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道資本:2024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報告(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云道資本:2024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報告(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2024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2024ResearchandOutlookofChinasGreenMethanolIndustry2024.1 SixSigma Research云點道林 Sixsigma Research為精品投資銀行云道資本下屬研究機構以專業的數據信息、敏銳的市場洞察和創造灼見的研究咨詢服務賦能中國創業企業、產業綠色化工綠色化工|綠色甲醇綠色甲醇綠色化工關鍵基礎性原料,應用前景廣闊,雙碳背景下新機遇凸顯甲醇是最為常見、應用場景最為廣泛的基礎化學品,是生產所有其他化學品的四種關鍵基礎化學品之一,全球年產量超億噸級;當前甲醇主要以
2、天然氣或煤炭為制備原料,作為碳排量巨大的化工行業,其減排降碳勢在必行。綠色甲醇以生物質或綠氫加可再生二氧化碳為原料,雙碳背景下,作為低碳燃料成為其中短期內最具潛力的需求增長點。甲醇是生產所有其他化學品的四種關鍵基礎化學品之一;甲醇生產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是碳排量巨大的化工行業,減排降碳勢在必甲醇生產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是碳排量巨大的化工行業,減排降碳勢在必行。行。在合成工藝上來看,煤制/天燃氣制甲醇或是氫氣加二氧化碳制取甲醇工藝已十分成熟,電化學等新型高效方式成熟度還較低。綠色甲醇概念尚無明確界定,綠色甲醇的認定主要取決于原料的可再生屬性,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電制甲醇是未來完全綠色甲醇的主要生產方
3、式。在現階段,甲醇的下游場景不應過于追求二氧化碳的可再生屬性,灰碳的充分利用仍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在現階段,甲醇的下游場景不應過于追求二氧化碳的可再生屬性,灰碳的充分利用仍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長遠期看,綠色甲醇的主力應用場景還是在于作為合成甲醛、制取烯烴的低碳綠色原料等存量更大的傳統應用場景而非航運燃料。綠氫與可再生綠氫與可再生CO2的價格是決定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的價格是決定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2050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成本有望下降到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成本有望下降到300-600美元美元/噸區間。噸區間。全球范圍來看,各國家及地區關于綠色甲醇的鼓勵性政策持續出臺,
4、目前國際能源巨頭也在積極布局綠醇產業,在全球交通運輸業與化工行業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汽車、船運、甲醇生產等領域的龍頭公司不斷推動綠色甲醇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綠色化工綠色化工|綠色甲醇綠色甲醇綠色化工關鍵基礎性原料,應用前景廣闊,雙碳背景下新機遇凸顯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Part 甲醇是最為常見、應用場景最為廣泛的基礎化學品,是生產所有其他化學品的四種關鍵基礎化學品之一;當前甲醇主要以天然氣或煤炭為制備原料,半數以上的甲醇用于制備甲醛和甲醇制烯烴,作為碳排量巨大的化工行業,其減排降碳勢在必行。2024.1 Sixsigma R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甲醇應用場景廣泛的四大關鍵基礎化
5、學品之一,需求結構性改變趨勢凸顯甲醇是最為常見、應用場景最為廣泛的基礎化學品之一,甲醇與乙烯、丙烯和氨是用于生產所有其他化學品的四種關鍵基礎化學品之一,甲醇與乙烯、丙烯和氨是用于生產所有其他化學品的四種關鍵基礎化學品之一,當前,全球范圍來看,近三分之二的甲醇會用于生產例如甲醛、乙酸和塑料等其他化學品。甲醇傳統的應用領域包括甲醛、MTO/MTP、MTBE、醋酸、二甲醚等。其中,消費領域位列前三的依次是甲醛、MTO/MTP、MTBE;就全球范圍的甲醇下游使用需求來看,甲醛是甲醇目前主要的終端用途,占比近30%,多作為生產酚醛樹脂與粘合劑及其他有機化學晶體的原料,可應用于建筑、汽車等多個領域。MTO
6、(甲醇制烯烴)是全球僅次于甲醛的甲醇下游用途,在中國,在中國,MTO是甲醇下游的第一大需求場景,需求占中國甲醇消費量的是甲醇下游的第一大需求場景,需求占中國甲醇消費量的60%上下。上下。近年來,在全球各個主要甲醇生產與消費國家的碳中和、安全生產、傳統產能升級等系列政策引導下,甲醇的下游需求結構性改變的趨勢不斷凸甲醇的下游需求結構性改變的趨勢不斷凸顯,甲醇作為燃料的需求占比正在不斷上升。顯,甲醇作為燃料的需求占比正在不斷上升。全球甲醇下游需求占比全球甲醇下游需求占比中國甲醇下游需求分布中國甲醇下游需求分布27%20%10%8%7%7%4%3%3%3%2%6%甲醛MTO/MTPMTBE汽油調和醋酸
7、二甲醚溶劑生物柴油甲胺氯甲烷MMA其他56%18%7%6%5%4%4%MTO甲醇燃料甲醛MTBE醋酸其他二甲醚2024.1 Sixsigma R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對酞酸二甲酯甲胺氯甲烷汽油調合生物柴油二甲醚甲醇制烯烴其他產能全球甲醇需求和產能情況(百萬噸)全球甲醇需求和產能情況(百萬噸)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全球甲醇需求量巨大,
8、下游應用場景廣泛,是最為基礎、應用最為廣泛的化工原料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1 Sixsigma R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當前甲醇主要以天然氣或煤炭為制備原料,半數以上用于制備甲醛和甲醇制烯烴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煤制甲醇的工業生產,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應用天然氣生產,化石能源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甲醇的產能,全球范圍來看,約全球范圍來看,約65%的甲醇由天然氣加工生產而得,煤制甲醇約占的甲醇由天然氣加工生產而得,煤制甲醇約占35%,由,由生物生物質質和和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甲醇不足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甲醇不足1%;在每年生產的億噸級甲醇中,超 60 通過甲醇制烯烴(MTO)
9、途徑合成甲醛、乙酸、乙烯和丙烯等化學品,然后通過進一步處理生產成油漆、塑料、建筑材料和汽車零部件等終端產品。甲醇合成天然氣天然氣65%煤煤35%生物質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和可再生能源1%原料原料合成合成應用應用市場市場家電家電燃料燃料汽車汽車涂料涂料建筑建筑醫藥醫藥電子電子船舶船舶甲醛 25%MTO 25%氯甲烷 2%MTBE 11%甲胺 2%醋酸 8%MMA 2%汽油調合與燃燒 14%生物柴油 3%DME 3%其他 5%甲醇原料及用途結構示意甲醇原料及用途結構示意2024.1 Sixsigma R美國南美洲西歐俄羅斯中東東北亞印度東南亞新西蘭主要進口地區主要出口地區全球甲醇主要生產全球甲醇主要
10、生產/消費地區消費地區60%24%7%5%3%1%甲醇產能分布(甲醇產能分布(%)北亞中東北美俄羅斯東南亞歐洲中南美洲67%11%10%6%4%2%甲醇消費占比(甲醇消費占比(%)東北亞歐洲北美東南亞中東南美非洲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全球范圍看,甲醇貿易屬性較強;中國為甲醇產能、消耗第一大國東北亞地區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消費地區,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消費與生產國,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消費與生產國,中國的產能約占全球的58%;除中國外,全球的甲醇集中于伊朗、阿曼、美國等地區,伊朗是除中國外的第二大甲醇產能國,年產能超1300萬噸。當前全球甲醇貿易流通量已超過3000萬噸,中東是主要甲醇貿
11、易輸出地,而中國、東南亞、西歐則為主要的輸入地區。數據來源:WIND2024.1 Sixsigma R051015202530354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產能進口量中國甲醇產能與進口情況(百萬噸)中國甲醇產能與進口情況(百萬噸)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中國為全球第一大甲醇生產國與消費市場,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供應缺口截止202
12、2年底,全球甲醇產能已經超過1.79億噸,中國產能已經超過中國產能已經超過1億噸,占全球總產能將近億噸,占全球總產能將近58%;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甲醇生產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甲醇生產國。同時由于中國擁有極為龐大的工業體系,對于甲醇這一基礎化工品的消耗需求巨大,國內的產能無法滿足自身的消耗需求,仍需通過進口來填補甲醇的供應缺口,2022年中國甲醇進口量約為1200萬噸,價值41億美元左右。2024.1 Sixsigma R甲醇的簡介與產業概況甲醇生產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是碳排量巨大的化工行業,減排降碳勢在必行0510152025煤制乙二醇碳酸鈉對二甲苯苛性堿乙烯煤氣/煤液化碳化鈣甲醇煉油氨
13、中國化工產業不同行業年碳排放量中國化工產業不同行業年碳排放量(千萬噸千萬噸)0%10%20%30%40%50%60%70%80%90%100%中國(2010年)中國(2021年)海外煤制天然氣制其他國內外甲醇生產原料占比國內外甲醇生產原料占比從生產工藝及原料的角度,伊朗等中東主要甲醇生產國及美國等其他地區的甲醇生產國擁有較為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故多采取天然氣制甲醇的技術路線;而中國富煤少氣的能源稟賦使得國內的甲醇主要以煤制甲醇為主,占比超80%;大量采用化石燃料制甲醇使得甲大量采用化石燃料制甲醇使得甲醇工業成為碳排放最高的化工行業之一,中國甲醇行業的年碳排量醇工業成為碳排放最高的化工行業之一,中
14、國甲醇行業的年碳排量在在2億噸以上,同時又由于甲醇作為若干其他化工品重要的基礎原料,億噸以上,同時又由于甲醇作為若干其他化工品重要的基礎原料,甲醇行業成為當前減碳壓力最大的化工行業之一。甲醇行業成為當前減碳壓力最大的化工行業之一。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Part 2綠色甲醇概念尚無明確界定,綠色甲醇的認定主要取決于原料的可再生屬性,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電制甲醇是未來完全綠色甲醇的主要生產方式。在現階段,甲醇的下游場景不應過于追求二氧化碳的可再生屬性,灰碳的充分利用仍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2024.1 Sixsigma R生物質氣化/重整綠氫藍氫天然氣煤可再生電力合成
15、氣電解碳捕獲和儲存可再生/不可再生CO2不可再生CO2可再生CO2重整合成氣氣化合成氣可再生不可再生藍色甲醇灰色甲醇棕色甲醇生物甲醇綠色生物甲醇綠色甲醇綠色甲醇綠色甲醇IRENA建議的甲醇劃分標準建議的甲醇劃分標準目前國際上并無明確的“綠色甲醇”的概念界定。甲醇的綠色與否主要取決于甲醇的合成原料目前國際上并無明確的“綠色甲醇”的概念界定。甲醇的綠色與否主要取決于甲醇的合成原料氫氣氫氣/合成氣及二氧化碳的來源。合成氣及二氧化碳的來源。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建議,可按甲醇的生產原料來源將其分為綠醇、藍醇、灰醇和棕醇,當原料氫氣和二氧化碳的來源均為可再生時,合成的甲醇可以認定為綠醇。其
16、中可再生氫氣指可再生能源制取氫氣,包括清潔電力電解水制氫、綠色生物質制氫等;可再生的二氧化碳指生物質來源二氧化碳或直接空氣捕獲二氧化碳。碳排強度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綠色甲醇概念尚無明確界定,綠色甲醇的認定主要取決于原料的可再生屬性2024.1 Sixsigma R項目電解水路線(電制甲醇)生物甲烷路線(生物甲醇)生物質氣化路線(生物甲醇)占地情況占地情況風光綠電電站會占用一定規模的土地,但主要集中于人口密度低、風光資源豐富地區,影響有限沼氣發酵反應過程緩慢,需較大量的土地生物質氣化制取甲醇以熱化學方法為主,效率較高,對土地面積要求較小原料問題原料問題需解決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的輸配問題沼
17、氣項目規模小,無法實現甲醇的規?;a農林秸稈、城市廢物為主,原料較為充足,運輸距離較短技術應用技術應用電解水技術日趨成熟,逐步實現綠氫規?;苽?;DAC/BEC碳捕技術面臨成本高昂、規模小等痛點餐廚與城市垃圾技術成熟,但廢物難處理;農林秸稈效率低、碳氫比例需調節在國外已有工業化應用案例,但建成裝置少,國內尚無大型裝置應用案例碳源碳源BEC/DAC餐廚垃圾、農林廢物等農林廢物、城市有機垃圾等廢物排放廢物排放少廢水處理難度大較容易處理技術瓶頸技術瓶頸綠氫的電解與儲運、可再生二氧化碳的捕集沼液與廢渣的處理氣化爐設備的大型化綠色甲醇主要技術路徑的對比綠色甲醇主要技術路徑的對比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
18、義綠色電制甲醇將成為長遠期全球綠色甲醇供應的主要方式綠色甲醇中,不同技術路徑各有優劣。生物甲醇路線,初期在綠色甲醇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規?;T檻相對較低。但隨著長期清潔電力成本的不斷下降,以電力成本為主要生產成本的電制甲醇路線有望實現綠色甲醇制備的最低水平。同時由于生物甲醇路線面臨的原料供應、傳統設備升級困難等問題的影響,綠色電制甲醇將成為全球綠色甲醇供應的主要方式。綠色電制甲醇將成為全球綠色甲醇供應的主要方式。2024.1 Sixsigma R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可再生氫氣:綠氫不斷滲透成確定性主流制氫路徑,電解水制氫等技術日趨成熟據IEA預測,2030年全球氫氣產量將達1.8億噸,較
19、2021年實現翻倍;其中增量產量將主要由電解水制氫提供。電解水制氫產量將由2021年的4萬噸級大幅升至6170萬噸;耦合CCUS的化石燃料制氫產量將從2021年的60萬噸增至3300萬噸,清潔制氫方式將成為主流清潔制氫方式將成為主流。ALK、PEM、SOEC、AEM等不同制氫路徑各具優勢,其中ALK最為成熟,已應用于大規模制取綠氫場景;PEM、SOEC、AEM等細分路徑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綠氫起量勢頭強勁綠氫起量勢頭強勁。62%19%0.70%18%0.70%0.04%2021年全球氫氣生產結構天然氣制氫煤制氫石油制氫化工副產氫化石燃料+CCUS電解水制氫63.50%13.80%21.20%1.
