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暨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報告(精華版)(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暨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報告(精華版)(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 國 銀 行 業 協 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私人銀行研究課題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暨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精華版一、市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概覽二、機構中資私人銀行發展進程三、客戶私人銀行客戶結構特征與需求變化四、投資私人銀行客戶資產配置戰略五、傳承財富傳承的需求與應對六、戰略中國私人銀行發展模式展望目錄目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一、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責任與價值二、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三、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案例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1|目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2|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
2、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復蘇步伐加快,資本市場逐漸回暖,增發萬億特別國債、央行降息、財政部降低印花稅等政策的出臺均展示了政府支撐經濟發展的強大決心。放眼全球,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各國股市多數反彈。經濟的企穩回升將為市場風險偏好帶來有效提振,吸引資金逐步回到財富管理市場。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已發布5年,隨著監管部門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轉型、精準施策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我國財富管理業務扎實走過規范化整改的轉型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市場一、市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概覽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概覽1.1 經濟恢復向好態勢明顯,新經濟成為創富引
3、擎經濟恢復向好態勢明顯,新經濟成為創富引擎2023年,世界經濟波動下行,主要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我國經濟承壓前行,呈現企穩向好的復蘇態勢,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2023年一、二、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分別增長4.5%、6.3%、4.9%,經濟各領域呈現出穩健增長趨勢。3|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圖1-1:中國總財富占世界總財富比重(%)數據來源:瑞士信貸全球財富報告2022圖1-2:2011-2022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萬人)與增速(%)隨著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財富迅速積累。截至2023年,我國社會總財富規模達790萬億美
4、元,較2000年增長近213倍。其中私人財富430萬億,占比54.4%。118.402468101214161820截至2022年底,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619萬人,同比增長逾20%。中國內地億萬富豪的財富總額占據全球億萬富豪財富總額的13.6%。新能源、硬科技、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經濟行業是創造財富的重要領域。101.7 103.3112.3 118.1133.3159195.3348444.7578.8515.8619-20%0%20%40%60%8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
5、12022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萬人)年增速(%)萬人1數據來源:中金公司中國財富報告20234|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1.2 財富管理行業平穩增長,供給側多元化發展財富管理行業平穩增長,供給側多元化發展2022年全球主要資產類別多數下跌,在逆全球化、通脹高企、利率倒掛、資本回流、金融市場風險事件持續發酵的多重沖擊下,我國財富管理市場展現出韌性與定力,各類機構在凈值化、標準化、數字化等監管趨勢的明確指引下,高質量發展成果初顯。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圖1-3:2014-2022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各類機構資產管理規模(單位:萬億元)0204060801001201401602014年20
6、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銀行非保本理財信托券商資管保險基金及其子公司專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5|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銀行理財銀行理財自2019年以來,我國各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29家理財子公司,進一步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和多元投資轉型,有效提升了針對居民財富管理的服務能力,是適應資管新規的戰略發展方向。截至2022年底,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65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2.94萬支,累計募集資金89.62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近8800億元,凈值化轉型成效顯著。1數據來源:中國信托業協會2022年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2數據來
7、源:畢馬威2023年信托業報告3數據來源:中國慈善聯合會與中國信托業協會聯合發布2022年中國慈善信托發展報告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截至2022年底,我國信托資產總規模為21.14萬億元,同比增長2.87%;1我國家族信托存續規模約為5000億元,較2021年底增長約43%;2我國慈善信托累計備案數量達1184單,慈善信托累計備案規模達51.66億元。32023年,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發布,進一步厘清了家族信托的服務實質與內涵,釋放了家族信托業務的發展活力。6|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券商資管券商資管截至2022年底,券商資管規模達6.28萬億元,較上年減少1.4萬
8、億元。歷經轉型整改和通道業務壓縮,券商資管規模逐步趨于穩定。2022年以來,多家證券公司成立財富管理相關部門,精準發力財富業務經營策略、市場拓展及業務策略。此外,“基金投顧”試點的推出,推動了從“賣方”產品銷售向“買方”配置服務的轉變。隨著證券行業財富管理轉型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權益產品見長的證券公司迎來廣闊發展空間。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26.03萬億元,基金數量為10576支,公募基金近十年來管理規模增長近8倍。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基金投資者已超過7.2億,較10年前增長17倍。公募基金踐行普惠金融,已成為居民重要財富管理工具之一。
