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5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55頁).pdf(5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 發布單位: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 指導單位: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院) 編寫單位:(青島)區塊鏈研究院 青島地鐵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 青島閃收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青島閃收付區塊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18 年 9 月 編寫單位編寫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青島)區塊鏈研究院 青島地鐵金融控股
2、有限公司 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 青島閃收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青島閃收付區塊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主要編寫人員主要編寫人員(排名不分先后) 劉 權、曾 晉、劉曦子、黃忠義、曹兆磊、袁 方 劉洪濤、陳健、姜曉平、劉大磊、陳洪順、田亦農 目目 錄錄 1. 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 . 6 1.1 供應鏈金融概述 . 6 1.1.1 供應鏈金融內涵和特點 .
3、6 1.1.2 供應鏈金融功能 . 7 1.1.3 供應鏈金融主要參與者 . 7 1.2 供應鏈金融主要模式 . 8 1.2.1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 8 1.2.2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 9 1.2.3 存貨融資模式 . 9 1.3 供應鏈金融行業痛點 . 10 1.3.1 信用難以傳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 10 1.3.2 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難度大 . 10 1.3.3 供應鏈平臺數據的有效性問題 . 11 1.3.4 供應鏈系統中心化架構,存在安全隱
4、患 . 11 1.3.5 多方系統對接,費時費力,效率較低 . 12 2.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綜述 . 12 2.1 區塊鏈技術概述 . 12 2.1.1 區塊鏈簡介 . 12 2.1.2 區塊鏈技術原理 . 15 2.2 區塊鏈解決供應鏈金融痛點 . 17 2.2.1 區塊鏈構建“技術信任” . 17 2.2.2 區塊鏈解決票據難以分割流轉問題 . 18 2.2.3 區塊鏈提高供應鏈金融業務效率 . 19 2.2.4 區塊鏈降低供應鏈金融信息系統擴建成本及復雜度 .
5、20 2.2.5 區塊鏈增強供應鏈金融平臺安全性 . 20 2.3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模式 . 21 2.3.1 發展現狀 . 21 2.3.2 體系架構 . 21 2.3.3 業務場景 . 25 2.3.3.1 合同簽約 . 25 2.3.3.2 債權確權 . 26 2.3.3.3 企業融資 . 27 2.3.3.4 債權轉讓 . 28 2.3.3.5 資金清收 . 29 2.3.3.6 ABS 融資 . 30 2.3.4 技術實現 . 31 &
6、nbsp;2.3.4.1 加密與隱私 . 31 2.3.4.2 權限控制 . 34 2.3.4.3 數據上鏈 . 37 2.3.4.4 區塊結構與存儲 . 38 3.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企業案例 . 41 3.1 整體架構 . 42 3.2 基本功能 . 44 3.3 功能亮點 . 48 3.3.1 高擴展性 . 48 3.3.2 高易用性 . 48 3.3.3 高安全性 . 49 4.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發展前景與趨勢 . 49 4.1 區塊鏈供應
7、鏈金融應用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區塊鏈技術在更廣泛 的場景落地 . 49 4.2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爆發式增長 . 51 4.3 供應鏈金融場景下區塊鏈與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融合發展成 為趨勢 . 52 4.4 智能合約技術將深入應用于供應鏈金融場景中 . 53 5. 總結 . 53 1. 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發展現狀 1.1 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概述概述 1.1.1 供應鏈金融內涵和特點供應鏈金融內涵和特點 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
