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5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53頁).pdf(5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貨物貿易貨物貿易進出口表現出較強韌性,順差規模增長。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全球貿易陷入低迷,根據世貿組織(WTO)最新統計,前三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 11%。而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和順差規模均有所上升,表現出較強韌性。據海關統計,2020 年,我國進出口總額 4.6 萬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2%,實現順差 5337 億美元,增長 27%。其中,一季度國內疫情暴發影響企業生產活動,進出口順差有所下降;二至四季度我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填補全球供需缺口,順差恢復增長。2020 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GDP)為 31%,較 2019年略降 0.6 個
2、百分點。民營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份額增加,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更加鞏固。 2020 年,民營企業貨物進出口總額 20992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12%,占全部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為 45%,占比較 2019 年提高 4 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貨物進出口總額 17976 億美元,占 39%;國有企業貨物進出口總額 6657億美元,占 14%。從差額看,國有企業進出口逆差 2508 億美元,收窄 17%;出口產品結構優化,高新技術和防疫物資商品出口明顯增長。2020 年,我國高附加值產品表現出較強競爭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合計 7767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6%,高于全部出口增速 2.6
3、 個百分點,占總出口的比重達30%(見圖 2-3)。同時,防疫物資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 29%,醫藥材及藥品出口增長 27%,說明我國在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為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此外,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出口分別增長 24%和 20%,反映境外對“宅經濟”相關商品需求增加。我國貿易伙伴更加多元,與東盟、非洲經貿往來日趨密切。從進出口總額來看,東盟從 2019 年四季度開始超過歐盟和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0 年雙邊進出口總額 6865 億美元,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 15%,較 2019 年提高 0.8 個百分點(見圖 2-4)。從進出口差額
4、來看,2020 年我國對前三大貿易伙伴繼續保持順差,對美國、歐盟和東盟的順差規模分別為 3171 億美元、1333 億美元和 838 億美元,占我國進出口順差總額的 59%、 25%和 16%。同時,我國對非洲的進出口順差增長較快,2020 年順差達 415億美元,增長 1.3 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順差約 2206 億美元,增長 17%。服務貿易規模下降,疫情為主要影響因素。2020 年,我國服務貿易收支總額 6157 億美元,較 2019 年下降 18%,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總額的比例為 14%(見圖 2-5)。從主要項目收支規???,疫情防控形勢下人員往來出行受限,我國旅行收支總額
5、下降 50%;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收支規模與2019 年基本持平;計算機相關服務以及知識產權使用費收支規模分別增長16%和 13%。服務貿易收入小幅回落。2020 年,服務貿易收入 2352 億美元,較 2019年下降 4%(。占服務貿易收入比重較大的項目中,咨詢服務、技術服務等其他商業服務收入 702 億美元,增長 1%,占比 30%;受價格因素影響,運輸收入 566 億美元,增長 23%,占 24%;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收入 389 億美元,增長 11%,占 17%。服務貿易支出降幅較大。2020 年,服務貿易支出 3805 億美元,較 2019年下降 25%。占服務貿易支出比重較大的項目中,旅行支出 1305 億美元,下降 49%,占比 34%;運輸支出 947 億美元,下降 10%,占 25%;咨詢服務、技術服務等其他商業服務支出 504 億美元,與 2019 年基本持平,占 13%。