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行業專題研究(1):深化國企改革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40129(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材料行業專題研究(1):深化國企改革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40129(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新材料專題研究(新材料專題研究(1)深化深化國企改革,加快發展國企改革,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證券研究證券研究報告報告 (優于大市,(優于大市,維持)維持)劉威(基礎化工首席劉威(基礎化工首席分析師分析師)SAC號碼號碼:S0850515040001 吳吳 杰(公用事業杰(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師)SAC號碼:號碼:S0850515120001 馬天一(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聯席首席分析師)馬天一(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聯席首席分析師)SAC號碼:號碼:S0850523030004 余偉民(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余偉民(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
2、)SAC號碼:號碼:S0850517090006 陳先龍(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陳先龍(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SAC號碼:號碼:S0850522120002 張曉飛(電子行業首席張曉飛(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分析師)SAC號碼號碼:S0850523030002 2024年年1月月29日日 目錄目錄 1.優化央企經營指標,加快實現高質量優化央企經營指標,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 2.深化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深化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競爭力 3.國改將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國改將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 4.新材料國有上市重點企業新材料國有上市重點企業梳理梳理 5.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
3、司介紹 6.投資建議與風險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提示 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dVMBzXiUnUfZuZ9P8QaQtRmMmOtPlOqQoPjMtQqQbRqRrRxNoOuMwMrQzR1.優化優化央企央企經營指標,加快實現高質量經營指標,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 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根據人民網報道,2024年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在前期推動央
4、企把價值實現相關指標納入到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基礎上,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回報投資者。2024年國資委對中央年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要企業要求是求是“一利穩定增長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五率持續優化”。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強調2024年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總體保持“一利五率”目標管理體系不變,具體要求是“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即中央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凈資產收益
5、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同比改善,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持續提高,整體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2021 兩利四率 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增長,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健可控 2022 兩利四率 兩增一控三提高:“兩增”即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一控”即控制好資產負債率,“三提高”即營業收入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 2023 一利五率“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即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業績;“一穩”即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即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
6、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 2024 一利五率“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即中央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同比改善,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持續提高,整體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 表:表:2021-2024年央企考核任務變化年央企考核任務變化 資料來源:國資委,新華社,人民網百家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3 2.深化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化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時間時間 政策文件名政策文件名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
7、13 年11月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4 年 7 月 國企“四項改革”試點 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在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開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在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開展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在國資委管理主要負責人的中央企業中選擇到家開展派駐紀檢組試點
8、2015 年 9 月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從改革的總體要求到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環境條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 2016 年 2 月 國企“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 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央企業兼并重組試點、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工作試點、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
9、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 2020 年 6 月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2022 年 5 月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 在3年內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推動上市公司內強質地、外塑形象,爭做資本市場主業突出、優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讓投資者走得近、聽得懂、看得清、有信心,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影響力大的旗艦型龍頭上市公司 深化國企改革深化國企改革,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升企業競爭力。2020年6
10、月,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拉開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大幕,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產業投資力度,在集成電路等領域加快補短板強弱項。表:國企改革相關政策表:國企改革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新華社,中新網,國資委,新華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3.國改將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改將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深化整合及加大研發投入深化整合及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
11、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國務院國資委2023年10月19日召開“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題會”,提出進一步深化專業化整合,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力以及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展;同時,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中央企業2022年首次突破了1萬億元,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1.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地方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20.5%。我國新材料行業快速我國新材料行業快速發展發展。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
12、示,2022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約6.8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66%。2023年1-9月中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超過5萬億元。資料來源:工信部,中商情報網網易號,海通證券研究所 01234567820182019202020212022圖:圖:2018-2022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萬億元)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萬億元)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4.新材料國有新材料國有上市重點企業上市重點企業梳理梳理 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代碼 公司名稱 實控人 實控人屬性 市值(億元)2024/1/28 2022年營業收入
13、(億元)2022年歸母凈利潤(億元)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600378.SH 昊華科技 國資委 央企 248.83 90.7 11.6 7%002643.SZ 萬潤股份 國資委 央企 132.73 50.8 7.2 7%688295.SH 中復神鷹 國資委 央企 238.68 19.9 6.1 8%688269.SH 凱立新材 陜西省財政廳 地方國有企業 38.19 18.8 2.2 3%600309.SH 萬華化學 煙臺市國資委 地方國有企業 2292.02 1655.7 162.3 2%688722.SH 同益中 國資委 央企 29.57 6.2 1.7 5%600459.
