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米汽車競爭力、核心技術進展及產業鏈標的梳理分析報告(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4小米汽車競爭力、核心技術進展及產業鏈標的梳理分析報告(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 0 2 3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目目 錄錄 手機到汽車的突破重心在哪?手機到汽車的突破重心在哪?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 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 3 4 從手機延伸至汽車從手機延伸至汽車,小米造車重磅來襲小米造車重磅來襲 資料來源:車主之家、汽車之家、蓋世汽車網、小米官網、智駕網等、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2023年智能化逐步接力電動化,華為問界新款M7(2023/9/12上市)憑借手機熱點引流/較強用戶基礎+優勢定位+較高性價比+智能化功能兌現,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智能汽車的關注度。2023/11小米汽車進行了新產品公示,成為繼華為之后又一邁入汽車領域的手機廠商。
2、我們綜合對比華為與小米的汽車業務布局,1)華為的優勢在于軟硬件全棧自研+生態布局、以及在汽車智能化的先發優勢,但其整車供產銷能力或相對偏弱;2)小米或具備更強的整車供產銷能力、生態布局也與華為相近,但其基于汽車智能化的軟硬件全棧自研能力或相對偏弱(以收購為主);3)品牌定位差異性,手機市場的目標用戶群體或延伸至汽車(華為中高端+智能vs.小米中低端+性價比)成為品牌IP的主基調。圖圖1 1:華為與小米在汽車業務布局對比、以及:華為與小米在汽車業務布局對比、以及2022/12022/1-2023/112023/11華為智能化車型銷量對比華為智能化車型銷量對比 5 用戶畫像:小米“平價智能化”已深
3、入人心用戶畫像:小米“平價智能化”已深入人心 資料來源:潮電智庫、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從華為與小米手機客群的用戶畫像對比來看,華為與小米在手機價格帶對應的目標群體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小米“平價智能化”已深入人心。1)華為在剝離榮耀產品線后主攻高端市場,機型集中在4,000元以上,近期Mate60的爆款打造有望進一步提升品牌在高端機型市場份額。3Q23華為在全球$600-799區間的市場份額為12.5%,3Q23對應的單款Mate60+Mate60 Pro出貨量接近200萬臺。2)小米主要覆蓋4,000元以下市場,子品牌紅米價格可下探至千元以內打造高性價比產品。3Q23小米在全球$200-$399
4、、$199元以下機型的銷量市場份額分別為16.3%、28.3%,代表機型的單品類出貨量接近500萬部。圖圖2 2:3Q233Q23分價格帶統計代表機型全球市場份額(按銷售量口徑)分價格帶統計代表機型全球市場份額(按銷售量口徑)圖圖3 3:小米與華為多機型上市時間及價格統計(單位:元):小米與華為多機型上市時間及價格統計(單位:元)資料來源:小米官網、華為官網、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價格段價格段 華為機型華為機型 銷量(萬部)銷量(萬部)小米機型小米機型 銷量(萬部)銷量(萬部)800+800+美元美元 Mate60 Pro 147.0 NA P60Pro 58.1 600600-799799美元
5、美元 P60 79.1 MI 13 43.3 Mate60 51.0 MI 13T Pro 26.3 400400-599599美元美元 nova11Pro 43.6 MI 13T 30.8 200200-399399美元美元 nova11 133.7 紅米Note12Pro 323.1 0 0-199199美元美元 NA 紅米K60 Ultra 101.7 紅米12C 481.5 紅米12 462.2 紅米Note12 428.9 表表1 1:3Q233Q23分價格帶統計代表機型銷量分價格帶統計代表機型銷量 資料來源:潮電智庫、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華為華為Mate10 6 用戶畫像:已婚中等
6、收入男性為小米主要客群用戶畫像:已婚中等收入男性為小米主要客群 資料來源:MobData、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4 4:3Q183Q18關于各手機品牌包括性別、婚姻情況、收入方面的用戶畫像對比關于各手機品牌包括性別、婚姻情況、收入方面的用戶畫像對比 根據MobData的統計,已婚男性為華為與小米手機的主要用戶群體,但兩者在收入方面有所分化;其中,1)華為用戶群體的平均月收入水平高于小米(華為主要集中在1.0-2.0萬元 vs.小米主要集中在0.5-1.0萬元);2)華為與小米用戶群體的平均月收入水平達2.0萬元以上的占比均超過11%并高于其他品牌,預計兩者均有相應的粉絲群體具備一定的購買力。
7、我們判斷,1)龐大粉絲基礎是手機廠商的核心優勢之一,也是奠定轉型至汽車業務能否成功的基礎;2)華為具備較強的品牌認知度與客戶基礎,但其主力車型問界M7也先后經歷訂單創新高但持續性偏弱(2022/7-2022/12)、訂單與交付表現回落(2023/1-2023/8)、以及新款上市帶動訂單與交付回暖(2023/9-至今)這三個階段。鑒于定價區間、使用場景等方面的差異性,手機轉型至汽車仍有較多領域需要突破。7 手機到汽車,突破重心體現在哪?手機到汽車,突破重心體現在哪?資料來源:車主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我們復盤從上市交付至今的華為智選市場表現,1)問界前期面臨競品力不足、渠道經營效率低、以及交
8、付節奏慢等問題,導致銷量下滑。2H23華為與賽力斯進行了經營管理調整,在產品、渠道、交付方面均有了邊際改善,打造出了爆款車型全新M7。2)2023/11智界(奇瑞合作)上市后的訂單與交付表現不及預期,我們判斷雙方合作或與賽力斯在前期面臨的問題接近,出現了包括展車渠道鋪開有限、交付進展偏慢等問題。通過華為智選模式下的老品牌問界(與賽力斯合作)通過華為智選模式下的老品牌問界(與賽力斯合作)vs.vs.新品牌智界(與奇瑞合作)的市場表現對比,我們判斷轉型至汽車業務涉及五大決定性新品牌智界(與奇瑞合作)的市場表現對比,我們判斷轉型至汽車業務涉及五大決定性因素,包括因素,包括1 1)管理層定位(戰略)管
9、理層定位(戰略+品牌品牌+定價);定價);2 2)市場競爭;)市場競爭;3 3)技術)技術+資金儲備;資金儲備;4 4)整車供產銷能力;)整車供產銷能力;5 5)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圖圖5 5:2022/12022/1-2023/112023/11問界各車型銷量(單位:輛)問界各車型銷量(單位:輛)圖圖6 6:問界:問界M7 M7 與與 智界智界S7S7上市后的訂單表現(單位:輛)上市后的訂單表現(單位:輛)圖圖7 7:對問界銷量預期區間波動(單位:萬輛):對問界銷量預期區間波動(單位:萬輛)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預測 資料來源:問界官網、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目目 錄錄 手機到汽車的突
10、破重心在哪?手機到汽車的突破重心在哪?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 8 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 9 管理及戰略:自主造車,兩年推進量產計劃,實際表現待驗證管理及戰略:自主造車,兩年推進量產計劃,實際表現待驗證 資料來源:電池工匠公眾號、全球智能汽車供應鏈、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黃色圖標為小米內部員工,灰色圖標為外部招聘員工)2H21小米完成了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的收購、以及小米汽車商標注冊,并在同期確立了相關的管理團隊成員;2023/12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外觀及內飾曝光。小米用近2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造車基本架構的搭建(2021年-2023年前11月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從1
11、5.5%快速爬坡至34.1%)。我們判斷我們判斷,1 1)小米造車推進較快但落地較晚小米造車推進較快但落地較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最快速爬坡期已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最快速爬坡期已過+主要賽道已有代表性品牌主要賽道已有代表性品牌,20232023年底年底-20242024年小年小米汽車或已錯過布局國內新能源車的最佳紅利期米汽車或已錯過布局國內新能源車的最佳紅利期。2 2)小米汽車高層管理人員多數來自于小米創始團隊小米汽車高層管理人員多數來自于小米創始團隊,團隊的協調配合團隊的協調配合、以及執行能力已在手以及執行能力已在手機領域得到驗證;但智能駕駛機領域得到驗證;但智能駕駛、以及平臺以