8、e,SCF)是基于供應鏈上企業 真實的交易背景以及自償性的收入,建立基于資金流轉、業務信息等 閉合化的交易結構, 通過應收賬款債權轉讓/質押、 貨權質押、 保兌倉 等封閉資金流或控制貨權, 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根據國際商會(ICC)的定義,供應鏈金融利用融資和風險緩釋的措 施和技術, 對供應鏈流程和交易中營運資本的管理和流動性投資資金 的使用進行優化。 與傳統金融產品相比, 供應鏈金融具有鮮明的特點: (1)自償性貿易融資 自償性貿易融資根據核心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戶資信 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 以借款人銷
9、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 來源。 (2)操作的封閉性 金融機構對發放融資到收回融資的全程進行控制, 既包括對資金 流的控制,也包括對貨權的控制,通過 ERP 系統的對接還可實現對 關鍵信息流的控制。典型的產品如動產質押授信業務,銀行將企業所 擁有的貨權進行質押,授信資金專項用于采購原材料,企業以分次追 加保證金的方式分批贖出貨物,隨之進行銷售。 (3)授信機制由“N”到“1” 傳統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授信主體包括供應鏈上的每一家企業, 即是對 N 個企業的授信。 供應鏈金融模式下, 金融機構可只對核心企 業授信,由核心企業
10、基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購銷情況、履約情況等 進行授信額度分配, 金融機構在已分配額度內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 供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我國 2015 年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約為 12 萬億元, 2017 年全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約 14.42 萬億元, 且供應鏈金融在新 興經濟體的年增長率超過 25%,受監管政策影響,互聯網金融 C 端 業務受到沖擊,B 端金融業務有望爆發式增長,預計到 2020 年規模 或將超過 27 萬億。 1.1.2 供應鏈金融功能供應鏈金融功能 供應鏈金融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 重點關注圍繞在核心企業上下 游的中小企業融資訴求,通過供應鏈
11、系統信息、資源等有效傳遞,實 現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共同發展,持續經營。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意義在于針對中小供應商授信額度不高、 融資 規模較小的特點,利用信用替代機制,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替代中 小供應商信用,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資金融通的需求。 1.1.3 供應鏈金融主要參與者供應鏈金融主要參與者 供應鏈金融主要參與方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客戶: 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在整個供應鏈業務中處于主導地位,通過對應付賬款 確權、 提供回購、 調劑銷售等增信措施, 助力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 融資企業。融資企業。包括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
12、。 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保險公司、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 司等,主要提供融資、信用保險、ABS 等專業服務。 供應鏈服務機構。供應鏈服務機構。包括物流企業、物流園、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等。 1.2 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主要主要模式模式 1.2.1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類產品主要應用于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 供應商履行完商 務合同、已開立發票,但尚未收到貨款,通過保理或應收賬款質押等 形式進行融資。 (1)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指企業與金融機構簽訂合同,以應收 賬款作為質押品,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授