20、50%2021年中國氫氣生產結構煤制氫天然氣重整制氫化工副產氫電解水制氫40.00%18%8%34%2030年全球氫氣生產結構化石燃料制氫(無CCUS)化石燃料+CCUS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氫能完整研究報告請見云道資本,(氫能完整研究報告請見云道資本2023中國氫能產業系列深度研究報告中國氫能產業系列深度研究報告,云道資本公眾號領?。?,云道資本公眾號領?。?024.1 Sixsigma R不同不同CO2濃度下的濃度下的CO2捕獲成本(美元捕獲成本(美元/噸)噸)DAC技術碳捕獲量預計(噸)技術碳捕獲量預計(噸)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1、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2030 2040 205077009000萬萬6.2億億9.8億億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可再生碳源:捕獲成本過高、成熟度低,中短期內難以供應大規模的綠色甲醇制備電制甲醇的另一大關鍵原料是二氧化碳,根據根據IRENA的劃分,只有生物質與直接碳捕(的劃分,只有生物質與直接碳捕(DAC)而得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甲醇才可認定為綠醇。)而得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甲醇才可認定為綠醇。直接碳捕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碳捕成本過高,首要問題是碳捕成本過高,由于直接碳捕面向的是分布式、低濃度碳源,使得其工作過程的能耗巨大,成本高昂,目前直接碳捕的成本
22、約為200-250美元/噸,遠高于煤化工、天然氣等集中碳源20-40美元/噸的水平。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是合成甲醇的重要原材料,一噸甲醇需消耗700-800立方米的二氧化碳,即1.37-1.56噸的二氧化碳,但當前全球直接碳捕的二氧化碳捕獲量尚不足萬噸,且相關的技術成熟度較低,但當前全球直接碳捕的二氧化碳捕獲量尚不足萬噸,且相關的技術成熟度較低,液態、固態、電化學等吸附材料與變溫、變濕、變壓等工藝尚未成熟定型,中短期內難以供應規?;木G色甲醇制備。中短期內難以供應規?;木G色甲醇制備。數據來源:IEA國際能源署,(碳捕捉、直接碳捕捉完整研究請見云道資本,(碳捕捉、直接碳捕捉完整研究請見云道資本2
23、024綠色化工系列研究綠色化工系列研究-碳捕捉研究專題碳捕捉研究專題,云道資本公眾號領?。?,云道資本公眾號領?。?024.1 Sixsigma R二氧化碳凈排放量(二氧化碳凈排放量(GtCO2/年)年)甲醇的分類與綠色甲醇的定義綠醇標準過高,政策寬松勢頭凸顯,灰色二氧化碳的充分利用對碳中和仍有重要意義根據根據IRENA的最新能源展望數據,在既定政策條件下,的最新能源展望數據,在既定政策條件下,2050年全球年全球仍有仍有34Gt/年的碳排量,二氧化碳排放并無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年的碳排量,二氧化碳排放并無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
24、.0040.00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2044204520462047204820492050工業發電與供熱設施其他建筑交通運輸現有政策條件下現有政策條件下1.5溫控目標條件溫控目標條件交通運輸建筑其他發電與供熱設施工業12.79.81.32.57.934Gt政策已有緩和趨勢,但綠醇標準仍然較高:政策已有緩和趨勢,但綠醇標準仍然較高:考慮到脫碳進程等現實因素,歐盟在針對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補充條例中表示,短期內不再強求生物質制甲醇與電制甲醇作
25、為綠色甲醇的唯二方式,而是把可計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把可計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在工業及火電場景中捕獲來的不可再生在工業及火電場景中捕獲來的不可再生CO2制備的甲醇也可以認定為制備的甲醇也可以認定為綠色甲醇,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不得超過綠色甲醇,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不得超過28.2克二氧化碳每兆焦??硕趸济空捉?。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但值得注意的是:但值得注意的是:火電場景碳源只被允許到2035年,而其他不可持續工業場景被允許用至2040年;碳源必須涵蓋在歐盟現行的碳排放計算與交易體系中,沒有同等CO2定價系統的國家,工業場景的碳源不被認可;根據IEA報告顯示,使用煤電廠捕
26、捉的二氧化碳和可再生電力制氫生產的甲醇的碳排放達到33.1克CO2/每兆焦,高于歐盟標準,需進一步加以減排措施處理;可見,當前歐盟對于綠色甲醇的認定標準過于嚴苛,在實際的碳中和可見,當前歐盟對于綠色甲醇的認定標準過于嚴苛,在實際的碳中和過程下稍顯激進,政策端也已出現一定的寬松趨勢,我們認為在現階過程下稍顯激進,政策端也已出現一定的寬松趨勢,我們認為在現階段,甲醇的下游場景不應過于追求二氧化碳的可再生屬性,灰碳的充段,甲醇的下游場景不應過于追求二氧化碳的可再生屬性,灰碳的充分利用仍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分利用仍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綠色甲醇的制備工藝綠色甲醇的制備工藝Part 3綠色甲醇的制備主
27、要在于綠色氫氣與可再生二氧化碳的制備/捕集,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工藝已然十分成熟,以熱催化法為主。近年來,電化學等新型合成工藝涌現,但尚不成熟。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制備工藝綠色甲醇與傳統灰色甲醇在CO2加氫合成工藝上并無太大差別,合成工藝已十分成熟綠色甲醇與傳統灰色甲醇在CO2加氫合成工藝上并無太大差別,綠色甲醇與傳統灰色甲醇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原料的可再生性質上,自20世紀初,德國科學家米塔希與施耐德成功采用CO與H2的合成氣制備出甲醇,甲醇的工業化生產就此拉開序幕,此后,世界上幾乎全部采用CO、CO2、H2為原料合成甲醇。當前甲醇合成以熱催化法為主。近年來,電化學等新型
28、合成工藝涌現,但尚不成熟。當前甲醇合成以熱催化法為主。近年來,電化學等新型合成工藝涌現,但尚不成熟。傳統的煤制或天然氣合成甲醇的完整工藝可分為五個子單元:除硫雜質預處理單元、生產合成氣及調整氣體組成的重整裝置單元、合成氣轉成甲醇的合成裝置、精制粗甲醇的精華單元、平衡工藝單元。二氧化碳直接加氫制取甲醇工藝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源頭,通過一定的催化反應直接合成甲醇:二氧化碳直接加氫制取甲醇工藝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源頭,通過一定的催化反應直接合成甲醇:二氧化碳直接加氫制取甲醇工藝流程二氧化碳直接加氫制取甲醇工藝流程壓縮甲醇精制CO2+H2MeOH甲醇合成甲醇合成粗原料氣的制備粗原料氣的凈化甲醇合成
29、甲醇精餾2024.1 Sixsigma R&粗原料氣的制備與凈化粗原料氣的制備與凈化可通過CO2與H2直接發生反應,也可以利用合成氣制備甲醇原料氣。目前傳統灰醇主要通過煤與天然氣的重整制取合成氣(H2、CO、CO2混合氣);煤制甲醇會發生煤氣化反應,產生含硫、含氮物,需通過一定的物理吸收或化學吸收法凈化去除;天然氣制甲醇則有蒸汽轉化和部分氧化兩種方式,中小型設施以蒸汽轉化為主;大型、超大型裝置以部分氧化原理為主。甲醇精餾甲醇精餾合成反應器生產粗甲醇時含一定雜質,常采用精餾提純。工業上精制有蒸餾和化學處理2種方法。目前粗甲醇精制的主要辦法是蒸餾法分離,即有機雜質、水及甲醇的混合溶液根據不同組分揮
30、發度差異。目前,國內外使用合成氣制甲醇時主要采用兩塔和三塔雙效流程實現甲醇精餾。雙塔精餾的優點是投資小、建設成本低周期短、操作方便。三塔精餾可進一步降低乙醇含量,使獲得的甲醇純度更高。使用CO2直接加氫制甲醇時主要采用單塔精餾,成本更低。綠色甲醇的制備工藝綠色甲醇與傳統灰色甲醇在CO2加氫合成工藝上并無太大差別,合成工藝已十分成熟 甲醇合成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制備工藝綠色甲醇與傳統灰色甲醇在CO2加氫合成工藝上并無太大差別,合成工藝已十分成熟 甲醇合成甲醇合成目前,甲醇合成工藝一般在5-10MPa、200-300下,可用的流程工藝十分有限,全球約60%的甲醇生產采用Jo
31、hnson Matthey(莊信萬豐)旗下的催化劑公司Synetix的工藝;而約27%的甲醇由Lurgi(液化空氣公司)工藝生產。60%27%8%3%1%SynetixLurgiMGCKellog其他在甲醇合成中,主要反應放熱且氣體體積減小,因此低溫高壓的工藝環境有利于甲醇合成;合成甲醇的工藝主要包括高壓法、低壓法和中壓法。全球甲醇生產工藝全球甲醇生產工藝 高壓法:高壓法:多使用使用鋅鉻氧化物催化劑,近年來多逐步采用活性高的銅系催化劑以改善條件提升效率,高壓法的缺點是溫度高、需耗費大量的原料與動力,成本高,且生成的粗甲醇雜質含量高。低壓法:低壓法: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采用活性高的銅基(
32、Cu-Zn-Cr)催化劑,使得能耗降低且提高甲醇質量;該類設備制造難度低、成本低。中壓法:中壓法:隨甲醇工業化生產擴大與設備的大型化,出現了中壓法,該方法采用新型的銅基催化劑(Cu-Zn-A1),是20世紀70年代來生產甲醇的主流工藝。該方法降低了合成壓力、簡化了壓縮系統,節省了能耗與成本;但壓力降低的同時也帶來了轉化效率的下降(10%左右),需增加循環回路同時做到氣體的及時凈化以達到足夠產量。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Part 4甲醇作為基礎化工原料產品,應用于MTO 甲醛 甲醇燃料等場景,雙碳背景下,作為低碳燃料成為其最具潛力的需求增長點。長遠期看,綠色甲醇的主力應用
33、場景還是在于作為合成甲醛、制取烯烴的低碳綠色原料等存量更大的傳統應用場景而非航運燃料。2024.1 Sixsigma R全球甲醇下游需求占比全球甲醇下游需求占比中國甲醇下游需求分布中國甲醇下游需求分布27%20%10%8%7%7%4%3%3%3%2%6%甲醛MTO/MTPMTBE汽油調和醋酸二甲醚溶劑生物柴油甲胺氯甲烷MMA其他56%18%7%6%5%4%4%MTO甲醇燃料甲醛MTBE醋酸其他二甲醚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作為基礎化工原料產品,主要應用于MTO 甲醛 甲醇燃料等工業/能源場景甲醇下游應用場景眾多,結構上各下游需求互為增減??傮w上,甲醇制烯烴、甲醇燃料、甲醛長期為甲醇最為主要
34、的三大下游需求場景??傮w上,甲醇制烯烴、甲醇燃料、甲醛長期為甲醇最為主要的三大下游需求場景。甲醇下游需求結構與下游行業景氣度息息相關,甲醇制烯烴下游細分應用場景分散且規模巨大,總體需求量保持穩定。受房地產等下游市場下行影響,甲醛、二甲醚等傳統需求場景增長緩慢。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中國受制于少油少氣多煤的能源稟賦,傳統甲醇制烯烴以煤制甲醇為主,碳排量巨大,且甲醇制烯烴從能耗和效率上并不如石油制烯烴路線,今年來甲醇制烯烴新投產項目呈現萎縮態勢。另一方面,甲醇作為一種較為清潔、高效的液體燃料,燃料用途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成為甲醇下游最具潛力的需求增長點,可廣泛應用于車船用甲醇作為一種
35、較為清潔、高效的液體燃料,燃料用途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成為甲醇下游最具潛力的需求增長點,可廣泛應用于車船用動力燃料或鍋爐發電供熱燃料,甲醇燃料需求穩步上升,是甲醇最突出的新型需求。動力燃料或鍋爐發電供熱燃料,甲醇燃料需求穩步上升,是甲醇最突出的新型需求。2024.1 Sixsigma R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礎原材料,2022年中國乙烯產能達4675萬噸、丙烯產能達5668萬噸,但尚未實現低碳烯烴的自給自足,乙烯、丙烯2022年的進口量均在200萬噸以上,低碳烯烴仍然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低碳烯烴通常由石油烴熱裂解而得,但受中國石油資源匱乏、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等影響,中國的低碳烯烴制
