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家外匯管理局: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2018 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 2019 年年 3 月月 29 日日 2 內容摘要內容摘要 2018 年,全球經濟繼續擴張但增長勢頭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有 所加大。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在全球貨 幣中表現相對穩健。 2018 年,我國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經常賬戶保持在合理的順差區 間,全年順差 491 億美元,與 GDP 之比為 0.4%。其中,貨物和服務貿易合 計順差 1029 億美元,與 GDP 之比為 0.8%,貿易收支更加平衡。二季度起 經常賬戶恢復順差, 二至四季度順差逐
2、季增加, 分別為 53 億、233 億和 546 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保持順差,全年順差 1306 億美元。其中, 直接投資順差 1070 億美元,仍是較穩定的順差來源;證券投資順差 1067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主要體現了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效果;其他投資 逆差 770 億美元,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傮w看,以中長期投資和 資產配臵為目的的資本流入仍占主導,我國對外投資保持理性。2018 年, 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資產小幅增長、基本穩定,說明我國國際收支繼續呈 現自主平衡格局。2018 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較 2017 年末分別增 長 2.5%和 2.9%,對外凈資產 2.
3、13 萬億美元,增長 1.4%。 2019 年,我國將繼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有助于 夯實國際收支平穩運行的基礎。預計我國國際收支將延續經常賬戶基本平 衡、跨境資本流動總體穩定的發展格局。下一步,外匯管理部門將堅持穩 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服務國 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同時,堅持底線思維,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 外匯儲備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3 目目 錄錄 一、國際收支概況 . 6 (一)國際收支運行環境 . 6 (二)國際收支主要狀況 . 11 (三)國際收支運行評價 . 22 二、國際收支主要項目分析 . 25 (
4、一)貨物貿易 . 25 (二)服務貿易 . 28 (三)直接投資 . 33 (四)證券投資 . 36 (五)其他投資 . 38 三、國際投資頭寸狀況 . 38 四、外匯市場運行與人民幣匯率 . 49 (一)人民幣匯率走勢 . 49 (二)外匯市場交易. 52 五、國際收支形勢展望 . 56 專欄 1. 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穩定性特點及啟示.9 2. 提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 優化服務貿易收支結構.13 3. 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對外支出位居世界前列.30 4. 我國銀行業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分析43 5. 證券市場成為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的重要渠道58 4 圖 1-1 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率 1-2 國際金融市
5、場利率和貨幣波動率水平 1-3 全球股票、債券和商品市場價格 1-4 我國季度 GDP 和月度 CPI 增長率 1-5 經常賬戶主要子項目的收支狀況 1-6 資本和金融賬戶主要子項目的收支狀況 1-7 外匯儲備資產變動額 1-8 我國國際收支主要結構 1-9 經常賬戶收支主要結構 1-10 2018 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結構分析 2-1 進出口差額與外貿依存度 2-2 部分海關進出口重點商品出口增長率 2-3 按貿易主體貨物貿易差額構成 2-4 近兩年我國對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量增速情況 2-5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收支總額比較 2-6 服務貿易收支情況 2-7 旅行項目逆差對服務貿易逆差貢獻
