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出口點評報告:國內外需求持續改善進出口數據雙雙轉正(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出口點評報告:國內外需求持續改善進出口數據雙雙轉正(6頁).pdf(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復工復產步伐加快,進出口增速回暖 國內外需求持續改善國內外需求持續改善,進,進出口數據雙雙轉正出口數據雙雙轉正 翟乃森翟乃森 進出口點評報告 A0305-20200714 2020 年 6 月 出口同比% 進口同比% 貿易差額 官方數據 0.5 2.7 464.2 北大國民經濟研究中心預測 -5.4 -10.9 560.0. Wind 市場預測均值 -2.9 -9.7 587.7 要點 防疫物資、 “宅經濟”相關產品外部需求提高,支撐出口回暖 海外供應能力恢復疊加國內需求回升, 帶動進口增速提高 進口增速恢復快于出口,貿易順差有所縮小 對東盟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 重
2、點商品進口量增加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宏觀經濟研究課題組宏觀經濟研究課題組 學術指導:劉偉學術指導:劉偉 組長組長:蘇劍:蘇劍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成員: 翟乃森 蔡含篇 康 健 紀 堯 邵宇佳 聯系人:聯系人: 蔡含篇 聯系方式:聯系方式: 010-62767607 掃描二維碼或發郵件訂閱 第一時間閱讀本中心報告 本本報報告告來來自自互互聯聯網網公公開開渠渠道道,版版權權歸歸原原作作者者所所有有。如如有有疑疑問問,請請聯聯系系。更更多多報報告告,請請掃掃描描二二維維碼碼進進入入找找報報告告小小程程序序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6 月, 中國出口 (以美元計)
3、同比增長 0.5%, 進口同比增長 2.7%; 1-6 月, 中國出口 (以美元計)同比下降 6.2%,進口同比下降 7.1%。從出口情況來看,同比增速的提升主要受與防疫物資、 “宅經濟”相關產品外部需求提高而得到支撐;從進口情況來看,同比增速的提升主要受海外復工復產供應能力逐步恢復疊加國內需求回升而推動; 從貿易差額情況看, 貿易順差的縮小主要受進口增速恢復快于出口的結果導致。 圖 1 進出口額增速:當月同比(%) 圖 2 中國貿易差額:當月值(億美元) 數據來源: 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防疫物資、 “宅經濟”相關產品外部需求提高,支撐出口回暖 按美元計價,中國 6 月份出口額
4、同比增長 0.5%,增速由負轉正,較上月提高 3.8 個百分點。其中,6 月份出口增速由負轉正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上半年中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 27.8,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長了 41.4,因此防疫物資出口對于 6 月份以及上半年的出口增速形成顯著支撐。 同時, 由疫情催生的 “宅經濟”使得相關電子產品出口增長同樣較快。第二,6 月份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出現大幅反彈,帶動中國出口增速提高,6 月份新出口訂單 PMI 為 42.6%,高于上月 7.3 個百分點。例如,6 月份美國 Markit 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至 49.8%,歐元區制造業
5、PMI回升至 46.9%,均已達到或接近疫情前水平,經濟動能回升顯著。第三,基數效應。2019年 6 月份出口額保持低速增長(-1.48%) ,對 2020 年 6 月份出口增速提高形成支撐。 -40-30-20-1001020304050602015-012015-042015-072015-1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22020-05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進口金額:當月同比-200-1
6、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 3 紡織物、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額增速:累計同比(%) 圖 4 歐元區、美國制造業月度 PMI(%) 數據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海外供應能力恢復疊加國內需求回升,帶動進口增速提高 按照美元計價,中國 6 月份進口額同比增長 2.7%,增速較上月提高 19.4 個
7、百分點。海外復工復產供應能力逐步恢復,加上國內需求回升帶動進口增速提高。首先,2020 年 6 月份,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 50.9%、 54.4%, 均高于上月,連續四個月高于榮枯線, 進口指數為 47.0%, 較上月回升 1.7 個百分點, 生產活動繼續恢復。其次, 歐美國家生產活動有所恢復, 復工復產供應能力提高, 帶動進口增速回升。 最后, 2019年 6 月份進口額增速較低(-6.80%) ,對 2020 年 6 月份的進口增速形成明顯支撐。 圖 5 制造業、非制造業商務活動 PMI(%) 圖 6 新出口訂單 PMI 和進口 PMI(%) 數據來源:
8、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30-20-1001020304050出口金額: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累計同比出口金額:醫療儀器及器械:累計同比30354045505560歐元區:制造業PMI美國:Markit制造業PMI:季調202530354045505560制造業PMI非制造業PMI:商務活動2025303540455055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
9、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PMI:新出口訂單PMI:進口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進口增速恢復快于出口,貿易順差有所縮小 受進口增速恢復較快的影響,按照美元計算,6 月份貿易順差 464.2 億美元,較上月有所下降,前值順差為 629.2 億美元,去年同期順差為 496.5 億美元。6 月份進出口年內首次雙雙實現正增長,回升態勢好于預期,但是疫情使得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下半年外貿發展環境依舊嚴峻復雜。 對東盟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重點商品進口量增加 分國別看,1-6 月份,以人民幣計,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總值
