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表 1: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化學產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 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 0.07 3.7%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 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0.07)0.2%非初級形狀的塑料 非初級形狀的塑料 0.23 6.6%無機化學品 無機化學品 0.12 1.3%有機化學品 有
31、機化學品 0.21 6.8%初級形狀的塑料 初級形狀的塑料 0.09 1.9%醫藥品 0.14 3.3%肥料(272 組貨品除外)0.06 0.8%初級形狀的塑料 0.14 3.7%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潔制品 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潔制品 0.03 1.2%染料、鞣料及著色料 染料、鞣料及著色料 0.10 4.6%染料、鞣料及著色料 0.03 0.7%其他化學原料及產品 0.04 3.7%其他化學原料及產品 0.00 0.8%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潔制品(0.01)1.4%非初級形狀的塑料(0.04)0.3%肥料(272 組貨品除外)(0.06)3.9%醫藥品(0.05)0.0%無機化學品(0.2
32、9)2.2%有機化學品(0.23)-0.4%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圖 15:2011-2021 年中國出口東盟主要的化學產品細分類別 單位:億美元 圖 15:2011-2021 年中國出口東盟主要的化學產品細分類別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16 中國向東盟出口化學產品當中,其他化學原料及產品、非初級形狀的塑料、初級形狀的塑料、有機化學品的絕對量和增幅也最大,醫藥品在 2020 年以來短期增速最快(圖 15)。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中國在紡織和金屬制品類別優勢突出 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中國
33、的國際競爭力較強,東盟的國際競爭力較弱,東盟的差距在縮?。▓D 16)。中國的 RCA 處于較強競爭優勢區間(1.25RCA2.5),小幅下滑,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 5.7 個百分點;東盟的 RCA 處于弱競爭優勢區間(RCA0.8),有所上升,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 1.6 個百分點。圖 16: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圖 16: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金屬制品的比較優勢
34、最為突出,出口份額增幅最高(圖 17 和表 2)。中國向東盟出口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金屬制品增長也最為突出,2021 年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占中國出口東盟總額的 7.3%,金屬制品占中國出口東盟總額的 4.6%(圖 18)。另外軟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鋼鐵、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有色金屬等產品類別,中國和東盟的RCA 指數比較接近,產業內貿易日益密切(圖 19-20),中國從東盟的進口增速更為迅猛。專題報告系列 17 圖 17:2021 年中國和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細分類別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圖 17:2021 年中國和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細分類別的顯性比較
35、優勢指數 RCA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圖 18:2011-2021 年中國向東盟出口紡紗及相關產品、金屬制品金額 單位:億美元 圖 18:2011-2021 年中國向東盟出口紡紗及相關產品、金屬制品金額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18 圖 19: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軟木及木制 圖 20: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鋼鐵貿易額 品貿易額 單位:億美元 單位:億美元 圖 19: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軟木及木制 圖 20: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鋼鐵貿易額 品貿易額 單位:億美元 單位:億
36、美元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表 2: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表 2: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0.03)5.7%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 0.12 1.6%皮革、皮革制品及已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 鞣毛皮 0.27 6.6%鋼鐵 鋼鐵 0.55 4.7%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 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 0.21 6.3%皮革
37、、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 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 0.51 4.5%金屬制品 金屬制品 0.12 10.2%非金屬礦物制品 0.12 1.4%非金屬礦物制品 非金屬礦物制品 0.08 6.1%有色金屬 0.06 1.2%鋼鐵(0.06)3.9%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 0.00 0.7%有色金屬(0.10)1.1%金屬制品(0.03)0.3%橡膠制品(0.18)3.1%橡膠制品(0.05)1.0%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 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0.30)9.6%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0.06)0.3%軟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0.35)2.2%軟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0.6
38、8)-3.4%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紙及紙板;紙漿、紙及紙板、金屬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等的市場份額提升幅度最大且 RCA 也同步上升(表 2),是未來重要的出口增長方向。而東盟在鋼鐵、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類別上,比較優勢專題報告系列 19 和市場份額上升最快。3.機械及運輸設備:中國和東盟的產業內貿易日益密切 機械和運輸設備類別,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較強,東盟的國際競爭力一般,東盟與中國的差距有所縮?。▓D 21)。中國的 RCA 處于較強競爭優勢區間(1.25RCA2.5),小幅下滑,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了 5.6 個百分點;