6、度 2-8 2018 年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服務貿易收支情況 2-9 直接投資基本情況 2-10 對外直接投資狀況 2-11 2018 年我國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分布情況 2-12 來華直接投資狀況 2-13 跨境證券投資凈額 2-14 其他投資凈額 3-1 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凈資產狀況 3-2 我國對外資產結構變化 3-3 我國對外負債結構變化 3-4 我國對外資產負債收益率 5 4-1 2018 年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走勢 4-2 人民幣對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中間價漲跌幅 4-3 人民幣有效匯率 4-4 境內外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1 年期波動率 4-5 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期權市
7、場 1 年期風險逆轉指標 4-6 中國外匯市場交易量 4-7 中國與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產品構成比較 4-8 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售匯交易量 4-9 中國外匯市場的參與者結構 C1-1 境外資金流入發達國家境內情況 C1-2 境外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境內情況 C3-1 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收支及差額變化 C3-2 2018 年前三季度全球知識產權使用費支出排名前十國家 C3-3 2018 年前三季度全球知識產權使用費收入排名前十一的國家 C4-1 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結構 C4-2 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幣種結構 C4-3 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地理分布 C5-1 全球債市市值規模前五名 C5-2
8、全球股市市值規模前五名 C5-3 部分國家外資持債和外資持股的比重 表 1-1 我國國際收支差額主要構成 1-2 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3-1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4-1 2018 年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概況 C4-1 2018 年末我國銀行業對外資產負債結構表 6 一、國際收支概況 (一)國際收支運行環境(一)國際收支運行環境 2018 年,我國國際收支面臨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復雜多變。全球經 濟延續增長態勢,但不確定因素較多,增幅有所放緩。國內經濟運行總體 平穩,為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世界經濟復蘇有所放緩。世界經濟復蘇有所放緩。2018 年,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
9、運行均出現分化。美國經濟三、四季度已經有所放緩,失業率低位下行; 歐元區經濟增長勢頭放緩,德國第三季度 GDP 環比收縮 0.2%,為 2015 年 以來首次負增長,通脹水平整體溫和;日本經濟增速持續降低,一、三季 度環比出現萎縮,通脹水平依然疲軟;受脫歐不確定性影響,英國經濟持 續低速增長,一季度 GDP 增速為六年來最低水平;新興市場經濟體表現繼 續分化,總體上處于經濟企穩和恢復的狀態,但部分國家受到金融市場動 蕩、高失業率等因素拖累(見圖 1-1)。 全球貨幣政策全球貨幣政策持續持續分化。分化。美聯儲全年加息四次,聯邦基金利率由年初 的 1.25%-1.50%上調至 2.25%-2.50
10、%,同時持續推進縮表計劃。歐央行 2018 年維持主要政策利率不變,并宣布 2019 年夏天之前不會改變,月度資產購 買規模逐步削減,并在 2018 年底結束。日本央行保持極低的利率水平,并 繼續維持各類資產購買規模不變。英格蘭銀行 2018 年 8 月 2 日議息會議上 調基準利率 25 個基點至 0.75%,此后繼續維持基準利率與資產購買規模不 變。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但面對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及本幣貶值 壓力,多家央行選擇加息或偏中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俄羅斯、印度、土耳 7 其、阿根廷、墨西哥等央行采取措施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匯率貶值、資 本外流和通脹壓力等問題。另一方面,為促進經濟增
11、長,韓國、巴西等央 行保持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 圖 1-1 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率 注:美國數據為季度環比折年率,其他經濟體數據為季度同比。 數據來源:環亞經濟數據庫。 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波動加大。2018 年,受貿易摩擦、美聯儲加息及全球經 濟周期可能見頂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美元指數較上年末上漲 4.4%,歐元、英鎊貶值;主要發達經濟體股市出現下跌,美國道瓊斯工業 平均指數、歐元區斯托克 50 指數分別下跌 6.0%、14.0%。內外因素觸發部 分新興市場經濟體金融市場動蕩,部分新興經濟體貨幣一度大幅走低,出 現匯市、 債市和股市共振下跌現象, JP Morgan