14、SH 貴研鉑業 云南省國資委 地方國有企業 103.34 407.6 4.1 1%688456.SH 有研粉材 國資委 央企 25.81 27.8 0.6 3%003031.SZ 中瓷電子 國資委 央企 216.83 13.0 1.5 14%600707.SH 彩虹股份 咸陽市國資委 地方國有企業 237.91 89.7-26.6 4%300073.SZ 當升科技 國資委 央企 177.33 212.6 22.6 4%688779.SH 長遠鋰科 國資委 央企 121.15 179.8 14.9 4%688707.SH 振華新材 國資委 央企 83.14 139.4 12.7 2%688778
15、.SH 廈鎢新能 福建省國資委 地方國有企業 146.43 287.5 11.2 3%表:表:新材料國有上市重點企業新材料國有上市重點企業梳理梳理 5.1 昊華科技:整合優質資產發揮協同效應昊華科技:整合優質資產發揮協同效應 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人為國資委,控股控股股東為中國股東為中國昊華化工集團昊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為中央國有企業,在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考核中獲評“標桿”。此外公司持續整合優質業務與資產,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公司擬向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中化藍
16、天52.81%股權,向中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中化藍天47.19%股權,交易完成后,中化藍天將成為本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昊華科技2022年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氟化工材料領先公司是氟化工材料領先企業企業。公司于2018年完成對中國昊華下屬11家企業的整合,公司主要業務為高端氟材料、電子化學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及碳減排業務等。201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41.82億元增長到90.68億元,復合增速為21.35%,歸母凈利潤從5.25億元增長至
17、11.65億元,復合增速為22.05%。公司新材料項目有序推進公司新材料項目有序推進。2023年,昊華氣體4600噸/年電子氣體項目、中昊晨光2500噸/年PVDF項目、西南院清潔能源催化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建成投產;5個重點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黎明院特種化學品能力建設項目與專用新材料項目開工建設,晨光院2.6萬噸/年高性能有機氟材料項目進入關鍵施工建設期,曙光院10萬條/年民航輪胎項目、西北院有機硅密封型材項目完成試生產;昊華氣體西南電子特種氣體項目完成前期決策。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
18、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1 昊華昊華科技:氟化工材料領先企業科技:氟化工材料領先企業 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唯一一家主業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中央企業。為了實現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公司實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9.78元/股的授予價格向符合授予條件的610名激勵對象授予股限制性股票。圖:公司股權結構圖(截至2022年年報)資料來源:萬潤股份2022年年報,海通證券研
19、究所 5.2 萬潤股份:實施股權激勵,推動可持續發展萬潤股份:實施股權激勵,推動可持續發展 1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基于化學公司基于化學合成技術合成技術,積極布局功能性材料積極布局功能性材料。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主要從事環保材料產業、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新能源材料產業和生命科學與醫藥產業四個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7.90億元增長到50.80億元,復合增速為20.45%,歸母凈利潤從1.09億元增長至7.21億元,復合增速為20.80%。新興材料項目穩步推進新興材料項目穩步推進。1)公司控
20、股子公司三月科技自主知識產權OLED顯示用光敏聚酰亞胺(PSPI)成品材料已在下游面板廠實現銷售,其TFT用聚酰亞胺成品材料除前期已實現供應客戶正常銷售外,也通過新客戶驗證。應用于光纖連接器、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等產品制造領域的熱塑性聚酰亞胺材料中試產品持續供應,2)公司目前在半導體制造材料領域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光刻膠單體、光刻膠樹脂、光致產酸劑以及半導體制程中清洗劑添加材料等,公司“年產65噸光刻膠樹脂系列產品項目”已投入使用。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
21、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2 萬潤股份:基于化學合成,布局萬潤股份:基于化學合成,布局功能性材料功能性材料 1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建材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建材集團。2003年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成為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公司有神鷹西寧、神鷹上海、神鷹連云港、江蘇中復神鷹工程中心共四家全資子公司。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中復神鷹2022年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5.3 中復神鷹:中復神鷹: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建材集團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建材集團 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