36、備以甲醇(煤基甲醇)制烯烴低碳烯烴通常由石油烴熱裂解而得,但受中國石油資源匱乏、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等影響,中國的低碳烯烴制備以甲醇(煤基甲醇)制烯烴(MTO/MTP)為主要工藝路線,)為主要工藝路線,2010年全球首套煤基甲醇制取烯烴裝置(MTO)于內蒙古包頭成功運行,全球甲醇制烯烴的元年也由此正式開啟。從 2010 年的零生產到現在,用于烯烴生產的甲醇約占全球消費量的用于烯烴生產的甲醇約占全球消費量的 25。MTO/MTP反應是指預熱后的氣體甲醇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條件下,經催化劑催化生成為低碳烯烴;其反應系統的溫度一般在450-500的高溫區間,再生器的再生溫度一般為650。當前甲醇制乙烯、丙
37、烯的MTO工藝中,國外代表性的MTO工藝主要有:霍尼韋爾UOP/Hydro技術、??松梨贛obil的技術、魯奇Lurgi MTP 的技術;國內具有代表性的MTO工藝技術主要有:大連化物所DMTO技術、中石化的SMTO技術等。數據來源:中國石化聯合會53%6%23%13%5%DMTO-DMTO-UOP-SMTOSMTOSHMTO工藝MTO工藝MobilUOP/HydroDMTO-DMTO-中石化SMTOLugri催化劑ZSM5SAPO34SAPO34SAPO34SAPO35ZSM5反應器固定床流化床流化床流化床流化床固定床壓力/Mpa0.2760.10.30.050.080.250.130.1
38、6主反應溫度/350550400500500550420520400450甲醇轉化率/%9999.899.9799.899.899乙烯/丙烯比0.751.20.91.10.81.20.91.1甲醇消耗比/t/t2.542.962.62.72.923.52MTO主要工藝對比:主要工藝對比:國內煤基國內煤基MTO裝置主要技術來源裝置主要技術來源: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制烯烴全球甲醇第二大消耗場景、中國最大的甲醇消耗場景2024.1 Sixsigma R原料低碳化、拓展原料低碳化、拓展CO2利用途經:利用途經:政策上受十四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綠色發展指標 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相關政策
39、的引導,降低碳排放,提高碳原子利用率和拓展CO2資源化利用途徑是甲醇制烯烴行業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傳統甲醇制烯烴以煤基甲醇為主要原料,其碳排量巨大,近年來近年來CO2直接加氫氣合成綠色甲醇,再經一定的催化反應制取烯烴產品可有效將直接加氫氣合成綠色甲醇,再經一定的催化反應制取烯烴產品可有效將CO2資源化利用,成為甲醇制烯烴行業的發展大資源化利用,成為甲醇制烯烴行業的發展大方向之一。方向之一。開發富產乙烯的新型甲醇制烯烴技術、適應下游市場需求:開發富產乙烯的新型甲醇制烯烴技術、適應下游市場需求:國內市場乙烯、丙烯需求關系約109或11;中國當前的主流路線-甲醇制備低碳烯烴中,MTO的乙烯丙烯比例約
40、為1:1,但MTP、丙烷脫氫(PDH)技術均是主產丙烯。因而隨著非石油路線技術的大量實施應用,丙烯的供應將不斷增加,未來將實現供需平衡或供過于求。而乙烯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尋求富產乙烯技術、優化產品選擇性成為甲醇制烯烴的技術發展趨勢之一。尋求富產乙烯技術、優化產品選擇性成為甲醇制烯烴的技術發展趨勢之一。其他發展趨勢:其他發展趨勢:優化和開發高活性、高抗積碳能力、高選擇性及穩定性的催化劑;另外通過水集成、分析、能效優化和夾點分析等方式進行全流程水耗和熱集成優化,并發展更加節能的新型高效分離技術實現節能降耗。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制烯烴全球甲醇第二大消耗場景、中國最大的甲醇消耗場景甲醇制烯烴
41、技術發展重點方向甲醇制烯烴技術發展重點方向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醛-作為全球最大甲醇消耗用途,受下游房產等市場及經濟下行影響,預期增長緩慢在全球范圍來看,甲醛是甲醇占比最大的下游用途,約在全球范圍來看,甲醛是甲醇占比最大的下游用途,約27%的甲醇用于甲醛的制備生產;的甲醇用于甲醛的制備生產;國內范圍來看,在甲醇制烯烴規?;a前,甲醛同樣為中國最大的甲醇應用場景。2023年中國甲醛產能達3680萬噸,占全球的50%以上,但國內甲醛的產能利用率長時間在60%上下,存在著一定的產能過剩問題??傮w上,甲醛行業已經進入頭部集中化的發展階段,甲醛行業發展與房地產等下
42、游行業發展景氣度周期高度重合,受下游房地產行業下行,家具、裝修板材等相關制成品需求較之前有明顯下滑的影響,甲醛行業預計在中短期內難有大幅增長。近幾年的國內甲醛行業以去產能基調為主,預計其在甲醇下甲醛行業預計在中短期內難有大幅增長。近幾年的國內甲醛行業以去產能基調為主,預計其在甲醇下游應用占比將有所下降。游應用占比將有所下降。甲醛用途占比甲醛用途占比脲醛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聚縮醛樹脂BDOMDI季戊四醇烏洛托品其他木材木材塑料塑料涂料涂料紡織物紡織物紙張紙張其他其他下游應用場景下游應用場景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儲能儲氫介質綠色甲醇可作為氫能源的重要消
43、納途徑與儲運媒介氫氣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未來主要清潔能源之一,但氫氣制取成本高、儲存及運輸困難等問題是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瓶頸”,而綠色甲醇以綠而綠色甲醇以綠氫為原料,是氫能第二大的使用消納場景。甲醇可作為氫能源的重要消納途徑與儲運媒介。氫為原料,是氫能第二大的使用消納場景。甲醇可作為氫能源的重要消納途徑與儲運媒介。甲醇行業的整體成熟度遠高于氫能,目前甲醇的制備、儲運、使用等環節的技術與基礎設施十分完備,上游綠氫加可再生二氧化碳或工廠捕集上游綠氫加可再生二氧化碳或工廠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經成熟的甲醇儲運體系運送至下游需求場景,可有效解決當前氫能儲運技術與標準體系不成熟造成的氫能應用困難問題。的
44、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經成熟的甲醇儲運體系運送至下游需求場景,可有效解決當前氫能儲運技術與標準體系不成熟造成的氫能應用困難問題。27%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與煤化工工業用熱交通其他中國氫能當前的消納場景分布中國氫能當前的消納場景分布甲醇作為氫能的消納與儲運媒介甲醇作為氫能的消納與儲運媒介傳統傳統氫能氫能儲運儲運路線路線甲甲醇醇路路線線制氫儲運加用制氫儲運加用H2H2H2H2合成甲醇甲醇甲醇甲醇-氫直接用醇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燃料易儲存、安全性高,可作為傳統燃機的燃料添加劑或是直接替代品甲醇在常溫常壓狀態下表現為無色、易燃、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液體,對活潑
45、金屬有一定腐蝕性,下游用途廣泛。自2005年以來,在汽車、鍋爐等場景完全使用甲醇或與汽油混合使用使得甲醇燃料需求迅速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還是直接使用甲醇作為燃料,該用途的消耗比例從2000年不到1增長至現在的14以上。甲醇不僅可用作內燃機中的汽油添加劑,提高傳統燃機效率,還可應用于改裝的燃油發動機以及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車輛中作為重要的混合動力甲醇不僅可用作內燃機中的汽油添加劑,提高傳統燃機效率,還可應用于改裝的燃油發動機以及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車輛中作為重要的混合動力燃料或完全的直接燃料,也被視為清潔能源用于船舶內燃機的燃料。燃料或完全的直接燃料,也被視為清潔能源用于船舶內燃機的燃料。甲醇作為燃
46、料的優缺點分析甲醇作為燃料的優缺點分析優 勢優 勢劣 勢劣 勢甲醇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液體,不需要額外的低溫或高壓等存儲條件,相較于液化天然氣、氨、氫等其他燃料更加容易儲存和處理甲醇閃點低、易燃燒。在所有液體燃料中,甲醇的氫碳比最高,會降低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燃燒不會產生硫化物甲醇在需氧和水生環境中都易于生物降解。如果發生泄漏或溢出,對海洋環境的影響較小甲醇能量密度為15.7MJ/L,不足傳統燃油的50%,比柴油低約2.5倍,儲存容器體積必須擴大至原來2.5倍;或者使用現有艙柜,運輸距離將減少50%甲醇對鉛、鎳、鑄鐵等有色金屬產生腐蝕,會影響到內燃機、管路和儲存艙柜中這些材料的使用甲醇
47、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和刺激性,有一定的毒性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燃料作為民用及工業場景燃料應用時間已久,下游應用場景廣泛自被人類發現后,甲醇首先被用于民用的燃料場景,直到現在,甲醇廣泛被應用于烹飪、鍋爐、窯爐、供熱等日常方面,在工農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農業的氣體干燥、大棚氣體增肥,工業的窯爐等用途。甲醇作為燃料的應用場景甲醇作為燃料的應用場景 工農業燃料工農業燃料 車用燃料車用燃料 船用燃料船用燃料鍋爐、窯爐、供熱、農業增肥等純甲醇燃料、混合甲醇燃油等甲醇燃料電池、船用甲醇發動機等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甲醇燃料受國情影響,
48、甲醇作為車用燃料的重要性在國內更受重視國外國外受石油供應影響大受石油供應影響大國內國內解決石油資源匱乏的重要能源替代路線解決石油資源匱乏的重要能源替代路線甲醇作為車用燃料發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由于主要作戰國家的石油資源匱乏與無法穩定供應,使其采用費托合成法合成甲醇以替代汽油燃料,這一局面隨著二戰結束、石油供應充足而打破;到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爆發使得西方國家重啟了甲醇替代石油燃料的研究與探索。石油危機結束后,隨著石油供應的緩和及石油價格的回落,甲醇作為燃料在美國市場上不具有競爭性,甲醇燃料的進一步推廣及商用車應用計劃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擱置。中國自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研究車用甲醇
49、,與國際同步。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基礎研究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與德國和美國福特公司等國際合作伙伴開展合作,共同研究甲醇燃料在車輛上的適用性。進入21世紀,為解決中國石油資源匱乏的局面,中國開始大力推廣煤制甲醇燃料的應用。在國家科技部門的支持下,山西成為甲醇燃料應用的重點地區。在此基礎上,2012年,國家工信部啟動了“四省一市”甲醇汽車試點工作,要求采用純甲醇作為燃料,并進行車輛適應性改造,試點工作于2018年底完成并通過驗收。2019年3月19日,工信部等8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為甲醇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20年11月,環保部
50、發布了甲醇汽車尾氣的檢測方法,同年12月,工信部發布了甲醇汽車納入國家公告管理的通告,進一步推動了甲醇汽車的發展。自此,甲醇燃料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全面支持,為其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航運燃料-航運業減排壓力巨大,綠色甲醇有望成為中短期高可行性的低碳燃料方案船舶運輸是當前國際貿易的主要貨運形式,其承擔了全球貿易運輸總量的90%以上。船用動力機特別是遠洋船舶,需要較大的功率輸出,目前主要以燃油為主,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國際海事組織2018年通過了減排初步戰略,2023年7月發布了最新的2023減排戰略,提出到2030年全球海運年碳