12、及平臺/供應鏈供應鏈/設計等團隊負責人則來自于外部招聘并曾就職于深動科技等初創團隊設計等團隊負責人則來自于外部招聘并曾就職于深動科技等初創團隊、以及吉利以及吉利/北汽北汽/寶馬等寶馬等傳統車企傳統車企(對于智能電動化爆款車型開發經驗或相對有限對于智能電動化爆款車型開發經驗或相對有限),實際各環節開發與配合仍有待驗證實際各環節開發與配合仍有待驗證。3 3)定價定價+量產量產+供應交付能力也尚待驗證供應交付能力也尚待驗證。圖圖8 8:小米汽車管理架構劃分預測:小米汽車管理架構劃分預測 圖圖9 9:小米汽車的車型周期:小米汽車的車型周期 圖圖1010:20162016-20232023年前年前111
13、1月新能源滲透率及同比增速月新能源滲透率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界面新聞、中車評網、中國基金報、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10 管理及戰略:自主造車,產能與牌照或為主要因素之一管理及戰略:自主造車,產能與牌照或為主要因素之一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手機中國、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1111:小米造車資質與產能推進節奏:小米造車資質與產能推進節奏 圖圖1212:新勢力品牌造車資質獲得方式及獲得周期:新勢力品牌造車資質獲得方式及獲得周期 資料來源:鈦媒體、無敵電動網、車云公眾號、36氪、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我們判斷,管理層戰略定位于自主造車(產能與牌照因素)或是導致小
14、米造車推進較快但落地較晚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梳理了獲得造車資質的三種方式,1)申請資質:2018年以后除哪吒外無新品牌獲得資質審批,2022/3發改委副主任公開表示在現有基地達到生產規模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2)代工模式:2022年明確具有委托生產關系的雙方都需有造車資質(即“雙資質”);3)代工收購模式:多數車企在創業初期采用委托代工模式,在現金流充沛后收購閑置產能以獲得生產資質。我們預計,我們預計,1 1)轉型至汽車業務的新參與者依然存在通過收購獲得資質的機會()轉型至汽車業務的新參與者依然存在通過收購獲得資質的機會(20222022年工信部明確對承諾兼并重組的合作雙方,可優先開展生年工信部
15、明確對承諾兼并重組的合作雙方,可優先開展生產試點工作)。產試點工作)。2 2)當前小米已有)當前小米已有1515萬輛萬輛/年的產能規劃,前期或暫用其他主機廠的生產資質;我們預計小米或已有資產兼并重組計劃并進行相年的產能規劃,前期或暫用其他主機廠的生產資質;我們預計小米或已有資產兼并重組計劃并進行相應的生產試點,公司在實現規?;慨a后或可通過資產收購模式獲得造車資質審批。應的生產試點,公司在實現規?;慨a后或可通過資產收購模式獲得造車資質審批。userid:93117,docid:150957,date:2024-01-11,11 管理及戰略:高性價比定位,關鍵在于引爆用戶需求管理及戰略:高性價
16、比定位,關鍵在于引爆用戶需求 資料來源:EV世紀、汽車之家、小鵬官網、太平洋汽車、擎動、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價格統計為車型首發的定價)小米首款車型SU7定位純電轎跑,尺寸及動力性能均優于同級別車型(長*寬*高為4,997*1,963*1,440mm,軸距3,000mm;車型配備后置單電機和雙電機四驅兩種版本,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20kW,雙電機版最大功率495kW)。預計后續三年內規劃三款車型,其中一款為混動。我們復盤代表性新能源車企在產品規劃上的布局我們復盤代表性新能源車企在產品規劃上的布局,1 1)小鵬與比亞迪以布局大眾經濟型產品為主小鵬與比亞迪以布局大眾經濟型產品為主,逐步向中高端細分
17、市場推進;但鑒于行業競逐步向中高端細分市場推進;但鑒于行業競爭加劇爭加劇,主力車型出現價格帶下移主力車型出現價格帶下移(小鵬小鵬G G6 6、比亞迪冠軍版比亞迪冠軍版)。2 2)小米首款車型低配版或定價小米首款車型低配版或定價2020萬元以上萬元以上,落在當前燃油落在當前燃油+純電競爭最為激純電競爭最為激烈的烈的2020-2525萬元細分價格帶萬元細分價格帶。我們判斷小米粉絲以已婚中青年男性為主我們判斷小米粉絲以已婚中青年男性為主,存在一定的家庭用車需求但更強調性價比;基于當前國內市場的定價存在一定的家庭用車需求但更強調性價比;基于當前國內市場的定價格局格局(缺少缺少1515-2020萬元的純
18、電爆款車萬元的純電爆款車)、以及小米高性價比的品牌定位以及小米高性價比的品牌定位,預計小米存在引爆預計小米存在引爆1515-2020萬元純電用戶需求的可能萬元純電用戶需求的可能。圖圖1313:小鵬、比亞迪混動車型規劃情況(單位:萬元):小鵬、比亞迪混動車型規劃情況(單位:萬元)12 市場競爭: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仍處于大浪淘沙階段市場競爭: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仍處于大浪淘沙階段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蓋世汽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1414:20232023年前年前9 9月中國各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按批發銷量口徑)月中國各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按批發銷量口徑)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Ca
19、nalys、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當前手機市場的各品牌份額已基本保持穩定(2022年前五大手機品牌市場份額占比84.0%);與之相比,汽車仍處于大浪淘沙階段(頭部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但仍取決于行業景氣度+車型周期,尾部市占率偏低但仍未涉及到行業出清)。我們判斷我們判斷,汽車的發展歷程或與手機相近汽車的發展歷程或與手機相近(技術迭代伴隨部分企業出清技術迭代伴隨部分企業出清),但是但是1 1)汽車定價更高屬于可選消費品汽車定價更高屬于可選消費品,與經濟周期與經濟周期+行業景氣度關行業景氣度關聯性更強;聯性更強;2 2)參與者隨著新勢力參與者隨著新勢力/手機廠商轉型而增多手機廠商轉型而增多(汽車產業涉及
20、就業及工業發展汽車產業涉及就業及工業發展,地方國資背景車企或將長期存續地方國資背景車企或將長期存續);3 3)汽車出行場汽車出行場景需求更多元化景需求更多元化,對車型定位對車型定位+用戶畫像匹配度用戶畫像匹配度+定價能力等要求更高定價能力等要求更高。我們預計汽車行業競爭加劇趨勢延續我們預計汽車行業競爭加劇趨勢延續,但細分市場走量機會依然存在但細分市場走量機會依然存在。圖圖1515:各時間階段主要手機品牌市場份額(以出貨量為統計口徑):各時間階段主要手機品牌市場份額(以出貨量為統計口徑)13 市場競爭:熱銷轎車定位家用市場競爭:熱銷轎車定位家用+商用,以合資燃油車為主商用,以合資燃油車為主 資料
21、來源:中汽協數據庫、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1616: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月B B級轎車熱銷燃油與新能源車型月均銷量(單位:輛)級轎車熱銷燃油與新能源車型月均銷量(單位:輛)圖圖1717: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月B B級轎車前十熱銷車型(單位:輛)級轎車前十熱銷車型(單位:輛)圖圖1818:20222022年年4 4月關于年輕人的首次購車年齡、以及首次購車的價格帶選擇調查情況月關于年輕人的首次購車年齡、以及首次購車的價格帶選擇調查情況 圖圖1919:不同年齡階段選擇價格帶的占比:不同年齡階段選擇價格帶的占比 資料來源:消費者報道年輕人汽車消費調查問卷、光大證券研究所整
22、理(注:年輕人指18-35周歲受訪者)資料來源:2022年輕用戶汽車消費洞察報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我們對市場熱銷的B級轎車市場特點與消費者購車需求進行分析,我們認為國內B級轎車:1 1)定位家用定位家用+商用;商用;2 2)仍以合資燃油車為主仍以合資燃油車為主(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月B B級轎車合資燃油級轎車合資燃油、純電純電、插混的銷量占比分別為插混的銷量占比分別為7070.5 5%、2222.9 9%、6 6.6 6%);3 3)B B級純電轎車占比高于插混或主要由于級純電轎車占比高于插混或主要由于ModelModel 3 3的貢獻的貢獻,對于同步推出純電對于同步推出純電