22、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公司是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技術優勢明顯技術優勢明顯。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主要產品為碳纖維,公司在國內率先攻克了碳纖維“干噴濕紡”紡絲技術,并保證了T700級、T800級、T1000級和M40級的產業化能力,產品涉及1K-48K各種型號。20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0.95億元增長到19.95億元,復合增速為35.59%,歸母凈利潤從-0.47億元增長至6.05億元。產能規模全球領先產能規模全球領先,積極推進積極推進大飛機用大飛機用碳纖維及預浸料國產化碳纖維及預浸料國產化進程進程。2023年神鷹西寧二期1.4萬噸碳纖維項目
23、全面投產,公司總產能達到2.85萬噸,產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三。上海航空預浸料項目通過量產線PCD批準、完成T800級碳纖維預浸料第二產線建設,目前公司T800級碳纖維預浸料已通過中國商飛預批準,關鍵評價指標滿足相關要求。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3 中復神鷹:中復神鷹: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 1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
24、構圖 資料來源:凱立新材2022年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財政廳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財政廳。公司控股股東為西北院、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財政廳。公司目前有新源化工、銅川凱立全資子公司。5.4 凱凱立新材:地方國企,實控人為立新材:地方國企,實控人為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財政廳 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國內貴金屬催化劑領先企業國內貴金屬催化劑領先企業,產品種類豐富產品種類豐富。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從事貴金屬催化劑的研發與生產、催化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廢舊貴金屬催化劑的回收及再加工等業務。公司貴金屬催化劑產品達數百種,
25、主要以鉑族金屬(鉑、鈀、釕、銠、銥等)為催化活性組分。2013-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43億元增長到18.82億元,復合增速為25.54%,歸母凈利潤從0.19億元增長至2.21億元,復合增速為31.34%。持續布局新產品持續布局新產品、新技術新技術,增強公司競爭優勢增強公司競爭優勢。公司PVC 金基無汞催化劑實現了批量化生產和應用;多個高端非貴金屬催化劑完成研發和試生產,培育出了多個型號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氫燃料電池用催化劑已實現公斤級批量試產,部分型號已達到可批量生產的水平;貴金屬減量化研究成效顯著,多個低含量貴金屬催化劑開發成功,并在下游用戶實現應用。資料來源:Wind,海通
26、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4 凱凱立新材:貴金屬催化劑領先企業,持續布局立新材:貴金屬催化劑領先企業,持續布局新產品新產品 5.5 萬華化學:四大產業集群深度一體化萬華化學:四大產業集群深度一體化 1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資委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資委。煙臺市國資委根據市政府授權,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監管授權范圍內企業的國有資產,通過全資子公司國豐投資持有萬
27、華化學21.59%的股份,為萬華化學的實際控制人。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萬華化學萬華化學2022年年報年年報,萬華化學收購報告書,海,萬華化學收購報告書,海通證券研究所通證券研究所 煙臺市國資委煙臺市國資委 國豐投資國豐投資 中誠投資中誠投資 中凱信中凱信 萬華化學萬華化學 100%21.59%10.52%9.61%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實現產業鏈高度整合實現產業鏈高度整合。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目前已形成產業鏈高度整合,深度一體化的聚氨
28、酯、石化、精細化學品、新興材料四大產業集群,20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59.42億元增長到1655.65億元,復合增速為26.37%,歸母凈利潤從23.49億元增長至162.34億元,復合增速為21.33%。公司持續發揮技術創新和迭代優勢公司持續發揮技術創新和迭代優勢,深化新材料布局深化新材料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及解決方案方面,尼龍12、硅共聚PC等自主研發裝臵一次性開車成功,完成10余項技術的中試驗證,陸續進入產業化階段;檸檬醛、POE等關鍵技術產業化順利推進。ADI型TPU材料等創新型產品成功投入市場,世界首套連續化無醛膠合板產線投產且基本穩定,推動無醛板材制造升級。新推出了高端
29、醫療級PC和PMMS新產品,協同醫療用TPU材料,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5 萬華化學:四大產業集群深度一體化萬華化學:四大產業集群深度一體化 5.6 同益中: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同益中: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 1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0、。公司實際控制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公司控股股東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央企業)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公司控股鹽城優和博新材料。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同益中招股:同益中招股說明書,同益中說明書,同益中2023年三年三季報,海季報,海通證券研究所通證券研究所 國投集團國投集團 國投貿易國投貿易 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基金 上海產業股權投資基上海產業股權投資基金金 其他其他 同益中同益中 上海滎盛上海滎盛 100%100%37.36%0.89%12.72%2.28%1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
