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前言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標準化在推進地質調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深入貫徹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認真落實 自然資源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不斷推進標準制度創新,健全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標準供給能力,加強標準宣貫培訓,以“高標準”支撐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中央和地方各級地質勘查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發布國際標準 1 項、國家標準 10 項、行業標準 59 項、地調局標準12 項,在助力高技術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擴大地質調查標準化影響力,加強地質調查標準化工
2、作交流,中國地質調查局系統總結 2023 年度地質調查標準化工作進展,編制形成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亟為推進地質調查現代化、建設世界一流新型地質調查局貢獻標準化力量。目錄一、發布報批標準總覽01二、標準化重點工作09三、標準化發展展望30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標準總覽01發布報批標準總覽2023 年,地質勘查行業發布地質調查標準 82 項。其中,國際標準 1 項、國家標準 10 項、行業標準 59 項、地調局標準 12 項(圖 1)。報批地質調查標準 28 項。其中,國家標準 2 項、行業標準 23 項、地調局標準 3 項(圖 2)。國際標準實現新突破
3、,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調局標準數量較往年大幅增加(圖 3)。圖 1 發布地質調查標準分布圖圖 2 報批地質調查標準分布圖一地調局標準11%地調局標準15%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調局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調局標準國際標準國家標準7%國家標準12%國際標準1%行業標準82%行業標準72%(一)國際標準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標準總覽02在深時數字地球(DDE)大科學計劃平臺發布Geoscience Information Metadata國際標準。該標準定義了地球科學信息資源元數據的信息內容和XML 序列化,規范了關于數據的識別、內容、質量、空間參考、沿襲和分布的信息,適用于地
4、球科學數據資源的描述,可以實現網絡機讀發現和與 ISO 標準元數據交換,促進了元數據的搜索、獲取和共享。發布國家標準 10 項(表 1),規范了地球化學勘查、鉆探工程和巖溶洞穴學等領域專業術語,提供了戰略性礦產礦石中礦物元素含量測定、巖溶關鍵帶研究等技術方法支撐。報批國家標準 2 項(表 1),可有效指導我國巖溶流域碳循環監測及碳匯效應評價,以及巖溶區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等工作。(二)國家標準圖 3 近 3 年地質調查標準發布情況發布行業標準 59 項(表 2),實現了天然氣水合物、巖心數字化等領域的標準突破,增強了地質安全調查評價的標準保障,促進了實驗分析測試等領域的技術方法創新。(三)行業標準
5、01020304050607080902021年2022年2023年國際標準1國家標準210行業標準274759地調局標準3312表 1 2023 年發布報批國家標準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發布標準(發布標準(1010 項)項)1鉆探工程術語GB/T 9151-2023勘探技術所等2水文地質術語GB/T 14157-2023環境監測院等3地球化學勘查術語GB/T 14496-2023南京地調中心等4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范GB/T 25283-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5土壤、水系沉積物 碘含量的測定 氨水封閉溶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GB/T 42333
6、-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6礦區地下水含水層破壞危害程度評價規范GB/T 42362-2023環境監測院等7銻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銻華、輝銻礦和銻酸鹽中銻含量的測定GB/T 42439-2023陜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有限公司等8銅鎳硫化物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6 種礦物相中鎳和鈷含量的測定GB/T 42630-2023陜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有限公司等9巖溶關鍵帶監測技術要求GB/T 43216-2023巖溶所等10巖溶洞穴學基本術語GB/T 43217-2023巖溶所等報批標準(報批標準(2 2 項)項)1巖溶區水土資源開發利用規范20180953-T-334巖溶所等2巖溶流域碳循環監測及
7、增匯評價指南20180957-T-334巖溶所等發布地調局標準 12 項(表 3),支撐了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速了野外工作現代化的條件保障和能力建設,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報批地調局標準 3 項(表 3),可精準服務軍事地質數據信息采集技術需求。報批行業標準 23 項(表 2),可大力提升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水資源調查、地質鉆探、地質碳匯碳儲等領域的科技水平。(四)地調局標準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國家標準03表 2 2023 年發布報批行業標準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發布標準(發布標準(5959 項)項)1工程地質鉆探規程DZ/T
8、0017-2023水環中心等2地下水監測網運行維護規范DZ/T 0307-2023環境監測院等3地質勘查活動質量管理規范DZ/T 0425-2023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4固體礦產地質調查規范(1 50 000)DZ/T 0426-2023發展研究中心等5采礦權勘測定界技術規程DZ/T 0427-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6固體礦產勘查設計規范DZ/T 0428-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7固體礦產勘查采樣規范DZ/T 0429-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8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編寫規范DZ/T 0430-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
9、9煤炭與煤層氣礦產綜合勘查規范DZ/T 0432-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10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玉石DZ/T 0433-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等11巖鹽鉆井水溶開采礦山地質工作規范DZ/T 0434-2023四川鹽業地質鉆井大隊等12礦區土地質量評價技術要求DZ/T 0435-2023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等13淺層地下水集束式監測井建設規程DZ/T 0436-2023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等14環境地質調查規范(1 50 000)DZ/T 0437-2023南京地調中心等15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規范(1 50 000)DZ/T 0438-2023環境監測院等16地質災
10、害監測預警設備檢測技術要求DZ/T 0439-2023水環中心等17古脊椎動物化石發掘與修復裝架技術規程DZ/T 0440-2023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208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等18巖心數字化技術規程 第 1 部分:總則DZ/T 0441.1-2023實物資料中心等19巖心數字化技術規程 第 3 部分:光譜掃描DZ/T 0441.3-2023天津地調中心等20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數據庫建設規范DZ/T 0442-2023水環中心等21非油氣礦業權登記數據規范DZ/T 0443-2023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行業標準04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
11、主要起草單位22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DZ/T 0444-2023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等23天然氣水合物術語DZ/T 0445-2023廣州海洋局等24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光纖監測規程DZ/T 0446-2023南京地調中心等25巖溶塌陷調查規范(1 50000)DZ/T 0447-2023巖溶所等26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精細調查規范DZ/T 0448-2023環境監測院等27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規范DZ/T 0449-2023環境監測院等28地質災害監測數據通信技術要求DZ/T 0450-2023環境監測院等29地質實驗測試標準方法研制技術導則DZ/T 0451-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