9、在服務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方面,公募基金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2年底,市場共有206支養老目標基金,合計規模約950億元,對養老金資產的保值增值發揮重要作用。7|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基金及子公司專戶基金及子公司專戶截至2022年底,基金及子公司專戶產品總規模7.12萬億元,規模繼續縮減,但降幅有所收斂。中國證監會于2023年2月發布機構監管情況通報,對基金專戶子公司的分類監管機制正式啟動。近年來,監管層持續強化基金專戶子公司風險管控與監管執法,行業存量及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截至2022年底,私募基金存量規模達到20.03萬億元,規模的小幅縮減顯示我國私募基金行
10、業進入相對規范的理性發展期。今年以來權益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波動,導致私募基金短期業績受到嚴峻考驗。進入存量博弈時代,私募基金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與深度整合。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截至2022年底,3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2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11%。2022年保險行業探底回升,保費收入實現增長至4.58%。在近幾年權益市場持續波動、市場不確定較高的背景下,保險資管所擅長的長期導向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穩健固收的投資能力,成為向客戶提供優質財富管理服務的重要保障。8|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私人銀行機構作為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最重要的參與主體之一,不斷總結發展實踐,持續探索新業
11、態、新動能、新布局。截至2022年底,中資私人銀行的資產管理規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AUM)達到21.7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11.79%。私人銀行客戶數增至2022年底的157萬人,增長率達10.88%。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交通銀行AUM均超過1萬億元,構成了引領行業發展的中資私人銀行第一梯隊。國有商業銀行中,工商銀行資產規模達2.63萬億元,位列國有商業銀行私人銀行規模首位。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以4.66萬億元位列全行業榜首。二、機構二、機構中資私人銀行發展進程中資私人銀行發展進程1注: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
12、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私人銀行客戶是指金融凈資產達到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客戶。在本次統計中,各私人銀行將客戶資產規模統計口徑統一為600萬元人民幣。2為確保數據可比,本增長率為2020年榜單中在榜的中資私人銀行AUM的增長率,未將新增中資私人銀行納入計算,私人銀行客戶數增長率同理。3部分私人銀行在組織架構、業務條線等方面產生調整,導致2020年數據與前期統計結果不一致。各家私人銀行的客戶數量及管理資產規模以本期報告統計結果為準。上海農商行于2020年取消私行部,故2020年未提供數據。表2-1:中資私人銀行客戶數及資產管理規模(2021-2022)1 2 3銀行名稱
13、銀行名稱開業時間開業時間私人銀行客戶數私人銀行客戶數(人)(人)管理資產規模管理資產規模(億元)(億元)人均人均AUM(萬元)(萬元)客戶人數客戶人數增長率增長率AUM增長率增長率2021年年2022年年2021年年2022年年2021-20222021-20222021-2022工商銀行工商銀行20081995012260432322426253116113.30%13.04%農業銀行農業銀行20091700002000001846522000110017.65%19.14%中國銀行中國銀行2007147262159649216392419515168.41%11.81%建設銀行建設銀行20
14、08177186193703202212238811569.32%10.72%交通銀行交通銀行2008704167698699521084414099.33%8.96%郵儲銀行郵儲銀行尚未設立私行部153021841416972012109320.34%18.56%中信銀行中信銀行2007602696680083929486142010.84%13.04%光大銀行光大銀行2011500215652650115682100513.00%13.39%9|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銀行名稱銀行名稱開業時間開業時間私人銀行客戶數私人銀行客戶數(人)(人)管理資產規模管理資產規模(億元)(億元)人
15、均人均AUM(萬元)(萬元)客戶人數客戶人數增長率增長率AUM增長率增長率2021年年2022年年2021年年2022年年2021-20222021-20222021-2022招商銀行招商銀行20072290792533134145346553183810.58%12.30%浦發銀行浦發銀行201139200419165970629215016.93%5.39%民生銀行民生銀行200838545421945322570113519.47%7.12%華夏銀行華夏銀行201313551677622558751291-50.00%-61.20%平安銀行平安銀行20136974380500140611
16、6208201315.42%15.27%興業銀行興業銀行201158315630127406796912658.05%7.60%廣發銀行廣發銀行2013121631347014911616120010.75%8.38%渤海銀行渤海銀行20155327603749956092813.33%12.22%浙商銀行浙商銀行201510400109331559164015005.13%5.20%恒豐銀行恒豐銀行19272351337385163822.00%14.24%北京銀行北京銀行2011112091291514081673129515.22%18.82%河北銀行河北銀行-946-1271342-哈
17、爾濱銀行哈爾濱銀行-1751-2041165-上海銀行上海銀行20129,80899241220119512041.18%-2.05%江蘇銀行江蘇銀行20151044510405101811581113-0.38%13.75%南京銀行南京銀行201693941078286899091814.78%14.06%寧波通商銀行寧波通商銀行-182-251374-東亞銀行東亞銀行-560-991768-渣打銀行渣打銀行-1067-1411321-富邦華一銀行富邦華一銀行97598813814614781.33%5.80%北京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尚未設立私行部1942211522424111398.91
18、%7.59%上海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202029713334386449134712.22%16.32%總計總計-1414951 1573592194216 217107138010.88%11.79%表2-1:中資私人銀行客戶數及資產管理規模(2021-2022)(續)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10|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本報告課題組于2023年4-8月通過中國銀行業協會私人銀行業務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向常委單位客戶發放了問卷。根據回收的30家中資商業銀行12651位高凈值客戶問卷,對其財富結構、畫像特征、投資理念、服務需
19、求等進行了深入剖析。三、客戶三、客戶私人銀行客戶結構特征與需求變化私人銀行客戶結構特征與需求變化3.1 轉型周期,高凈值人士結構轉換轉型周期,高凈值人士結構轉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我國經濟增長動能從過去的“基建+出口+房地產”向“科技+消費”積極轉變。在傳統產業財富調整,新興產業財富發展的轉換期,實業企業家在高凈值人群中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最高,為53.00%。依靠高知識、高技能獲取收入的企業高管、專業人士等高工薪人群在高凈值人士中的占比持續提升,今年達到27.08%。金融投資者與二代繼承人分別占比1
20、2.00%和7.92%,較上年變化不大。實業經營者占比下降實業經營者占比下降,高工薪人群占比加速上升高工薪人群占比加速上升130家銀行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北京銀行、河北銀行、哈爾濱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通商銀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富邦華一銀行、北京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1-2023)53.00%59.21%57.83%27.08%21.