31、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領先企業公司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領先企業,擁有全產業鏈布局擁有全產業鏈布局。同益中有限成立于1999年2月,于2008年7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專業從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92億元增長到6.16億元,復合增速為20.52%,歸母凈利潤從0.45億元增長至1.71億元,復合增速為39.62%。UHMWPE纖維及復合材料雙輪驅動纖維及復合材料雙輪驅動,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2022年6月,新泰分公司新增500噸/年的無緯布生產線;公司以 1.8
32、億元向鹽城優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資,獲取優和博 70%股權。優和博 3000 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目前第一期1000噸正常生產,優和博二期1000噸產能已經投產,三期1000噸產能正在建設中。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5.6 同益中: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同益中:內生外延完善戰略布局 5.7 貴貴研鉑業:控股股東為云投集團研鉑業:控股股東為云投集團 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
33、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控股股東為云投集團公司控股股東為云投集團。云投集團是云南省最大的綜合投資集團,戰略定位為云南省政府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工具,投資領域涉及資源開發業、制造業、金融業、旅游業、房地產業、商貿勞務業、投資收益及其他業務供給八個業務板塊。2021年公司實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際向符合授予條件的412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圖:公司股權結構圖(截至圖:公司股權結構圖(截至23年三季報)年三季報)資料來源:貴研鉑業23年三季報,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云南省國資委 云投集團 38.54%90%云南省財政廳 10%貴研鉑業 5.7 貴貴研鉑業:
34、貴金屬新材料龍頭研鉑業:貴金屬新材料龍頭 2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貴金屬新材料龍頭貴金屬新材料龍頭,三大板塊協同發展三大板塊協同發展。公司成立于2000年,目前形成了貴金屬供給服務、貴金屬新材料制造和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三大板塊,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凸顯。20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42.26億元增長到407.59億元,復合增速為25.44%,歸母凈利潤從0.30億元增長至4.07億元,復合增速為29.81%。積極強化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布局積極強化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布局。1)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創新中心暨省實驗室場地建設項目(一期)、云南省
35、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園(二期)、貴金屬裝聯材料產業化項目、貴金屬微電子粉體及漿料項目等重點項目按計劃正在推進建設實施。2)上海佘山貴金屬實驗室創新平臺及新材料產業園的籌建工作順利推進,積極謀劃靶材、醫用材料、粉體材料及分析檢測等多個項目入園。3)貴金屬二次資源富集再生現代產業基地項目主體工程完成基礎施工。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12-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12-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營業收入(億元,左軸)YoY(%,右軸)-5
36、0050100150200012345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YoY(%,右軸)5.8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有研粉材有研粉材 2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有研粉材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一家主業為先進有色金屬粉體材料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中央企業。公司目前有有研重冶、有研合肥、北京康普錫威、英國 Makin、國瑞粉末、有研納微和山東康普錫威七家全資子公司,有研泰國、有研增材兩家控股公司。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wind
37、,有研粉材23年半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5.8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有研粉材有研粉材 2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粉體材料龍頭公司是粉體材料龍頭,業務持續多元化拓展業務持續多元化拓展。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國內銅基金屬粉體材料和錫基焊粉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先進銅基金屬粉體材料、高端微電子錫基焊粉材料和3D打印粉體材料等。2020-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7.36億元增長到27.81億元,復合增速為17.00%,2023Q3歸母凈利潤為3816.53萬元,同比下降0.51%。公司依托行業領先技術公司依托行業領
