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2020年中國ICT產業創新十大趨勢(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2020年中國ICT產業創新十大趨勢(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0 ICT產業創新十大趨勢 顧問ICT趨勢研究組 2019年12月25日 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的中國ICT 電子器件 制造業 通信設備 制造業 15.5% 14.5% 計算機 制造 9.6% 電子元件 及材料 14.7% 電子器件 制造業 通信設備 制造業 8.3% 4.4% 計算機 制造 7.8% 電子元件 及材料 1.0% 2018 2019 軟件 產品 信息安全 產品 10.8% 8.2% 12.5% 18.5% 嵌入式系 統軟件 信息技術 服務 軟件 產品 信息安全 產品 嵌入式系 統軟件 信息技術 服務 2019年的中國ICT: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攻堅期 電子信息制造業(
2、1-10月) 2018 2019 13.8%13.4% 8.2% 13.7% 10.8% -3.2% 201720182019 增加值出口 移動通 信業務 移動數據 及互聯網 業務 10.4% 4.9% 0.5% 8.3% 固定數據 及互聯網 業務 固定通信 業務 1.0% 3.2% -3.5% 9.2% 移動通 信業務 移動數據 及互聯網 業務 固定數據 及互聯網 業務 固定通信 業務 2018 2019 0.2% 2.3% 3.8% 201720182019 收入 通信業(1-10月) 14.1%15.0%15.2% 1.1% 2.9%3.0% 201720182019 收入出口 軟件和信
3、息服務業(1-10月) 10.3% 7.7% 13.6% 17.7% 數據來源:工信數據,顧問整理,2019.12 注:圖中數字均為增加值/收入增速 14% 22% 23% 198% 121% 84% 59% 39% 33% 28% 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持續爆發,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新ICT技術市場需求保持較高水平增長。 邊緣 計算 5G 云計 算 技 術 成 熟 度 投資熱度 熱點技術市場價值分析 注:氣泡大小表示潛在市場規模 人工智 能 大數 據 網絡 安全 量子 技術 物聯網 工業 互聯網 2019年的中國ICT:新技術持續爆發引領數字需求穩步增長 4K超
4、高清元年 2012 2013 2016 2017 2018 2019 大數據元年 VR元年 IoT規模商用元年 云計算元年 AI元年 8K超高清元年 工業互聯網元年 區塊鏈元年 5G元年 熱點技術市場需求增長(2019) 網絡安全 大數據 VR/AR IoT 云計算 AI 35%超高清視頻 工業互聯網 區塊鏈 5G 邊緣計算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2019年的中國ICT:進入比拼行業拓展力的后半場 20% 30% 40% 50% 60% 7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制造交通教育政務整體 中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與重點行業云市場規模增速對比 隨著
5、產業與市場的發展推進,深耕垂直行業、深挖客戶需求助力企業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以云服 務為例,從市場參與者角度來看,傳統互聯網巨頭廠商向行業滲透,同時具有行業積累的云服務廠商崛起, 未來具有行業理解力的企業將更具優勢。 投資貿易格局 科技創新格局 多元治理體系 信息技術與電子 產品受影響較大 產業變局 高端產品、關鍵環 節競爭加劇 2019年的中國ICT:“補短板” 提升核心競爭力進入猛攻期 全球大變革 29 25 22 17 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產業創新 技術創新 企業創新 產業關鍵核心環節補短板 自主核心技術研發 核心競爭力
6、 數據來源:WIPO,2019 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 ICT產業創新十大趨勢 5G藍海 邊緣賦能 廣泛安全 多云管理 軟件核心 區塊鏈共識 原生滲透 超級體驗 AI下沉 數據價值釋放 1 新網絡 新計算 新顯示 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 新存儲 物聯網 大數據 新安全 VR 量子通信 5G 區塊鏈 云計算 產業帶動明顯 價值潛力爆發 應用增長迅速 3 4 5 6 7 8 9 10 2 2020年中國ICT產業創新十大趨勢 遴選 標準 趨勢一:數據價值釋放 ICT產業競爭日趨激烈,要素資源日益稀缺,而成為重要要素資源的數據,則穩步進入資源價值釋放期:數據的應用場景愈 加豐富,數據資源持續
7、整合,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價值轉化進入關鍵期。 0103 0204 數據資產管理相關機 制體制尚待完善 技術對數據資產 支撐不足 價值密度低的數 據成為負資產 內部數據 價值挖掘不足 加深基于數據的戰略合作 數據價值釋放 搭建數據資產目錄,提升價值密度 多場景數據應用倒逼數據價值提升 加速數據資產的整合 加快數據資產管理頂層設計研究 區塊鏈 增強型數據管理 10% 10% 3.7% 平臺為每個數據集明確標示了多種開放類型 平臺能在近兩年的每個季度持續上線新增數據集 平臺上發現了少量的有效服務應用 展示成果數據來源清晰10% 數據資源數據資產數據資本 問題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二:
8、邊緣賦能 隨著智能應用和數據量激增,網絡帶寬與計算吞吐量均成為計算的性能瓶頸,同時終端設備產生海量“小數據” 等實時處 理需求激增,帶動邊緣計算成為智能時代技術落地的重要計算平臺,成為滿足行業數字化轉型中敏捷連接、實時業務、隱 私保護等關鍵支撐。 智能安防:在監控區域就近 部署邊緣計算服務器,提供 人臉識別和數據壓縮功能, 減少計算時延和帶寬成本 智能制造:邊緣計算解決了智 能制造提供了邊緣智能、實時 響應和隱私保護的問題 云計算 邊緣 計算 就近部署 提高效率 實時響應 保護隱私 智慧農業:邊緣計算解決了 農田地處偏遠、網絡覆蓋不 足而導致的數據傳輸問題, 助力傳統農業轉型 智能交通:邊緣計
9、算可滿足車 路協同、車車協同、無人駕駛 的低時延、移動計算要求 移動計算 萬物協同 縮短距離 快速傳輸 高效性異構型安全性 低延時低成本 122.9 199.4 325.3 58.8% 62.3% 63.1% 201920202021 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安防 65.2% 制造 6.2% 娛樂 1.5% 醫療 2.3% 交通 24.5% 邊緣計 算應用 單位:億元 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三:5G藍海 5G商用深入,藍海市場全面啟動。雖然VR/AR、超高清是目前能預見的少數5G落地應用,但未來工業互聯網、車聯網 、遠程醫療等領域帶動5G應用爆發。 借5G超大
10、帶寬傳輸能力,解決 VR/AR 渲染 能力不足、互動體驗不強差等痛點問題 4K、8K視頻傳輸速率至少為 12-40Mbps、 48-160 Mbps,亟需5G網絡良好的承載力 5G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連接工業設備多、數 據類型多樣化、數據實時性要求高等要求, 推動智能工廠建設 5G網絡的高可靠、高帶寬、低延時等特性將 補齊車聯網、自動駕駛在通信網絡層的技術 缺口,加速實現“人-車-路-云”高度協同 5G將助力醫生高效實現對患者的遠程診斷、 遠程會診、遠程手術等,并實現有效急救, 助力有效把握“黃金4分鐘” 10 110 210 310 410 510 2019202020212022202320
11、2420252026 基站天線基站射頻小微基站與室內分布 通信網絡設備光纖光纜光模塊 網絡規劃運維系統集成與應用服務 億元 基站天線、光纖光纜等規模增長平穩,系統集成及 應用、網絡規劃運維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VR/AR 車聯網 超高清視頻 工業互聯網 遠程醫療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四:廣泛安全 隨著各行業數字化進程的加快,網絡安全逐步從傳統的黨政軍領域的需求開始向制造、教育、能源等行業的網絡安全需 求不斷釋放,向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領域不斷擴展,網絡安全問題現在不僅僅是信 息化的問題,已經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身安全等方方面面,不容忽視! 網
12、絡 安全 經濟 安全 公共 安全 社會 安全 人身 安全 財產 安全 國家 安全 云計算 云安全大數據 大數據安全移動互聯網 移動安全 36.8% 44.8% 597.1 2088.7 18.2 80.0 43.4% 45.8% 6513.8 27549.0 22.9 103.533.7% 35.9% 1174.6 3755.7 15.1 51.5 2016年2020年 單位:億元 年均復合增長率 22.9% 41.0% 9400 21414.7 49.3 195.1 27.6% 40.8% 237.1 628.8 12.1 47.5 13.9% 33.3% 4145.3 6970.6 9.0
13、 28.4 工業互聯網 工控安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安全物聯網 物聯網安全 24.60% 18.60% 17.70% 11.60% 7.30% 7.30% 5.90% 4.10% 2.90% 23.40% 17.40% 16.50% 11.40%9.30% 8% 6.40% 4.70% 2.90% 16.30% 15.20% 15% 20.60% 55.60% 33.90%33.90% 40.10% 25.2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0.00% 5.00%
14、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政府 電信 金融 其他 制造 教育 能源 交通 物流與流通 各行業市場占比變化及增長率 Y2018Y2019同比增長率平均增長率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五:AI下沉 作為智能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202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持續下沉:一方面表現為技術下沉,即加速與大數據、云計算、 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另一方面表現為應用下沉,即行業應用從重點突破到均衡分布,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 深入小場景和傳統場景。 新模式新業態 傳統場景小場景 技術下沉 5G 云計算 大數據 人工 智能 量子 計算 AR VR 物聯網
15、邊緣 計算 應用下沉 0.9% 5.3% AI用于改進和創造產品與服 務創新對GDP增長貢獻 2025年 2020年 6.3% 13.1% AI取代勞動力帶來的 生產力增長 2025年 2020年 12.7% 38.6% AI對創新市場擴展的貢獻 2025年 2020年 4.1% 21.3% 采用AI技術的企業比例 2025年 2020年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六:區塊鏈共識 食品安全 貿易結算與電子發票 法務存證與知識產權 物流追蹤 資產管理與數字化 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區塊鏈技術將回歸賦能實體經濟的主線,炒幣行為的衰落與央行數字貨幣即將推出形成鮮明對比,各 產業主體已形成新的共識