13、信額度內,向銀行等金融機 構申請短期借款的融資方式。 (2)保理業務,是一項以債權人轉讓其應收賬款為前提,集融 資、應收賬款催收、管理及壞賬擔保于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在實 際的運用中,保理業務有多種不同的操作方式,一般可以分為:有追 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 明保理和暗保理; 正向保理和反向保理等。 保理是一種債權的轉讓行為,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應 收賬款質押是一種物權轉讓行為, 適用于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 1.2.2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預付類產品主要應用于核心企業的下游經銷商融資,包括先款 (票)后貨、保兌倉等多種業務模
14、式: (1)先款(票)后貨模式。銀行給經銷商融資,預付采購款給核 心企業,核心企業發貨給銀行指定的倉儲監管企業,貨入庫后立即設 定質押監管,作為銀行授信的擔保,倉儲監管企業根據銀行的出庫指 令逐步放貨給經銷商。 (2)保兌倉模式。保兌倉模式下核心企業不再發貨給銀行指定 的倉儲監管企業,而是本身承擔了監管職能,根據銀行的出庫指令逐 步放貨給經銷商,同時核心企業向銀行提供回購、調劑銷售等增信措 施。 1.2.3 存貨融資模式存貨融資模式 存貨類融資主要分為現貨質押融資和倉單質押融資兩大類。 現貨 質押可分為靜態質押和動態質押, 倉單質押分為標準倉單質
15、押和非標 準倉單質押。 (1)靜態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其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動產 為質押, 銀行委托第三方倉儲監管企業對其提供的質押商品實行監管, 經銷商必須打款贖貨,不允許以貨易貨。 (2)動態質押融資是對靜態質押融資的延伸,指企業以自有或 第三人合法擁有的動產為質押, 銀行委托第三方倉儲監管企業對其提 供的質押商品實行監管,銀行對質押商品價值設定最低限額,允許對 限額以上的商品出庫,允許以貨易貨。 (3)標準倉單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標 準倉單為質押的融資業務。標準倉單是指符合交易所統一要求的、由 指定交割倉庫在完成入庫品驗
16、收、 確認合格后簽發給貨主用于提取商 品的、并經交易所注冊生效的標準化提貨憑證。 (4)普通倉單質押融資是指企業提供由倉庫或其他第三方物流 公司提供的非交易所交割用倉單作為質押物, 并對倉單作出質背書, 由銀行提供融資的一種產品。 1.3 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行業痛點行業痛點 1.3.1 信用難以傳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信用難以傳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供應鏈金融的重要作用是依托核心企業的信用, 服務上下游中小 企業。在多級供應商模式中,一級供應商之后的其他供應商難以獲得 核心企業的信用支持,導致此類中小企業僅靠自身的信用難以融資。 為解
17、決多級供應商的融資需求, 基于核心企業付款承諾的應收賬款憑 證多層流轉模式開始出現, 但金融機構對供應鏈金融平臺上核心企業 應付賬款確權信息、應收賬款憑證流轉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不能充 分信任, 導致供應鏈上持有應收賬款憑證的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金融機 構的融資支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未能有效解決。 1.3.2 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難度大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難度大 供應鏈金融整合了商流、物流與資金流等數據信息,金融機構通 過對供應鏈上的歷史交易數據進行分析,以此來分析商業邏輯,制定 風險控制模型,為供應鏈客戶核定合理的授信額度。雖然供應鏈金融 是基于核心企業的信用
18、,但為了核實貿易背景的真實性,金融機構仍 會投入大力的人力、物力,多維度驗證上述信息的真偽,降低了供應 鏈金融的業務效率。如果能夠實現供應鏈歷史數據全程可視、并且不 可篡改,將大幅降低金融機構的盡調成本,提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整 體效率。 1.3.3 供應鏈平臺數據的有效性問題供應鏈平臺數據的有效性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依托互聯網技術,為核心企業、供 應商、經銷商以及金融機構提供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一旦出現交易 糾紛,需要進行責任劃分。因此,需要確保原始交易記錄的全生命周 期可追溯,保證原始交易數據未被篡改。平臺為提高數據的權威性, 通常需要借助公證處這類第三方