23、+混動版本的混動版本的B B級轎車級轎車(比如漢比如漢/海豹等海豹等)插混版本銷量表現仍更優于純電插混版本銷量表現仍更優于純電版本版本。我們判斷我們判斷9090后與后與0000后有望逐步成為消費主力;對于后有望逐步成為消費主力;對于1818-3030歲首次購車群體歲首次購車群體,預計預計4040%左右會選擇左右會選擇1010-2020萬元價格帶車型萬元價格帶車型,市場機會存在市場機會存在。資料來源:中汽協數據庫、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14 市場競爭:實用性市場競爭:實用性+功能性,為功能性,為B B級轎車核心需求級轎車核心需求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打分為光大證券結合汽車之
24、家消費者體驗,滿分為5分;車型配置為低配版)表表2 2:B B級車型的各維度指標情況級車型的各維度指標情況 純電純電 插混插混/增程增程 燃油燃油 維度維度 指標指標 Model3Model3 小鵬小鵬P7iP7i 比亞迪漢比亞迪漢 海豹海豹 深藍深藍SL03SL03 哪吒哪吒S S 啟源啟源A07A07 凱美瑞凱美瑞 帕薩特帕薩特 雅閣雅閣 邁騰邁騰 動力性動力性 最高車速(km/h)200 200 185 180 170 185 185 205 210 188 210 零百加速(s)6.1 6.4 7.9 8.2 7.2 8.6 7.8 NA 9.1 NA 9.4 續航里程(km)CLTC
25、606 CLTC550 NEDC121 WLTC100 WLTC100 CLTC增程200 CLTC200 NA NA NA NA 操控性操控性 打分 5 4 3 3 4 5 3 4 4 4 3 評價 操控性好 操控性較好 操控性一般 操控性一般 操控性較好 操控性好 操控性一般 操控性較好 操控性較好 操控性較好 操控性一般 通過性通過性 打分 2 3 3 3 2 2 3 3 3 2 3 評價 通過性較差 普通 普通 普通 通過性較差 通過性較差 普通 普通 普通 通過性較差 普通 安全性安全性 打分 3 3 3 4 3 4 3 3 3 3 4 評價 車道、防撞、車速輔助;駕駛室攝像頭 車道
26、偏離,防撞,高剛性 車道偏離碰撞預警 安全性較好 主動剎車 車體框架 高剛性 TSS 3.0 碰撞測試有進步,A柱加強 前排中央安全氣囊 預碰撞防護 CTB技術 車身高強鋼 電芯電池安全 并線輔助 舒適度舒適度 打分 2 2 4 4 3 3 4 4 4 4 4 空間 前排充裕后排一般;縱向好;后備廂較好 前排尚可后排一般,后備箱開口小 一般;后排稍寬松,坐墊長 后排空間較大,后備箱較好 空間較寬敞 后排空間大 空間較大,后備箱深 后排空間大 空間寬敞 后排空間充裕;后備箱大 空間寬敞 座椅 較硬,后排座椅舒適度較差 坐墊短,腿部空間窄 較好 較好,可調節 支撐性好,偏硬 較舒適 支撐性好 較舒
27、適 較舒適,支撐性好 較舒適寬大 較硬 底盤 硬,路感好,舒適性較差 較軟,前后濾震不一致 適應性較好 底盤低,結構較舒適 運動型底盤,硬 底盤低 底盤較舒適 減震好,較平順 平穩減震好 偏硬,減震較好 減震好 智能化智能化 智能駕駛 Autopilot XPilot 3.0 DiPilot DiPilot NID3.0 TDA4 IACC輔助駕駛 L2級自動駕駛 自適應巡航 Honda SENSING360 IQ.DRIVE 智能座艙 AMD芯片 高通8155 高通驍龍690 高通8155 高通8155 高通8155 高通8155 華為車機系統 智慧車聯系統 Honda CNS3.0 CON
28、NECT4.0 15 市場競爭:合資燃油優惠擴大,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市場競爭:合資燃油優惠擴大,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價格統計時間截至2024/1/2)表表3 3:20232023年至今年至今B B級轎車的權益優惠級轎車的權益優惠 分類分類 車企車企 限時補貼時間限時補貼時間 方案及設計車型方案及設計車型 促銷促銷&降價降價&補貼方案補貼方案 廠商指導價(萬元)廠商指導價(萬元)權益補貼后價格(萬元)權益補貼后價格(萬元)綜合優惠幅度綜合優惠幅度 新能源新能源 特斯拉 2023/6/16-2023/6/30 Model 3后輪驅動版 8,000元保險
29、補貼及優惠利率貸款方案 26.14 26.14 0.0%2023/7/7 Model 3 抵3500元尾款&EAP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90天的免費試用權 26.14-29.74 25.79-29.39 1.3%2023/8/14-2023/9/30 Model 3后輪驅動版 8,000元保險補貼 26.14 26.14 0.0%2023/11/28-2023/12/31 Model 3后輪驅動版 可享8000元限時保險補貼&3年期、5年期優惠利率貸款方案年費率低至2.75%26.14 26.14 0.0%比亞迪 2023/11/11-2023/11/30 漢EV冠軍版 2000元訂金抵100
30、00元購車款 20.98-29.98 20.18-29.18 3.1%2023/12/1-2023/12/31 漢DM-i冠軍版/漢DM-P戰神版 10000元燃油轉訂基金 17.98-27.98 16.98-26.98 4.4%2023/12/1-2023/12/31 漢EV冠軍版 20000元燃油轉訂基金 20.98-29.98 18.98-27.98 7.8%2023/11/11-2023/11/30 海豹冠軍版 2000元訂金抵9000元購車款 18.98-27.98 18.28-27.28 3.0%2023/12/1-2023/12/31 海豹DM-i 可享受2000元抵扣7000元
31、&置換補貼5000元,3成首付,3年免息 18.68-23.68 18.18-23.18 2.4%小鵬 2023/3/10-2023/4/30 P7i 首任非營運車主4年免費充電額度權益(每年1500度),并可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響 23.39-33.99 23.39-33.99 0.0%2023/6/1-2023/6/30 P7i(除610鵬翼型能版)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響 23.39-33.99 23.39-33.99 0.0%2023/7/1-2023/7/31 P7i 702/610版 10000元尾款減免,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響(除610鵬翼
32、型能版)24.99-33.99 23.99-32.99 3.4%2023/9/1-2023/10/31 P7i 702/610版 10000元尾款減免 24.99-33.99 23.99-32.99 3.4%2023/11/1-2023/11/30 P7i 702/610版 10000元尾款減免 24.99-33.99 23.99-32.99 3.4%2023/11/1-2023/11/30 P7i 550版 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響 22.39-23.99 22.39-23.99 0.0%2023/12/1-2023/12/7 P7i 550版 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
33、響 22.39-23.99 22.39-23.99 0.0%2023/12/8-2023/12/31 P7i 550版 5000元保險補貼 22.39-23.99 22.39-23.99 0.0%2023/12/8-2023/12/17 P7i 1元抵5000元現金補貼 23.39-33.99 22.89-33.49 1.7%2023/12/1-2023/12/31 P7i 702/610版 5000元保險補貼&10000元現金補貼或24期0息&免費升級價值6000元的丹拿原裝音響 24.99-33.99 23.49-32.49 3.4%長安 2023/3/9-2023/3/31 深藍SL03
34、 20000元現金優惠&22000權益大禮包 14.59-19.19 12.59-17.19 11.8%2023/12/1-2023/12/17 深藍SL03 可享受1999元抵8000元購車款 14.59-19.19 13.99-18.59 3.6%2023/12/12-2023/12/31 啟源A07 1999 元抵扣車款 10000 元 15.59-17.99 14.79-17.19 4.8%合眾 2023/2/3-2023/2/28 哪吒S 定金5000元抵扣車款20000元 15.98-34.18 14.48-32.68 6.0%2023/3/1-2023/4/30 哪吒S 1160
35、增程小版 限時特惠價17.98萬元 20.28 17.98 11.3%2023/12/16-2024/1/15 哪吒S 定金5000元抵扣車款20000元 15.98-34.18 14.48-32.68 6.0%合資燃油合資燃油 廣汽豐田 2023/4/28-2023/4/30 凱美瑞 購置稅補貼10000元 17.98-26.98 16.98-25.98 4.4%廣汽本田 5/20-8/31 雅閣 至高30000元置換補貼 17.98-22.88 14.98-19.88 14.7%14.7%12/1-12/31 雅閣 至高10000元置換補貼 17.98-22.88 16.98-21.88
36、4.9%4.9%上汽大眾 2023/12/5-2023/12/31 帕薩特 最高綜合優惠40000元&5年0利率 18.19-25.29 14.19-21.29 18.4%18.4%16 市場競爭:新市場競爭:新B B級車型周期開啟,缺少級車型周期開啟,缺少1515-2020萬元純電爆款車萬元純電爆款車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價格標注為低配版價格,藍色月均銷量10000,黃色月均銷量5000+,橘色月均銷量5000或剛上市,黑色未上市)圖圖2020:B B級新能源轎車參數對比級新能源轎車參數對比 通過對比B級轎車的綜合性能、以及價格優惠方案,我們判斷,1)合資燃油車的空間