39、東盟的 RCA處于一般競爭優勢區間(0.8RCA1.25),小幅上升,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了 1.9 個百分點。圖 21: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機械及運輸設備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圖 21: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機械及運輸設備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的比較優勢最為突出(圖 22)。東盟則在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動力機械及設備的比較優勢更大。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中最大的商品類別(按 2 位 SITC 代碼劃分
40、)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2021 年占到總貿易額的 43.3%。中國和東盟這個類別的比較優勢較強,且 RCA 指數比較接近,產業內貿易發展勢頭強勁,顯示中國和東盟在電機和電氣產業層面有日益密切的協同發展趨勢(圖 23)。而且這個類別上中國是東盟的貿易逆差國。這提示了中國的電機和電氣企業需要積極考慮在東盟區域內選擇供應商,以及直接投資東盟建設生產基地。另外,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20 備、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也是中國向東盟出口增長最快的幾個類別(圖 24)。圖 22:2021 年中國和東盟機械和運輸設備分類別的顯性比較
41、優勢指數 RCA 圖 22:2021 年中國和東盟機械和運輸設備分類別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圖 23: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電力機械、器具及電氣零件的貿易額 單位:億美元 圖 23: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電力機械、器具及電氣零件的貿易額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專題報告系列 21 圖 24:2011-2021 年中國出口東盟機械和運輸設備的優勢細分類別 單位:億美元 圖 24:2011-2021 年中國出口東盟機械和運輸設備的優勢細分類別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表 3:20
42、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機械及運輸設備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表 3: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機械及運輸設備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機械及運輸設備機械及運輸設備(0.10)5.6%機械及運輸設備 0.11 1.9%金工機械 金工機械 0.30 7.6%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 重放裝置設備 0.60 5.6%特種工業專用機械 特種工業專用機械 0.24 6.8%動力機械及設備 動力機械及設備 0.38 3.4%陸路車輛 0.17 4.8
43、%特種工業專用機械 0.16 1.8%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 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 0.13 7.7%陸路車輛 0.06 0.8%動力機械及設備(0.01)3.6%金工機械 0.01 0.5%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 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0.09)6.1%其他運輸設備 0.00 0.7%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 重放裝置設備(0.35)8.5%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0.06)0.1%其他運輸設備(0.57)-2.7%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0.25)0.0%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12)-0.1%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0.29)-0.
44、5%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金工機械、特種工業專用機械、陸路車輛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的比較優勢上升最為突出,這四類商品的出口份額增幅也較高(表 3)。值得注意的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22 是,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在比較優勢相對下降的情況下,2011-2021年的出口市場份額仍然提高了 8.5 個百分點,在機械及運輸設備的類別中名列第一,而且在 2018-2021 年市場份額還上升了 3.5 個百分點。而東盟在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動力機械及設備的比較優勢上升最快,市場份額也提升較快,在這兩個細分類別上中國和東盟同時贏得更多的世界市場份額(
45、表 3)??紤]到中國和東盟的比較優勢變化趨勢,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也是中國企業需要重點考慮到東盟開展直接投資,主動把生產從國內向東盟轉移的一個行業。4.雜項制品:東盟蠶食中國的市場份額 雜項制品,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較強,東盟的國際競爭力一般,東盟在這個類別上追趕中國的勢頭最為強勁。中國的 RCA 處于較強競爭優勢區間(1.25RCA2.5),有一定的下滑,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了 5.2 個百分點;東盟的 RCA 處于一般競爭優勢區間(0.8RCA1.25),上升幅度較大,2021 年市場份額比 2011 年上升了 2.8 個百分點(圖 25)。圖 25:2011-2
46、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圖 25: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的 RCA 和出口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在在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雜項制品兩個類別的比較優勢最為突出(圖 26),家具及其零件:褥墊及類似填充制品、旅行用品/手提包及專題報告系列 23 類似品的比較優勢也較強。東盟則在鞋靴、服裝及其衣著附件也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圖 26: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分類別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圖 26: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分類別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
47、智庫 表 4: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表 4: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雜項制品分類別的 RCA 和市場份額變化 中國 東盟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分類 分類 RCA 變化 市場份額變化 雜項制品雜項制品(0.39)5.2%雜項制品 0.23 2.8%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 供熱及照明裝置 0.92 27.0%鞋靴 鞋靴 1.18 10.8%雜項制品 雜項制品 0.17 11.6%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 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 0.91 7.6%攝影器材、光學物品及鐘表(
48、0.12)3.2%服裝及衣著附件 服裝及衣著附件 0.60 5.9%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和裝置(0.20)2.8%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和裝置 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和裝置 0.31 3.1%家具及其零件:褥墊家具及其零件:褥墊及類似填充制品 及類似填充制品(0.48)6.7%家具及其零件:褥墊家具及其零件:褥墊及類似填充制品 及類似填充制品 0.27 3.0%服裝及衣著附件(1.31)-3.7%攝影器材、光學物品及鐘表 0.09 1.6%鞋靴(1.39)-3.9%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0.09)-0.4%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1.94)-8.6%雜項制品(0.22)-0