12、30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二氧化鈦、氧化錳、五氧化二磷、鍶和鋇含量的測定 偏硼酸鋰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DZ/T 0452.1-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31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鋁、鐵、鈣、鎂、鉀、鈉、鈦、錳、磷及 15 個稀土元素含量測定 混合酸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DZ/T 0452.2-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32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3部分:鋰、鈹、鈧、錳、鈷、鎳、銅、鋅、鎵、銣、鈮、鉬、銦、銫、鉭、鎢、鉈、鉛、鉍、釷、鈾及 15 個稀土元素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分解-電感
13、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DZ/T 0452.3-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33鈮鉭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鈮、鉭和鎢含量的測定 封閉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DZ/T 0453.1-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34鈮鉭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鋰、銣、鈹、鎳、銅、鋅、鈮、鉭、鎢和釔元素含量的測定 封閉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DZ/T 0453.2-2023實驗測試中心等35鈮鉭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鈮、鉭、鐵、錳和鎢含量的測定 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DZ/T 0453.3-2023河南省巖石礦物測試中心等36鈦鐵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二氧化鈦含量的測
14、定 鋅片還原-硫酸高鐵銨滴定法DZ/T 0454.1-2023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37鈦鐵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二氧化鈦含量的測定 過氧化氫分光光度法DZ/T 0454.2-2023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行業標準05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38鈦鐵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3部分:鋁、鈣、鎂、鉀、鈉、鈦、錳、鉻、鍶、釩和鋅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DZ/T 0454.3-2023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39頁巖 含氣量測定 恒溫解析-氣體體積法DZ/T 0455-2023油氣調查中心等40煤和巖石 比熱容
15、的測定 冷卻混合法DZ/T 0456-2023沈陽巖土工程技術測試開發有限公司等41油頁巖樣品的制備方法DZ/T 0457-2023沈陽巖土工程技術測試開發有限公司等42地球化學土壤樣品 6 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測定 超聲提取-氣相色譜-質譜法DZ/T 0458-202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43地球化學土壤樣品 15 種揮發性鹵代烴的測定 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DZ/T 0459-202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44地質災害自動化儀器監測預警規范DZ/T 0460-2023環境監測院等45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 第 1 部分:總則DZ/T 0461.1-2023資源所等46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 第
16、 2 部分:內業工作DZ/T 0461.2-2023資源所等47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 第 3 部分:外業工作DZ/T 0461.3-2023資源所等48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 第 5 部分:潛在礦產資源調查DZ/T 0461.5-2023資源所等49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 第 9 部分:油氣礦產調查DZ/T 0461.9-2023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等50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1 部分:煤DZ/T 0462.1-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1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2 部分: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二氧化碳氣DZ/T 0462.2-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等
17、52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3 部分:鐵、錳、鉻、釩、鈦DZ/T 0462.3-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3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4 部分:銅等 12種有色金屬礦產DZ/T 0462.4-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4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5 部分:金、銀、鈮、鉭、鋰、鋯、鍶、稀土、鍺DZ/T 0462.5-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5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6 部分:石墨等26 種非金屬礦產DZ/T 0462.6-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6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7 部分:石英巖、石英砂巖、脈石英、天然石英砂、粉石英DZ/T 0462.7-2023鄭州綜合利
18、用所等57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8 部分:硫鐵礦、磷、硼、天然堿、鈉硝石DZ/T 0462.8-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行業標準06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行業、地調局標準07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58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9 部分:鹽湖和鹽類礦產DZ/T 0462.9-2023鄭州綜合利用所等59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 10 部分:石煤、天然瀝青、油砂、油頁巖DZ/T 0462.10-2023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等報批標準(報批標準(2323 項)項)1地質樣品同位素分析方法(
19、第 1-37 部分)2016043武漢地調中心等2區域地質調查規范(1 50 000)2017012地質所等3覆蓋區區域地質調查規范(1 50 000)2017013地質力學所等4水文地質分層勘探井成井規范2017019水環中心等5深部礦產遠景調查技術要求201911003地科院等6水文地質調查規范(1 50 000)201912001水環中心等7工礦廢棄地土地復墾水土環境質量調查評價規范202012003南京地調中心等8礦山滑坡治理技術規范202012010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等9金屬非金屬礦山地下水風險評估規范202012012華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等10煤層底板地面探查與注漿技術規范20
20、2013010中煤水文局集團有限公司等11煤層底板分支孔定向技術規范202013011中煤水文局集團有限公司等12地下水統測技術要求202112002環境監測院等13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規范202112003環境監測院等14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編圖規范202112005環境監測院等15地質災害術語202112006環境監測院等16地球物理勘查圖圖式圖例及色標202113003物化探所等17繩索取心鉆桿作業規程202113005勘探技術所等18固體礦產勘查鉆孔質量要求202113006勘探技術所等19微動探測技術規程202113007北京市生態地質研究所等20地熱鉆探技術規程202113008水環
21、中心等21遙感地質術語202113009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發布報批行業、地調局標準08表 3 2023 年發布報批地調局標準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發布標準(發布標準(1212 項)項)1固體礦產勘查區塊優選調查評價技術要求(試行)DD 2023-01發展研究中心等2地浸砂巖型鈾礦地質調查技術要求DD 2023-02天津地調中心等3地質文化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要求DD 2023-03環境監測院等4沿海灘涂區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要求DD 2023-04物化探所5干熱巖測井規范DD 2023-05物化探所6陸域油氣勘查區塊優選調查評價技術要求(試