19、權威機構進行見證, 但這種模式必然 會增加交易成本、 影響效率, 可操作性不強。 實踐中, 需要一種安全、 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多方存儲解決方案,確保各方都完整保存了數 據信息,同時保證數據的安全性、真實性和可靠性。 1.3.4供應鏈系統中心化架構,存在安全隱患供應鏈系統中心化架構,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多數供應鏈金融平臺采用中心化 C/S 或 B/S 架構, 供應鏈金 融平臺的系統應用、交易數據、賬戶數據采用中心化存儲,由企業獨 立維護。中心化存儲模式有較大的數據安全隱患,容易出現數據丟失 或被攻擊造成整個平臺癱瘓的風險, 影響系統服務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而分
20、布式存儲的優勢在于每一方都保存了完整的交易信息, 不依賴某 一個“中心”機構保存信息,相對更加安全、不容易篡改,而且信息 的查詢和交易理論上都能以更低的成本進行。 1.3.5 多方系統對接,費時費力,效率較低多方系統對接,費時費力,效率較低 供應鏈金融的開展主要基于核心企業的信用, 需要技術手段把供 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整合,實踐中多采用系統直聯的 方式,實現數據交互,涉及到核心企業 ERP、銀行供應鏈前置系統、 供應商 ERP、 供應鏈服務平臺等。 由于各參與方之間非統一的數據標 準,實現系統直聯需要各參與方進行系統改造,耗費大量的人力、財 力。實踐中,也
21、有部分核心企業出于系統安全的考慮,不愿開放 ERP 系統, 無法共享數據。 在系統直聯的方式外, 亟待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以實現更經濟、更高效地共享數據。 2. 區塊鏈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供應鏈金融應用綜述綜述 2.1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概述概述 2.1.1 區塊鏈區塊鏈簡介簡介 區塊鏈不是一項新技術,而是一項技術創新組合,其關鍵技術包 括 P2P 動態組網、基于密碼學的共享賬本、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 狹義來講,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連接數據存儲區塊從而形成一 種鏈式數據結構, 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
22、賬本(分布式數據庫)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 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 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 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 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 與計算范式。 盡管不同報告中對區塊鏈的介紹措辭都不相同, 目前得到廣泛共 識的 4 個技術特點分別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信任、可靠數據庫及集 體維護。 (1)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區塊鏈由眾多節點組成一個 端到端的網絡,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任意節點停止工作 都不會影響系統整體的運作。 &n
23、bsp;(2)去中心化信任(Trustless) :區塊鏈中節點之間通過數字簽 名技術(公私鑰)進行驗證,通過聯盟鏈構建跨企業的信任機制。采 用密碼學哈希算法確保信息不可篡改,采用抗抵賴、抗攻擊的共識算 法保證區塊鏈數據安全性、 完整性和連續性, 節點之間相互無法欺騙。 (3)可靠數據庫(Reliable Database) :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擁有 最新的完整或部分數據庫備份, 單個甚至多個節點對數據庫的修改無 法影響其他節點的備份數據, 除非能控制整個區塊鏈的網絡共識機制, 但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存儲在區塊中并通過 密碼學方法與相鄰兩個區塊串聯, 在確保不
24、可篡改的同時實現追溯功 能。 (4)集體維護:區塊鏈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權限的節點共同 管理的,系統中各個節點按不同角色分工參與系統的共識、交易及驗 證等工作。 按參與方分類,區塊鏈可以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從鏈 與鏈的關系來分,可以又分為主鏈和側鏈。 (1)公有鏈:公有鏈的特點是無官方組織及管理機構,無中心 化服務器,參與的節點按照系統規格自由接入網路、不受控制,節點 間基于共識機制正常運轉。 在公有鏈中的共識機制一般采用工作量證 明(PoW)或權益證明(PoS) ,用戶憑借在網絡中消耗或擁有資源的 占比來爭奪區塊的記賬權。公有鏈較適合于