12、新興市場貨幣指數 (EMCI) 和 MSCI 新興市場股指全年跌幅超過 10%和 16%。2018 年國際大宗商品走 勢疲弱,S&P GSCI 商品價格指數下跌 15.4%(見圖 1-2、1-3)。 -10 -5 0 5 10 15 2008Q1 2008Q3 2009Q1 2009Q3 2010Q1 2010Q3 2011Q1 2011Q3 2012Q1 2012Q3 2013Q1 2013Q3 2014Q1 2014Q3 2015Q1 2015Q3 2016Q1 2016Q3 2017Q1 2017Q3 2018Q1 2018Q3 % 美國歐元區日本巴西印度 8 圖 1-2 國際金融市場利
13、率和貨幣波動率水平 數據來源:彭博資訊。 圖 1-3 全球股票、債券和商品市場價格 注: BSSUTRUU 和 LGTRTRUU 分別為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主權債券指 數,MXEF 為 MSCI 新興市場股指,SPX 為美國標準普爾 500 股指,SX5E 為歐元區斯 托克 50 股指,SPGSCI 為標準普爾 GSCI 商品價格指數,并將各指數 2012 年的年初值 標準化為 100。 數據來源:彭博資訊。 國內經濟運行國內經濟運行平穩平穩。2018 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繼續 優化。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 90 萬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 長 6.6%,居民消
14、費價格指數(CPI)上漲 2.1%(見圖 1-4),工業、服務業 -5 5 15 25 35 45 55 6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12年1月 2012年4月 2012年7月 2012年10月 2013年1月 2013年4月 2013年7月 2013年10月 2014年1月 2014年4月 2014年7月 2014年10月 2015年1月 2015年4月 2015年7月 2015年10月 2016年1月 2016年4月 2016年7月 2016年10月 2017年1月 2017年4月 2017年7月 2017年10月 2018年1月 2018年4月 20
15、18年7月 2018年10月 VIXJPMorgan新興市場貨幣波動率指數 JPMorgan G7貨幣波動率指數3個月美元LIBOR-OIS(基點,右軸) 9 生產總體平穩,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上升,網上零售 增勢強勁。但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有待 進一步增強,經濟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任 務依然任重道遠。 圖 1-4 我國季度 GDP 和月度 CPI 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專欄專欄 1 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穩定性特點及啟示 近十年來,在影響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穩定性的各種渠道中,銀行渠道發揮關鍵性作 用。當發生外部負面沖擊時
16、,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其境內的外資均主要通過銀 行渠道流出,以縮減跨境借貸為主要形式??偨Y經驗,在當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宏觀 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下,維持穩健的銀行體系,關注外部風險敞口,有助 于維護我國經濟金融安全。 銀行渠道是跨境資本流動的關鍵渠道, 對保持跨境資本穩定格局至關重要。銀行渠道是跨境資本流動的關鍵渠道, 對保持跨境資本穩定格局至關重要。 在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中,銀行渠道資本流動對各國的沖擊遠大于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渠道。 -4 -2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12 14 2008年3月 2008年9月 2009年3月 2009
17、年9月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2012年9月 2013年3月 2013年9月 2014年3月 2014年9月 2015年3月 2015年9月 2016年3月 2016年9月 2017年3月 2017年9月 2018年3月 2018年9月 % 季度GDP同比增長率月度CPI同比增長率(右軸) 10 其一,銀行渠道的資金流出主要體現在跨境借貸的大幅萎縮,資金流出呈現幅度大、速其一,銀行渠道的資金流出主要體現在跨境借貸的大幅萎縮,資金流出呈現幅度大、速 度快、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度快、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如 2008 年三季度前,發達國家的銀行渠
18、道資金流入量維持 在每季度 1 萬億美元以上。雷曼破產后,銀行渠道的資金迅速轉為流出,峰值超過每季 度 2 萬億美元。2009 年三季度后,全球避險情緒有所緩解,但銀行渠道資金流入量持續 萎縮,并顯著低于危機前水平。其二,證券投資渠道呈現較強的順周期性。其二,證券投資渠道呈現較強的順周期性。證券投資渠 道資金流出主要體現在境外投資者減持國內股票和債券資產。危機期間,新興市場資金 季度流出峰值接近 1000 億美元,但持續時間較短。隨著市場情緒好轉,證券投資渠道 資金從流出轉為流入,完全抵消了危機的負面沖擊。其三,直接投資渠道受周期性影響其三,直接投資渠道受周期性影響 有限, 資金流動變化相對較