22、行)DD 2023-06油氣調查中心等7含水層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要求(試行)DD 2023-07水環所等8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礦產調查規范DD 2023-08廣州海洋局等9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環境基線調查技術要求DD 2023-09廣州海洋局等10地質調查野外安全防護裝備配備要求(試行)DD 2023-10水環中心等11地質調查野外營地建設要求(試行)DD 2023-11水環中心等12地質調查野外安全防護服裝配備要求(試行)DD 2023-12西安礦產資源調查中心等報批標準(報批標準(3 3 項)項)1軍事地質要素信息分類與編碼地調局標準地球物理調查中心等2陸域民用基礎地質數據軍用改化技術要求(1 50
23、 000)地調局標準地球物理調查中心等3陸域軍事地質綜合調查技術要求(1 50 000)地調局標準地球物理調查中心等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計劃號主要起草單位22咸水層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技術指南202212005水環中心等23鋯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鋯、鉿、鈉、鎂、鋁、鉀、鈣、鈦、錳和鐵含量的測定 偏硼酸鋰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33天津地調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標準化重點工作09編制形成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標準管理辦法,規范了地質調查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強化了標準全流程管理;明確了“局總工室統籌-局業務部室組織-標準研究中心協調支撐-局屬單位實
24、施”的四級標準化管理體系和各部門的職責,理順了標準化管理關系,形成了標準化工作合力,促進了標準質量提升,標準化工作更加順暢高效。以全局“根干葉”業務體系建設為遵循,兼顧科技創新與應用服務,優化升級了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地質碳匯碳儲調查、遙感地質調查監測、地質調查信息化、軍事地質調查等專業領域標準子體系;聯合戰場環境保障局構建地質調查領域軍民通用標準體系,為構建現代化、國際化、涵蓋地質調查全域的標準體系夯實基礎、添磚加瓦。1.鞏固加強傳統地質調查領域標準制修訂,部署基礎地質、海洋地質、水工環災地質、地質信息化與資料管理等在研標準 47 項。部署地質調查在研標準
25、 196 項。其中,傳統地質調查領域 47 項、重要和新拓展領域 27 項、地質科技創新領域 122 項(圖 4);國際標準 6 項、國家標準15 項、行業標準 154 項、地調局標準 16 項、地方標準 3 項、團體標準 2 項(圖 5)。(二)推進地質調查全域標準體系構建,優化完善重點領域和新 拓展領域標準子體系(三)加快現代化地質調查標準供給,部署在研標準 196 項二標準化重點工作(一)健全地質調查標準管理制度,起草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 地質調查標準管理辦法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加快現代化地質調查標準供給10基礎地質調查領域(7 項)。為全面、科學、系統分類和命名巖石,推
26、動地質 圖用色與國際接軌,高質量規范基礎地質調查,修訂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 巖漿巖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地質圖用色標準等國家標準 4 項;制定變質巖區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指南地質遺跡調查規范等行業標準 3 項(表 4)。海洋地質調查領域(2 項)。為滿足大比例尺海洋環境地質調查需求,規范深海潛水作業,制定 海岸帶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規范(1 50 000)行業標準 1 項;水下自治式潛水器作業技術規程地調局標準 1 項(表 5)。圖 4 標準領域分布圖圖 5 在研標準層級分布圖傳統領域24%重要和新拓展領域14%地質科技創新62%1101001000水文地質調查領域(5 項)。為保障地下水水質,保護地下水系
27、統,規范水文 地質編圖,修訂地下水質量標準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規范(1 50 000)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等國家標準 4 項;制定巖溶區公路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地方標準 1 項(表 6)。地質災害防治領域(9 項)。加強地質災害精細調查和風險評價,監測城市地質風險,制定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規范國家標準 1 項;地質災害防治地面通信站網建設與運行技術要求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技術規程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地質災害易發性評價與區劃規范等行業標準 8 項(表 9)。地質信息化與資料管理領域(14 項)。推動實現地質調查數據可交換、可共享,降本增效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制定巖心數字化技
28、術規程 第 4 部分:X 射線熒光元素測試三維地質模型數據交換格式(Geo3DML)水資源調查數據庫建設規范自然資源督察數據庫建設規范等行業標準 6 項;油氣資源地質調查數據庫建設規范海洋地質數據資源分類及接口規范地表基質調查數據庫內容與結構地質調查數據資源描述框架等地調局標準 8 項(表 10)。環境地質調查領域(3 項)。支撐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范礦山開采土地損毀監督管理,制定生態地質調查技術規范(1 50 000)礦山開采損毀土地評價規范鹽堿地改良技術規范行業標準 3 項(表 8)。工程地質調查領域(7 項)。服務城市空間資源開發和美麗鄉村建設,指導規范工程地質工作,制定城市三維地質模型
29、建設技術要求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要求 地質文化村(鎮)建設調查評價技術要求 等行業標準 5 項,修訂工程地質術語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國家標準 2 項(表 7)。表 4 基礎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1 50 000-1 250 000)202111001已審查中煤地西安地圖制印有限公司等2地質遺跡調查規范202112004已審查環境監測院等3變質巖區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指南202311014起草中天津地調中心等4地質圖用色標準國家標準立項中指揮中心等5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 巖漿巖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國家標準立項中指
30、揮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加快現代化地質調查標準供給11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基礎、海洋、水文、工程地質調查領域12表 6 水文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表 7 工程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煤礦區含水層結構保護技術規范20230899-T-334已征求意見指揮中心等2巖溶區公路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地方標準起草中巖溶所等3地下水質量標準國家標準立項中指揮中心等4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規范(1 50 000)國家標準立項中成都地調中心等5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國家標準立項中天津地調中心等序號標準名稱
31、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文化村(鎮)建設調查評價技術要求202111005已審查環境監測院等2城市三維地質模型建設技術要求202212012起草中南京地調中心等3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要求202212013起草中南京地調中心等4重大線性工程地面沉降監測規范202312006起草中北京市地質環境監測所等5金屬礦山既有采空區治理工程技術規范202312007起草中華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等6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國家標準立項中天津地調中心等7工程地質術語國家標準立項中地質力學所等表 5 海洋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 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海
32、岸帶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規范(1 50 000)202112007已審查天津地調中心等2水下自治式潛水器作業技術規程地調局標準起草中廣州海洋局等6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 沉積巖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國家標準立項中成都地調中心等7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 變質巖巖石分類和命名方案國家標準立項中天津地調中心等表 8 環境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礦山開采損毀土地評價規范202012008已審查西安地調中心等2生態地質調查技術規范(1 50 000)202212002已審查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3鹽堿地改良技術規范202312009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表 9 地質災害防治