25、虛擬貨幣、電子商務、互 聯網金融等 B2C、C2C 或 C2B 的應用場景。 (2)聯盟鏈:聯盟鏈是一種需要注冊許可的區塊鏈,僅限于聯 盟中具有權限的成員參與賬本的讀寫, 網絡中節點的角色及功能劃分 需預先設定, 且網絡中的共識、 運維和接入均由預先設定的節點控制。 聯盟鏈多采用 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 、RAFT、PoA 等共識算法。一般來說,聯盟鏈適合于跨機構的交易、結算、協同辦 公及存證等 B2B 場景。 (3)私有鏈:私有鏈建立在某個組織內部,節點間的運行規則 根據內部要求進行嚴格設定。 私有鏈的應用場景
26、一般是企業內部的應 用, 如數據庫管理、 審計等; 私有鏈的價值主要是提供安全、 可追溯、 不可篡改、自動執行的存儲和運算平臺,能夠實現數據的完整性、安 全性、連續性和真實性存儲。 供應鏈金融具有多方參與、共同維護、共享數據的特點,并且供 應鏈金融業務流程多為跨企業、跨系統的協同運轉機制,所以大多采 用聯盟鏈技術結構搭建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網絡,實現自主可控、安全 隱私、便捷高效的供應鏈金融新模式。 2.1.2 區塊鏈技術原理區塊鏈技術原理 區塊鏈是多種技術的創新性融合,主要包括了計算機數據結構、 現代密碼學、點對點通訊技術等。 (1)區塊與鏈式結
27、構:區塊是記錄交易的基本單元,區塊鏈將 已完成的交易打包成區塊并與主鏈連接形成鏈式結構, 所有參與計算 的節點都擁有完整或部分區塊鏈賬本。區塊由區塊頭和區塊體組成, 區塊頭封裝了當前的版本號、前一區塊地址、時間戳、隨機數、當前 區塊的目標哈希值、 Merkle 數的根值等信息。 區塊體只負責記錄固定 時間或固定交易數量的交易信息,主要包括交易數量和交易詳情。 (2)哈希函數與 Merkle 樹:哈希函數可將任意長度的數據經由 Hash 算法 (單項哈希函數) 轉換為一組固定長度的代碼, 哈希函數具 有易驗證,難破解等優勢,主流的哈希算法包括 MD5、SHA-256、 SHA-384
28、 及 SHA-512 等。Merkle 樹是一種哈希值二叉樹,可以快速 校驗大規模數據的完整性。 在區塊鏈網絡中, Merkle 樹被用來歸納一 個區塊中的所有交易信息,最終生成根哈希值,區塊中任何一筆交易 信息的改變都會造成 Merkle 樹根哈希改變。 (3)非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算法是一種密鑰的保密方法,泛 指公鑰和私鑰,其功能概括為公鑰加密、私鑰解密,私鑰簽名、公鑰 驗簽。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算法叫做 非對稱加密算法。 (4)P2P 網絡:P2P 網絡又稱對等網絡,是沒有中心服務器、依 靠用戶群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 與具有中心化服務
29、器的星型或環型 網絡系統不同,對等網絡的每個用戶既是一個節點,也有服務器的功 能,P2P 網絡具有去中心化與魯棒性等特點。 (5)共識機制:共識即具有權限的節點之間對區塊中存儲的內 容信息達成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協議,共識機制具有一定的容錯、防止 篡改和抵賴的能力。目前主流共識機制有 PoW、PoS、PoA、DPoS 和 PBFT 等。 (6)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一組情景應對型的程序化規則和邏 輯,是通過部署在區塊鏈虛擬機上的去中心化、可信共享的腳本實現 的。智能合約封裝了預定義的若干狀態機及轉換規則、觸發合約執行 的情景、特定情景下的應對行動等。 (7)隱私智
30、能合約:隱私智能合約能夠確保聯盟鏈上交易的各 方只能看到權限范圍內的數據, 并確保完整的交易數據并沒有被竄改。 與傳統智能合約相比,隱私智能合約要嚴格設計權限劃分,借助數字 證書識別請求者身份并識別該身份下的權限, 從而達到限制請求者行 為的目的。 2.2 區塊鏈解決供應鏈金融痛點區塊鏈解決供應鏈金融痛點 2.2.1 區塊鏈構建“技術信任”區塊鏈構建“技術信任” 傳統供應鏈金融企業融資依靠的是核心企業的控貨能力和銷售 調控能力,銀行只信任核心企業的一級供應商,導致供應鏈上中小微 供應商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 其根本問題是銀行與中小微供應商無 法建立信任體系
31、。 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出現, 能夠對接銀行、 保理公司、 核心企業、中小微供應商等企業,利用平臺的公信力和業務能力為中 小微企業信任背書, 其實質仍是為供應鏈金融上下游企業建立信任體 系,即對供應鏈金融公司、平臺及其相關背書企業的信任。但這種信 任是脆弱的、沒有技術支持的信任。隨著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對接企業 不斷增多,平臺業務量和交易金額不斷上升,這種基于企業或平臺的 信任體系極易崩塌瓦解。 區塊鏈技術采用多方維護共同寫入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將供應鏈 上的合同、單據、發票等多種信息分享給具有權限企業,利用 P2P 網 絡將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等連在一起,解決了供應鏈金 融信息無法