51、排放年全球海運年碳排放總量與總量與2008年相比至少下降年相比至少下降20%,力爭,力爭30%;2040年下降年下降70%,力爭,力爭100%,2050年實現零碳排年實現零碳排.0204060801002008203020402050在此背景下,船運行業的減排壓力越來越大,尤其疊加歐盟碳稅的影響,船運行業的減排問題已迫在眉睫,在液化天燃氣、甲醇、氫、氨等低碳船舶燃料的各種可能替代方案中,甲醇由于其轉換成本低、可獲得性高、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技術成熟度較高等優勢,逐漸引起關注,并有甲醇由于其轉換成本低、可獲得性高、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技術成熟度較高等優勢,逐漸引起關注,并有望成為中短期內最具可行性的
52、方案。望成為中短期內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政策端,國際海事組織貨物與集裝箱運輸分委會、海上安全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已推出(綠色)甲醇/乙醇作為燃料的船運行業標準性質的文件,中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也推出了針對本國/地區的綠色/低碳甲醇船用燃料相關政策。綠色甲醇作為低碳船運燃料推廣已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綠色甲醇作為低碳船運燃料推廣已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數據來源:國際海事組織(IMO)2024.1 Sixsigma R甲醇航運燃料發展歷程摘要甲醇航運燃料發展歷程摘要甲醇首次被應用在航運領域。中國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系統地研究分析了甲醇作為船用燃料的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國際海事組織將甲醇燃料
53、技術列為高優先項目,并通過了低閃點燃料技術規則和甲醇/乙醇燃料船舶安全臨時導則曼恩公司聯合阿法拉伐開展了甲醇燃料試驗項目,并于11月發布了甲醇燃料四沖程發動機解決方案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宣布正式開發甲醇燃料MTU發動機產品中船集團旗下中船動力正式發布甲醇燃料發動機開發計劃,于 2022 年底實現首型機的研制。20152018202020212021.122021.12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航運燃料甲醇燃料船舶訂單穩步上升,2023年替代燃料船舶新增訂單甲醇數量過半甲醇燃料船舶訂單穩步上升甲醇燃料船舶訂單穩步上升甲醇燃料液化天然氣燃料氨氫能液化石油氣及其他甲醇138艘LNG130艘2024年1月
54、9日,DNV AFI 發布了最新的全球航運船舶數據,2023年全球總共新增了298艘替代燃料動力船舶訂單,同比2022年增長8%。2023年甲醇成為新增訂單的主流,訂單大幅增加(甲醇成為新增訂單的主流,訂單大幅增加(138 艘),近乎艘),近乎2022年年35艘訂單的四倍,艘訂單的四倍,與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訂單數量(130艘)“并駕齊驅”(注:DNV AFI的數據庫不記錄以LNG為燃料的“LNG運輸船”(以自己的貨物為燃料)數據來源:挪威船級社DNV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航運燃料不同航運燃料對比下,甲醇主要作為碳中和前中期的燃料替代方案熱值(MJ/kg)沸點
55、/閃點/密度/(kg/m)液態能量密度(MJ/L)自燃點/可燃極限/%減排效果/%技術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環境風險LNG50-162-175450(液態)22.56505-1510-30高高甲烷泄露甲醇19.96511791(液態)15.74646-3610-90較高較高仍有碳排氫120-25370.8(液態)8.55854-75100低低無氨18.6-33682(液態)12.763015-2850-80中中氮氧化物00.511.522.533.5柴油LNG甲醇氫氨不同燃料單位碳排放量不同燃料單位碳排放量/t/t液化天然氣(LNG)是當前技術最成熟、最安全、減排效果最好的低碳船舶燃料。但LNG能源
56、技術的降碳減排極為有限,無法實現國際海事組織制定的減排目標。因因此氫、氨、甲醇等新型的低碳此氫、氨、甲醇等新型的低碳/零碳能源材料成為航運業的新選擇。零碳能源材料成為航運業的新選擇。主流的三大新型船運燃料(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碳排如右圖所示,甲醇相較于當前的LNG,單位碳排降低近50%;而零碳燃料綠氫、綠氨則不產生碳排。結合各燃料性質特點及技術與商業的成熟度來看,綠色綠色/低碳甲醇是中短期內較為低碳甲醇是中短期內較為理想的替代理想的替代LNG與傳統燃油的燃油品類,而液氫與綠氨則有望成為未來主要的船用與傳統燃油的燃油品類,而液氫與綠氨則有望成為未來主要的船用清潔燃料。清潔燃料。船用燃料性質比較
57、船用燃料性質比較2.751.3753.1512024.1 Sixsigma R20%20%18%15%8%8%7%2%1%7%5%13%15%9%19%20%1%1%20302050其他其他核能核能氨能氨能氫能氫能甲醇甲醇電池電池生物燃料生物燃料當前燃料與碳抵消結合當前燃料與碳抵消結合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航運燃料中不同能源的使用占比預測航運燃料中不同能源的使用占比預測項目氫氨綠色甲醇技術成熟度商業化程度技術成熟度商業化程度技術成熟度商業化程度燃料生產成熟(9)中(3)成熟*(9)較高(4.2)成熟*(9)中(3)儲運儲運儲存較高(7)中(3)成熟(9)較高(4.5)成熟(9)較高(4.5)加注
58、中(5)低(1.5)較高(7)低(1.5)成熟(9)中(3)駁運中(7)低(3)成熟(9)中(4.5)成熟(9)中(4.5)應用應用發動機中(7)低(1.5)低(5)低(1.5)成熟(成熟(9)較高(3)燃料電池中(7)較高(3)低(5)低(1.5)低(5)中(2)船舶設計改造中(7)低(3)較高(8)低(3)較高(7.8)較高(5)航行運營/低(1.5)/中(4.5)/中(4.5)航運燃料中不同能源的使用占比預測航運燃料中不同能源的使用占比預測*技術/商業成熟度由牛津研究院采用德爾菲法評估獲得,1-9分代表著成熟度/部署規模由低到高綠氫、綠氨、綠色甲醇三大新型船運清潔燃料在儲存、安全性、經濟
59、性、減排效果及技術與商業成熟度上各有優勢與劣勢。綜合來看,現階段甲醇作為綠色低碳燃料在各方面擁有較高的成熟度,綠色甲醇將在中短期內承擔起替代液化天然氣與傳統燃油的重要替代方案角色。綠色甲醇將在中短期內承擔起替代液化天然氣與傳統燃油的重要替代方案角色。而根據勞氏船級社的預測,到到2050前后,能量密度更高前后,能量密度更高/減碳能力更強的綠氨與綠氫將成為航運業的主要燃料。減碳能力更強的綠氨與綠氫將成為航運業的主要燃料。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航運燃料不同航運燃料對比下,甲醇主要作為碳中和前中期的燃料替代方案數據來源:牛津研究院、國際能源署(IEA)、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1 S
60、ixsigma R甲醇氫氨瓶頸:低成本的可再生碳源瓶頸:低成本的可再生碳源甲醇燃料適用于碳中和的前中期階段,雖然目前甲醇具備最成熟的內燃機技術與最低的船舶改造成本,但在歐盟碳稅等政策影響下,如何在中短期內獲取低成本穩定的可再生碳源是綠色甲醇抓住窗口期、實現規模應用的瓶頸問題。中短期內獲取低成本穩定的可再生碳源是綠色甲醇抓住窗口期、實現規模應用的瓶頸問題。瓶頸:液氫與氫燃機技術瓶頸:液氫與氫燃機技術航運場景對于燃料體積能量密度要求極高,液氫是船運場景最優儲運方案。液氫是船運場景最優儲運方案。當前液氫仍面臨著技術不成熟、成本高的問題;下游來看,氫目前具有最成熟的燃料電池技術,但受制于能量密度低,難
61、滿足遠洋需求。而氫內燃機氫內燃機/燃氣輪機技術尚不成熟。燃氣輪機技術尚不成熟。瓶頸:完全綠氨生產與氨燃機技術瓶頸:完全綠氨生產與氨燃機技術綠氨被產業內視為長遠期航運的主力燃料方案。與甲醇相同,綠氨也面臨著完全綠氨的認證問題,完全脫離網電、柔性綠氨完全脫離網電、柔性綠氨合成工藝是當前的關鍵。合成工藝是當前的關鍵。而下游氨燃機技術的不成熟也極大限制了其在航運場景降碳減排的作用發揮。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航運燃料中短期如無法解決低成本綠色碳源問題,綠醇在航運場景或難具競爭力三大燃料路線當前的核心瓶頸問題三大燃料路線當前的核心瓶頸問題CHOHH2NH3受甲醇自身燃料性質與政策端的影響,綠醇作為低碳航
62、運燃料的規?;瘧么翱谄诩性谔贾泻偷那爸衅陔A段,如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可再生碳源與綠醇認證問題,將在航運場景難以與綠氫、綠氨形成競爭力。2024.1 Sixsigma R20082030204020502100內內國際海事組織政策變化國際海事組織政策變化IMO進一步提升減排目標水平、但目前尚缺少具體的強制措施:進一步提升減排目標水平、但目前尚缺少具體的強制措施: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發布了最新的“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戰略中設定了兩個“指標性校核點”:2030年,國際航運溫室氣體年排放總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20%,力爭30%;2040年至少降低70%,力爭降低80%;
63、2028年將視情對“2023戰略”修訂。而2018初步減排戰略中,校核點為:至2030年碳排放強度要降低40%,2050年強度降低70%且總碳排放量降低50%,至本世紀末達零碳排放。目前甲醇作為航運降碳燃料的需求主要依靠歐盟碳稅與國際海事組織政策限制與馬士基、達飛龍頭的船東推動。海事組織雖提升了減排目標,但目前尚缺少強制措施;除馬士基、達飛兩大船東推動,其他船東公司與產業內企業由于綠色甲醇價格昂貴等原因對于將甲醇作為低碳航運燃料這一方案的推進動力并不堅實。從現實船舶訂單的實際情況看,據克拉克森的數據來看,2023年替代燃料船舶訂單中占據最大的份額仍然是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220個,其中15
64、2個是非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且從噸位的角度來看,目前甲醇航運燃料訂單的船型仍以中小噸位的遠洋貨輪為主,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的船舶訂單相較于甲醇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的船舶訂單相較于甲醇為燃料的船舶訂單在噸位總量上仍具有壓倒性優勢。為燃料的船舶訂單在噸位總量上仍具有壓倒性優勢。此外,2023年是“氨燃料的突破年”,氨為燃料的船舶訂單上升勢頭強勁,對甲醇燃料船舶訂單將產生一定的沖擊。數據來源:克拉克森、挪威船級社DNV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前景探討甲醇只是航運脫碳過渡階段的備選方案,基本盤仍是綠色化工原料場景2018初步初步戰略目標戰略目標2023戰略戰略目標目標2024.1 Sixsigma R正如
65、前文分析,綠色甲醇航運燃料的應用窗口在脫碳前中期,綠色甲醇航運燃料的應用窗口在脫碳前中期,2050年前后,綠氨、綠氫將成為主力航運燃料,根據國際能源署(年前后,綠氨、綠氫將成為主力航運燃料,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最新發布的的2023年凈零排放路線圖(年凈零排放路線圖(2023 Net Zero Roadmap),在航運業不斷發展的去碳化進程中,氨燃料已經完全超過甲醇燃料成為主要領跑者。,在航運業不斷發展的去碳化進程中,氨燃料已經完全超過甲醇燃料成為主要領跑者。如在綠色甲醇2030/2035前的這一窗口期內,綠色甲醇路線若無法迅速解決自身經濟性問題,甲醇將很有可能喪失航運場景的市場,
66、綠色甲醇航運燃料恐同氫燃料電池發展一樣,進一步規模應用發展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如不考慮甲醇燃料路線,2030年前后仍以液化天然氣為主,生物燃料為輔助,待氫能/綠氨航運燃料成熟后,直接由液化天然氣過渡至綠氫、綠氨路線也可滿足當前2030年減排20%要求。2020203020402050甲醇氫氨LNG示范應用小規模應用成熟大規?;瘧蒙锶剂喜煌竭\燃料應用進程表不同航運燃料應用進程表窗口期窗口期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2050全球航運燃料消耗量預測全球航運燃料消耗量預測化石燃料生物燃料氫能氨能甲醇其他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前景探討甲醇只是航運脫碳過渡階段的備選方案,基本盤仍是綠色化工原料場景