49、.8%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24 圖 27: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箱包、服裝和鞋靴的市場份額 單位:%圖 27:2011-2021 年中國與東盟箱包、服裝和鞋靴的市場份額 單位:%數據來源:UNCTAD,北大匯豐智庫 雜項制品的八個類別中,中國僅在活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雜項制品兩個類別的比較優勢上升,市場份額上升,其余六個類別的比較優勢下降,而且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鞋靴、服裝及衣著附件的市場份額分別下降了8.6%、3.9%、3.7%。東盟在中國優勢下降的六個品類中均做到比較優勢上升,市場份額上升,尤其是在旅行用品
50、/手提包及類似品、鞋靴、服裝及衣著附件品類,不斷蠶食中國及其他出口國家的市場份額(圖 27)。四、結論和建議 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產值占全球三分之一強,增長領跑全球。中國和東盟既是全球制成品主要的出口增長來源,同時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第三位制成品進口市場,制成品貿易增長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顯著強于東盟,東盟與中國的差距持續縮小。影響競爭態勢主要有兩大因素:效率和安全。1)效率競爭:東盟的勞動力、原材料和土地等要素成本,與中國相比更低。2)安全權衡:許多跨國公司出于供應鏈安全性的考慮著手執行“中國+1”或“中國+N”策略,東盟因為其政治中立,且經濟增長確定性好成為首選
51、目的地。專題報告系列 25 東盟在四個產業類別上競爭力均有所提升,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簡單技術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提升最顯著,反映出要素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是東盟制造業競爭力提升的主要來源,高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和中級技術密集型制成品的競爭力提升則主要來自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訂單增長,以及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能力逐步提高,目前看后者影響相對較小。中國和東盟的制造業分行業競爭態勢概括如下:1.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中國的競爭力持續增強,出口份額持續擴大,東盟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需要更多的依賴海外供應?;瘜W成品及有關產品:中國的競爭力持續增強,出口份額持續擴大,東盟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需要更多的依賴
52、海外供應。東盟是未來中國化工行業出口的重要市場。預計塑料、有機化學品、醫藥品、染料、其他化學原料及產品等類別中國向東盟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無機化學品、精油等類別中國會更多從東盟進口。2.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中國與東盟各具優勢,貿易和投資預計很活躍。預計紡紗/織物/制成品及有關產品、金屬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紙漿、紙及紙板等類別中國對東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鋼鐵、有色金屬產品中國會更多從東盟進口。3.機械及運輸設備:中國的競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機械及運輸設備:中國的競
53、爭優勢小幅下滑,東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預計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陸路車輛等類別中國向東盟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4.雜項制品:中國的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東盟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雜項制品:中國的比較優勢下降最為顯著,東盟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顒臃课?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雜項制品兩個類別的比較優勢上升,其余子行業需要積極選擇產業轉移和布局東盟供應基地。東盟在鞋靴、箱包和服裝產品的競爭力持續提升,在國際市場上搶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1.中國制造業出口的優勢子行業開始更新換代,典型的產品是
54、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和特種工業專用機械,活中國-東盟制造業的競爭態勢與變化 26 動房屋;衛生 水道 供熱及照明裝置、雜項制品,金屬制品、皮革制品、紙漿及紙板、非金屬礦物制品等是中國制造業出口增長的優勢產品和新動力。中國企業不僅要重視北美和歐盟發達國家市場,也可以利用一帶一路合作、RCEP 協定等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及亞太國家和地區。2.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內貿易日益密切,主要行業和產品包括:電機和電氣行業、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行業,軟木及木制品、鋼鐵、紙漿及紙制品、有色金屬等。中
55、國企業需要積極考慮在東盟區域內選擇供應商,以及直接投資東盟建設生產基地。3.東盟是中國鋼鐵、有色企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選項。東盟的鋼鐵和有色金屬產品比較優勢和市場份額快速上升,東盟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需求增長迅速,鋼鐵供需存在巨大缺口,而且地區內鐵礦石、煤炭、金屬鎳、銅、鋁、錫等資源儲量豐富。4.東盟的部分制造業子行業已開始蠶食中國的市場份額,典型行業包括鞋靴、旅行用品/手提包及類似品、服裝及衣著附件等。中國的相關子行業可以主動選擇產業轉移和供應鏈布局優化。5.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抓手,同時政府不斷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制造業穩步增長。中國制造業長期面臨成本和競爭壓力,為了提升
56、競爭優勢并提高市場份額,制造業迫切需要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另外,政府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企業稅費、融資、用工、用地、物流等顯性成本下降,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化,切實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措施,不斷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韭暶鳌勘疚陌鏅酁楸贝髤R豐智庫所有 北大匯豐智庫(The PHBS Think Tank)成立于 2020 年 7 月,旨在整合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各院屬研究中心,統籌協調資源,重點從事有關宏觀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金融改革與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城市與鄉村發展、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與合作等領域的實證分析與政策研究,打造專業化、國際化的新型智庫平臺。北大匯豐智庫由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教授兼任主任,智庫副主任為王鵬飛、巴曙松、任颋、魏煒、林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