33、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災害防治地面通信站網建設與運行技術要求202212008已審查環境監測院等2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技術規程202212009已審查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3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規范20230898-T-334起草中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等4地面沉降風險評價規范202212010起草中環境監測院等5地質災害機載激光雷達遙感調查規范202212011起草中成都理工大學等6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202212014起草中南京地調中心等7地質災害易發性評價與區劃規范202312001起草中環境監測院等8地質災害綜合遙感監測技術規范2023
34、12008起草中環境監測院等9地面沉降分層標建設與運維技術規程202312010起草中天津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等表 10 地質信息化與資料管理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資料館服務規范202111006已審查發展研究中心等2巖心數字化技術規程 第 2 部分:表面圖像數字化202211002已審查實物資料中心等3巖心數字化技術規程 第 4 部分:X 射線熒光元素測試202211003已審查實物資料中心等4水資源調查數據庫建設規范202212001已審查環境監測院等5三維地質模型數據交換格式(Geo3DML)202211005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6自然資源督
35、察數據庫建設規范202311013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環境地質、地質災害、地質信息化與資料管理領域13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質信息化與資料管理領域14戰略性礦產調查領域(4 項)。為保障緊缺礦產標準供給,支撐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修訂 大洋多金屬結核礦產勘查規程 國家標準 1 項;制定 地浸砂巖型鈾礦地質調查規范煤系石墨資源調查評價規范 行業標準2項;制定 深海沉積物稀土資源調查技術要求地調局標準 1 項(表 11)。清潔能源調查領域(5 項)。為助力清潔能源調查評價科技攻堅,提供干熱巖調查評價開發依據,制定壓縮空氣地下儲能選址
36、技術規范 第 1 部分:咸水層儲能選址 國際標準 1 項;地熱資源監測規程 國家標準 1 項;干熱巖資源評價 干熱巖儲層建造技術規程干熱巖開發監測技術規程行業標準 3 項(表 12)。2.加快推進重要和新拓展領域標準制修訂,部署戰略性礦產、清潔能源調查、水資源調查、地質碳匯碳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地質調查裝備保障等在研標準27 項。水資源調查領域(7 項)。為加大我國巖溶領域標準國際供給,提升地質調查標 準國際影響力,制定 巖溶關鍵帶監測技術規范 巖溶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規程等國際標準 2 項。為指導地下水資源管理,規范水資源評價、開發利用、水平衡,修訂地下水資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國家標準 1 項
37、;制定地下水資源分區定級規范 區域水平衡分析導則 水資源調查評價導則行業標準 3 項;制定表層巖溶水開發利用技術規程團體標準 1 項(表 13)。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7海洋地質數據資源分類及接口規范地調局標準起草中青島海洋所等8地質調查數據資源描述框架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9地質礦產調查數據庫建設規范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10油氣資源地質調查數據庫建設規范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油氣調查中心等11地質調查業務信息系統軟件建設管理規范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12地質調查業務信息系統軟件運行維護管理規范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13地表基質調查數據庫內容與結構地調局標
38、準起草中廊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等14三維地質模型質量評估指南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地質碳匯碳儲領域(5 項)。為加強我國地質碳循環調查、推進建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制定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地評價指標體系 國際標準 1 項;流域尺度自然資源要素碳循環調查技術規范(1 250 000)自然資源要素碳循環綜合調查基本術語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監測技術指南 行業標準 3 項;巖溶石山區赤蒼藤栽培技術規程團體標準 1 項(表 14)。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領域(3 項)。為支撐查明“山水林田湖草沙”多門類自然資源數量、質量、資源潛力、開發利用現狀和動態變化特征,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
39、制、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提供標準支撐,制定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技術導則 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技術要求行業標準 2 項;地表基質調查總則地調局標準 1 項(表 15)。表 11 戰略性礦產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煤系石墨資源調查評價規范202111002已審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等2深海沉積物稀土資源調查技術要求地調局標準已審查廣州海洋局等3地浸砂巖型鈾礦地質調查規范202311007起草中天津地調中心等4大洋多金屬結核礦產勘查規程國家標準立項中廣州海洋局等地質調查裝備保障領域(3 項)。為改善提高地質勘查從業人員野外安全防護、應急救生裝備配備水平,制定溶洞科
40、研及探險用可穿戴防護服技術規范國際標準 1 項;地質勘查安全保障裝備配備要求地質勘查野外營地建設規范行業標準 2 項(表 16)。表 12 清潔能源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干熱巖資源評價202212004已審查水環中心等2干熱巖儲層建造技術規程202312004起草中水環中心等3干熱巖開發監測技術規程202312011起草中水環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戰略性礦產調查、清潔能源調查領域15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水資源調查、地質碳匯碳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領域16表 13 水資源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表 14 地質碳
41、匯碳儲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表 15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下水資源分區定級規范202212003已審查南京地調中心等2區域水平衡分析導則202312002起草中南京地調中心等3水資源調查評價導則202312003起草中北京市地質環境監測所等4表層巖溶水開發利用技術規程團體標準起草中華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等5巖溶關鍵帶監測技術規范國際標準立項中地質力學所等6巖溶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規程國際標準立項中環境監測院等7地下水資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國家標準立項中天津地調中心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
42、地評價指標體系國際標準起草中地科院等2流域尺度自然資源要素碳循環調查技術規范(1 250 000)202311012起草中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等3自然資源要素碳循環綜合調查基本術語202311016起草中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等4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監測技術指南202312005起草中水環中心等5巖溶石山區赤蒼藤栽培技術規程團體標準起草中巖溶所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技術要求202212007已審查指揮中心等2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技術導則202212006起草中指揮中心等3地表基質調查總則地調局標準起草中指揮中心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
43、態主要起草單位4壓縮空氣地下儲能選址技術規范 第 1部分:咸水層儲能選址國際標準立項中環境監測院等5地熱資源監測規程國家標準立項中水環中心等表 16 地質調查裝備保障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勘查安全保障裝備配備要求202311010起草中水環中心等2地質勘查野外營地建設規范202311011起草中水環中心等3溶洞科研及探險用可穿戴防護服技術規范國際標準立項中巖溶所等地球化學勘查領域(7 項)。為高質量支撐服務土地開發利用與管護、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制定國家尺度地球化學填圖技術要求(英文版)國際標準 1 項;制定土地質量地