67、2024.1 Sixsigma R024681012201520202022203020402050化石燃料生物燃料氫能氨能甲醇其他根據國際能源署的2023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來看,按熱值計算,2022年生物燃料、氫、氨和甲醇在國際航運能源消耗中未占任何份額。未來,生物燃料在2030年和2035年將分別增到8%和13%,氫將分別增加到4%和7%,氨將分別增加到6%和15%。甲醇的增長幅度最小,到甲醇的增長幅度最小,到2035年將僅為年將僅為1%。到。到2050年,生物燃料和氫氣將各占年,生物燃料和氫氣將各占19%的份額,而甲醇的增幅最小,僅為的份額,而甲醇的增幅最小,僅為3%。到。到2050年,氨
68、將占年,氨將占據國際航運能源消耗的最大份額,達到據國際航運能源消耗的最大份額,達到44%(熱值)。(熱值)。全球航運燃料消耗量預測(單位:全球航運燃料消耗量預測(單位:EJ)合成甲醛、甲醇制烯烴等化工用途是甲醇最主要的傳統應用場景,化工行業同樣面臨巨大的脫碳壓力,電制或生物甲醇在工業場景降碳需求巨大,且市場空間遠超航運需求我們認為甲醇只是航運脫碳過渡階段的備選方案。長遠期看,綠我們認為甲醇只是航運脫碳過渡階段的備選方案。長遠期看,綠色甲醇的主力應用場景還是在于作為合成甲醛、制取烯烴的低碳色甲醇的主力應用場景還是在于作為合成甲醛、制取烯烴的低碳綠色原料等存量更大的傳統應用場景。綠色原料等存量更大
69、的傳統應用場景。綠色甲醇的應用場景與前景前景探討甲醇只是航運脫碳過渡階段的備選方案,基本盤仍是綠色化工原料場景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oror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Part 5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兩大合成原料的價格是決定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2050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的成本有望下降到300-600美元/噸區間,低成本生物質綠碳制成的綠醇初具經濟競爭力,但規?;瘧蒙行钑r日。2024.1 Sixsigma R當前生產水平當前生產水平成熟生產水平成熟生產水平當前生產水平當前生產水平成熟生產水平成熟生產水平生物甲醇電制甲醇20060010001400
70、180024007643274551013553227355884820162023801120630630250290當前化石基甲醇價格CO2只來自于DACCO2只來自于多種可再生組合生物質原料成本 6美元/GJ生物質原料成本 6-15美元/GJ生物甲醇生物甲醇/電制甲醇成本預測(美元電制甲醇成本預測(美元/噸)噸)010020030040050060020202050化石基甲醇綠色生物甲醇綠色電制甲醇全球甲醇產量按制備來源預測(百萬噸)全球甲醇產量按制備來源預測(百萬噸)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長遠來看,電制甲醇擁有更強的經濟競爭力,全球半數以上的綠醇將由電制甲醇生產隨著清潔電力成本
71、的不斷下降,以電力成本為主要生產成本的電制甲醇路線有望實現綠色甲醇制備的最低成本水平。同時由于生物甲醇路線面臨的原料供應、傳統設備升級困難等問題的影響,綠色電制甲醇將成為全球綠色甲醇供應的主要方式。綠色電制甲醇將成為全球綠色甲醇供應的主要方式。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電制甲醇)成本結構主要由合成原料、合成工藝與設備以及運營成本三大部分組成,當前的甲醇合成工藝已然十分成熟,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兩大合成原料的價格是決定綠色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未來綠色甲醇成本下探的主要動力將來自于清潔電力電價的下降,綠氫電解設備成本下降與儲運成本下降,
72、可再生二氧化碳吸附材料與工藝的成熟。綠色電制甲醇主要成本結構綠色電制甲醇主要成本結構原料綠色甲醇主要成本綠氫可再生二氧化碳合成工藝與設備-簡單且成熟運營成本-較為固定電解設備儲運成本清潔電力吸附材料及工藝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兩大合成原料的價格是決定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2024.1 Sixsigma R綠色氫氣:綠色氫氣:綠氫的制取成本(主要考慮電解水制取綠氫路線,生物質等小眾路線場景局限且占比低,暫不考慮)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清潔電力的電價與電解設備投資成本(受運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其中電價為首要因素??稍偕趸迹嚎稍偕趸迹嚎稍偕趸贾饕?/p>
73、通過生物質(BEC)或直接碳捕技術(DAC)獲得,影響二氧化碳捕成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碳源的二氧化碳濃度及捕捉工藝的能耗。DAC技術由于碳源CO2濃度最低,是目前成本最高的碳捕方式。0.10.150.20.250.30.350.350.455101520253035制氫用電電價(單位:元制氫用電電價(單位:元/kW h)綠氫成本(單位:元綠氫成本(單位:元/kg)2000h3000h6000h年運行時間:綠氫成本價綠氫成本價-電價對應圖電價對應圖當前可再生二氧化碳成本當前可再生二氧化碳成本0100200300400500600700燃煤電廠天然氣電廠鋼鐵水泥合成氨BECDAC碳捕集成本(單位:美元
74、碳捕集成本(單位:美元/噸噸 CO2)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綠氫與可再生二氧化碳兩大合成原料的價格是決定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高低的首要因素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國際能源署(IEA)2024.1 Sixsigma R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預測(美元綠色電制甲醇成本預測(美元/噸)噸)5004003002001001000200030004000500020030060080010001600氫氣成本(單位:美元氫氣成本(單位:美元/噸噸)CO2成本(單位:美元成本(單位:美元/噸噸)每生產一噸的甲醇需要每生產一噸的甲醇需要0.188噸的綠色氫氣與噸的綠色氫氣與1.37噸的可再生
75、二氧化碳,綠色甲醇的成本主要受氫氣成本與噸的可再生二氧化碳,綠色甲醇的成本主要受氫氣成本與CO2成本影響,成本影響,綠色甲醇的成本與氫氣、二氧化碳價格的對應關系如下:當前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制取的灰醇成本價格約為200-300美元/噸,當前的綠色甲醇成本區間在800-1600美元/噸(主要區別在于二氧化碳來源是通過目前價格較低的生物制路線(BEC沼氣生物乙醇等)還是成本較高的直接碳捕路線)。隨著清潔電力電價的不斷下降與相關設備成本的下降,2050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的的成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的的成本有望下降到本有望下降到300-600美元美元/噸的價格區間。噸的價格區間。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
76、2050年前后電制綠色甲醇的成本有望下降到300-600美元/噸區間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4.1 Sixsigma R05001000150020002500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美元美元/噸噸 CH3OH使用H2和CO2合成甲醇的成本(USDt CH3OH)CO2成本(USDt CH3OH)綠氫成本(USDt CH3OH)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CO2來自于任何可再生途經CO2僅來自于DAC202020302050202020302050綠色電制甲醇的成本預測綠色電制甲醇的成本預測遠期來看,綠色電制甲醇的成本高低綠色電制甲醇的
77、成本高低的不確定性更多的取決于的不確定性更多的取決于CO2的來源的來源與成本。與成本。綠氫端,隨著清潔電力的下降與電解設備投資成本的下降,綠氫的成本價不斷下降的趨勢已十分確定。而二氧化碳端,可再生CO2的成本取決于其來源。中短期內,生物乙醇、沼氣等相對便宜的CO2碳源的應用會使得綠色電制甲醇的成本相對較低,但這類 CO2來源的可用性與體量極為有限。如要使得綠色甲醇實現規?;瘧?,如要使得綠色甲醇實現規?;瘧?,必然會采用必然會采用BEC、DAC 等成本更高、等成本更高、供碳能力更強的選擇。供碳能力更強的選擇。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CO2的來源成為甲醇成本不確定性的關鍵影響因素,DAC/
78、BEC是長遠期的主力路徑2024.1 Sixsigma R綠色甲醇的制備成本與經濟性分析綠醇VS灰醇:低成本綠碳制成的綠醇初具競爭力,但規?;瘧蒙行钑r日當前傳統化石基甲醇在不考慮碳稅影響的條件下的均價約為2500元/噸,按照歐盟碳稅的征收標準,每噸二氧化碳的碳稅為90歐元(約705元人民幣),而每噸甲醇的碳排放約為3-6.4噸(按照歐洲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的方法計算,煤制甲醇路線的碳排最高,全生命周期每噸甲醇碳排約為6.4噸),則每噸灰醇的碳稅高達2100-4500元/噸,則灰醇疊加碳稅后則灰醇疊加碳稅后的價格區間為的價格區間為4600-7000元人民幣元人民幣/噸。噸。綠醇成本綠
79、醇成本VS灰醇價格(元灰醇價格(元/噸)噸)12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00020202050灰醇價格區間(不含碳稅)灰醇價格區間(疊加碳稅)電制綠醇成本電制綠醇成本1電制綠醇成本電制綠醇成本2電制綠醇成本1:二氧化碳為可再生來源的任意組合電制綠醇成本2:二氧化碳僅通過DAC獲得受綠氫及可再生二氧化碳價格高昂影響,電制綠醇目前價格居高不下,其中由生物質等低成本可再生碳源提供二氧化碳的電制綠醇成本價格在5700元以上,在甲醇15-30%的行業毛利率水平下,其與疊加碳稅的灰醇售價相比已經擁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該方式難以支撐甲醇的規模
80、化應用;而僅通過DAC方式獲取CO2的電制甲醇成本價保持在8000元以上。整體上,綠色電制甲醇尚需時間才能與灰醇在經濟性上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整體上,綠色電制甲醇尚需時間才能與灰醇在經濟性上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數據來源:云道資本自主測算綠色甲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綠色甲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Part 6全球范圍來看,各國家及地區關于綠色甲醇的鼓勵性政策持續出臺,目前國際能源巨頭也在積極布局綠醇產業,在全球交通運輸業與化工行業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汽車、船運、甲醇生產等領域的龍頭公司不斷推動綠色甲醇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2024.1 Sixsigma R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中國已發布系列綠色甲醇制備
81、、應用的鼓勵性政策,推動甲醇化工行業的降碳轉型時間政策文件名稱相關內容2019.03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甲醇,充分利用低質煤、煤層氣、焦爐煤氣等制備甲醇,制備甲醇,探索捕獲二氧化碳制備甲醇工藝技術二氧化碳制備甲醇工藝技術及工程化應用;2021.10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積極探索氫燃料、氨燃料、甲醇動力船舶甲醇動力船舶應用;2021.12“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把“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納入“綠色產品和節能環保裝備供給工程”,把“二氧化碳耦合制甲