37、/座椅/底盤的舒適度普遍高于新能源車(可滿足家庭+商務需求)、疊加近期的綜合優惠方案,合資燃油轎車的性價比優勢凸顯。2)新能源車型主要在車身操控性能、智能化等領域有所提升。綜合來看,實用性綜合來看,實用性+功能性、以及定價(性價比)為功能性、以及定價(性價比)為B B級轎車的主要購車考慮因素。近期主機廠對級轎車的主要購車考慮因素。近期主機廠對B B級新能源車的布局進一步增強,包括已上市的級新能源車的布局進一步增強,包括已上市的智界智界S7S7(2023/112023/11上市,起售價上市,起售價24.9824.98萬元),星紀元萬元),星紀元ESES(起售價(起售價22.5822.58萬元)、
38、極氪萬元)、極氪007007(起售價(起售價20.9920.99萬元起)、銀河萬元起)、銀河E8E8(預售價(預售價18.818.8萬元萬元起)、小米起)、小米SU7SU7等,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我們判斷,小米汽車具備高性價比的品牌定位與用戶認知、疊加等,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我們判斷,小米汽車具備高性價比的品牌定位與用戶認知、疊加9090后后+00+00后消費主力的用戶畫像群體后消費主力的用戶畫像群體或與小米定位的重合度較高,預計小米造車能否破圈的關鍵在于或與小米定位的重合度較高,預計小米造車能否破圈的關鍵在于1515-2020萬元純電市場的布局與銷量爬坡能力。萬元純電市場的布局與銷量爬坡能力
39、。17 市場競爭:市場競爭:1515-2020萬元市場純電銷量如何突破?萬元市場純電銷量如何突破?資料來源:紅星資本局、中汽協數據庫、乘聯會、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當前國內15-20萬元的純電銷量表現落后于其他價格帶。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23年前11月15-20萬元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約27.0%、純電銷量在新能源車總銷量占比約55.6%(2023年前11月國內新能源車的總滲透率約34.1%、純電銷量在新能源車銷量的總占比約69.2%)。我們判斷,我們判斷,1 1)1515-2020萬元為合資品牌的重點布局市場,涵蓋首購萬元為合資品牌的重點布局市場,涵蓋首購+部分增換購用戶群體,對品牌部分增換購
40、用戶群體,對品牌+實用性實用性/功能兌現等有較高的要求(新能源車功能兌現等有較高的要求(新能源車或持續面臨燃油車的階段性沖量降價風險);或持續面臨燃油車的階段性沖量降價風險);2 2)考慮成本差異性,此價格帶的新能源車仍以插混為主(主力純電車型尚未充分下探)。)考慮成本差異性,此價格帶的新能源車仍以插混為主(主力純電車型尚未充分下探)。圖圖2121: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對應不同價格帶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對應價格帶代表車型月均銷量、以及用戶畫像區分月對應不同價格帶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對應價格帶代表車型月均銷量、以及用戶畫像區分 18 市場競爭:市場競爭:1515-2020萬元市
41、場純電銷量如何突破?萬元市場純電銷量如何突破?資料來源:交強險、汽車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價格統計時間截至2024/1/2)表表4 4:12/1812/18-12/2412/24期間期間1515-2020萬元新能源車型的純電與增程銷量占比、以及參數情況萬元新能源車型的純電與增程銷量占比、以及參數情況 對于15-20萬元的插混 vs.純電車型:1)購買價格:同款插混版本車型的購買價格普遍比純電版本低3-4萬元。2)使用成本:純電車型的年使用成本超過1,000元,高于插混車型。綜合來看,綜合來看,1 1)1515-2020萬元價格帶的市場空間較大、但純電滲透率較低,純電車型尚未起量或主要由
42、于購買價格與使用成本偏高(在插混、純電萬元價格帶的市場空間較大、但純電滲透率較低,純電車型尚未起量或主要由于購買價格與使用成本偏高(在插混、純電版本車型配置趨同的情況下,當前版本車型配置趨同的情況下,當前1515-2020萬元插混相比于純電仍存在性價比優勢);萬元插混相比于純電仍存在性價比優勢);2 2)預計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回落、產業鏈技術升級)預計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回落、產業鏈技術升級+降本,降本,2025E 152025E 15-2020萬元存在智能純電爆款車撬動市場需求的可能性;萬元存在智能純電爆款車撬動市場需求的可能性;3 3)小米或有望憑借“平價智能化”定位切入)小米或有望憑借“平
43、價智能化”定位切入1515-2020萬元市場,帶動銷量爬坡。萬元市場,帶動銷量爬坡。19 技術:小米汽車發布會技術進展更新技術:小米汽車發布會技術進展更新 資料來源:小米官網、IT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2023/12/28小米汽車發布會發布了關于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五大技術。我們認為,目前小米多項技術參數已達到或者接近業內的領先水平;同時結合雷軍出色的表達和共情能力,打造出了小米造車的科技屬性感。電機:電機:本次小米共發布了三款電機V6、V6S和V8S。其中,V6和V6S的轉速達到了21,000rpm并將在首款車型搭載;V8S電機最高轉速 27,200rpm,參數目前是全
44、球轉速最高的電機,預計在2025E實現量產。電池:電池:小米800V電池包搭載了CTB一體化車身技術,最高電壓可達到871V,擁有77.8%全球最高的電池包體積效率。電池還首創了“電芯倒置技術”,通過高壓絕緣防護、水冷面積增加、以及隔熱凝膠設計提升電池安全性能。大壓鑄:大壓鑄:小米采用自主設計 9,100 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同時自研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提升車身的防撞能力。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搭載2 顆 Orin 芯片,508TOPS。通過BEV變焦技術+自研道路大模型實時生成道路拓撲,小米規劃其城區NCA 2024E將落地100城。智能座艙:智能座艙:由“中控生態
45、屏”、“翻轉式儀表屏”、“HUD”和“后排拓展屏”組成。采用高通驍龍8295芯片+澎湃OS支持車機生態系統。圖圖2222:小米汽車五大技術布局參數對比:小米汽車五大技術布局參數對比 20 技術:以投資技術:以投資+收購為主,切入汽車產業鏈收購為主,切入汽車產業鏈 資料來源:投資界、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分類分類 投資企業投資企業 融資企業融資企業 投資時間投資時間 融資額融資額 整車投資整車投資 整車整車 順為資本 蔚來汽車 2015年6月 數億元人民幣 順為資本 小鵬汽車 2017年12月 未披露 小米集團 2019年11月 4億美元 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 三電系統等三電系統等 小米產業基金
46、珠海冠宇 2018年 未披露 中航鋰電 2020年12月 2.9億元 贛鋒鋰電 2021年7月 9.71億元 蜂巢能源 2021年7月 102.8億元 小米科技 酷科電子 2017年1月 數百萬元 順為資本 奧易克斯 2019年9月 2億元 海之博電子 2021年6月 數千萬元 順為資本和小米集團 愛磁科技 2021年8月 數千萬元 小米集團 孔輝汽車 2021年9月 未披露 視覺傳感器視覺傳感器 小米產業基金 誠瑞光學 2020年7月 11.5億元 小米產業基金 矽??萍?2021年2月 未披露 小米集團 普諾飛思 2021年7月 數千萬美元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 順為資本 北醒光子 2016年
47、11月 未披露 2019年1月 未披露 小米集團 禾賽科技 2021年6月 超3億美元 順為資本 圖通達 2021年8月 6600萬美元 芯片芯片 小米產業基金 比亞迪半導體 2020年6月 8億元 2020年8月 未披露 思特威 2020年10月 近15億元 靈明光子 2020年10月 數千萬元 小米產業基金 晶視智能 2019年5月 未披露 小米集團 2021年1月 未披露 小米產業基金 鐳明激光 2020年9月 未披露 2021年6月 數億元 易兆微電子 2020年12月 未披露 2021年6月 數億元 裕泰微電子 2021年8月 未披露 云途半導體 2021年8月 未披露 分類分類 投
48、資企業投資企業 融資企業融資企業 投資時間投資時間 融資額融資額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順為資本 Momenta 2017年1月 1000萬美元 2017年7月 4600萬美元 2021年3月 5億美元 順為資本 智行者 2017年6月 6000萬美元 2018年4月 1.5億元 小米產業基金 縱目科技 2021年6月 1.9億美元 小米集團 深動科技 2012年7月 未披露 小米產業基金 幾何伙伴 2012年7月 數億元 車載智能產品車載智能產品 小米集團 睿米 2016年5月 數百萬元 順為資本 2017年9月 未披露 順為資本 澤景電子 2021年8月 1.72億元 智能座艙