19、小。有限, 資金流動變化相對較小。 直接投資資金關注中長期回報, 主要受結構性因素影響, 如競爭力、產業鏈、稅收制度和地理位臵等,受周期性影響較小。 圖圖C1-1境外資金流入發達國家境內情況境外資金流入發達國家境內情況 圖圖 C1-2境外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境內情況境外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境內情況 注:基于各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季度數據整理1。新興市場數據不涵蓋中國。 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當銀行渠道資金持續流出時, 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渠道在當銀行渠道資金持續流出時, 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渠道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中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中的 作用略有不同。作用略有不同。發達國家的證券投資渠道資金流入恢
20、復較快,對銀行渠道資金的持續流 出起到部分抵消作用。 而新興市場的直接投資渠道保持季均約1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1圖中數據僅考慮境外主體的資金流入境內市場的情況,不考慮境內主體對境外的投資。數據為負值 表示境外主體的資金從境內市場撤回。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資金額為各國簡單加總數,未做相抵處 理。證券投資渠道不包含衍生品投資和銀行相關投資;銀行渠道為其他投資項,扣除貿易信貸和政 府部門資金變動,加入銀行投資股票和債券資產變動。 -30000 -20000 -100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2006200720082009 億美元直接投資渠道 證券投資渠道 銀行渠
21、道 合計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06200720082009 億美元 直接投資渠道 證券投資渠道 銀行渠道 合計 11 是跨境資本流動中更為重要的緩沖因素。 新興市場國內銀行與企業行為的自我強化加劇了美元短缺,引發連鎖反應新興市場國內銀行與企業行為的自我強化加劇了美元短缺,引發連鎖反應。以韓國 為例,國內銀行的美元負債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前遠超美元資產,債務到期需要不斷借 入美元。而國內進出口企業單邊看漲韓元,持有較多美元貸款,中小企業普遍通過外匯 衍生工具押注韓元相對美元升值, 同樣積累大量美元債務。 危機時, 全球
22、避險情緒加劇, 美元融資成本攀升,跨境借貸萎縮,國內銀行間市場極度缺少美元。銀行停止向企業拆 借,企業只能出售資產獲取美元,加劇國內資產和匯率下跌,導致境外投資者進一步減 持韓國股票和債券資產,引發連鎖反應。韓元實際有效匯率一度下跌接近 40%。 2010 年至今,銀行渠道仍是跨境資本流動最重要的渠道。年至今,銀行渠道仍是跨境資本流動最重要的渠道。2015 年新興市場面臨跨 境資本流出壓力,銀行和證券投資渠道均轉為資金流出,其中銀行渠道資金流出最為顯 著,季度流出峰值接近 800 億美元。而直接投資渠道維持了穩定的資金流入,起到了緩 沖作用。 當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實施當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實
23、施“宏觀審慎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其中銀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其中銀 行渠道是宏觀審慎管理的重要內容。行渠道是宏觀審慎管理的重要內容。歷史歷史經驗經驗表明表明,從銀行體系和監控外部風險敞口兩,從銀行體系和監控外部風險敞口兩 方面來增強我國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有助于維護經濟金融安全。方面來增強我國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有助于維護經濟金融安全。一方面,維持穩健的 銀行體系,保障銀行系統充裕的外幣流動性,可對外部沖擊引發的流動性緊張起到緩沖 作用, 保持跨境資本流動的穩定格局。 另一方面, 在逆周期市場化調節跨境資本流動時, 應加大對外部風險敞口的關注,如匯率對沖比例、外匯杠桿
24、等,以防止銀行或企業盲目 擴大外匯敞口,放大外部沖擊。同時,引導企業合理運用外匯衍生產品,防范隱性杠桿 攀升和異??缇迟Y本流動。 (二)國際收支主要狀況(二)國際收支主要狀況 經常賬戶經常賬戶保持保持基本平衡,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基本平衡,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延續順差延續順差。2018 年, 12 我國經常賬戶順差 491 億美元;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 1306 億美元 (見 表 1-1)。 表 1-1 我國國際收支差額主要構成 單位:億美元 項項 目目 2013 年年 2014 年年 2015 年年 2016 年年 2017 年年 2018 年年 經常賬戶差額 1482 2360 30