21、27%18.60%12.00%11.69%14.70%7.92%7.83%8.87%2023年2022年2021年實業經營者高工薪人群金融投資者財富繼承者圖3-1:2021-2023年私人銀行客戶來源(N=2651)11|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3.2 挑戰猶存,整體機遇大于風險挑戰猶存,整體機遇大于風險2023年,歐美主要國家央行繼續加息,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上行,全球市場壓力仍在。我國利好因素密集釋放,機遇大于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彰顯了發展決心、穩定了發展信心;房地產政策持續調整優化,逆周期調節效果顯現;華為新機芯片引發全球關注,我國突破“卡脖子”問題邁出關鍵一
22、步。我國外貿規模保持歷史高位,國內消費逐步回暖,高端制造等新動能勢頭強勁,投資者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外部環境挑戰猶存外部環境挑戰猶存,內生動力加速釋放內生動力加速釋放調研顯示,國內股市波動和宏觀經濟走勢是大部分受訪者調整資產配置策略的主要原因。為實現財富穩健增值,近半數受訪高凈值人士已經落地或正在考慮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方案。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3-2: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調整原因(N=2651)理性應對市場波動理性應對市場波動,投資預期整體穩定投資預期整體穩定國內股市波動30%人民幣匯率走勢15%國內利率走勢 16%房地產市場走勢11%國內宏
23、觀經濟狀況26%海外市場走勢 2%12|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2021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從業規范 財富管理,對“財富管理”進行了定義,并就從業人員的知識體系、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職業能力水平評價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財富管理行業規范化得以有效加強,促使各類財富管理機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約七成高凈值人士愿意為財富管理服務付費,已有付費體驗的人士占調研樣本的28%,較上年有所提升。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3-3:是否愿意接受付費的財富管理咨詢顧問服務(N=1885)財富管理行業規范加強財富管理行業規范加強,高凈值人群
24、付費意愿提升高凈值人群付費意愿提升是,已經有過付費財富管理咨詢顧問體驗28%是,未體驗過,未來愿意嘗試38%否,不愿接受34%13|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3.3 供給多元,中資銀行優勢顯著供給多元,中資銀行優勢顯著近年來,各類金融機構紛紛加大布局財富管理業務,在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的同時,著力突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滿足高凈值人群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在行業競爭格局下,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具備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在諸多財富管理機構中,中資商業銀行得益于強大的網絡渠道、客戶資源以及賬戶管理等能力,是高凈值人群的首選財富管理機構。專業與品牌筑牢根基專業與品牌筑牢根基,綜合服
25、務水平彰顯實力綜合服務水平彰顯實力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3-4:2021-2023年高凈值人群合作財富管理機構的類型(多選)(2023年N=2651,2022年N=2413,2021年N=2143)100%60.10%53.38%38.50%32.85%28.37%20.58%1.68%100%57.98%51.47%34.36%24.33%24.58%17.12%1.95%100%57.53%50.92%38.85%32.70%28.71%23.20%0.94%中資商業銀行私行保險證券公司或投資銀行信托外資商業銀行私行第三方財富機構互聯
26、網金融家族辦公室20212022202314|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高凈值人群在各服務環節偏好面談溝通的比例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面談仍是最重要的溝通服務方式。高凈值人群對微信、手機APP等線上方式的接受度有所提升,對電話這一傳統遠程溝通方式偏好度下降。從細分服務類型來看,高凈值人士對不同服務的數字化接受程度差異明顯。對于家族傳承、企業服務、投資需求與投資組合構建等私密度高、內容復雜、知識壁壘高的服務,線上溝通存在局限,多數高凈值人士依然青睞面談。而對于收益反饋等頻率高、深度低的延續性和補充性服務,線上溝通方式則更易被接受。面對面溝通仍為主流面對面溝通仍為主流,線上方式接受度進一步提高
27、線上方式接受度進一步提高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表3-1 2021-2023年高凈值人群對不同服務的接受度服務類型服務類型微信微信/手機手機/客戶端客戶端/郵件郵件/官網官網電話溝通電話溝通面談面談202320222021202320222021202320222021投資需求投資需求46.66%43.16%44.84%32.86%37.20%39.88%64.47%70.44%65.23%投資組合構建投資組合構建45.04%41.75%41.86%29.16%31.78%33.14%64.20%71.08%62.02%投資收益跟蹤投資收益跟
28、蹤反饋反饋54.43%53.60%53.80%32.40%36.44%37.13%52.02%55.69%46.74%宏觀及投資策宏觀及投資策略解讀略解讀51.49%49.28%52.17%28.93%33.00%31.78%57.11%61.57%52.79%企業服務解決企業服務解決方案方案39.53%34.98%36.09%27.20%31.17%29.03%69.07%75.67%67.25%家族傳承需求家族傳承需求37.72%32.54%34.50%25.84%28.53%25.97%71.18%79.07%70.89%其他咨詢服務其他咨詢服務45.24%41.37%45.58%31.