44、球化學監測技術規范耕地質量地球化學監測技術規范等行業標準 3 項;修訂地球化學勘查圖圖式圖例及用色標準 區域地球化學勘查規范(1 250 000)行業標準 2 項;制定 天然富鋅土地劃定與標識地調局標準 1 項(表 18)。地球物理勘查領域(14 項)。為加強地球物理勘查技術應用推廣,助推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修訂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規范國家標準 1 項;制定地熱地面時頻電磁法規程井中瞬變電磁法技術規程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技術規程等行業標準 9 項;制定水域電阻率成像法探測技術規程海洋電磁勘探技術規程地調局標準 2 項;制定巖溶區引水隧洞物探勘查技術規范巖溶病險水庫物探勘查技術規范地方標準 2 項(
45、表 17)。3.賦能助推地質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調查、地質鉆探、實驗測試分析在研標準 122 項。遙感地質調查領域(11 項)。為充分發揮遙感技術在地質礦產調查、自然資源 督查中的作用,制定自然資源督察中無人機遙感技術要求葉蠟石礦綜合遙感調查技術規程等行業標準 7 項;修訂地質礦產遙感調查技術規范地質調查數字航空遙感攝影技術規程行業標準 2 項;制定無人機遙感攝影數據獲取技術要求砂巖型鈾礦遙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地調局標準 2 項(表 19)。地質鉆探領域(8 項)。為加快地質鉆探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推廣應用,有效服務于淺覆蓋區和煤田地質調查、干熱巖測井
46、、地下水治理,制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質調查裝備保障領域17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球物理勘查領域18表 17 地球物理勘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程202213003已審查物化探所等2地熱地面時頻電磁法規程202213005已審查水環中心等3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規范20214456-Q-334已征求意見物化探所等4雙頻激電法技術規程202213006已征求意見中南大學等5地震頻率諧振勘探技術規程202313003起草中指揮中心等6井中瞬變電磁法技術規程202313004起草中物化探所等7復電阻率法技
47、術規程202313005起草中安徽省勘查技術院等8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技術規程202313006起草中物化探所等9水域電阻率成像法探測技術規程地調局標準起草中廣州海洋局等10海洋電磁勘探技術規程地調局標準起草中廣州海洋局等11巖溶病險水庫物探勘查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起草中巖溶所等12巖溶區引水隧洞物探勘查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起草中巖溶所等13城市地震勘探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立項中物化探所等14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立項中物化探所等實驗測試分析領域(82 項)。為提高實驗室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可比性,推廣綠色、高效、適用的測試技術方法,制定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前處理及保存技術規范頁巖組成、結
48、構與理化性質分析海洋沉積物有機碳、氮穩定同位素測定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質譜法等行業標準 82 項(表 21)。定 淺覆蓋區地質調查鉆探技術規程 煤田地質勘探鉆孔煤芯煤樣采取規程 干熱巖鉆探技術規程循環井成井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 8 項(表 20)。表 18 地球化學勘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耕地質量地球化學監測技術規范202113004已審查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等2地球化學勘查圖圖式圖例及用色標準202213001已審查物化探所等3國家尺度地球化學填圖技術要求(英文版)國際標準起草中物化探所等4區域地球化學勘查規范(1 250 000)2022130
49、02起草中物化探所等5土地質量地球化學檔案建設規范202313002起草中浙江省地質調查院等6天然富鋅土地劃定與標識地調局標準起草中物化探所等7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監測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立項中物化探所等表 19 遙感地質調查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質礦產遙感調查技術規范202311009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2自然資源督察中無人機遙感技術要求202311017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3葉蠟石礦綜合遙感調查技術規程202313008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4地質調查數字航空遙感攝影技術規程202313009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5無人機遙感攝影數據獲取
50、技術要求地調局標準起草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6砂巖型鈾礦遙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地調局標準起草中天津地調中心等7高光譜礦物填圖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立項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8無人機航空重力數據采集技術要求行業標準立項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9直升機航磁全張量梯度測量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立項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10機載激光雷達地質調查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立項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11機載 POS 直接地理定位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立項中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調查領域19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質鉆探、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0表 21 實驗測試分析領域標準研制一
51、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68 種農藥含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013001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2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70 種半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測定202013002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3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38 種多環芳烴衍生物及母體含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013003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4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15 種激素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法202013004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5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43 種農藥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202013005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6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31 種抗生素含
52、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法202013006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7鉻及鉻鐵礦化學分析方法(39 個部分)202013007已審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實驗研究所等8泥巖組成、結構與理化性質分析(第 1 3 部分)202013008已審查油氣調查中心等9頁巖組成、結構與理化性質分析(第 1 3 部分)202013009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表 20 地質鉆探領域標準研制一覽表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煤層底板灰巖水地面超前區域探查治理效果評價規范202113001已審查中煤水文局集團 有限公司等2煤田地質勘探鉆孔煤芯煤樣采取規程202113002已審查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