25、42 2022 1951 491 與 GDP 之比 1.5% 2.3% 2.7% 1.8% 1.6% 0.4%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差額 3430 -514 -4345 -4161 1095 1306 與 GDP 之比 3.6% -0.5% -3.9% -3.7% 0.9% 1.0% 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統計局。 貨物貿易貨物貿易更趨平衡更趨平衡。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2018 年,我國貨物貿易出 口 2417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9%;進口 20223 億美元,增長 16%;順差 3952 億美元,下降 17%(見圖 1-5)。 圖 1-5 經常賬戶主要子項目的收支狀況 數據來源
26、:國家外匯管理局。 服務貿易逆差服務貿易逆差平穩增長平穩增長。2018 年,服務貿易收入 2336 億美元,較上年 增長 10%;支出 5258 億美元,增長 11%;逆差 2922 億美元,增長 13%(見 2 國際收支統計口徑的貨物貿易與海關統計口徑的主要差異在于:一是國際收支中的貨物只記錄所 有權發生了轉移的貨物(如一般貿易、進料加工貿易等貿易方式的貨物) ,所有權未發生轉移的貨物 (如來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貿易)不納入貨物貿易統計,而納入服務貿易統計;二是計價方面,國際 收支統計要求進出口貨值均按離岸價格記錄,海關出口貨值為離岸價格,進口貨值為到岸價格,因 此國際收支統計從海關進口貨值中調
27、出國際運保費支出,并納入服務貿易統計;三是補充部分進出 口退運等數據;四是補充了海關未統計的轉手買賣下的貨物凈出口數據。 -4000 -2000 0 2000 4000 6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億美元 貨物貿易差額服務貿易差額初次收入差額 二次收入差額經常賬戶差額 13 圖 1-5)。其中,運輸逆差 669 億美元,增長 20%;旅行逆差 2370 億美元, 增長 8%。 專欄專欄 2 提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 優化服務貿易收支結構
28、本世紀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18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連續 5 年保持全球第 2 位。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行支出大幅上升,但國內高附加值 服務業尚待發展, 服務貿易逆差自 2014 年以來一直在 2000 億美元以上, 2018 年逆差達 2922 億美元。 當前, 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地位日益提高, 提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 優化服務貿易收支結構,對維護我國國際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我國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 (我國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比重持續上升, 服務貿易) 比重持續上升, 服務貿易進出口進出口規
29、模持續增長,規模持續增長, 連續連續 5 年保持全球第二位。年保持全球第二位。2001 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年均增長約 14%。 2018 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規模 759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11%,進口規模超過出口規 模的 2 倍。 服務貿易對維護我國國際收支平衡服務貿易對維護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的作用作用更加重要更加重要。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數據,2017 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規模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服務貿易逆差國逆差總額的 38%。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順差收窄,但服務貿易逆差達到一定規模后增幅放緩。未 來如果服務貿易逆差保持平穩或有所改善,將為我國國際收支平衡提供穩定
30、性支撐。 旅行、運輸和知識產權使用費是服務貿易旅行、運輸和知識產權使用費是服務貿易逆差逆差的主要項目。的主要項目。2018 年,我國旅行(含 留學、旅游、就醫等) 、運輸、知識產權使用費項下逆差分別為 2370 億、669 億和 302 億美元,對服務貿易逆差貢獻度分別達 81%、23%和 10%。以旅行為例,隨著我國經濟 持續增長與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旅行支出經歷快速增長,顯著高于旅行收入。2018 14 年我國旅行支出為 2773 億美元,與同期 GDP 之比由 2013 年的 1.3%升至 2%,增長態 勢與 20 世紀 90 年代的日本十分類似, 這表明旅行支出的增長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