29、61%36.10%34.22%57.90%62.49%50.74%15|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2023年,我國宏觀經濟恢復向好,但復蘇動能依然偏弱,疊加全球經濟增速放慢,外需下滑使出口承壓。受宏觀經濟影響,股市匯市震蕩偏弱,債券利率回落至底部區間。然而,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我國高質量的經濟轉型孕育新的結構性機會。綠色低碳轉型、出口多元化、內循環驅動消費等新的發力點有望帶來增量動力。財富管理更宜看長,在經濟長期向好態勢不改變的前提下,加大對長期戰略資產的配置比例,才能穿越波動、贏在未來。四、投資四、投資私人銀行客戶資產配置戰略私人銀行客戶資產配置戰略4.1 市場波動,財富管理穩中求進市
30、場波動,財富管理穩中求進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預期疊加中美利差走擴的影響下,高凈值人群增配了相對穩健的存款、銀行理財、保險,并提升了境外資產配置。黃金等避險類資產也得到顯著增配。經歷了權益市場的持續震蕩,部分高凈值人群降低了對二級市場股票以及股票類基金的配置。蘊含對沖策略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受到歡迎。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4-1:2023年各類資產配置變化趨勢箱線圖16|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市場進入全面凈值化時代。2022年,受股債市場波動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經歷了兩輪超預期的產品“破凈”(累計單位凈值跌
31、至1元以下)。為穩定產品規模,銀行通過積極自購、優化估值方法、推出費率優惠等吸引投資者。2023年以來,伴隨債券市場的回暖,銀行理財產品凈值逐步回升,呈現出穩步復蘇的態勢,在經歷市場“洗禮”后呈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銀行理財凈值化時代到來銀行理財凈值化時代到來,歷經市場洗禮后更具韌性歷經市場洗禮后更具韌性4.2 4.2 跨境配置,“西方”不亮“東方”亮跨境配置,“西方”不亮“東方”亮在全球經濟衰退壓力顯現的背景下,高凈值人群通過境外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的比例較往年有所下降。希望通過境外配置實現移民、幫助企業進行海外擴張、搭建企業海外股權構架的高凈值人群比例有所提升。關于配置境外資產的地域選擇,本次調
32、研顯示,中國香港是高凈值人群最為偏好的投資目的地。內地與香港金融互聯互通持續加深,為高凈值人群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投資環境。關注美國的高凈值人群比例較往年有所下降。新加坡也成為受到高凈值人群關注的重要投資目的地。中國香港 39%美國 20%澳大利亞 8%加拿大 5%新加坡 10%英國 2%法國 1%盧森堡 1%其他 14%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4-2:2023年高凈值人群境外資產目的地(N=1941)17|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五、傳承五、傳承財富傳承的需求與應對財富傳承的需求與應對5.1 奮斗有為,傳承創富并駕齊驅奮斗有為,傳承創
33、富并駕齊驅高凈值人群按照財富來源、職業等特征分為一代創富者、二代繼承者、公司高管、專業人士,以及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和自由職業者等。根據本次調研結果,30歲以下高凈值人士占比10.68%,相較去年增加3.31%,高凈值人群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其主要動力源自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創富者(較上年增加4.34%)、逐年增加的二代繼承者(較上年增加4.01%)以及奮發有為的年輕公司高管(較上年增加13.22%)。50歲以上的一代創富者占比56%,較去年下降7%,二代繼承者及退休人士占比均相較去年有所增加,我國高凈值人群傳承浪潮仍在持續,企業接班、財富繼承等需求旺盛而迫切。傳承與創富并駕齊驅傳承與創富并駕齊驅
34、,高凈值人群呈現年輕化特征高凈值人群呈現年輕化特征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1:2023年高凈值人群的職業構成(N=2651)一代創富者 40.44%專業人士 18.52%二代繼承者 16.63%公司高管 10.49%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 9.05%自由職業者 4.87%18|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2:2023年高凈值人群的年齡分布(N=2651)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家庭的財富管理與傳承挑戰升級。從家庭外部視角來看,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地
35、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我國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股債匯一度陷入“三殺”局面;從企業和家庭內部視角來看,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家庭成員動態關系調節與治理等,無不對家庭財富管理與傳承產生影響。風險管理應內外兼備風險管理應內外兼備,傳承認知更立體化傳承認知更立體化10.68%6.25%16.55%16.19%13.02%16.28%5.42%32.10%14.93%49.89%29.14%60.29%39.53%17.92%23.39%22.85%26.76%30.22%18.13%24.03%22.08%20.78%34.33%5.67%15.83%6.31%17.05%25.42%13.05%21.64%
36、1.13%8.62%2.24%3.10%29.16%全樣本一代創富者二代繼承者公司高管專業人士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60歲以上19|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3:2023年造成財富流失的風險因素(N=2651)(越靠近中心越重要)國際和宏觀經濟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變化企業經營不善或失去競爭力企業控制權喪失家族成員之間的紛爭家庭成員的個人健康及安全婚姻風險遺產稅的出臺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4:2023年
37、代際傳承中的關鍵因素(N=2651)(越靠近中心越重要)財富的持續增長企業的發展家族團結和睦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家族使命感與價值觀家庭成員個人的自由與幸福接班人卓越的領導力家族的社會聲譽本次調研顯示,家庭財富與企業發展是受訪者最為看重的傳承變量。同時,財富傳承載體并不僅限于有形資產,家族價值觀、家庭內部成員關系、家庭成員幸福度、下一代素質培養以及家庭聲譽等家風元素也是基業長青的關鍵所在。20|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5.2 多元方案,管理家業傳承風險多元方案,管理家業傳承風險在傳承規劃方面,高凈值人群不僅關注有形資產傳承,也關注優秀價值觀、家族傳統等無形資產傳承,以期在每一代成員所積累物質