82、醇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列入“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2022.03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擴大工業領域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應用規模,積極引導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2022.06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鼓勵以水、二氧化碳和氮氣等為原料直接高效合成甲醇高效合成甲醇等綠色可再生燃料的技術;2023.06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對煤制甲醇煤制甲醇等領域明確淘汰期限,即原則上要求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在嚴格的能效與碳排放標準規定之
83、下,傳統煤制甲醇落后產能的淘汰傳統煤制甲醇落后產能的淘汰將迎來加速;2024.01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鼓勵綠色技術創新和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將電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綠色甲醇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綠色甲醇列入鼓勵類發展項目,并將甲醇燃料、甲醇燃料、氨燃料、生物質燃料等替代燃料動力船舶列入鼓勵發展類項目;傳統煤制甲醇落后產能被逐步淘汰,綠氫制醇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中國已發布一系列綠色甲醇制備、應用的鼓勵性政策。中國已發布一系列綠色甲醇制備、應用的鼓勵性政策。在低碳政策的支持下,綠醇在汽車燃料、燃料電池、船舶燃料、有機添加劑等場景汽車燃料、燃料電池、船舶
84、燃料、有機添加劑等場景擁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市場。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中國以“灰碳+部分/完全綠氫”為主要路線,有效降低碳排,但難以認定為綠色甲醇合成工藝 進展地點項目名稱主要參與方投運時間甲醇產能(萬噸/年)開展路徑項目介紹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投產寧夏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項目 寶豐能源集團202115部分替代將太陽能“綠氫”補入甲醇裝置耦合生產甲醇將太陽能“綠氫”補入甲醇裝置耦合生產甲醇和烯烴等高端材料,副產氧氣替代部分空分制氧用于甲醇裝置煤氣化助燃用于甲醇裝置煤氣化助燃,有效降低制氫綜合成本;河南河南安陽順騁集團綠色低碳甲醇項目吉利控
85、股202311部分替代該項目總投資8億元,每年可綜合利用焦爐煤氣3.6億標準立方米,生產甲醇生產甲醇11萬萬噸噸,聯產液化天然氣7萬噸,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6億元;遼寧江蘇斯爾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綠色甲醇-新能源材料”項目鴻盛集團202310完全替代該項目通過對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和利用,該項目通過對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和利用,采用冰島CRI公司的ETL專有綠色甲醇合成工藝,將二氧化碳進行加氫合成甲醇;江蘇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CO2制綠色甲醇項目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202310部分替代采用該公司獨有的ETL二氧化碳制甲醇工藝技術,以盛虹煉化排放的以盛虹煉化排放的 CO
86、2、現、現有有 PDH 裝置副產的氫氣為原料,生產綠色裝置副產的氫氣為原料,生產綠色低碳低碳甲醇甲醇;甘肅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工程項目中科院大量化學物理研究所20200.1完全替代“液態陽光”的合成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氫,再和空氣中捕獲的二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氫,再和空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通過催化過程,進一步轉化為綠色甲醇;氧化碳通過催化過程,進一步轉化為綠色甲醇;內蒙古巴彥淖爾新能源制氫、生物制綠色甲醇及綠氫設備裝配制造項目吉道能源2022100制取綠氫 2022年8月,吉道能源1GW風光電可再生能源制綠氫合成甲醇項目落地鄂托克旗;中國當前以利用工業尾氣中二氧化碳加氫制取綠
87、色甲醇和低碳甲醇路線為主。其中,部分替代型部分替代型是指綠氫僅作為煤制甲醇用氫補充,并不完全替代煤化工中煤制灰氫過程;完全替代型完全替代型指由綠氫生產完全替代煤化工水煤氣變換制灰氫過程。以下為中國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的示范項目梳理,但需注意的是,該工藝下二氧化碳仍然屬于不可再生,以當前歐盟對煤制甲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定量來看,不會被認定為綠色甲醇。但需注意的是,該工藝下二氧化碳仍然屬于不可再生,以當前歐盟對煤制甲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定量來看,不會被認定為綠色甲醇。此外,部分項目試點已開展通過空氣中二氧化碳捕獲和太陽能電解水制綠氫進行甲醇合成的示范項目,制取綠色甲醇。此外,部
88、分項目試點已開展通過空氣中二氧化碳捕獲和太陽能電解水制綠氫進行甲醇合成的示范項目,制取綠色甲醇。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合成工藝進展地點項目名稱主要參與方投運時間甲醇產能(萬噸/年)開展路徑項目介紹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在建內蒙古大唐集團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中國大唐集團2024E4部分替代項目以“綠氫”代替“灰氫”的方式,以“綠氫”代替“灰氫”的方式,建成后全年可提供綠能49690萬千瓦時,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容量替代比例達可再生能源容量替代比例達87.5%;吉林吉林康乃爾綠電耦合煤電化制甲醇一體化項目康乃爾化學工業/60完全替代項目采用由霍尼
89、韋爾UOP的MTO/OCP反應技術和惠生工程“預切割+油吸收”組合的技術路線是全世界全世界MTO行業最領先的技術行業最領先的技術;也是第十套采用惠生烯烴分離技術的商業化MTO運行裝置;新疆東方希望8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東方希望集團/建設完成尚未投產部分替代為綠氫與煤化工項目耦合示范項目。項目采用綠電電解水制氫裝置,氫氣與凈化后合成氣合并進入甲醇合成,保持甲醇合成規模不變甲醇合成規模不變,降低單位甲醇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內蒙古烏審旗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202324部分替代總投資約600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137萬噸聚烯烴。項目主要建設兩座煤礦及360萬噸/年甲醇裝置甲
90、醇裝置、2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甲醇制烯烴裝置;規劃山西中煤平朔60萬千瓦離網式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中國中煤能源集團2026E22部分替代煙煤經洗選后作為原料煤,采用粉煤加壓氣化,經變換、凈化、甲醇合成,制取制取220萬噸萬噸/年甲醇;年甲醇;新疆新疆東明塑膠有限公司項目新疆東明塑膠2026E11部分替代利用準東地區豐富優質的煤炭資源,以煤為原料生產甲醇以煤為原料生產甲醇,配套配套220萬噸萬噸/年甲醇,年甲醇,再經MTO裝置、烯烴分離,生產出聚合級乙烯和丙烯;吉林中能建康乃爾綠電耦合煤氣制甲醇一體化項目中能建/200完全替代該項目采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液態陽光(二氧化碳
91、加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氫制甲醇技術)技術。技術。陜西煤化工耦合綠氫/綠醇項目遠景能源/30完全替代以全球領先的智能風電、智慧儲能系統技術和綠氫解決方案,建設5萬Nm/h綠氫、2.5萬Nm/h綠氧和30萬噸萬噸/年綠色甲醇項目;年綠色甲醇項目;寧夏吳忠市30萬噸/年綠色低碳甲醇項目吉利控股/30部分替代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在吳忠市通達煤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可捕集在吳忠市通達煤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可捕集18萬噸萬噸/年氣態二氧化碳,年氣態二氧化碳,通過加氫合成12萬噸/年的綠色低碳甲醇;內蒙古10萬噸/年液態陽光-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技術示范項目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2024E10完全替代全球首個液
92、態陽光技術大規模工業化全球首個液態陽光技術大規模工業化示范項目,將打通液態陽光技術全流程。該項目規劃風電225MW、光伏400MW、制氫約2.1萬噸/年、10萬噸/年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中國以“灰碳+部分/完全綠氫”為主要路線,有效降低碳排,但難以認定為綠色甲醇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生物質制甲醇和生物質二氧化碳加氫技術仍在探索階段,具備后發潛力合成工藝進展地點項目名稱主要參與方投運時間甲醇產能(萬噸/年)開展路徑項目介紹生物質制甲醇項目在建吉林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二
93、期)中能建/6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本項目利用風光發電,與電解水制氫相結合,進而與下游合成氨、制甲醇與下游合成氨、制甲醇化工生產相結合,化工生產相結合,打造一個綠色能源和零碳產業體系結構和生產模式;內蒙古年產30萬噸生物質甲醇項目綠色氫鏈技術/10無綠氫耦合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00畝,采用可再生能源制綠色甲醇可再生能源制綠色甲醇,建設年產30萬噸生物質甲醇生產線;規劃內蒙古揚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年產33.75萬噸綠色合成甲醇項目吉道能源/33.75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項目采用生物質和電解水制氫合成甲醇生物質和電解水制氫合成甲醇的先進工藝,具有明顯成本優勢和市場競爭力。項目總投資24.8億元,達產后年
94、產值可達22.7億元;吉林國能中電農安縣風光生物質儲氣碳中和循環利用項目國能中電能源/6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建設年產1.5億標準立方米的綠色制氫裝置,耦合生物發酵技術耦合生物發酵技術,年產年產6萬噸綠萬噸綠色甲醇色甲醇;吉林大安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項目大安吉電股份/20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項目年制綠氫能力2.5萬噸,年產年產20萬噸甲醇萬噸甲醇,安裝堿液制氫設備3套,PEM制氫設備2套,制氫能力5400Nm/h;吉林梨樹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吉林中遠建設集團/13無綠氫耦合建設年產年產20萬噸精甲醇萬噸精甲醇,生物質氣化裝置,43200Nm3/h的電解水制氫裝置(其中堿液電解槽3