31、活的 需要,也是開放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必經階段。當前,旅行收支總額和逆差增速放緩,逆 差增速由 2015 年的 12%降至 2018 年的 8%,旅行收支占服務貿易比重趨向穩定,與日 本服務貿易發展過程中旅行支出大幅上升后企穩的特點類似。 二、我國服務業競爭力提升的重點領域與發展二、我國服務業競爭力提升的重點領域與發展 旅游、教育等高附加值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旅游、教育等高附加值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2017 年,全球服務貿易順差前五大 經濟體主要順差項目集中于旅游、教育、金融服務等高附加值行業。受國內消費升級影 響,我國出境旅游、留學和就醫需求顯著上升。從旅游人數來看,2018 年出、入境旅游
32、人數差距較小,分別為 1.5 億和 1.4 億人次3,但出、入境旅游消費金額差距較大,因此 可進一步挖掘“入境游”高附加值行業的發展空間,將低附加值服務出口向高附加值服務 出口轉化,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提升國內旅游消費品質,大幅改善旅行項下收支逆差。 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提升潛力巨大。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提升潛力巨大。國際運輸業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高,排名前 5 位的海運公司市場占有率近 70%。我國僅有一家海運企業進入前 5 名,占全球市場份額 10%左右。受進口較快增長影響,運輸支出持續增加,2018 年運輸項下進口 1092 億美 元。但承運人往往為外方指定的外運公司,我國運輸企業發展受限,201
33、8 年運輸出口僅 為 423 億美元。 2017 年我國貨物貿易收支總額近 4 萬億美元, 在全球貨物貿易收支總額 中占比超過 20%,因此可考慮充分利用貿易大國的優勢,借助運輸與貿易相輔相成的關 系,加強海運企業與貨主間的密切合作,拓展運輸服務網絡,提高我國運輸業競爭力, 進一步帶動我國對外貿易蓬勃發展。 技術產品出口有較大發展空間。技術產品出口有較大發展空間。2018 年,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分別為 358 億 3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官網。 15 和 56 億美元,較上年分別增加 70 億和 8 億美元,結合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分工,我 國技術進口主要集中在通訊和汽車等
34、行業。我國技術產品開發起步較晚,早期階段借助 引入的高新技術促進生產經營,形成技術出口紅利仍需一定時間。目前我國企業整體技 術水平正在不斷提升,2018 年我國研發支出占 GDP 的比重達到 2.18%,依托大數據、 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建立技術自主培育體系, 增強技術產品自主創新能力,降低對外依賴度,以科技帶動貿易產業向前發展,將是落 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服務貿易在全球經濟中作用日趨凸顯, 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也占據重要地位。 因此, 進一步推動我國服務業開放與發展,優化資源配臵,提高服務業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提升國際競爭
35、力,不僅有助于我國適應對外開放新格局,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 之意。 初次收入初次收入4呈現逆差。呈現逆差。2018 年,初次收入項下收入 2348 億美元,較上 年下降 18%;支出 2862 億美元,下降 4%;逆差 514 億美元。其中,雇員 報酬順差 82 億美元,投資收益逆差 614 億美元(見圖 1-5)。從投資收益 看, 2018年我國對外投資的收益為2146億美元, 外國來華投資的利潤利息、 股息紅利等合計 2760 億美元。 二次收入逆差收窄。二次收入逆差收窄。2018 年,二次收入項下收入 278 億美元,較上年 下降 1%;支出 302 億美元,下降 25%;逆差 2
36、4 億美元,較上年減少 80% (見圖 1-5)。 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 (第六版)將經常項下的“收益”名稱改為“初次 收入”,將“經常轉移”名稱改為“二次收入”。 16 直接投資順差直接投資順差擴大擴大。 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5, 2018 年, 直接投資順差 1070 億美元,較上年擴大 2.9 倍(見圖 1-6)。其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資產 凈增加) 965 億美元, 較上年下降 30%; 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 (負債凈增加) 2035 億美元,增長 23%。 證券投資證券投資順差顯著上升順差顯著上升。2018 年,證券投資順差 1067 億美元,較上年 增長 2
37、.6 倍(見圖 1-6)。其中,我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凈增加)535 億 美元,下降 44%;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負債凈增加)1602 億美元,增長 29%。 其他投資其他投資轉為逆差轉為逆差。2018 年,貸款、貿易信貸等其他投資逆差 770 億 美元, 2017 年為順差 519 億美元 (見圖 1-6) 。 其中, 我國對外其他投資 (資 產凈增加)198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97%;境外對我國的其他投資(負債 凈增加)1214 億美元,下降 21%。 圖 1-6 資本和金融賬戶主要子項目的收支狀況 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5 國際收支統計口徑的直接投資與商務部統計口徑的主要差異在