38、與精神財富的雙重滋養下持續發展。這也使得高凈值人群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高度定制化、個性化的安排。大額保單、家族信托和家族辦公室是高凈值人群最常使用的傳承工具,用以管理家業傳承風險。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5:以大額保單作為傳承工具(N=2651)大額保單指投保的保險金額較大的人身保險。大額保單的投保人可以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靈活指定保單受益人及收益比例,并具有在保單賠付前更改的權利,能夠實現財富精準傳承。本次調研顯示,共61%的受訪人考慮以大額保單作為傳承工具,其中13%的受訪者已落實方案,均較去年增長3%。5.2.1 大額保單大額保
39、單未考慮過 39%現階段沒必要 21%仍在論證探討 22%準備確定方案 5%方案已落實 13%21|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根據2023年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附件“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具體分類要求”的定義,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單一自然人委托,或者接受單一自然人及其親屬共同委托,以家庭財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財產規劃、風險隔離、資產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業等定制化事務管理和金融服務。相對于其他財富傳承工具,家族信托具有自主性強、機制靈活、能實現超長期規劃的獨特優勢,在高凈值人群中廣受歡迎,也時常與大額保單等傳承工具組合運用于財富
40、傳承之中。截至2022年底,家族信托業務存續規模約為5000億元。1在本次調研中,已經準備確定方案與落實家族信托方案的受訪者比例為12%,與去年持平,信托受益人以子女為主,占九成以上。在設立信托目的方面,財富傳承規劃和進行資產隔離最受重視,分別占69%與24%,也有部分受訪者基于稅務籌劃優化、保護企業控制權、推行家庭治理以及規劃慈善事業等目的設立信托。5.2.2 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6:以家族信托作為傳承工具的規劃安排(N=2651)未考慮過 49%現階段沒必要 20%仍在論證探討 19%方案已落實 8%準備確定方案
41、 4%22|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1數據來源:畢馬威2023年信托業報告家族辦公室是對家族重大戰略事項進行管理與治理的機構。具體來看,重大戰略事項不僅包括資產配置、投資組合與財富分配等金融職能,也包括風險管理、家族治理、傳承規劃與公益慈善等日益重要的非金融職能。與此同時,家族辦公室具備集成度高、定制性高、專業性強、私密性強等顯著優勢,是企業傳承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廣為采用的財富管理與傳承工具。調研顯示,受訪人士中了解家族辦公室概念的比例已達半數,曾被家族辦公室接觸過的超過三成。同時,由于設立家族辦公室門檻較高,準備確定家族辦公室設立方案和已完成設立的受訪者相對較少,占比為5.41%,
42、但仍較去年有所提升。在25位已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受訪人士中,11位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簡稱SFO),其中10家SFO的AUM在10億人民幣以下,1家SFO的AUM在10億人民幣到20億人民幣之間;7位接受由商業銀行設立的聯合家族辦公室(Multi-Family Office,簡稱MFO)服務,4位加入由專業人士設立的MFO,3位選擇由其他家族設立的MFO。5.2.3 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7:信托設立目的(N=166)23|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財富傳承規劃 69%
43、資產隔離 24%保護企業控制權 1%稅務籌劃 3%家族治理和團結 1%慈善事業 2%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私人銀行調研(2023)圖5-9:是否參與過慈善捐贈(N=2651)5.3 公益慈善,慈心為人善舉濟世公益慈善,慈心為人善舉濟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快速增長,他們在追求事業成功,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逐漸開始重視以善行義舉貢獻社會價值,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回饋社會、涵養家風,進而培養下一代的責任感,實現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雙重傳承。調研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計劃或已進行過慈善捐贈。大多數參與其中的高凈值人士具備明確的關注領域,其中教育與扶貧是被提及頻率最
44、高的話題。道德感、使命感以及社會責任意識是驅動高凈值人士從事慈善捐贈的最主要動機。同時,傳承家庭價值觀、加強內部凝聚力及提升公司形象等也是高凈值人士從事慈善捐贈的重要驅動因素。參與并有明確的重點和策略22%參與但沒有明確的重點和策略25%不參與且無參與計劃42%未參與但計劃在未來的3年內參與11%24|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六、戰略六、戰略中國私人銀行發展模式展望中國私人銀行發展模式展望全球宏觀環境的變化加劇了財富管理行業的波動,亦將私人銀行行業發展模式從高增速發展的“擴張時期”引入高質量發展的“精耕階段”。與更廣義的財富管理業務相比,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更依賴于機構與客戶間的深度信任
45、關系。未來,中國私人銀行業將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理念,通過完善聯動機制、優化產品服務、拓寬渠道布局、夯實隊伍建設、推進技術應用并攜手客戶共踐社會責任,在大財富生態圈中加固與客戶間的信任紐帶,實現私人銀行業務高質量經營發展。6.1 完善聯動機制,打造大財富生態圈完善聯動機制,打造大財富生態圈打造并持續完善大財富生態圈,是私人銀行機構服務客戶的重要抓手,也對私人銀行機構聯動資產管理機構、法律稅務機構等多方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搭建開放、完善、全面的財富管理平臺,吸引頭部金融機構入駐,滿足不同類型客戶對金融及非金融產品服務需求。此外,銀行端私行業務背靠集團,做好集團內聯動、充分發揮“集團作戰”效