95、7套1000Nm3/h、PEM電解槽45套200Nm3/h);吉林上海電力吉林兆南綠氫+一體化項目上海電氣/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項目開發的風電能源將用于電解水制氫、綠氫制甲醇綠氫制甲醇,有望實現新能源自發自用、輕度并網、就地消納的“綠色新能源+綠色化工”的產業鏈。黑龍江雙鴨山百萬噸綠色甲醇生產基地項目(一期)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30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中電工程在雙鴨山市投資建設年產年產100萬萬t綠色甲醇生產基地綠色甲醇生產基地,總投資約168億元,一期建設年產30萬t生物質氣化耦合綠氫制綠色甲醇示范項目;江蘇年產38萬噸綠色建春項目綠技行(上海)科技/38無綠氫耦合項目首期投資33億元,年
96、產綠色甲醇年產綠色甲醇38萬噸萬噸,將以南京為總部,在國內多地布點,形成百億乃至千億級綠色低碳燃料產業;生物質制甲醇規劃規模僅次于煤化工耦合綠氫,總體上生物質制甲醇仍處于技術示范階段。其技術路徑分為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生物質耦合綠氫制甲醇和無綠氫耦無綠氫耦合制甲醇合制甲醇兩種。以下為截至2024年1月中國生物質制甲醇生物質制甲醇的示范項目梳理: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國際海事組織 IMO 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正式落地,有效帶動綠色甲醇的船舶應用2023年年IMO船舶溫室氣體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戰略減排戰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
97、境保護委員會第八十次會議(MEPC 80)于2023年7月通過了2023年年IMO船舶溫室氣體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戰略減排戰略,提出在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新目標。疊加2030年的中短期目標(達到20%的減排幅度和5%的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使用),船東很難通過改善單艘船的運營來實現,而必須選擇低碳技術或燃料,綠色甲醇由此得到眾多關注。措施的主要要點如下:GHG減排新目標減排新目標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盡快達峰,并考慮到不同國情,在接近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零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和燃料和/或能源占比目標或能源占比目標到2030年,零/近零溫室氣體排
98、放技術、燃料和/或能源使用占比至少達到5%,并力爭達到10%。階段性核查指標階段性核查指標到2030年,國際海運溫室氣體年度排放總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20%,并力爭降低30%;到2040年,國際海運溫室氣體年度排放總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爭降低80%。一攬子備選中期溫室氣體減排措施一攬子備選中期溫室氣體減排措施技術要素,即基于目標的船用燃料標準,規范分階段降低船用燃料溫室氣體強度;經濟要素,以海洋溫室氣體排放定價機制為基礎。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8203020402050數據來源:國際海事組織(IMO)、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歐
99、盟于2019年12月推出了歐洲綠色新政,核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并于2021年7月提出“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以實現到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55%。該計劃所覆蓋的系列立法舉措為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開辟了新路,其中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替代燃料基礎設施(AFIR)、能源稅(ETD)對綠色甲醇有明顯的助推作用。此外,在“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修訂版推出后,可再生能源無論是消費總量還是在交通運輸領域都有更高的目標,這將為綠色甲醇的推廣提供新的機會。碳排放交易體系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航運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航運業產生
100、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傳統海運燃料(柴油、重油)的商船出入歐洲,船東從2024年起必須交納“碳配額”。該體系適用于總噸位在 5000 噸以上的大型船舶,并且對歐盟域內及域外航行的船舶均適用。過渡期分為2024年、2025年、2026年,在此三年間分別將40%、70%和100%的航運排放量將納入EU ETS,而對對于來自可持續生物質和碳捕獲技術的二氧化碳于來自可持續生物質和碳捕獲技術的二氧化碳,將不需將不需要交納碳配額要交納碳配額??稍偕茉丛谙M總量和交通運輸領域都有更高的目標可再生能源在消費總量和交通運輸領域都有更高的目標: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用于交通運輸領域的比例不低于29%,可再生能源
101、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5%。隨著第一代生物燃料的逐步淘汰,綠色甲醇將會獲得新的機會??稍偕茉粗噶羁稍偕茉粗噶?RED II)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歐盟“碳中和”遠景目標疊加一攬子政策齊發力,為綠醇的航運應用提供機會可再生能源指令可再生能源指令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可再生能源占交運領域可再生能源占交運領域2009年RED I20%10%2018年RED 32%14%2021年RED 修訂40%27%-29%2023年年RED 修訂修訂45%29%及以上及以上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條例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條例(AFIR)能源稅收指令
102、能源稅收指令(ETD)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歐盟“碳中和”遠景目標疊加一攬子政策齊發力,為綠醇的航運應用提供機會歐盟于2019年12月推出了歐洲綠色新政,核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并于2021年7月提出“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以實現到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55%。該計劃所覆蓋的系列立法舉措為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開辟了新路,其中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替代燃料基礎設施(AFIR)、能源稅(ETD)對綠色甲醇有明顯的助推作用。此外,在“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修訂版推出后,可再生能源無論是消費總量還是在交通運輸領域都有更高的目標,這將為綠色甲醇的推廣提供新的機會。綠色
103、甲醇在航運部門的運用有助于碳減排綠色甲醇在航運部門的運用有助于碳減排,對應的基礎設施應對應的基礎設施應得到充分利用得到充分利用:生物燃料的使用對于航空和航運部門減少碳排放尤為重要,與發動機的適配性較好,并且鼓勵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該條例指出可再生甲醇(綠色甲醇)可用于內河航運和短距離海運;為促進綠色甲醇的應用,成員國在海運和河運方面需要出臺新的標準。綠色甲醇作為清潔能源可以在歐盟船舶使用中得到零稅收優惠:綠色甲醇作為清潔能源可以在歐盟船舶使用中得到零稅收優惠:該指令更新了能源產品范圍和稅率結構,逐步取消歐盟港口之間船舶使用傳統燃料的稅收減免,但是規定了10年過渡期內清潔能源的稅率始終為0,
104、即包括可持續生物燃料和可再生燃料(含綠色甲醇)。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交通部門脫碳藍圖交通部門脫碳藍圖2023在包括航運、工程機械等難以實行電氣化轉型的領域,將主要依賴更高能量密度的可持續性燃料(如綠色甲醇);能源政策法能源政策法2005 出臺“可再生燃料標準”RFS,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規定投資稅收抵稅的適用范圍,私人購買和使用可再生能源設備產生購買費用的30可用于抵減稅費,即包括甲醇燃料汽車;能源獨立與安全法能源獨立與安全法2007設定企業平均油耗、可再生燃料標準、能效設備標準,并且撤銷對石油和天然氣的稅收激勵政策,加快可再生燃料的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AS
105、TM D5797-21,M51-M85 標準標準2021最新的甲醇燃料混合物標準,甲醇和汽油混合的汽車燃料中,可添加甲醇的比例為51%-85%;通貨膨脹削減法案通貨膨脹削減法案2022每捕集并永久封存一噸CO2可獲得85美元補貼,促進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合成甲醇發展;對清潔能源實施稅收減免,并為各州提供定向贈款/貸款計劃300億美元;工業部門脫碳藍圖工業部門脫碳藍圖2022推動鋼鐵工業使用低碳燃料,發展碳捕集和封存技術(CCUS);將低碳燃料作為工業脫碳的四大舉施之一,使用生物燃料作為替代燃料(如綠色甲醇);美國在甲醇領域主要能源政策美國在甲醇領域主要能源政策基礎設施法基礎設施法2021提供超過
106、100億美元的專項撥款,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方向的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領域和工業領域是美國溫室氣體的前兩大排放源頭,碳排放比例超過了60%。為了盡快實現零碳排放計劃,美國先后出臺了多部法案,近兩年政策凸顯密集。當前,美國在綠色甲醇領域積極布局、大力投資,推動生產技術的研發創新,探索綠色甲醇的多種應用場景。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美國 交運和工業部門的脫碳壓力助推綠色甲醇成為應用廣泛的替代燃料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全球范圍來看,各主要工業國均已在綠醇領域布局與企業合作或相關政策印度印度印度國家電力公司印度國家電力公司(NTPC)與
107、意大利與意大利Maire Tecnimont的印度子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的印度子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評估和探索在印度開發商業規模的綠色甲醇產地的可能性,該利用印度國家電力公司的電廠實現碳捕獲,并利用捕獲的碳生產綠色甲醇;奧里薩邦批準了三個綠氫奧里薩邦批準了三個綠氫、綠氨和綠色甲醇項目綠氨和綠色甲醇項目。其中,可再生能源公司ReNew Power將在奧里薩邦新建兩座綠氫基甲醇工廠,并將在馬爾康格伊里投資約1000億盧比新建產能為10萬噸/年的綠氫和50萬噸/年的甲醇工廠,在拉耶加達投資900億盧比新建產能為6萬噸/年的綠氫工廠和30萬噸/年的甲醇工廠。西班牙西班牙西班牙政府同
108、馬士基簽署協議,馬士基將投資馬士基將投資100億歐元在安達盧西亞和北部加利西亞的港口區建廠生產綠色甲醇億歐元在安達盧西亞和北部加利西亞的港口區建廠生產綠色甲醇,利用當地航線條件、可再生資源及投資環境,構建綠色燃料生產鏈;馬士基支持的C2X公司正與西班牙政府進一步協商在南部韋爾瓦港建立47 公頃大型綠色甲醇生產場地的特許權。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發布發布關于在新加坡港供應甲醇作為船用燃料的意向書關于在新加坡港供應甲醇作為船用燃料的意向書(EOI),收集從 2025 年起在新加坡實施端對端甲醇加注解決方案的建議,重點關注甲醇供應來源、商業規模的甲醇燃料供