49、智能座艙 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 凱立德 2014年1月 未披露 順為資本和小米集團 板牙科技 2016年3月 數千萬元 售后服務售后服務 領域領域 投資企業 融資企業 投資時間 融資額 出行服務出行服務 雷軍個人 哈哈拼車 2011年8月 數百萬元 麻瓜出行 2013年6月 數百萬元 汽車交易汽車交易 雷軍個人 木倉科技 2017年12月 未披露 順為資本 人人車 2014年12月 2000萬美元 2015年8月 8500萬美元 2016年9月 1.5億美元 小米集團 買車網 2017年12月 未披露 車財多 2017年12月 未披露 物流配送物流配送 順為資本 同城必應 2017年6月 50
50、00萬美元 2018年8月 6000萬美元 2021年3月 1.25億美元 貨拉拉 2017年10月 1億美元 2019年2月 3億元 2020年12月 5.15億元 車險維修車險維修 順為資本 車與車 2016年11月 未披露 2017年11月 未披露 好快省 2013年10月 數千萬美元 弼馬溫養車網 2015年4月 1000萬元 表表5 5:小米在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標的:小米在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標的 21 技術:以投資入股形式,布局整車三電技術技術:以投資入股形式,布局整車三電技術 資料來源:維科網鋰電、IT之家、電動汽車觀察家、澎湃網、電動知未來、高工鋰電、愛集微、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小米
51、對涉及汽車業務的關鍵環節以投資入股形式布局。一方面通過投資成長性企業實現穩定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以股東形式參與關于新能源汽車核心產業鏈的布局,提高供應鏈環節的議價能力。電池領域:電池領域:主要投資了包括贛鋒鋰業、珠海冠宇、蜂巢能源、中航鋰電四家企業,形成了對固態電池、鋰電池的完整布局。底盤領域:底盤領域:投資同濟大學孵化的創新企業同馭汽車,被投企業已有商業化量產產品。圖圖2323:小米在電池、底盤領域的投資方向:小米在電池、底盤領域的投資方向 續航里程續航里程(kmkm)動力蓄電池動力蓄電池 總能量(總能量(kWhkWh)百公里平均電耗百公里平均電耗(kWh/100kmkWh/100km)小米S
52、U7(四驅)800 101 13.713.7 小米SU7(兩驅)668 73.6 12.512.5 漢 506/605/715/610 60.48/72/85.44 13.2/13.5/14.9 海豹 550/700/650 61.4/82.5 12.6/13/14.6 小鵬P7 702/610 86.2 13.6/15.6 深藍sl03 515/705 58.1/79.97 12.3/12.9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表表6 6:小米汽車的百公里電耗對比:小米汽車的百公里電耗對比 22 技術:收購初創團隊,補齊智能生態技術:收購初創團隊,補齊智能生態 資料來源:太平洋號、直通
53、IPO、36氪、汽車大事紀、縱目科技照顧說明書、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2424: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投資方向: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投資方向 小米以投資并購形式布局智能化領域,投資企業包括縱目科技(硬件+軟件,主要應用為泊車場景)、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硬件為主),2021年全資收購深動科技(軟件為主提供高精地圖為核心的智駕解決方案)并組成了小米智駕團隊。小米收購的深動科技團隊創始人多為微軟背景,分別負責包括虛擬場景重構、物體場景定位、圖像識別、以及立體成像方向。我們判斷,智駕方案對數據積累、以及算法+算力要求較高,核心仍在于更多數據積累(銷量)并依托于高算力平臺+自研算法方案實現智能化分場景的兌現。
54、23 資料來源:財經早餐、界面新聞、電科技、鳳凰網、電動湃、節點經濟、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我們將互利網公司在汽車業務的布局分為三類,1)軟件系統布局:以滴滴、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依托于云業務優勢進行車機軟件布局。2)軟硬件系統布局:以華為為代表定位軟硬件集成供應商,對汽車進行較高研發投入并創新開發了“鴻蒙智行”生態模式與車企進行深度綁定。3)造車布局:包括小米、百度;其中,百度受限于造車資質、以及技術壁壘等原因變更了實際控股人,將前期的“集度”更名為“極越”。綜合來看,鑒于資金與技術壁壘,多數互聯網公司選擇偏保守的非造車模式提供軟硬件服務。小米是少數可推進至汽車量產交付并有望獲得生綜合來看,
55、鑒于資金與技術壁壘,多數互聯網公司選擇偏保守的非造車模式提供軟硬件服務。小米是少數可推進至汽車量產交付并有望獲得生產資質的手機廠商;其中,資金(主營業務盈利產資質的手機廠商;其中,資金(主營業務盈利/現金流表現、汽車業務研發現金流表現、汽車業務研發+資本開支資本開支+經營費用、外部融資等)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經營費用、外部融資等)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圖圖2525: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對汽車業務布局對比: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對汽車業務布局對比 資金:前期大量投入,奠定汽車行業壁壘資金:前期大量投入,奠定汽車行業壁壘 24 資金:研發投入將持續加碼資金:研發投入將持續加碼 資料來源:Wind、各公
56、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自由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資本開支)圖圖2727:20202020-20232023年半年報年半年報/前三季度平均單車研發前三季度平均單車研發/營銷成本、以及研發人員數量營銷成本、以及研發人員數量 圖圖2626:20222022年小米及其他車企的現金情況(單位:億元)年小米及其他車企的現金情況(單位:億元)小米2021年計劃10年內在汽車領域投入研發費用100億美元(對應每年約70+億元),截至2023/12小米首款車的研發投入已超100億元。我們認為,我們認為,1 1)大部分新勢力通過融資,推動研發)大部分新勢力通過融資,推動研發+業務運營;預計車企研發投入
57、或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小米作為汽車領域的后入局者,汽車業務運營;預計車企研發投入或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小米作為汽車領域的后入局者,汽車累計研發投入與已量產的新勢力累計研發投入與已量產的新勢力/頭部自主車企仍有差距,不排除其研發投入隨著后續新車頭部自主車企仍有差距,不排除其研發投入隨著后續新車+智能化布局而有所增加。智能化布局而有所增加。2 2)20222022年小米經營凈年小米經營凈現金流由正轉負,考慮到小米互聯網服務增長放緩、以及對汽車業務的投資增加,資金也將成為推動小米汽車各項業務發展與兌現的關鍵?,F金流由正轉負,考慮到小米互聯網服務增長放緩、以及對汽車業務的投資增加,資金也將成為推動小米汽車
58、各項業務發展與兌現的關鍵。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特斯拉、蔚小理為公司全部人員)25 供產銷:渠道健全供產銷:渠道健全+直營為主提升銷售專業性直營為主提升銷售專業性 資料來源:車安人安公眾號、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2828:小米汽車渠道劃分預測:小米汽車渠道劃分預測 省份省份 市市 省份省份 市市 直轄市直轄市 北京 福建福建 福州 上海 廈門 天津 四川四川 成都 重慶 陜西陜西 西安 廣東廣東 廣州 湖北湖北 武漢 深圳 湖南湖南 長沙 佛山 河北河北 石家莊 東莞 河南河南 鄭州 浙江浙江 杭州 山東山東 青島 寧波 山西山西 太原 溫州 江西江西 南昌 江蘇江蘇
59、南京 安徽安徽 合肥 蘇州 云南云南 昆明 無錫 海南海南 ???遼寧遼寧 沈陽 表表7 7:已開始招聘小米汽車銷售人員地區:已開始招聘小米汽車銷售人員地區 圖圖2929:小米之家直營門店數量(單位:個):小米之家直營門店數量(單位:個)當前新能源汽車的門店銷售模式包括直營、直營+托管、直營+代理這三類;其中,直營+托管的渠道拓展節奏更快,銷售人員來自于主機廠可保證銷售的專業性,場地來自于代理商可帶動門店的靈活性。我們統計小米之家的直營門店數量近我們統計小米之家的直營門店數量近300300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呈現出向中高收入城市渠道拓展的趨勢。預計小米或也采用“直營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