46、能亦成為重要發展戰略之一。6.2 優化產品服務,兼顧服務深度廣度優化產品服務,兼顧服務深度廣度目前,私人銀行對客服務以金融及非金融產品作為主要載體,為滿足客戶不斷升級、更加多樣的需求,私人銀行業發展無法脫離對產品服務兼顧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更新升級。在金融產品方面,“定制化”將成為契合客戶財富價值創造的關鍵點。在非金融產品方面,提供有個性、有溫度,豐富多元且契合生命周期的非金融服務成為私人銀行業未來發展方向。25|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6.3 拓寬渠道布局,拓展全球聯動能力拓寬渠道布局,拓展全球聯動能力對標國際一流私人銀行服務,中資私人銀行機構致力于不斷拓寬境內、境外渠道布局,優化境內外
47、網點協同機制,為客戶提供“立足國內、鏈接世界”的全球服務網絡。一方面,作為充分分散風險、最大化資產配置價值的重要方式,全球化資產配置能力成為衡量中資私人銀行發展水平的關鍵指標。另一方面,隨著跨地區、跨國交流的逐步恢復,客戶個人、企業、家庭對于“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的服務網絡提出更高要求。6.4 夯實隊伍建設,人才戰略深度融合夯實隊伍建設,人才戰略深度融合在專業隊伍建設方面,私人銀行業延續“人才引入、隊伍培養、人員聯動”的發展路徑,并將隊伍建設的重點從人數的提高轉向質量的抬升。一方面,私人銀行業加大了對外部人才、尤其是跨專業領域人才的引入;同時,多形式、跨領域、重交流的專業培訓也為私人銀行隊伍培
48、養提質增效;此外,私人銀行業將持續探索“總分聯動、集團互助、引入外腦”的多方人員聯動服務模式,發揮集團內外人才力量服務客戶需求。圖6-1:私人銀行業人才發展路徑人才引入人員聯動隊伍培養26|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6.5 推進技術應用,加速科技創新賦能推進技術應用,加速科技創新賦能在商業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私人銀行也應“順勢而為”把握數字化趨勢,將數字化基金注入全產品、全流程與全領域,使其充分賦能業務發展。一是借助集團數字化工具,升級私行客戶專屬體驗,如持續升級手機銀行私行專區。二是依托智能化工具,助力業務專業水平提升,如推動智能投顧服務線上化,探索生成式對話產品在交互場景中
49、落地等,提升私行業務效率與質量。三是依托線上化流程,提升私行業務效能,如家族信托等復雜業務流程線上化。6.6 攜手共踐責任,貢獻私行“善”力量攜手共踐責任,貢獻私行“善”力量在“共同富?!睉鹇灾敢?,相較于單純為客戶創造財富“收益”,私人銀行業的發展理念已經逐步升級為與客戶攜手創造財富多元“價值”,而其中,充分發揮財富的社會價值是私人銀行業的應有之義。以私行業務為紐帶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發揮財富社會價值。秉承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需求的初心使命,私人銀行“共贏、向善”的發展理念與客戶自我實現需求適配融合,在鄉村振興、教育助學、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領域創造更多財富社會價值,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
50、私行新作為,迸發財富助力社會發展的能量。27|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28|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一、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責任和價值一、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責任和價值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更穩定、產業結構更合理、創新動力更顯著,也要做
51、到區域發展更均衡、增長方式更綠色、發展成果更普惠。私人銀行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深刻認識和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不斷提高金融供給質量。私人銀行是推動儲蓄向投資轉換、實現社會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力量。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指引下,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私人銀行發揮專業優勢,構建以企業家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這是回歸金融本源的應有之義,也是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幫助居民財富管理的根本要求。29|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2.1 守正創新,積極擁抱金融開放新常態,引領財富管理行守正創新,積極擁抱金融開放新常態,引領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業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宏觀經濟穩定
52、性增強的發展。經濟增長往往呈現周期性波動,但大起大落會破壞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財富管理強調以長期性克服短期市場波動。私人銀行應著力提升財富管理服務水平和投資顧問業務能力,在波動的市場中秉持專業、審慎、盡責的精神,用高質量的投資建議給予客戶安全感、信任感、獲得感,在陪伴客戶穿越周期、獲得穩健長期收益的同時,為降低、熨平市場波動貢獻力量。二、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二、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2.2 堅守初心,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構建企業家客群綜堅守初心,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構建企業家客群綜合服務平臺合服務平臺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實體經濟作為新發展格局的根基,承
53、擔著產業興國的使命愿景。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私人銀行不斷提升民營企業家群體的服務能級,為企業家的企業、家業提供綜合服務,保障企業、家業財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筑雄厚的經濟基礎??傮w來看,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既要在產業層面關注國家戰略和企業需求,以高質量的方式推動經濟發展;也要在民生層面關懷家庭需求、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30|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