53、隊等3干熱巖鉆探技術規程202213007已征求意見水環中心等4地質鉆探安全規程202313010已征求意見勘探技術所等5淺覆蓋區地質調查鉆探技術規程202213004起草中探礦工程所等6循環井成井技術要求202313007起草中水環中心等7地質鉆機通用技術條件行業標準立項中勘探技術所等8干熱巖測井規范行業標準立項中物化探所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10石墨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4部分:鈧、釔、鑭、鈰等 16 個稀土元素含量測定 高溫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19已審查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11石墨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砷含量的測定 高溫高壓微
54、波消解-預還原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202213020已審查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12石墨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6 部分:鉍含量的測定 高溫微波消解-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202213021已審查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13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動植物樣品分析方法 第 8 部分:硅和鋁含量的測定 干法灰化-偏硼酸鋰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213022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14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動植物樣品分析方法 第 9 部分:稀土等 15 個元素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23已審查實驗測試中心等15海洋沉積物 有機碳、氮穩定同位素測定 元素分析
55、-同位素比值質譜法202213026已審查青島海洋所等16銻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銻、砷、鈉、鎂、鋁、鉀、鈣、鈦、錳和鐵含量的測定 封閉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30已審查天津地調中心等17鈾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二氧化硅等 12 個成分含量的測定 熔融-波長色散 X 射線熒光光譜法202213031已審查天津地調中心等18砂巖型鈾礦化學分析方法 氧化還原電位的測定 重鉻酸鉀氧化 電位差減法202213032已審查天津地調中心等19鋯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鋯、鉿、鈉、鎂、鋁、鉀、鈣、鈦、錳和鐵含量的測定 偏硼酸鋰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33已審查天津
56、地調中心等20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前處理及保存技術規范202213034已審查青島海洋所等21貴金屬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金、鉑、鈀、銠、銥、鋨和釕含量的測定 錫試金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42已審查河南省巖石礦物測試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1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2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22鎵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鎵、鉬和鎢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47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3鉈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1部分:鉀、鈉、鈣、鎂、鐵、鋁、錳、銅、鉛和鋅含量
57、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213048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4鉈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鉈和 15 個稀土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49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5銦礦石、鍺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1部分:銦、鍺、鎵、鉍和鎘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50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6銦礦石、鍺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鉀、鈉、鈣、鎂、鐵、鋁、錳、銅、鉛和鋅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213051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7銦礦石、鍺礦石
58、化學分析方法 第 3 部分:砷和銻含量的測定 原子熒光光譜法202213052已審查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28炭質頁巖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釩量的測定202213056已審查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29鉍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鉍含量的測定202213057已審查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30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98 部分:銻和鉈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08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31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99 部分:銻含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202213009已征求意見水環所
59、等32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0 部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二氮雜菲萃取分光光度法202213010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33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1 部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流動注射在線萃取法202213011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34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2 部分:多氯聯苯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12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35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3 部分:多環芳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13已征求意見水環所等36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4 部分:6 種酚類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2213014
60、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37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5 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15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38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6 部分:總石油烴及單體正構烷烴(C10-C40)測定氣相色譜法202213016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39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7 部分:59 種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17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40地下水質分析方法 第 108 部分:草甘膦、草銨膦和氨甲基膦酸測定 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202213018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41土壤和沉積物有機物分析方法第
61、4 部分:11 種合成麝香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24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42土壤和沉積物有機物分析方法第 5 部分:15 種有機磷酸酯類阻燃劑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202213025已征求意見實驗測試中心等43區域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方法第 36 部分:銀和鉛等微量元素測定 粉末進樣-光電直讀光譜法202213037已征求意見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自然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44區域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方法 第 37 部分:碘含量的測定 催化動力學分光光度法202213038已征求意見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自然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45區域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方法