10、 2 萬億元,同比增長 5.6%,占中國外貿總值的 14.7%。歐盟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對歐盟進出口 1.99 萬億元, 同比下降 1.8%。 美國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對美國進出口 1.64 萬億元,同比下降 6.6%。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 4.2 萬億元,同比下降 0.9%。 從大宗商品的進口量上看,1-6 月份主要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進口量增加,鐵礦砂、原油、煤、天然氣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 9.6%、9.9%、12.7%、3.3%;從農產品進口數量上來看,1-6 月份部分農產品進口增加,其中進口大豆 4504.4 萬噸,增加 17.9%;進口豬肉 212.3 萬
11、噸,增加 1.4 倍。 圖 7 中國對主要經濟體進出口同比增速(%) 圖 8 主要商品進口累計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30-20-10010203040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美國:進出口金額:累計同比歐盟:進出口金額:累計同比東南亞國家聯盟:進出口金額:累計同比-15-10-50510152025302015-012015-052015-09
12、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進口數量:鐵礦砂及其精礦:累計同比進口數量:原油:累計同比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簡介: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4 年,掛靠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依托北京大學,重點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改革實踐、轉軌經濟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同時,本中心密切跟蹤
13、宏觀經濟與政策的重大變化, 將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納入一個綜合性的理論研究框架, 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去解讀,把握宏觀趨勢、剖析數據變化、理解政策初衷、預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產生了較大影響。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動了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心主任蘇劍教授從 2006年開始就呼吁中國應該立即徹底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并轉而鼓勵生育。 (2)關于宏觀調控體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場化改革、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維宏觀調控體系。(3)關于宏觀調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 7月,本中心指出中國的宏觀調控應該嚴防用力過猛,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批示
14、,也與三個月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宏觀調控有度”的觀點完全一致。(4)關于中國經濟目標增速的成果。2013 年,劉偉、 蘇劍經過縝密分析和測算, 認為中國每年只要有 6.5%的經濟增速就可以確保就業。 此后不久,這一增速就成為中國政府經濟增長速度的基準目標。 最近幾年中國經濟的實踐也證明了他們的這一測算結果的精確性。(5)供給側研究。劉偉和蘇劍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供給側的學者,他們在 2007年就開始在經濟研究等雜志上發表關于供給管理的學術論文。(6)新常態研究。劉偉和蘇劍合作的論文“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調控”(經濟科學2014年第 4期)是研究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第一篇學術論文。 蘇劍和林衛斌還研究
15、了發達國家的新常態。 (7)劉偉和蘇劍主編的 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被譯成英文、韓文、俄文、日文、印地文 5種文字出版。(8)北京地鐵補貼機制研究。2008年,本課題組受北京市財政局委托設計了北京市地鐵運營的補貼機制。該機制從 2009年 1月 1日開始被使用,直到現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雜志。原富是一個月度電子刊物,由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目的是以最及時、最專業、最全面的方式呈現本月國內外主要宏觀經濟大事并對重點事件進行專業解讀。(2)中國經濟增長報告(年度報告)。該報告主要分析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中長期問題,從 2003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版 14期,是相關年度報告中連續出版年限最長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報告資助計劃。(3)系列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和預測報告。本中心定期發布關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系列分析和預測報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預測報告在預測精度上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屬學術機構,本報告僅供學術交流使用,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觀點僅供參考, 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