32、傳遞、數據無法存證鑒權問題。密碼學技術的引入使得每 個參與者都具有各自的身份證書, 區塊鏈賬本中的內容可追溯但不可 篡改,任何有權限的參與者對賬本的操作都會記錄在案。共識機制能 夠確保鏈上共同協作的節點達成安全、有效、民主的一致性認識,從 而代替或升級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并通過區塊鏈建立基于技術的 多方的信任供應鏈體系。 2.2.2 區塊鏈解決票區塊鏈解決票據據難以分割流轉問題難以分割流轉問題 供應鏈金融本質上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快速靈活的貸款服務, 中 小微企業之所以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其原因在于上游供應商及 核心企業之間的合同及債權難以拆分, 供應商沒有得
33、到應收賬款憑據 且自身又缺少可用于抵押融資的資產, 導致來自核心企業的信任無法 沿供應鏈鏈條傳遞到末端, 而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受政策限制及 風險控制等因素影響,對供應鏈金融中小微企業貸款也存謹慎態度, 經常以較高的利率和復雜的審核機制來降低信貸風險。 傳統的供應鏈 金融平臺可以依靠自身有限的公信力實現債權拆分, 為供應商提供融 資憑據,但隨著供應鏈條的延伸,這種信任度將加速下滑。由其對于 中心化的信息平臺,還存在數據篡改、數據泄露等問題,難以自證清 白,更增加了銀行信貸風險。 區塊鏈的引入能夠完全解決現有債權憑據拆分問題, 且基于區塊 鏈技術的信任可以延供應鏈條做無衰減的傳播。
34、首先,區塊鏈采用 P2P 網絡結構, 任何有權限的節點企業均可以獲得與其相關的完整賬 本信息,實現多方參與,共同管理,避免傳統中心化系統數據篡改、 數據泄露等問題。其次,核心企業產生的債權憑據可以在區塊鏈上按 不同的應收賬款額度靈活拆分, 任何拆分行為都會通過有效的共識全 網廣播后記錄在鏈上且不可篡改,銀行可以完全信任鏈上業務數據。 最后,區塊鏈具有嚴格的身份認證體系和權限隱私體系,鏈上所有節 點和用戶均具有相對應的身份標識,不可抵賴不可篡改,核心企業及 其供應商不必擔心其商業數據在鏈上被公開, 區塊鏈將限制賬本訪問 權限并維護交易人的隱私,即在鏈上,某節點只能看到與其業務相關 的
35、業務信息及其他節點允許其看的信息。 2.2.3 區塊鏈提高供應鏈金融業務效率區塊鏈提高供應鏈金融業務效率 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大部分涉及多方協同處理,如合同簽訂、數 據審批、 融資申請、 企業擔保等業務, 線下審核機制嚴格、 流程復雜, 由于必須由信任機構完成相應的認證和賬務處理, 資金通常至少要耗 費數周時間才能到賬, 且手續費用昂貴。 即使是采用供應鏈金融平臺, 也多需要線上申請、線下審批,數據跑在人后面,大大降低了業務處 理效率。 可以將聯盟鏈看做是“跨企業的業務協同辦公系統” ,區塊鏈共 識機制會將上鏈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同步, 且確保鏈上內容不可
36、篡改、可追溯,在辦理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的時候可以靈活快速的獲 取賬本中相關的證據,避免了傳統業務流程線上申請、線下審批的繁 瑣流程,可以以較高的效率處理業務。此外,利用區塊鏈特有的智能 合約功能,銀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可以在滿足融資要求的前提下 做到實時放款,例如,在一個融資流程中,從申請融資到資料審核, 如果完全滿足智能合約的約束條件,即刻觸發智能合約的放款命令, 這一過程中減少了辦理者的信息審核、 身份核驗和放款流程的辦理時 間,大大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 2.2.4 區塊鏈降低供應鏈金融信息系統擴建成本及復雜度區塊鏈降低供應鏈金融信息系統擴建成本及復雜度 傳統的
37、中心化供應鏈金融信息系統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需要與 銀行、保理公司、核心企業、券商等企業進行業務對接,一方面能夠 擴大系統業務范圍,另一方面也會增加系統的公信力。但在這一對接 過程較為復雜, 由其針對銀行、 券商等金融機構, 數據對接更為困難, 且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較高,大部分為重復工作。區塊鏈采用 P2P 網絡結構, 系統的對接只需將該企業以節點的形式納入區塊鏈網絡中, 如需要還可為其開發上層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 結合能夠有效降低與第三方系統交互復雜度, 提供多種數據共享模式, 規范數據共享接口,節約現有平臺業務擴展成本,為數據真實性提供 保障。 2.2.5