38、先技術,積極布局國際化市場積極布局國際化市場。1)公司控股子公司有研增材技術有限公司“增材制造用高流動性鋁合金粉末特種制備技術及應用”項目,被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評選為2022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十大進展”。2)公司通過所屬英國Makin公司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和市場渠道,成功進入歐洲粉末冶金零部件市場。此外,有研泰國基地2022年順利開工建設,公司擬通過泰國產業基地建設募投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拓展公司海外市場,提升公司海外競爭力。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
39、增速(累計值)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累計值)2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科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科(國有國有)。公司是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股東為河北半導體研究所,即中國電科十三所。中國電科是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國有企業,從事國家重要軍民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件和關鍵元器件的研制生產。公司于2023年完成并購重組,目前有國聯萬眾、博威兩家控股子公司。圖:中瓷電子股權結構圖圖:中瓷電子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河北半導體河北
40、半導體 中電科投資中電科投資 京津冀基金京津冀基金 中電科國元中電科國元 中電電子信息中電電子信息 軍民融合基金軍民融合基金 泉盛盈和泉盛盈和 54.41%6.29%5.34%2.67%1.12%0.74%4.54%產業投資產業投資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0%100%北京國聯萬眾半導體北京國聯萬眾半導體 河北博威集成電路河北博威集成電路 94.6%73.0%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100%實際控股人實際控股人 5.9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中中瓷瓷電子電子 0102030405060051015202520162017201
4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營業總收入(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國內電子陶瓷產品龍頭公司是國內電子陶瓷產品龍頭,加速推進電子陶瓷國產替代加速推進電子陶瓷國產替代。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6日,目前主要產品為電子陶瓷系列產品,包括通信器件用電子陶瓷外殼、工業激光器用電子陶瓷外殼、消費電子陶瓷外殼及基板、汽車電子件、精密陶瓷零部件。2016-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31億元增長到13.05億元,復合增速為33.45%,歸母凈利潤從0.27億元增長至1.49億元,復合增速為32
42、.93%。公司布局精密陶瓷零部件公司布局精密陶瓷零部件,資產重組拓展新產品資產重組拓展新產品。1)公司繼續深耕電子陶瓷領域,持續創新陶瓷材料體系,利用成熟的制造工藝平臺,實現加熱盤和靜電卡盤等技術難度高的精密零部件國產化。2)公司已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布局新材料新產品,23H2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博威集成73.00%和國聯萬眾94.60%股權,同時募資擬投入“氮化鎵微波產品精密制造生產線建設項目”、“通信功放與微波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及封測平臺建設項目”和“碳化硅高壓功率模塊關鍵技術研發項目”,正式切入氮化鎵和碳化硅高成長大賽道。3)公司目前掌握三種陶瓷體系,包括90%氧化
43、鋁陶瓷、95%氧化鋁陶瓷、96%氧化鋁陶瓷和氮化鋁陶瓷以及與其相匹配的金屬化體系。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16-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16-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00204060800123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5.9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中中瓷瓷電子電子 5.10 重點重點公司介紹公司介紹-彩虹股份彩虹股份 2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
44、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咸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咸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目前有陜西彩虹電子玻璃、咸陽彩虹光電、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虹陽顯示(咸陽)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彩虹股份2023年半年報,海通證券研究所 5.10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彩虹股份彩虹股份 2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公司是國內玻璃基板龍頭公司是國內玻璃基板龍頭,面板業務盈利穩定面板業務盈利穩定。公司成立于1992
45、年7月,目前形成了液晶面板、玻璃基板雙輪驅動的體系。20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49億元增長到89.67億元,復合增速為43.10%,歸母凈利潤從-17.22下降至-26.62億元。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50-40-30-20-100102030405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20222023Q3營業收入(左軸,億元)同比增速(右軸,%)-300-200-10001002003004