60、市,呈現出向中高收入城市渠道拓展的趨勢。預計小米或也采用“直營+托管”托管”模式,利用其覆蓋廣泛且深入的線下渠道快速提升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并委派銷售人員至線下渠道,帶動單店效率提升。模式,利用其覆蓋廣泛且深入的線下渠道快速提升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并委派銷售人員至線下渠道,帶動單店效率提升。資料來源:小米官網、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門店統計時間截至2024/1/2)資料來源:車安人安公眾號、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26 核心競爭力:粉絲生態流量變現,雷軍率領團隊兌現核心競爭力:粉絲生態流量變現,雷軍率領團隊兌現 資料來源:小米官網,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3030:小米的生態布局:小米的生態布局 圖
61、圖3131:20172017-20232023年年9 9月小米月小米MIUIMIUI月活躍月活躍用戶人數(百萬)用戶人數(百萬)圖圖3232:20182018-20222022年小米已連接的年小米已連接的IoTIoT設設備(百萬臺)備(百萬臺)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評價維度評價維度 具體情況具體情況 評分評分 布局 汽車布局錯過行業紅利期 5 人員 老員工+傳統車企團隊構成 5 競爭 B級車型競爭激烈缺乏爆款 8 技術 投資+并購為主以股東形式布局 6 資金 變現能力惡化+投入持續增加 5 核心競爭力 粉絲生態運營良好,具備前期銷量基礎 9 綜合實力打分 前期銷量可能迅速抬升
62、,但綜合競爭力有待驗證 6 表表8 8:小米汽車的綜合競爭力評價:小米汽車的綜合競爭力評價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預測(注:打分滿分為10分)小米致力于打造智能生態互聯模式,截至2022年底小米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量、MINU的活躍人數均接近6億人,用戶技術保持穩定的增長。疊加雷軍以微博互動+公開演講等方式增加與用戶之間的交流打造貼合小米品牌形象(親民+年輕化)的個人IP,小米有望持續在粉絲身上進行變現。整體來看,考慮到小米的龐大粉絲基數及粉絲購買力,不排除前期銷量迅速抬升的可能,但長期銷量穩定增長與車型的綜合競爭力有關。我們認為,整體來看,考慮到小米的龐大粉絲基數及粉絲購買力,不排除前期銷
63、量迅速抬升的可能,但長期銷量穩定增長與車型的綜合競爭力有關。我們認為,1 1)小米或已錯過行業布局的最佳紅利期,但細分市場依然存在機會;預計產品推進節奏與管理層協作能力高度相關(看好雷軍率領的團隊兌現)。)小米或已錯過行業布局的最佳紅利期,但細分市場依然存在機會;預計產品推進節奏與管理層協作能力高度相關(看好雷軍率領的團隊兌現)。2 2)首款車型進軍競爭最為激烈的)首款車型進軍競爭最為激烈的B B級轎車市場,需要強產品力。級轎車市場,需要強產品力。3 3)技術自研仍待推進,實際供應能力)技術自研仍待推進,實際供應能力+生產生產+交付表現有待驗證。交付表現有待驗證。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
64、究所整理 27 我們預計我們預計2024E2024E小米首款汽車銷量小米首款汽車銷量5 5-1010萬輛萬輛 資料來源:Wind、各公司銷量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3333:20202020-20232023年前三季度各品牌的銷量、毛利率、以及凈利率年前三季度各品牌的銷量、毛利率、以及凈利率 圖圖3434: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熱銷車型在月熱銷車型在B B級轎車新能源級轎車新能源市場份額(按銷量口徑)市場份額(按銷量口徑)圖圖3535:20232023年前年前1111月月B B級轎車在新能源市場占比級轎車在新能源市場占比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汽協、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
65、:乘聯會、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2023年前11月B級純電轎車在新能源市場比例為9.2%,B級純電轎車車型表現分化,特斯拉、漢EV、海豹在B級轎車新能源市場份額累計超過70%,其余熱門車型P7、零跑C01的市場份額不足10%。1 1)綜合考慮市場競爭綜合考慮市場競爭、小米的品牌力與首款車型定位小米的品牌力與首款車型定位,我們預計我們預計20242024E E SUSU7 7銷量銷量5 5-1010萬輛;后續需聚焦萬輛;后續需聚焦1515-2020萬元純電車型的爬坡上量能力萬元純電車型的爬坡上量能力。2 2)我們預計我們預計20242024E E小米汽車業的毛利率約個位數小米汽車業的毛利率約個位數
66、,預計年銷量預計年銷量3030-4040萬輛以上萬輛以上+毛利率爬坡至毛利率爬坡至1515%左右或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左右或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目目 錄錄 手機到汽車的突破重心在哪?手機到汽車的突破重心在哪?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多維度看小米的競爭力 28 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小米產業鏈標的梳理 29 小米汽車供應鏈梳理小米汽車供應鏈梳理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互動易、證券之星等,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股價時間截至2024/1/2)已確定供應小米汽車已確定供應小米汽車 業務范圍業務范圍 代碼代碼 供應商供應商 配套產品配套產品 2024E2024E收入一致預期收入一致預期 (億元)(億元)2024
67、E2024E凈利潤一致預期凈利潤一致預期 (億元)(億元)預計預計ASPASP (元)元)市值市值 (億元)(億元)2024E PE2024E PE 合作進度合作進度 車身&底盤 603037.SH 凱眾股份 減震產品、線控制動 8.2 1.07 1,000 27 25 小米智造為控股子公司,有同步開發的減震產品 300926.SZ300926.SZ 博俊科技博俊科技 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 37.9 37.9 4.334.33 2,000 2,000 80 80 1818 公司部分產品通過公司部分產品通過Tier1Tier1間接供貨小米間接供貨小米 002937.S
68、Z 興瑞科技 鑲嵌件與電控相關部件 27.1 3.66 1,000 79 21 已有間接獲得小米定點 001282.SZ 三聯鍛造 輪轂軸承 15.1 1.61 500 42 26 定點開發小米輪轂軸承 601689.SH 拓普集團 減震、內飾、輕量化底盤、空懸 286.7 31.36 8,000 769 25 多個項目獲得小米在內客戶定點 000559.SZ 萬向錢潮 等速驅動軸 NA NA 1,000 171 NA 等速驅動軸產品已供貨給小米汽車 300988.SZ 津榮天宇 底盤、被動安全精密器件、精密沖壓模具 NA NA 3,000 29 NA 與小米等新能源車型產品進行配套業務 30
69、1007.SZ 德邁仕 方向絲杠 NA NA 300 26 NA 1款方向絲杠最終用于小米汽車 000030.SZ 富奧股份 緊固件與轉向柱 NA NA 1,500 94 NA 已獲得緊固件與轉向柱訂單 熱管理 300375.SZ 鵬翎股份 熱管理管路供應商 19.5 0.97 800 41 42 公司與小米汽車有合作 002239.SZ 奧特佳 空調系統供應商 89.7 2.59 3,500 103 40 根據定點預計向小米汽車提供空調系統產品 002126.SZ 銀輪股份 熱管理前端模塊 134.0 8.24 1,000 145 18 新拓展小米汽車等客戶 內外飾 603035.SH603
70、035.SH 常熟汽飾常熟汽飾 內飾板內飾板 55.9 55.9 7.607.60 2,000 2,000 70 70 9 9 公司獲得小米項目定點公司獲得小米項目定點 600742.SH 一汽富維 座椅、儀表板、后視鏡、車輪總成 254.7 8.07 7,000 70 9 多家分子公司已進入小米汽車采購組 000700.SZ 模塑科技 保險杠及塑化汽車裝飾 97.6 6.99 1,000 64 9 小米是公司的新能源客戶 300100.SZ 雙林股份 座椅零部件 53.0 2.19 300 44 20 部分產品間接供貨小米,未實現量產 600741.SH 華域汽車 內外飾零部件、座椅、車燈
71、1,808.5 82.78 3,500 508 6 小米汽車等相關車型的部分配套供貨 動力&電子 300585.SZ 奧聯電子 車身電子控制 9.2 0.96 3,000 28 29 已進入供應商體系 301398.SZ 星源卓鎂 鎂合金動總殼體 5.3 1.17 1,000 39 33 在研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包括小米汽車等 301099.SZ 雅創電子 自研IC 28.8 1.90 500 40 21 間接開展業務合作 300124.SZ 匯川技術 驅動電機 377.5 63.67 4,700 1,666 26 子公司匯川聯合動力提供 300697.SZ 電工合金 高壓連接器 NA NA