38、于,國際收支統計采用資產負債原 則編制和列示,商務部直接投資數據采用方向原則編制和列示,兩者對反向(逆向)投資和聯屬企 業間投資的記錄原則不同。此外,國際收支統計中的直接投資負債與商務部來華直接投資的差異還 在于,直接投資負債包括了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未分配利潤、已分配未匯出利潤、盈余公積、股東 貸款、金融機構吸收外資等內容。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39、 億美元 直接投資差額證券投資差額其他投資差額 17 儲備資產儲備資產基本穩定基本穩定。2018 年,我國交易形成的儲備資產(剔除匯率、 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增加 189 億美元。其中,交易形成的外匯儲 備增加 182 億美元(見圖 1-7)。截至 2018 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 30727 億美元,較 2017 年末下降 672 億美元,主要受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 動影響。 圖 1-7 外匯儲備資產變動額 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6000 -4000 -2000 0 2000 4000 6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4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億美元 18 表 1-2 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單位:億美元 項目項目 行次行次 2017 年年 2018 年年 1. 經常賬戶經常賬戶 1 1951 491 貸方 2 27450 29136 借方 3 -25499 -28645 1.A 貨物和服務貨物和服務 4 2170 1029 貸方 5 24293 26510 借方 6 -22123 -25481 1.A.a 貨物貨物 7 4759 3952 貸方 8 22162 24174 借方 9 -17403 -20223 1.A.b 服務服務 1
41、0 -2589 -2922 貸方 11 2131 2336 借方 12 -4720 -5258 1.A.b.1 加工服務 13 179 172 貸方 14 181 174 借方 15 -2 -3 1.A.b.2 維護和維修服務 16 37 46 貸方 17 60 72 借方 18 -23 -25 1.A.b.3 運輸 19 -560 -669 貸方 20 373 423 借方 21 -933 -1092 1.A.b.4 旅行 22 -2193 -2370 貸方 23 386 404 借方 24 -2579 -2773 1.A.b.5 建設 25 36 49 貸方 26 123 136 借方 2
42、7 -86 -86 1.A.b.6 保險和養老金服務 28 -74 -66 貸方 29 41 49 借方 30 -115 -116 1.A.b.7 金融服務 31 18 12 貸方 32 34 33 借方 33 -16 -21 1.A.b.8 知識產權使用費 34 -239 -302 貸方 35 48 56 借方 36 -287 -358 1.A.b.9 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 37 75 65 19 貸方 38 269 300 借方 39 -194 -235 1.A.b.10 其他商業服務 40 169 191 貸方 41 593 662 借方 42 -424 -470 1.A.b.11 個
43、人、文化和娛樂服務 43 -20 -24 貸方 44 8 10 借方 45 -27 -34 1.A.b.12 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 46 -18 -27 貸方 47 17 18 借方 48 -35 -45 1.B 初次收入初次收入 49 -100 -514 貸方 50 2876 2348 借方 51 -2976 -2862 1.B.1 雇員報酬 52 149 82 貸方 53 217 181 借方 54 -68 -99 1.B.2 投資收益 55 -254 -614 貸方 56 2652 2146 借方 57 -2906 -2760 1.B.3 其他初次收入 58 4 18 貸方 59 7 2
44、1 借方 60 -3 -3 1.C 二次收入二次收入 61 -119 -24 貸方 62 282 278 借方 63 -400 -302 1.C.1 個人轉移 64 -25 -4 貸方 65 70 62 借方 66 -95 -66 1.C.2 其他二次收入 67 -93 -20 貸方 68 212 216 借方 69 -305 -236 2. 資本和金融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 70 179 1111 2.1 資本賬戶資本賬戶 71 -1 -6 貸方 72 2 3 借方 73 -3 -9 2.2 金融賬戶金融賬戶 74 180 1117 資產 75 -4239 -3721 負債 76 4419 4838 2.2.1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 77 1095 1306 資產 78 -3324 -3532 20 負債 79 4419 4838 2.2.1.1 直接投資直接投資 80 278 1070 2.2.1.1.1 直接投資資產直接投資資產 81 -1383 -965 2.2.1.1.1.1 股權 82 -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