46、00500-30-20-100102030202120222023Q3歸母凈利潤(左軸,億元)同比增速(右軸,%)5.11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當升科技當升科技 2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當升科技實際控制人為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當升科技實際控制人為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屬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是我國以礦冶科學與工程技術為主的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研究與設計機構之一。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以技術創新促進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為發展使命,致力于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技術創新,核心主業為與
47、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工程與技術服務、先進材料技術與產品和礦產資源循環利用及環保,在采礦、選礦、有色金屬冶金、工藝礦物學、磁性材料、工業炸藥、選礦設備、環境工程、表面工程技術及相關材料等研究領域具備國家領先水平。集團內有兩家上市公司(北礦科技、當升科技)。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5.11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當升科技當升科技 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當升科技為鋰電正極龍頭企業當升科技為鋰電正極龍頭企業,業務范圍遍布全球業務范圍遍布全球。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
48、,是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鈷酸鋰、多元材料及錳酸鋰等小型鋰電、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是國內率先出口鋰電正極材料的供應商。此外,在電子陶瓷業,氧化鈷、氧化鉍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公司三元布局完善公司三元布局完善,前瞻布局下一代鋰電材料前瞻布局下一代鋰電材料。公司在高鎳、超高鎳、中鎳高電壓、四元材料等領域已形成了完整的產品布局。公司專項研發出更高性能的磷酸(錳)鐵鋰材料,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長壽命產品在動力及儲能領域已完成客戶開發與導入并實現批量供貨;高容量鈷酸鋰產品在數碼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中批量應用。同時,公司加速開發下一代電池材料、多維度超前布局
49、前瞻產品,自主研發超高鎳無鈷、固態鋰電正極材料、鈉電正極材料、新型富鋰錳基等多款先進正極材料。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50050100150200050100150200250202120222023Q1-Q3營業收入(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0501001502000510152025202120222023Q1-Q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5.12 重點公司介紹重
50、點公司介紹-長遠鋰科長遠鋰科 2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長遠鋰科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長遠鋰科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屬礦產為核心主業、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截至2022年底,中國五礦資產總額超1萬億元,擁有8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國中冶A+H兩地上市公司,五礦資本、五礦發展、中鎢高新、株冶集團、長遠鋰科五家內地上市公司,以及五礦資源、五礦地產兩家中國香港上市公司。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近9000億元,在世界500強排名第65位。圖:公司股
51、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5.12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長遠鋰科長遠鋰科 3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長遠鋰科具備三元正極材料先發優勢長遠鋰科具備三元正極材料先發優勢,打入主流鋰電池客戶打入主流鋰電池客戶。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公司自 2011 年進入三元正極材料領域,是國內最早從事三元正極材料相關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具備三元正極材料量產能力的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產業化經驗,公司在三元正極材料領域形成了先發優勢,已經成功進入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
52、鋰能、欣旺達等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的供應商體系。一體化布局一體化布局+技術不斷迭代技術不斷迭代,公司正極材料優勢明顯公司正極材料優勢明顯。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元正極材料(含自供前驅體)、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球鎳等。公司實現了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一體化布局,全面掌握了產業鏈核心環節,在產業鏈價值分割與產業鏈話語權上占據優勢,公司研發并掌握了三元前驅體共沉淀技術、高電壓 NCM 制備技術、高電壓鈷酸鋰制備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
53、-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500501001502002503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2120222023Q1-Q3營業收入(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0246810121416202120222023Q1-Q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5.13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振華新材振華新材 3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振華新材實際控制人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振華新材實際控制人為中國振華電子