72、2,000 43 NA 間接供貨小米汽車 688113.SH 聯測科技 動力系統測試解決方案 NA NA 2,000 29 NA 小米汽車是公司客戶 30 小米汽車供應鏈梳理小米汽車供應鏈梳理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互動易、證券之星等,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注:股價時間截至2024/1/2)未明確披露的潛在供應商未明確披露的潛在供應商 業務范圍業務范圍 代碼代碼 供應商供應商 配套產品配套產品 2024E2024E收入一致預期收入一致預期 (億元)(億元)2024E2024E凈利潤一致預期凈利潤一致預期 (億元)(億元)預計預計ASPASP (元)元)市值市值 (億元)(億元)2024E PE2
73、024E PE 合作進度合作進度 車身&底盤 301210.SZ301210.SZ 金楊股份金楊股份 方形電池精密結構件方形電池精密結構件 21.1 21.1 2.862.86 3,000 3,000 37 37 1313 小米制造為公司第六大股東小米制造為公司第六大股東 605319.SH605319.SH 無錫振華無錫振華 汽車沖焊件和分拼總成汽車沖焊件和分拼總成 26.7 26.7 3.363.36 2,000 2,000 60 60 1818 NANA 301307.SZ301307.SZ 美利信美利信 三電類壓鑄件三電類壓鑄件 46.6 46.6 3.593.59 3,000 3,0
74、00 72 72 2020 NANA 002965.SZ 祥鑫科技 底盤件/精密模具及車載結構件 87.2 7.18 3,000 72 10 建立了合作關系 300611.SZ 美力科技 高端彈簧產品及精密注塑件 18.0 1.13 450 25 22 業務正在推進 603197.SH 保隆科技 儲氣罐及TPMS 79.4 5.74 1,500 118 21 建立了業務關系 內外飾 600703.SH 三安光電 車燈業務 132.7 11.09 4,000 242 22 子公司安瑞光電已與多家知名自主車企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并開始穩定供貨 603179.SH 新泉股份 門板 163.5
75、 12.31 1,500 684 56 NA 智能化 301221.SZ 光庭信息 無人駕駛軟件 9.6 1.24 4,000 52 42 簽署保密協議,合作取得實質性突破 002906.SZ 華陽集團 hud及儀表 86.1 6.45 2,500 179 28 NA 動力&電子 688800.SH 瑞可達 連接器 24.9 2.96 1,000 63 21 簽署保密協議 300258.SZ 精鍛科技 差速器總成 27.1 3.43 200 62 18 簽署保密協議 31 公司一:博俊科技(公司一:博俊科技(300926.SZ300926.SZ)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盈利預測
76、來自Wind一致預期,股價時間為2024/1/2;(注:博俊科技2021、2022、2023年股本分別為1.42、1.55、2.79億股)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103.1%至17.0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125.2%至1.82億元;其中,3Q23營業收入同比+83.7%/環比+11.7%至6.7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111.6%/環比+41.0%至0.86億元。盈利能力持續上行:盈利能力持續上行: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2.8pcts至24.2%,歸母凈利潤率同比+1.1pcts至10.7%,其中,3Q23毛利率同比+2.3pcts/環比 -3.1pcts至23.
77、7%,歸母凈利潤率同比+1.2pcts/環比+2.7pcts至12.7%。費用端前三季度銷管研費用率同比-0.8pcts至7.5%。沖壓業務穩步增長沖壓業務穩步增長,一體壓鑄開啟第二成長曲線:一體壓鑄開啟第二成長曲線:1)傳統沖壓業務:公司客戶資源豐富,1H23公司前五大客戶中,理想/吉利/比亞迪分別貢獻營收3.2/2.0/0.5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1.2%/19.9%/5.0%),當前在手訂單也較為充足,截至2022/12/31公司2023-2025E在手訂單合計共71.07億元;2)一體壓鑄:公司已購入多臺配備大型壓鑄機(2,500噸、3,500噸、4,500噸和9,000噸),已完成一
78、體壓鑄試模及制樣,將于4Q24E開始量產,或有望開啟公司第二成長曲線。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擴建產能保障新項目順利推進,2023/9公司募資投建年產5,000萬套汽車零部件、1,000套模具項目,常州、湖北、重慶等項目將于2024-2025E陸續投產。預計隨在手訂單+產能逐步釋放,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向上。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新客戶拓展不及預期、一體壓鑄推進速度不及預期、產能推進不及預期。指標指標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805.51 1,390.91 2,581.00 3,794.00 5,126.00
79、營業收入增長率 46.78%72.68%85.56%47.00%35.11%凈利潤(百萬元)84.23 147.91 287.20 432.60 591.40 凈利潤增長率 25.15%75.61%94.17%50.63%36.71%EPS(元)0.59 0.95 1.03 1.55 2.12 ROE(歸屬母公司)(攤?。?.90%11.60%18.71%22.57%24.25%P/E 48 30 28 18 13 表表8 8: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 32 公司二:常熟汽飾(公司二:常熟汽飾(603035.SH603035.SH)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
80、理,盈利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股價時間為2024/1/2;(注:常熟汽飾2021、2022年股本分別為3.61、3.80億股)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19.2%至30.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3.9%至3.8億元;其中,3Q23營業收入同比+18.2%/環比+24.0%至12.3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8.9%/環比+11.7%至1.5億元。毛利率和歸母凈利率略下滑:毛利率和歸母凈利率略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1.3pcts至20.3%,歸母凈利潤率同比-1.8pcts至12.5%,其中,3Q23毛利率同比 -3.1pcts/環比-0.6pcts至19.6%,
81、歸母凈利潤率同比-3.7pcts/環比-1.4pcts至12.5%。費用端前三季度銷管研費用率同比+1.5pcts至10.8%。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年降、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優質內飾總成供應商優質內飾總成供應商,捕捉智能化時代機遇積極拓展新能源客戶:捕捉智能化時代機遇積極拓展新能源客戶:公司是國內汽車內飾行業主要供應商之一,主要產品線覆蓋全面,擁有特斯拉、理想、小鵬、零跑等優質新能源客戶。我們判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技術實力、客戶拓展、以及產能釋放三方面,1)技術實力:在座艙智能化升級的趨勢下,公司順應行業發展,2021年與華為、一汽富晟形成戰略合作推出了可對乘客進行健康指標檢測
82、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公司通過與華為等優質下游客戶綁定有望在行業趨勢中充分受益。2)客戶拓展:2023/10/28公司再次發布定點公告,獲得某知名新能源汽車廠商為期5年、項目金額約30億元的定點。3)公司已有長春/常熟/沈陽/北京/天津等生產基地,可與主機廠生產基地配套進行信息實時反饋。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投資收益波動風險、新客戶拓展不及預期。指標指標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2662.72 3,665.67 4,512.00 5,592.50 6,765.22 營業收入增長率 20.