54、究2.3 服務大局,關注“低碳”“養老”需求,服務經濟社會服務大局,關注“低碳”“養老”需求,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私人銀行參與推動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要著力強化行業研究,深耕綠色金融市場,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不斷加大對新能源、節能環保、低碳發展的支持力度,助力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滿足人民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力量。在我國社會養老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私人銀行不斷加大養老金融產品創新和供給,有效鏈接養老服務與金融服務,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4 行穩至遠,恪守信義服務理念,助力社會財富有序
55、傳承行穩至遠,恪守信義服務理念,助力社會財富有序傳承當前我國創富一代財富的代際傳承已經成為剛需。根據信托業協會2023年公布數據,我國家族信托存續規模已約5000億元。隨著信托分類管理辦法的出臺,確立了信托回歸本源,明確了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慈善公益信托的分類及監管界線。私人銀行業應充分發揮客戶源頭優勢,與信托業密切合作,為財富頂層設計、財富代際傳承、家企風險隔離、公益慈善搭建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平臺;與保險、基金等資管機構協同,建立穩定有效的產品配置及投資策略,不斷提高受托資產運營管理水平,達成信托財產保值增值目標;與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慈善機構密切合作,不斷豐富公益慈善項目和受托公益資產
56、種類范圍。31|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2.5 以人為本,堅持人民金融底色,以公益慈善助力實現共以人為本,堅持人民金融底色,以公益慈善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同富裕高質量發展蘊含著發展成果的分享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益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也是調節社會收入、提升發展均衡性、普惠性的重要手段。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私人銀行業應以倡導財富向善為己任,依托渠道、賬戶和平臺優勢,協同信托公司、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機構搭建公益平臺,尋求公益合作項目,在自身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為社會財富提供更為豐富的參與公益合作模式、安全可靠的公益慈善項目、規范審慎的投資及運營。2.6 風控強基
57、,主動適應財富管理新發展格局,切實防范金風控強基,主動適應財富管理新發展格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融風險合規風控是私人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私人銀行既要引數字化“活水”,也要筑牢風控合規之堤。要構建全流程、全周期和全覆蓋的數字化風控體系,全面覆蓋私人銀行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實現從產品遴選、準入、發行、售后到推出的全流程合規與風險管控。私人銀行應順應監管導向,不斷提升“數治”能力,提高合規銷售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水平,加強對投資者的權益保護,維護數據安全和金融安全,筑牢私銀業務高質量發展“防火墻”。32|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三、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案例三、私人銀行服務高質量發展案例3.
58、1 工商銀行:“企業家加油站”打造與企業家同工商銀行:“企業家加油站”打造與企業家同行的伙伴銀行行的伙伴銀行工商銀行作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以服務工商企業立行,與中國企業相生相伴。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以下簡稱“工銀私人銀行”),以打造“與企業家同行的伙伴銀行”為目標,全面整合企業家客群金融服務生態,聚焦“五大升級”,圍繞財富服務、企業服務、家業服務、品牌服務、智能服務等,切實賦能企業長遠發展。2021年9月,工銀私人銀行正式推出“企業家加油站”共享服務平臺,把企業家客戶“請進來”,以“資源共享”為核心為企業家綜合賦能。截至2023年9月末,“企業家加油站”已達近700家,覆蓋國內外600個城市和
59、地區。截至2023年9月末,“企業家加油站”已達近700家,覆蓋國內外600個城市和地區。今年以來,累計舉辦各類活動4628場,服務企業家客戶近13萬人次,以“五大加油”“財智加油、健康加油、文化加油、平臺加油、公益加油”為主題,縱深推進“企業家加油站”運營。展望未來,工銀私人銀行將持續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初心使命,圍繞客戶多重需求,以高質量服務助力“家企欣榮、財富向善”。33|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3.2 農業銀行:“三位一體”戰略加快破題私行服農業銀行:“三位一體”戰略加快破題私行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務實體經濟工作在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農行始終堅持“三位一體
60、”發展戰略規劃。一是著力布局三大經濟圈,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二是強化高端財富管理能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打造“私人銀行+”平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以“私人銀行+”平臺為依托,農行主動激發、挖掘和轉化私行客戶的多元復雜需求,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價值更綜合、內容更全面、資源更整合的專業化、綜合化服務。在企業家服務方面,農行私人銀行加快破題私行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加強公私聯動“擴面”,著力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在“1+1+N”客戶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大力推廣“首席客戶經理制”,用高質量私行服務進一步點燃、激發企業家創業守業的激情。展望未來,農行私人銀行將堅持守正創新,充分把握機遇,主動應對挑戰,把