16、。政學產學研用圍繞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脫離“幣” 的表象,回歸“鏈” 的本質。 政 2019年上半年國家及各部門出臺區塊鏈政策12項 超過2018年全年的10項 天津、河北、廣東加速區塊鏈產業布局 產 清華、北大等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 學 用 研 有實際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數量超700家 34家銀行部署區塊鏈業務 累積投融資事件超500筆 2019年上半年我國公開區塊鏈專利數量3547項 超過2018年全年的2435項 阿里、聯通、中國平安等企業貢獻巨大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七:多云管理 90%+ 大中型企業 混合云 私有云 成本較高 靈活性差 存在信息泄露 數據遷移復雜 服
17、務質量不同 云之間適配和聯通問題 開發過程存在兼容問題 維護成本較高 公有云 多云管理 多廠家和技術 到2023年,超過90%大中型上云企業會采 用多云管理 避免廠商鎖定??梢造`活選擇各領域適合云 商,能夠議價,優化成本 兼顧成本及安全。公有云和私有云靈活使用 滿足突發性業務需求。隨時可進行擴展,靈 活調度各個云商的資源 運用多云管理平臺。能夠對多個公有云、私 有云、混合云以及各類異構資源統一調動和 維護,解決多云適配和應用兼容問題 各類云部署存在問題 多云管理的優勢及未來趨勢 作為云計算的主要部署模式,私有云靈活性差且成本高,公有云信息易泄露且遷移復雜,混合云則面臨應用兼容、適 配聯通、維護
18、方面等難題,而多云管理則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而成為大勢所趨,到2023年,超過90%大中型上云企 業會采用多云管理。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八:軟件核心 軟件技術正成為新一輪IT變革的核心競爭力。技術端,軟件成為AI、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發展的關鍵;企業端,數 字化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趨于穩定,而通過軟件提升IT價值,完成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成為新動力;行業端,越來越 多傳統企業派生軟件及服務為主新公司,而軟件人才也向傳統企業流動,成為支撐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p 未來汽車價值中軟件占40%、硬件占 40%、內容占20%; p 汽車領域的創新將主要由汽車軟件和信 息技術
19、服務支撐。 2025年軟件人才從業人口流向占比 2015年軟件人才從業人口流向占比 ICT企業人 才, 70% 非ITC企業 人才, 30% ICT企業人才, 90% 非ICT企業人才, 10% 硬件資源 定制化 硬件資源 虛擬化 系統軟件 定制化 系統軟件 平臺化 應用軟件 定制化 應用軟件 生態化 軟件定義 路徑 軟件 定義 數據 中心 IOT 網絡 安全 應用 服務 存儲 數據來源:顧問,2019.12 趨勢九:原生滲透 數字經濟浪潮下的新階段,需求變化越來越快,迫切需要以云原生、數據原生、智能原生等“原生”思維構建企業數字 架構,從而打破資源和業務邊界,消除信息孤島,靈活應對變化,實現
20、企業的組織變革、資源拓展、模式創新、業務邊 界破除,完成數字轉型和創新賦能。 原生滲透 云原生 數據原生 智能原生 原生安全 數字需求變化加速 架構不一致 體系不一致 標準不一致 規則不一致 19701990198020002020201020402030 信息化1.0:數字化 信息化2.0:網絡化 信息化3.0:智能化(感知智能) 信息化4.0:智能化(認知智能) 技術應用基礎設施 數 據 企業 數字轉型 效率創新 戰略水平 運營 管控 數字人才 產品/服務 創新 商業模式 創新 管理/決策 創新 安全 數字需求復雜多樣 趨勢十:超級體驗 新技術新應用持續爆發,“體驗”正從消費者的個人需求走
21、向行業市場,逐步邁向涵蓋:支持以人機交互為核心體驗效 果大幅提升的產品技術,以及成為企業新競爭力的體驗式商業模式,相關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正形成全新的超級體驗。 體驗關注貫穿企業價值鏈 文化娛樂巨頭 推出點贊評分 系統等新功能 ,準確洞察用 戶喜好,服務 產品 消費 領域 行業 領域 單一 場景 多元 場景 設計制造銷售服務 線上零售巨頭 關注數字購物 體驗,提供差 異化數字產品 (數字購物墻 、商品精準推 薦) 與互聯網企業 合作,推動單 一場景體驗向 多元場景體驗 拓展 零售業餐飲業 汽車業 13225.3 179 24462.2 34.9% 35.7% 36.3% 34.0% 34.5%
22、35.0% 35.5% 36.0% 36.5%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Y2019Y2020Y2021 視覺 聽覺 三維 觸覺 眼神 手勢 語音 無聲語音 體驗-人機交互 語音識別相關:終端 豐富,到2020年 100+億元市場規模 視覺識別相關:獨角獸企 業集聚,未來三年持續 30%+增長率 147.7 278.9 544.5 84.2% 88.9% 95.2%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Y2019Y2020Y2021 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預測中國VR市場規模預測 單位:億元單位:億元 Thanks 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請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