62、第 38 部分:銀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213039已征求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測試研究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3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4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46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202213041已征求意見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自然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47地質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 金、鉑和鈀含量的測定 鉍試金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43已征求意見河南省巖石礦物測試中心等48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金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
63、質譜法202213044已征求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測試研究中心等49鈦鐵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4 部分:4 種礦物相中二氧化鈦含量的測定202213053已征求意見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50鈦鐵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4 種礦物相中鐵含量的測定202213054已征求意見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51釩鈦磁鐵礦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釩量的測定202213058已征求意見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檢測中心)等52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5 部分:15 個稀土元素含量的測定 過氧化鈉-碳酸鈉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20已征求意見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64、(國土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53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4 部分:鋇含量的測定 過氧化鈉-碳酸鈉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313021已征求意見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54土壤等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方法202213027起草中物化探所等55地質實驗測試儀器設備校準技術規范202213028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56地質實驗測試儀器設備核查技術規范202213029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57磷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2部分:磷、鐵、鋁、鈣、鎂、鉀、鈉、鍶、錳和鈦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35起草中武漢地調中心等58
65、錫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2部分:鐵、銅、鉛、鋅、錳和鎢含量的測定 封閉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202213036起草中成都地調中心等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59區域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方法 第 39 部分:硫含量的測定 高頻紅外吸收法202213040起草中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等60大氣干濕沉降化學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總氮含量的測定202213045起草中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等61大氣干濕沉降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砷、汞和硒含量的測定 原子熒光光譜法202213046起草中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等62砷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砷礦物相中砷含量的測定202213055起
66、草中陜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有限公司等63石墨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7 部分:鍺含量的測定 高溫微波消解-磷酸浸取-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202313011起草中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64石墨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8 部分:硒含量的測定 高溫微波消解-王水浸提-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202313012起草中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65鹵水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鈣、鎂、鉀和鈉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313013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66鹵水分析方法 第2部分:鋰、銣、銫、鍶和總硼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14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67鹵水分析方法 第
67、3 部分:氯離子的測定 滴定法202313015起草中青海省地質礦產測試應用中心等68鹵水分析方法 第 4 部分:硫酸根的測定 重量法202313016起草中青海省地質礦產測試應用中心等69鉛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鉛含量的測定202313017起草中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國土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70鎢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鎢含量的測定202313018起草中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國土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71鉬礦石化學物相分析方法 礦物相中鉬含量的測定202313019起草中安徽省地質實驗研究所(國土資源部合肥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
68、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5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實驗測試分析領域26序號標準名稱計劃號/擬定級別研制狀態主要起草單位72錳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1部分:錳、鐵等 8 個元素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313022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73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動植物樣品分析方法 第 10 部分 總汞的測定 催化裂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2313023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74離子型稀土礦化學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15 個稀土元素含量的測定 硫酸銨溶液提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24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75鎢礦石、鉬礦石化學分