54、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4.68億元,中國電子持股54%、貴州省持股31%。中國電子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央直接管理的以網信事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近年來,中國電子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圍繞以數字技術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網絡安全三大核心任務,著力發展計算產業、集成電路、網絡安全、數據應用、高新電子等重點業務,打造國家網信事業核心戰略科技力量。目前,中國電子擁有21家上市公司,663家成員企業,總資產4216.2億元,業務覆蓋全球6大洲60多個國家,連續13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
55、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5.13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振華新材振華新材 3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振華新材為鋰電和鈉電正極領先企業振華新材為鋰電和鈉電正極領先企業,覆蓋主流鋰電池客戶覆蓋主流鋰電池客戶。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及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核心競爭產品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用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包括中鎳、中高鎳、高鎳、超高鎳在內的多種型號一次顆粒大單晶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NCM)和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公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客戶涵蓋國內主
56、流鋰離子電池企業,與寧德時代、孚能科技、新能源科技(ATL)、微宏動力、天津力神、中山天貿、多氟多、珠海冠宇、惠州鋰威等形成長期合作關系。三元單晶材料三元單晶材料+鈉電正極領先鈉電正極領先。公司在三元材料領域,源于對材料結構的深刻理解,公司的單晶材料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截止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百噸級銷售,客戶高度集中,其中第一大客戶占比超70%;2023年8月開始實現連續批量生產。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
57、-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10001002003004005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20222023Q1-Q3營業收入(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150-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2468101214202120222023Q1-Q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5.14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廈鎢新能廈鎢新能 3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廈鎢新能實際控制人為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鎢新能實際控制人為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鎢業
58、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廈鎢新能50.3%的股權。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為省管國有企業,各級子企業170余家,上市公司4家,員工40000余人,現擁有資產總額1196.29億元,涉及鋼鐵、鎢鉬、稀有稀士、能源新材料、鋁業、礦業等產業。2022年,福建冶金生產經營平穩運行,位列2022福建省百強企業第9位。圖:公司股權結構圖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5.14 重點公司介紹重點公司介紹-廈鎢新能廈鎢新能 34
5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廈鎢新能正極出貨量行業前列廈鎢新能正極出貨量行業前列,為鋰電和鈉電正極領先企業為鋰電和鈉電正極領先企業。公司是全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重要制造商之一。公司前身為廈門鎢業下屬電池材料事業部,自2004年開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并于2016年12月新設公司獨立運行。公司具備了高電壓鈷酸鋰、高性能NCM三元材料的持續研發與大規模量產能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能規模與出貨量穩居行業前列。三元材料三元材料+鈷酸鋰鈷酸鋰+氫能材料三輪驅動氫能材料三輪驅動。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
60、品為高電壓鈷酸鋰、高電壓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高鎳三元材料、氫能材料等,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3C 消費電子、儲能等領域。公司持續鞏固在鈷酸鋰、氫能材料細分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逐步提升在三元材料細分領域的行業主流企業地位。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公司圖:公司2021-2023Q1-3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60-40-20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202120222023Q1-Q3營業收入(億元,左軸)同比