38、區塊鏈增強供應鏈金融平臺安全性區塊鏈增強供應鏈金融平臺安全性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是由企業獨立維護,采用中心化 C/S 或 B/S架構, 供應鏈金融數據中心化存儲, 帶來了較大的數據安全隱患。 采用的區塊鏈技術后, 具有權限的鏈上節點均按照一定規則參與維護 各自賬本數據, 數據的分布式存儲可以確保單一節點數據丟失或被攻 擊所造成的平臺癱瘓和經濟損失,若某個節點出現宕機狀況,數據不 會輕易丟失。此外,區塊鏈數據存儲的特點能確保賬本數據的不可篡 改和可追溯,結合完整的時間戳機制也能夠確保數據的連續性,這對 于后續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 人工智能等拓展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數據 支持。 &nbs
39、p; 2.3 區塊鏈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應用應用模式模式 2.3.1 發展現狀發展現狀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基于區塊鏈賬本記錄的可追溯和無法篡改 性,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真實背景及貿易信息,有利于提高供 應鏈金融行為的安全審計和行業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此外,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能夠為企業進行增信,有助于 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當前,通過行業企業與區塊鏈技術服務企業的 合作,一批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相繼啟動或上線,成 為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6月,華夏銀行“鏈 通雄安-區塊鏈-供應鏈”首筆放款成功落地?!版溚ㄐ郯病币孕?/p>
40、安集團 信用為基礎,以銀企直聯方式接入雄安集團區塊鏈項目管理平臺系 統,利用區塊鏈平臺數據溯源、行為規范、資金管理等功能,為建 設雄安的分包商解決工人工資發放、原材料采購等資金問題。 2.3.2 體系架構體系架構 區塊鏈去中心化網絡結構,開放化、透明化、可視化應用模式可 有效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諸多痛點, 助力供應鏈金融打破瓶 頸、創新發展。具體列舉一下幾點結合方向。 (1)區塊鏈能夠解決供應鏈金融多方信任關系問題。加密機制 (公私鑰對)的引入實現了對節點的身份驗證問題,哈希函數的引入 保證區塊內數據不被篡改。 區塊交易內容的存儲要求嚴格的時間戳及 &
41、nbsp;簽名信息,保障了信息記錄的可追溯性,共識機制實現了供應鏈上多 方企業的民主決策,確保全網共識后才能上鏈,且共識機制均具有一 定的防止惡意節點攻擊的功能。 (2)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不僅能夠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多方信 任問題,還能夠解決供應鏈信任傳遞問題。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由核心 企業發起采購需求開始, 各供應商只能憑借核心企業提供的債務憑據 和合同進行融資申請。但在供應鏈上,債權是無法拆分的,從而導致 信任無法傳遞, 供應鏈末端中小微企業完全無法憑借采購憑證進行籌 融資。區塊鏈的出現使得供應鏈金融信任得到傳遞,借助區塊鏈賬本 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點使得債權拆分更加靈活便捷。
42、 (3)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能夠整合貿易流、 物流和資金流三方面 市場,實現貿易流縱向延伸,物流的實時監控及溯源,資金流路徑更 加清晰透明,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有效解決了傳統供應鏈金融信任不 能沿供應鏈條有效傳遞的問題。 (4)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復雜,所需材料辦理效率較低, 各種登記門類收費高昂,不僅影響效率,更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進一步提高。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可以將原本不同企業之間的線下業 務流轉移植到線上,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及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圖 1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框架圖 在整個供應鏈金融系統中,不僅包括了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還 包括了經銷商、 銀行、 保理公司、 券商、 擔保機構和鑒定機構等金融、 背書、 鑒定機構。 區塊鏈技術的加入能夠促使供應鏈金融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