69、析方法 第 2 部分:鎢、鉬、銅和鋅含量的測定 封閉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202313025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76錳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2 部分:鋰、鈹等 13 個元素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26起草中實驗測試中心等77鋯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稀土、釷等 16 個元素含量的測定 過氧化鈉熔融-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27起草中天津地調中心等78銻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稀土、銅、鉛、鋅和釷等 19 個元素含量的測定 混合酸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2313028起草中天津地調中心等79土壤 六價鉻的測定 堿消
70、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法(ICP-AES)202313029起草中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80硅酸鹽巖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 35 部分:硒含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國家標準立項中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等81土壤等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方法第X部分:硫含量的測定高頻燃燒紅外吸收光譜法行業標準立項中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等82硫化鎳礦石 鎳、鈦、磷、鉻、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氧化鎂、氧化鈣和氧化鉀含量的測定 波長色散 X 射線熒光光譜法行業標準立項中天津地調中心等1.發布實施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DDE)國際標準 1 項。中國地質調查局 DDE 標準工作組赴斯洛
71、文尼亞參加第 38 屆國際地學信息技術聯盟年會并作Geoscience Information Metadata(圖 6)標準進展報告。該標準于今年 11 月在 DDE 平臺正式發布,展示了中國形象,傳播了中國聲音,提升了我國在地質調查信息化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四)地質調查標準國際化成績斐然,發布國際標準 1 項,編譯 國際標準 4 項,提交國際標準提案 2 項圖 6 DDE Standard:Geoscience Information Metadata 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地質調查標準國際化272.組織編譯完成地質調查標準英文版 4 項。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
72、3)標準推廣與社會化服務持續發力28為全面提升地質調查人員技術標準編制能力,12 月 7 8 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江蘇南京組織舉辦了地質調查標準編寫培訓班。局機關相關業務部室標準化人員、局屬單位標準化管理人員、地質調查標準起草人員等 140 余人參加(圖 7)。培訓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授課精彩、研討氣氛熱烈(圖 8)。本次培訓強化了對局黨組地質調查標準化決策部署的深刻理解,提升了對地質調查標準國際化的認知水平,系統掌握了地質調查標準編制程序和要求,深入了解了標準化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同時也為未來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五)標準推廣與社會化服務持續發力4.履行國際標準化組織職
73、責。1.舉辦地質調查標準編寫培訓班。3.開展國際標準評估分析。組織開展了旋轉取芯金剛石鉆孔設備4 項系列國際標準的評估分析。評估結果認為,國內在旋轉取芯金剛石鉆孔設備方面應用已經成熟,無采信國際標準必要。巖溶地質研究所積極承擔巖溶技術委員會(ISO/TC 319)主席、秘書處及國內技術對口單位職責,謀劃 ISO/TC 319 主席及經理換屆,提交巖溶關鍵帶監測技術規范和巖溶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規程2 項國際標準提案,面向斯洛文尼亞、伊朗、斯洛伐克等國家宣介巖溶關鍵帶監測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編譯完成壓縮空氣地下儲能選址技術規范 第 1 部分:咸水層儲能選址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地評價指標體系全球尺度
74、地球化學填圖技術要求溶洞科研及探險用可穿戴防護服技術規范國際標準 4 項,推動我國地質調查優勢技術“走出去”,加強地質調查標準“國際供給”。圖 7 地質調查標準編寫培訓班圖 8 地質調查標準化研討為全方位、多渠道持續推進地質調查標準宣貫、應用和推廣工作,局標準研究中心對地質調查標準化信息服務系統進行代碼重構,及時提供全年新發布標準上云服務,保障了地質調查和科研人員的標準檢索與查閱。系統上線 3 年來,累計訪問量、下載量達 42.3 萬余人次,連創地質云訪問和下載次數之最。此外,局標準研究中心還開設了“中國地質調查標準”官方微信公眾號。該公眾號設立了“標準動態”“標準查詢”“標準知識”三大模塊,
75、宣傳國內外標準化資訊,提供 800 余項地質調查標準瀏覽及地調局標準下載服務,推廣標準化政策法規,科普標準化知識。統籌推進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分技術委員會(TC93/SC1,指揮中心)、地質災害防治分技術委員會(TC93/SC2,環境監測院)、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分技術委員會(TC93/SC3,實驗測試中心)工作。共組織委員工作會或專題會 8 次,組織審查標準 89 項,報批標準 25 項,支撐發布標準 69 項,有力支撐了自然資源部標準化建設。2.提供標準上云服務,發布地質調查標準公眾號。3.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工作。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標
76、準推廣與社會化服務持續發力29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標準化發展展望30以地質調查工作現代化“三步走”“三級跳”的戰略安排為遵循,以區域地質與地球系統調查、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等 12 個一級項目體系為單元,聚焦地質調查“根干葉”業務布局,及時跟蹤各專業領域技術進展,統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系統構建與現代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體系相協調兼容、涵蓋地質調查全域的標準體系,確保及時有效支撐現代化地質調查工作高質量發展。標準是地質調查工作的基礎性技術制度,是地質調查事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倚重。標準化在促進地質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支撐對外開放、規范地質調查治理中的作用愈發突顯。新時代新征
77、程,標準化工作以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統領,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的地質調查全域標準體系。(一)加快現代化、國際化的地質調查全域標準體系構建為充分發揮標準化工作對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技術支撐和引領作用,以礦產勘查開發全生命周期為主線,以綠色勘查與生態保護為要旨,構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項標準體系,確保體系全面覆蓋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地質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等找礦突破工作整體業務鏈條和各技術環節。梳理現行地質礦產調查評價標準,組織開展找礦突破標準化需求調研,構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項標準體系。組織研制和更新一批戰
78、略性礦產、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調查、地質鉆探、重點勘查區潛力評價、大數據找礦預測等技術標準,保障找礦突破標準供給。(二)支撐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標準化發展展望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加快推進地質領域標準供給側改革,拓寬地質調查標準社會化服務渠道。發揮專業化、社會化學術團體在標準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加大團體標準制修訂力度,為后期孵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打好基礎,進而增強標準化對地質工作的支撐引領作用和治理效能。依托國際標準化組織巖溶技術委員會(ISO/TC 319)、地球化學國際研究中心等合作平臺,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細地質填圖、深時數字地球(DDE)國際大科學計
79、劃等境外項目,編譯地質礦產、地質信息技術、勘查技術方法、地質實驗測試、巖溶地質領域等多語種標準,強化標準“國際供給”;開展中外標準對比分析,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以標準軟聯通打造合作硬機制,提升地質調查標準國際影響力、話語權和競爭力。(四)加強地質調查領域團體標準供給(五)加大地質調查標準國際化力度印發地質調查標準管理制度,規范標準制定、實施、監督和推廣應用,強化地質調查標準實施效力;建立分類分梯度多層次標準化人才體系,培養標準科研人才、標準化管理人才、標準應用人才和國際標準化人才;建實建強標準研究中心,建設地質調查標準化高端智庫,培養標準編審、實施和服務能手,打造一支高素質標準化隊伍,為實現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提供條件保障。(三)建立健全標準化體制機制地質調查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標準化發展展望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