83、06%39.73%23.09%23.95%20.97%凈利潤(百萬元)420.27 511.72 614.70 760.01 947.30 凈利潤增長率 16.15%21.76%20.12%23.64%24.64%EPS(元)1.17 1.35 1.62 2.00 2.49 ROE(歸屬母公司)(攤?。?0.25%11.05%12.10%13.22%14.21%P/E 16 14 11 9 7 表表9 9: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 33 公司三:金楊股份(公司三:金楊股份(301210.SZ301210.SZ)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盈利預測來自Win
84、d一致預期,股價時間為2024/1/2;(注:金楊股份2022、2023年股本分別為0.62、0.82億股)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12.7%至8.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35.8%至0.5億元;其中,3Q23營業收入同比+5.0%/環比+5.1%至3.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50.9%/環比-37.7%至0.1億元。三季度盈利承壓:三季度盈利承壓: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2.9pcts至16.1%,歸母凈利潤率同比-2.2pcts至6.1%,其中,3Q23毛利率同比-3.3pcts/環比 -4.3pcts至13.7%,歸母凈利潤率同比-5.3pcts/環比-3.2p
85、cts至4.6%。公司盈利能力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為旗下產品銷售價格下調影響。費用端前三季度銷管研費用率同比+1.2pcts至8.4%,費用率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后招待費和差旅費有所增加。下游客戶拓展良好下游客戶拓展良好,小米入股進行戰略投資:小米入股進行戰略投資: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電池精密結構件及材料制造商之一,專注于為電池行業提供高精密度、高一致性、高安全性的電池精密結構件及材料。與公司形成合作關系的主要客戶包括 LG 化學、松下、三星 SDI、比亞迪等全球知名電池級汽車企業。此外,公司與寧德時代、欣旺達建立了合作關系,相關產品已通過前期驗證,已進入批量供應。公司通過較強的技術研發
86、實力、以及多元化的產品體系,獲得小米電池領域的戰略投資并持股2.51%,預計小米汽車的產能釋放帶動公司向上的盈利彈性。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下游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產品及技術迭代風險。指標指標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1182.53 1,229.41 1,377.00 2,108.00 2,751.00 營業收入增長率 56.90%3.96%12.00%53.09%30.50%凈利潤(百萬元)151.64 108.45 97.00 286.00 333.00 凈利潤增長率 121.
87、59%-28.48%-10.56%194.85%16.43%EPS(元)2.45 1.75 1.18 3.47 4.04 ROE(歸屬母公司)(攤?。?6.82%15.98%4.90%12.70%12.90%P/E 18 26 38 13 11 表表1010: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 34 公司四:無錫振華(公司四:無錫振華(605319.SH605319.SH)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盈利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股價時間為2024/1/2;(注:無錫振華2022、2023年股本分別為2.00、2.50億股)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營業收
88、入同比+19.9%至16.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55.9%至1.7億元;其中,3Q23營業收入同比+18.4%/環比+18.5%至6.5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38.9%/環比+44.9%至0.8億元。盈利能力持續上行:盈利能力持續上行: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5.6pcts至24.6%,歸母凈利潤率同比+2.4pcts至10.3%,其中,3Q23毛利率同比+5.3pcts/環比+1.5pcts至26.5%,歸母凈利潤率同比+1.7pcts/環比+2.1pcts至11.8%。費用端前三季度銷管研費用率同比-0.5pcts至7.4%。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續向好,主要原因為,1)公司依托于主要客戶上汽
89、乘用車的出口業務高增,增量新能源車客戶特斯拉、理想產業龍頭地位強化。2)公司新增的電鍍業務核心客戶為聯合電子,1H23已有產能釋放。優質沖壓焊接供應商優質沖壓焊接供應商,新拓展業務增長可期:新拓展業務增長可期:1)沖壓業務:公司進入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神龍汽車等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沖壓件供應商體系。2)分拼總成業務:公司2017年開始推進該業務,由整車公司負責原材料采購降低價格波動對企業的盈利影響。1H23公司分拼總成加工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提升至28%。3)電鍍業務:2022/12公司收購無錫開祥進軍電鍍業務,對應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釋放。公司在與上汽深度綁定的基礎上,拓展了包括
90、理想汽車、特斯拉、智己汽車等優質客戶,疊加公司在新業務的持續開拓,業績有望迎來加速增長。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主要客戶海外市場銷量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產能爬坡不及預期。指標指標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1581.77 1,746.67 2,116.00 2,671.00 3,188.00 營業收入增長率 11.64%10.42%21.14%26.23%19.36%凈利潤(百萬元)91.00 80.91 243.33 335.67 404.50 凈利潤增長率-13.69%-11.08%200.
91、75%37.95%20.51%EPS(元)0.46 0.4 0.97 1.34 1.61 ROE(歸屬母公司)(攤?。?.17%4.47%10.77%12.83%13.50%P/E 52 60 25 18 15 表表1111: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 35 公司五:美利信(公司五:美利信(301307.SZ301307.SZ)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盈利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股價時間為2024/1/2;(注:美利信2022、2023年股本分別為1.58、2.11億股)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4.76%至23.61億元,歸母
92、凈利潤同比+12.78%至1.40億元;其中,3Q23營業收入同比-9.40%/環比 -4.64%至7.5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56.86%/環比-70.50%至0.2億元。短期盈利承壓:短期盈利承壓: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1.5pcts至17.8%,其中3Q23毛利率同比+1.0pct/環比-1.9pcts至16.5%,毛利率主要受IPO募投項目轉固拖累。費用端,前三季度銷管研費用率同比+2.2pcts至10.7%,其中3Q23三費費用率同比+4.1pcts/環比+1.9pcts至12.7%,費用率增加主要由于公司研發投入加大+IPO費用增加?,F金流方面,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同比+
93、21.6%至26.9億元。我們認為,公司短期盈利承壓,但整體趨勢向上。綁定通信綁定通信+汽車核心客戶汽車核心客戶,技術實力保障業績增長:技術實力保障業績增長:通信領域公司深度綁定愛立信、華為等頭部企業,憑借先發優勢+高薄散熱片壓鑄的行業領先技術,公司在5G基站等高難度項目中競爭優勢明顯;汽車領域公司與特斯拉、比亞迪、長安等國內外知名主機廠達成合作,公司也較早介入了超大型一體壓鑄結構件的研發/生產,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掌握一體壓鑄技術和擁有8,800噸壓鑄機的生產企業。我們認為,公司有望在通信+汽車雙主業驅動下,持續保持業務的增長性。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下游乘用車需求不及預期、全球貿易摩擦、原材料價
94、格波動。指標指標 20212021 20222022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2,281.05 3,170.04 3,816.00 4,660.50 5,771.00 營業收入增長率 24.35%38.97%17.82%22.41%22.08%凈利潤(百萬元)99.33 223.92 262.62 358.54 471.20 凈利潤增長率 7.10%125.44%17.28%36.53%31.42%EPS(元)0.63 1.42 1.25 1.70 2.24 ROE(歸屬母公司)(攤?。?.49%14.45%10.72%12.27%13.92%P/E 54 24 27 20 15 表表1212: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公司盈利預測與核心估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