109、應運營模式和甲醇的物理轉移方式三大方面。2023年7月,馬士基旗下首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勞拉馬士基”輪在新加坡完成全球首個船對集裝箱甲醇加注作業。埃及埃及埃及政府與馬士基支持的埃及政府與馬士基支持的C2X公司簽署全面框架協議與諒解備忘錄公司簽署全面框架協議與諒解備忘錄,擬在埃及建設擁有100萬噸/年潛力的綠色甲醇工廠,第一階段產能預計30萬噸/年;2022年與馬士基達成合作協議與馬士基達成合作協議,將投資150億美元用于生產船用綠色甲醇。瑞典瑞典瑞典的柏斯托公司(Perstorp)、德國能源公司(Uniper)和歐洲氣候、基礎設施和環境執行局(CINEA)簽署了來自歐盟創新基金歐盟創新基金97
110、00萬歐元贈款協議,將大規萬歐元贈款協議,將大規模開發可持續甲醇。模開發可持續甲醇。數據來源:云道資本整理2024.1 Sixsigma R當前全球已布局超過超過40個個成規模的綠醇項目:目前國際能源巨頭國際能源巨頭積極布局綠醇產業,New Hope Energy、Enerkem等綠色技術開發企業綠色技術開發企業為多項綠色甲醇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在全球交通運輸業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汽車、船運行業的龍頭公司汽車、船運行業的龍頭公司不斷推動綠色甲醇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產業端看,目前已有40余個規?;椖柯涞?,各國能源巨頭企業積極布局綠醇市場馬士基2021年訂購全球首艘綠
111、色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截至2023年,已訂造25艘甲醇雙燃料船舶。同時,馬士基正在尋求符合歐盟標準符合歐盟標準體系認可體系認可的供應商如:挪威能源巨頭 Equinor、金風綠色能源化工等企業,并與之簽訂綠色甲醇采購協議,業內具有示范意義。法國達飛海運集團通過大規模投資大規模投資LNG和甲醇燃料和甲醇燃料,加速去碳化軌跡。達飛已陸續訂造了多達32艘甲醇動力船,包括在江南造船和大船集團的12艘15000TEU,上海外高橋造船的8艘9200TEU以及韓國現代三湖重工的12艘13000TEU,總運力達到了40.96萬TEU。中國船舶集團和中遠海運等企業積極參與甲醇雙燃料船舶甲醇雙燃料船舶的建設,目前中
112、遠海運能源與中國船舶集團聯合開發的綠色甲醇燃料動力 VLCC船型設計方案已經獲得了DNV和CCS兩個船級社分別獨立頒發的AIP原則性認可證書。吉利甲醇汽車已規?;\行近3萬輛,總運行里程超150億公里,且是全球唯一批量生產甲醇汽車甲醇汽車,并將產品推廣到歐洲的企業。在商用車領域,2019年吉利旗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發布了全球首款甲醇重卡全球首款甲醇重卡,是目前國內唯一推出甲醇重卡、輕卡、小卡、客車的企業。梅賽尼斯作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商和供應商,積極探索綠色甲醇生產。生產端促進減碳的同時,依托資源和網絡積極為甲醇開拓低碳綠色轉型路線。2023年2月,梅賽尼斯公司(Methanex)與商船三井
113、(Mitsui O.S.K.Lines)共同宣布,雙燃料船“Cajun Sun”號使用生物甲醇燃料生物甲醇燃料完成了有史以來首次橫跨大西洋的凈零排放航行。2024.1 Sixsigma R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云道資本整理合成工藝國家/地區主導企業開始時間規模(萬噸/年)原料項目介紹生物質制甲醇項目美國Lowland公司財團運營中12MSW/廢木使用可持續原料,甲醇年產量可達到12萬噸,其甲醇產品符合符合 RED I 和和 ILUC 標準標準瑞典S dra運營中0.525從制漿工序中提取世界上首個生物甲醇商業工廠首個生物甲醇商業工廠,其生物甲醇采用從S dra紙漿廠的制造過
114、程中回收的粗甲醇生產。目前,第一批試點的生物甲醇將交付給Emmelev A/S加拿大Alberta Pacific運營中0.3從制漿工序中提取Alberta Pacific生物甲醇生產廠每年可生產約2,000噸生物甲醇,原料原料100%來自硬木來自硬木樹樹瑞典Chemrec,V rmlandsmetanol 規劃中1生物質利用氣化技術從森林生物質中生產甲醇從森林生物質中生產甲醇、區域供熱和發電瑞典Chemrec,Domsj運營中14.7黑液Chemrec 利用制漿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廢液-黑液氣化黑液氣化來生產生物二甲醚。與傳統柴油相比,這種合成的生物燃料可大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國New Hop
115、e Energy運營中71.5生物質New Hope Energy 通過回收和加工廢塑料和城市固體廢物,為Chevron Phillips 公司提供通過通過 ISCC PLUS 認證的可再生化學原料認證的可再生化學原料。加拿大Enerkem運營中3MSW第一家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認證的工廠,用于將城市固體廢物轉化為生物甲醇。加拿大Enerkem(Varennes)2025E3.5MSWVarennes生物回收工廠采用質子交換膜電解槽系統,在Enerkem創新技術的支持下,該工廠將把殘留的生物質和不可回收的廢物轉化為1.25億升億升生物甲醇。西班牙Ener
116、kem運營中21.5MSW利用不可回收的廢物和殘留的生物質生產循環甲醇德國BASF運營中48天然氣/生物甲烷與傳統生產的甲醇相比,BASF生產的生物質甲醇可減少至少減少至少 50%的破壞氣候的溫室氣體排放荷蘭OCI/BioMCN運營中6天然氣/生物甲烷OCI HyFuels 是全球最大的綠色甲醇生產商最大的綠色甲醇生產商,其產品包括甲醇、綠色甲醇、低碳甲醇、綠色MTBE等多個類別美國OCI Beaumont運營中10.75天然氣/生物甲烷OCI 將在Beaumont工廠將綠色甲醇產能擴大 200,000 噸,通過Beaumont的廢棄物生廢棄物生產綠色甲醇和產綠色甲醇和LNG,減小沼氣中甲烷逸
117、散引起的溫室效應。芬蘭VTT運營中26.5MSW、生物質VTT利用城市固體廢物(MSW)和生物質作為原料,合成甲醇瑞典Perstorp2025E20生物甲醇/綠色氫氣Perstorp計劃通過生產可持續的甲醇來減少五十萬噸的碳排放。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運營運營/規劃中規劃中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截至(截至2023年)年):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全球各國積極布局綠醇示范項目,生物質甲醇規?;T檻相對較低,進展較快2024.1 Sixsigma R合成工藝國家/地區主導企業開始時間規模原料二
118、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瑞典FReSMe20191噸/天從鋼鐵制造中的廢物流獲取的 CO2和H2以及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德國MefCO220191噸/天發電廠煙氣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丹麥Power2Met丹麥財團2019800升/天從沼氣中獲取的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風能和太陽能)生產的H2德國Carbon2Chem202050升/天從鋼鐵廠氣體獲取的CO2/CO2/H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德國通過 CO2生產二甲醚的ALIGN-CCUS 項目202050升二甲醚/天從電廠煙氣獲取的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瑞士Swiss Liquid Future201275升/天
119、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德國TOTAL/Sunfire綠色CO2甲醇項目20221.5 噸/天從煉油廠獲取的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德國BSE Engineering/可再生能源系統研究所(IRES)202028升/天CO2和通過水電解法(風能)生產的H2日本Mitsui2009100噸/年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美國Trans World Energy(TWE),Florida 202387.5噸/年排放廢棄中的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韓國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IST)/CAMERE工藝2004100千克/天從電廠煙氣獲取的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數據來源:國
120、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云道資本整理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運營運營/規劃中規劃中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截至(截至2023年)年):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全球各國積極布局綠醇示范項目,生物質甲醇規?;T檻相對較低,進展較快2024.1 Sixsigma R合成工藝國家/地區主導企業開始時間規模(萬噸/年)原料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冰島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CRI)20110.4地熱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中國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20
121、0.1CO2和通過水電解(PV)生產的H2瑞典Liquid Wind20234.5升級回收的工業 CO2,和通過水電解生產的H2澳大利亞ABEL20236生物源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中國河南省順成集團/CRI202211從石灰窯獲取的 CO2和通過焦爐氣生產的H2挪威Swiss Liquid Future/Thyssenkrupp20188從硅鐵廠獲取的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水電)生產的 H2挪威合資公司/CRI202410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加拿大Renewable Hydrogen Canada(RH2C)2028E12CO2和通過水電解(水電)生產的 H2比利時安
122、特衛普港財團20220.8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比利時根特港財團North-CCU-Hub2024E4.6-18工業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荷蘭Consortium Nouryon/Gasunie/BioMCN/其他3家公司20201.5工業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 H2德國Dow202120CO2和通過水電解法生產的H2丹麥Danish Green Investment Fund(DGIF)2023/從 MSW 和生物質獲取的 CO2通過水電解(海上風能)生產的H2德國Heidelberg Materials2022/從水泥廠獲取的 CO2和通過水電解法(風能)生產的 H2數據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云道資本整理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的全球(不含中國)投入運營運營/規劃中規劃中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的綠色綠醇和低碳甲醇項目統計清單(截至(截至2023年)年):綠醇的政策環境與產業進展全球各國積極布局綠醇示范項目,生物質甲醇規?;T檻相對較低,進展較快2024.1 Sixsigma R版權及法律聲明2024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2024.1 Sixsigma R關于云道云道資本|云點道林中國新能源與綠色化工領域領先的精品投資銀行與產業顧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