61、私行業務放在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放在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部署和推進,用高質量金融服務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34|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3.3 中國銀行:“企業家辦公室”服務家企、助力中國銀行:“企業家辦公室”服務家企、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銀行私人銀行中心深入貫徹集團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經營模式改革,加快亞太私行平臺建設,增進集團聯動創新,積蓄數字發展勢能,推動私行業務高質量發展,提升集團價值貢獻,踐行社會責任擔當。中國銀行首創(1+1)的N次方服務模式,以“企業家辦公室”定義私人銀行頂級服務。個人需求方面,“企業家辦公室”為客戶提供全球組合配置服務、財富規
62、劃與風險管理。家庭需求方面,企業家辦公室依托家族治理頂層規劃,為客戶實現家庭成員全生命周期管理。企業經營方面,企業家辦公室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資服務。企業家社會需求方面,企業家辦公室可以為客戶提供慈善事業管理、ESG和責任投資服務。在邁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下,私人銀行肩負著更加深刻的發展使命。中國銀行私人銀行的現在和未來,都必須牢牢扎根于經濟的發展,更要服務于社會的進步,服務于千萬家庭的幸福生活。35|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3.4 建設銀行:打造以“大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建設銀行:打造以“大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行樣板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行樣板建行私人銀行深入貫徹新金融理念,
63、扎實修煉內功,攻堅核心領域,積極探索和踐行金融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使命與作用,高度融合全行經營、有效協同集團各方,融智融資融合創新,在落實三大戰略的過程中實現穩健快速發展,打造以“大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行樣板。建行私人銀行立足于“美好生活服務者、高尚價值佑護者、長青基業助力者、金融方案撮合者”的價值定位,線上線下渠道建設等方面推動構建涵蓋財富管理與傳承、家族治理及企業持續經營等方面的服務體系,以私行中心為關鍵陣地,著力打造家族財富傳承,民營企業家客群“生活+生意”對公對私一體化服務,推升整體專業能力高水平發揮。未來,建行私人銀行將堅持黨建引領,堅定新發展理念,落實新金融實踐,
64、落實好建設銀行大財富管理戰略,縱深推進新金融,積極投身波瀾壯闊的中國式現代化征程,攜手客戶共創有責有為私人銀行業務標桿。36|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3.5 招商銀行:“人家企社”綜合服務體系助力企招商銀行:“人家企社”綜合服務體系助力企業家開拓進取業家開拓進取招商銀行長期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守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和滿足民生需求的天職,以“價值銀行”站位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招行私人銀行客戶70%以上為企業主及董監高人群,是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對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招商銀行自身發展均有重要意義。經過多年探索,招行私人銀行形成了“人家企社”的服
65、務體系,通過服務高凈值個體來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叭恕敝饕歉邇糁祩€人的專業財富管理?!凹摇敝饕羌易逯卫砼c傳承服務?!捌蟆敝饕莻€人背后的企業金融服務,包括企業投融資、行業圈層搭建等?!吧纭敝饕谴壬乒娣?。涵蓋金融與非金融服務需求的“人家企社”的綜合服務體系助力企業家為經濟繁榮、社會發展、財富向善發揮更大作用。未來,在“打造價值銀行”的目標指引下,招行私人銀行將持續深化“人家企社”服務體系建設,在財富管理、家族治理、代際傳承、企業金融、慈善服務等方面持續完善,進一步服務高質量發展。37|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3.6 平安銀行:“企望會”專屬服務平臺陪伴企業平安銀行:“企望會”專屬
66、服務平臺陪伴企業家成長家成長在中國私人銀行業進入精耕細作關鍵階段,平安銀行私人銀行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生態優勢,精準洞察客戶需求,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持續探索,推出國內首個頂級私行服務體系、創新打造王牌權益,提升隊伍的專業能力,通過差異化、精細化的產品和服務,重塑私行服務體系,為客戶帶來有溫度的優質服務。企業家是高凈值人群的中堅力量,服務好企業家群體,是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平安銀行私人銀行于2020年推出企業家專屬服務平臺“企望會”,為企業家群體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包括投融資、財富規劃、私享生活、經營賦能等;并聯合正和島、北大匯豐商學院等平臺,從圈層、品牌、經營
67、、社會價值等多個維度對企業家進行全面賦能,隨身陪伴企業家成長。目前企望會已吸引近2萬名企業家加入。展望未來,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仍大有可為,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將持續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洞察客戶的真實需求,提升客戶全生命周期旅程化陪伴服務能力,最終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綜合化服務。38|私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是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連續第五年合作向社會公眾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報告包含豐富的數據和扎實的分析,對各會員單位和社會各界了解中國私人銀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以上內容為報告精華版,完整版報告將由中國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歡迎關注和訂購。39|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