61、增速(%,右軸)-100-50050100150024681012202120222023Q1-Q3歸母凈利潤(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投資建議:我們投資建議:我們認為認為,深化國企改革,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有望加快發展,進,深化國企改革,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有望加快發展,進而實現國產化替代。而實現國產化替代。建議建議關注萬華化學、昊關注萬華化學、昊華華科技、萬潤股份、中科技、萬潤股份、中復復神鷹(基礎神鷹(基礎化工行業);貴化工行業);貴研鉑研鉑業、有業、有研粉研粉材(有色金屬行業)、中材(有色金屬行業)、中瓷瓷電子(通信行業)、電子(通信行業)、彩虹股份(電子行業);當彩虹股份(電
62、子行業);當升升科技、長遠科技、長遠鋰鋰科、振科、振華新華新材、廈材、廈鎢新鎢新能(新能源行能(新能源行業)。業)。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2)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3)新建項目進度低于預期的風險;()新建項目進度低于預期的風險;(4)新產品開發不及預期。)新產品開發不及預期。3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6.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 分析師分析師聲明聲明 馬天一馬天一 電力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設備及新能源 吳吳 杰杰 公用事業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
63、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煤炭煤炭 劉威劉威 基礎化工行業基礎化工行業 余偉民余偉民 通信行業通信行業 陳陳先先龍龍 有色金屬行業有色金屬行業 張曉飛張曉飛 電子電子行業行業 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市場公開信息,本人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 36 基礎化工行業基礎化工行業 劉劉 威威(0755)82764281 ;張張翠翠翠翠(021)23185611 ;
64、孫孫維容維容(021)23185389 ;李李 智智(021)23185842 ;李李 博博(021)23185642 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 吳吳 杰杰(021)23183818 ;房;房 青青(021)23185603 ;徐;徐柏喬柏喬(021)23219171 ;馬;馬天一天一(021)23185735 ;胡;胡惠民惠民 ;余玫翰;余玫翰(021)23185617 聯系人聯系人 姚望洲姚望洲(021)23185691 ;馬;馬菁菁菁菁(021)23185627 ;吳吳志鵬志鵬 ;羅羅 青青 ;孔淑媛孔淑媛(021)23183806 有色金屬有色金屬行業行業 陳先龍陳先龍
65、02123219406 ;甘甘嘉堯嘉堯(021)23185615 聯系人聯系人 張恒浩張恒浩(021)23185632 ;梁梁 琳琳(021)23185845 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 37 通信通信行業行業 余偉民余偉民(010)50949926 ;楊彤昕楊彤昕010-56760095 ;于于一銘一銘021-23183960 yym15547haitong.con 聯系人聯系人 夏夏 凡凡(021)23185681 ;徐徐 卓卓 電子行業電子行業 張曉飛張曉飛 ;李李 軒軒(021)23154652 ;華華晉書晉書(021)23185608 ;薛薛逸民逸民(021)23185
66、630 ;文文 燦燦(021)23185602 ;肖雋肖雋翀翀(021)23154139 ;崔冰睿崔冰睿(021)23185690 聯系人聯系人 酈奕瀅酈奕瀅 ;張張 幸幸(021)23183951 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分析師聲明和研究團隊 38 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法律聲明法律聲明 。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
67、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論只提供特定客戶作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海通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本報告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未經海通證券研究所書面授權,本研究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
68、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如欲引用或轉載本文內容,務必聯絡海通證券研究所并獲得許可,并需注明出處為海通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根據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咨詢業務。1.投資評級的比較和評級標準:投資評級的比較和評級標準:以報告發布后的 6 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2.市場基準指數的比較標準:市場基準指數的比較標準:A 股市場以海通綜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 500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類類 別別 評評 級級 說說 明明 股票投資評級 優于大市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中性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介于-10%與 10%之間;弱于大市 預期個股相對基準指數漲幅低于-10%及以下;無評級 對于個股未來 6 個月市場表現與基準指數相比無明確觀點。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優于大市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 10%以上;中性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與 10%之間;弱于大市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以下。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